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拟肾上腺素药
完整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
肾上腺素
(adrenaline
【作用】选择性:(+)OR〜限
1
直接效应整体表现
窦房结
T f心率
利:
fCo
传导系统
T f传导
弊:V
「f心肌耗氧
心肌
T f收缩力
L致心律失常
2•血管(+)aR:收缩;(+)阳:扩张
皮肤、黏膜、腹腔内脏血管(+)a>br收缩
脑、肺血管直接收缩作用弱,可因升压被动扩张 骨骼肌、冠状血管(+)BR>aR扩张
2•中等强度收缩血管
3•升压作用弱而久
优点1•可i.v.gtt.,还可i.h.、i.m.,使用方便
2•不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致心律失常少 缺陷1•具有耐受性,用药量难掌握
2.严重休克不能单用控制常与多巴胺合用
用途】
替代NA治疗药物中毒或腰麻引起的低血压, 以及各型休克 (早期)
去氧肾上腺素 (
作用及用途】
3•血压
兴奋心脏ifCo—fSBP
剂量小,舒张血管占优,JR,JDBP
剂量大,收缩血管占优,fR,fDBP
血压曲线(单用一次常用剂量):先升后降,以升为主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
含义:事先使用有a受体阻断作用的药物(如氯丙嗪),再用 肾上腺素,可使肾上腺素单用时的升压作用变为降压作用。
意义:凡阻断a受体引起的低血压或休克,不能用肾上腺素纠 正,应米用a受体激动药(如NA)。
1.心脏(+)心脏作用与Ad相似
但tHR、t传导作用较强主要(+)窦房结
2.血管舒张骨骼肌、肾、肠系膜、冠状血管
3•血压t脉压;大剂量时JBP
拟肾上腺素药
兴奋心脏
激动心肌细胞膜上的b1-R,使心肌兴奋 性增高。
表现: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和传导加速, 心搏出量增加。 离体情况下 在体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 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心率减慢(因升 外周阻力,升BP,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所 致)。 大剂量下,升高自律性,致心律失常。
升高血压
小剂量滴注时由于心脏兴奋,收缩压升 高,此时血管收缩作用尚不十分剧烈, 故舒张压升高不多而脉压加大。
b1-R
激动b1-R:
b2-R
激动b2-R: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2-R,舒张平滑肌 的作用,使气道通畅;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如组胺等; 使支气管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 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粘膜水 肿。
提高机体代谢
使糖原分解加速,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 糖摄取,血糖升高; 激活甘油三酯酶加速脂肪分解,使血液 中游离脂肪酸升高; 治疗量下,可使组织耗氧量升高20-30% 代谢。
多巴胺(dopamine)
直接激动b-受体、α-受体和DA受体(主要在 肾脏和肠系膜血管); 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
收缩性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大剂量可加快 心率 机理:
主要激动心脏b 1受体; 促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心脏 :
血管和血压: 作用于血管的a受体和多巴胺受体, 而对b2受体的影响十分微弱。
兴奋b2-R
血管
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激动α受体 而收缩血管。 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对脑和肺血管收缩作用十分微弱。 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舒张:激动b2受 体
血压
激动α-R:
药物化学 拟肾上腺药
拟肾上腺药物的构效关系
4. N原子上的取代基的大小与他的α受体和β受体的亲和能 力有很大的关系,取代基越大对β受体的亲和能力就越大, 选择性也越大,取代基越小,对α受体的亲和力就越大。 去甲肾上腺素在N原子上没有甲基,没有任何取代基,是 一个伯氨基,它是一个α受体的活性激动剂,而N上甲基的 叫肾上腺素,他兼有α受体和β受体的活性。很多β受体的 激动剂(抗哮喘药)在N原子上都有大的取代基,这样可 以增加它对 β受体的接合能力和选择性。
(l)均具有β-苯乙胺的基本结构。 (2)苯环上的羟基使作用增强,尤以 3,4位羟基最明显。但羟基的存 在也使药物容易代谢,作用时间缩短,毒性也降低。 (3)苯环被其他环取代,外周作用保留,中枢作用降低。 (4)苯环与侧链N原子之间相隔2个碳原子距离最佳,延长缩短碳链, 作用均降低。 (5)β碳上带有羟基,产生手性,R异构体为活性体。 (6)N上取代基体积大小影响药物对β受体的选择性,体积增大,作 用减弱,β作用增强。为叔丁基时,对β2受体的选择性明显增强 (7)α碳上带有甲基时,空间位阻增大,外周作用下降,中枢作用 增强,作用时间延长。腺素药
治疗哮喘以及支气管的痉挛: 沙丁胺醇(Salbutamol) 115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115 克伦特罗(Clenbuterol) 116 氯丙那林 (Clorprenaline) 115
这些都是具有拟肾上腺素活性的药物, 他因为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他产生的活性 有不同。
3
2. 作用于作用于α和β受体拟肾上腺素药
会产生抗休克以及抗哮喘作用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106 麻黄碱(Ephedrine) 107 多巴胺(Dopamine) 106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 107
拟肾上腺素药
拟肾上腺素药本类药物系指激动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其中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碱及一些合成药如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等。
其主要作用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散大瞳孔、舒张支气管、弛缓胃肠肌、加速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等,临床上主要用为升压药、平喘药、治鼻充血药等。
拟肾上腺素属于胺类,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苯乙胺类和苯异丙胺类。
拟肾上腺素药基本结构:拟肾上腺素药结构和性质:1、常用的拟肾上腺素药都有一个苯环和氨基侧链的基本结构:2、酚羟基的存在一般使作用增强,但在体内易代谢而作用时间缩短。
如含二个酚羟基的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较含一个酚羟基的间羟胺的作用增强;而不含酚羟基的麻黄碱的作用强度仅为含两个酚羟基的肾上腺素的1/100,但作用时间则比后者长7倍,并可口服给药。
即外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加强。
3、氨基侧链的β-碳上的醇羟基对活性的影响表现在立体异构体间的差别。
左旋体手性β-碳原子都是R构型,其活性明显高于右旋体,β受体效应尤为显著。
如异丙肾上腺素左旋体的β2受体效应(支气管扩张作用)比右旋体强800倍;再如麻黄碱四个光学异构体中只有(-)(1R,2S)-麻黄碱的活性最强,其具有醇羟基的碳原子是R构型。
4、氨基侧链的α-碳上引入甲基时,则肾上腺素受体激动作用减弱,中枢兴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从而发挥促进递质释放的作用,如间羟胺和麻黄碱。
若引入其它烷基则活性降低或消失。
5、氨基上有无取代基及取代基的大小对α和β受体的选择有影响。
无取代基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为α受体效应,对β受体作用微弱;甲基取代的肾上腺素,α和β受体都有作用;异丙基取代的异丙肾上腺素则主要为β受体效应,α受体作用极弱。
由此可见氨基上随着取代基的增大,α受体效应减弱,β受体效应增强。
拟肾上腺素药的体内代谢主要由两种酶所催化。
一种是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催化3位酚羟基的甲基化;一种是单胺氧化酶(MAO),催化氧化脱胺反应。
外源性肾上腺素和体内肾上腺素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在体内很快被肝脏和其它组织的COMT催化形成间甲肾上腺素,再被MAO催化形成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
最新:最新:7拟肾上腺素和抗肾上腺素药-文档资料-文档资料
选择性阻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α-R结合, 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
竞争性拮抗作用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adrenaline reversal): 升压翻转为降压
当α受体阻断药中毒引起严重低血压时,不能 用肾上腺素抢救,而只能用去甲肾上腺素
传出药理
对 儿茶酚胺 对照 血 压 肾上腺素 作 用 去甲肾上腺素 的 比 较 异丙肾上腺素
++
+
+
++
结
去氧AD ++ ± ±
+
±
一
甲氧明 ++
-
-
+
-
AD
++++ +++ ++++ #43;+ ±
+
+
麻黄碱 ++ ++ ++
+
+
ISO β-R+ 多巴酚丁胺+
+++ +++ +
++ +
+±
传出药理
四种药物作用比较
NA
AD
ISO
小 结 二
血压 100 次/分 50
血压 32
血管:
表现血管舒张,血压下降,肺动脉压和 外周阻力降低。
治疗量:直接舒血管;大剂量:α-R阻 断
心脏:兴奋心脏作用
机制:舒血管致迷走反射;突触前膜α2 受体被阻断,促进NA释放。
拟胆碱作用: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张力增加;
拟肾上腺素药
常见的是心悸、头晕。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心率。在支气管哮喘病人,已具缺氧状态,加以用气雾剂剂量 不易掌握,如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产生危险的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异丙肾上腺素的同类药物 1、多巴酚丁胺:主要激动β1受体,与异丙肾上腺素比较,其正性肌力作用比正性缩率作用显著。很少增加 心肌耗氧量,也较少引起心动过速。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脏手术后心排出量低的休克或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 2、沙丁胺醇:选择性激动β2受体,临床上主要用于哮喘的治疗。
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 先形成NA,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使NA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药用肾上腺素可从家畜肾上腺提取,或人工合成。理化性质与NA相似。
谢谢观看
当静脉滴注每分钟2~10μg,由于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略下降,此时冠脉流量 增加;
但如静脉注射给药,则可引起舒张压明显下降,降低了冠状血管的灌注压,冠脉有效血管流量不增加。
3、支气管平滑肌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比肾上腺素略强,也具有抑制组胺等过敏性物质释放的作 用。但对支气管粘膜的血管无收缩作用,故消除粘膜水肿的作用不如肾上腺素。久用可产生耐受性。
如果去掉一个羟基,其外周作用将减弱,而作用时间延长,特别是去掉3位羟基,如将两个羟基都去掉,则外 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加强,如麻黄碱。
二烷胺侧链α碳原子上的氢被取代的不同
如被甲基取代,可阻碍MAO的氧化,作用时间延长。易被摄取1所摄入在神经元内存在时间长,从而发挥促进 递质释放的作用,如间羟胺和麻黄碱。
拟肾上腺素药
16
4.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 原理:兴奋β 原理:兴奋 2及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 物质。 物质。 1. 促进代谢:可使血糖升高。 . 促进代谢:可使血糖升高。 原理: )激动αβ; ) 原理:1)激动 ;2)减少外周组织对 糖的摄取利用; )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糖的摄取利用;3)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二、用途 1.心脏骤停 . 2.过敏性休克 首选 .过敏性休克—首选 1) 过敏性休克的生理病理变化 )
14
3. 升高血压 升高血压:
不同剂量对血管、 不同剂量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α β2 剂量 外周阻力 BP + ++ ↑/↓ 小剂量 下降 ↑/± 治疗量 ++ ++ 不变 ± + ↑/↑ 大剂量 ++ 增高 肾上腺素的翻转作用: 肾上腺素的翻转作用: 受体阻断药( 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后, 再 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 用肾上腺素, 出现降压作用。 用肾上腺素 出现降压作用。
12
间羟胺(阿拉明) 间羟胺(阿拉明)
一、作用原理: 作用原理: 1、 兴奋 受体 、 兴奋α受体 2、 促进肾上腺素能 释放递质 、 促进肾上腺素能N释放递质 作用特点:( :(与 比较 比较) 二、作用特点:(与NA比较) 1.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 .作用缓慢、 2.对心率影响不明显 . 3.不良反应比较少 . 4.给药方便 . 5.可产生快速耐受性 . 三、用途: 用途: 作为NA的代用品,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作为 的代用品, 的代用品
9
3. 代谢:在突触间隙的 代谢:在突触间隙的NA—重新摄取; 重新摄取; 重新摄取 破坏; 在末梢内囊泡外的NA—由MAO破坏; 破坏 在末梢内囊泡外的 由 在组织内的NA—由COMT破坏。 破坏。 在组织内的 由 破坏 二、作用 原理:兴奋α受体 受体, 弱 作用。 原理:兴奋 受体,β1弱,无β2作用。 作用 1.收缩血管 强。对皮肤、粘膜血管作 .收缩血管--强 对皮肤、 用最强。 用最强。 2.兴奋心脏 弱 .兴奋心脏--弱 心肌力↑,心率则可因BP↑→心率 心率↓ 心肌力 ,心率则可因 心率 3.升高血压 .升高血压--↑↑/↑↑ 原因: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增加。 原因: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增加。
拟肾上腺素药汇总
.
多巴胺(Dopamine、DA)
【作用特点】 1、激动α、外周多巴胺受体,β受体微弱 2、肾脏: 激动D1受体→扩张肾血管→肾血流量↑ →滤过率↑→ 排Na+↑+利尿。
抑制肾小管Na+重吸收 ↑
.
麻黄碱( Ephedrine、Eph)
【作用机理】 1、 直接兴奋α、β受体 2、 促进NA的释放
.
2.支气管: ⑴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⑵减少组胺释放,并激动支气管粘膜血管的α1受体,使粘膜 血管收缩,减轻水肿。
3.代谢:促进机体物质代谢 激动α 、 β2受体,促进肝糖原分解,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
糖摄取,血糖升高。 激动 β受体,促进脂肪分解,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
.
【临床应用】 NA 良好代用品 各种休克早期或其他低血压状态
.
去氧肾上腺素 (phenylephrine ,新福林,本肾上腺素)
【作用特点】选择性兴奋α1受体。 【临床应用】1.阵ຫໍສະໝຸດ 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扩瞳,检查眼底:
优点:作用弱于阿托品,维持短, 不升眼内压,不调节麻痹。
.
三、 β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Iso 喘息定)
【体内过程】 1.口服无效,可气雾给药和舌下含服. 2.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3.维持时间较长。
【作用】 兴奋β受体,对α受体无效 1.心脏:兴奋β1受体 → 收缩力增加 、传导 加快、心率增加。
.
2.血管和血压 (1)血管舒张:骨骼肌、肾、肠系膜、冠脉血管舒张 (2)血 压:收缩压↑,舒张压稍微↓ 3.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不宜用肾上腺素 3.多巴胺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有哪 些?
拟肾上腺素药
•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
• 胃肠平滑肌 松弛 肾小球旁器 肾素↑
• β2受体:主要分布骼肌血管、冠状血管、支气管及胃肠平
滑肌等,血管扩张、平滑肌松弛
第二节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NA、NE)
去甲肾上腺素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主要神 经递质,肾上腺髓质亦分泌少量的NA。 药用NA为人工合成品,常用其重酒石酸盐。由于其对皮 肤粘膜血管的强大收缩作用,口服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影响 其吸收,且易被碱性肠液破坏;皮下注射易引起局部组织缺 血坏死,故临床上NA仅作静脉滴注给药。
• 2 . b1受体兴奋作用较弱,不引起心律失常。
• 3.本品化学性质稳定,因收缩血管作用较弱,
可肌注,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 4.对肾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不引起急性肾功能 衰竭。 • 5.快速耐受性,因囊泡内NA的释放量逐渐减少, 效应也逐渐减弱。
•
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明
甲氧明作用机制与间羟胺相似,不易被 MAO灭活, 可直接和间接激动a1受体, a1受 体激动药。 一般剂量对b受体作用不明显,高 浓度甲氧明阻断b受体。
• 脑、肝、肠系膜血管
骨骼肌血管
• 动脉收缩使血流量减少,静脉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
• ②冠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 (1)心脏兴奋,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加,腺苷 具有很强的冠状血管舒张作用。 • (2)血压升高,提高了冠脉灌注压力
• ③激动血管壁突触前膜a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 腺的释放
• 2.心脏
• 激动心脏b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 出量增加。但作用强度均较肾上腺素弱。
与NA比较,升血压作用弱而持久,可用于 抗休克治疗。静脉点滴、肌注均可。 肾血管收缩及肾血流量减少比NA更明显。
zzu医学院药理学 拟肾上腺素药
临床应用
1)心脏骤停 因溺水、中枢抑制药物中毒、麻醉和手术意外、急性传染 病和心脏传导阻滞等引起的心脏骤停,在进行心脏按摩、人 工呼吸和纠正酸中毒等措施的同时,可应用Adr作心室内注射, 具有起搏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常见于输液或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反应 1)激动α1-R:明显地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血管,使 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升高,并减轻 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2)激动β1-R:改善心脏功能; 3)激动β2-R: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β型肾上腺素受体(beta receptors)
β1-R
存在部位:主要存在于心脏,引起兴奋性效应。 受体后信号转导:β1→Gs→cAMP↑
β2-R
存在部位:多数平滑肌(尿道、支气管、胃肠道、膀 胱),引起平滑肌松驰。 肝细胞、胰岛细胞β2受体兴奋可引起血糖↑, 脂质代谢↑、组织耗氧量↑等。 受体后信号转导:β2→Gs→cAMP↑
沙丁胺醇Salbutamol
药理作用 主要激动β2受体 舒张支气管、血管平滑肌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量大亦可引起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异丙肾与正副肾作用比较
异丙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作用强于 副肾 (2) 扩张血管:骨骼肌、 肾、肠、冠脉 (3) 影响血压:收缩压 升高而舒张压略降 (4) 舒张支气管:优于 副肾 (5) 促进代谢:类似副 肾,但升高血糖较 弱 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 (2) 缩舒血管:皮肤黏膜血 管收缩,骨骼肌、冠 状血管扩张 (3) 影响血压:一般是收 缩压高,较大量收缩 压、舒张压均高 (4) 舒张支气管 (5) 促进代谢 去甲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较弱 (2) 收缩血管:普遍 (3) 升高血压且不被翻转
三种拟肾上腺素药
1去甲肾上腺素C8H11NO31.1区别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两者对心和血管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这是因为它们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所致。
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1.2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
较大剂量时,因血管强烈收缩而使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故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升高,脉压变小。
可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的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的直接作用之故。
1.3药理机制本品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对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
通过α受体的激动作用,可引起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的程度与血管上的α受体有关,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对冠状动脉作用不明显,这可能与心脏代谢产物增加,扩张冠脉对抗了本品的作用有关。
通过β1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上升,但作用强度远比肾上腺素弱。
α受体激动所致的血管收缩的范围很广,以皮肤、黏膜血管、肾小球为最明显,其次为脑、肝、肠系膜、骨骼肌等,继心脏兴奋后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多,腺苷能促使冠状动脉扩张。
α受体激动的心脏方面表现主要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高;整体情况下由于升压过高,可引起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心收缩率减弱,应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心率减慢。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19页
第三节┃β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Iso) 【体内过程】
1、口服无效; 2、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3、可气雾给药和舌下含化; 4、维持时间较长。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20页
【药理作用】 对β1、β2 -R都有强大作用。
第13页
【临床应用】 为临床抢救药品。
1、抢救心脏骤停:心室内注射,配合其它治疗。 2、过敏性休克:是首选药。 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i·m,强、快、短。
Q&A:过敏性休克 为何首选肾上腺素?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14页
AD抗休克及平喘作用机制
激动β1R→兴奋心脏→心输出量↑ 血压↑
肾 激动α1R→收缩血管,通透性↓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5页
2、兴奋心脏:兴奋β1-R较弱。在整体
情况下,因BP↑,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 心率↓,心输出量增加不显著 。
3、升高血压:
小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不显著,脉压↑
大剂量,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6页
【临床应用】
1、休克:限于休克早期小血管扩
张引发低血压。
上
↓
过敏性休克
肾
腺
支气管粘膜水肿↓
素
↑
呼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吸→支气管哮喘
激动β2R
↓
通
松驰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扩张 畅
新版拟肾上腺素药
第15页
4、局部止血:用于鼻粘膜和齿龈出
血,但远端不用。
5、与局麻药配伍:用量:1:250000
拟肾上腺素药
3.不良反应比较少
异丙肾上腺素
一、药动学
二、作用 ★★ 原理:兴奋β受体 1.兴奋心脏(β1) 心肌力↑、心率↑、传导↑、心输出 量↑、 耗氧量↑。
10
2.舒张血管(β2) 3.收缩压升高, 舒张压降低, 脉压 差增大。
11
12
4.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原理: 1)兴奋β2 2)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 5.促进代谢
18
2.收缩或舒张血管 兴奋α受体---血管收缩(皮肤和粘膜) 兴奋β2受体—血管扩张(骨骼肌) 敏感性β2>α 3.升高血压
19
不同剂量对血管、血压的影响
剂 量 α β2 外周阻力 小剂量 + ++ 下降 治疗量 ++ ++ 不变 大剂量 ++ + 增高 BP ↑/↓ ↑/± ↑/↑
20
21
肾上腺素的翻转作用
22
4.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原理: 兴奋β2及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
5.促进代谢
二、用途 ★★ 1.心脏骤停 2.过敏性休克——首选 ★★ 1)过敏性休克的生理病理变化
23
过敏性休克 气管痉挛 血管张力↓ 心脏抑制
喉头水肿
呼吸困难
回心血量↓
BP↓
26
过敏性休克 气管痉挛↓ 血管张力↓↑ 喉头水肿↓ 心脏抑制↓
回心血量↓ ↑
呼吸困难↓ BP↓↑ 过敏性休克与肾上腺素作用的示意图 注: ↑ ↓—应用肾上腺素
27
2)过敏性休克首选原理: ★★ 兴奋α和β受体 →兴奋心脏, 收缩血 管→回心血量↑→心输出量↑; 血管通 透性↓ ,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从而消除了 过敏性休克时因血管扩张、心脏抑制所 致的BP↓及因喉头水肿、气管痉挛所致 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拟肾上腺素药物分为几类
1.拟肾上腺素药物分为几类?这类药物有什么临床意义?拟肾上腺素药主要的化学结构类型为苯乙胺和苯异丙胺两大类。
根据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直接作用药、间接作用药和混合作用药。
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散大瞳孔、舒张支气管、弛缓肠胃肌、加速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等,临床上主要用作升压药、平喘药、抗心律失常药,治鼻充血等。
2.试用化学方法区别药物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法①:用过氧化氢试液区别。
异丙基肾上腺素遇过氧化氢呈橙黄色,而去甲肾上腺素遇过氧化氢显黄色。
法②:用甲醛-硫酸试液鉴别。
异丙基肾上腺素遇甲醛-硫酸试液先呈棕色,再变为暗紫色。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遇甲醛-硫酸试液显淡红色。
3.名词解释: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即心脏跳动不正常的症状。
4.降血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降血脂药又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随后发展而成的心脏病(冠心病)对人们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已经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人的血脂比正常人高。
当高血脂长期升高后,血脂及其分解产物将逐渐沉积于血管壁上,并伴有纤维组织生成,使血管通道变窄、弹性减小,最后可导致血管堵塞。
应用降脂药物可减少血脂含量,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状。
5.写出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并说明怎样分类?其基本结构为对氨基苯磺酰胺。
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可分为3类:1.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
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尿路感染,伤寒,骨髓炎等。
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2.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
能在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如菌痢,肠炎等。
3.外用磺胺药。
主要用于灼伤感染,化脓性疮而感染,眼科疾病等。
6.名词解释:磺胺类药物;代谢拮抗磺胺类药物:是对氨基苯磺酰胺及其衍生物所构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抗菌药的一个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去甲肾上腺素
C8H11NO3
1.1区别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
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两者对心和血管
的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这是因为它们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所致。
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的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和肝的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1.2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
较大剂量时,因血管强烈收缩而使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故收缩压升高的同时舒张压也明显升高,脉压变小。
可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
这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的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的直接作用之故。
1.3药理机制
本品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对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
通过α受体的激动作用,可引起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的程度与血管上的α受体有关,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对冠状动脉作用不明显,这可能与心脏代谢产物增加,扩张冠脉对抗了本品的作用有关。
通过β1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上升,但作用强度远比肾上腺素弱。
α受体激动所致的血管收缩的范围很广,以皮肤、黏膜血管、肾小球为最明显,其次为脑、肝、肠系膜、骨骼肌等,继心脏兴奋后心肌代谢产物腺苷增多,腺苷能促使冠状动脉扩张。
α受体激动的心脏方面表现主要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高;整体情况下由于升压过高,可引起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心收缩率减弱,应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心率减慢。
由于血管强烈收缩,使外周阻力增高,故心输出量不变或下降。
大剂量也能引起心率失常,但较少见。
血压:外周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力增加引起供血量增加,使收缩压及舒张压都升高,脉压略加大。
其他:对其他平滑肌作用较弱,但可使孕妇子宫收缩频率增加,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也较弱,只有在大剂量时才出现血糖增高。
由于很难通过血脑屏障,几无中枢作用。
逾量或持久使用,可使毛细血管收缩,体液外漏而致血溶量减少。
1.4应用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溶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足
血溶量治疗发挥作用;也可用于治疗
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聚停
复苏后血压维持。
2肾上腺素
C9H13O3N
2.1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一般作用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黏膜的血管缩小。
在药物上,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止时用来刺激心脏,或是哮喘时扩张气管。
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如肾脏)的血管呈现收缩作用;对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呈现扩张作用等。
由于它能直接作用于冠状血管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心脏供血。
利用其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可以缓解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肾上腺素能刺激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
心脏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2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对离体心肌的作用特征是加速收缩性发展的速率(正性缩率作用)。
2.2临床应用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2.3不良反应
2.3.1全身反应:治疗量有时可见焦虑不安、面色苍白、失眠、恐惧、眩晕、头痛、呕吐、出汗、四肢发冷、震颤、无力、心悸、血压升高,尿潴留、支气管及肺水肿,短时的血乳酸或血糖升高等。
大剂量兴奋中枢,引起激动、呕吐及肌强直,甚至惊厥等。
当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误入静脉时,可引起血压骤升、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展为脑溢血、心室颤动。
2.3.2眼用时反应:眼部有短暂的刺痛感或烧灼感、流泪、眉弓疼、头痛、变态反应、巩膜炎;长期应用可致眼睑、结合膜及角膜黑色素沉积、角膜水肿等。
2.3.3药物过量
误用过量肾上腺素,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速、胸部压迫感、室性过早搏动、血压上升、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寒战、发热、出汗、瞳孔散大、喘息性呼吸、惊厥等。
血压急剧上升时,则有搏动性头痛。
重症病儿常发生肺水肿、心室颤动、脑出血、昏迷、心脏及呼吸中枢麻痹。
2.4注意事项
1.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病、心源性哮喘、阻塞性心肌病、心律紊乱、尤其是室性心律紊乱、甲亢及糖尿病患者,以及脑组织挫伤、分娩患者禁用。
2.小儿、老年人、器质性脑损害患者及孕妇应慎用。
3.注射时必须轮换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长期大量应用该品可致耐药性,停药数天后,耐药性消失。
4.用于过敏性休克时,应补充血容量,以抵消血管渗透性增加所致的有效血容量不足。
5.使用该品时必须注意血压、心率与心律变化,多次使用应监测血糖。
6.心脏复苏三联针为盐酸肾上腺素、硫酸异丙基肾上腺素各lmg,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2mg(去甲肾上腺素1mg)。
三者注射液于临用前混合,作心室内注射。
3去氧肾上腺素
分子式:C9H13NO2
3.1作用 主要兴奋a 受体,升压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弱而持久,肌注可维持1小时,静注可维持20分钟,毒性较小。
可通过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使迷走神经反射地兴奋而心率减慢,临床上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应用时注意控制收缩压不超过21.3KPa (160mmHg )。
去氧肾上腺素还能兴奋瞳孔扩大肌,使瞳孔扩大,作用比较弱,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引起眼内压升高(老年人虹膜角膜角狭窄者可能引起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
用其1.0%~2.5%溶液滴眼,在眼底检查时作为快速短效扩瞳药。
用于治疗休克及麻醉时维持血压。
也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本品为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本品为直接作用于受体的拟交感胺类药,但有时也间接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自贮存部位释放而生效。
作用于α受体(尤其皮肤、粘膜、内脏等处),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
随血压升高可激发迷走神经反射,使心率减慢,由此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本品收缩血管的作用比肾上腺素或麻黄碱为长,治疗剂量很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本品可使肾、内脏、皮肤及肢体血流减少,但冠状动脉血流增加。
作为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液可减慢后者的吸收,从而局限局麻的范围并延长其时效。
【禁忌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甲亢、糖尿病、心肌梗死者禁用,
, HCl
CH 3
近两周内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如苯丙胺、麻黄碱、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奥西那林、间羟异丙肾上腺素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异常敏感。
2.下列情况慎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心动过缓、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心肌病、心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周围或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等患者。
3.治疗期间除应经常测量血压外,须根据不同情况作其他必要的检查和监测。
4.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出现缺血性坏死。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试验发现有胎儿毒性,妊娠晚期或分娩期间使用,可使子宫的收缩增强,血流量减少,引起胎儿缺氧和心动过缓。
故孕妇在非必要时应避免使用。
【儿童用药】本品在小儿中应用尚缺乏研究。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慎用,以免引起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和)心排血量降低,应适当减量。
【药物相互作用】
(1)先用α受体阻滞药如酚妥拉明、酚苄明、妥拉唑林、吩噻嗪类等后再给药时,可减弱本品的升压作用。
(2)与全麻药(尤其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同用,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也不宜将本品加入局麻药液中用于指趾末端,以避免末梢
血管极度收缩,引起组织坏死溃疡。
(3)与降压药同用,可使降压作用减弱。
(4)与胍乙啶同用,可降低胍乙啶的作用,并使本品的升压作用增效。
(5)与催产药同用,可引起严重的高血压。
(6)与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同用,可使本品的升压作用增强,在使用MAO抑制剂后14天内禁用本品。
(7)与拟交感神经药同用,可使这类药潜在的不良反应容易显现。
(8)与甲状腺激素同用,使二者的作用均加强。
(9)同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本品升压作用增强。
(10)与硝酸盐类同用,可使本品的升压作用与硝酸盐类的抗心绞痛作用均减弱。
【药物过量】出现血压过度上升,反射性心动过缓可用阿托品纠正,其他逾量表现可用α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