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复习教案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根据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编写)【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学习点面结合方法对场面描写的作用,懂得学以致用。
3.感受革命先辈舍己救人的伟大胸怀,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
【核心素养】学习点面结合方法对场面描写的作用,懂得学以致用。
【重难点】1.学习点面结合方法对场面描写的作用,懂得学以致用。
2.感受革命先辈舍己救人的伟大胸怀,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七律·长征》A. 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意思:第一句的意思: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第二句的意思: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表达情感:作者把红军翻越高山峻岭看成是“腾细浪”和“走泥丸”;金沙江水流湍急,拍击着两岸的悬崖,作者却感到“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高悬于两岸的铁索,在作者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寒”字。
这些充分表达了作者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主题: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狼牙山五壮士》A. 文章写作顺序:事情发展顺序B.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C.“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这样的写法,层次感强,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1. 掌握第二单元词语 2. 复习第二单元 课文内容
复习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第 1、2 课时 共 2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1.易错的字:寇 副 贯 隆 2.词语积累:
日寇 进犯 顶峰 悬崖 沸腾 攀登 山涧 仇恨 眺望 政府 委员 汇集 预定 爆发 鼓舞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检阅制服 距离 泥丸 一致 灯笼理解词语:一碧千里:襟飘 带舞 翠色欲流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芬芳馥郁 3.理解词语:
反复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 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开 国大典》) 本单元知识点: 《七律·长征》一诗哪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中心思想?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篇点出了全诗的中 心思想。赞美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奋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奠定了全诗轻松豪迈、气度非凡的艺术基调。 《开国大典》一课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一共写了 哪几个场面?《开国大典》写了四个盛大的场面,分别是:①写大 会开始前会场上的场面。②写从典礼开始到毛主席宣读公告为止的 场面。③写阅兵式宏伟盛大的场面。 ④写群横七竖八 昂首挺胸千钧一发 4.句子
.比喻句: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还有夸张手 法)(《七律·长征》)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 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狼牙山五壮士》) 走了许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 上的波浪。(《开国大典》)
4.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开国大典》) 夸张句: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开 国大典》)
语文六年级上册一二单元复习教案
2017年9月
主备人
集备教师: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学科
语文 课题:复习第一、二单元 课型:复习课 知识点
学情分析
学生能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了大部分生字词,还有部分学生不能熟练背诵课文,生字词的掌握不理想。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熟练背诵课文,掌握单元生字词。
◇◇◇◇◇◇◇◇◇◇◇◇◇◇◇◇◇◇◇◇◇◇◇◇◇◇◇◇◇◇◇◇◇◇◇◇◇◇◇◇◇◇◇◇◇◇◇◇◇◇◇◇◇◇◇◇◇◇◇◇◇
教 学 程 序
一、复习第一单元
(1)回顾第一单元课文内容
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
这些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这几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词
自由复习本单元生字词,把难写的字或者容易出错的字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
(3)练习背诵
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段落,小组内互相检查。
二、复习第二单元
(1)本单元有那几篇课文?
5、负荆请罪
6、最后的姿势
振兴集备活页使用人: 小学 年级 班
教师姓名:
备课,是时时刻刻的反思和一生的准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
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1闲逛一、教学目标(1)精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2)通过自身品尝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尝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育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致词句,品尝语言美、意境美;(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终一句话。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课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带动同学心情,感受布满温馨的气氛,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老师配乐范读,同学认真听读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同学自由朗读,相互争辩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同学自由活动,或读,或背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答复几个问题:(多媒体呈现字词)① 参与闲逛的人物闲逛的地点闲逛的季节闲逛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答复)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② 这是一次_________的闲逛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闲逛;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闲逛;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闲逛。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出示争辩题目,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争辩)落脚点一:劝母闲逛,让生命连续(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情愿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2)母亲为什么不情愿出来闲逛真的是由于身体不好吗落脚点二:爱的选择,把爱延长(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打算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商定(3)母亲后来为什么打算转变办法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认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重点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 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
教具学具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詹天佑 杰出 爱国
教学反思:
作业: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带着激情在反复读,然后背
诵。
课题
6.怀念母亲 课时
二课时
三维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 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感情朗读。 4、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 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不明白的问 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真初读了课文,了解到 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学们还 什么不太明 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2.生提问题,讨论解决。 教学预设一:此环节要注意解决课后二题,如 若学生没有提出这几个问题,则由老师带领大 家找出此问题。反复读文章那一段的描写,在 读的基础上,画出示意图,再读检查自己的示 意图是否正确。 教学预设二:学生可能问:青藏铁路从格尔木 ──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京张铁路才200公 里,为什么詹天佑能凭借京张铁路成为杰出的 爱国工程师?(教师可请同学们读重点句,抓
重点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 感,感悟爱国情。
教具学具: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 中国心》的歌碟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革命岁月》单元教学设计
核心问题: 1. 梳理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2. 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
。面。 活动设计: 任务一:重温革命岁月 活动1:看视频,写片段 活动2:用方法,再尝试 活动3:归类型,写场面
任务二:描绘精彩瞬间 活动1:理一理 活动2:练一练 活动3:测一测
评价任务: 课内:利用学习单梳理方法,表达发现。 课外:熟练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自主完成课外阅读。 习作:能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按一定的顺序,突 出典型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分段表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单元名称
复习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革命岁月”
单元课时数
2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
主题名称
见证精彩瞬间
点面结合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场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点 主题概述 面结合”的方法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学情分析 学习准备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方法,本单元有所 发展,强调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在之前学生 的习作中,发现学生对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体会不够深刻:部分学生 没有面的描写;也有部分学生对点的描写不够具体细致;在日常记录 活动的习作中,学生没有主动使用点面结合描写方法的意识。
活动2:用方法,再尝试 任务二:
改一改:针对问题进行修改。 描绘精彩瞬间
评一评:组内交流,指出问题。 试一试:再次修改,整理成文。 活动3:归类型,写场面 归一归:学生整理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类文。 写一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精彩瞬间尝试用方法写片段。 展一展:小组推选优秀片段进行展示。
评价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活动1:理一理能够填写学习单,汇报发现,总结发现的不同 写作方法。
第二单元六上复习教案
学具
小黑板
板
书
设
计
预习要求
1、朗读本单元生字词。
2、朗读本单元课文。
教师、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修改
一、字词:
(一)、强调:廉、庸、簸、薄的写法。
(二)、注意多音字:
着想、背着、呼号、给予、尽管。
(三)、辨析同音词:
先找学生说说辨析的方法,再进行强化训练。
1、休养、修养
(1)、他经常读书,很有()。
2、本文的作者是他被称为,他的代表作有、。
〈〈爱之链〉〉
1、〈〈爱之链〉〉课题的意思是(1)这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赞扬了,告诉人们:
(2)学习了课文,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乔依是个的人,你联想到有关的名言有。
2、默写〈〈船长〉〉有关段落。
3、根据〈〈我不期望回报〉〉仿写诗句。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三、口语交际:
学习采访:刘老师让同学们采访小作家张桐,请你列一下采访提纲。四、作文:
题目:感恩的心
重点指导如何写细致。
教后记
《最后的姿势》
1、《最后的姿势》课文第四小节用了五个(标点符号),表示了。
2课文第六小节,“立即”和“”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谭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大爱。
3谭老师是个的老师。人民赞颂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船长》
1、船长哈尔威是个的人。他的做人之道是。学了这一课我领悟到。
(2)、他在家()了一个月,便康复了。
2、截至、截止
(1)、作文竞赛()到本周五。
(2)、()八月底,本刊物已收到稿件几百篇。
3、反映、反应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6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篇1《萤火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
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
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
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
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
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复习
8)拓展:形容时间很短的词语:顷刻间、刹那间、转眼间、霎时间、一瞬间。/含有“然”字的成语:井然有序、春意盎然、秩序井然、巍然屹立、恍然大悟、肃然起敬、轩然大波、一目了然、油然而生。X k B 1 . c o m
4)课后2:理解词语: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震撼:震动;摇撼。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诠释:说明;解释。/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攸,所。新课标第一网
5)课后3:“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雕像的含义:雕像一般纪念有杰出贡献的人,文中把船长比作雕像表达了作者对船长英勇献身、视死如归的赞美。
6)理解(1)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们被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舍己为人的品德所感动,所以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②从位置上讲,他的岗位比别人要高,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对船妇女儿童的人性美所感动,也蕴含着对船长美好高尚品质的赞美)
6.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7.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
【日积月累】
1. 表示知错就改的成语:迷途知返、改邪归正、痛改前非、翻然悔悟、弃旧图新、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洗心革面
2. 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鸡鸣狗盗(孟尝君)完璧归赵(蔺相如)四面楚歌(项羽)围魏救赵(孙膑)
9 )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积累与运用。
1.读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5分)(1)城楼檐下,八盏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两边的石lán(),八面鲜艳的旗zhì()迎风招展。
(2)融化的雪水像玉龙一样,从高xuán()的山jiàn()、从峭壁断崖上奔腾而下。
(3)在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的战士们带着对日kòu()的满腔仇恨投入到一次次战斗中。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灯盏(zhăn) 隆重汇集暴炸B. 检阅(jiăn) 制定距离屹立C. 眺望(tiào) 抡圆棋盘曲服D. 发射(sè) 毫迈壮烈奋战3.爱国名言我会背。
(12分)爱国,就是诸葛亮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贡献出全部力量)”;就是曹植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国难而牺牲自己,把死看得和回家一样从容)”;就是陆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官位卑微,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就是李纲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祖宗的疆土,应该用生命来守卫,哪怕一丁点儿都不可以让给敌人)”。
我还知道的爱国名言有:,。
4.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
读句子,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句: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①②二、课外阅读。
大江保卫战(节选)①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分享阅读心得。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会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秋天的雨》、《观潮》、《草虫的村落》、《索溪的鬼谷》。
2.读写结合:《秋天的雨》课后小练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深入分析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秋天。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2.精讲课文,分析难点句子和词语。
3.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小练笔:仿写课文中的句子。
2.《观潮》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钱塘江大潮。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2.精讲课文,分析难点句子和词语。
3.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小练笔:写一篇关于家乡景色的短文。
3.《草虫的村落》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草虫的世界。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精品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方面: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单元五篇课文的编排均体现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但又各有侧重。
本微课的教学设计拟利用国家智慧中小学的优质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单元整合复习中从文本分析中巩固“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体会其好处,并在文本的回顾中感受革命英雄的形象和人物精神,为单元习作“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六上第二单元中第一次接触“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虽然学生在以往学习中逐步学习了场面描写的方法,但是对于“点面结合”的方法还是较为陌生。
借助云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中回顾“点面结合”的写法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1.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利用课前预学单,建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复习体系。
2.借助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双师课堂,通过专题化讲解训练,进一步明晰“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好处。
通过单元及日积月累复习,深刻感受革命英雄形象,体会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1.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利用课前预学单,建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复习体系。
2.借助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双师课堂,通过专题化讲解训练,进一步明晰“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基础复习1.学生结合预学单,通过语段回顾本单元课文主要内容字词,并结合教师批改和屏幕校对字词。
2.一生读语段,其他同学对照ppt校正预学单内容,指出易错字。
二、借助教学片段,巩固“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1.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结合预学单批改,思考课文中体现的“点面结合”的地方,谈点面结合的好处,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中体现的“点面结合”,谈感受,观看视频。
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五壮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2.出示《开国大典》阅兵仪式部分第二自然段,结合预学单批改,思考课文中体现的“点面结合”的地方,谈点面结合的好处,观看视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 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儿女铭记于心,其中有一场战斗,给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
2. 【出示课件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 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出示课件1】狼牙山五壮士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
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
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
六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案
主备人
执教教师
课题
5.七律•长征
课型
精读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
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
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
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布置作业。
抄写《七律•长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5.释词。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复习教案备课教师:王丽新柳暖霞王翠红文化主题:牵手亲情,唱响关爱《穷人》在激烈的对比中,激起了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涟漪。
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对比,人物心理前后变化的对比,让我们感到渔夫和桑娜都在经历着惊涛骇浪,并且战胜了惊涛骇浪,驾驭着各自的小舟平安而归。
《最美好的礼物》中的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
而对于我们更多的人来讲,“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有月亮的晚上》,文章的字里行间,深深浅浅都是爱:爱山间美丽的景色,爱顽皮活泼的学生,爱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生活,爱辛勤劳碌的不舍昼夜的工作。
这份纯净,使人倍感美好珍贵。
《成全一棵树》巧妙的阐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老话。
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一棵“又细又小。
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的成长,“比别的树更旺盛,更挺拔” ; 一个“一出生腿就残疾了”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
文章中,两条线索交织着,成为全文情节发展的脉络。
使文章结构紧凑,有效的彰显了文章的主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长文,表面上看文章没有太多可以揣摩的地方,但理解先生的内心需要学生走进那个时代,不然就无法理解他心中的悲怆与希望。
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生字及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复习课文内容,体会本组课文中表达的不同人物的美好品质。
3.复习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我的采蜜集”会写,“读读背背”会背会默写。
教学过程一. 单元回顾1.这一单元都有哪些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课,说说大概内容。
2.自由整理填表格课题难写难记的字积累的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含义重点人物及品质表达情感并会应用)《穷人》《最美好的礼物》《有月亮的晚上》《成全一棵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爱的絮语》综合学习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汇报二. 复习生字词1.听写本单元重点生字词。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第二单元的“杰出、修筑”等重点词语及词语解释2复习“日积月累”的有关内容3理解本单元重点课文重点的关键语句二、教学重点:理解本单元重点课文重点的关键语句教学难点:自己整理其他课文关键语句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讲读法、回忆法、听写法四、教学过程:1 掌握重点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德高望重岁月悠悠津津乐道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2 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
碧空如洗:青蓝色的天空像洗过一样的明净。
碧空:青蓝色的天空。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3 《詹天佑》课文复习(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3)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4 《怀念母亲》复习(1)作者:季羡林(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
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可编辑)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2815字)《散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
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整体感知,梳理__结构线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__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
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
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
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
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
“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
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
同时母亲的选择是——生:走小路。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
2.能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
背诵《七律长征》。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4.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法。
5.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走进革命岁月”。
二、复习内容(一)拼音复习1.读出加点生字的读音。
抡起旗帜坦克2.多音字组词。
磅蒙弹隆3.拓展练习。
(二)词语盘点复习1.词语听写。
云崖渡过日寇悬崖山涧攀登眺望斩钉截铁等3.比一比再组词。
崖寇弹沸屹副爆栏隆涯冠禅佛乞福暴拦窿4.按要求写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进犯-侵犯屹立-矗立挺立-耸立崎岖-平坦瞻仰-藐视5.词语搭配。
6.拓展练习。
好句,诗文积累(三)课文回顾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你从“不怕”“等闲”体会到了什么?“不怕”两字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表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承接“千山”,先用“逶迤”和“磅礴”极言山势雄险,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言其渺小,表现出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概括写出了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件事? 根据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暖”和“寒”的妙处。
颈联承接“万水”概括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暖”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雾水飞溅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复习教案备课教师:王丽新柳暖霞王翠红文化主题:牵手亲情,唱响关爱《穷人》在激烈的对比中,激起了学生思想与情感的涟漪。
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对比,人物心理前后变化的对比,让我们感到渔夫和桑娜都在经历着惊涛骇浪,并且战胜了惊涛骇浪,驾驭着各自的小舟平安而归。
《最美好的礼物》中的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
而对于我们更多的人来讲,“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
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有月亮的晚上》,文章的字里行间,深深浅浅都是爱:爱山间美丽的景色,爱顽皮活泼的学生,爱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生活,爱辛勤劳碌的不舍昼夜的工作。
这份纯净,使人倍感美好珍贵。
《成全一棵树》巧妙的阐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老话。
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一棵“又细又小。
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的成长,“比别的树更旺盛,更挺拔”;一个“一出生腿就残疾了”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
文章中,两条线索交织着,成为全文情节发展的脉络。
使文章结构紧凑,有效的彰显了文章的主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长文,表面上看文章没有太多可以揣摩的地方,但理解先生的内心需要学生走进那个时代,不然就无法理解他心中的悲怆与希望。
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本单元所学生字及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复习课文内容,体会本组课文中表达的不同人物的美好品质。
3.复习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我的采蜜集”会写,“读读背背”会背会默写。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1. 这一单元都有哪些课文?你印象最深的是哪课,说说大概内容。
2. 自由整理填表格3.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汇报二.复习生字词1.听写本单元重点生字词。
2.小组内批改更正。
三.重点句段《穷人》1.从第一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家过着穷苦的生活?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想过什么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这里看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3.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样想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从渔夫说的“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系时代背景,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从这部分内容中你感受到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四.默写“读读背背”五.习题设计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一、、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澎湃(pài bài)溅起(jiàn qiàn)女佣(yòng yōng)瘦削(xiāo xuē)沮丧(sāng sàng)魁梧(wū wú)瞥见(piē jǐng)蹑手蹑脚(liâ niâ)灼灼(zhuō zhuó)悄然(qiāo qiǎo)勉强(qiǎng qiáng)填饱(tiān tián)二、根据拼音写字成词。
hū xiào xiōng yǒu kuí wú dǎo mãi sī liâ( ) ( ) ( ) ( ) ( ) xiàn mùyīdōu guàng jiēchūchuāng bǒjiǎo( ) ( ) ( ) ( ) ( ) diào yàn hūlún tūn zǎo shuǐhǔhuǐhân fūyào ( ) ( ) ( ) ( ) ( )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寒风()()汹涌()()波涛()()狂风()()心惊()()()言()语()( )不安自()自()欢()笑()谈()风生()()乐道()()而谈高()阔()语()四()()语()珠金()良()义正()言一语()()理()气()()理()争()之以理()()以情各()己()()然大()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就真真死掉了。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无论大小,_____________,是很不好的。
4、爱会带给你____________,也会带给你_________________.5、人有的时候____________,该开的花就会开。
6、故乡的歌是_________________,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读句子,体会人物品质。
1.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隔板上闪闪发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联系课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非这样做不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桑娜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熬”字在这里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从“熬过去”我们可以知道渔夫一家的生活以后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总能”我们可以感受到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横眉冷对千夫指,()”是()写的,他在《故乡》中有一句关于“路”的话是()。
在《空谈》中有一句话是()。
在《致陈烟桥》中有一句关于“恒心”的话()。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受骂还难受。
(1)文中“这句话”是()。
(2)这句话体现了()。
5、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1)“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
(2)“碰壁”指()。
(3)这句话的意()。
(4)这句话是()句。
改为陈述句()。
(5)这句话表现了鲁迅()。
6、(1)在《穷人》这篇课文中,当渔夫从外面回来后,与桑娜交谈了不久,两人都沉默了,此时他们两个人各在想什么?桑娜()渔夫()(2)当桑娜告诉渔夫邻居西蒙死了之后,她又沉默了,此时她又在想什么呢?()(3)通过“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句话可以充分体会到桑娜家现在的生活()。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的严肃,忧虑。
”这一神态变化写尽了渔夫的内心世界,他的脸变得严肃是因为()。
他的脸又变得忧虑,是因为他想到()。
但最终还是做出了“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样的决定,你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的人。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这个故事中,他的脸变得严肃是因为()因为什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穷人(节选)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隔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在这段话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喧闹()2.屋外环境恶劣,屋内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舒适”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一句,说明渔夫一家过着_____________的生活。
4.作者描写海风狂暴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写海浪巨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5.文中画“_______ ”的句子的含义是()。
(填序号)①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
②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提心吊胆。
③海上起了风暴,桑娜为天气的突然变化而感到害怕。
(二)小河离开家乡已经六年了,在梦里也想念那条小河。
我在那里长大,在那里经历风雨,小河知道童年的我所经历的一切。
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下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在水面,泼水打水仗。
我好羡慕他们呀。
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当时母亲怀着我的小弟弟,由于救我时费力紧张,喝了不少水,一下就病倒了,经医生治疗也不见好转。
躺在床上的母亲,怕我再走到河里去,让哥哥姐姐看着我,还吩咐他们一有空就教我学游泳,我一有进步,母亲就显得很高兴,可她的病一点也没好转。
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
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
母亲生育了我,又从死神中救了我。
她给了我两次生命。
临终前,她拉着我们兄妹四人的手,眼里流露出的尽是爱,她为了我们,没有怨言,倾注给我们的是全部的爱!母亲去世后,我便常站在河边,幻想着能从小河里看到母亲。
她是从小河走向那个世界的,那轻轻的流水声,多像母亲温柔的语声;那缓缓拍打堤岸的河水,多像母亲温柔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