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琵琶行
高一语文《琵琶行》
高一语文《琵琶行》
高一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这首诗以琵琶女为视角,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和流浪的感慨与无奈。
作者通过描绘琵琶女歌唱的情景,揭示出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苦闷。
在诗歌的结构上,白居易采用了七绝的形式,押韵工整。
整首诗歌分为七段,每段都在描述琵琶女的不同遭遇和心思。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那一段,表现了琵琶女的血性和刚毅。
此外,诗歌中还有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廉颇赤玉琵琶”等,这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描写,更加丰富了整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高一语文《琵琶行》是一首经典的唐诗,在表现人生离别和流浪的主题上,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是值得我们在阅读和学习中细细品味的珍贵文学遗产。
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2023高一语文琵琶行要背吗
2023高一语文琵琶行要背吗摘要:一、是否需要背诵《琵琶行》二、《琵琶行》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三、如何有效背诵和理解《琵琶行》正文:一、是否需要背诵《琵琶行》对于2023 年的高一学生来说,背诵《琵琶行》可能是一项必要的任务。
这首诗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描绘了一个琵琶女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通过背诵这首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琵琶行》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琵琶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经典之作,被誉为“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琵琶女的命运,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诗中对于琵琶的描写和对于音乐的赞美,也展现出了白居易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剧。
通过琵琶女的悲惨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反思历史,以及思考人性和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展现了白居易的高超艺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中对于琵琶的描写和对于音乐的赞美,展现出了白居易的才华和文化修养,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3.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三、如何有效背诵和理解《琵琶行》背诵《琵琶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1.理解诗的意思。
在背诵之前,学生应该先理解诗的意思,了解诗的背景和主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背诵和理解诗的内容。
2.逐句背诵。
学生可以逐句背诵,先将每句话背诵下来,然后再逐步将句子连成段落,最终将整首诗背诵下来。
3.多次反复。
背诵需要多次反复,学生应该多次背诵,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4.寻找规律。
背诵时可以寻找一些规律和技巧,比如诗的韵律和节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背诵。
高一语文《琵琶行》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琵琶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琵琶行》。
1.2理解《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3分析并品味诗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2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1.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3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诗歌的情感内涵。
2.2诗歌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以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白居易吗?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琵琶行》。
2.自主学习2.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琵琶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合作探究3.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对诗歌的理解,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关键词句。
3.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4.1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琵琶行》的创作背景。
4.2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从诗歌中提炼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关注。
4.3品味关键词句:如“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云游子意”等,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4讲解艺术特色:如诗歌的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5.课堂练习5.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琵琶行》的故事情节。
5.2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
6.课堂小结6.2鼓励同学们课后深入研究《琵琶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琵琶行》。
2.写一篇关于《琵琶行》的鉴赏文章,不少于500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同学们对《琵琶行》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高一语文琵琶行并序知识点
高一语文琵琶行并序知识点《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以叙事的形式描绘了唐朝时期一位杰出的琵琶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并通过艺术家对琵琶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从题材、结构、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对《琵琶行》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琵琶行》的题材。
《琵琶行》以一个琵琶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穿插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描写。
白居易通过艺术家的人生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诗中描绘了战乱频发的时代背景,以及琵琶艺术家在这样的时代里所面临的痛苦和压抑。
通过艺术家不屈不挠地追求艺术的精神,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上的力量。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琵琶行》的结构。
整首诗分为五十二节,共计一千二百八十韵。
诗歌运用了对偶句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行文紧凑有力。
从整体结构来看,《琵琶行》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琵琶艺术家的悲惨境遇,以及他在战乱中追寻艺术的痛苦和追求。
第二部分则描写了艺术家在苦难中与琵琶结缘,以及他对琵琶的深情款款。
第三部分则以描写艺术家的琵琶演奏以及对琵琶的唯美赞颂为主,使整首诗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结束。
此外,我们还需要探讨一下《琵琶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以及一些鲜明的比喻和排比句。
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诗歌得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琵琶艺术家追求艺术的激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白居易还巧妙地利用了音韵的变化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使整个诗篇如一曲悠扬的琵琶旋律,引人入胜。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琵琶行》所传递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这首诗既是对琵琶艺术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家追求卓越和对生活的热爱的赞美。
通过琵琶艺术家对琵琶的深情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诗人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追求的勇气和力量。
诗歌展示了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追求美好的愿望和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
总之,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充满才情与哲思的诗篇。
高一语文必修三白居易《琵琶行》PPT课件
其乐融融
失意落寞
.
16
琵琶女
白居易 知音
京城名倡
昔
京城显官
同相
名动京师
是逢
天何
今 商妇(怨)
谪官(恨)
涯必 沦曾
漂沦憔悴
落相 人识
(主旨句)
.
17
为什么仅仅是一首曲子、一段音乐 就可以使两个凭水相逢、素昧平生的人互 诉衷肠、心灵相通而成为知音呢?
音乐之美
明确目标 1、在诵读中品味音乐之美。
2、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选自《白氏长庆集》。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 “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琶 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 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 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 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
24
.
(772--846)
3
生于大历七年,卒于会昌六年。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 离五六年。29岁中进士。31岁与元稹结交。38岁,与元稹 、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 。44岁,上疏请急捕刺杀宰 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江州司马。 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 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
.
4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艳压群芳
人 生
艺压京城
京城名倡
前 期
人妒人捧
年年欢笑
.
14
年老色衰
人 门前冷落
生
商妇 怨
后 委身商人
期
独守空船
8.3《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浔阳江边闻琵琶 国潮新风尚 韵味郁东方
暗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第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 文)
一 次
举酒欲饮无管弦。 埋下伏笔,并和后文“地僻无音乐”照应 演
奏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离愁、沦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女
➢ “寻、问、移、邀、添、回、呼、唤”…… 出
这一系列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
何?
急切、欣喜。
场
➢ 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矛盾、含羞。
形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 象 酸心事。
国潮新风尚 韵味郁东方
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轻细急促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流 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
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
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滞塞难通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溅射 急速冲出
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突然
说话的声音
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
“浔阳江头夜送客……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上聆听琵琶曲 邀见歌女、弹奏名曲、闻者陶醉
“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3段 琵琶女自叙身世:少年欢乐、老年沦落、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4段 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高一语文必修三白居易《琵琶行》
轻拢慢捻抹复挑,
技艺高妙
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亲切细柔、粗重急促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比喻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婉转优美
叠词拟声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低沉凝涩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以情演曲 以情绘声
作者与琵琶女能够在凄切的 琵琶声中心灵相通、同病相怜,让 凭水相逢成为了心灵知音的相逢, 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
作者与琵琶女究竟有着 怎样相似的人生遭遇呢?
-
13
文本研讨
• 速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琵琶女人生遭遇 的语句,朗读并用简洁的词语加以概括。
期人 生 前
艳压群芳 艺压京城 人妒人捧 年年欢笑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有力
-
21
曲中含情,用感情演奏-描摹音乐
曲以
女琵
琶情 演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意”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声 以易 白 情居
绘
-
22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音乐的?
速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琵琶女 演奏乐曲的语句,朗读并思考: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 来描写音乐的?
-
19
侧面—烘托音乐之美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迷人 陶醉 脱俗 感人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学课件+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3.请阅读第4段以及学案中的《唐才子传卷 六·白居易》(节选),概括诗人的人生经历 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 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 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 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 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 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 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 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 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2.侧面烘托手法。
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用悄寂无声的环 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 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 造的氛围中。
“悄无言”的寂静,表现了听众的忘情和 如痴如醉的神情,衬托了乐曲高妙的艺术魅 力,也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3.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契合诗人情感变化的过 程。齐读音乐描写的片段,梳理乐声中表现的情 感变化。
4.赏析环境描写。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
既写出了诗人谪居之处环境的恶劣,渲 染了悲凉的气氛,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 凉、孤寂、苦闷和无奈。
知人论世,体会诗情
诗人是琵琶女名副其实的“知音”,不仅 将乐声描写得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还能 从琵琶曲中听出“不得志”“无限事”“幽愁 暗恨”等许多情思。诗人与琵琶女素昧平生, 何以能凭几曲琵琶曲引发如此共鸣呢?
高一语文《琵琶行》
知识创造未来
高一语文《琵琶行》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被誉为唐诗三百首其中一篇,以其优美的诗歌形式、深刻的人生感悟、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一声琵琶抒发自己的心情,借着琵琶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文中,作者借琵琶之声,表达了人生的苦痛和无常,也赞美了母爱的伟大和世事的悲欢离合。
诗中最为动人的部分便是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通过琵琶之声,唤起了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警醒,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执迷于一时的欢颜,更应该着眼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和进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完善。
除此之外,诗歌中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母爱的无限敬仰和感慨,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亲情的崇尚和强调,引起人们对于亲情的深刻思考和珍惜。
总的来说,《琵琶行》作为一首经典的唐诗,通过琵琶之声,表达了人生的苦痛和无常、母爱的伟大和世事的悲欢离合,给人深刻的思想启示,值得我们认真地去领会和思考。
它激发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情感的珍惜,让我们从中得到更多人生的感悟和启示。
1 / 1。
高一语文琵琶行要背吗
高一语文琵琶行要背吗【实用版】目录1.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琵琶行的内容概括3.琵琶行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背诵要求4.如何背诵琵琶行5.背诵琵琶行的意义和价值正文一、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琵琶行》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元稹、刘禹锡并称“新乐府三杰”,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质朴真挚著称。
二、琵琶行的内容概括《琵琶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唐代的故事:诗人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夜晚听到船上传来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一同饮酒畅谈。
琵琶女原本是长安的倡女,曾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后来年长色衰,嫁给了一个商人。
在诗人的邀请下,琵琶女弹奏了几曲,并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欢乐事和如今的漂泊憔悴。
诗人感同身受,写下了这首《琵琶行》以赠之。
三、琵琶行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背诵要求《琵琶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也是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 64 篇高中必背篇目之一。
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背诵《琵琶行》是非常重要的。
四、如何背诵琵琶行背诵《琵琶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理解背诵:在背诵之前,先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记忆。
2.分段背诵:将诗歌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背诵,最后将各段落连起来。
3.反复朗读:多读几遍,让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深入脑海。
4.创造情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让背诵变得更有趣。
5.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背诵一段,逐步完成整首诗歌的背诵。
五、背诵琵琶行的意义和价值背诵《琵琶行》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还有以下意义和价值:1.培养文学素养:通过背诵经典诗歌,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锻炼记忆能力:背诵诗歌可以锻炼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琵琶行》评课稿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琵琶行》评课稿本文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二《琵琶行》进行评课,通过分析文本内容、揭示其意义和教学价值,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
一、课文简介《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悲凉、坎坷的人生境遇,以琵琶的形象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课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叙述了主人公卢仝的遭遇和内心的挣扎,引发了读者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与共鸣。
二、文本分析1. 内容解读课文以卢仝在边塞战场放弃战马而选择带着琵琶回家的经历为主线,通过描写卢仝琵琶的音乐和思想内涵,展示了主人公与命运的斗争。
首先,诗歌中的琵琶承载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具有象征意义。
其次,卢仝作为主人公,他放下战马,选择带着琵琶回家,表明了他的心境和价值观。
整首诗的情感起伏和思想内涵构成了《琵琶行》的主要特点。
2. 人物形象刻画课文通过精细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主人公卢仝的形象。
他身着战袍,频频透笑,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又有倔强和叛逆的特点,他放下战马,选择了琵琶,显示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追求。
3. 描写技巧分析《琵琶行》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和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变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例如,通过对琵琶音乐的描写,借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愁苦与忧伤,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此外,在描写琵琶声音的过程中,用到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价值1. 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琵琶行》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和挣扎,其中蕴含的情感对学生而言具有共鸣和启发。
通过在课堂上深入地讨论诗歌情节和内涵,可以激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独立沉思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琵琶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课文的解读中,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理解《琵琶行》,并进行写作、演讲等形式的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拟声词、叠音词
三、文本精读:琵琶女的弹奏分3次描写
原文
描写方式
作用
感我此言良久立 略写,正面侧面 从侧面烘托琵琶女的高超琴技,
却坐促弦弦转急 描写相结合
琴声悲凄感人(青衫湿)
✓一闻琵琶邀相见(诗人被琴声深深吸引) ✓二闻琵琶诉沦落(同情琵琶女,顿感迁谪意,点明主旨) ✓三闻琵琶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升华)
三、文本精读: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修辞手法
1.知识链接——互文:
原文:主人下马客在船。
分析:句中的“下马”和“在船”,在实际意义上供前面的“主人”和 “客”共用,但在文字呈现上,却各自紧随一个。 这种在文辞上分别呈现,实际上互相使用的修辞方法,就叫“互文”, 又称“互辞”。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解读小序 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二、解读正文(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 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琵琶行》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琵琶 行》写于元和11年(公元816年),是白居 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期的作品。这次打击在 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 年的生活更使他体验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 炎凉。
其实平日他写的那些 针砭时政的讽谕诗, 早已引起权贵们的忌 恨。正如他自己所说, 「始得名于文章,终 得罪于文章」。
三、文本精读:诗中有四处以「江、月」寄寓情感,试说明其意涵 以「江、月」寄寓情感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8.《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
3.深研文本,体悟感情 • 诗人在听完故事为何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叹,甚至泪湿青衫,请完善以下内容并用心电图画出人物故事轨迹。
人物 曾经(原文)
现在(原文)
自言本是京城女…… 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女
秋月春风等闲度
去来江口守空船
诗人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 有才华,风光得意 遭变故,不得意 轨迹:
课堂总结
推歌手法: • 1.解读作曲者作曲的故事,曲子给人的感发力量。 • 2.会描述音乐的精妙处: •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 (2)巧用叠词、拟声词。 • (3)正侧面结合。 • 感情:同情——共鸣感慨——路遇知音的感动
学以致用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学习任务
3.深研文本,体悟感情 • 诗人在听完故事为何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叹,甚至泪湿青衫,请完善以下内容并用心电图画出人物故事轨迹。 ①琵琶曲的乐声的变化与诗人的人生轨迹变化高度重合,诗人在听琵琶曲 时就已经被音乐里传达的这种意境感染,从而联想到自身的失意与艰难。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2.细读文本,赏乐品艺 • 诗中一共写到三次琵琶乐声,请分析第二次并用心电图画出音乐的变
化。
第二次
内容
特点
技巧
总概
详细
心电图
第二次
内容
特点
总概
转轴拨弦三两声…… 以乐诉情
初为霓裳后六幺
轻拢慢捻抹复挑莺语花底滑
急切愉悦
方 锦 龙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凝绝
魅力。 • ②比喻。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琵琶行(并序)·课文精讲1 .文本全解。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白居易(772 — 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土、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原籍太原( 今属山西) ,祖上迁居下邦( 今陕西渭南) 。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 今河南新郑县) 。
贞元十六年(800) 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元和十年(815) ,因上书请求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为执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
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晚年闲居洛阳,因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仗,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受杜甫《兵车行》等“即事名篇”的启发,创为新乐府。
一生留下近3000 篇诗作,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早年自编诗集,把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
讽喻诗多为早年所作,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并批判现实。
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至今脍炙人口。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易明畅,相传老妪能解论者或以“浅俗”贬其诗。
其诗质量不高者为数不少,但其佳作亦大量存在。
该诗写于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贬官江州的第二年。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这是“国辱”,首先上书请求捕贼。
当时他的官职是赞善大夫,权贵们便指责他不应越职奏事,又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名教。
白居易于是被贬江州司马。
其实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他写的那些针砭时政的政治讽喻诗,早已引起权贵们的嫉恨。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使他很快体验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
诗人那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像开了闸的河水,一起倾泻而出。
(2) 基本解读。
此诗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同为白居易诗作中最为人称道的名篇。
唐宜宗李忱在为诗人所作悼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 琵琶》篇”,即拈出这两篇歌行来描述白诗的脍炙人口。
诗前有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谈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两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决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诗中所咏,即是他和琵琶女邂逅相遇、相知,琵琶女为之演奏的经过。
因两人各自的身世遭遇相近,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于是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为这位被损害、被侮辱的弱女子落泪,也为自己的不公平遭遇而难过、愤懑。
全诗可分为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犹抱琵琶半遮面”止,写江头送客而遇琵琶女。
开头两句极为精炼地概括了地点、人物、事件、时间以及环境气氛。
接下来几句,由秋夜送客,临别把盏引出“举杯欲饮无管弦”,又进而引出琵琶声。
经过一重重铺垫,女主人公才“千呼万唤”地出场,而出场的亮相,却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对女主人公的出场,诗人笔力贯注于气氛的烘托和场面的铺排,于女主人公的外貌不著一字,却已将她凄凉落寞的神情曲曲传出。
精心结撰而不露痕迹,语不惊人而出人意表,最见白居易“用常得奇”的功力。
第二段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邀请琵琶女弹奏的经过及其所奏琵琶之精妙绝伦。
这一段为全诗的精彩部分,诗人在这一段中以变化灵动的笔墨和绘声绘色的比喻,重点描写了商妇所弹奏的琵琶乐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乎生不得志。
”写琵琶声和缓低沉,娓娓道来。
“低眉信手续续弹”以下四句,写演奏者不断变换指法,既见其指法熟练,技艺不凡,又使琵琶声慢慢舒展,节奏逐步加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写琵琶声犹如急风快雨,时而重浊繁密,时而轻清幽细;时而又像珠落玉盘,重浊轻清,错落清脆。
作者以新颖精妙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为人们熟知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使读者对音乐的内容、声情得到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六句,写琵琶曲由急促变为婉转流利,继而变得冷涩,终而慢慢停歇。
虽则此时乐曲已经暂停,但仍然余味无穷,无胜于有。
正当听众都沉浸在先前的乐曲之中,还未回过神来,忽然奇兵突出,琵琶声又如“银瓶破”、“水浆进”、“铁骑突”、“刀枪鸣”般爆发,激越奔放,气势雄健,陡然一扬,复戛然而止。
在场听众无不为之陶醉,为之感染,座中久久无言。
在这短短二十四句中,断续相连,波澜叠起。
诗人在这一节中妙喻连珠,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各方面形象,将起伏回荡的琵琶乐曲描绘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
通过这一节对琵琶乐曲的描写,诗人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妙,同时也展现了她历经沧桑、起伏回荡的心曲。
第三段自“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商人妇自述其身世。
诗人通过商妇的自述,以从容不迫的语言,为她的半生坎坷谱写了一曲曲缠绵悱恻的悲歌。
“虾蟆陵”位于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歌伎舞伎集中居住的游乐场所。
“缠头”是指艺妓献艺后,观众为表示赞赏而赠送的绫帛之类。
“钿头云篦”指镶有珠宝、镂有云纹用作头饰的梳篦。
以上都描写琵琶女嫁作商人妇之前,因色艺俱绝所过的欢乐豪华生活。
自“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笔调一转,叙述她的沉沦冷落。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两句,可谓她弹奏琵琶时所流露的跌宕起伏、缠绵悱恻的心情的注脚。
第四段从“我闻琵琶已叹息”至结尾,写诗人听了琵琶曲以及琵琶女的自述后所引起的感慨。
这里诗人丝毫不提贬出京城以前的生活,也不涉及被贬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而集中笔墨描述了“浔阳地僻无音乐”给他所带来的苦恼,这是诗人善于剪裁之处。
写琵琶女时详于昔,写自己时则略之,以彼形此,这是行文互见之法。
写自己被贬之后,集中于由欣赏琵琶曲而引起的“无音乐”之苦而略于其他,以此形彼,更是照应主旨、细密凝练之处。
结尾六句,由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重新转入弹奏琵琶及听者的感受,最终归结为“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是唐代最低文官的服装,“江州司马”则突出了诗人被贬后的身份,这正是一篇之主旨所在。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当时诗人已44 岁,年龄老大而位卑言轻,更遭贬谪而投闲置散,使他顿生美人迟暮、天涯沦落之感。
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主要抒发的,正是诗人的这一深沉的感慨。
还有一点,琵琶女和诗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相同,两人的遭遇也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属于不同的社会问题。
但诗人还是把她引为同调,引为知己。
说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深挚的话来,这说明诗人对被侮辱的女性抱有同情与尊重的态度。
'一个封建官僚能够这样是难能可贵的。
(3) 精华鉴赏。
①叙事和抒情的结合,是本诗的显著特点。
本诗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在叙事的过程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琵琶女深挚而隽永的同情。
诗人很善于刻画对方的心理活动,而在刻画对方心理的时候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例如邀请琵琶女相见的几句:“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把一个女子的迟疑、腼腆,既难忍独守空船的寂寞,又不便在夜间与陌生人相会的矛盾心情,十分细致地刻画出来了。
又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些叙述都使人感到诗人对这女子是很理解、很体贴、很同情·的。
诗人穿插的景物描写也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
借“枫叶荻花秋瑟瑟”抒写惜别之情,借“绕船月明江水寒”抒写琵琶女的孤单与寂寞,借“黄芦苦竹绕宅生”抒写谪居卧病的凄苦与无聊,都是诗中画龙点睛之笔。
②叙事富于详略虚实的变化,脉络分明,曲折生动。
诗从秋夜送客写起,由“举杯欲饮无管弦”引出琵琶声和琵琶女,这些过程都写得比较简单。
第二段音乐描写,一共用了二十二句,写得很详尽,把曲调的变化、弹奏的技巧、曲中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
再下面又是简单的交代和过渡,只用四句诗说明音乐的效果和琵琶女放拔插弦、整顿衣裳的动作,便转到琵琶女叙述自己的身世。
这一段又是二十二句,写得比较详细,特别是她在长安的欢乐生活,连细节都写出来了。
接着是诗人的自述,贬谪以前在长安的生活一字不提,着重写谪居浔阳一年来的寂寞。
在这一段话里,反复三次诉说没有悦耳的音乐,至于其他种种的细节则一概从略了。
在诗人这番话的感动下,琵琶女作了第二次演奏。
关于这次演奏诗人改用略写、虚写,只用“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句话便交代了过去,随即结束全诗。
③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
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 这是描写音乐时常常遇到的一个困难。
但这个困难在白居易笔下似乎并不存在,他写得那样灵活,那样自如,使人读着他的诗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一般。
他是怎样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O 比喻,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
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
O 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
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
像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显然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要好得多。
O 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
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
特别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句,传导出乐曲休止、间歇时,那种余音袅袅、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审美感受,揭示了“有无相生”审美规律,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理解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加深对作品的领会和晶赏。
参考答案: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同的:①两人同由京城流落江州,都有天涯沦落之感;②两人都曾有过欢乐富足的生活,如今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③两人同居穷乡僻壤,举目无亲,知音难觅,倍感凄凉寂寞;④两人前程未卜,对未采都怀着深深的忧虑。
由于这几方面的相同,尽管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地位相距甚远,诗人仍然把对方引为同道,由此可体会得到作者贬谪江州,牢骚困顿,郁郁寡欢的心情,也反映出诗人对被损害、被侮辱女性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