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句式》课件56张PPT

高中语文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句式》课件56张PPT

倒装句语法公式: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谓语前置
31
下列句子该如何调整成现代汉语形式,归纳句式特点。
⑴大王来何·操? ⑵沛公安·在? ⑶客何·为者?
四、倒装句
文言文中,某些 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 不同,称为倒装句。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问题3 :什么是主谓倒装? 问题4 :什么是宾语前置,有哪些句型? 问题5 :什么是定语后置,有哪些句型? 问题6 :什么是状语后置,有哪些句型? 讨论问题,可以参照复习资料。
30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解析: ①④⑦句是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何” 前置,②⑥句是判断句,③⑤⑧句是被动句。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 分的现象,文言文尤其常见。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请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内容 :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 )触草木, (草木 )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省主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 )其不
善者而改之。
3、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4、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谓语 省宾语
5、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6、沛公军(于 )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省介词
7、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8、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 以 )鸡,果如成言。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 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 动者、承受者,这样的句子叫被动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句式(共15张PPT)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句式(共15张PPT)
文言文阅读考点——理解并 翻译文中的句子
识别四种特殊文言句式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及其具体类型
√ 2、学以致用,提高解题能力。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
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有如下几种类型:
1、用“者”、“也” 表判断。 (1) ……“者” ……也
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 , ……也 (3)四人者,卢陵萧君圭君玉,长乐 (3) ……者,…… 。 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纯父。。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 ……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 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
三、省略句
省略句是指句中省略某词或某成Biblioteka 的现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⑴廉颇为赵将,( )伐齐,大破之 ⑵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省谓语 ⑴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⑵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⑴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 )。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 2、用副词“乃”“则” “即”“本”等表判断。
(4)臣本布衣。
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问今是何世。
3.动词“为”“是” 表判断
(1)非我也,岁也。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1)刘备天下枭雄。
4 .用“非”表否定判断。 5、主谓直接表判断。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金千斤,邑万家。
中心词+数量词
(三)状语后置
1、具告以事 2、申之以孝悌之义 1、长于臣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PT)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定语后置
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
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 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
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
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还…… 余录毕,余走送之。
自述省
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 曰:“不
若与人。”
对话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 今日
之事 甚急。”
对话省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 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 PT)
3、省略句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 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 是比较少的)。
2、用“见”、“见……于……” 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 动者)。
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 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 PT)
2、被动句
3、用“为”、“为……所……”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 “……为所……”表示被动。
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 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共52张P PT)
2、被动句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较少见)。
如: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病、痛苦、痛 恨、缺点、嫉妒)
❖ (2)、左右欲刃相如。 ❖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分析五
南。 ❖⑷赐之( 以 )彘肩。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省略句
❖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文言句式——倒装句
❖ 倒装句: ❖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 ❖ 文言文倒装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分析二
❖ 这几个都是比较典型的省略句,省略了句子 中本应该有的成分,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 就应该把这些省去的东西补出来。这种方法 我们称之为“补”。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食粟一石 ❖ 4.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篇。) ❖ 3、要注意古文中特殊的修辞方法(比如互文)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有: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判断句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学优 质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42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课件42张

省略动词宾语 屠惧,投(狼)以骨。(蒲松龄《狼》)
省略介词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省略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省略量词 蟹六(只)跪而二(只)螯。(荀子《劝学》)
Si

倒装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肆 倒装句
倒装句
叁 省略句
省略主语
省 省略谓语 略 句 省略宾语
承前省
文言特殊句式 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
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对话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
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文 言 句 式
目录
1234 判被省倒 断动略装 句句句句
Yi

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 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壹 判断句
判断句
文言特殊句式 文
•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的。
• 在古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 很少把它用作判断词。因此,在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借助语 气词来表示判断。
肆 倒装句
提宾标志:是、之 用“之”或“是”将宾语前置。
•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 唯利是图
文言特殊句式 文
肆 倒装句
强调前置
式句特殊文言 文

高考复习文言文常用句式PPT (共21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常用句式PPT (共21张PPT)

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有3种
1、①……者……也 ②……者 ③……也
2、句中不用“者”,句末不用“也” 。
3、用“乃”“为”“则”“即”等词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 A其南陵,夏后皋 足 之墓也 B蔺相如者,赵人也 B庭中始为篱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其人勇士
D夫天者,人之始 也
( C)
(B)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斯固百世之遇也。 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变式句: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
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课件(共31张PPT).ppt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为”字句:“为”作动词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用“乃、即、则、皆、必”等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失败乃成功之母。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4.“是”字句:如是用“是”表判断的则保留。 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有删改)
如果被敌人打败,连脑袋都留不住,还拥有什么财物!
板块五
介词结构后 置句
明确概念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 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 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形式加例句
1.用“于”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2.用“以”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3.用“乎”字构成介词结构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夜以继日(成语) 格式:宾语+介词(以)+动词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
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 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 而陈。王寻、王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 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 请助将军!”
类型加例句
1.中心词+之+定语(形容词)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中心词+定语+者 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3.中心词+之(而)+定语+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中心词+定语(数量词) 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文言句式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 ”格式。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 惠王下》)
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后面,格式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为“中心语+数(量)词(量)词”。
与亚父。(《鸿门宴》)
值得注意是,并非全部符合上述格式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句子 ,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
第18页
即学 即练
1.(1)以下各句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一样一项是( D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认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以下各句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一样一项是( D )
A.苟以天下之大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铸金人十二
状语后置句形式
例句
用“于”字组成介词结构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用“以”字组成介词结构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用“乎”字组成介词结构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第20页
即学 即练
1.以下各句中,在翻译成当代汉语时介宾短
语不能提前一项是( C )
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9页
类型二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被 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所以这类句子翻译时必须注意关键词 ,翻译成“被例句
“于”字句:谓语+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师说》)
“见”字句:见+谓语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PPT12 (共3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PPT12 (共34张PPT)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⑥覆之以掌 (《促织》)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 “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④生乎吾前 (《师说》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如:1、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2、冀君实或见恕也。
3、“受+谓语”式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
受制于人
4、“为+动词”式。 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它可紧 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引出动 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
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如: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 前省略,变为“……为所……”的形式。
如: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被+动词”式。 这种句式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如: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4、特殊结构: •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 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1、夫晋,何厌之有? 2、宋,何罪之有?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唯陈言之务去 5、惟兄嫂是依 6、惟余马首是瞻 7、惟利是图 8、惟命是听
(二)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 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 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 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 前面去翻译。又因为这一句子成分通常由 一个介词短语充当,所以这种句式又叫 “介词短语后置”。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句式)课件(共68张PPT).ppt
古代汉语 ——句式
目 录熊

壹 判断句 贰 叙述句 叁 否定句 肆 疑问句
01 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是 不用系词“是”的,而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①“主 ,谓+也”, 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如:虢,虞之表也。《左传·宫之奇谏假道》② “ 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 “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如: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 传》④“主 ,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 《贾谊论》)⑤“主+副+谓+(也)” 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主&,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寡人是 问”就是“寡人问是”
⑸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可以无条件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现代汉语中,“夜以继日”结构同此。
三、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①常规句式: 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如: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现代汉语中的千变万化、百发百中、一劳永逸等也是这种用法 。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 顿宕。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 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是时也,禹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表示时 间修饰的分句。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左传·烛之 武退秦师》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PPT10[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PPT10[优秀课件资料]

(4)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 如列传》) (5)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 君窃符救赵》) (6)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唐 雎不辱使命》)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8)圣人无常师。(《师说》) (9)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 壁之战》)
注意:上述两种句式中的“为” 和“见”不同,“见”是助词, 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贴 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 以紧贴着动词(省略了宾语), 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五、用“见”表被动的,如果 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 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省主语

省谓语


省宾语


省介词
省量词
省略 主语 “蛇”
省略介词
“于”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谓 语“鼓”
省略介宾 “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动宾 “之”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省略量词 “只”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蟹六跪而二螯.
一、省略主语
前省略了,变为“……为 所……”的形式。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八、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 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
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 (共16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句式专题复习PPT (共16张PPT)

第二组例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涉江》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 山记》 宾语前置 特点: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 置;(常见否定词:不、弗、未、非、 否、莫、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 宴》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 言?” 特点: 《赤壁之战》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常见疑问代词:何、谁、 孰、安、胡、曷)
11、一言以蔽之 12、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13、言于孙权。 14、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公与之盛,战于长勺。 18、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 裹以帷幕。 19、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中国少 年,与国同疆。 20、甚矣,吾衰也。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 特点: 3、“之”或“是”作提宾标志;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记〉〉 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
特点:
4、介词宾语前置。
第三组例子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石钟山记》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竖子不足与 之 谋。
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 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 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 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 是代词“之”。
2、被动句
1、用介词 “于” 、“受”、 “受……于……“表被动(“于” 引
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 能容于远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而君幸于赵王。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被动句
2、用“见”、“见……于……” 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
特殊句式
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固定句式
倒装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 1、判断句 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3、省略句
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 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 是比较少的)。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 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鼓 而竭。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 ,又请杨子之竖 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 狱门外。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2、被动句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较少见)。
如: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 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
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梁,吾仇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4)“者”、“也”全不用。
如: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2、用副词“乃”、“则”、 1、判断句 “ 即” “ 皆” 、“素” 、“ 耳”
如:将军战于 河南,臣战 于 河北。 今以钟磬置 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激昂 于 大义,蹈死不顾。
又试之 以 鸡,果如成言。 ……及宾客辩士说王 以 万端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3、省略句
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 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 细加以辨别)
等表示判断。这种形式也比较多见。
如: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余购三百盆,皆病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且相如素贱人。 此亡秦之续耳。
1、判断句
3、用动词“为”、“是” 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
“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 公 乃
入。”
蒙后省
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 手自笔录,余 计日以
还…… 余录毕,余走送之。
自述省
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 曰:“不
若与人。”
对话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 今日
之事 甚急。”
对话省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后公改 任 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3、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之斗卮酒。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之以事。 有志者,不随 之以止也。 将献 之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以上几种类型被动句,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省略句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3、省略句
1、省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 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 大破之。承前省
动者)。
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2、被动句
3、用“为”、“为……所……”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 “……为所……”表示被动。
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之归赵。
杞子自郑使 人 告于秦曰
郑穆公使 人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3、省略句
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 “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 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 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 掉。
如:
成名将其上于盆而养之,饲之以 蟹白栗黄,于促织 备 极护爱,留 之以 待限期,以 之 塞官责。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 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 文言句式 优质课件ppt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1、判断句 4、用“非”、“未”、“弗” 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
如:吾本非文人画士……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 如是肯定判断句 ,要用“是” ;如是否定判断 句,要用“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