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设计审美的形态类型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审美形态

第三章 审美形态

(二)西方美学史上对崇高与优美关系 的论述(续)
自我保存:崇高感的基础(?);社会交往:优美感的基础(?) 崇高与美的比较--对象上:体积巨大,体积较小;表面:凸凹不平,平滑光 亮;线条:直线,曲线;色彩:阴暗朦胧,明快开朗;质:坚实笨重,轻 巧娇柔;性质:以痛感为基础,以快感为基础 博克对崇高与美的研究还局限于心理原因和形式表现,把美感等同于生理快感, 忽视了理性。对康德影响很大。 3、十九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把对崇高的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揭示了 崇高与美的区别,确立了崇高在美学中的独特地位,对西方文艺发展产生 重大影响(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相同:都属于审美判断 不同:(1)对象上,美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且对象的形式是有限的。崇高的 对象是“无形式”,对象的形式是无限的。康德把崇高分为“数的崇高” (无限)和“力的崇高”(巨大)。
(三)崇高的美学特征(续)
3、艺术中的崇高:现实中崇高的集中表现,两种形式-- 艺术所描绘的对象本身是崇高的; 对象本身不崇高,但艺术手段是崇高的,因而作品也是崇高的。 崇高以打破形式美的法则来形成其粗犷、深邃的特点,如米开朗琪罗的顽石 (只有从高山上滚下来丝毫不受损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伦勃朗的 黑暗,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的不协和音等等。 优美是和谐的,代表令人喜爱的对象,其形式是可亲近的、协调的;崇高是生 存意义的伟大,代表令人崇敬的对象,其形式是巨大伟岸、气势磅礴。 优美的原型是原始的和谐;崇高的原型是原始崇拜。(具体见教材) 中国的“秀美”强调对象的端庄文雅,西方的“优美”强调对象的亲近和谐。 中国的“壮美”强调在对自然的欣赏以及正义对于非正义的胜利中显现的 人格的伟大高尚;西方的“崇高”强调在人与世界的斗争冲突中揭示出人 性的伟大。 崇高的审美意义在于,以高扬理性为前提,揭示了人性和人的生存意义。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一、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现实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核心理念是追求对真实世界的准确描绘与再现。

现实主义艺术以客观、真实、自然为特点,力图展现人类社会现实与存在的方方面面。

在现实主义艺术中,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将真实的景物和人物以准确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在现实主义艺术中,审美形态强调物体的真实性和细节的描写。

艺术家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景物的物理特性与情感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真实而有力的艺术形象。

绘画中景物的细腻描绘、肖像画中人物的精确刻画,都是现实主义艺术追求的核心。

此外,现实主义艺术也注重光影的运用,通过描绘光线的变化和色彩的丰富,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二、印象派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与传统的细腻描绘不同,印象派艺术家着重捕捉瞬间的光影、色彩和感觉,以感性的方式表现主观印象。

印象派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手法,引领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在印象派艺术中,审美形态注重对光线和颜色的表达。

印象派画家通过快速、敏感的笔触,将瞬间的光照及其在物体上产生的反射效应用色彩和斑斓的笔触予以表现。

他们强调对光线的瞬间捕捉和色彩的直接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

三、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追求对情感、内心和思想的直接表达。

表现主义艺术家试图通过夸张、变形和颜色的运用,揭示人类内心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残酷面貌。

表现主义艺术以其强烈而激进的形象、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上的共鸣而闻名。

在表现主义艺术中,审美形态注重对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形象的夸张处理。

艺术家通过变形、扭曲和颜色的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形象。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形象的表现手法,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四、立体主义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其核心理念是将物体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重构,以展示出物体的多维度和空间关系。

设计形态知识点

设计形态知识点

设计形态知识点设计形态是指设计中的形状、线条、结构等元素的运用和组合。

通过设计形态的安排,我们可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作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形态知识点。

一、形状形状是指事物在二维平面上的外形。

在设计中,形状是构成整个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常见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形状的选择要根据设计目的和风格来确定,不同形状给人的感受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圆形给人以柔和、温暖的感觉,方形则给人以稳定、有力的感觉。

二、线条线条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起到引导眼球、创造节奏和表达意图的作用。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折线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方向、长度等来传递不同的信息。

例如,水平线条给人以平静、稳重的感觉,垂直线条则给人以力量、坚定的感觉。

三、结构结构是指物体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

在设计中,结构既包括物体的外部形状,也包括内部的组织关系。

合理的结构能够提高作品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例如,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基础,产品设计中的结构决定了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四、比例比例是指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设计中,恰当的比例可以使作品更加协调和美观。

设计师需要注意不同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避免某一部分过于突出或过于不明显。

例如,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工学原理要求产品的尺寸和部件的大小与人类的身体比例相适应。

五、颜色颜色是设计中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之一,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体验。

不同的颜色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稳重,黄色代表活力和快乐等。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颜色搭配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六、质感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触感和观感。

在设计中,通过不同的材质和处理方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质感效果。

例如,金属材质给人以冷硬、精致的感觉,木材材质则给人以自然、温暖的感觉。

设计师在运用质感时需要考虑与整体风格的协调性。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设计形态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境运用这些知识点,创造出更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作品。

审美形态的四个特征

审美形态的四个特征

审美形态的四个特征
审美形态的四个特征包括:
1. 感性:审美形态具有感性的外观和形式,能够直接引发人们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2. 内在性:审美形态通常蕴含着某种内在的意义或精神,这种意义或精神往往需要人们通过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才能领悟。

3. 超越性:审美形态往往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和情感满足。

4. 多样性: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历史、地域和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偏好。

这四个特征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审美形态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其特征和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审美形态名词解释(一)

审美形态名词解释(一)

审美形态名词解释(一)审美形态什么是审美形态?审美形态是指人们对于艺术、美学或其他审美领域中,用于感知、评估和判断作品的各种感知特征及其组合的总称。

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审美形态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相关名词及解释以下是一些与审美形态相关的名词及解释:1. 比例•指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长度、宽度等数量关系。

•例子:建筑设计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即将建筑物的长度、宽度等尺寸按照一定比例分割,以获得视觉上的和谐和美感。

2. 对比•指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明暗、色彩、纹理等反差关系。

•例子:在绘画中,使用对比色来强调画面的主题或突出某个元素,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3. 色彩•指作品中使用的各种颜色及其组合方式。

•例子:在平面设计中,通过选择适合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4. 纹理•指作品中的表面感觉和质地。

•例子:在雕塑中,通过不同的雕刻技法和处理方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纹理效果,从而增加作品的触感和视觉层次感。

5. 对称与不对称•指作品中元素排列的对称或不对称方式。

•例子:在摄影中,使用对称构图可以产生平衡和稳定感,而使用不对称构图则可以营造出更加动感和生动的画面效果。

6. 空间•指作品中的虚实关系和立体感。

•例子: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处理,可以营造出宏伟、开阔或者温馨、私密的空间感。

7. 运动•指作品中元素的动态变化和流动感觉。

•例子:在电影中,通过使用快速剪辑、运动模糊等技巧,可以表现出戏剧性的动感效果。

8. 透视•指作品中远近距离和深度感的表现方式。

•例子:在绘画中,通过使用透视法可以让作品的空间感更加逼真和立体,使观者感觉到深入其中。

9. 材质•指作品中使用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例子:在雕塑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质如木材、石材、金属等,以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特征。

总结审美形态是人们对于作品的各种感知特征及其组合的认知和评估。

比例、对比、色彩、纹理、对称与不对称、空间、运动、透视和材质等是构成审美形态的重要元素。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7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现代艺术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形态。

本文将介绍七种常见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审美形态进行详细描述。

1.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20世纪艺术中一种重要的风格,它追求形式、色彩和线条的简化,不再追求对物象的真实再现。

艺术家们通过将形状和图案减少到简单的几何元素,以及采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技法,来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

抽象主义的审美形态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对观众情感的共鸣。

2.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一种追求简洁、纯粹和精练的艺术风格,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无装饰的表面和单一的材料为特点。

极简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对空间和比例的精确掌控,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它强调视觉的纯净感和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

3.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强调对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的直接表达,通过扭曲、夸张和颜色的运用来传递主观情感。

表现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情绪表达和观众的情感共鸣,作品通常充满冲突、张力和戏剧性。

艺术家以个人的观点和情感为核心,创造出具有强烈冲击力的作品。

4.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流行文化艺术形式,以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为主题,通过大胆、鲜艳的色彩和形象来吸引观众。

波普艺术的审美形态融合了商业文化和艺术,试图挑战传统艺术的界限,强调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5.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多重视角、形状和颜色的碎片化表现来重新构建视觉体验。

立体主义的审美形态强调对形式和空间的拆解和重组,通过多角度的观察和表现,呈现出更为立体和多维的艺术形象。

6. 裸体主义裸体主义是一种追求肉体自然和纯真的艺术风格,通过对人体的描绘来表现美和艺术感。

裸体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光影的运用和线条的流动美,强调人体的形态和比例。

艺术家们通过对裸体的再现和解构,展示出对人体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7.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为目标的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的审美形态注重细节和精确的观察,力求以客观、客观的方式呈现事物和场景。

设计中的美学研究——功能美与形式美

设计中的美学研究——功能美与形式美

理论研究098摘要:设计是满足人行为需求和功能技术层面要求的实践活动,研究和理解设计中的美学,设计便能更好地服务于人。

设计美学必须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和分析设计,不论是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亦或其他设计领域都有着类似的艺术美学体现手法,并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和环境中。

其中以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协调统一最为关键。

形式美追随于功能美,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由小及大,涉及诸多方面。

关键词:设计美学 功能美 形式美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9-0098-02Abstract:Design is a practical activity that meets people's behavioral needs and function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tud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aesthetics of design that can better serve people. Aesthetics of design is to feel and analysis design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Whether it's product design , space design or other design areas , there are similar tactics that run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and environment. Among them , the most important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beauty and form beauty. Formal beauty follows the function of beauty , and coordinate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rom micro to macro , it involves many aspects.Keywords:Aesthetics of design Functional beauty Form beauty 引言“Design-设计”虽然是后来所创造出来的词汇,但设计活动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存在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与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更是一个时代文化创造的综合体现[1] 。

美学概论课件三审美类型(形态范畴)

美学概论课件三审美类型(形态范畴)

自然界的某些事物(如:梅兰竹菊)具有精 神气质上的象征意义
(4)道家文化 “妙”、“味”、“冲淡” 例:《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国古典绘画艺术
形-神关系、虚-实关系 强调以形传神,或,重神似胜于形似 追求“韵外之致” “传神写照”、“得意忘象” “气韵生动”、“空灵”等
自然平淡的审美风格
美学概论课件三审美类型(形态范 畴)
类型:
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 类,具有现实实在性。
2、审美类型
人类在审美活动中所创造的境界的感性 表现形式与存在状态,及其在逻辑上 的归类和总结。
不同的审美类型是人类在审美活动的不 同层次上所体现出的人的感性存在方 式或人生境界。
审美类型的发展和演变就是审美主体对 审美活动形态的需要与建构的发展演 变。这体现出人类的现实生存状态与 生存意识、审美心理结构的历时性发 展和演变。
(1)古希腊文化 优美(beauty) 例:米洛的维纳斯 (德)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2)古希伯来文化 以崇高为代表 例:教堂的建筑结构 哥特式、罗马式
(3)儒家文化 “(中)和” 例:《论语》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宗白华:“玉”体现中国人的审美理 想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4、根据艺术风格或审美经验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P91
(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情感范畴”
“情感范畴是行为的规律,也是作品的规律”
3、审美范畴
在理性思维上,对不同的审美感性 形式与存在状态的理论概括与概念 成型。
在一般意义上,与审美类型所指近 似。

设计美学第五章-设计审美的形态类型

设计美学第五章-设计审美的形态类型
4
(2)技术美:技术从生产劳动中来,它体现了人类制造 工具的生产活动的根本特征。因此,用技术生产活动所创 造出来的产品,它所具有的美称为技术美。
不论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还是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它 们都是物质生产的成果,都是当时人们某种观念和情感在 器物形式中的反映,这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越 来越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15
(2)设计产品的形式可以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 一、内形式由产品的内结构形成,它与产品的效用功能有
着密切关系。 二、外形式主要由产品的外结构形成,但有着自身发挥的
相对独立性。 (3)设计产品的形式美:是指产品的外形式所产生的美感。
16
思考并讨论: 形式美能不能脱离产品的效用功能和操作功能而单独 存在?
第五章 设计审美的形态类型
[教学内容]
5.1技术美——设计产品审美形态的独特视角 5.2 形式美——设计产品的视觉审美 5.3 艺术美——发挥着与技术相辅相成的作用
[学时安排]
4 学时
1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必须掌握的概念: 技术美 审美态度 功利 形式 内容 形式美
产品设计的形式美 符号 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 基本要求: 1. 通过本章的学习,基本掌握设计审美的几种形态类型,了
实践的审美态度主要专注于事物的感性形象,在审美 观照中获得某种情感体验和感情。
认识审美活动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对审美价值和功利 价值的区分。
9
5.13 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
(1)产品首先是按照它的物质功能的要求来选择形式和造型 的。同时,产品的外形式也决定着产品的功能状况。正是由于 功能与形式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才构成了技术美审美方式的 独特性。

第三讲 设计的形态

第三讲   设计的形态

• 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1)倾向于选择自然的家具用料,提倡环保。 (2)绿色产品按人体工程学设计,以人为本。 (3)设计生产中尽可能延长产品使用周期。 (4)设计出高品位,具有文化底蕴和高科技含 量的产品。
家具


空间艺术设计
CIS系统包括: • 理念识别 MI (Mind Iden-tity) • 行为识别 BI (Behaviour Identity) • 视觉识别 VI (Visudl Identity)
工业设计 是由英文Industrial Design翻译 而来。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在巴黎进 行的第11次年会上对工业设计的定义作了如下 界定:
包装设计
• 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保证商品的原有形 状和质量在运输,流动,交易,储存即 使用时不受损害与影响的设计方式叫包 装。 • 它包括:外观包装 、结构包装和容器造 型 设计三种类型
包装设计的原则
1. 安全
2. 促销 3. 人性化 4. 艺术 5. 环保
包装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
• • • • 网页设计 游戏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虚拟现实设计
谢 谢
字体设计
• •








招贴设计
• 招贴的英文“poster ”意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 告示。招贴又称海报设计,既为引起注意而进 行的招贴。 • 它分为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 • 特点为:画面大,视觉冲击力强,可以 远距 离观看浏览。
招贴设计
• •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 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 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 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 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 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 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
美学六种审美形态是指德国哲学家巴克金(Berlinck)在20世纪提出的六种不同的审美形态分类,并成为当前美学领域的重要学说。

这六种美感形态包括:
1.自然美:指对大自然中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山水、天空、星辰等景观或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这种美感形态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感受,属于一种天然的美感形态。

2.艺术美:指对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文学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由艺术品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感特征构成。

3.科学美:指对科学理论、实验、过程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物理学中的美学,工程设计中的美学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对科学精神和创新活动的认可和欣赏。

4.宗教美:指对宗教信仰、仪式、神圣场所等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宗教建筑、雕塑、画像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对宗教信仰或仪式的崇敬和虔诚的表达。

5.社会美:指对组织、公共事务、社会功能、道德规范等的美的感受和欣赏,如组织管理中的美学、城市规划中的美学等。

这种美感形态是对组织与社会的统一和融合的认可和欣赏。

6.个人美:指对个人的身体、容貌、仪态、生命等方面的美
的感受和欣赏,如对某位演员、歌手、特定美食或带感场景的印象。

这种美感形态是纯粹个人的观感体验。

这六种审美形态并非独立的存在,它们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美学体验。

通过这些审美形态的分析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审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代设计形态的分类

现代设计形态的分类

现代设计形态的分类现代设计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形态和风格。

以下是现代设计形态的分类:1. 极简主义设计:极简主义设计强调简洁、清晰和功能性。

它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元素和装饰来实现简约的效果,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空间的利用。

极简主义设计追求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在色彩和材料选择上通常偏向于中性和自然色彩。

2. 扁平化设计:扁平化设计以简洁和直接的方式呈现信息,强调平面和简单的元素。

它消除了过多的阴影、纹理和渐变效果,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形状、鲜明的颜色和明确的排版。

扁平化设计注重内容的重要性,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浏览页面。

3. 材质设计:材质设计将真实感和纹理引入数字界面。

它通过使用阴影、深度和触觉效果来模拟物理对象的触感。

材质设计的目的是增强用户与数字界面的互动体验,使其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感觉。

4. 抽象设计:抽象设计突破传统形象的框架,将艺术和设计元素融入其中。

它通过使用非现实的几何形状、颜色和线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概念。

抽象设计常常运用于品牌标识、海报和艺术作品中,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思考。

5. 响应式设计:响应式设计是一种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大小和屏幕分辨率自动调整布局的设计方式。

它通过使用弹性网格、媒体查询和流体图像等技术来实现对不同屏幕尺寸和设备的适配。

响应式设计提供了无缝、一致的用户体验,无论用户是使用手机、平板或电脑。

每种设计形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设计师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和目标受众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形态,以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

无论选择哪种形态,现代设计始终追求简洁、功能性和美感的完美结合。

设计形态的主要知识点

设计形态的主要知识点

设计形态的主要知识点设计形态是指设计作品在外观形象上的表现方式和特征。

它是设计师通过构思、创作和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以达到特定的审美要求和功能需求。

在设计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与设计形态相关,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尺度是设计形态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准确的比例和合理的尺度可以使设计作品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

比例是指事物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尺度则是指设计作品的整体大小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的功能和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尺度,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舒适感。

二、形状与结构形状和结构是设计形态的另外两个重要要素。

形状是指设计作品在平面或立体形态上的外观轮廓,包括直线、曲线、几何图形等。

结构则是指设计作品在组成部分和内部构造上的组织方式和关系。

形状和结构的选择和安排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和可实施性。

三、色彩和质感色彩和质感对于设计形态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它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状态。

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需要考虑色彩的明暗、对比、饱和度等因素,以及色彩与设计作品的整体风格的协调性。

质感是指物体或表面的触感和视觉效果,包括光泽、纹理、质地等。

通过合理的质感处理,可以增强设计作品的立体感和触感的真实性。

四、比例与重复在设计形态中,比例与重复是用来创造节奏和统一感的重要手段。

比例的合理运用可以创造出节奏感和动感,同时营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而重复则是指在设计作品中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或形式,以达到统一感和视觉的亲和力。

比例与重复的运用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审美触觉和组织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设计目标和创意需求。

五、符号与象征符号与象征是设计形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符号是指具有特殊意义和象征性的图形、图案或符号,如商标、标志、图标等。

设计师在运用符号时需要考虑符号的简洁性、易辨识性和与设计主题的契合度。

审美形式分类

审美形式分类

审美形式分类
答:审美形式分类是指根据审美对象的形态、特征、风格等因素,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方法。

审美形式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自然美: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丽景色,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

2. 艺术美:指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美,如绘画、音乐、文学、戏剧等。

3. 社会美:指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建筑风格等。

4. 内在美:指个体内在的品质、精神、思想等方面的美,如品德修养、道德观念、智慧才华等。

5. 形式美:指事物外在形态的美,如色彩、线条、形状、比例等。

审美形式的分类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审美对象可能有不同的分类和理解。

同时,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也使得审美形式的分类更加复杂多样。

艺术设计审美风格

艺术设计审美风格

公元14至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以古代希腊罗马风格为基础,加上东方和哥特式装饰为部 分形式,应用新的表现手法,形成崭新的艺术形式和工艺思想。文艺复兴风格同时体现在这个时期的 雕塑、绘画和手工艺设计上,也就是说米开朗基罗(1475—1564)的雕塑、达•芬奇(1452--1519)和拉 斐尔(1483--1520)的绘画与同时期的陶瓷工艺、玻璃工艺、金属工艺、木工艺,呈现着相同的风格。
凡•杜斯博格在战争之后遍游欧洲大陆,传播风格派的美学思想,并对包豪斯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里特维尔德设 计的建于乌德 勒支的许洛德 尔住宅展示了 风格派建筑的 典型特征,他 还设计了一把 红黄蓝三原色 的椅子,充分 体现了风格派 的造型原则。
从20世纪20年
代起,风格派
就越出荷兰国
界,成为欧洲
前卫艺术先锋,
文艺复兴 雕塑
巴洛克 雕塑
文艺复兴
建筑
巴洛克
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
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
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文艺复兴 室内装饰
巴洛克
室内装饰
而当代英国学者贡布里希(EHJGombrich,1909--2001)对艺术风格类型的论述最为简 洁明确:“古典、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手法主义、巴洛克、罗可可、新古 典主义、浪漫主义,这一串每个初学者都知道的风格或分期,其实不过只是两类范 畴——古典和非古典——的各种不同的面具而已。”
古典风格
非古典风格
《货郎图》之一 宋 李篙
齐 白 石 兰
傅抱石 竹
在汉语中,“风格”一词最早见于东晋学者葛洪的《抱朴子•行品》: “士有行已高简.风格峻峭”.主要用来评价人物的风度品格。稍后“风 格”一词从论人延伸为论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风格”指文章的 风范、格局,常与体度、体势、体性、风骨、气韵等词一起,用来评价诗、 文的艺术特色。至唐代李嗣真《续画品录》、窦蒙的《画拾遗录》开始用 “风格”一词说明画家的风格特点,如“风格遒俊”、“风格精密”等。 后来风格广泛用于审美、评价一切艺术作品。在今天,风格泛指人的作风、 品格。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

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2017自考《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为帮助考生们梳理教材知识点,方便大家更好地进行备考,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自学考试《美学》重要知识点:审美形态,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重点解析名词解释审美形态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存在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是和谐化一的人生存在至境。

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

悲剧是在人的生存的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经历了从一种艺术类型到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喜剧以笑为载体,笑及其原因的探讨是戏剧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形式与内容的悖离,它包含着快乐机制,同时又是一种挑衅性的发展,其中也存在着滑稽因素。

喜剧感的笑包含着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真与善的肯定,是一种严肃性的笑。

丑源于人类丑感的形成,是一种不和谐,以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中,肯定正面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荒诞源于荒诞派戏剧,是指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其形式是怪诞、变形,其内容是荒谬不真,使人产生荒诞感,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简答题1.概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的内涵。

答: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和二重性是审美形态的特征。

第一,生成性。

产品设计的形式审美特征及成因

产品设计的形式审美特征及成因

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著作《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它包括意味和形式两个方面:“意味”就是审美情感,“形式”就是构成作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一种关系[1]。

一件作品通过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构成元素组合而成的某种形式及形式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这种构成关系、这些具有审美情感的形式就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现代产品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将产品与人的关系形式化,这种形式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外还要满足其审美的需求,因此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产品设计的形式研究不能脱离审美的范畴。

就最后的设计成果而言,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美的因素已成为考量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

意大利建筑家奈而维(P.L.Nervi,1891-1979)指出“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

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而在技术上却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

优良的技术对于优良的建筑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却是必要的条件”。

[2]优秀的产品设计,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他的审美效果上体现出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技术相对于产品来说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的时候,形式审美就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产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对于现代产品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就纯粹的形式美而言,可以不依赖于其他内容而存在,它具有独立的意义,德国哲学家康德称之为自由的美,狄德罗则称之为绝对的美或独立的美,在产品形式上表现为秩序、和谐等基本的形式美法则,用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当然,产品设计的形式美不可能那么绝对自由,确切地讲要受到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上的制约,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羁绊美;另外,产品设计的形式还必须与使用功能、操作性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功能性与视觉形式的有机结合,产品外在形式是内在功能的承载与表现,体现出产品的高品质性能,表现为功能美;同时,产品设计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并且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文化生活的综合体现。

美学第四章 审美形态

美学第四章  审美形态

• 2、崇高 、 • 1)崇高含义 ) • “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以其粗狂、 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以其粗狂、 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 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 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 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 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 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 的精神境界。 的精神境界。 • 自然界:雄伟的美,力的美。 自然界:雄伟的美,力的美。 • 社会生活:悲壮。 社会生活:悲壮。 • 艺术中:宏伟、规模大、巍峨。 艺术中:宏伟、规模大、巍峨。
• • • •
(三)、丑和荒诞 )、丑和荒诞 1、丑 、 1)概念 ) 丑作为审美范畴,指某种由于不协调、 丑作为审美范畴,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 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的、 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的、令人厌恶 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乏或不可能性。 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乏或不可能性。 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不是美的简单否定, 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不是美的简单否定, 而是以反面形式保持了正面的审美理想观 念。
• 2)美学史上的崇高 ) • 朗吉弩斯:首次提出了“崇高”的概念,“伟大 朗吉弩斯:首次提出了“崇高”的概念, 心灵的回声 • 博克:开始从对象的角度考察崇高的审美属性 博克: • 康德:从主体的审美经验,并首次从哲学高度对 康德:从主体的审美经验, 崇高做了整体性的界定, 崇高做了整体性的界定,由痛感到快感 • 黑格尔:“内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否定” 黑格尔: 内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否定” •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的内容超出了美的形式的范 车尔尼雪夫斯基: 围而“直接说明自己” 围而“直接说明自己” • 席勒:将崇高与人类的“理性自由”联系起来 席勒:将崇高与人类的“理性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
设计产品的形式美: 是指产品的外形式所产生的美感,与内部结 构紧密相关。
03
纯艺术和设计艺术 审美的不同之处
美学
依据艺术作品的功能,可把艺术 划分为艺术与纯艺术两种类型。
美学
01
艺术家
02
物质载体
03
艺术愿望 艺术情感
04
精神价值 审美感受
什么是纯艺术?
美学
01
艺术创意
02
艺术表达
03
美学
无印良品退出此款仿制产品——向托奈特14号椅致敬
美学
在艺术形式美的生命,就在 于它恰如其分的表现功能, 背离了功能,也就无法实现 自身美的价值。
索奈特于1859年推出的14号椅
美学
造物生产与艺术创作的情感体验的 根本差异性是什么?
艺术为我,设计为他。
美学
设计艺术的美是与技术和生产 力的进步密切关联的,技术的 进步推动着设计艺术的进步。
5.技术美所具有的特性
(2)技术美以真实的物质为存在方式。
美学
5.技术美所具有的特性
(3)技术美的体现同样具有情感性。
02
设计产品的形式美
美学
何谓形式 ? 一方面指事物的形状; 另一方面指事物的类型、内在结构和本性。
美学
当你考虑到产品的形式时, 要考虑哪些要素? 材料 结构 色彩 形体等
在产品外部可以直接感知的 物质属性所构成的整体。
美学
设计产品的形式只有与效用功能、操作功能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方能称为设计形式美。
美学
英国生产的“彗星”1型喷气式飞机 1949-1954
美学
设计产品的形式可以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
内形式由产品的内结构形成,它与产品的效用功能有着密 切关系。外形式主要由产品的外结构形成,但有着自身发 挥的相对独立性。
艺术传达
04
使之物化
什么是设计艺术?
美学
音乐

雕塑

舞蹈 2
纯 艺
5 书法

绘画 3
6 诗歌、 小说
美学
纯艺术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它是精神性的,是一种艺术家在 基于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的纯粹的 精神活动,是适应主观而产生的。
美学
索奈特于1859年推出的14号椅
美学
14号椅在生活中的应用
劳特雷克绘画作品中的14号椅
美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美在人类 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美学
美学
美学
科技的进步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美学
3.技术美是一种潜藏着物质功能的美,
但是它的审美价值并不是直接来自产品的 物质功能和效用本身。技术美反映了人类 科技文明发展的历史内容。
美学
4.技术美的核心是什么?
美学
设计产品技术美视角
设计产品的形式美
一 二

纯艺术和设计艺术 审美的不同之处
美学
1. 技术美、
01
功能美的关
系;
思 考
02 2.艺术审美和设计审
美的区别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美学
设计审美的特征和形态类型
一件成功的产品所具备的
技术美和功能美有什么
关系?
目录
设计产品技术美视角 设计产品的形式美 纯艺术和设计艺术审美的不同
01
设计产品技术美视角Fra bibliotek美学设计产品的审美不同于其他审美 体验,只停留在视觉或听觉上, 设计审美需要用人的所有感觉器 官来体验,甚至包括行为方式上 的体验。
美学
4.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
产品首先是按照它的物质功能的要求来选择 形式和造型的。同时,产品的外形式也决定着产 品的功能状况。
美学
4.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
功能美的标准——便利实用。
美学
4.技术美的核心是功能美
功能美的标准——便利实用。
美学
5.技术美所具有的特性
(1)技术美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美学
美学
一、设计产品技术美视角
1.什么是技术美?
美学
技术美:技术从生产劳动中来,它体现了 人类制造工具的生产活动的根本特征。因 此,用技术生产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 它所具有的美称为技术美。
美学
美学
2.不论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还是商周时代的青
铜器,它们都是物质生产的成果,都是当时人 们某种观念和情感在器物形式中的反映, 这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