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课程理论流派-自整
课程理论流派一、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课程就是教育性经验,而不是“思想”出来的,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是在做中学到的。
主张在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让学生在“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实用主义认为学科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杜威反对科学中心论,主张儿童中心主义。
杜威所列出的“暗示、问题、加设、推理、验证”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实质上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他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思维起于不确定的、有问题的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提供合适的情境。
他根据经验发展的顺序,以儿童为起点,调和了“心里组织”和“逻辑组织”的矛盾。
二、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巴格莱认为,社会的遗传核心就是“共同文化因素的遗传”。
教育是影响人类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因为它的存在,知识才能够进步、积累和精炼。
要注意那些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
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要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传递文化遗产,“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代表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的核心”。
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要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传递文化遗产,“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代表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的核心”。
要素主义认为教师是宇宙的中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
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文化要素,要把人类文化遗产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
因此,要按照逻辑顺序而不是心理顺序来组织经验学科课程最明显的特征。
要素主义还使学科课程从经验化转向了理论化,从而确立了学科课程的地位。
三、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
该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包括: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第四,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基本观点浅析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基本观点浅析要素主义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度占据了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
而这样的一个课程理论,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代表人物又是如何?哲学基础是什么?它又有着怎样的课程观呢?本文依据这样的思路,结合大量的文献,对这些问题做了简要地概述,并在文章最后分析了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之处。
标签:要素主义;哲学基础;课程观“要素主义(the essentialism)”这个名称最早由德米亚希克维奇(Michael demashkevich)提出。
①Essential的涵义是“本质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精华的、要素。
要素主义者极其重视“the essentials”,要素主义课程强调人类文化中的“要素”或“本质”对世界变化的意义而得名要素主义是在反思和反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潮流中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但要素主义并不全盘否定杜威的认识论,只是反对进步主义者的某些言论;不反对整个进步主义教育,而是反对进步主义者的某些具体主张,因此也被称为“新传统主义课程”。
1 要素主义课程观的哲学基础1.1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人物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着美国社会,面对这样混乱的局面,一些人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美国教育理论界所推行的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938年,在要素主义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巴格莱(W.C.Bagley,1847-1946)发表了著名的《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
在这篇文章中,巴格莱等要素主义者指出了进步主义课程的几点失误,并大声疾呼:“我们的公立学校难道不应通过下列科目——阅读、书法、算术、历史方面的系统训练,使儿童为成人职责做准备吗?难道不需要上述科目并在必要时强调纪律、服从以及作为补充而非中心的已知的非正式学习吗?”②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38~1945年为第一阶段,以1938年“要素主义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成立为标志,要素主义课程处于形成阶段。
要素主义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N]. ,高等函授学报,2005 [2]廖成秀.要素主义教育研究述评 [J].高教高职研究,2012
Page 20
要素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
1 教育目的上要素主义主义注意教育的社会功能 2 学习内容上要素主义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文化要素 3 学习方法上要素主义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加强基础知 识的学习 4 师生关系方面上要 1.威廉.钱德森.巴格莱 2.海曼.乔治.里科佛 3.阿瑟.尤金.贝斯特
Page
8
威廉.钱德森.巴格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 1917-1940任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 1938参与发起成立“要素主义促进委员会”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 对峙 1939帮助建立“美国教育促进会” 最早阐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 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促进社会的进步 2.教育价值:传递优秀人类文化遗产的使命。 3.教育过程: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间接经验的过程。 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所负的教导和管束的责任,对于延长人类未成熟 期和必需的依赖期具有生物学的意义。人类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代才 认识到这个责任。完全确实,人类在认识到这个责任之前,依然处于 野蛮状态。 -------巴格莱
Page
10
阿瑟.尤金.贝斯特
1956年,贝斯特发起成立了“美国基础教育协会”,并担任会长。该 协会的目的在于,促进美国公立学校设置更多的基础课程,提高智力 训练的水平。 教育著作:《教育的荒地》,《学术的恢复》 教育思想: 1.论智慧的训练与基础学科的教学:智慧的训练就是指审慎地培养思维 能力智慧的训练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学习。基础学科包括历史,英语, 科学,数学,外语等。 2.论公立学校的作用: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基础教育的。如果学校不能胜 任这项工作,国家将会因为丧失智力而受到威胁,并将直接导致工业 萧条和防务力量的消弱。 3.论天才儿童的教育:优秀学生是学校里其他学生的榜样,学校所承担 的责任没有一个比教育天才儿童更为重要。
要素主义教育
(三)国防科技,挑战严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57年之 后为在美国教 育 理论界又逐步占据了优势,并且为60年代 后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武 器。
二、要素主义的教育主张
(一)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课 程的核心 (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 程 (三)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刻苦和专心 (四)教师应该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权威 人物
(
要素主义教育是以反对实 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运动的 姿态而出现的。在《要素主 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中, 巴格菜对进步教育理论提出了 尖锐的批评,并逐条分析 了进步教育理论的缺点:
一是取消了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学生 缺乏基本训练,学习成绩非常差。 二是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循序性,否定 了教材的逻辑系统、年代顺序和因果关系; 三是删除了精密的和有严格要求的学 科,否定了这些学科在陶冶和训练心智方面 的价值; 四是抛弃了学校纪律与心智训练。进 步教育抛掉了纪律和锻炼,使学习成为“抵 抗力”. 总之,要素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 育追求的只是一种“反智主义”的教育。
一、产生背景 二、基本观点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四、启示与评价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 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较重要的教育流派。 要素主义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 遗产”的重要性,认为在人类遗产中 有“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 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的主要任 务是将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 年 一代。
其三,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在美 国长期盛行,除了它比较适合美国社会 的实际和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之外,在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突出了学校教育特 点,并在某些方面符合教育的规律。它 在合理继承历史悠久的教育传统的同时, 吸收了进步主义教育的一些合理主张, 体现了教育理论上的继承性和综合性。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旨在建立一种有效的教育课程,使学习者受益最大化。
它倚赖于课程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体系。
要素主义课程设计理论以英国教育家约翰·李斯特提出的“要素分析”为基础,把课程的每一部分都定义为要素,以便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是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它的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课程。
要素主义课程设计理论把课程设计分成三个阶段:定义、分析和组织。
定义阶段是指明确课程的目标,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分析阶段指的是确定课程的结构,组织方式,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及如何达到课程目标。
最后,组织阶段指的是将所有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设计理论,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构建课程,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实现学习者的目标。
它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习者有效地学习。
此外,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还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
总之,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是一种有用的课程设计理论,它可以帮助
教师更好地构建课程,为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学习者的目标。
要素主义概述
B、课程审议遵循的是实践逻辑,而非形式逻辑。即从课程问 题的提出到解决,课程审议都依靠实践的语言、实践的智慧, 进行实践的判断,最后得出关于行动的实践——结论。 C、课程审议具有集体的和教育的特征。
课程问题极为复杂,要解决处理协调好,不可能依靠某种现成的 理论或是规则 ,而是依靠“艺术”实践的艺术、准实践的艺术、 择宜(折中)的艺术 : 实践的艺术:指对于个别的、特定的要素和情境作出详尽的了解 和充分的考察, 以可能真正识别实践中的问题所在。 择宜的艺术 :指对于可能影响课程决定的各种理论依靠从概念术 语、逻辑结构、彼此的联系和进行透彻的分析。 (进一步分析) 异质的寻求、异中求同、“基础研究”是基础、 去中心的,排斥权威又依赖权威 视域的融合是艰难的历程,需要包容、耐心甚至是“讨价还价” 的策略 多元文化的素养及积极的文化心理重建 在多种可能的选择方案中权衡创造,这是审议的本质,也是审议 的意义
(1)要素主义课程观 1)课程内容: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
2)课程设置:应以文化要素而不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课 程设置首先要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 习的系统性,主张应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严 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3)学生学习:特别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力的陶冶,关心学习 必须依据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和目的这个原则;但兴趣和目 的必须由教师加以改造, 一些对学生心灵的训练具有特殊价 值的科目,如拉丁语、代数和几何,应作为中等学校的共同 必修科目,教育过程的核心应是吸收预先规定的教材。
(2)主要思想特点:实践取向,课程本身是动态的、变化的。即使是在课程 相对稳定的时期,在特定地区、学校、年级,甚至教师那里,也总是会存 在个性化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又是标榜普遍性,规范性和严谨性的理 论无法解释和给予指导的。 (3)主要课程观点: 1)没有一个理论能完整地反应具体课程的全貌。因为理论会将具体的课程 抽象化。 2)课程研究应当立足于具体的课程实践状况,从课程实践的各种实施出发, 而不是用现成的所谓普遍、科学的课程原理出发。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实 践兴趣”。 3)实践的课程模式把教师和学生看作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实践的课程模 式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课程理解 为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这个有机生态系统指向的不是知识技能 的掌握对环境的控制,而是兴趣需要的满足和能力德性的提高。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要素主义课程流派,也被称为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是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流派。
它强调课程的核心要素,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知识的重要性: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学生发展认知、思维和创造力的基础。
因此,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2. 技能的培养:除了知识,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计算、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基本技能被认为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挑战。
3. 教育的目标: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
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4. 教学方法: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倡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 评价方式: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还应该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实际表现,如作业、项目、实验和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6. 社会责任: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公民。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课程框架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因此,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
活动课程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1.基本主张(1)经验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课程即那种对学生经验增长有教育价值的经验。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活动课程论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实际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
一切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3)主动作业论所谓主动作业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如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但他更重视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
他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将教材心理学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的个体经验逐渐提升到教材的逻辑水平。
2.评价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有很大的灵活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去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局限性: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从而使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教育质量很难保证。
因此,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另外,以儿童为中心,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1.主要流派(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价值分析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价值分析》摘要:说它古老,是因为不论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还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体现了该课程范式的基本精神,年代的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天才教育”的思想,过高的标准和要求,使课程只能适应少数优秀学生,即“天才”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则难以接受和掌握,年代末,要素主义“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便偃旗息鼓了”,直到 80 年代以后,要素主义课程观积极吸取进步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并对自己的课程观进行调整和修改,才以新的面孔重新受到重视作者简介:刘思雯,广西师范大学,2011级比较教育学摘要:要素主义课程范式是古老而常新的。
说它古老,是因为不论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还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体现了该课程范式的基本精神。
说它常新,是因为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地的实践中该课程范式依然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价值要素主义是西方最有影响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是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美国最早陷入危机。
由于这场危机,加上当时对希特勒法西斯恐怖专政的恐慌,美国教育界对 20 世纪以来有着较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展开了批评。
教育界认为当时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普遍忽略系统的书本知识教学,实用主义强调的儿童主义、从做中学、经验为主以及设计教学法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质量,使学生纪律松散、学校管理混乱。
这不这不仅引起了进步主义教育阵营内部的分化,而且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潮。
由此,要素主义应运而生。
一、对于要素主义的介绍要素主义课程范式是古老而常新的。
说它古老,是因为不论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还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体现了该课程范式的基本精神。
教育哲学流派二 要素主义(修改版)
• 信奉观念论的要素主义者,一般主张“给 予心灵以优先的性质”,强调形式教育, 注重对学生的心智训练,严格学业标准。 • 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
• 在课程方面,主张以“观念为中心”,尤 其重视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尤其注重 文化遗产、文化要素在课程中的地位。
2.实在论
• 实在论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是 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独立存在的实在。
• 要素主义的兴起,除了对进步主义教育表 示不满以外,以希特勒为代表的德国纳粹 主义和以墨索里尼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的 兴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 巴格莱指出,美国教育的首要作用是保护 美国民主,尤其是言论、出版、结社和宗 教信仰的自由。其次,教育必须造就有文 化的选民,在巴格莱看来,所谓有文化意 味着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要有明智的了解。
四、知识观
• 在知识和真理的问题上,保守主义普遍持 “符合说”(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ce),认为,知识就是思想和 观察到的事实相符合。
• 保守主义认为,真理并不是某种神秘的、 不可理解的东西。根据“符合说”,所谓 真理就是与事实相符的陈述,它是公开的、 公众的。
• 保守主义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真理、传授 知识的艺术,教师传授的必须是真理。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 育,其主要矛头是针对传统教育。
• 要素主义作为一种保守的教育理论,对进 步主义这一新型的教育哲学主张以及实践 在许多方面都表示异议,甚至提出了一些 针锋相对的主张,似乎表现了一种捍卫传 统教育的立场,以至有人称之为“新传统 教育”。
• 科南特认为,如果要保持美国“自由世界” 领袖的地位,就必须关注教育问题,因为 “我们国家内部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和美国人对中小学、学院和大学的特有的 观点的形成是紧密地联系的。” • 他主张所有的中学生都要学习各门学科的 基本核心的东西,包括英语、社会学科、 美国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 • 科南特尤其重视天才教育。
要素主义-正式版
总结和评价
• 不足之处:
• 1、关于学习人类文化共同要素的 思想缺乏科学依据和哲学基础。 (只是一个设想而已) • 2、天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教 育的不平等性。 • 3、走向另一个极端:注重教师的 权威,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结和评价
要素主义教育能够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角 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强调教育改革和发 展的时代性和紧迫性,对美国的学校教育 甚至是西欧和苏联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由于它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要求 和身心特点,忽视多数学生能力的培养加 上所编的教材又脱离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 因而受到了其他教育理论的抨击。
基本 观点
2、教学方法
主张心智的训练始终是要素主 义在教学方法领域里坚持的一 个主题。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关于心智 训练这一指导思想,要素主义 提出了若干具体要求。 (1)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而且
往往要强迫自己专心致志。 (2)要严格学业标准 (3)不排除灌输
基本 观点
3、学生
要素主义主张教师处于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拥有较大的 权威,而对学生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服从。
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要素主义者的纲领要素主义者的纲领将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称为将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称为新三艺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进步主义教育由于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进步主义教育由于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目前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目前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性忽视努力纪律长远目标种族经验性忽视努力纪律长远目标种族经验逻辑联系和教师主动性完全放弃了以学业逻辑联系和教师主动性完全放弃了以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作为升级的依据轻视学习成绩的严格标准作为升级的依据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而不仅降低了教育质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而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而且对美国的民主起了削弱作用量而且对美国的民主起了削弱作用
2018福建晋江教师招聘考试:要素主义课程论
2018福建晋江教师招聘考试:要素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对立。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美国,50年代成为主流,60年代末在美国失去统治的地位。
代表人物:W.C.巴格莱、I.L.坎德尔、R.芬尼、H.H.霍恩、H.莫里逊、T.布里格斯等。
1938年2月,巴格莱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组织了一个小团体“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并提供一篇题为《要素主义者的纲领》的论文,作为该团体的理论依据。
要素主义者在哲学观点上各不相同,但在教育观点上却是一致的。
他们都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为经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比根本没有经过检验的儿童经验更有意义。
他们还认为,在人类遗产中有着“文化上的各式各样最好的东西”,有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所谓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等。
而这些要素是人人所必需学习的。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
要素主义者对进步主义教育(见进步教育运动)持批判的态度。
巴格莱认为,进步主义教育由于强调学习者的兴趣、自由、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性,忽视努力、纪律、长远目标、种族经验、逻辑联系和教师主动性,完全放弃了以学业成绩的严格标准作为升级的依据,轻视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而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而且对美国的“民主”起了削弱作用。
坎德尔认为,要素主义者和进步主义教育者一样,关心学习必须依据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和目的这个原则;但要素主义者认为,那些兴趣和目的必须由富于经验的教师加以改造,因为教师是教材的逻辑组织的主宰者,而且懂得教育发展的过程。
巴格莱和坎德尔的这些观点,是要素主义者最一般的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者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主张应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其课程观的评析
要 素 主义 是西 方 最有 影 响 的教 育哲 学 流派之 一 ,是
一
除 此 之外 ,学 生 的直 接兴 趣 还要 由教 师 加 以改 造 。 在 学 习 方 法 上 . 素 主 义 认 为 学 习方 法 应 注 重 传 ,要 统 的理 智 训 练 方 法 。 因为 我 们 学 习 的许 多 东 西 就 其 性 质 来 说 是 抽 象 的 、概 念 性 的 ,而 这 些 知 识 无 法通 过 经
维普资讯
・教 育 评 论 ・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及其课程观的评析
王 奕 ① 郭晨 虹②
( 华北科技 学院 团委 ② 浙江大 学教育 学院) ①
【 摘 要1要 素 主 义是 西 方主 要 的教 育哲 学 流派 之 一 。其 认 为人 类 文 化 的价 值 具 有 永 恒性 和 客 观 性 ,文
要 素 主 义还 注 重 “ 才 ”教 育 。 天
上 降低 了教育 质 量 ,使学 生 纪 律 松 散 、学 校 管 理混 乱 。 这不 仅 引起 了进 步主 义教 育 阵 营 内部 的分 化 ,而且 也 产
生 了一些新 的教 育思 潮 。由此 ,要素 主义应 运 而生 。
一
在关 于 教师 的作 用 问题 上 ,要 素 主义 强 调所 谓教 育 或学 习 就是 使儿 童接 受 成年 人 的习 惯 、品 质 以及 规范 的 过程 ,其 中最重要 的一 个 因素是 成 年人 的 影 响 。所 以教
它 的 课 程 上 。具 体 反 映 在 课 程 目标 、 课 程 内 容 、 课 程 实 施 和 课 程 评 价 四 个 方 面 。 要 素 主 义 的 课 程 理 论 促 进
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对学科中心课程的确立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之一是德国的赫尔巴特。
该理论强调强调知识传授;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教材;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为目标。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提出“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2)要素主义:赫尔巴特、巴格莱要素主义的课程观点是,教育要授受具有严谨学术体系的各门学科,传授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①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它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②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在要素主义者看来,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
③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3)永恒主义:赫钦斯赫钦斯指出:这一派认为,中小学课程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是“不变的学问”,初等教育的永恒教育内容就是“3RS”(读、写、算),后期中等教育的永恒教育内容是人类的伟大文化遗产。
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理论课程的内容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流派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②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③儿童的经验应成为课程和教材的依据。
(2)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①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存在主义反对固定的课程知识和有效地学习必须具有个人意义,必须与人的真正目的和生活相联系。
③注重人文学科,注重学生的情感责任和人生价值。
(3)人本主义课程论(人性中心课程论):罗杰斯①人本主义者要求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主张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的需要,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贯彻“适切性”原则,实质上倾向于学习者中心。
要素主义课程论
要素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追求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且强调对人类文化和文明中,特别是民族文化中共同要素的继承和发扬,强调并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倡导接受式学习。
要素主义教育曾经是对美国乃至西方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育哲学流派之一。
要素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青年一代,并促进青年一代的智力成长。
要素主义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教育运动,也是对美国中小学教育产生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
在不同时期它的声望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要素主义作为一种教育运动,同时也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已走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一、要素主义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8—1945年。
1938年“促进美国教育要素主义委员会”的成立,是这一流派出现的标志。
当时,在要素主义教育流派与实用主义“进步派”的争辩中,要素派处于劣势。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末,特别是在1956年创立“基础教育委员会”后,其势力大大超过实用主义“进步派”。
要素主义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一是20世纪30年代,面对当时萧条的社会剧变,巴格莱等人认为学校和教育应该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这就必须要有适合美国社会需要的强有力的教育理论,在他们看来,要素主义就是这样的教育理论。
为使教育理论获得新生,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教育理论,并与当时在整个世界正在出现的极权主义作斗争,巴格莱和其他要素主义者一起提出了几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首先,他们认为,正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权获得受过良好教育、富有同情心并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教师的看护和指导。
其次,他们认为强有力的民主主义需要一种民主主义的文化共同体,尽管这种共同体不是静止不变的,教师也应该教给所有孩子。
再次,他们呼吁,学校应提供一种完整、精确、一贯并对学生而言编制良好的特殊的学习计划。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是一种教育理论,它强调教育课程应该基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要素构成。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学生应该通过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来发展其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将介绍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学科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知识不仅包括基本的概念和事实,还包括学科的原则和方法。
2. 学科技能的培养: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科技能。
学科技能包括分析、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等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教师的角色和责任: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教师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关键人物。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将学科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活动。
4. 学生的主动参与:要素主义课程流派主张学生应该成为课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5. 评价的重要性: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并能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评价应该是多样化和综合性的,可以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和表现等形式。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育课程。
通过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工作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有效的评价,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是一种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理论。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的内容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的内容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流派,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客观性: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课程设计应基于客观的标准和事实,而不是主观的意愿和个人偏好。
它强调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应基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标准,以确保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学科中心: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学科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并强调学生应通过学习学科内容来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该流派强调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认为学科知识应循序渐进地组织和呈现。
3. 教学效果: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注重实现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评估和测量来判断教学效果。
它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标准化:要素主义课程流派主张制定统一的学习标准和评估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获得相似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成果。
它强调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5. 教师角色: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教师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关键角色,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并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教学。
要素主义课程流
派强调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的来说,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客观性、学科中心、教学效果、标准化和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内容,以推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课程的流派和基本观点
课程的流派和基本观点
课程的流派和基本观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流派和基本观点:
1. 学科中心课程:这种课程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科知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2. 活动课程:这种课程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
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综合课程:这种课程强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起,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
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问题中心课程:这种课程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经验课程:这种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经验来实现的,通过体验和感受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些流派和基本观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不同的课程流派和基本观点可以相互补充和借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要素主义教育的实践
一、要素主义教育的起源与核心观点1. 起源要素主义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杜威、托马斯·里科等。
在我国,要素主义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传入,受到了广泛关注。
2. 核心观点要素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其主要观点如下:(1)重视基础学科:要素主义教育强调数学、语文、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认为这些学科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2)注重教师权威:要素主义教育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具有权威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指导。
(3)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要素主义教育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自身素质。
(4)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要素主义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要素主义教育的实践方法1. 课程设置要素主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将数学、语文、自然科学等学科作为核心课程。
此外,还应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教学方法(1)教师主导:要素主义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2)启发式教学: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评价方式要素主义教育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
(2)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实践能力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实验、实习等,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要素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应用1. 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借鉴要素主义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强调基础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是一种教育理论流派,它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围绕着学科的核心要素展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思维能力和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
本文将简要介绍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的核心观点是,学科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这些核心要素是学科知识的基石,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的基础。
因此,课程设计应该将重点放在核心要素的教学上,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的本质和内涵。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学科的核心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联系。
通过将这些核心要素组织起来,构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的结构和发展。
因此,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将不同的核心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而深入的学科认知。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和实践,以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课程设计应该提供多种学习活动和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追求的是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而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科思维习惯和学科工作方法。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认为,课程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
课程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同时,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要素主义课程流派强调课程内容的核心要素、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这一课程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