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资源 狭义:指信息及其载体,即数据资源。 广义: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 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的信息模 型。 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一、信息资源库的组成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 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等组成。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资源库的基础,是各类信息采集、 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1.元数据库 2 2.政务叙词表 3.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 4.GIS平台 5.服务资源
(二)交换中心 这里的“交换”不是指通信层上的交换,而 是指应用层中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交换中心是机构(部门) 间协同作业的基础空间。Biblioteka 典型结构的政府内部办公网络系统
安 全 扫 描 主交 换机 入 侵 检 测 服 务 病 毒 防 护
应 用 服 务 器
网管 工作 站
内部应用层 核心安全层 隔离 数据 网关 Web 服务器
… 领导 应用层 机密信 息子网
…
防火墙 路由器
…
政务内网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 ●文档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多媒体应用 ●数据安全与保密 ●网络安全
(二)信息资源库建设应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网站服务 ●邮件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公共查询触摸屏 ●大屏幕 实例:深圳市“e便利站”(见下页)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第2章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行政立法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 办公系统 省级社会经济辅助决策 省级政府网站建设
3、地市级电子政务
地市级电子政务主要包括面向企业和公众服务的地市级 电子政务和地市级政府管理两个方面。面向企业和公众 服务的地市级电子政务主要提供证照办理功能、咨询功 能、网上税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教育培训系统、社 会保险管理、全社会信用系统、城市数字化、城市公用 信息化。 不仅要实现和省级政府的文件、信息双向传输, 还要将从普通企业、公众收集来的各种信息及时汇总分 析,提供给省部级电子政务系统。建立地市级政府网站 提供地市范围各种资源查询,发布地市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地市内、地市外政府网站导航。
电子政务的政府门户网站
政府各级部门通过门户网站与公众双向的信息交流,进行信息发布, 提供服务,接受社会舆论与公众监督。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确保政府内部办公业务网、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 三网信息能共享与传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2.2.5 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
图2-4 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体系结构
政务外网功能
信息发布。 信息检索。
人员管理。
审批审报。
在线咨询。
网上招聘。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电子政务的数据类型
政府决策信息 社会经济信息
社会文化信息
科学技术信息 自然地理信息 政府信息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内容
第2章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2.1 2.2 2.3 2.4 2.5 2.6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网平台:政府部门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④ 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各类应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是一 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部分。政府电子政务数 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以及 统一的应用系统,为政府电子政务提供后台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3) 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单位信 息资源体系、重点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等。要发挥信息资源 的效益,关键在于各信息资源的互联和交换。因此,必须对信 息资源进行整合,一般包括对上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全面信息 资源整合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5) 以标准化建设作保证
– 电子政务系统不仅需要内部互联,而且需要与其他网络相联。因此,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② 政府办公业务网 (外网) 。是本单位办公业务网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 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进行互联的广域网。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各管理 部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互联,具有授权机制下的信 息共享,以保证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中从该网上获取业务信息。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③ 政府公众信息网 (因特网) 。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渠道,政府通 过它向社会发布信息,公众与政府网站进行双向沟通。这一网络与前 两种网络不进行任何物理联接,独立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实现政府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服务,同时,通过建设本单位主网站 或主页,在网络上开展面向公众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1) 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亦称统一的网络中心。要设计合理的网络 平台,搞好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和适应管理需要设立各网络工作 站的建设,做好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和域名规划。
第二讲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的几种工作模式 (用图形表示)
政 府 部 门 内 部
部门协同网上办公 行政管理网络化
在线事务处理
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政 府 与 用 户 G to C
G to G
办公自动化
公文电子化
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网上信息发布
2.2 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应用
• • • • • • 电子政策法规管理 电子公文的传输和管理 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电子培训 电子财政管理 电子绩效评估
典 型 的 省 市 级 电 子 政 务 体 系 结 构
( )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一、统一的办公业务内网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办公业务的顺畅流通,必须利用统一 网络平台。对于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应当按 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 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 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政府公务员(E)
政府公务员(E)
2.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实施
• 2.3.1 系统规划 • 2.3.2 系统开发
2.3.1 系统规划
目标: 功能:
实现策略: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绝大部分委托IT企业进行开发 即外包。组建项目内部团队 ,不同外包方式的选择 : 早期外包 、晚期外包 、部分外包 组织和实施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管理人 员、技术专家在内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技 术雄厚、人员稳定的开发队伍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 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二、统一的数据库建设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 容。 各分系统除实现本系统内部的业务活动外,还作为提供 和获取共享信息的交换节点,通过中心数据库交换平台,实 现各分系统间跨部门的共享功能。 做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充分协调、有效使用建立统 一的共享机制。
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设计

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各国政府争相推行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行政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效率,实现政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而电子政务的核心则在于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信息化网络架构,保障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角度探讨现代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以期为政务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经验。
一、电子政务的网络架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安全可靠:网络架构必须考虑到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先进的安全技术,确保政务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2. 可扩展性强:政务网络架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根据政务发展需求的不同阶段进行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满足挑战和变化。
3. 功能完备:政务网络架构必须具备完备的功能性,在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各类数据分析等各方面都具有高通性,以满足政务管理的需求。
4. 管理有效: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实现政务网络架构的实时监控、报告、修复和管理,保持网络和系统的高效运行。
5. 文化适应性:政务网络架构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适应当地的文化、语言、习俗等特征,使政务服务更贴近民众需求。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模型和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模型的设计,二是网络结构的设计。
1. 网络模型的设计网络模型是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务网络模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应用程序的部署情况、服务器的配置、网关的布置等。
根据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场景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政务网络模型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型:(1)分层模型:即将网络的不同部分按照所属层次进行划分,具有优良的分离性,便于网络管理。
(2)星形模型:是一种集中式的网络模型,以集中的方式管理和控制网络,适合小型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将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数字化和在线化。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建设一套稳定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提出了一套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措施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政府部门搭建一套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外网,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
二、网络架构1. 外网接入:政府部门可通过政府网关接入互联网,实现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互通。
政府网关应具备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支持动态负载均衡和流量调度功能,以保障外网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服务器设备:建议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服务器设备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提供分布式的服务和资源。
服务器应采用高性能硬件设备,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数据中心: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类政府公共服务的数据。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采用灾备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以及业务的连续性。
4. 冗余备份:建议在各关键节点和设备上进行冗余备份,以防单点故障导致系统瘫痪。
同时,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安全措施1. 防火墙:在外网接入环节和服务器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实施访问控制和流量过滤,保护政府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2. 数据加密:政府部门应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特别是对于涉密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应采用更高级别的加密算法进行保护。
3. 访问控制:通过建立准入控制机制和身份认证体系,限制对外网系统的非法访问。
政府部门应采用强密码策略、动态口令和多因素认证等措施,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访问的管控。
4. 安全审计: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监测外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事件。
安全审计日志应定期备份和归档,便于事后溯源和追责。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一,政务内网平台结构:省、市级区域性网络平台二,政务内网平台的主要应用一)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办公办公自动化:内部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文件、信息,会议,督察,档案,值班、领导批示等办公业务应用,同时实现内部电子邮件的畅通,并与其他单位,部门实现互连互通。
第2章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技术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信息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知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为组 织实现知识的共享并给其提供新途径,以实现不断创新和创造 有用 的知识,激活知识的价值,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出现了新 型职业——知识主管(CKO与CIO的区别).
电子政务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政府信息政策
要考虑诸如信息保密、信息公开、决策、计划等一系列问题 信息政策的研究、制定与实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政府信息政策的核心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电子政务
2.2.3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体系
5.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
1)政府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
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用于采集、存储、使用和管理政
电子政务
2.2.2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2.政务专网
在政府内部提供完全协同的应用环境和信息交 换功能。使政府机关变成一个电子化的内部协 同工作的组织,建立无纸化办公平台,以及实 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 流程处理高效化和规范化,制造一个完全相互 匹配的、统一管理的、协作的政务网络环境, 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智能和政务效率的功能.
第2章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北 京物
资
学 院
本章内容
电子政务的基本结构 2.2 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 2.3 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2.4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2.5 新一代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2.6 电子政务整体架构
2.1
电子政务
2.1 电子政务的基本结构
传统政府的金字塔组织结构 2.1.2 电子政务的扁平化辐射结构 2.1.3 电子政务垂直化层次结构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体框架的构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服务与应用系统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服务体系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
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
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
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第3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PPT课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4)政府信息资源采用统一的目录服务体系。使用 信息时要统一通过信息交换中心进行登记,然后 再进行数据交换。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的组织体 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电子政务总体结构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的组织体 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3.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
(2)“三网一库”中的专网和外网打破物理隔离,专网 中副省级以下入政务外网。
(3)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采取物理隔离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内外网体系结构 图3-2 我国电子政务的内外网体系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三网一库”结构 图3-1我国电子政务的“三网一库”结构
内网、专网、外网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4)性质
从本质上看政府专网和政务内网在物理上是一套网络,是 政府系统的内部办公业务网,而且也是是涉密网,处理涉及 国家秘密事务,故二者又合称为政务内网,前面所介绍的建 立在一个政府部门基础之上的网就应是内网之内网。
4.宏观经济数据库
(1)涵义 宏观经济数据库是全面收录经济的运行状况、形势判断、 热点分析和趋势 预测等信息内容和研究报告等方面信息资 源。
(2)功能 宏观经济数据库可以提供金融、投资、消费、出口、外 贸、物价等方面的宏观运行信息,还可以提供产业经济、 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运行态势信息。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5时 2分20.10.1605:02October 16,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16日星期 五5时2分54秒05:02:5416 October 2020
政务外网
第1节 网络基础
Network infrastructure
1.政府机关内部办公网络(内网 )
(1)涵义 政府机关内部办公网是指政府内部办公、包括向公务员 提供服务及政府机关内部互联的网络系统。
(2)构成 政府机关内部办公网络主要包括政府内部办公的局域网 或局域网互联.
(3)作用 实现政府内部上下级、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主 要包括为领导决策和指挥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并承担公 文、应急、值班、邮件、会议等办公业务。此外,可以有效地 精简政府内部工作流程,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与效果。
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概述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实现北京市政府机构及其政务公开的电子化管理与服务的框架体系。
该框架的实施旨在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目标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建立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于一体的政务管理平台,实现政务公开、行政审批、服务导向等主要业务的电子化处理。
具体目标包括: 1. 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能和决策水平。
2. 优化政务服务,提供便捷、高效、透明的在线服务。
3. 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促进政务信息的共享与流通。
4. 构建完善的政务安全体系,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5.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框架架构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支撑整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网络等基础设施。
在这一层,需要建设稳定可靠、高效快速的数据中心,确保政务信息的安全与可靠性。
平台层平台层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包括政务协同平台、数据共享平台、业务处理平台等。
通过平台层,政府机构可以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统一数据管理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重复办事的成本。
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应用层,包括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在线服务等。
通过应用服务层,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行政审批、查询政务信息、办理各类证照等一系列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安全层安全层是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等。
通过安全层的建设,可以防范网络攻击、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确保政务信息和系统的安全。
实施路径实施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现状分析:对北京市政府机构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分析,明确需要电子化改造的业务和问题所在。
2.规划设计:制定电子政务总体构架规划,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平台规划、应用服务规划和安全规划等。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1. 引言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有效实现电子政务,一个稳定、安全和高效的网络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详细讨论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
关键技术,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提高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效果和可用性。
2.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用于构建、管理和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架构。
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和工具,例如身份管理、数据交换、安全防护、服务发现和集成等。
下面将介绍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
2.1 身份管理
身份管理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关键功能之一。
它用于管理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
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电子政务网络
框架可以采用多种身份认证方式,例如用户名和
密码、数字证书和双因素认证等。
此外,身份管
理还包括用户角色的定义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2.2 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它用于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可以支持多种数据交换格式,例如XML、JSON
和CSV等。
此外,它还提供了数据转换和数据校
验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2.3 安全防护
安全防护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必备功能之一。
它包括对网络通信的加密和解密、防火墙和入侵
检测等措施,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还应具备安全审计和日志
管理功能,记录和监控系统的安全事件和访问记录。
2.4 服务发现和集成
服务发现和集成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关键功能之一。
它用于发现和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实现服务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工作。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采用标准的服务发现协议,例如SOA和RESTful等,以实现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3. 关键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
3.1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资源虚拟为多个逻辑资源,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在电子政务网络框架中,虚拟化技术可以用于构建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和虚拟网络等,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3.2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灵活、可扩展和可靠的计算和存储服务。
在电子政务网络框架中,云计算技术可以用于部署和管理各种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弹性和可靠的服务。
3.3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和分析大规模的数据,挖掘其中的价值。
在电子政务网络框架中,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数据的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效率。
4. 解决方案和建议
针对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需求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
4.1 加强安全措施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加密通信、访问控制和防火墙等。
此外,应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复安全漏洞。
4.2 提高可扩展性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扩展和缩减系统资源。
可以采用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来实现系统的弹性伸缩,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4.3 推动标准化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应推动相关的标准化工作,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的一致性。
可以参考国际上的标准和规范,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标准。
结论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核心基础
设施,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和工具,以支持安全、高效和可靠的电子政务服务。
在构建电子政务网
络框架时,应加强安全保护,提高可扩展性,并
推动标准化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电
子政务网络框架才能更好地支持政府的决策和服务,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