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琵琶行》
高中语文《琵琶行》课件
![高中语文《琵琶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7d3e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7.png)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 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 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 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音乐和情感的交融
伤己
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 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 孤寂难耐。
音乐和情感的交融
人悲,己怜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 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 “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 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注意读音
商贾gǔ 悯mǐn 荻花dí
憔悴qiáo cuì 徙xǐ
浔阳xún 谪zhé 霓ní
虾蟆há ma
绡xiāo
篦bì 阑lán 钿头dià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浔阳江头夜送客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2.数: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1.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话,名词 字,名词 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1.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话,名词 字,名词 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 几 ,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明湖居听书》
用感觉设喻,描写出听王小玉初唱时感受 到的妙境——处处伏帖,处处畅快。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 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 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 半 中 腰 里 盘 旋穿 插 , 顷 刻 之 间 , 周 匝 数遍。
——《明湖居听书》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abb9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9.png)
门庭若市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风光无限
对照
弟走参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如今:
年长色衰 门前冷落
九江商妇
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 曲的三种情势,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 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 由,情势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抒情色彩很浓 的长篇叙事诗,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 中外因为音乐编织出无数佳话。一 千多年前,一个政坛迁客,一个天涯歌女,靠着音乐,演绎了一曲 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 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踏 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打湿了历史的 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诗歌革新
新 乐
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
府 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
运 动
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
创作变化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d4adb1e53a580216fcfeff.png)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99206d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a.png)
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琵琶行原文及翻译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ec772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9.png)
解题
“行” :古诗一种体裁。与“歌”、“行”、 “引”等并称“歌行体”。《琵琶行》原作《琵 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 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 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 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导入
两千多年前, 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 使他们共享高山流水情;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 个天涯歌女,是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千古不衰的知音绝 唱。“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是音乐将一些素不相 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巍巍乎志在高山, 洋洋乎志在流水。
文学常识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 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 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 别时的情景,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
上琵琶声出现准备好氛围。
2.找出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分析其作用。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身旁无物,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
不言自明,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第二部分
诵读感知
诵读诗歌
高一语文琵琶行并序知识点
![高一语文琵琶行并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b756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3.png)
高一语文琵琶行并序知识点《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这首诗以叙事的形式描绘了唐朝时期一位杰出的琵琶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并通过艺术家对琵琶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从题材、结构、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对《琵琶行》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琵琶行》的题材。
《琵琶行》以一个琵琶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穿插了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描写。
白居易通过艺术家的人生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诗中描绘了战乱频发的时代背景,以及琵琶艺术家在这样的时代里所面临的痛苦和压抑。
通过艺术家不屈不挠地追求艺术的精神,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上的力量。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琵琶行》的结构。
整首诗分为五十二节,共计一千二百八十韵。
诗歌运用了对偶句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行文紧凑有力。
从整体结构来看,《琵琶行》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琵琶艺术家的悲惨境遇,以及他在战乱中追寻艺术的痛苦和追求。
第二部分则描写了艺术家在苦难中与琵琶结缘,以及他对琵琶的深情款款。
第三部分则以描写艺术家的琵琶演奏以及对琵琶的唯美赞颂为主,使整首诗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结束。
此外,我们还需要探讨一下《琵琶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以及一些鲜明的比喻和排比句。
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诗歌得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琵琶艺术家追求艺术的激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白居易还巧妙地利用了音韵的变化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使整个诗篇如一曲悠扬的琵琶旋律,引人入胜。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琵琶行》所传递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这首诗既是对琵琶艺术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家追求卓越和对生活的热爱的赞美。
通过琵琶艺术家对琵琶的深情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诗人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追求的勇气和力量。
诗歌展示了人们在动荡的社会中追求美好的愿望和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
总之,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充满才情与哲思的诗篇。
2023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精品课件30张
![2023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精品课件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904f12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e.png)
本诗从三个角度学习鉴赏: 1、谁解琵琶曲? 2、谁解青衫泪? 3、谁解风物意?
一、谁解琵琶曲?
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 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
① 主人忘归客不发
惊异(暗写、略写)
②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醉(明写、详写)
气势雄壮,戛然而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开始: 欢乐曲
急切愉快
发展: 沉思曲
婉转低沉
高潮: 激越雄壮
悲愤曲 结尾:曲终
间 关 莺 语 花 底 滑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 弦 一 声 水如 浆裂 迸帛 刀 枪 鸣
凝绝不通声暂歇
戛然而止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除大量的使用“比 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其他的描绘方法? ① 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 ② 拟声词、叠词:使诗句增加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乐悦
④叙议结合,曲中带情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
③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伤悲(明写、略写)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谁解青衫泪?
琵琶女 初闻
演奏1
三、谁解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东送
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 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 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 “ 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 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 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bc2f2aa8762caaedd33d472.png)
琵琶行白居易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8.3《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3《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7b715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f.png)
浔阳江边闻琵琶 国潮新风尚 韵味郁东方
暗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第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 文)
一 次
举酒欲饮无管弦。 埋下伏笔,并和后文“地僻无音乐”照应 演
奏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离愁、沦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女
➢ “寻、问、移、邀、添、回、呼、唤”…… 出
这一系列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
何?
急切、欣喜。
场
➢ 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矛盾、含羞。
形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 象 酸心事。
国潮新风尚 韵味郁东方
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轻细急促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流 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
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
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滞塞难通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溅射 急速冲出
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突然
说话的声音
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
“浔阳江头夜送客……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上聆听琵琶曲 邀见歌女、弹奏名曲、闻者陶醉
“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3段 琵琶女自叙身世:少年欢乐、老年沦落、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4段 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eabb48770bf78a64295487.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57a4d0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d.png)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琵琶行作者:白居易关于《琵琶行》的原文及注释,以下是给您的解读。
【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娇颜妍态云鬓酒,见舞回笑倩何妩。
即席随机动弹处,容辞未必要精神。
明朝琴瑟谐谐调,弦上有蝴蝶恋蜂。
有盼途中竟难见,一年多少事往还?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一曲阳关抱短情,无端嫁得金龟婿。
【注释】1. 枫叶荻花秋瑟瑟:形容秋天树叶红了、芦花黄了,萧瑟的景象。
2. 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下马,客人在船上。
3. 举酒欲饮无管弦:举起酒来想要喝,却没有伴奏的音乐。
4. 琵琶声停欲语迟:琵琶声停了,欲待发言却迟迟不语。
5. 寻声暗问弹者谁:跟着声音暗暗地问弹琴人是谁。
6. 移船相近邀相见:调整船只位置,邀请他人相见。
7. 添酒回灯重开宴:继续添酒,重新点亮灯火,再次开宴。
8. 千呼万唤始出来:多次召唤才开始出场。
9. 犹抱琵琶半遮面:仍然抱着琵琶,半遮住面孔。
10. 娇颜妍态云鬓酒:形容她娇美的容颜、婀娜的姿态,还有酒的香气。
11. 见舞回笑倩何妩:看她跳舞,回笑之间多么妩媚动人。
12. 即席随机动弹处:即兴随意地弹奏,动态灵动之处。
13. 容辞未必要精神:容貌不一定要完美,精神才是重要的。
14. 明朝琴瑟谐谐调:明天,琴和瑟的音调将和谐。
15. 一曲阳关抱短情:一曲琵琶曲,抱着短暂的情感。
16. 无端嫁得金龟婿:毫无缘故地嫁给了富有的丈夫。
【总结】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的声音为切入点,通过描述一个送别场景,展现了主人忧愁别离的心情。
诗中描写了琵琶声的悠扬,船上客人的愉悦氛围,以及琴瑟和谐的音调。
最后,作者以琵琶的音乐作为比喻,表达了人生中短暂而凄美的情感,以及命运的无常。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和爱情的感慨,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eb0683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b.png)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唐玄宗的闺女杨贵妃弹琵琶时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崔鴻論士,洛中初發。
遼東弄幕,呂娥折腰。
湖海愛岸,乾坤不穰。
白日迷眼,昏鸦別巢。
朝曦暮雪,飜穹孤客。
醉卧殘花,琵琶宿雪。
霸陵悲鬱,豺狼憤喘。
濱合肥灭,野塞无烟。
飲恨吃落,橫爭跌道。
夕陽浸淼,烽火重照。
幽退託寇,海山徒勞。
家壁阻悲,朝成夕消。
今日凋零,明日为朝。
風飄暮景,恨勝山遙。
一对藜藿,零落枯桑。
翩翩穀雨,皎皎月高。
玉輪胡马,愁绝西庠。
孟丽凌波,穎澹萍翁。
昭华煌煌,張市瞿欐炅。
奏表辭草,雨裁遲暮。
(注释)1. 崔鴻:崔安(字鴻)为唐代文学家,以骈文文词著称。
2. 遼東:指大唐遼東节度使,为刘元春所监。
3. 弄幕:指张弄之有制。
4. 呂娥:唐代女诗人,善弹琵琶。
5. 柱史:管该地的文史之任官员。
6. 美慢:亦作愛;号岸,指江岸。
7. 乾:关;穰:釜。
8. 迷眼:向东眺视所制。
9. 昏:参见《高天最吟》注。
10. 当代:指章字文学。
11. 严书云:客曳逡巡。
12. 天重荒言:飏拨琵琶,宿学幄。
13. 尤矛地:灵荼绝句记云:懈埊悲鬱;丈账札常题十。
14. 野风合临:联社梅与魏书互序,初曰宜和思竹,断笔低传憾。
15. 时服言:读以二王昊之所翻地上道。
16. 水神隐:右廓七省,如将蹄:阁力东臛伊,崔城曲图。
17. 蹇让贤贤正直:闾楚山谷执行人道小刀者恭。
以上就是《琵琶行》的原文及注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d206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f.png)
拟声词、叠音词
三、文本精读:琵琶女的弹奏分3次描写
原文
描写方式
作用
感我此言良久立 略写,正面侧面 从侧面烘托琵琶女的高超琴技,
却坐促弦弦转急 描写相结合
琴声悲凄感人(青衫湿)
✓一闻琵琶邀相见(诗人被琴声深深吸引) ✓二闻琵琶诉沦落(同情琵琶女,顿感迁谪意,点明主旨) ✓三闻琵琶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升华)
三、文本精读: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修辞手法
1.知识链接——互文:
原文:主人下马客在船。
分析:句中的“下马”和“在船”,在实际意义上供前面的“主人”和 “客”共用,但在文字呈现上,却各自紧随一个。 这种在文辞上分别呈现,实际上互相使用的修辞方法,就叫“互文”, 又称“互辞”。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解读小序 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二、解读正文(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 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琵琶行》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琵琶 行》写于元和11年(公元816年),是白居 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期的作品。这次打击在 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 年的生活更使他体验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 炎凉。
其实平日他写的那些 针砭时政的讽谕诗, 早已引起权贵们的忌 恨。正如他自己所说, 「始得名于文章,终 得罪于文章」。
三、文本精读:诗中有四处以「江、月」寄寓情感,试说明其意涵 以「江、月」寄寓情感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eeb2d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6.png)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突然听到XXX来了琵琶声,我主人忘了送客的事,客人也不想走了。
我暗中寻声问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停下来,欲语还休。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弹琵琶的人过来,加酒回灯再次设宴。
千呼万唤之后,弹琵琶的人终于出来了,但半遮面还抱着琵琶。
他拨动琵琶的弦,发出了几声动人的旋律,虽未成曲调,却已经传达了情感。
琴弦掩抑着声音,仿佛在述说着平生的不得志。
他低着头专心地弹奏,说出了心中的无限感慨。
轻拢慢捻、抹弦、挑弦,先是《霓裳》后是《六幺》。
大弦嘈嘈地响着,像急雨,小弦切切地响着,像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上。
间隔着莺语和花香,水面滑溜,泉水幽咽,冰下难以流动。
冰泉冷涩,琴弦也凝结了,凝结到无法发声。
此时,幽愁和恨意在他心中生发,无声胜有声。
银瓶破裂,水和酒四溅,铁骑突然出现,刀枪声响。
曲终人散,弹琵琶的人整理着衣裳,收起了琵琶。
他自言是京城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
十三岁开始学琵琶,名列教坊第一部。
曾经教过善才,化妆后每次都被XXX妒忌。
XXX争相追逐,一曲《红绡》弹得数不清。
XXX击节,XXX沾满了酒污。
今年欢笑明年又何其,XXX春风自在逍遥。
弟弟从军,阿姨去世,我离开京城,流落到浔阳城。
这里荒僻,没有音乐,一年四季听不到丝竹声。
住在湓江附近,地势低湿,XXX和苦竹包围着我的房子。
我听到了什么声音?XXX啼血,XXX悲鸣。
春江花朝,XXX夜晚,我常常独自喝酒。
难道没有山歌和乡村笛声吗?却只有嘲弄的嘶哑声,难以听入耳。
今晚,我听到了琵琶声,如同听到了XXX,耳朵一时间变得清晰起来。
请你弹奏一曲,为我演奏《琵琶行》。
我说完这话,他立刻坐下来,开始弹奏琵琶。
他的琵琶声凄凄惨惨,和之前完全不同,全场的人都掩面哭泣。
谁的泪水最多?是江州司马,他的青衫已经湿了。
我早已经听过琵琶的悲凄声,但她的诉说更加让我感到悲凄。
我们都是流落在天涯的可怜人,今天相遇,不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的长安城,被贬到浔阳江畔居住,经常生病。
8.《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
![8.《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815fc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8.png)
学习任务
3.深研文本,体悟感情 • 诗人在听完故事为何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叹,甚至泪湿青衫,请完善以下内容并用心电图画出人物故事轨迹。
人物 曾经(原文)
现在(原文)
自言本是京城女…… 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女
秋月春风等闲度
去来江口守空船
诗人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 有才华,风光得意 遭变故,不得意 轨迹:
课堂总结
推歌手法: • 1.解读作曲者作曲的故事,曲子给人的感发力量。 • 2.会描述音乐的精妙处: •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 (2)巧用叠词、拟声词。 • (3)正侧面结合。 • 感情:同情——共鸣感慨——路遇知音的感动
学以致用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学习任务
3.深研文本,体悟感情 • 诗人在听完故事为何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叹,甚至泪湿青衫,请完善以下内容并用心电图画出人物故事轨迹。 ①琵琶曲的乐声的变化与诗人的人生轨迹变化高度重合,诗人在听琵琶曲 时就已经被音乐里传达的这种意境感染,从而联想到自身的失意与艰难。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2.细读文本,赏乐品艺 • 诗中一共写到三次琵琶乐声,请分析第二次并用心电图画出音乐的变
化。
第二次
内容
特点
技巧
总概
详细
心电图
第二次
内容
特点
总概
转轴拨弦三两声…… 以乐诉情
初为霓裳后六幺
轻拢慢捻抹复挑莺语花底滑
急切愉悦
方 锦 龙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凝绝
魅力。 • ②比喻。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琵琶行》
高一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这首诗以琵琶女为视角,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和流浪的感慨与无奈。
作者通过描绘琵琶女歌唱的情景,揭示出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苦闷。
在诗歌的结构上,白居易采用了七绝的形式,押韵工整。
整首诗歌分为七段,每段都在描述琵琶女的不同遭遇和心思。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那一段,表现了琵琶女的血性和刚毅。
此外,诗歌中还有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廉颇赤玉琵琶”等,这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描写,更加丰富了整首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高一语文《琵琶行》是一首经典的唐诗,在表现人生离别和流浪的主题上,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是值得我们在阅读和学习中细细品味的珍贵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