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岗位管理制度

一、岗位设置原则

护理岗位设置应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地设置各类护理岗位,合理地使用各级护理人员,使之胜任相应岗位的各项护理工作任务,达到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工作效能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在设置护理岗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事设岗原则

因事设岗是医院根据护理工作目标的需要设置相应护理岗位,并依据护理岗位对护理人员的需要配置相应护理人员。避免因人设岗而导致的组织结构臃肿、人浮于事等不良现象,降低组织的运行成本,做到人尽其职,最大程度发挥各部门及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避免岗位交叉或重复设岗,以免产生权责不清和责任推诿的现象。

(二)能级对应原则

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在进行岗位设置时应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技术水平合理安排相应的岗位和职级,赋予相应权利和责任,实现人岗匹配。应针对不同的护理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标准、选拔条件、考核程序和竞聘方法等,选拔合适的护理人员从事相应护理岗位工作。

(三)患者利益原则

在进行护理岗位设置时要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设置能够为患者直接提供护理服务的护理岗位。

(四)合理结构原则

设计合理的护理岗位结构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维护护理队伍稳定及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不同护理岗位结构时首先要对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现状,结合国家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的相关规定并综合考虑医院现状,对各护理单元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要求在保证临床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并能根据实际工作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情况逐步调整,以达到护理人力资源结构的最优化。

(五)优化组合原则

优化组合原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最基本要求,通过优化组合可以使护理单元中各层级护理人员之间,更好地相互协作。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存在差异,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为此,岗位设置要尽量做到不同类型护理人员优势互补,从而以最小的投人发挥最大的作用。

(六)动态发展原则

护理人员的设置应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以适应医院动态发展的需要。临床新业务及新技术的开展、新仪器及新设备的更新应用,以及医院规模变化等,均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动态设置。此外,还应考虑医院或病区收治的病种、护理人员的缺勤(婚、孕、产、病、休假)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二、护理岗位的分类

护理岗位分为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护理管理岗位按照护理部主任一科护士长一护士长进行三级管理岗位设置,临床护理岗位设置根据临床科室护理工作情况,参照不同工作内容对临床护理人员能力要求的差别而划分为N0、N1、N2、N3、N4五级,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承担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

三、护理人员分级

护理人员分级与使用,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护理人员分级应综合考虑不同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个人能力和临床经验等因素,确定医院护理人员的层级范围及不同层级的分级标准。同时,还应遵循逐步优化护理队伍结构与维持护理队伍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护理人员分级与标准如下:

(一)临床护理人员分级与标准

临床护理人员分级与标准

(二)护理管理人员分级与标准

护理管理人员分级与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