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材鉴赏:登高诗

合集下载

关于描写登高古诗词十篇

关于描写登高古诗词十篇

【导语】登⾼,意思是升⾄⾼处。

出⾃《荀⼦·劝学》:“吾尝跂⽽望矣,不如登⾼之博见也。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开轩临四野,登⾼望所思。

”明刘基《旅兴》诗:“登⾼望四⽅,但见⼭与河。

”下⾯就是©⽆忧考⽹给⼤家带来的写登⾼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家!1.登⾼古诗词 ⾦城北楼 唐代:⾼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连⼭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势如⼸。

垂竿已羡磻溪⽼,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今羌笛怨⽆穷。

2.登⾼古诗词 ⼈⽉圆·茫茫⼤块洪炉⾥ 元代:刘因 茫茫⼤块洪炉⾥,何物不寒灰。

古今多少,荒烟废垒,⽼树遗台。

太⾏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3.登⾼古诗词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唐代:杜甫 ⾼标跨苍天,烈风⽆时休。

⾃⾮旷⼠怀,登兹翻百忧。

⽅知象教⼒,⾜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少昊⾏清秋。

秦⼭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焉能辨皇州。

回⾸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4.登⾼古诗词 谒⼭ 唐代:李商隐 从来系⽇乏长绳,⽔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姑买沧海,⼀杯春露冷如冰。

5.登⾼古诗词 登古邺城 唐代:岑参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暮⼊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去尽,年年春⾊为谁来。

6.登⾼古诗词 临江仙引·渡⼝ 宋代:柳永 渡⼝、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西郊⼜送秋光。

对暮⼭横翠,衫残叶飘黄。

凭⾼念远,素景楚天,⽆处不凄凉。

⾹闺别来⽆信息,云愁⾬恨难忘。

指帝城归路,但烟⽔茫茫。

凝情望断泪眼,尽⽇独⽴斜阳。

7.登⾼古诗词 九⽇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代:崔曙 汉⽂皇帝有⾼台,此⽇登临曙⾊开。

三晋云⼭皆北向,⼆陵风⾬⾃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登高》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登高》的古诗翻译和赏析你知道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杜甫《登高》古诗翻译和赏析_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登高》古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古诗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翻旋转。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古诗赏析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登高古诗词

登高古诗词

登高古诗词以下是五首登高古诗词及其意思、出处和赏析:1.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意思: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暮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忧虑。

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2.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意思: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大概在战场旁开放了。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作品,通过描绘行军途中的登高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意思: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4.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思: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登高》寓意诗解析

《登高》寓意诗解析

《登高》寓意诗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登高题材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景色,表达自己对于人生、情感和社会的思考。

而《登高》这首诗更是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登高》的寓意进行解析,旨在探讨该诗的主题及具体表达手法。

一、登高的象征意义《登高》这首诗以登山为主题,但它所传递的意义绝不仅限于表面的攀登行为。

从古代起,登高的意义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首先,登高可以视为超越自我的一种行为,它象征着个人对于心灵和精神的追求。

其次,登高也被用来表达对于宇宙之大和自然之美的敬仰与赞美。

同时,登高还可以被看作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对命运和现实的思考和探索。

二、自然景色的描绘《登高》这首诗通过精彩的描绘手法,将登高过程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对山川河流、云雾和日月星辰的描绘,诗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登高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这些景色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人的个人体验,也让读者有机会领略到登高背后所蕴涵的人文和自然之美。

三、内心境界的表达诗歌作为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表达诗人的感情与思想是其核心所在。

在《登高》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

他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中领悟到了一些哲理性的道理。

通过对心境的抒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了共鸣,引发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四、诗歌的格律与韵律《登高》诗歌的格律与韵律也为诗的意义增添了一份美感。

该诗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呈现,既具有古代文学的特点,又让人感受到了韵律的流畅。

在诗中,每一句的字数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形成了一种和谐、舒缓的节奏感。

这样的格律与韵律更加凸显了诗中所蕴含的寓意和情感。

五、诗歌意义的延伸《登高》这首诗虽然是以描绘一次登山为主题,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内心境界的表达,诗人在《登高》中传递了生命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思考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对命运和现实的思索,是诗人与读者共同的心灵碰撞。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古诗词赏析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古诗词赏析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古诗词赏析登高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原因之一是格律之严谨当世无匹,律诗之所以为律诗,首先就是因为其严谨的格律。

而《登高》的格律,堪称当世无匹。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其二为笔力之雄健出神入化,全诗的前四句写景,一开篇便是千古流传的佳句,后四句抒情,将诗人情感表漏无疑。

登高为什么是古今七律第一1.格律之严谨当世无匹律诗之所以为律诗,首先就是因为其严谨的格律。

而《登高》的格律,堪称当世无匹。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全诗不仅中间两联成对,首联和末联也都成对。

首联便以对起,风、天与渚、沙,猿啸与鸟飞,皆自然成对。

而更绝的是,不仅前后两句对,还有句中对。

第一句风对天,急对高,第二句渚对沙,清对白。

十四个字,每一个字都精雕细刻,却又毫无斧凿痕迹。

其余三联遣词造句也都如此,足见老杜的功力已到了圆融自如的化境。

2.笔力之雄健出神入化全诗的前四句写景,一开篇便是千古流传的佳句,由风急天高到渚清沙白,由猿啸哀到鸟飞回,纯为白描手法,却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颔联更是言简而意深,看似简单的十四个字却流露出沉郁苍茫和空旷寂寥之感。

虽寥寥数语,却气势磅礴。

后四句抒情,由万里悲秋到百年多病,由艰难苦恨到潦倒新停,将诗人潦倒不堪的愁苦心境和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表露无遗。

3.意境之悠远令人沉醉诗的中间两联,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与万里悲秋、百年多病遥相呼应,由景到情,由空间到时间,使全诗的意境忽然跃升。

而潇潇下与滚滚来则使秋的悲凉与江的汹涌跃然纸上。

旁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更是不由自主地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身陷愁苦之境而无法自拔。

故前人把这首诗誉为旷代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登高古诗赏析全诗四联都是对仗,虽然首句入韵,尾字为平声,首联不能算严格对仗,只能算对偶。

首联还当句对,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清白相对,又是借对、声对,借清为青,既借字音又借颜色。

再加上萧萧滚滚叠字对、万里百年数字对、艰难潦倒叠韵对,整首诗就是“对”的大观园,日本《文镜秘府论》归纳出我国到唐朝时就有二十九种对,粗略对照,本诗具有其十六种对。

古诗中的意境描绘:以《登高》为例

古诗中的意境描绘:以《登高》为例

古诗中的意境描绘:以《登高》为例
引言
古代文人经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
过意境描绘来传递情感。

本文将以王之涣的《登高》为例,探讨古诗中意境描
绘的特点及其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登高》的背景介绍
《登高》是唐代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该诗写了作者登高拜谒亲友,
俯瞰群山川流等景观,并借此表达了对历史名将和过往盛世的向往之情。

意境在《登高》中的体现
1.山川景色:作者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描写语言,展示了壮丽山川、奇崛岩峰、
云雾缭绕等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卷般美丽的大自然中。

2.辞章音韵:作者运用押韵、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表达清新淡雅之余,增加
了节奏感和音乐美。

3.感叹历史:通过描述山河的壮丽景色,作者唤起了对历代英雄和盛世荣耀
的怀念之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无尽向往。

意境描绘传递的情感与思想
1.对自然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奇妙景象的赞
叹和敬畏之情。

2.对人生离合之感:通过山川沧桑与人事更迭相结合,抒发了人生百态、离
别别离之情,呈现出一种深刻而悲凉的情感。

3.对历史缅怀之情:作者以登高为引子,通过山川风景勾起无限回忆与追忆
旧时盛世荣光,流露出对前人英雄及昔日繁华盛世的敬仰和向往。

结论
王之涣在《登高》中通过意境描绘巧妙地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观察和思考。

这首诗体现了古代文人文化中意境描绘的特点,以及它所传达出来的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欣赏和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启发。

登高诗鉴赏

登高诗鉴赏

“登高诗”鉴赏——登山则情满于山一、回忆与“登高”有关的诗句,思考“登高诗”的含义。

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一种诗歌。

二、旧题再练,归纳“登高诗”常见情感。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王的女婿。

不久,商隐应博学鸿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遣怀。

诗作于泾原节度使幕中,作者当时24岁。

了解典故: 贾生: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治家。

年20余为博士,上书发表政见,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等语。

因权贵诋毁,贬为长沙王太傅,写《吊屈原赋》。

《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

后世成为才高遭贬之士的代称。

虚垂涕,白白痛哭流涕而不起作用。

王粲:汉末(177—217)文学家。

17岁避长安之乱到荆州,于春日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去国远游,感世伤时的慨叹。

此诗几个典故用意何在?(8分)李商隐善用典。

(1)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诗人相似,比拟自己忧时羁旅之感,使一位奋发有为却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2)暗引范蠡功成“乘扁舟游五湖”表明回转天地豪迈气概,但不贪恋禄位心迹。

(3)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明他无意名利,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巧妙地反击了对自己的恶意中伤。

以登高聘望发端,将忧含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展示诗人理想抱负与客观境遇的尖锐矛盾。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

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古诗文《登高》赏析

古诗文《登高》赏析

古诗文《登高》赏析登高唐朝: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译文及注释【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登高鉴赏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登高唐杜甫古诗赏析

登高唐杜甫古诗赏析

登高唐杜甫古诗赏析
《登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充分展示了他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诗文原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赏析:
1.情感深沉,忧国忧民: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忧虑。

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时局的悲哀。

杜甫常以个人的境遇寄寓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深切的爱国情怀。

2.个人遭遇的悲凉:诗中“百年多病独登台”和“艰难苦恨繁霜鬓”展现了杜甫晚年生活的困苦和身体的衰老。

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3.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融:开头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落叶和滚滚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4.诗意深邃,意象丰富: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感慨,构建了一幅深沉而广阔的画面。

杜甫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对国家、民众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5.风格含蓄,哲理深远:杜甫的诗风通常内敛而深沉,这首诗也不例外。

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登高》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反映。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杜甫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古诗文赏析:杜甫《登高》解读

古诗文赏析:杜甫《登高》解读

古诗文赏析:杜甫《登高》解读1. 引言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众多古人中,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其中一首优秀的杜甫诗作进行解读和赏析,这首诗是《登高》。

2. 作品概述《登高》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以景色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作者登高所感,并通过揭示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来表达其思想情感。

3. 诗歌分析3.1 内容梗概第一节描述了作者沿着山脚攀登到山巅,并欣赏自然风景;第二节描述了作者遥望远方,感慨人事如梦幻;第三节则以个人身世与国家兴衰相对照。

3.2 表达手法与主题•自然描写: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壮丽的景色与四季变化,增强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直观感受。

•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登高时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人生苦难和社会变迁的思考。

•联想和比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作比照,以表现作者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和期望。

4. 文化背景4.1 唐代社会动荡杜甫生活在唐朝,那个兵戎世界、频繁交替王朝的时代。

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伤痛。

4.2 关于"登高"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中,登高一词具有象征性意义。

登山顶而俯视四野,可开阔眼界、启发智慧、超越尘世纷扰。

因此,“登高”也成为诗人抒发心情、追求自由与理想的载体。

5. 阐释与评析5.1 复杂情感交织通过描述美景并表达内心情感,杜甫既抒发了个人壮志和乐观向上的情怀,又体现了对时世的忧虑与无奈。

5.2 对人生、社会和政治的深思诗中表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政情社会变革的期待。

通过展示自然景观与个人思想的交相辉映,突出了诗人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地位。

6. 总结《登高》是杜甫一首优秀的叙事长诗,通过景色描写与抒发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时世动荡和国家前途的探讨与关切。

杜甫作为唐代文坛上备受尊崇的文学巨匠,他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翻译赏析

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翻译赏析

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翻译赏析《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言】《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注释】⑴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⑵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

《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新近停止。

重阳登高,例应喝酒。

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鉴赏】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古诗登高原文及赏析

古诗登高原文及赏析

古诗登高原文及赏析导语: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登高》,倾诉了杜甫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资料,更多内容请留意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登高》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作品简介】《登高》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

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写作背景】杜甫的《登高》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

古诗词鉴赏800字

古诗词鉴赏800字

古诗词鉴赏800字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高》是一首以山水为背景、表现哲理思
考的诗作。

诗人以登上高山俯瞰山水为写作主题,表现了他对人生
境遇的思考和进取的精神,揭示了灿烂人生和追求真理的编年史。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直接表现出山水
的壮美;其余几句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人生哲学。

第二句
用“猿啸哀”来传达诗人孤独的心境,反衬出诗人执着追求的精神;第三句以“渚清沙白”又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清澈和诚信,以及他不
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精气神;第四句用“鸟飞回”表现出诗人的归
宿感,同时也暗示出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本诗整体表现出诗人“行路难”的心情和气魄,也显现出诗人
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洞察力。

始终处于自我发掘、自我表现的
状态,表现出诗人的潜心之高、追求真理之诚,具有极高的文学和
哲学价值。

达利欧美哉乾坤大,壮心未与年俱老。

此诗作者苏轼,是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和大畅谈家。

诗歌鼓励
读者积极进取,珍惜人生,正视自然和人生的美丽与壮丽。

“达利欧美哉乾坤大”,为“哲学歌颂”之词,表达着作者对
天地之和谐美妙的赞美之情,以及不断追寻自身内在美的追求。


下来的两条句子,是作者鼓励自己和读者前行不息,不断追求目标
的意思:“壮心未与年俱老”表达了“意志高强、不怕苦累、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给读者带来了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向导。

此诗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高》为格律之本,承袭了其“壮
志凌云”的精神,既有传承之意,亦有创新之姿,成为一篇景观背景、情感和哲思并存的精短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传统。

赏析古诗《登高》唐 杜甫

赏析古诗《登高》唐 杜甫
4
《登高》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登高》在杜甫诗歌中的地位
《登高》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作,被誉为“诗史”
01
《登高》在杜甫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诗史之首”
02
《登高》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03
《登高》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赏析古诗《登高》
唐 杜甫
演讲人
目录
01.
《登高》的创作背景
03.
《登高》的艺术特色
02.
《登高》的诗歌内容
04.
《登高》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1
《登高》的创作背景
杜甫生活时代背景
唐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政治动荡:杜甫生活在唐朝的晚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仗:通过对仗的手法,使诗歌的形式更加整齐和优美
诗歌的情感表达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
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通过描绘与亲朋好友的交往,表达出对他们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04
后世对《登高》的评价
后世誉为“七律之冠”,被誉为唐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后世诗人纷纷模仿《登高》的写作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登高》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原文、译文及赏析

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原文、译文及赏析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鉴赏】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登高望远的古诗

登高望远的古诗

登高望远的古诗《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是一首写重阳节登高的诗,诗人以自己的感慨为背景,描写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风大天高,猿猴在山中哀叫,河岸上清澈的水和白色的沙子,飞鸟回返。

无边无际的落叶在风中飘落,长江的水永远不停地流淌。

诗人在异乡漂泊了万里,感到悲秋之情,百年的寿命多半已经消耗在疾病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登上高台。

他感到艰难和苦恨,头发已经被霜雪染白,身体已经衰败,只能暂时停止饮酒。

诗人用对比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不幸和对人生的无奈。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这是一首写登高望远的诗,诗人以自己的豪迈为背景,描写了一幅壮观的画面:飞来峰是杭州灵隐寺附近的一座山峰,山上有一座高达千寻(约三千米)的塔。

传说有人在这里听到鸡鸣就能看到日出。

诗人不怕浮云遮挡了他的视线,因为他自认为身处最高的地方。

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飞来峰美景的赞美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阳春曲》胡祗遹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这是一首写春景引发思念之情的词,词人以自己的孤寂为背景,描写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春雨如红色的帘子,打落了桃花,十里路上只有柳树的清阴和影子斜斜地倒映在水中。

东风不肯吹走他对周瑜(周郎)的思念,就像铜雀台上锁着两个美女(二乔)一样。

词人用对比和典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人或故事的怀念和对春天的不满。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解析:这是一首写登高望远的诗,诗人以自己的感慨为背景,描写了一幅悲壮的画面:凤凰台是金陵(今南京)的一座高台,传说有凤凰在此栖息,但是现在已经不见了,只有江水自然地流淌。

《登高》古诗鉴赏

《登高》古诗鉴赏

《登高》古诗鉴赏
嘿,咱今天来聊聊那首超棒的!你知道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哇,这一开头就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萧瑟又壮观的场
景之中。

风呼呼地刮着,天那么高,猿猴的叫声听起来都那么哀伤,
江边那清清澈澈的,沙子白白净净的,鸟儿在那飞来飞去,多有画面
感呀!就好像你站在那高高的山上,亲身感受着这一切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哎呀呀,这简直太绝了!那
无边无际的落叶哗啦啦地往下掉,那长江水呀,不停地滚滚向前,这
气势,这感觉,真的太震撼了!就像那时间一样,不停地流逝,谁也
挡不住,这不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嘛!你说是不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他老人家这是得多愁善
感呀!在这遥远的他乡,又赶上这悲凉的秋天,还常常生病,自己一
个人登上高台,得多孤单呀!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在外面漂泊,遇到
困难的时候,那种孤独和无助感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生活这么艰难,心里的愁苦
和遗憾让头发都变白了,穷困潦倒到连酒都喝不了啦!这得多无奈呀!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遇到挫折,不也会觉得很苦恼,很无奈嘛!
我觉得呀,这首真的是把那种悲凉、无奈、感慨都写得淋漓尽致!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的心境,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
所拥有的一切。

这就是古诗的魅力呀,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和古人产生共鸣!你说是不是超厉害的!。

《登高》古诗词鉴赏

《登高》古诗词鉴赏

《登高》古诗词鉴赏《登高》古诗词鉴赏《登高》古诗词鉴赏1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译文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赏析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

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登高》古诗词鉴赏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诗鉴赏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

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题材鉴赏: 登高诗
“登高则可望远, 望远而致深思”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高: 美景激荡 释放激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高: 心胸开阔 豪放雄壮
登高:
感怀处境遥寄友人
1、归纳解读登高诗的思路:
抓眼前景、析心中情: 诗人登临于何处何时何种境遇? 诗人登临目见何物何景? 诗人生发何感何思? 为何生如此之思?(主题所在)
2、抒写内容:·写景·叙事·言志
壮士登台(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辛弃疾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思妇凭栏(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游子登楼(山、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文士悲秋(如杜甫《登高》)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 乱,是离愁。别 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登高: 亡国怀乡 缭乱离愁
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千古悲愁 身世家国
······
3、抒发思想感情:
A.发思古哀今之幽情,古今对比,怀古论今。 沉郁感伤
B.寄怀远(怀乡怀人)之思。因思乃有登高之举,触目所见愈生别
情。尽管登高并不能觅得故乡或那人的踪影,但眼底景致,至少给
无依无着落的情感提供了宣泄/寄托/归宿。 愁苦哀怨
C.抒家国身世之悲,将个人情感和历史责任感紧密联系,舒展抱负。
阔,明理致知,脱尽尘垢,忘凡超俗。
3、抒发思想感情:
无限风光一望中 山临绝顶我为峰 喻理遣怀陶性情 散上峰头望故乡(人) 万般愁绪此登临
《望岳》(杜甫)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何处何时
青年轻狂
何种境遇 漫游齐鲁之际
考举落第、失意 而归
目见 神奇秀丽巍峨高
何物何景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泰山
生发 雄视万物的豪情 何感何思 攀登绝顶的气概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 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 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 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幸 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高: 高山大海胸怀天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佳节良辰 怀乡思人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杜牧,字牧之。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 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 称之 “杜樊川”。有政治理想,但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 途不得志。 于唐会昌四年(844年41岁)九月刺池州,次年其友 张祜前来拜望,两人一个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 难以得到施展,一个遭人排挤,怀才不遇,于是登齐山共度重阳。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登高:
感怀身世
吊古伤今
登柳州城楼 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在登高诗中我们体味古人的情思, 亦可见古人对自己生活现状和人生追求 的审视。希望大家效仿古人,登有形之 高,能有“会当临绝顶”的豪情,也能 有“登临胜迹望远方”的深思。更希望 大家能登无形之高,有高效的学习、 高深的见解、高远的志向。
《劝学》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中庸》言: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D.其他:(1)感叹宇宙无穷,自身渺小,人生短暂,感怀世事;
(2)对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造化的崇拜。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登高的过程,是征服的过程。人是万物灵长,凌驾于自然万
物之上——自我、个性、豪情壮志。林则徐幼年佳联:海到无边天
作岸,山临绝顶我为峰 。
激昂旷远
(3)即景遣怀陶冶性情,阔谈哲理(积极进取)。登高则心胸开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何处何时 何种境遇
目见 何物何景
生发 何感何思
为何 生如此之思
好友拜望、同病相怜、共度重阳
江水倒映、大雁高飞、秋山青翠
须菊花满头、将酩酊大醉、不用恨落日 余晖、古今皆同、何必霑衣
怀才不遇、人生迟暮、抑郁苦闷, 高秋佳节、古今对比、
情感概括
情感抑郁凄恻、胸怀旷达; “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 身世自伤之悲
为何 万物毓秀,人为
生如此之思
灵长
草木凋零、水势 枯败、羊公碑立
宇宙永恒、人生 短暂、悲戚伤感
古今对比、政治失意、 机遇难寻、功业未就
情感概括 豪放雄壮之气
思古哀今之痛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登高(登临)诗
古人有登高(登山、登楼、登台、登阁、 登塔,形式不同意义相同)情结,登高和古代 文人有着不解之缘,孔子时代就有“君子登高 必赋”的传统观念,登高在古代士大夫那里已 经演变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而高雅的文化 活动。他们往往因登高而“情满于山”,人生 的感慨一起涌来,宇宙、人生、国事、家事, 眼前景、心中情,喜怒哀乐竞相涌来,于是便 产生了许多游目骋怀的登高(登临)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