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诊病秘诀,还有治疗方案!太实用,一定要收好

合集下载

中医必知的100个治病技巧,简单、实用、有效!

中医必知的100个治病技巧,简单、实用、有效!

中医必知的100个治病技巧,简单、实用、有效!1带状疱疹:1.麝香研粉加凡士林外涂患处。

神灯烤。

2.梅花针刺破患处,艾灸。

2糖尿病方:1.黄芪50—200克,乌梅20—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黄芪健脾利水,可减肥,托毒生肌,可长伤口,可固表,防治汗多表虚。

)2.苦荞面2斤,放在锅里隔水蒸(干蒸)30分钟,晾干装瓶备用。

午、晚饭前各30克,开水冲面糊糊喝。

配合适量运动,限肉和稀饭,禁酒。

3颈椎病:1.适度牵引颈椎。

2.粗盐加热装布袋颈部热敷。

3.双手握紧拳头小指侧相对互相敲打后溪穴。

4.活动颈椎。

活动肩关节。

5.桂附地黄丸,独活寄生丸各吃一半量。

4腰椎间盘突出症:1.粗盐炒热装布袋热敷患处,一天三次。

2.仰卧腰下垫一个小枕头每次半小时。

3.生黄土,生白术按1:3的比例,共炒黄研粉,加水加蜂蜜,煮成药膏装罐备用。

取少量药膏外敷患处,包扎。

一天换一次。

急性敷一周见效。

慢性或增生需一个月。

4.桂附地黄丸,独活寄生丸交替吃。

5.按摩双侧委中穴。

5降血脂减肥食疗外治方:1、菊粉即洋姜粉(菊芋粉)2—4小勺,冲水喝,每天1次,副作用是轻度腹胀腹泻。

2、苦荞面隔水蒸(干蒸)30分钟,晾干备用。

午晚饭前3—4小勺冲面糊糊喝。

3、适量运动。

4,蜡疗减肥降血脂。

5,防风通圣丸有一定减肥降血脂作用。

6高血压食疗:大田(非大棚)种的芹菜2两,煮2碗水,煮15分钟,当茶饮。

(注意血压不降低不要快速减药)。

高血压外治:吴茱萸适量,研粉,加醋拌匀,外敷脚底涌泉穴,包扎,每天晚上敷早晨去掉。

7栀子鸡蛋清膏:生栀子研粉,取2一3小勺栀子粉,加鸡蛋清拌勻外敷患处,包扎,一天换一次。

3一5天。

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痈,腮腺炎,颌下脓肿,牙痛引起的脸肿大,痈疮,褥疮感染,糖尿病足感染,风热型关节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等。

8湿疹外治方:1、黄柏,苍术各10克,煮水外涂患处后撒滑石粉。

2、肛门湿疹或瘙痒:蒜辫子、茄子干、花椒各适量,煮水外洗患处。

老中医看病方法

老中医看病方法

老中医看病方法老中医作为中医界的精英,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诊断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老中医常用的看病方法。

一、望闻问切法望:老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比如,患者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舌苔黄腻可能是湿热内生等。

闻:老中医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来判断病情。

比如,患者身上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可能是有湿热病变。

问:老中医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病情。

比如,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切:老中医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比如,患者脉搏细弱可能是气血不足,脉搏滑腻可能是湿热病变等。

二、辨证施治法辨证:老中医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对病情进行辨证。

辨证主要包括辨证类型、辨证所属、辨别虚实等。

施治:老中医根据辨证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中药的配伍使用,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是利用针刺穴位的方法,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病痛。

推拿按摩是通过按摩和揉捏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是老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中药煎煮后,用药物的热气薰蒸患者的病部,起到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的作用。

比如,患者腰痛可以用艾叶熏洗,患者腹痛可以用姜汁熏洗等。

四、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是老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中药煎汤涂抹于特定的穴位上,让药物渗透到穴位,起到调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比如,患者头痛可以贴敷太阳穴,患者腹痛可以贴敷关元穴等。

五、食疗调理法老中医注重食疗调理,认为食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科学合理地搭配食材,可以起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比如,患者脾胃虚弱可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患者湿热内生可以多喝利尿的食物等。

老中医的看病方法包括望闻问切法、辨证施治法、中药熏洗法、穴位贴敷法和食疗调理法。

这些方法综合运用,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其诊疗方法源于中华文化和民间医术的结晶,历经中医学家多年实践和总结形成。

相较于现代西医和化验检查,中医倾重于症状和体质的分析和判断,因此,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十分独特。

一、望诊望诊是中医的基础,可以通过面色、舌苔、舌色、目瞳、面容、肤色等形态特征诊断疾病。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面色、舌苔、舌色等,来协助判断病情,从而奠定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基础。

典型地,中医讲究“面色、舌质、脉搏”,通过人的脉搏特征、面部特征和舌头特征,整齐划一地开展望诊,来判断病人的状态,并指导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在中医中,通常认为“望诊为君”的说法是指,一个好的中医应该先通过望诊来了解病情,然后再通过其他诊断方法辅助诊断和治疗。

二、闻诊中医讲究通过各种感官观察患者的状态,包括声音、呼吸和气息等各个方面。

这种诊断方法,称为“闻诊”。

一直以来,中医都是指出“最富于诊症的诊疗方法”,中医认为,不同疾病表现出来的恶心、睡眠、嗓音、欲拔头发和轻度发烫等症状,都能够通过闻诊来得到诊断,并一个有针对性的治疗。

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医对疾病的深刻理解,更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又有力的传统治疗方式。

三、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主诉、病史、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方面。

中医通过询问病史、了解症状,逐步地深入学习患者的体质,来确定诊断,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诊疗过程中,中医还会问患者的出生年月日及家族病史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中医调查和分析,可为出生在某种年代或某个习俗背景下的人体质诊断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毫无疑问,这种方法需要中医医生对病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卓越的临床经验,并在正确地识别患者主诉的基础上,使其在治疗中受到有效指导,从而对病情有一定的掌控力。

四、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治的一种重要技术,也是必备技术之一。

中医师会通过手摸脉搏的方式来判断病情,按照脉搏的力度、节律、压力等来判断,并指导治疗项目。

老中医的十大绝招

老中医的十大绝招

老中医的十大绝招1. 精准诊断作为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精准诊断是他们的绝招之一。

他们会运用中医诊断方法,全面地考虑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病史,用手触诊、望诊、问诊和听诊等方法来对病情作准确地评估和判断。

2. 恰到好处的调理老中医们知道如何根据病人的病情及体质,恰到好处地调理脏腑。

他们会用药物、针灸、推拿等方法,激发病人本身的自愈能力,使疾病逐渐得到控制。

3. 草本治疗中草药治疗是老中医的得意招数。

他们会运用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中草药知识,制定个性化中药方剂,达到治疗及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草药治疗的优点在于药物温和、没有副作用。

4. 针灸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老中医们对针灸疗法运用熟练。

他们会用针灸疗法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激素,产生疼痛钝化、松弛肌肉等物理或生理效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推拿推拿被认为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手法,老中医们也擅长运用这种方法。

推拿是指用手关节、手掌、指、拇指等部位按摩全身各个部位,以达到舒筋活络、疏通气血、调节脏腑、防治疾病的目的。

6. 饮食疗法老中医们经常会教病人用食物来辅助治疗。

他们会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定制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特定的食物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且还能预防疾病。

7. 松筋散骨几千年的历史里,老中医们总结出许多松筋散骨的方法,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松筋散骨、陶冶情操、减轻疲劳等目的。

8. 养生保健老中医们强调预防,注重养生保健。

他们会针对不同的体质、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健康指导和养生建议,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的状态。

9. 药膳食疗药膳食疗是中医的又一重要领域,老中医对此更是擅长。

药膳食疗是将中草药熬制成汤,再加入食材烹饪而成的食物。

不仅有具有中药特性的保健作用,还能滋养身体。

10. 心理疏导老中医们注重人的内在平衡,他们会针对病人情感方面的问题,用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病人释放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从而达到精神健康的目的。

中医看病的技巧和方法

中医看病的技巧和方法

中医看病的技巧和方法如下是有关中医看病的技巧和方法:一、“以神会神”,直透深心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除了语言外,还需要心灵沟通,故望诊之中首重望神。

望诊虽有望全身、望局部、望舌、望排泄物、望指纹等内容,但能否一望便知,关键是医生要有犀利的目光,“以神会神”,善于捕捉病人的眼神,直透身心,抓取第一印象。

特别是对身心疾病、功能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患者。

“以神会神”这种提法见于清代石寿棠《医原•望神须察神气论》,其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既称之曰神,必能以我之神,会彼之神。

夫人之神气,栖于两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百体察之……人之神气,在有意无意之间流露最真,医者清心凝神,一会即觉,不宜过泥,泥则私意一起,医者与病者神气相混,反觉疑似,难以捉摸。

此又以神会神之妙理也。

”说明医者在望诊时,要在刚一接触病人的瞬间,病人还未注意(有意无意之间)时,静心凝神,明察秋毫,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直视病人的目光,并通过心灵的窗户,直透病人内心深处,从而窥探并掌握病人内部病情变化的信息。

因此,望诊时要求医者用神专一,明察秋毫,善于用己之神去察他人之神,以自己的意识与病人的意识进行交会、交流、沟通,从而获得病人神的有无、衰旺,内心深处的忧伤、悲愤、思恋以及内部脏腑功能活动表现的真实情况等。

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富有思想、感情,当病人发现医生在注视自己时,往往会表现拘谨,有所掩饰,影响其神的真实情况。

而医生如果过于用意,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也往往容易产生主观想法,而影响了观察所得,反而不易作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望神的最佳时机是医生刚一接触病人的瞬间,病人尚未注意、毫无拘谨、没有掩饰的时候,此时所表现的神气、内心深处的活动才最为可靠。

周老强调,这种“一会即觉”、“以神会神”的能力,是中医望诊的重要技巧之一,需要平时在临床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加以训练才能逐步获得。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来看,若能从“以神会神”、洞悉细微上不断加以训练,进而发展到能“尽见五脏癥结”的水平,则起死回生、“拯黎民于水火”,完全有可能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

中医诊病之秘诀

中医诊病之秘诀

中医诊病之秘诀中医诊病的秘诀病症堵塞通道,脏腑堵塞经络。

头部病症,要找脚下的堵点;颈部病症,要找脚跟的堵点;腰部病症,要找腿中的堵点;踝关节以下的病症,要找腕上的堵点;腕关节以下的病症,要找脚上的堵点;腕关节以上的病症,要找脚下的堵点。

寻找病症、堵点、气道口是治疗的关键。

气道口包括颗粒、筋节、包块、条索等隆起的部位,以及皮肤颜色发黑、发白、发红、发硬的、棉花状的包块。

顺着堵点找到气道口,用手慢慢地摸,一定会感觉到一个结节,需要按开。

背部的病症要找后气道,前面的病要找外气道,生殖系统要找内气道,椎体的病要找支气道。

气道是一片区域,不是一条线。

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气血疏通。

先把气道口打开,让邪气有一个出口,然后从下往上疏通,松解表面症状的颗粒结节、筋索、条索等。

就像打仗一样,先解决外围的岗哨,外围就是表证。

一定要松开气道口,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

治疗疾病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治疗表面症状;第二步是落脏,中医叫扶正,通过落脏来调动物质能量。

胰、胆、脾、心、肝、肾都是落脏的目标,以加大气血循环,带动动脉、经脉的供血和回流。

第三个步骤最关键,主要是疏通主气道胰胆的位置和夹脊穴位置,一定有很厚的硬结节,要从下往上按松,同时松开深层的筋节。

两边都要疏通,这是疗效最关键的细节。

以糖尿病和高血压为例,治疗的关键还是气血疏通。

糖尿病因为代谢综合症,表面症状非常多,如眼睛模糊、肾损害、腰、腿疼痛、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背部有非常多的大面积硬块,外气道在胸椎的部位,胰腺部位,胸椎平行外移,皮肤颜色发黑、发白、发红、发硬的、棉花状的包块。

病症堵通道,脏腑堵经络,胰、胆位置、后气道和外气道的重叠位置也是气道口,与其他部位的位置不同。

糖尿病在外气道和内气道找气道口堵点,在胆的位置,在脊椎上胆俞的位置找筋结,筋结消失病症消失。

治疗疾病的第一个步骤是先把表证消除,疏通气血通道,外气道。

第二步是落脏,即通过调动五脏的能量来促进气血循环,加强供血和回流。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通过辨别病情和病机,确定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技巧来治疗疾病。

中医辨证施治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之一。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和呼吸声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情的详细情况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来判断病情。

四诊合参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

二、辨证施治法1. 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

根据所掌握的病情,中医师要进行辨证论治,即辨明病机,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要根据病情分析病机,例如寒热、虚实等,然后选择相应的方剂或针灸等治疗方法。

2. 中药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辨证施治法包括辨证选药、方剂组方和用药方法等。

中医师在根据患者的辨证辨病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草药。

同时,中医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来进行方剂组方。

用药方法要注意药物的适宜用量和用药时间等。

3. 针灸辨证施治法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方法之一。

针灸辨证施治法是通过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辨证施治法需要中医师精于辨证和操作技巧,准确地选取适宜的穴位进行针刺。

三、保证治疗效果的技巧1.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年龄等因素来进行辨证施治。

不同的体质和年龄可能对同一种治疗方法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 辨证施治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不局限于症状的表现。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辩证施治,即要根据病情的特点进行辨证,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脉象、舌苔、体质等。

3. 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中医辨证施治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方剂的选取、用药的时间和剂量等。

治疗计划的制定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中医诊脉绝技,一切疾病,了如指掌!(经典)

中医诊脉绝技,一切疾病,了如指掌!(经典)

中医诊脉绝技,一切疾病,了如指掌!(经典)都说中医把脉很玄乎,其实只要你了解中医把脉的原理,中医把脉是为了获取什么信息,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中医号脉从古代一直被沿用传承至现在,足以可见它的强大生命力和科学性。

中医自古便有号脉这一绝学。

望,闻,问,切始终以普遍应用的技巧,尤其是切脉,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

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其实中医把脉最关键不是为了诊断出一个西医病名,而是帮助辩证知道治疗和用药。

健康人的脉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

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

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管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

5、匀乱:管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

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

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

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

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中医的诊断方法与技巧

中医的诊断方法与技巧

中医的诊断方法与技巧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诊断方法与技巧。

这些方法和技巧多年来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信赖。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诊断方法与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舌诊、脉诊等具体技巧。

一、望闻问切四诊法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

望指的是医生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体形特征等来判断疾病病情;闻指的是医生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呼吸声、咳嗽声等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问指的是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等来进一步了解疾病病情;切指的是医生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触摸患者的腹部等来观察疾病病情。

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础,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中医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舌体颜色等信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根据中医理论,舌质红、苔黄等表现可以与热病相关,舌质淡白、苔薄白等则可能与寒病相关。

同时,舌诊还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脏腑功能状况,如舌尖红、舌尖有瘀点可能与心脏相关。

舌诊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诊断方法,中医医生通常会仔细观察患者的舌头,并结合其他病情来判断病因和治疗方案。

三、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技巧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相关信息。

根据中医理论,脉搏的形态、频率、力度等变化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脏腑功能状况以及病情变化。

如脉搏弦细可以与肝气郁结相关,脉搏沉弦则可能与肾虚有关。

脉诊需要中医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触觉,通过对脉搏的准确判断,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的诊断方法与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舌诊和脉诊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中医诊疗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这些传统的诊断方法与技巧为世人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的诊断方法与技巧在诊疗过程中需要严谨操作和个体化应用。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
中医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诊病用方是中医药的核心,也是其独特之处。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采
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诊断时,要注意辨别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等因素,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正确选方。

中医药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和独特的药物制剂,
但不同的方剂适应于不同的病情和病人。

选方时,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方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3. 合理配伍。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的又一独特之处,不仅要考虑
药物的相互作用关系,还要注意其对不同脏腑、经络的作用。

要在方剂配伍中根据临床需要进行科学调配,确保方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4. 正确煎服。

中药煎制和服用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煎药时
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服药时要按照医嘱和用药说明正确服用,避免过量或误服。

5. 注意副作用和毒性。

中药治疗虽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
其副作用和毒性。

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用量、频次和服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以上是中医诊病用方的几个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和完善。

只有正确地辨证施治、选方配伍、煎服用药,才能发挥中医药的疗效,为人们健康服务。

老中医专家看病技巧

老中医专家看病技巧

老中医专家看病技巧
老中医专家看病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听取病人病情:中医治疗非常注重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史,因此在看病时要仔细听取病人的病情表述。

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
人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因此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2.观察病人舌苔:中医看舌苔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舌头可
以反映消化道、肝脏、大肠等器官的情况,苔色、苔厚、苔腻等都可
以反映不同的病情,因此在看病时应该观察病人舌苔的颜色和状态。

3.查看病人脉搏:中医看脉搏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脏和血管情况。

通过检查脉搏的形态和节律,可以确定病人体内的脏腑运作是否正常,从而对病情进行判断和治疗。

4.综合分析:中医看病非常注重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舌苔、脉
搏等多个方面的情况。

在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
方面的因素,从而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看病要注重病人的个体特点,多方位进行观察、分析
和诊断,在治疗上也要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
效果。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

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

其中,中医诊病用方作为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从中医理论出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方进行调配和应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医诊病用方的技巧。

一、辨证求因,确立治疗原则中医诊断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归纳为不同的证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首先需要准确辨识病因,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如寒邪、湿邪、燥邪等,进而明确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指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症状,确定治疗的方向和目标。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患者,治疗原则为祛风散寒,而对于湿热病邪所致的胃痛,治疗原则则为清热利湿。

二、辨证施治,灵活运用药方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中医医师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辨证施治。

其中,药方的选择非常重要。

中医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比如,治疗感冒时常用的葛根汤,它由麻黄、葛根等中药材组成,可以祛除风寒,解表发汗。

而对于胃痛患者,常用的保和丸则由黄连、黄连素等中药材制成,有明显的清热利湿功效。

三、个性化调配,精确控制剂量中药方剂的调配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等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表现可能不同,因此药方的调配也需要因人而异。

此外,中医药材的剂量控制也非常重要。

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药性过强,伤及正气;剂量过小则可能达不到疗效。

因此,在调配药方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疗效要求,精确控制药材的剂量。

四、兼顾病因病机,疏导气血中医诊病用方不仅要考虑病因病机,还需兼顾调理气血,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药方调配中,常常会根据病情调整药材的配伍,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目的。

例如,对于气虚血瘀的病症,常用补气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党参、当归等;对于阳虚阴盛的病症,常用益阳虚、滋阴润燥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黄芪、熟地等。

总结起来,中医诊病用方是中医治疗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技巧包括辨证求因,确立治疗原则;辨证施治,灵活运用药方;个性化调配,精确控制剂量;兼顾病因病机,疏导气血。

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最好背下!非常珍贵!

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最好背下!非常珍贵!

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最好背下!非常珍贵!华佗健康小秘籍 2022-08-09 20:01 发表于山东为了养生长寿,现在的人无所不用其极,但经常是读了许多养生知识却还是一头雾水。

其实,老祖宗们几千来总结了很多实用的养生经验,每一句都是精华。

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老祖宗留下的100个治病秘方,读完后你就会发现,养生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好的东西千万不能一个人存着,分享给家人朋友们看看吧!第一辑01.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02.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3.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04.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05.要想健康快活,学会自己找乐。

06.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07.祸从口出,病由心生。

08.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09.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10.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第二辑1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1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1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15.哭一哭,解千愁。

16.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17.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18.先睡心,后睡眼。

19.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20.饭养人,歌养心。

第三辑2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2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7.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28.常吃素,好养肚。

2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0.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第四辑3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3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36.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7.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8.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9.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0.人说苦瓜苦,我话苦瓜甜。

老中医看病方法

老中医看病方法

老中医看病方法老中医是传统中医药学的代表,他们在看病时有着独特的方法。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老中医的看病方法。

一、病因辨析老中医在看病时首先要进行病因辨析,即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病情等方式,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

他们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因此,老中医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以便全面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望、闻、问、切望、闻、问、切是老中医看病时的重要步骤。

望,是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底等,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是指医生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问,是指医生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谈,了解患者的症状和感受。

切,是指医生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这四个步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三、辨证施治老中医在看病时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他们相信,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所以,老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灸、中药、推拿等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四、调理养生老中医在看病时还会给患者一些建议,帮助患者调理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调理养生,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老中医会告诉患者一些养生的方法,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老中医在看病时有着独特的方法。

他们通过病因辨析、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和调理养生等步骤,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个体化,以患者为中心,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老中医的看病方法也逐渐被认可和应用,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福祉。

老中医治疗总结

老中医治疗总结

老中医治疗总结
自古以来,中医药一直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作为一名老中医,我在多年的诊疗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将其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脉象诊断:中医的脉诊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

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感冒、咳嗽、胃痛等,我们可以通过脉诊来确定其病程和严重程度,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在人体穴位上刺激,调整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疗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比如头痛、失眠、疲劳等。

3. 中药配方: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配制出适合其的中草药方剂。

中药疗法具有疗效稳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适用于多种慢性病的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4. 理疗疗法:中医的理疗疗法包括推拿、拔罐、刮痧等,通过对患者的皮肤、肌肉、神经等进行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机能。

理疗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比如颈椎病、肩周炎等。

总之,中医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疗法,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果。

但需要
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和规范操作,避免盲目治疗和乱用药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中医治病窍门

中医治病窍门

中医治病窍门1. 简介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治病窍门是指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

这些窍门既包括了临床经验的总结,也融合了中医理论的指导。

通过正确应用这些窍门,可以提高中医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病窍门,包括辨证论治、药物运用、针灸推拿等方面的技巧。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它强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根据辨证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1 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之一。

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了解体质和疾病表现。

•闻诊:倾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了解病情变化。

•问诊:与患者进行交谈,详细询问病史、症状等信息。

•切诊: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了解体内阴阳盛衰、气血运行情况。

通过四诊合参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疾病所在,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2 辩证施治辩证施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中医将辨证分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寒:指体内阳气不足或外感寒邪导致的寒性疾病。

治则以温补为主,如温针灸、温药物等。

•热:指体内阴液亏损或外感邪火导致的热性疾病。

治则以清凉为主,如清凉针灸、清热药物等。

•虚:指体内气血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虚弱疾病。

治则以补益为主,如补气针灸、补益药物等。

•实:指体内湿邪、痰饮等实质性物质积聚导致的实证疾病。

治则以祛实为主,如祛湿针灸、祛实药物等。

根据具体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调理阴阳、平衡气血的目的。

3. 药物运用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运用需要根据患者辨证结果和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1 单味药与复方药中医药物可以分为单味药和复方药两种。

单味药是指单一中草药制成的药剂,如人参、黄芪等;复方药是由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的配方,如四君子汤、逍遥散等。

中医疾病诊疗之秘诀

中医疾病诊疗之秘诀

中医疾病诊疗之秘诀
中医疾病诊疗,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以下是中医疾病诊疗的秘诀:
1. 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辨病辨证,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特点、脉象等方面的表现,确定疾病的证候类型,进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区别于西方医学一刀切的模式,更加针对性和个性化。

2. 调理气血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调理气血可以达到调整身体机能的作用。

中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手段来调节气血,保持身体健康。

3. 食疗养生
中药材、食物相通,食疗养生在中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医建议人们平时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调配不同的食谱,以达到食疗养生的效果。

4. 立足预防
中医强调立足于预防疾病,通过调节身体机能,提升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建议人们平时保持合理的作息,适度运动,遵循中医养生理念,以预防为主,远离疾病。

以上是中医疾病诊疗的秘诀,总的来说,中医注重个体差异,讲究治未病,更加强调养生保健,这使得中医在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位老中草药医师看病治病及用药秘诀

一位老中草药医师看病治病及用药秘诀

一位老中草药医师的看病治病及用药秘诀一、看病和治病医生看病只要过细观察病人和询问病人,一般说来不会把病治错。

而看病的主要方法是应充分利用我国传统中医的四诊八纲去审问患者,我的体会有万无一失的成效!(一)四诊:即望闻问切(也称神圣功巧)。

望要观察患者的皮肤和舌胎,从舌胎中观察舌中有胎无胎色彩来分析患者的病根病因和病的脏腑;然后第二步进行闻患者的气味来分析患者病情的深浅;第三步问要按十问的准则进行:一问寒、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等,最后切脉分阴阳。

(二)八纲:即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通过四诊,医生对患者的病状有了初步的确定,然后用八纲的原理遵照中医传统治疗准则,实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阳用表药、阴用透里之攻药,另加上归经之引药,配武按君臣佐使的方法进行,真有无不得心应手之妙!二、怎样辨别寒热、虚实遵照古人之经验:因热则缓从不收;因寒则上引作疼;因湿则肿胀下垂;热而不欲按者属热积;凉而喜按摩者属寒积;病在血分者多移;在气分者多动;大疼者为实;不疼者为虚;这些都是前人临床实践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

临床时应充分掌握和利用。

(一)寒症:患者流清鼻水,打喷嚏,怕冷喜喝热的。

但也有真寒假热症,如患者发高烧,身热如火,但又要盖几床被子,这就是假热症。

西医不讲这些,他们往往总是采用消炎的方法,所以高烧总是不退,究其原因就在此也。

(二)热症:鼻子像火一样热,嘴唇鼻子干燥,全身热如火,要吃冷的不喜欢盖被,讲话发狂,脉数等等。

(三)虚症:患者皮肤青白,讲话声音低沉,嘴唇皮肤乌白无润色,脉沉滞或细弱无力,舌上无胎,饮食不佳等。

(四)实症::体状健实等。

症状辨清了,治疗上应秉着扶正祛邪保胃气的方法进行,千万不能用猛攻猛破的方法去做,否则会造成病去而人亡的严重后果。

三、观舌胎定寒、热、虚、实对患者实行早晨起床和未漱口吃物之前观看舌胎,对治病和找病根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观舌的大体体会如下:舌上无胎虚症传,舌如精肉虚火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的诊病秘诀,还有治疗方案!太实用,一定要收好
功能介绍汇聚天下理疗精英,仁爱世间养生大众。

汇仁堂--全国中医理疗行业交流平台
沈阳微信号:shenyanghuirentang
每天上午8:30准时发布!特色理疗养生项目合作电话:138****9687
小艾导语望诊是中医诊疾的手法之一,可单独使用,可与闻、问、切等诊断手法并用。

看过中医的都知道,医生除了把脉外,还经常会让你伸出舌头,以诊断疾病。

那么,医生是怎样看舌头诊断疾病的呢?舌头原来是人体健康的放大镜!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舌头的秘密吧!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

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案:赤小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

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

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

3、解决方案: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水冲服。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

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

3、解决方案: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

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

3、解决方案:生地、沙参、麦冬、枸杞
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
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
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
大便稀薄、小便清长。

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
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

3、解决方案:当归20克、生姜30克,
羊肉500克,煲汤服用。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
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
胸闷肋疼、失眠多梦。

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
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
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解决方案: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
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
肝理气。

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
思悲恐惊”七情。

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
法宝,即仁者寿。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一、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
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

色淡
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
证,多为里热实证。

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
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
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
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
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
或为寒证。

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
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
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二、舌形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
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
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
停留有关。

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
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
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

'瘦'指舌体瘦小而薄,
多属虚证。

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
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
多属热邪亢盛。

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

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
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
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

裂纹舌可见
于少数正常人。

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
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三、舌态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
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
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
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
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
的征兆。

小艾留言文中药方需确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舌诊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是学会这些,可以初步对自己的身体病症有个大概了解~
私人中医养生咨询微信:138****9687
汇仁堂中医理疗平台常年招生
汇仁堂常年办理中医理疗证书
想了解丰胸视频教程:请回复“1”
想了解宫寒壮阳教程:请回复“2”
想了解艾灸调理教程:请回复“3”
想了解正骨调理教程:请回复“4”
想了解证书考试教程:请回复“5”
想了解全身按摩教程:请回复“6”
想了解经络足疗教程:请回复“7”
想了解中医远古敲术:请回复“中医远古敲术”•
想了解脚上疾病解决:请回复“灰指甲”
私人咨询养生微信:138****9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