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生物技术合成以及应用

合集下载

生物催化技术在阿托伐他汀手性侧链合成中的应用

生物催化技术在阿托伐他汀手性侧链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 阿托 伐他 汀; 降血脂 药物 ; 药效基 团; 手性技 术 ; 生物催化 中图分类号 : R 9 7 9 . 1 +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7 1 1 9 ( 2 0 1 3 ) 0 3 — 0 0 8 0 — 0 8
Th e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Bi o c a t a l y s i s Te c h n o l o g y i n Pr e p a r a t i o n o f
第2 9卷 第 3期
2 0 1 3 年 3 月
科 技 通 报
B UL L E T I N 0F S C I ENC E AND T EC HN0L OGY
Vo 1 . 2 9 No . 3
Ma r .2 0 1 3
生物催化技术在 阿托伐他汀手性侧链合成 中的应用
魏积福 , 毛芳芳 , 王 亚军 , 郑裕 国
At o r v a s t a t i n Ch i r a l S i d e Ch a i n
We i 。 肌 , Ma o F a n g f a n g , Wa n g Y a j u n , Z h e n g Y u g u o
(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1 4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S t a t i n s i s a g r o u p o f 3 - h y d r o x y - 3 - m e t h y l g l u t a r y l c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z y me A ( HM G - C o A ) r e d u c t a s e i n h i b i t o r , i f r s t l y l a u n c h e d i n

浅谈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谈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21 0 0年 5月
5 3
士在工作 中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易发生颈椎生理弯曲消失, 也 2 定期 到科 室 征求 手术 医生 对 手术 室工 作的建 议和 意见 ,及时 . 6 尽量 争 可造成腰 椎间 盘突 出。 长期 站 立工 作 , 易导致 下肢 静脉 曲张 , 术 反 馈 , 了 解每 位手 术 医生 的手术 习惯 , 取手 术 医生的 理解 手 经常延误进食时间, 加上精神高度紧张, 胃炎 、 导致 胃溃疡。 支 持与合 作 。 1 .手术 室护 士经 常面 对手 术 患者 紧张 、 惧 的 面孔 , 术 中各 2 管 理者应 为 护士创 造 良好 的工 作环 境 , .2 2 恐 手 . 7 及时沟 通与疏 导 , 有针
浅 谈他 汀 类药物 在 临床 中的应用
黄马羊 关键 词 : - 4 r  ̄i 类药 ; 高脂血 症 中图分类 号 : 9 2. R 7 ̄ 6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 章编号 :0 6 0 7 ( 0 0 1— 0 7 0 1 0 — 9 9 2 1 )0 0 4 — 2
T 、D - %、%。长期 应用 可保持 疗效 , 也 但 17 年 日本学 者 E d 和他 的同 事从 青霉 菌 中分 离 出 m Ys 醇(C)L L C幅 度各增 加 5 7 96 no ea— t n又称 em at , - 3B , a ( i f o penML 26 )它是 H — o i MG CA还 原酶竞 争 性抑 可能 出现疗 效减退 的“ 逸 ” 象 。 逃 现 制剂 , 汀类 药是羟 甲基戊 二酰辅 酶 A H - o 还原酶抑 制剂。 2 防治冠心病 : 他 ( MG CA) . 2 大量的循证医学资料证明, 他汀类药物可使非冠 心病 或 冠 心 病 ( H )患 者 在临 床 上 获 益 ,HD一 级 预 防试 验 CD C 1 他汀 类药作 用机理 他汀类 药类 可竞 争性 地 抑制 H — o MG C A还原 酶 的活 性 , 降 WOS O S ( = 9 4)A C S rx C P ( = 6 3 、 其 C P n 6 5 、 F AP , e、 A S n 5 0 )AS鄄 C — OT 低 L L的作用 较其他 类 降胆 固 醇药 物强 ,而且 还能 降低 高 甘油 L A n 135 , 对 无 C D病 史者 应 用普 伐他 汀 、 D L (= 00 )分别 H 洛伐他 汀 、 三 酯血症 患者 的甘油三 酯水 平 。 汀 类药 物具 有 良好 的耐 受性 和 阿托 伐他 汀治疗 335 他 . . , 出他 汀类 药可 使致 死性 C D及非 — 2年 得 H 安 全性 。一 系列 临床试 验均 证实 , 受试 者 中不论 是 否患有 冠心 致死 性 心肌 梗死 发病 率 降低 、 在 心血 管事 件减 少 、 管重建 术需 求 血 病 , 不论 是否 有胆 固 醇升 高 , 也 他汀 类 药物 均 能降 低 主要 冠 脉 事 降低 等 主要 结 果 。C D二 级 预 防试 验 4 (= 44 、A E (= H S n 44 )C R n 19 、 I I ( = 0 4 和 R A E n 10 ) 对有 心绞 痛 、 肌梗 心 件发 生的 相对危 险 性约 达 3 %, 高危 患 者 , 带来 更大 的绝对 4 5 ) LPD n 9 1 ) G E C ( = 6 0 。 0 对 能 益处 。 他汀类 药物具 有调 整血 浆脂 蛋 白 , 改善 内皮功 能 , 响斑块 死病 史 的患 者分别 应用 他 汀 药治 疗平 均 36年 ,结 果 出现 C D 影 - H 的结构 和稳定性 , 以及 防止 血栓形 成 和抗炎 作用 。 病死 率减少 、 管事 件不 同程 度减少 、 心血 总病死 率降 低等疗效 。 最 2 他 汀类药物 的应 用 近 C D一 级 与二 级预 防 合并 试 验 中 ,心 脏保 护试 验 ( P )n H H s(= 由于他汀类 药在 心脑血 管 等疾 病 的防 治上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 256 中试 验对 象服 用 辛 伐他 汀 近 6年 , 果 发现 C D发 生 率 03) 结 H 并且 在临床应 用上亦 获得 了前所 未有 的 良好效果 , 简述 于下 。 现 及 病死 率 、主要心 血管 事 件危 险 均下 降 ;84 P O P R对 象 50 例 R SE 2 治疗 高脂 血症 : 汀 类药 物是 治 疗各 种 高胆 固醇 ( H 血症 的 均 为老 年患 者 ,普 伐他 汀 治疗 3 年 后 ,H . 1 他 c ) . 2 C D死亡 及非致 死性 心 主要 药物 。 目 常用 的他 汀类 药 物有 5 , 同剂 量 的调脂 强 肌梗 死危 险减少 。 前 种 按相 度依 次 为 阿托伐 他 汀> 伐 他 汀> 伐 他 汀> 伐 他 汀 和氟 伐 他 23 辛 洛 普 .治疗急 性冠 状动 脉综 合征 : 多资料 表 明 , 性冠状 动脉综 合 许 急 汀 。其调 脂作用 以降 低低 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D — ) 用最 强 , 征 ( C ) 论 表 现 为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A )非 Q波 心 肌 梗 死 L Lc作 A S无 U P、 为 1%一 5 8 5 %;可 略升 高 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D — ) H L C ,为 5 ( Q I还是 s 抬 高心 肌梗 死 , 应在 发病 早 期快 速 、 %~ M M) T段 均 积极 地 1%; 5 降低甘油三酯作用较弱 , 约为 7 3%, %~0 还可降低载脂蛋白 使用 他汀 类 药物 治疗 , 以增 加生 存率 , 减少 心脏 缺血 事件 及死 亡 B 。亦 有 报 告 5 6例 高 甘 油 三酯 ( G T )血 症 患 者 ,平 均 T 为 危险 。20 年 M R C G 01 IA L试 验资 料显 示 , 含 3 8 例患 者的 LA 包 06 IP 6 m oL . m l ,阿 托伐 他汀 可 显著 降 低 T 2 %一 6 8 / G 7 4 %。有 人 建议 , 如 和 N M 试 验 在 2 —6小时 内服 用 阿托伐 他汀 (O 射 天 ) Q I 49 8毫 或安 L L c . m oL 而 T D — ≥3 6 m l , G有 所增 高 时 , 3 / 首选 调 脂药 仍 是他 汀类 慰剂 , 随访 6 , 疗 组 L L C平 均 降低 至 1 m oL 主要 终点 周 治 D— . ml, 9 / 6 P0 4 0 )最 急性心 药 物。 他汀类 药调 脂呈剂 量依 赖性 , 量加 大 1 时 , 当剂 倍 降总胆 固 事件 危险 减少 1%(= . 8 。 近瑞典 的一项 研究表 明 , 肌梗 死 ( M ) 用 他 汀类 药 物 , 存率 明 显 提高 , 院期 间 即 开 A I应 生 人 + 江西省胸科 医院( 3 0 6 3 00 ) 始 服用 ,一 年病 死率 明显 减 少 ( R 0 5 。P R UT试验 人选 R =. ) U SI 7 21年 3 2 00 月 4日收稿 ( 下转 5 3页 )

以他汀类药物为例说明me_too药物

以他汀类药物为例说明me_too药物

以他汀类药物为例说明me_too药物(原创实用版)目录1.概述他汀类药物和 me-too 药物2.他汀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3.me-too 药物的定义和特点4.me-too 药物在药物研发中的优势5.他汀类药物和 me-too 药物的关系正文他汀类药物是一类用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合成。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他汀类药物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其销售额也一直占据全球药物市场的前列。

me-too 药物,又称仿生药物,是指在原有药物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得到的新药物。

这类药物具有与原药相似的药效和安全性,但通常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长的作用时间。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me-too 药物在药物研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他汀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其他药物研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从最初的天然药物提取,到后来的化学合成,他汀类药物的研发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

me-too 药物的研发也受益于他汀类药物的成功经验,通过改进原有药物结构,提高药效和安全性,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me-too 药物的定义和特点使得其在药物研发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由于 me-too 药物是在原有药物基础上进行改进,因此其研发周期相对较短,成功率也较高。

此外,me-too 药物具有与原药相似的药效和安全性,因此在药物上市后,医生和患者更容易接受。

他汀类药物和 me-too 药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他汀类药物的成功研发为 me-too 药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另一方面,me-too 药物的研发也为他汀类药物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临床多效性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A 3-hydroxy -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m,HMG -CoA),能够发挥限制人体肝脏甾醇生物合成步骤达到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最终降低其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最早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1987年批准,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后证实其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也就此奠定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地位。

但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他汀类药物除了会影响人类脂类水平外,还有多效性的特点,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抗炎发挥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等效果,作用发挥的机制在于抑制甲羟戊酸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分化增殖等关键生物学内容。

另外,他汀类药物还在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等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汀类药物通常分为亲脂性他汀和亲水性他汀,前者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或西立伐他汀,后者如普伐他汀、瑞舒罚他汀等等,他汀类药物应用后主要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待其转化甲羟戊酸,下游胆固醇生物合成和胆固醇合成减少,于是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下降,导致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增加,于是在血液中摄取的低密度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进一步增多,形成循环,水平下降。

他汀类药物会抑制胆固醇合成,也会使得胆固醇合成的途径中异戊二烯的产生减少,于是蛋白质活性降低,细胞不断生长、增殖、凋亡,功能发生变化。

他汀类在抑制蛋白活性后,人体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减轻氧化应急,也抑制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1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1.1 他汀类药物发挥降压及保护心肌的效果 临床应用中,他汀类药物能够对小三磷酸鸟苷进行调节,与蛋白结合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Ⅰ型受体表达,进而与ACEI 联合表现较高降压效果。

此外,因为酶Ras 相关C3肉毒毒素底物1(Rac1)参与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多元复合酶的激活,应用他汀类药物抑制Rac1,减少Ang Ⅱ诱导心肌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过氧化物产生的作用,发挥抗氧化应激功效。

一甲基澳瑞他汀 e 化学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甲基澳瑞他汀 e 化学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甲基澳瑞他汀e 化学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一甲基澳瑞他汀(Simvastati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它属于被称为他汀类药物的一员,是一种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的药物,通过降低胆固醇的合成来达到降低血浆胆固醇的效果。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良饮食习惯的普遍存在,高胆固醇血症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普遍。

该疾病不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还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等。

一甲基澳瑞他汀由黄曲霉属真菌产生,即通过天然发酵法生产得到。

然而,为了提高其药代动力学性质和治疗效果,科学家们通过改进和优化合成方法,合成了合成一甲基澳瑞他汀。

现在,一甲基澳瑞他汀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研究和临床使用的药物。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甲基澳瑞他汀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性质与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一甲基澳瑞他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有望对该药物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一甲基澳瑞他汀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以及它在临床上的广泛用途。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对一甲基澳瑞他汀的未来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一甲基澳瑞他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一甲基澳瑞他汀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介绍背景知识和研究意义。

此外,本部分还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即对一甲基澳瑞他汀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部分将围绕一甲基澳瑞他汀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一甲基澳瑞他汀的化学结构,包括其分子式、分子量等信息,并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其结构。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一甲基澳瑞他汀的合成方法,包括起始原料的选择、反应步骤和条件等。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及质量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及质量

CHAPTER 04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安全性评估
1 2
安全性概述
洛伐他汀原料药在规定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但 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肝 功能异常和肌肉疼痛等。
安全性数据
洛伐他汀原料药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展现了良好的 安全性,但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
3
风险控制
为确保洛伐他汀原料药的安全性,应严格控制使 用剂量和使用时间。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测试
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评估洛伐他汀原 料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影响因素
研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洛伐他 汀原料药稳定性的影响。
有效期
根据稳定性研究结果,确定洛伐他汀原料药 的有效期。
分离纯化控制
采用适当的分离纯化方法,如色谱、沉淀、结晶等, 去除杂质和副产物,确保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含量、有关物质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检测方法
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 估。
监控发酵过程中的条件,如温度、pH、氧气等,确保微生物的 生长和代谢。
产物提取与纯化
采用适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如沉淀、萃取、色谱等,去除杂质 和副产物,确保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植物提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植物来源控制
确保使用的植物原料来自可靠的供应商,并经过严格 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提取条件控制
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如溶剂萃取、超临界流 体萃取等,确保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洛伐他汀原料药的贮存与运输条件

生物化学在医药中的应用有哪些

生物化学在医药中的应用有哪些

生物化学在医药中的应用有哪些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它与医药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为医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医药领域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生物化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化学中的许多物质,如蛋白质、酶、激素、代谢产物等,在疾病发生时其含量或活性会发生特异性的变化。

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疾病。

例如,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内的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会释放入血,检测血液中这些标志物的水平有助于快速诊断心肌梗死。

又如,肝癌患者血液中甲胎蛋白的水平会显著升高,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2、基因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序列,分析是否存在基因突变、缺失、插入等异常,可以诊断遗传性疾病、肿瘤等疾病。

例如,通过检测 BRCA1 和 BRCA2 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评估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3、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代谢产物的一门学科。

通过分析患者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代谢产物谱,可以发现疾病相关的代谢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产物,可以诊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二、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药物靶点的发现生物化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药物作用的靶点。

药物靶点通常是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受体等。

通过研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确定关键的靶点分子,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

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对ACE 作用机制的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降压药物。

2、药物筛选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可以建立高效的药物筛选模型。

例如,基于酶活性的筛选模型,可以筛选出能够抑制特定酶活性的化合物;基于细胞培养的筛选模型,可以筛选出对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有影响的药物。

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进展

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进展
【Abstract】 Statinshavethefunctionofregulatingbloodlipid,whicharecalledHMGCoAreductaseinhibitors,andare widelyusedinclinicalpeactice.Rosuvastatinisannewtypebloodlipidregulator,whichcancontrolvariousbloodlipidindexes andmaintainthestabilityofbloodlipid.Clinicalresearcheshaveconfirmedthatrosuvastatinissuperiortotheotherdrugsin regulatoryeffectsin thepatientswith differentdyslipidemia,moreover,which hasnon lipidemiceffects,including anti inflammatory,antioxidation,stabilizingandreversingtheplate,improvingvascularendothelialfunction,antiatherosclerosisand etc.Rosuvastatinisasafe,effectiveandwelltolerateddrug.Thisarticlemainlyfocusesonitsclinicalcurativeeffects.
河北医药 2021年 6月 第 43卷 第 12期 HebeiMedicalJournal,2021,Vol43JunNo12
1889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1.12.032

他汀类药物小结

他汀类药物小结

他汀类药物1.1 总体情况他汀类(statins)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有:胆汁酸螫合剂、烟酸类、苯氧芳酸衍生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其中发展得较快的品种首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1987年,默克公司的降血脂药物洛伐他订(lovastatin,Mevacor)获FDA批准上市后,由于疗效显着,副反应少,耐受性好,而受到广泛的好评。

洛伐他汀的开发成功被称为调脂药物研究的里程碑,开创了降血脂药物的崭新阶段。

这是全球第一个批准上市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自从洛伐他汀问世后,先后又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Zocor)、普伐他汀(Pravastatin, Mevalo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 Lescol)上市。

第5个上市的是辉瑞公司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Ca,Lipitor),后者为他汀类药物中唯一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药物。

第6个上市的是拜耳公司的西立伐他汀(Cerivatatin,Lipobay),该药于1997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上市,但该药因不良反应于2001年8月撤下。

2000年,降血脂药(降胆固醇药)成为全球第二大治疗药物类别,全年销售额达159亿美元,同期增长21%。

2002年,辉瑞公司的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以年销售额79.7亿美元占据了全球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市场42%的份额,并与最接近它的竞争对手默克公司的辛伐他汀 (舒降之,Zocor)一起位居全球十大销售榜第一、二位。

2004年7月29日,默克(Merck)公司10mg规格的降胆固醇药物辛伐他汀作为非处方药物在英国投放上市,由强生(Johnson & Johnson)公司以商品名Zocor Heart-Pro进行销售至此,英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允许他汀类药物作为非处方药物销售的国家。

国内外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降脂活性成分被发现和深入 研究。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胆固醇吸收、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抑制胆固醇吸收:如槐米中的芦丁,可以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 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一、国内药物重整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药物重整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利 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药物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快速找到具 有特定功能的候选药物,并通过实验验证其药效和安全性。此外,国内学者还在 合成和改造天然产物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这些研 究为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加速胆固醇代谢和排泄:如泽泻中的泽泻醇A,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关键 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可以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 和释放,从而舒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2、萜类:如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作用。 3、皂苷类: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抗 炎等作用。
一、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种类
4、多糖类:如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等,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氧化等 作用。
二、中药降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 展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抗肿瘤药物制剂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新药研发手段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效、安全、便捷的 抗肿瘤药物制剂问世容三

他汀药物药理作用

他汀药物药理作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药理;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statins)即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药,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水平,也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药物。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纤维蛋白的产生和血栓形成,改善非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症状,有降低血压、抗炎、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本文就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简述如下。

1 降血脂作用他汀又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由于HMG 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从而使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降低血清中LDL C及总胆固醇的水平,增强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加速血循环中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清除,是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是临床上疗效明确的调脂药[1]。

有研究显示,口服罗伐他汀5mg可使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LDL C水平减少42%~52%,三酰甘油降低16%,总胆固醇降低30%,载脂蛋白B2减少33%,HDL C提高8%~13%[2]。

多个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

2 抗高血压作用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血压比不使用者控制的更好,且更易于使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 a)[4]。

大多数他汀类药物抗高血压作用的临床研究亦支持Statins的降压作用。

Strazzullo等[5]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组及其他降脂药比较,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当血压>130/80 mm Hg时他汀类药物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 mm Hg,使舒张压平均降低1.2 mm Hg,基线血压越高其降压作用越明显,并且与血脂变化无关。

生物催化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催化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催化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在当今的化学领域,合成化学一直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人们对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化学过程的追求,生物催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生物催化利用生物体系(如酶、微生物等)的催化作用来实现化学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为合成化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生物催化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药物合成方面,许多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药物分子结构复杂,传统化学合成方法往往步骤繁琐、产率低且选择性差。

而生物催化能够特异性地催化某些关键反应,大大提高合成效率和纯度。

例如,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降血脂药物,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就可以通过生物催化来实现。

酶能够精准地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生物催化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料、香精等精细化学品对纯度和气味的要求极高,传统化学方法难以满足。

生物催化可以通过精准的催化反应,合成出具有特定香气和纯度的化合物。

此外,在化妆品原料的合成中,生物催化也能够提供更加温和、安全且高效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化妆品的需求。

生物催化在农业化学品合成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农药和化肥的合成过程中,生物催化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某些生物催化剂可以将有害的化学物质转化为无害的产物,降低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和危害。

同时,生物催化还可以用于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农业化学品,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催化的核心是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酶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快速催化化学反应,其催化效率往往是传统化学催化剂的数千倍甚至数百万倍。

而且,酶对于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精准地识别特定的分子结构并进行催化反应,从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这种高选择性使得生物催化在合成具有复杂结构和手性中心的化合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109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自1987年洛伐他汀(Lovastatin)在美国上市以来,他汀类药物(即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以其卓越的降脂效果和低毒副作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就已经有十种以上,今后几年还将有十几种他汀类新药上市,进入临床期的更多。

1 从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得到的天然化合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Mevacor,美降之),由德国Merck公司开发,1987年美国上市,是从发酵法土霉素和红曲霉素培养液中分离到的第一个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该药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世界十大畅销药行列,成为世人瞩目的“重磅炸弹药物”,被誉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里程碑。

随着新型他汀类药物的开发上市,其销售现状远不如以前辉煌,但其在国内仍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和潜力。

辛伐他汀(Simvastatin,Zocor,舒降之),由Merck公司开发,1988年首次在英国上市,1991年底获美国FDA批准。

其自上市以来就受到了很大关注和广泛应用,目前仍是全球最畅销的五大他汀类药物之一。

由于其专利保护过期,近几年其国内外的研究生产仍呈上升趋势,只SFDA批准的文号就已经超过170个。

该药的工业生产主要以洛伐他汀为原料,经半合成而来。

普伐他汀钠(Pravastatin sodium,Pravacol,普拉固),由日本Sankyo和BMS公司开发,1989年日本上市。

普伐他汀比上两个他汀药物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可以减少其进入亲脂性细胞的几率,对肝组织有更好的选择性,减少了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其最初是从自营诺卡菌中提取而得,目前生产仍多采用生物发酵法。

2 人工合成得到的他汀类化合物氟伐他汀钠(Fluvastatin sodium,Lescol,来适可),由瑞士Sandoz公司研制开发,1994年首先在英国上市,1997年在我国注册上市,是第一个由人工全合成得到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微生物转化生产洛伐他汀中间体R-J6的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微生物转化生产洛伐他汀中间体R-J6的关键技术

江南大学科技成果——微生物转化生产洛伐他汀中间体R-J6的关键技术成果简介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是防治冠心病、脑中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用药。

目前工业化生产他汀类药物侧链关键中间体主要途径为化学合成法,此法反应步聚复杂,条件不易控制,所需手性试剂价格昂贵,污染严重,收率低。

而酶法催化生产他汀类药物侧链关键中间体具有工艺简单、周期短、耗能低、专一性强、收率高、提取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采用酶法合成瑞舒伐他汀钙侧链关键中间体,体现降耗环保的时代需求;采用非水相体系进行酶催化反应,解决了底物难溶的瓶颈问题。

技术指标添加60g/L的底物,转化60h,3-TBDMSO戊二酸单甲酯产量为51.3g/L,产品得率为85.5%,eeR为98.3%。

产品性能无副产物,纯度高。

创新要点构建可实现辅酶再生的双酶基因共表达重组菌株,对底物进行不对称还原,以实现手性催化。

效益分析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初步估算生产综合成本约20万元/吨,目前市场定价约为30万元/吨。

以100吨生产规模计算,毛利润可达1000万元/年。

应用情况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是防治冠心病、脑中风、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用药。

授权专利一种非水相催化制备(R)-3-取代戊二酸单烷基酯类化合物的CALB突变体,201510179543.9;一种酶法非水相催化合成(R)-3-TBDMSO戊二酸甲单酯及其衍生物,20141074681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的生物技术合成以及应用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可以非常显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药物;还可以减少中风或其他疾病的风险。

近几年来报道,他汀类药物还有其他的生物活性以及许多潜在的治疗用途。

天然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和康帕丁,而普伐他汀是通过生物转化形成的。

辛伐他汀,是领先市场的第二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洛伐他汀的半合成衍生物。

洛伐他汀主要是由Aspergillus terrus(土曲霉)菌株合成的,而康帕丁是由penicillium citrinum菌株合成。

洛伐他汀和康帕丁是通过液体深层发酵进行工业生产,但也固态发酵进行生产,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洛伐他汀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上的一些研究进展让辛伐他汀在新的生产方式方面得以发展。

这种洛伐他汀衍生物可以通过monacolin J(无侧链洛伐他汀)过程有效合成,这个过程是一个酰基转移酶LovD进行的。

利用基因lovF 的组合生物合成,可以通过一种不同的方法设计土曲霉,从而使聚酮合成酶在体内合成2,2- dimethylbutyrate(simvastatin的侧链)。

这样产生的转化菌株能通过直接发酵产生辛伐他汀而非洛伐他汀。

关键字:他汀类药物生物合成和遗传学生物技术生产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健康的主导因素。

2005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这些疾病,死亡率占全球约30%。

这种疾病是由于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高而致,因而胆固醇血症成为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Kannel等人,1961年)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般来说,人体中的胆固醇只有三分之一是从饮食取得的,而其三分之二是由肝脏合成,还有一小部分是由其他器官合成的(Furberg 1999年;Alberts等人1980年)。

出于这个原因,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来控制其含量成为一个重要策略,以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浓度,如manzoni和Rollini(2002)关于他汀类的一篇报道中如是说。

他汀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的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

因此,这些化合物便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或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含量,而稍微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的含量,因此,防止动脉内斑块的集结。

此外,他汀类药物已经运用于预防性药物前列心血管疾病,因为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他汀类可以降低风险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就解释了的他汀类药物在医疗和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2006年,两种他汀类药物出现于Forbes杂志的的名单之首,并入美国的20个最畅销药物之中,同为8.4美元和4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预计他汀类药物使用量在增加。

然而,由于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专利即将关闭,再加上多种生产过程的盛行,他汀类药物与仿制药的竞争也将更加的棘手。

过去几年里,天然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和康帕丁)的生物化学和遗传方面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研究的生物技术开发创新也使衍生物的生产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组不同的研究已经表明,他汀类治疗已经超越了降低高密度胆固醇水平的生物效应。

一些新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他汀类药物许多新的生物(药)活性,如在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与年龄有关的骨质流失等疾病的潜在应用。

他汀类药物的历史发展他汀类药物可分为天然他汀类和半合成衍生物,以及合成他汀类药物。

所有的天然他汀类药物都是hexahydronaphtalne内酯。

第一种他汀类药物是由科学家Sankyo Co. Ltd 在日本分离出来的,他在老鼠肝提取物通过真菌培养发现了可以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化合物,这种物质由Penicillium citrinum所生产的,即原名为ML236B或美伐他汀,以后叫做康帕丁(Endo et 等1976年)。

一旦弄明白了这种新化合物的潜力,默克公司的科学家便可以通过真菌进行选育。

他们分离出了土曲霉,能够产生一种非常有效的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Alberts等人,1980年)。

Endo et 等人(1979)从红曲霉中同样分离出同一种化合物,尽管这个物种不能经过工业生产而得到代谢产物。

除了额外的一个甲基,洛伐他汀与康帕丁的化学结构是相同的。

临床试验证明洛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而且副作用很小。

1987年,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洛伐他汀以Mevacor的名称上市。

Sankyo研制出了普伐他汀,是一种更有效的康帕丁衍生物。

这个公司与Bristol - Myers Squibb公司联手注册分发普伐他汀和销售(如Pravachol销售)。

Merck研制的洛伐他汀第二代半合成衍生物,目前仍占领着他汀类药物的第二大市场。

这种衍生物就是辛伐他汀,虽然它是由洛伐他汀人工合成的,但它也可以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生产。

Merck赞助了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研究,对2221个被确诊为中度高胆固醇血症(200-300毫克/分升)的病人运用了辛伐他汀。

结果显示,使用辛伐他汀的患者不仅降低了胆固醇(25%)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35%),更重要的是,还减少42%他们的死亡率。

这些成功的的业绩吸引了其他药品公司进入他汀类药物市场。

他们花费一部分努力用于制造合成他汀类药物,紧随众所周知的商业名称为立普妥的阿托伐他汀之后,氟伐他汀(Sando Ag,Lescol)成为第一个完全合成的他汀类药物.这种产品很快成为了畅销药物。

各种合成他汀类药物的结构是不同的,而且与天然他汀类药物的结构完全不同。

只有戊二酰辅酶A的类成分,它负责抑制HMG-CoA还原酶,是常见的天然和合成他汀类药物。

(Manzoni 和Rollini 2002)。

正如前面提到的阿伐他汀(立普妥),是最重要的合成他汀类药物,其次是氟伐他汀(Lescol),瑞舒伐他汀(Crestor),拥有较小的市场份额。

还有匹伐他汀也出现在目前商业化一些东方国家。

洛伐他汀生物合成对红曲霉早期的研究表明,莫纳克汀L和J是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中间体(Endo等人,1985)。

结果表明,莫纳克汀L是由九个醋酸分子首先合成的,然后,反过来,经羟基转换为莫纳J克汀因子。

羟基化反应中,18O2通过一个单加氧酶系统被纳入莫纳J,这个系统存在于红曲霉中自由提取的细胞色素P -450中(Komagata等人,1989)。

随后的实验展示了莫纳克汀J转化为洛伐他汀的过程(Kimura等人,1990)。

在土曲霉的研究中,经过使用标记前体表明,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也开始醋酸,醋酸分子相互之间头尾相连连接成二聚链。

甲基常常是在侧链或蛋氨酸的C6上,并插入到结构中,然后关闭环(Shiao和Don 1987年)。

然后,主练呈环化状态,有些他汀类的主链还会通过侧链C8主链环化。

随之,经有氧氧化主链上的氧原子插入(Alberts等人1980,Greenspan和Yudrovitz 1985年,Moore等,1985年)。

对P.citrinum 和M.ruber 进行的研究途径是相似的(Endo 1985; Chakravarti和Sahail 2004年)。

因此,已经证明,洛伐他汀是由聚醋酸通过派生途径而来的(Moore等人,1985)。

由Peeves、McAd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anlabs公司的学者首创基因研究确定,I型聚酮合酶(PKS)基因对于土曲霉合成洛伐他汀是必不可少的(亨德里克森等,1999年)。

它的产品也就是现在的洛伐他汀nonaketide合酶(LNKS)已被证明(马,唐2007)要包括七个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序列:KS ketosynthase;MAT =丙二酰辅酶A:非加太酰基转移酶; DH=脱水;MT=甲基转移酶;KR= ketoreductase;ACP=酰基载体蛋白; CON=缩合域)。

在LNKS(lovB)基因的表征为理解二氢莫钠L和洛伐他汀的碳链的组装设置提供了一个平台。

此外,由于次生代谢的基因都存在于微生物体内,该基因还为克隆和定性其他参与洛伐他汀合成的基因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通道。

Kennedy等人在1999年将此基因用作探针从基因组文库里面分离出两个粘粒,这两个粘粒包含完整的洛伐他汀基因产业集群。

他们发现18个超过64 kb的基因的存在。

这些基因中有两个(lovB和lovF)编码PKS。

如前所述,基因lovB编码LNKS,而lovF编码diketide合酶(DKS)。

在LNKS和DKS甲基域的存在表示,在这两种物质中甲基组可能是在聚合的过程中由S -腺苷甲硫氨酸添加上去的。

此外,该基因的功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序列的比较而得到预测的。

对其功能更多的了解,是通过功能诱变策略的缺失,通过中断群集中的单个基因。

现在很清楚,洛伐他汀合成簇包含两个I型聚(lovB和lovF)合成酶基因。

此外,lovE编码一个拥有典型的双核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调控蛋白质。

lovE中断突变体不能产生洛伐他汀或中间体,而过多的中断突变造成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

据推测,lovE 在转录水平上调节洛伐他汀的生产。

然而,哈钦森等人于2000年发现有第二个具有相似的结构基因lovH。

由于Keller和霍恩在1997年发现,大多数次生代谢产物集群包含一个专门的调节基因,所以洛伐他汀生物的合成过程是如何应用这两个调控基因的,这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lovA和ORF 17编码细胞色素450单加氧酶。

主要nonaketide -派生骨架合成需要LNKS(lovB),还需要至少一种其他蛋白(烯酰还原酶lovC)与LNKS相互作用,并负责处理所需要的正确成长链,在没有lovC的情况下,LNKS就会形成共轭吡喃酮类化合物。

LNKS是包含七个活性部位的聚酶物质,并以某种类似于动物脂肪酸合成酶方式和I型PKS的细菌的功能。

此外,LovB正在减少迭代酶,使得病因不同于模块化、细菌型酶。

LovB的最小领域是反复使用丙二酰辅酶A合成nonaketide萘烷核心。

不同程度的polyketide剪裁后进行修改,每个缩合一步LovB由组合不同催化领域(包括上述所提到的分离enoylreductase,LovC)提供了关键中间体dihydromonacolin L。

LovB也包含了一个C-terminus领域内同序列的一个nonribosomal-peptide合成酶相似的领域。

在其领域中,不了解dihydromonacolin生物的功能。

最近,催化酶作为一个个体的领域已被用来分析生化和结构特点以及其他特点。

马和唐(2007)检查了最小的洛伐他汀nonaketide合成酶didomain与蛋白质。

他们调查表明,大多数检查的领域都能表示为独立的蛋白质,除了KS 领域。

LovB垫的显示板上对malonyl-CoA acetyl-CoA有强的选择性。

这种LovB垫相比于哺乳动物的FAS垫领域显示明显的不同特性,特别是在acetyl-CoA基体的特殊性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