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细胞间质化与间质细胞上皮化相互转化机制-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上皮细胞间质化与间质细胞上皮化相互转化机制-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上皮细胞间质化与间质细胞上皮化相互转化机制-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从黏附细胞形态向具有间质表型游离细胞形态转化,并获得侵入细胞外基质能力的一系列转化过程。
这种后天获得运动能力的细胞在移行过程中可再次向上皮细胞或其他细胞类型转变,即间质细胞上皮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
EMT与MET的相互转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1-2].目前,EMT与肿瘤关系及其临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1 EMT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1.1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特点根据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参与EMT 过程的这两种类型细胞有以下特点:(1)上皮细胞由单层/多层立方细胞或柱状细胞有规律的排列,它们由细胞间黏附复合体紧密黏附在一起,其基底膜具有使上皮细胞与其他组织分离的特性,显示出顶端-基底极性。
(2)间质细胞由于缺乏细胞间连接和极化作用,以个体细胞的形式存在于基质中[3].1.2 EMT的功能分型EMT过程根据不同的功能影响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与胚胎形成、器官发育相关,包括在胚胎发育时期原始的上皮细胞向移行的间充质细胞转变的过程。
着床后第1次EMT发生在胚层分化清楚后的原肠胚,初级EMT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中胚层细胞沿着胚胎中轴线压缩形成不同的细胞。
除脊索以外,所有来源于早期中胚层的胚胎结构都将通过连续的EMT和MET改变最后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组织[1,4].Ⅰ型EMT 与创伤修复,组织再生和器官纤维化有关[5-6].在创伤和炎症损伤刺激下,组织中成熟上皮或内皮细胞转化形成成纤维细胞及其他相关细胞,导致组织重构,这种EMT过程在刺激消失后终止[2,7].Ⅰ型EMT与肿瘤形成及转移相关,发生转化的上皮癌细胞在基因(特别是与克隆产物相关的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方面与正常上皮细胞不同,在局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癌细胞向间质细胞表现转化而具有侵袭性并向肿瘤发展[5].成人生理的EMT 是一个形态学过程,特征是从上皮表型到间质特性的转变,细胞凋亡和替换比率与组织功能保持着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EMT与肿瘤
EMT与肿瘤发表时间:2013-02-19T16:02:19.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陶菲罗招阳[导读] 上皮介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的向简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表型的转变并获得了迁移的能力,它的发生是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陶菲罗招阳(南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细胞与分子病理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上皮介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的向简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表型的转变并获得了迁移的能力,它的发生是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它使在特殊部位产生的上皮细胞从上皮组织分离出来并迁移到其他的位置,是正常发育,伤口愈合以及恶性上皮肿瘤发生的基础。
上皮间质转化出现在各种生理和病理的情况下,它在胚胎的发生与器官发育、肿瘤形成、转移以及纤维化过程中均有表达。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MT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换肿瘤肿瘤侵袭转移【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111-02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cancerTAO Fei, LUO Zhaoyang(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dic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hina,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in Hunan province, Hengyang, Hunan 421001)【Abstract】Th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s a complex process with multi-genes, multi-steps and m-ults-stages, where cells undergo a developmental switch from Epithelial phenotype to mesenchymal phenotype and again more Ability of migration. EMT is a fundamental process governing Morphogenes in multcellular organisma. This process is also reactivated in a variety of diseases including fibrosis and carcinoma. This review involves EMT and cancer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Keywords】EMT ;tumor;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多细胞生物的胚胎在发生过程中的基础过程,一般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多见,也会存在于多种慢性疾病如肾纤维化的发病及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它所描述的上皮细胞不仅经历了短暂结构的改变,同时细胞的表型也发生了改变,在此过程中,上皮细胞间的黏附结构、细胞骨架和极性都已被改变,从而使上皮细胞的变性、迁移和运动能力都增强,其抗凋亡的能力也有所增强[1]。
EMT上皮间质转化【参考仅供】
6
间质细胞的特征
缺乏局部专化性 细胞单个的移动 迁移的机理不同
医学参考A
7
上皮和间质细胞
医学参考A
8
EMT的发现
1960’s哈佛的Elizabeth Hay 首次发现并 定义。
与胚胎发育的早期有联系。
可逆的过程。
EMTEMT Markers
医学参考A
29
医学参考A
30
医学参考A
31
医学参考A
32
医学参考A
33
医学参考A
34
医学参考A
35
谢 谢!
医学参考A
36
医学参考A
18
医学参考A
19
EMT 与肿瘤
在肿瘤的恶性演进过程中,EMT使得肿瘤 细胞得以浸润和转移到远处部位。
在各个病理分期的肿瘤均可见EMT现象。
医学参考A
20
肿瘤演进过程中的EMT
医学参考A
21
肿瘤细胞EMT的特征
E-cadherin的减少或丢失。 ZO-1的丢失和重定位。 上调vimentin、-SMA和FN等的表达。 MMPs表达增加,降解基质。
医学参考A
14
EMT与胚胎发育
第二阶段是三个胚层的形成
– 外胚层 – 中胚层 – 内胚层 这个过程称为原肠胚形成
医学参考A
15
原肠胚形成
分两个阶段
– 上皮层卷曲形成原始消化管 – 基底的一小部分细胞变松散,从基底膜脱离,
爬行进入囊胚腔
医学参考A
16
脊索动物的神经胚形成
医学参考A
17
组织中的EMT
医学参考A
22
上皮间质转化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
诱导EMT的信号通路
小结
• EMT在胚胎发育时期的组织器官形成、成体后组织改 建、创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慢性病的 发生,尤其是肿瘤的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
• 恶性肿瘤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包括了基因的 改变,还有肿瘤微环境的调节。EMT的发生能够使得 连接紧密的上皮细胞获得迁徙能力,成为易于游走的 间质细胞,到达靶器官后再通过间质-上皮转化(MET )形成与原发灶相同的肿瘤,成为转移性癌。
•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在生物 学上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其浸润区较瘤体中央 的细胞更反映出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比瘤体 中央区细胞更强的运动力和侵袭性。许多国内外 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在包括结肠癌、 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及宫颈癌等多种肿瘤 侵袭转移过程中均观察到EMT的发生,而且肿瘤 组织中发生EMT的瘤细胞数目直接与病变组织的 侵袭转移程度相关。EMT可能在肿瘤的侵袭转移 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启动恶性肿瘤侵袭转移 的重要途径之一,还有许多临床病理研究均支持 这一观点。
EMT是一种基本的生理病理现象,是胚 胎发育中及形态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对上皮间质转化概念的进一步重新被认识
多种生长因子和转录因子相关; 可以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 在胚胎发育、损伤修复起重要的作用; 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EMT的标志性变化 • 立方上皮失去细胞间相互作用;
请简要介绍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和功能
请简要介绍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和功能上皮细胞是组成动植物生物体的组织之一,具有覆盖和保护作用。
为了适应各种环境需求,上皮细胞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化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对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进行简要介绍。
一、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1.紧密连接的细胞间连接:上皮细胞之间具有紧密连接结构,主要包括紧密连接、细胞骨架和细胞粘附蛋白等。
紧密连接使得上皮细胞能够形成连续的屏障,有效防止物质的渗透和细胞之间的空隙。
2.微绒毛和纤毛:上皮细胞侧面还常见微绒毛和纤毛的特化结构。
微绒毛和纤毛是由纤毛基质、中心鞘和纤毛膜等组成,通过节律性运动带动液体或粒子在上皮细胞表面移动,起到运输和排泄的作用。
3.附着蛋白和蛋白质复合物:上皮细胞侧面还含有多种附着蛋白和蛋白质复合物,如细胞连接素、E-钙黏附蛋白、itchy E3泛素连接酶等,这些结构能够增强上皮细胞之间的黏着力,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功能1.紧密连接的屏障作用:上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的结构形成屏障,起到隔离和排斥有害物质的作用,同时也能阻止液体和离子的渗透,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2.运输和排泄:上皮细胞侧面的微绒毛和纤毛能够通过节律性运动带动液体或粒子在上皮细胞表面移动,起到运输和排泄的作用。
呼吸道上皮细胞通过纤毛帮助排出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粘液。
3.细胞附着和信息传递:上皮细胞侧面的附着蛋白和蛋白质复合物能够增强细胞之间的黏着力,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些结构还能传递细胞间的信号,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生理过程。
个人观点和理解:上皮细胞侧面的特化结构和功能使其能够完成多种生理功能和维持生物体的稳定。
我深信,只有对这些特化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上皮细胞及其在生物体内发挥的作用。
通过对上皮细胞侧面特化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生物学、组织结构和疾病发生的机制,为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上皮间充质转化
导致EMT发生的诱因
• 细胞骨架; • 细胞所处的环境,如氧自由基的存在; • 各种细胞因子,如TGF,EGF,IGF(insulin-like growth fector)2,IL-1等;
EMT发生的细胞信号通路
EMT参与哮喘气道重塑
• 气道重塑是哮喘发病的基本机制之一; • 在气道重塑过程中,纤维母细胞的来源尚未研究 清楚; • 研究表明,过敏原接触气道上皮细胞,可引起气 道上皮细胞发生EMT,导致纤维母细胞产生,参与 气道重塑。
EMT 分类
• Type I EMT • Type II EMT • Type III EMT
Type I EMT
• 发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 • 指的是由原始的上皮组织转化为间叶组织的过程; • 参与中胚层和神经嵴的形成; ( 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同时存在,参与 器官三维结构的构建。
Type Ⅲ EMT
• 发生于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 • 与癌细胞获得侵袭能力有关,在癌细胞穿过基底 膜、进入血液循环和定植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 研究表明,多种EMT标志物如α-SMA、FSP-1等的 表达与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呈正相关。 • 参与肺癌、乳腺癌等上皮组织恶性肿瘤的转移
Type Ⅱ EMT
当组织遭受长期慢性损伤时typeemt持续存在产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导致组织器官纤维化
肝脏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 生命的化学-官方网站
文章编号: 1000-1336(2012)06-0496-06收稿日期:2012-02-15作者简介:冯娜(1988-),女,硕士生,E-mail: nancy_f n @163.c o m ;苏娟(1973-),女,博士,副教授,E -m a i l : juansu6@ ;田沛(1990-),男,本科生,E-mail: tianpei-03@ ;朱海英(1969-),女,博士,教授,E-ma il: zinnia69@ ;胡以平(1954-),男,博士,教授,通讯作者,E-mail: yphu@肝脏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冯 娜 苏 娟 田 沛 朱海英 胡以平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摘要: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指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的程序转化为间质细胞表型的可逆的生物学过程。
目前认为,EMT 参与肝脏在胚胎早期的发育,而且是成体肝脏受损后一种可能的修复机制。
同时也发现,EMT 可以参与肝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是决定肿瘤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肝脏中EMT 现象的认识,将可能为肝脏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肝脏发育;肝再生;肝肿瘤中图分类号:Q28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指上皮细胞在特定的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向间质细胞转化的现象[1]。
1968年,Elizabeth Hay 在鸡胚原条形成模型中首次提出了“上皮间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这一概念。
随后“transition(转化)” 逐渐替代“transformation(转变)”而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它能更加准确地反映EMT 过程的可逆性及其不同于恶性转化的事实。
2003年,国际EMT 学会(the EM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TEMTIA)第一次会议则将上皮间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和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统称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机制研究
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机制研究上皮细胞是人体内一种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它们通过特殊的细胞间连接形成紧密屏障,维持了体内各种液态的分界,保障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这一屏障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机制研究目前的进展。
一、紧密连接的基本结构紧密连接是上皮细胞间细胞膜的半透明带状结构,贯穿于细胞的整个周长,使得细胞间的空隙被有效的堵塞,物质的交换只能通过细胞内或细胞间运输。
紧密连接由多种蛋白组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促进基质形成的连接素(claudins); 2)水分子的通透性由有纹蛋白(occludins); 3)连接素簇(connexin)和启动因子ZO-1、ZO-2、ZO-3等。
其中连接素是与细胞相连的膜蛋白,它们构成了一个通透性大小不同的孔道,可以使得小分子物质的交换,例如电解质,谷氨酸等。
同时,连接素的数量和类型也会影响紧密连接的通透性。
二、紧密连接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区分在不同的组织中,紧密连接的功能是不同的。
例如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起到重要的过滤屏障作用。
在肝脏中,上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形成了严格的血管壁,控制了血液与肝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在胃肠道中,紧密连接可以有效的调控肠道屏障的通透性,防止有害的物质侵入体内。
同时,在生殖系统中,紧密连接也是卵巢静止型上皮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控制生殖道中的物质交换,维持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紧密连接的调控因素紧密连接的分解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包括交感神经系统、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等。
其中,内皮细胞中的紧密连接调节最广泛,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和鼻炎细胞。
同时,上皮细胞表面的微小环境也会影响紧密连接的形成和分解,例如养料的组成,细胞培养的通气性等,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体外培养模型来模拟和探究。
四、紧密连接与疾病相关性紧密连接是许多疾病的基础之一,包括克罗恩病、胆汁淤积、尿毒症等。
一些研究中发现,紧密连接的异常会导致肠道炎症反应、血管炎等,从而影响生命的质量和寿命。
上皮间质转化和内皮间质转化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上皮间质转化和内皮间质转化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金芬;张忠寿;黄卫锋【摘要】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参与各种纤维化疾病的发病机制,EMT和EndMT已经成为器官纤维化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EMT和EndMT在肾的纤维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细胞内外分子可控制EMT和EndMT的表达,尤其是microRNA (miRNA)在EMT和EndMT中的调控作用,已被确定可利用于开发治疗纤维化。
本文综述了EMT和EndMT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了解EMT和EndMT参与肾病纤维化过程的机制,这将会给人类肾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靶点和方法。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3页(P2723-2725)【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内皮间质转化;肾的纤维化;miRNA【作者】金芬;张忠寿;黄卫锋【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1+2肾纤维化是肾长期损伤或正常伤口愈合过程中功能失调,导致过量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造成的。
EMT与EndMT过程中激活产生的成纤维细胞是肾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
在肾纤维化过程中,肾成纤维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EMT和EndMT过程中存在复杂的调控,最新的研究表明,miRNA在EMT和EndMT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miRNA是小的非编码RNA,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或诱导mRNA降解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miRNA可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死亡、代谢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基本过程[1]。
因此,研究EMT和EndMT过程在纤维化中的作用,可以推进我们对常见发病机制的理解,也可能为治疗干预提供新的靶点。
这篇综述侧重于上皮间质转化和内皮间质转化在肾脏疾病中的生物学角色。
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上皮细胞有一系列的变化,它的极性丧失,迁移和运动能力增强,同时获得间质细胞特性。
上皮间质转化的生物学意义
上皮间质转化的生物学意义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一种细胞生物学过程,指的是上皮细胞
通过失去上皮细胞特征并获得间质细胞特征的转变。
这一过程在胚
胎发育、器官形成以及疾病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EMT在胚胎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EMT使得上皮细胞能够从原初胚层移动到其他位置,参与形成不同
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这对于胚胎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其次,EMT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也发挥作用。
在受伤或炎症的
情况下,上皮细胞可以通过EMT转变为间质细胞,从而参与组织修
复和再生过程。
这有助于恢复受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另外,EMT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许多研究表明,肿
瘤细胞可以通过EMT获得更多的迁移和侵袭性,从而促进肿瘤的转
移和扩散。
因此,EMT被认为是肿瘤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此外,EMT还与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相关。
在一些疾病状态下,
如肝纤维化和慢性肾脏病,EMT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上皮间质转化在生物学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涉及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和再生、肿瘤发展和转移以及疾病进展等多个方面。
对于理解这一生物学过程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细胞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摘要】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生物学过程。
在肺纤维化中,肺上皮细胞经EMT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促进病程的发展。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肺纤维化【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72-01EMT是指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发生转化的现象。
其主要特点包括:1)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2)上皮细胞标志蛋白缺失,间充质细胞标志蛋白的获得;3)细胞功能的改变[1]。
1 EMT的分类近年来,随着对EMT的深入研究,人们将EMT分为3种类型:在胚胎形成早起和器官发育阶段,上胚层细胞发生EMT,促进器官形成,这种EMT被称为I型EMT;在器官纤维化过程中,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促进上皮细胞发生EMT,最终导致器官纤维化,和I型EMT相比,这种EMT发生在器官纤维化过程中,称为II型EMT;而III型EMT主要发生在肿瘤的形成和转移过程中,恶性肿瘤细胞通过EMT获得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进而进入血管和淋巴管进行转移[2]。
2 EMT的发生机制TGF-β是EMT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之一,TGF-β信号转导通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主要包括:Smads依赖通路和非Smads依赖通路。
2.1 Smads依赖通路TGF-β首先与TGF-β II型受体(TβRII)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后者构型发生改变,被TGF-β I型受体(TβRI)识别并结合,形成三聚体。
被TβRII磷酸化的TβRI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EMT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
文献报道,阻断TβRI能够阻断TGF-β诱导EMT的发生[3]。
表明TGF-β/Smads通路在EMT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2.2 非Smads依赖通路在EMT中,TGF-β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活化PI3K/Akt通路和MAPKs通路,调节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导致E-钙粘素的缺失,由于该过程的发生不通过Smads,因此被称为非Smads依赖性途径。
EMT上皮间质转化概述
脊索动物的神经胚形成
组织中的EMT
Epithelium I induces an EMT process in epithelium II (black arrows) through the secretion of inducers (purple dots). The epithelium II-derived mesenchymal population (green) is recruited by epithelium I (green-toblue-graded arrows) and differentiates (blue cells) according to the molecular information arising from the inducing tissue (red dots).
活性增加
– ILK – GSK-3ß – Rho
核堆积
– – – – – – ß -catenin Smad-2/3 NF-B Snail1 (Snail) Snail2 (Slug) Twist
转
化
EMT的重要事件
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的改变引发细胞表型的改变, 分裂停止,细胞骨架重组增强运动能力。
上皮和间质细胞
EMT的发现
1960’s哈佛的Elizabeth
Hay 首次发现并
定义。
与胚胎发育的早期有联系。 可逆的过程。 EMT
Metastable
MET
EMT Markers
表达减少
– – – – E-cadheren 钙粘蛋白 Desmoplakin Cytokeratin 细胞角蛋白 Occludin
EMT
胚胎发育中的EMT的调节机制
肠胚发生过程的EMT与Wnt信号通路有关。如果缺少了Wnt3,就不能进 行与原肠胚形成相关的EMT。Wnt8c的异位会形成胚胎的多肠胚。TGF-β 超家族蛋白成员,尤其是Nodal、Vg1,介导了Wnt通路,它们的缺失会 引起功能性EMT的缺失。FGF受体、Snail、Eomes、Mesps等转录因子也 参与调节原肠胚形成过程中的EMT。 调控神经系统分化过程中的EMT和肠胚形成过程的EMT的通路相近,和 Wnts, FGFs, BMPs, c-Myb, and msh homeobox 1 (Msx-1) 有关。
II型.组织修复和器官纤维化中的EMT
组织纤维化常发生在上皮组织的器官纤维化是由炎症细胞和成 纤维细胞释放多种炎性信号以及复杂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层 粘连蛋白、弹性蛋白成分和细胞粘合素介导的。而EMT过程被认 为与肾、肝、肺和小肠的纤维化都相关。在组织纤维化过程中, 许多因素(细胞因子、蛋白酶、激素、细胞外信号等)诱导了 EMT, 最终通过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而引起 EMT。目前研究最多的主要 有 TGF-β/Smad、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 Wnt/β-catenin 信号传导通 路。 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在伤口的边缘发生EMT,而 当伤口愈合时,则进行着上皮再生成或者MET的过程。snail2在 迁移前的表达将会影响愈合状态,比如其过度表达将促进伤口愈 合。类似的,每一个月经周期中,在排卵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卵巢 表面上皮细胞经历着EMT的过程。
影响因素:
1.生长因子类: a.IGF-Ⅱ可以促使 β-连环素转移到核内, 导致胞浆内钙黏素降解; b.FGF 和TGF-β 能诱导 MMP- 2 和 MMP- 9 的表达, 从而促进基膜的降解; c.Smad4 的缺失促进 VEGF 异常高表达, 对肿瘤细胞的进一步生长转移提供了重要条件。 TGF-β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既能抑制原位肿瘤细胞的增殖,又能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 中扮演肿瘤生长促进因子的角色 。 Snail、 Slug、 Twist 都可以结合 E-cad 启动子区的 E-box 连接基序,抑制 E-cad 的表达。Twist 还可以直接 促进 Snail 的表达。ZEB1 和ZEB2 为锌指蛋白类, 都能与位于 CDH1 启动子上的E2 盒结合, 从而抑制 Ecad 的转录。ZEB 又受到TGF-β、 Snail 等上游因子在转录和转录后层面的调节,是连接信号转导和细胞黏 附、 细胞极性的纽带
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为具有移行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EMT的始发因素及其下游通路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中的作用,阻断这一机制的发生发展,对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上皮-间质转化(EMT);肿瘤侵袭;肿瘤转移;分子机制EMT在医学中是一类生理组织变化状况,其一般是上皮细胞在特殊的情况下发生向间质细胞转化的形式,这种转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失去上皮细胞表型、获得间质细胞特性等。
从医学发展历史看,对于EMT的研究发现最早在发育生物学中,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实验总结出了相关的结论。
经过长期实验发现,EMT 对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变化的影响较大,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研究了EMT 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相关影响。
1EMT的概念在生物学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各种生物学理念的认识更加充分。
1982年,Garry Greenburg[1]和Hay等[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发现晶状体上皮细胞在胶原凝胶中产生成伪足而出现出间质细胞的状态,EMT概念由此被提出来。
若上皮细胞产生EMT之后,形态上由立方形上皮细胞则转化为梭形的间充质细胞的形态。
同时,还观察到上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下调或者缺失,包括:E-钙黏蛋白(E-Cad)、黏蛋白、角蛋白、桥粒斑蛋白等;间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上调,包括: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纤连蛋白、表达上调。
2EMT的形成及肿瘤转移导致EMT产生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其包括:蛋白分子、转录调节因子、MicroRNA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都会给患者的身体组织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使得肿瘤细胞被袭击而出现转移,由此增加了医生治疗的难度。
上皮间质转化的过渡形态
上皮间质转化的过渡形态新闻性、★★☆☆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胚胎发育与癌症发展中的细胞可塑性变化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而这种可塑性变化受到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过程的调节。
胚胎发育时期,上皮状态和间充质状态的细胞能够自由转化。
上皮间质转化(emt)使得细胞具备转移和浸润特性。
其反向过程,间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transition(met)赋予了细胞极性变化并失去移动能力。
emt会促发癌细胞从病灶分离,转移到其它部位,而met导致癌细胞停留,并在停留处引起新的肿瘤。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将emt过程中的细胞分成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而忽略了这两种细胞切换过渡阶段的形态。
cell杂志上近期一篇关于emt的综述文章对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形态展开了叙述。
文中在上皮形态和间充质形态转变过程中减少了em1,em2和em3三种形态(图1),这样既表述了与否具备上皮形态和间质形态共表达标志物的顾虑,又表述了如器官纤维化这种既不是上皮细胞形态又不是间质细胞形态的情况。
这些过渡阶段形态充分反映了emtmRNA过程的错综复杂均衡,而表观遗传和运动能力的发生改变不可避免的会引致这种均衡的发生改变。
emt过程有着复杂的调节网络:表观遗传的调节这些调节方式多样性使得emt的调节往往不是线性的(图2)。
emt调节过程中关于e-cadherin的转录,emt转录因子snai1,snai2,zeb1,zeb1和twist1等研究较多。
文中指出,一些mirna,如mir-200和mir-34,能与zeb1、snai1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健康状况下的的负反馈网络,其下游标志物主要为e-cadherin,claudins和occludins。
上皮特异性调节蛋白esrp1和esrp2能够通过指导特异性剪接,并调节转录过程,影响到其靶标fgfr2、cd44、p120-catenin和mena等,使细胞保持上皮形态。
自噬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自噬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和再利用的过程,可以调节细胞的代谢平衡和应对细胞应激。
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IPF)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PF是一种以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肺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将讨论自噬如何调节EMT过程,进而影响IPF的发展。
EMT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涉及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表现为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EMT的特点包括上皮细胞标志物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上调,细胞间连接分解和基底膜降解等。
EMT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和组织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病理条件下也可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IPF中,EMT是肺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上皮细胞通过EMT转化为间质样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以及生长因子和炎性因子,促进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研究EMT的调控机制对于理解IPF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自噬已被证实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最近的研究显示,自噬也在肺纤维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IPF患者的肺组织中观察到自噬相关标记物的表达上调,提示自噬参与IPF的发生和发展。
细胞实验研究表明,激活自噬可以促进EMT的发生,增加间质样细胞数量和ECM的合成。
与此相反,抑制自噬可以减少EMT的发生,降低间质样细胞数量和ECM的积累。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噬调节EMT 过程在IPF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自噬调节EMT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
一个可能的机制是自噬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表达来影响EMT。
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EMT相关基因的表达。
一些研究表明,自噬可以影响转录因子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调节EMT的发生。
另一个可能的机制是自噬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来影响EMT。
上皮间质转化名词解释
上皮间质转化名词解释上皮间质转化是指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在某种刺激或条件下,通过表观遗传调控(epigenetic regulation)等机制发生转化,转变为间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s)的一种生物学现象。
在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上皮细胞的形态、功能和分子标记发生改变,表现出细胞间隙的增大、细胞形状的改变(由立方状转为纤维状)、细胞架构的重组、基底膜降解、细胞运动和侵袭性的增强等特点。
上皮细胞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细胞层,存在于许多组织和器官的内皮(epithelium)部分。
它们有着紧密结合的细胞间连接(tight junctions)和细胞间粘附,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屏障,阻碍外来物质的侵入。
然而,在一些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上皮细胞可能会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在此过程中,细胞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学和生化反应重新编程,丧失了极性(polarity)和黏附性(adhesion),同时获得了移动和浸润的能力。
上皮间质转化在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是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例如神经系统、胚胎附属器官和心血管系统等。
此外,上皮间质转化也参与了伤口愈合、免疫反应、肿瘤转移和纤维化等病理过程。
尽管上皮间质转化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它也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许多肿瘤的转移过程中都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
当恶性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后,它们获得了移动和入侵其他组织的能力,使得肿瘤扩散到远处器官和组织,成为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和调控因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近年来,对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许多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已经被发现在上皮间质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TGF-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Wnt、Notch等。
上皮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控机制
上皮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控机制上皮细胞是构成人体内骨骼、皮肤、脏器以及内脏管道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具有形态多样性和功能分化性。
本文将介绍上皮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调控机制。
一、上皮细胞的分化特点上皮细胞分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化,通过细胞分化来适应不同功能的需要。
上皮细胞的发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形成原始上皮,这时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形态的不断变化。
第二个阶段是特化性的上皮细胞分化,这时上皮细胞功能被不断提高和差异化。
二、上皮细胞的调控机制1.基因调控在上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调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为细胞命运的决定。
基因调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转录水平,二是表观遗传学。
转录水平这一层面大多是通过转录因子来实现,将基因转录为mRNA。
而表观遗传学则通过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方式调节基因的表达。
2.蛋白质调控上皮细胞内的蛋白质调控是分化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调节方式。
通过调节胶原蛋白、纤维素、肌酸酐等蛋白质,可以调控上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和骨架系统的构造。
3.信号通路调控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转变往往是由外部因素的影响促成的。
例如,细胞外基质(be cultured by a matrix)对上皮细胞接触刺激,laminin1、collagen typeⅣ和glycosaminoglycans等物质在接触时会诱导上皮细胞向某一特定方向分化(orient)。
另外,上皮细胞还受到皮肤生长因子(EG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真菌毒素等不同因素的调节。
4.干细胞的涉及上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干细胞调节过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干细胞拥有自我更新和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细胞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维持组织器官的稳定性。
而干细胞的行为受到微环境中信号通路和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三、总结上皮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控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而言,至少涉及到遗传、蛋白质和信号调节等多方面。
自噬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自噬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引言间质性肺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肺部间质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不断进展。
在间质性肺病的发病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导致上皮细胞失去特有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并转化为间质细胞类型,成为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自噬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它调节细胞内蛋白质降解和有害物质清除,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过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自噬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一、自噬的基本过程自噬是一种细胞内膜体系的泡状结构,在细胞内包裹并降解蛋白质、细胞器与细胞内有毒物质。
该过程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应答压力和保持细胞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噬过程由自噬体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和降解物质等步骤组成。
自噬活动由一系列的ATG蛋白质调控,包括ATG1/ULK、Beclin-1、ATG5-ATG12和LC3等。
自噬通过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和细胞器的清除,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的稳态。
三、自噬调节EMT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机制最近的研究表明,自噬通过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自噬通过调节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噬通过降解EMT相关蛋白质抑制EMT过程。
许多研究表明,自噬抑制剂可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的EMT,从而加速间质性肺病的进展。
自噬通过调节肺泡上皮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参与EMT的发生。
研究表明,自噬通过清除ROS,抑制EMT的发生。
自噬还可以调节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包括TGF-β、Wnt等,进而影响EMT的过程。
自噬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肺泡上皮细胞的EMT过程,在间质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自噬在间质性肺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自噬在间质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节自噬可能成为治疗间质性肺病的一种新策略。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自噬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肺纤维化的进展,减轻肺部病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皮细胞间质化与间质细胞上皮化相互转化机制-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通过特定程序从黏附细胞形态向具有间质表型游离细胞形态转化,并获得侵入细胞外基质能力的一系列转化过程。
这种后天获得运动能力的细胞在移行过程中可再次向上皮细胞或其他细胞类型转变,即间质细胞上皮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
EMT与MET的相互转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1-2].目前,EMT与肿瘤关系及其临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1 EMT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1.1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特点根据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参与EMT 过程的这两种类型细胞有以下特点:(1)上皮细胞由单层/多层立方细胞或柱状细胞有规律的排列,它们由细胞间黏附复合体紧密黏附在一起,其基底膜具有使上皮细胞与其他组织分离的特性,显示出顶端-基底极性。
(2)间质细胞由于缺乏细胞间连接和极化作用,以个体细胞的形式存在于基质中[3].1.2 EMT的功能分型EMT过程根据不同的功能影响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与胚胎形成、器官发育相关,包括在胚胎发育时期原始的上皮细胞向移行的间充质细胞转变的过程。
着床后第1次EMT发生在胚层分化清楚后的原肠胚,初级EMT分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中胚层细胞沿着胚胎中轴线压缩形成不同的细胞。
除脊索以外,所有来源于早期中胚层的胚胎结构都将通过连续的EMT和MET改变最后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组织[1,4].Ⅰ型EMT 与创伤修复,组织再生和器官纤维化有关[5-6].在创伤和炎症损伤刺激下,组织中成熟上皮或内皮细胞转化形成成纤维细胞及其他相关细胞,导致组织重构,这种EMT过程在刺激消失后终止[2,7].Ⅰ型EMT与肿瘤形成及转移相关,发生转化的上皮癌细胞在基因(特别是与克隆产物相关的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方面与正常上皮细胞不同,在局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癌细胞向间质细胞表现转化而具有侵袭性并向肿瘤发展[5].成人生理的EMT 是一个形态学过程,特征是从上皮表型到间质特性的转变,细胞凋亡和替换比率与组织功能保持着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上皮细胞保持着动态结构,在组织生长和分化过程中,有大量的分子机制保证其最后的完整性,伴随着E-钙黏蛋白(E-cadherin)等上皮标志物及波形蛋白(vimentin)等间质性标志物的不同表达[8].2 EMT发生的主要信号调控途径在细胞水平,参与EMT生理和病理调节的效应分子及信号转导通路相类似,在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重建的复杂过程中,有许多导信号和转录因子及多个正反馈环路发生,刺激因素包括生长因子信号,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和缺氧等,主要信号途径有转化生长因子-(TGF-)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9].EMT一般通过不同的信号导上皮细胞转化,这些信号通常由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间质细胞释放。
EMT可以被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生长因子导,TGF-是比较重要的因子,调控着下游多个信号通路,通过-整合素信号传导途径促进smad依赖的转录过程而发挥作用。
TGF-可通过自分泌而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也可通过旁分泌而调节细胞外基质,导致肿瘤细胞通过EMT而发生形态学改变,使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
Wnt信号途径由Wnt蛋白、卷曲蛋白(frizzled,Fz)、APC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Axin蛋白、-连接素(catenin)、T细胞转录因子/淋巴增强因子(T cell transcription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LEF)家族组成,可激活下游靶基因,导EMT发生。
PI3K/AKT通路可下调E-cadherin和-catenin,上调波形蛋白,发生EMT.Hedgehog,Notch等信号转导途径及整合素信号途径也可协调EMT程序[10].分散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SF/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家族(EGF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IGF-1、2)等均可通过相应信号途径促进EMT的发生[11].3 EMT发生的机制及其相关标记物癌细胞侵袭性是通过入侵和破坏基底膜而获得,并最终导致癌细胞转移传播。
EMT过程的活化是上皮癌细胞获得恶化表型的关键机制。
发生在上皮癌细胞的EMT属Ⅰ型EMT,它们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上与正常上皮细胞不同。
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间能够相互作用,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等而导EMT.在EMT表达下调的有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细胞角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层板蛋白1(laminin 1)等,上调的有N-钙黏蛋白、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specific protein1,FSP-1)、-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actin,-SMA)、细胞间丝波形蛋白、-catenin等。
这些癌细胞具有特定的基因突变以启动和维持EMT程序[12].癌细胞中激活的EMT程序中有许多功能步骤,与发育和生理过程中的EMT过程相同。
在上皮癌中EMT导致细胞膜钙黏蛋白从E-cadherin到N-钙黏蛋白转换,E-cadherin表达的下调或者缺失是EMT 典型特征,导致上皮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5].EMT与其转录因子特别是Snail,Slug,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and 2(ZEB1and 2),Twist,Goosec-oind and FOX2等表达水平和功能相关,Smad与DNA结合后可导对TGF-信号的转录应答,与-catenin/LEF-1信号通路共同维持上皮间质转化后间叶表型。
Wnt信号异常激活后使游离的-catenin累积,并形成-catenin/LEF-1复合物,该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后调控靶基因转录,导EMT发生。
Snail,Slug和Twist与E-cadherin的启动子E-box结合,抑制E-cad-herin表达,引起EMT发生[5-6].这些标记物在细胞发生EMT 转变时出现,但其水平并不与参与EMT过程的上皮细胞的阶段相一致。
用生长因子如TGF-,H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IGF 等可导体外乳腺癌细胞株发生EMT.这些细胞Twist和Snail的异位表达使间质细胞表型和干细胞标记物增加而导EMT,使乳腺癌干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
Weng等[13]证明在乳腺癌小鼠癌症转移与EMT相关,发生EMT的乳腺细胞经FSP1/S100A4启动子激活获得转移能力,并在体内可被检测出。
在基质特异和上皮特异的转基因小鼠体内肿瘤发展过程中可直接显示EMT.用3只不同癌基因控制的小鼠乳腺癌模型和细胞原基分布图方法,可证明体内乳腺癌中EMT存在及my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在视网膜母细胞瘤、骨肉瘤、小细胞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癌中成视网膜细胞瘤肿瘤抑制蛋白(Rb)缺失或低水平表达,这在乳腺癌中更常见,导EMT部分依赖E-cadherin的减少,使乳腺癌转移增强。
相应的,增加Rb可抑制EMT[14].在肿瘤-基质分界面和侵袭性乳腺癌中也有Snail1的表达。
而Snail2的表达与肿瘤渗出、转移和复发有关。
对乳腺癌模型的研究表明EMT不是单一的肿瘤类型,而是源于多种机制的多种表型[15].研究表明EMT途径的活化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相对于低级别肿瘤,参与EMT的基因上调与低分化癌相关,Twist的高表达与高级别侵袭性肿瘤相关。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侵袭性乳腺癌,基底样肿瘤其间质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钙黏蛋白-11)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的更易远端转移,预后差[16].临可通过找到EMT 特定的基因特征鉴定EMT,帮助诊断并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
4 miRNA对EMT的调控及临床意义miRNA参与肿瘤细胞表型转化的发生与调节,其异常表达与EMT相关:微阵列分析表明EMT过程中的细胞miR-200家族和miR-205表达下调,调节特定抑制蛋白ZEB1和ZEB2,从而抑制E-cadherin表达,引起EMT发生[17].ZEB和miR-200家族成员不仅有相反的功能,而且相互调节对方的表达,形成了一组因素的激活强烈影响另一组的表达的双负反馈环路,促进miR-200家族和ZEB分别维持EMT和MET转化[18].在EMT与MET转化过程中,CDH1是至关重要的基因,miRNA可直接靶向CDH1,也可直接调控相关转录因子而间接作用于CDH1,从而决定EMT/MET转换。
miR-9、miR-23a和miR-25均可直接靶向CDH1而引起EMT的发生,分别促进乳腺癌、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转移[19].miR-138可靶向波形蛋白和ZEB2等基因,降低Snail和HDAC1/2的表达,进而间接抑制CDH1的表达,发鼻咽癌EMT[20].TGF-、Twistl、E47、Snail1和Snail2等可与CDH1的启动子E-box 结合而抑制其表达,促进肿瘤的转移[21].Ma等[22]发现与人乳腺上皮细胞或自然永生细胞MCF-10A相比,转移乳腺癌细胞株中miR-10b上调,在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中其高表达可导侵袭和转移。
在恶性乳腺癌和乳腺癌细胞株中miR-21,miR-9和miR-155呈现高表达[23].与乳腺导管癌相比,基底部和化生的乳腺癌中miR-200水平下调,使其具有高侵袭性。
原发癌和相应的转移癌相比较,在原发癌中miR-10b,miR-21和miR-155水平较低而miR-200水平较高,提示可通过操纵这些EMT相关miRNA来控制转移过程[24].miR-200家族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在人乳腺癌中,miR-103/107在体外可增加癌细胞迁移能力,在体内可参与转移传播,高水平的miR-103/107与转移和不良预后有关,miR-103/107还可通过下调miR-200水平导EMT[25].因此,临可以通过了解癌细胞EMT 状态和miRNA的表达情况来预测其侵袭和转移能力,判断患者的预后。
针对参与EMT过程中的蛋白和miRNA这些潜在靶点,可开发特异性治疗方案,从而防止肿瘤侵袭、转移、复发和耐药。
5结语与展望EMT改变在生理和病理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肿瘤迁移和侵袭过程,EMT是肿瘤转化瀑布中重要的一步。
EMT和MET转换在肿瘤细胞可塑性调控机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肿瘤转移复发和肿瘤细胞的治疗耐受现象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