二声现象复习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 (共41张PPT)

知识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叫 发声体 。
产生的。一 ,正在发声的物体
知识梳理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声。在空 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 ,引起鼓膜 振动 ,人就听到声音。
知识梳理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速跟 和 温度 有关。一般情况 种类 下,固体传声比液体 快 ,气体传声比 液体 慢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合 1224 km/h。
易错题集
3.(2016广东)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 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易错题集 4.(2017•日照)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 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 ) 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易错题集 7.(2017•广州)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 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 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A)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易错题集 8.(2014秋•海珠区校级)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 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在真空中不传播 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到 2×103Hz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15℃时约为 346m/s,比在水中传播要快 D.声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 有的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使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 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 s以上。利 用回声可测海水深度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340 m/s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5. (2016· 黄石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 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 继续创作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 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 体中传播, A 正确;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 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B 错误;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C 错误;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 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 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D 错误. 答案: A
【答案】A
2.(2016·黑龙江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的是( ) 【导学号 73240011】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蝙蝠是靠发 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 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A 不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靠 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 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B 不符合题意;利用 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 传播. 一切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 介 质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共40张PPT)

4. 噪声:(1)减弱噪声的方法:消声、吸声和隔
声;(2)减弱噪声的措施: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梳理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 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介质 2. 声音要靠_________ 传播,声音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介质包括_________ 固体 液体 _________ 、_________ 、 气体 ,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 _________ 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大于液体中的速
[传递信息]
绵阳中考 (2010)1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
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
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D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声速】
绵阳中考 (2011)18.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
C. 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
D.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12.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
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 信息 递__________.
13.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
信息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清 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 能量 洗眼镜,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
生的 B. “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 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C. 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
应.说明需要发出足够高的频率才能使手机接收到声音信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复习(共25张PPT)

振动 产生的; 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
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
三、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 B超
传递能量: 超声波去除结石 清洗零件
2.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回声定位: 超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 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声呐: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 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波,接收反射波并进行信 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 方位和距离.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zxxkw
4、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
)
D.空气
4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
这是指它的 响度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
不同。
音色 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5、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
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
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
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
(3)、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 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 声不超过50dB。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 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排气 管处加消声器。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 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在人耳处减弱: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 住耳朵等。
人教版第二章《声现象》ppt复习课件(35页)

2.( 烟台)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 音的原理是 .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
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 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因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 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 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贵再乘以 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 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 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考点一: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产生和传播
基础例题: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见水花四溅,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 在 振动 . 2.鼓手打鼓,鼓面发声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 播 1.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 的中间,把线的两端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 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 振动 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 长线 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知识点:
1、声音的发生 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_____ 停止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 振动 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 都能被人耳听到。可引起人耳听觉的方式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2、声音的传播 真空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能传声。 介质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 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也 真空 不能传声。 需要靠无线电交谈,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______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________,一般来说,声音 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_____ 空气 中传播得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在_____ 340m/s 。 速度大约是______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 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_____m 17 _____ 的障碍物反射回 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 声加强。 (利用公式:S=V声×t/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2声现象复习 课件(共26张PPT)

9.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 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0. 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 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 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9时14分 17秒上午9时14分09:14:1722.4.12
•回声定位: 超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
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 置和距离。
•声呐: 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
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波,接收反射波 并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 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3.次声波的应用控制
(1)应用:预报地震、台风及监测核爆 炸等。
(2)控制次声波:可减少它的危害。
1.同学们习惯在课下甩纸炮玩, 那么你 知道甩纸炮发出声音的原因吗?
为340m/s)? (255m)
1.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 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 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
“滴嗒”声,是靠枕头 传播的;(2)
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
声,是靠水 传播的.
2. 北宋时代的沈括, 在他的著作 《梦溪笔谈》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 士 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 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共37张PPT)

3.如下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 是( A )
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 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 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 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4.探究声音“音调”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注意听振动发出 过程 声音有何不同。此时应注意两次的 振幅 大致相同。 现象 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声音音调越 低 。 结论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有关系,且物体振动越 快 ,音调越高。 方法 本实验运用的是 控制变量 法。
反馈练习二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 的 响度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 的 音色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 的 音调 高.
反馈练习二
2、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 声 音 的 __音__色______ 不 同 ; 她 用 不 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___响__度____不同.
反馈练习一
3、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 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4、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 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 的。
反馈练习一
5、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 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 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学在做该实验 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 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
频率低,音调低
音调低:声音粗犷、
低沉
二声现象复习PPT课件共92页PPT

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二声现象复习PPT课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二声现象复习PPT课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 课件(共35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新音知探究的产生与传播 一. 声音的产生
(1)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刻消失,会继 续传播,只是能量在减小。
(3). 对声源的理解 新①知探声究 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在振动 发声,此时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就是声源。 ②一个能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 源。
新知探究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气 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一般)为:
v固>v液>v气。
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一般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声 音传播越快。例如,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3)通常所说的声速是指:15 ℃ 时空气中的声速---340m/s。
(四)回声
不是声源
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
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 传声。
(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速:
1. 声速 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 的距离。
2. 影响声速的因素
影响声速的 因素
声速与介质种类有关系。 声速与介质温度有关系。
3. 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不同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l( do)的波形图。
观察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 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音叉)
(钢琴)
(长笛)
4. 音色差异的利用
第一节 声新音知探究的产生与传播 一. 声音的产生
(1)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刻消失,会继 续传播,只是能量在减小。
(3). 对声源的理解 新①知探声究 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在振动 发声,此时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就是声源。 ②一个能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 源。
新知探究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气 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一般)为:
v固>v液>v气。
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一般同种物质中温度越高,声 音传播越快。例如,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3)通常所说的声速是指:15 ℃ 时空气中的声速---340m/s。
(四)回声
不是声源
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
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 传声。
(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速:
1. 声速 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 的距离。
2. 影响声速的因素
影响声速的 因素
声速与介质种类有关系。 声速与介质温度有关系。
3. 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不同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l( do)的波形图。
观察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 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波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音叉)
(钢琴)
(长笛)
4. 音色差异的利用
2声现象复习课件

3.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 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 的另一个特征。
★
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响度(强弱、大小)
单位为 分贝(dB)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人耳与发声体的距离有 关。
音调(高低)
频率的单位为 赫兹(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动的 振幅 决定的。
,是由声源振 高低
音调表示声音的
动的
频率 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
不同,声波的 波形 也不同。
• 从环保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 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噪声 (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危害
人们用 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5、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回声比原声晚0.1s人耳才能分清.)
3、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
声音
声波 空气
鼓膜振动 大脑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如图4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 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 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学在做 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 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调 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 与物体本身有关——用示波器观察到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不同
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 危害:噪声的生理效应、噪声的心理效、噪声的物理效应 噪声 从声源处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控制 从传播过程 中 ——隔声、吸声和消声 从人耳处 ——戴耳罩、耳塞、头盔等 应用:噪声测温、除尘、除草、克敌、消声、探测病灶 定向性好——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等 超声波 的特点 穿透能力——无损探伤(超声波诊断仪) 人耳听不 对人体造成危害——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 到的声音 危害 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 次声波 利用——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2、超声与次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3、超声的应用:
碎石、B超、声呐定位、超声导航等. 4、次声的危害:
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随堂练习: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 强弱 ,是由声源振
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 体的依据
四、发声体特征:
•发声体: •越长、粗、松、厚,音调越低; •越短、细、紧、薄,音调越高;
• 吉他: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 同的特征。
•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 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
音色(音品)
声音与众不同的原因
小结
含义
音 声音 调 的高
低
决定因素
发声体 振动的 频率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声音的 发声体振 度大小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声音的 色特色
发声体本 身的材料、
动的 振幅 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是由声源振
动的 频率 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
不同,声波的 波形 也不同。
中考连接: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 是因为它们的( C )
A. 响度不同 同
B. 音调不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4、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3.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 所发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 ★ 乐音的另一个特征。
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响度(强弱、大小) 单位为 分贝(dB)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人耳与发声体的距离有 关。
音调(高低) 频率的单位为 赫兹(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现 象
音色 与物体本身有关——用示波器观察到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不同
来源:、噪声的心理效、噪声的物理效应
控 制
从声源处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从传播过程 中——隔声、吸声和消 从人耳处 ——声戴耳罩、耳塞、头盔等
应用:噪声测温、除尘、除草、克敌、消声、探测病灶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出的声音__响__度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__音__调___高.
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
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
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 音的 音色 ,台下观众听到 口 技 演 员 的 声 音空气是 靠
传播的.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的。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 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 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 表 的 “ 滴 嗒 ” 声枕,头 是 靠 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 岸 边 人 的 谈 话水声 , 是 靠 传播的.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 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 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 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 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 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发 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响度 (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 原来位置 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称 之为响度。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 小,响度越大。所以说,响度与发声 体的振幅有关;同时,响度还跟距离 发声体的 远近有关系。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小的是( D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
们喜欢的声音吸引,水表明
也
能传声。
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 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空是气靠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为 340m/s 。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 气中的要 大。
4 、 下 列 关 于 声 现 象 的 说 法 中 , 错 误D的 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 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10、如图4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
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
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
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
是
玻璃罩内仍有空气,没形成真空状态.
二.音调、响度和音色
相关知识
1.音调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 率。
超声波 定向性好——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等
人耳听不 到的声音
的特点 穿透能力——无损探伤(超声波诊断仪)
对人体造成危害——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
危害
次声波
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
利用——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随堂练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它可以在 固体、液体、气体 中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它有 能量 。
声音是 声音的接收: 耳朵 ——人耳可听声的范围 ——20 Hz ~20000Hz 什么 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波
声速 :空气中约340m/s——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慢,气体中最慢 回声
响度 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声音的 声 特征 音调 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
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在空气中声速是340m/s。 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 回声现象。 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 、响度 、音色。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