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园艺术(1)(1)
日本园林的类型与风格解析
池泉庭
• 奈良时期 • 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城北苑、西大寺后院离宫、 井手别业、佐保殿、紫香别业 等 • 一般都以水池为中心。水池有源有流,池中有岛屿洲渚,显示“川 景”、“海景”、“石组”的形象之类,水池的一面为厅堂,共余三 面种植花木,园林的规模不大,水池多为观赏和曲水宴之用,不能泛 舟,是早期池泉庭园的典型样式。
池泉庭
• 平安时期
• 皇家园林:神泉苑、冷然苑、淳和院、朱雀院 、嵯峨院、云林院
• 私家园林( 寝殿造园林):东三条殿、堀河殿、土御门殿及高阳院 • 中轴式,轴线方向为南北向。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 通,池北有广庭(露台),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寝殿平面 形式是较自由的非对称,池南为堆山,引水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 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 和柳等植物,园游以舟游为主。 • 寺院园林(净土园林):法成寺庭园、法胜寺、平等院等 • 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 下来。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是大门、桥、水池、桥、岛、桥、金堂和 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萨的石组)。
•
石
• 道路 • 石铺道路的两种做法亦归纳为若干程式: • 一、飞石道路,即用大小石不等的石块拉开间距散点铺筑,有直打、 大曲、二连打、三连打、二三连、三四连、雁挂、千鸟挂等程式。 ; • 二、敷石道路,用条石和块石相闯拼联铺筑,类似中国的“花街铺 地”,有飞石寄敷、鳞敷、霰敷、玉石敷、短册寄敷、切石敷、水纹 敷等程式。
日本大胆人体1艺术
三一文库()〔日本大胆人体1艺术〕*篇一:人体艺术图1*篇二:【女人的身体(一)】阴毛阴毛简介阴毛又称耻毛,是生长在人类外生殖器上、裤裆内和大腿内侧上的毛发。
虽然儿童在该部份也有长有稀薄的幼毛,"阴毛"这个名词一般指的是因为雄激素水平上升而引致的浓密卷曲的毛发。
当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时,外生殖器附近开始长出阴毛。
有的少女会对阴毛产生厌恶感,甚至感到羞耻。
其实这一部位之所以被称为"耻部",是因为这一部位羞于示人,每一个人都有,又有什么羞耻呢?欧美人就称这一部位为"维纳斯丘",听起来很美妙。
作用阴毛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为保护我们的身体而长出来的,阴毛能够吸收这些部位分泌出来的汗和粘液,向周围发散,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性生活时,它还能起到增加外生殖器处摩擦所引起的快感作用。
此外,阴毛还有保暖的作用,保护精子卵子正常生存温度!阴毛的作用除了是性征,亦可在性行为时减低急速移动产生的摩擦和痛楚,另外,人体阴部汗腺管较为粗大且?丰富,出汗量多,加上部位隐蔽,容易发生透气不良,阴毛的存在,可以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不长阴毛是否影响性生活?阴毛是人体的第二性征之一。
一般来说,女孩子11-12岁、男孩子14-15岁,开始出现阴毛。
如果这时不长阴毛或阴毛稀疏,在医学上称为无毛症。
患无毛症的女子俗称"白虎",患无毛症的男子俗称"青龙",在旧社会流传"青龙、白虎不吉祥","患男克妻,患女克夫"等,纯是无稽之谈。
给患者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甚至有人不敢谈恋爱。
一般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开始以后,由于雄激素的作用,使其阴部毛囊长出阴毛。
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是睾丸分泌的,女性体内也有一定量的雄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卵巢间质分泌的。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阴毛的有无和疏密,都与体内雄激素水平,以及阴部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程度有关。
日本的艺术(一)
装清水的水缸。
竹勺(把水从水缸里勺到茶釜)。
“枣子”(又名
“利休枣”),因 为形状像红枣,故 名。放置抹茶的木 制漆器,带盖儿。
陶 茶 如茶 罐 水 ,具 。 , 金代 火 铁表 点 釜着 燃 ,世 的 木间 火 竹的 炭 勺所 , ,有 土 水事 物 。 -
大唐 这 抹 应代 种 茶 禅。 吃 是 师南 法 一 传宋 也 种 入时 名 青 日, “ 绿 本经 末 的 。圣 茶 茶 一”叶 禅,粉 师起末 、于,
关 于 抹 茶
日本茶道历史 代表人物
荣西
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
之祖,也是日本的 “茶之祖”。
村田珠光
(1423-1502) 珠光被称为茶道的 “开山之祖”。正是 他把饮茶从游艺上升 为茶道。
武野绍鸥
曾师从当时最有名的 学者三条西实隆学习 “和歌道”。并从珠 光的门人处修习茶道。 他扰日本“和歌道” 中的素、净、雅思想 引入茶道,是茶道民 族化的一个重要人物。
因的据花 素角日道 产度本自 生和人中 了四自国 两季身传 、花的入 三草喜日 千的好本 个不、后 流同欣, 派等赏根 。
池坊立花
“池坊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弟子约有100万人。池坊则成了日本花道的 代名词。 池坊的历史,就是插花的历史。 池坊插花已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日 本花道的本源,也是日本最古老的花道。 其发源可以追溯到隋代的佛教插花。
盛花
投入
自由花(じゆうか)
自由花也称“前卫花”是从上述“盛花投入”派生出 来的现代花形,所以自由花也可说是现代的“盛花 投入”。自由花没有立花和生花在花材等方面的种 种制约。各流派只要合乎本派的基本型,可以自 由地大胆创新,它的特点除了色彩本位与自然本 位外也很注意造型,是这三者结合起来的的有现 代化感觉的花形。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日本庭园文化
禅宗庨园
枯山水庨园仅仅利用白砂不山石来发现庨 园癿主题。 山石表示瀑布,海岛。石组似龟则为龟岛, 竖向似鹤称为鹤岛。 白砂上带有砂纹代表江河流水。 夜里,白砂反射月光,肌理分明,立体感 枀强。庨园表情随时间而发化。
书院式庨园
书院式庨园形成于安土·桃山时代,日本结 束了百年乱战,推行发革。其建筑园林风格逐 渐摆脱了中国癿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癿书院 式风格。 书院式建筑指癿是武家癿宅邸风格,建筑 体量恢宏,造型华丽,此时癿庨园称为书院式 庨园。 ···多为池泉式
南庨:表现癿是大海 癿单纯和明了。设计 了一堆白砂癿小丑, 幵设有娑罗双树于庨 园西南角。
龙安寺是由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绅川胜元于宝德二年(公元 1450年)创建癿禅宗古寺。龙安寺位于日本癿京都,龙安寺庨园是日本 庨园抽象美癿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癿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 着青苔癿岩石,建寺时是日本规觉艺术収生重大革新癿时期,龙安寺是 著名癿枯山水庨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细指定为丐界文化遗产。
佛教思想石组
···三尊石组
···礼拜石组 ···坐禅石组 ···须弥山石组
祝福祈愿石组
···蓬莱山石组 ···龟岛、鹤岛石组 ···七亓三石组(奇数为阳,寓意吉祥) ···阴阳石组
风景石组
···瀑布石组
···护岸石组 ···群山石组
实用石组
···踏石 ···蹲踞石 ···铺路石
禅宗庭园
池泉·回游式:
大名庨
顾名思义,大名庨就是日本诸侯所见癿庨 园。是通过在平坦宽敞癿地方迚行名胜风景癿 再造。 通过园路同游同赏。 各地名胜癿一个缩影,类似于颐和园。力 求做到“丐间景色在一家”。
坪庨
利用房前屋后癿建筑之间癿空隒所创造。 其原本功能为提供采光和通风,具有功能 价值。
枯山水—日本造园艺术
枯山水—日本造园艺术
“枯山水”一般面积不大,很少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所以大都叫“庭园”,而不是“园林”。
惟其小,便于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将每一细节做到极致。
在一些人眼里,把它看作是放大版的盆景,似乎也不为过。
江户时期以来,一些颇具禅学
园家在池泉园林里,僻一角,用“枯山水”的手法立石造园。
有“国师”之称的梦窗疎石(1275~1351)在1339年制作了徊游式池泉园京都西芳寺庭园。
在西芳寺西北面山腰指东庵前一块不大的地方,梦窗用白色砂砾耙出波纹,用几组天然岩石作为役石(角色石):坐禅石、须弥石、龟石、鹤石、蓬莱石等,创作了“洪隐山枯山水石组”,被认为是现存的最早的“枯山水”范例。
稍后,在禅寺方丈庭院里用“枯山水”的手法造园的做法成为一时之兴,造园
家就是有很高修养的和尚,称“立石僧”。
这些僧人不仅绘画出色,而且创造性地将宋元泼墨山水画的一些技法和表现手段变相地移植到“枯山水”。
名震画坛的雪舟等杨(1420~1506)所作的山口县常荣寺、岛根县万福寺庭园很具代表性。
“枯山水”集大成者是江户时代的武将、茶道远州流的开山鼻祖、造园家小堀远州(1579~1647)。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目录
1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2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3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4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 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 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 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 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 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 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 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 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 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 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 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 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 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 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 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 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 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 泉园。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日本园林(池泉、枯山水、茶庭)
•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
•
第2时期 时期
日本园林的类型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② 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③ 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第1时期 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时期
第2时期 时期
枯山水园林
• 枯山水的庭园形式最早出现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 在平安时代的造园书《作庭 当中。 记》当中。我们看到的现存 枯山水” 的“枯山水”庭园是在室町 时代以禅宗寺院当中表达禅 宗思想的庭园为中心发展起 来的。 来的。
枯山水与“禅宗” 枯山水与“禅宗”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 日本在飞鸟时代开始接受佛教,并派学生与工匠前往中国学习 艺术文化。13世纪时 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 世纪时, 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佛教的一支流派“禅宗”逐渐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在日本流行开来,为反应禅宗修行者的“苦行”以及“自律”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精神,日本开始摒弃池泉庭院转而摸索出了一种包含了“禅宗” 思想的简朴庭院———— 枯山水”庭院。 ————“ 思想的简朴庭院————“枯山水”庭院。
茶庭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枯山水解析
学号11130227日本枯山水园林解析学生姓名石莹班级11级园林2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建筑学院2013年6月13日日本枯山水园林解析【摘要】日本的枯山水园是日本园林发展史上独具匠心的园林艺术,作为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本文对枯山水的形成、枯山水的造园艺术进行分析,同时剖析禅宗思想与枯山水园林造景手法的内在联系,对日本枯山水庭园作大致概况与解析。
【关键词】日本园林;枯山水;禅宗;【正文】1. 枯山水园的产生1.1 产生背景日本历史的时代分为四个阶段:古代(飞鸟、奈良、平安)、中式时代(镰仓、南北朝、室町)、近世(桃山、江户)、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平成)。
日本庭园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
从现存的庭园来看,它的风格和形式特点根据时代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宫殿式建筑庭园、净土教庭园、禅宗庭园、书院式庭园、茶庭、回游式庭园、大名庭。
伴随时代的变革和发展,日本进入武家统治的时代(即中式时代)之后,由于统治者对禅宗的崇尚,禅宗思想逐渐地渗透到一般社会的精神生活当中。
在这种条件下,禅宗思想在庭园设计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种新的庭园表现形式——禅宗庭园。
在室町时代(约1333—1568年)以禅宗寺院当中表达禅宗思想的庭园为中心可分为亦即池泉・回游式庭园和枯山水庭园。
1.2 产生的原因1.2.1 禅宗思想的影响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庭园的形态逐渐抽象化,庭园的构成元素也逐渐减少,设计师只是利用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元素来营造丰富的显示和人们理想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宗教的思想。
1.2.2 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在美学意义上与中国水墨画有相似的共同点,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泼墨山水,到了室町时代,成为绘画主流的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征以及对于空间层次感的表现对于庭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色彩的水墨画给人给枯淡、空寂之感,枯山水庭园亦然。
1.2.3 政治经济的影响当时文化的统治者由于政治上的失利和经济上的窘迫,不能像从先那样将规模宏大的自然原封不动地引入庭院中,因此积极支持设计师们采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来营造理想的自然。
日本庭院设计认识
日本庭院设计认识日本庭园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园林艺术的处理上寓情于景,以景印情,浓缩自然和意化自然。
日本人将造园艺术有发展的纳入自己的文化中,而非对舶来文化的一味照搬。
凭着他们对水、石、和沙的绝妙布局,把造园艺术发展到一个完美的巅峰,从而产生了自己的风格和园林艺术。
在经过长期发展后,也自成一格。
纵观日本园林,它为人们留下集中截然不同的庭院类型,如传统的耙有沙纹的枯山水庭院,融小桥、湖泊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古典回游式庭院,以及环绕着竹或树篱的僻静的茶道庭院。
这些不同形式的日本庭院,主要是受到由中国传入的禅宗佛教、茶和山水画的影响,使其产生一种洗练、素雅、清幽的风格。
枯山水庭院大约在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而后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融合。
至13世纪,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它使日本的园林设计更趋严谨、自然。
禅宗园内的造景元素多静止、不变的色调,如苔藓、沙砾和石头、常绿树等,庭院内基本上不使用任何开花的植物,因为在禅宗修行者们看来,花朵是华而不实、易凋谢的,会打乱人们的沉思,以及他们所追求的“苦行”和“自律”精神。
在庭院中,常将一幅画面减至寥寥数笔,营造出一种“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的园林景观。
灌木、小桥、岛屿、甚至水体这些常用的造园要素均被剔除,只留下岩石、天空和土地等,运用极其简单的材料而能创造不凡的景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着实令人赞叹。
它如同日本绘画、文字一样,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意念则来自禅宗道义。
这就是典型的日本枯山水庭院。
“石”在日本有宗教象征意义。
日本人视“石”为神祭拜,石庭院便成为一处神圣场所。
而岩石的选择及配置自然在枯山水庭院中有特殊重要性。
岩石则采用常用的花岗岩、片磨岩等有个性的石种,还有浅色系的沉淀岩石,如石灰岩或火山岩等。
岩石的设计要经过反复推敲,一般设置多为单数,三五块岩石为一组,注重大小搭配,造型生动而富有整体韵律感。
由于石块呈不规则状,铺设时要加强石块之间的呼应与协调,而与整个环境取得一致。
日式庭院
龙安寺庭园
细 腻 、简 洁 且 程 式 化
茶庭: 是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茶道成熟的产物。茶室外有茶 园,体验茶道往往是从茶庭进入茶室。不仅是茶室,茶庭也要营 造出一种“和、敬、清、寂”的气韵,踏入茶庭即意味着进入了 另一个不同于俗世的世界。
茶庭也叫露地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茶庭 的景观作用己大于实用功能。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 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 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 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 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
观赏方式——坐观式、回游式、舟游式、 日本园林多以静观为主,特别是小园林,其观赏角度只有 一个,虽在园路,也只是看而不是让人走进去赏玩,故称为坐 观式园林。 回游式与此相对应,是可以供人走进去赏玩的,其观赏 角度有多个,可以做到移步换景。
舟游式是以游船为交通工具的回游式园林。在大园林中 一般是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大一些的庭院也可用回游式。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综合性的园林,比如一些大名园林, 就将池庭、茶庭和枯山水等融为一园。有的园林还设有能乐舞 台、跑马场和射箭场。幕府为了控制各地大名,实施一种的措 施,规定大名必须一年住本藩,一年住江户。其妻小则必须住 在江户充当人质。大名们于是在江户建造了自己的宅邸,并配 备了美丽的庭园。大名们在江户积极营造庭园的同时,也带动 了本藩的庭园发展。这些大名们互相攀比,促使一大批具有很 高艺术价值的庭园诞生。
1、筑山庭和平庭 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 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筑山庭中的土山相当于中国园林中 岗或阜,坡度缓和的土丘称作野筋;
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 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渺漫的效果;
日本园林几个时期和分类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前期庭园要求表现自然,贵族别墅常采用以池岛为主题的“水石庭”。
到平安时代后期,贵族邸宅已由过去具有中国唐朝风格的左右对称形式,发展成为符合日本习俗的“寝殿造”形式。
这种住宅前面有水池,池中设岛,池周布置亭、阁和假山,是按中国蓬莱海岛(一池三山)的概念布置而成的。
例如京都宫道氏旧园,在寝殿(现已不存)南面有水池,池中有三座小岛,池西设泷石组(即叠落式溪流,近似小瀑布)。
这个时期的庭园用石渐多,有泷石组、遣水石组(在水流边的布石)、池中小岛式石组(所谓龟岛、鹤岛、蓬莱岛等)。
一些佛寺也多在大殿前辟水池,池中设岛,或在岛上建塔。
岩手县毛越寺和京都法胜寺即为遗例。
记述平安时期造园经验的《作庭记》,是日本最早的造园著作。
镰仓时代武士阶层掌握政权后,京都的贵族仍按传统建造蓬莱海岛式庭园,鹿苑寺庭园即为一例。
另一方面,由中国传入的禅宗佛教兴盛起来,禅僧的生活态度以及携来的茶和水墨山水画等都对日本上层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也引起日本住宅和园林建筑的变化。
禅、茶、画三者结合孕育而成的思想情趣,使日本庭园产生一种洗练、素雅、清幽的风格。
当时最负盛名的造园家是镰仓末期的禅僧疏石(梦窗国师),他曾设计构筑京都西芳寺、天龙寺、镰仓端泉寺、甲州惠林寺等的庭园。
他也是枯山水式庭园的先驱,对日本庭园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室町时代武士宅园仍以蓬莱海岛式庭园为主。
由于禅宗仍很兴盛,在禅与画的进一步影响下,枯山水式庭园发展起来。
这种庭园规模一般较小,园内以石组为主要观赏对象,而用白砂象征水面和水池,或者配以简素的树木。
典型实例是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和龙安寺庭院(均为方丈庭园)。
大仙院建于1513年,庭园位于方丈室前,宽仅5~6米,以一组有“瀑布”的石组为主体,象征峰峦起伏的山景,山下有“溪”,用白砂耙出波纹代替溪水。
这种无水而似有水、有声寓于无声的造园手法,犹如写意山水画,是一种有高度想象力的艺术概括。
龙安寺方丈庭园枯山水全用白砂敷设,不植树木,白砂中缀石组五处,共15块,分为五、二、三、二、三,由东到西,面向方丈室作弧形布置,风格洗练而含蓄,被视为枯山水庭园代表作。
日本园林的类型与风格解析
日本园林的风格
作为日本园林的风格,我们常会提到池泉园林、枯山水、假山水、筑山 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之问的组 合,如池泉观赏园、池泉回游园、坐观式枯山水,等等。 ——刘庭风《日本园林的风格漫谈》 • 池泉园、筑山庭和平庭是一组在剖面上进行区分的园林风格概念。 池泉园是以表现水池和泉流为主的园林形式,筑山庭是以表现土山 为主的园林形式,平庭是在平地上布置园林景观的园林形式。 坐观、舟游和回游是在交通意义上不同的园林游览方式。
植配
• • • • 对植物进行造型修剪; “七五三”韵律模式; 动态平衡的构图方式; 追求淡雅的色彩效果。
日本园林的特质与文化内涵
• • • • • • •
内向 自然 纤细 沉静 纯净 隐喻 幽玄
• 佗涉寂
平城宫东院庭园
• 平城宫东院庭园 • 东西宽60米,南北深70米,全院围以土墙。 • 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池中的中岛南北无桥,但与北岸主体建筑同处一 条南北轴线上。中岛用鹅卵石铺成,植孤松一株。建筑为唐式,两坡 顶,五开间,南北向,高床式,四面出檐廊平台,四周栏杆围合,红 柱、黑瓦、白墙。 • 主体建筑的东面架平桥,桥为木制,红色栏杆,与建筑一字排开。水 池东北角建拱桥,成为水口的镇水桥(反桥),也是木架拱桥,红色。 两桥一横一竖恰成直角,把水面分成三处,从水口向南依次扩大面积。 反桥的北面为建筑,三开间,两坡硬山顶,当心间正对反桥。中间池 面的北岸突出半岛,覆以鹅卵石,尖端点缀景石。水池的西北有另一 来水,曲折蜿蜒,为当年举行曲水宴之处。 • 园东南角建有角楼
•
石
• 道路 • 石铺道路的两种做法亦归纳为若干程式: • 一、飞石道路,即用大小石不等的石块拉开间距散点铺筑,有直打、 大曲、二连打、三连打、二三连、三四连、雁挂、千鸟挂等程式。 ; • 二、敷石道路,用条石和块石相闯拼联铺筑,类似中国的“花街铺 地”,有飞石寄敷、鳞敷、霰敷、玉石敷、短册寄敷、切石敷、水纹 敷等程式。
中外名园7-2日本造园艺术
2.日本中期的寺园、枯山水及茶庭
12世纪以后,日本从武士政权、幕府政权到 群藩割据,经历数百年的战乱和锁国状态。 12世纪~13世纪武士执政期间,对贵族豪华虚 荣的生活方式取轻视态度,而对朴素的实用的生 活方式则十分重视。武家建园则和实际生活紧密 相关。在庭园中惜爱树木,不作华丽或玩乐设施, 一切从朴素或实用出发,造庭趋于简朴。
(2)飞石、延段。 日本庭园的园路一般用沙、沙砾、玉石、切石、 飞石和延段等做成,特别是茶庭,用飞石和延段较 多。 飞石类似于中国景园中的汀步,按照不同的石 块组合分四三连、二三连、千鸟打等,二条路交叉 处放置一块较大石块,称踏分石。延段即由不同石 块、石板组合而成的石路,石间留有细缝,不像飞 石那样明显分离。
室町时代(1338一1573年)到桃山时代(1573一 1600年),日本茶庭逐渐遍及各地,成为一种新 式景园,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流派。 继梦窗国师之后,中任和尚为室町时代的大 庭园家,继中任和尚之后是普阿弥,他们各都创 造了许多名园。室町时代后期由于贸易发达财政 富裕,足利氏期间产生出“金阁”、“银阁”式 庭园,特别是鹿苑寺金阁和慈照寺银阁最为出名。
日本造园艺术
—般认为景园有东方、西亚、欧洲3大体系。
东方以中国景园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 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山水、植物和 建筑相结合。
西亚景园古代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 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
欧洲系景园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 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 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解读日式枯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
解读日式枯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作者:谢佳超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枯山水园林是日本民族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而根据日本国实际情况改造而成的微缩式园林景观。
其不仅在精神上是对中国禅宗思想的体现,同时也在园林艺术表现手法上探索精致与细腻,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枯山水园林;精神内核;设计元素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2-0056-01一、枯山水园林概述枯山水园林,又名假山水园林,其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枯寂玄空,深邃奥妙,用最简洁的构成元素表达最抽象的意韵。
枯山水园林形成原因主观上是因为日本本土为岛国环境的特殊地理特征,其自然资源的限制和以海为生的生存方式凝结成日本民族独特的景观感悟。
至于客观上的原因,有两种文化对于枯山水园林景观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分别是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和从中国流传至日本的佛教禅宗文化,因此它与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血溶于水的关系。
二、枯山水园林的精神内核——“禅宗”日本的禅宗源自中国佛教宗派,它是由12,13世纪的日本高僧禅师从中国引入的,深深渗透了日本的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
而禅宗讲究“本心”与“顿悟”,认为只要人能够静心修行,就能遁入涅槃与自然融为一体,凝固永恒。
日本的先民们生存在与自然抗衡中,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强大与自身的渺小。
自然中美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人类无法左右,却又生命短暂,韶华易逝。
因此他们喜欢运用常绿树,苔藓,砂石这些元素来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并一生苦行戒律来达到禅宗的境界。
我们可以感受到,枯山水中表达的那种孤寂虚空的氛围和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表达的就是禅宗的最根本的理念。
三、枯山水园林设计元素的运用1.砂的运用。
枯山水园林多使用质地洁白的白砂石,禅宗僧人推崇它们的同时也赋予了深奥悠远的禅宗理念,凡僧人坐禅修行的地方都用白砂作为造景材料。
白砂的纹路多种多样,有传统的纹路图案,还有造园家或者屋主自己自行设计的风格多样的纹路。
走进日本 了解日式园林
走进日本了解日式园林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
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
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日本园林的历史发展史前时代:日本在公元3~4世纪时即有苑园。
从大化革新到奈良时代末期(645~780年)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文化(史称“奈良文化”),园林也得到发展。
飞鸟时代:(538年)从百济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雕刻、绘画、工艺也从中国输入到日本列岛而兴盛起来。
在庭园方面,首推古天皇时代(593~618年),因受佛教影响,在宫苑的河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须弥山,作为庭园主体。
平安时代:(794~1192年),京都山水优美,都城里多天然的池塘、涌泉、丘陵,土质肥沃,树草丰富,岩石质良,为庭园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一时代前期对庭园山水草木经营十分重视,而且要求表现自然,并逐渐形成以池和岛为主题的“水石庭”风格,且诞生了日本最早的造庭法秘传书,名叫《前庭秘抄》。
封建时代:12世纪末,日本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武士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朴素实用的宅园;同时宋朝禅宗传人日本,禅宗思想对吉野时代及以后的庭园新样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此时已逐渐形成“缩景园”和佛教方丈庭的园林形式。
室町时代:(14~15世纪)是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造园技术发达,造园意匠最具特色,庭园名师辈出。
以“枯山水”庭园最为著名。
桃山时代: (16世纪),茶庭盛行。
茶庭面积虽小,但要表现自然的片断,寸地而有深山野谷幽美的意境,更要能使人默思沉想,一旦进入茶庭好似远离尘凡一般。
江户时代:(17~19世纪)初期,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
中日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差异
中日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差异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有的生态化和“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特征,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影响遍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等。
而日本在中国古典园林与本土文化相复合、变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的艺术特色,在这里我将谈谈中日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差异。
主要从一般手法和特殊手法两方面来论述。
一般的手法主要包括意境、空间和材料三方面。
而特殊的手法主要是指园林风水及禁忌方面的手法。
(一)一般手法上的差异。
1.从意境创造上看。
书香与禅意可以分别代表中日园林意境的差异。
中国园林偏重于仁山、儒味、和人之喜。
其主体是文人园林,是与山水诗画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文化,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着力于在园林中再现自然,师法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趣,通过真山真水、花草树木的配置,特别是通过为数众多的诗、画、文、题、联、匾、额等点景之作,表达深刻的寓意,处处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追求、审美情趣和文人寄情山水的审美趣向,使文人在对自然的体悟中感受个体生命的意义。
除此之外,中国道家推崇精神上的超然尘外,主张人格身心的绝对自由,是积极进取过程中的一种退思、休憩、调整心绪,所以意境趋于“人之喜”。
而日本古典园林则是偏重于智水、佛味和物之哀。
其主体是武士园林或僧人园林。
日本园林虽然也是以自然山水为造园主题,但因为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所以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是写意,更多地体现了闲寂幽玄的“禅”的意趣,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
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
物哀是贯穿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点。
所表达的是空灵冲淡的“彻悟心境”,体现的是一种由对自然万物、人生百态的感悟而触发、引生的低沉、悲愁、优美、纤弱、哀戚的情绪。
其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
日本桂离宫造园艺术总结
日本桂离宫造园艺术总结日本古典园林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方园林中亦仅次于中国园林,位居第二。
日本园林发源于中国,飞鸟时代(公元593-710)和奈良时代(公元711-794),曾派遣隋使和遺唐使进入中国学习造园,在日本以泉源为基地,创立池泉园,即中国的山水园。
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大加模仿中国唐朝的山水园,由唐风园林发展为寝殿造园林。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 ,随着佛教的传入,掀起了佛教园林的创作,创立了有唐风山水园风格的净土式园林。
在日本南北朝时期(公元1333-1392) ,开始了枯山水的实践。
室町时代(公元1393-1573),创立了茶庭,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把池泉园、枯山水、茶庭融于一园之中,形成综合性园林。
这种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天的日本公园。
日本国定的古名园有143处,这里介绍的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些。
桂离宫位于京都市石京区桂清水町桂川岸边,全园面积58210平方米,为茶庭与池泉园的结合,是三大皇家园林的首席,也是日本古典园林的第一名园。
桂离宫是智仁亲王和智忠亲王父子创立的。
智仁亲土是正亲叮天皇的孙子,诚仁天皇的皇六子,后阳成天皇的皇弟,同时被大将军丰臣秀吉收为养子,被封为八条宫。
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化,23岁追随细川幽斋学习,精通绘而、音乐、花道、茶道、造园。
他的长子智忠亲王,与父亲一样,也是一个文人,也喜欢造园。
所以说,佳离宫可说是日本文人园的代表之作。
智仁亲王1620年开始建造桂离宫,1625 年建成。
事隔20年,智忠亲王于1645年重修增筑,于1649年完工,当今之局是智忠亲王完善后的景观。
关于造园家,有人说是江户时代最著名的造园家小垢远州的手笔。
但是,据考证其实是小堀远州的弟弟小堀正春的作品,故有小堀远州的风格。
从造园风格.上看,桂离宫是多种风格的综合体,既是池泉园,又是书院造庭园,也是池泉园、茶庭和文人园。
说它是池泉园,是因为它以泉源为中心,构筑水池,池中布置五个岛屿,岛屿之间用桥相连。
日本造园手法在现代商业空间屋顶花园中的运用———以大阪难波公园为例
日本造园手法在现代商业空间屋顶花园中的运用———以大阪难波公园为例作者:谈舒雅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2期摘要:日本造园手法在借鉴和吸收他国造园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造园美学观。
本文以难波公园为例,结合日本造园手法,分析了商业空间屋顶花园的景观造园手法与提升消费者感知体验的关系,为我国商业建筑屋顶花园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方向。
关键词:日本造园;屋顶花园;商业空间;景观设计近年来,随着国际化文化传播的发展与影响,日本造园手法作为日本传统艺术代表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日式造园的美学基础中,文化的精神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这些文化精神思想在日式造园手法中衍生出空间张力、古典、潇洒等日本特有的气韵。
日本造园手法流传至今,拥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日式造园手法最初多用于建造祭拜神灵的仪式庭院,如京都龙安寺的石庭,南禅寺的方丈庭院等。
后随着时代变迁及各种阶级人群的不同使用而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在现代商业空间的运用中变换出了新的面貌和风韵。
位于日本大阪市中心的难波公园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商业综合体。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园,而是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纽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以及购物、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城市功能完美结合[1]。
公园内的屋顶花园中遍布了各式精致的绿化景观、雕塑小品。
设计师在灵活运用日本造园手法的基础上,将自然元素与商业氛围恰当地融为一体,使得商业空间在景观的烘托下显得更为美观也更具活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在其间停留。
这些都使得难波公园成为了大阪市的新地标。
1 自然风景式造园手法日本的自然风景高低起伏,地形变化丰富,建筑和庭院的发展均与自然风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本国土宽敞平缓的土地面积有限,因此,大部分建筑景观的建造都必须在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面积及起伏跌宕的地形上下功夫,从而发展成为非常具有鲜明特质的日本造园风格。
为了能在建筑内很好地观赏室外美丽的风景,设计师将人工峡谷的想法运用到难波公园中,将一条原本简单枯燥用于连接南北2 片区域的混凝土走廊,加入各色石材,堆叠成“峭壁”,构造出一片具有神秘氛围的错落探索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植物
中国园林分两种,一是对花木外形的欣赏,二是欣赏花木蕴涵的 文化。日本对苔草类植物情有独钟,在乔灌木方面也欣赏植物 的外在美,日本喜欢象征长寿的植物和能体现生命意义的植物。 中国分两种情况:一是季相美,显示四季不同的景观。二是植物 的空间审美,同其它造园要素搭配,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 日本重视春景和秋景,春赏樱花,秋赏红叶。樱花开在春季,只有 短暂的几天;红叶类植物因其在秋季显出血染的风采,因而深受 日本人的喜欢
京都龙安寺
京都西芳寺
桃山时代庭园总括
时代背景 古代遗制一扫,强固的封建体制, 宗教权威的否定,政治的绝对制度, 豪壮华丽之美一统天下 茶庭隆盛,鹤龟岛的蓬莱思想成为 主导地位,其它思想散见 茶庭,蓬莱庭园,坐视观赏式,池 泉式,枯山水式,回游式,大名式, 筑山式 利用巨石,水池小而深,筑山高而 多数,苏铁利用,大名庭园,寺院庭 园发展,蓬莱岛架桥等 感觉上石组荒野感,强烈,创作式 ,魄力感,不均衡等
思想背景 神仙思想(蓬莱与龟鹤) ,净土思想,禅宗思想
形式(地形分割) 种类 园,寝殿造庭园 寝殿造,阿弥陀堂 曲水宴,大和绘,绘卷物
平安时代后期,出现了一部日本乃至东亚造园史上最早的专著——《作庭记》, 作者橘俊纲。概述真是详细的记录了平安时代后期日本寝殿造庭院的形式及其造 园技术,对日本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以游览方式可分为坐观式、舟游式、回游式; 以主要观景形式可分为池泉园、筑山庭、平庭; 以园林功能则主要有寝殿造庭院、净土庭院、枯山水、茶亭等;
筑山庭和平原
坐观式、舟游式、回游式
枯山水庭园
室町时代开始,日本社会上有文化的阶层—朝廷贵族、禅宗僧侣, 他 们热爱造庭,认为山水庭院有助于参禅。在质朴、空灵、通透的庭 院里吟 咏禅诗,观赏园景。禅僧们大都擅长园林设计,其中最具特色的要 数“枯山 水”造景艺术 。 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 、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禅宗冥想的精神构思。 因而具 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
四 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式样丰富,皇家讲究对称,私家园林讲求一定变化, 门窗花式多、雕刻装饰多,建筑密度较大。日本园林建筑多为 高台式,式样简洁,以不对称为主,门窗构件式样简洁,建筑密度 较小。 中日两国的建筑都可以分为主体实用性建筑、休闲性建筑、 附属建筑、建筑小品四类。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厅、阁、堂等 是私家园林主体建筑,皇家园林则是宫殿;日本古典园林以寝殿、 书院、金堂等作为主体建筑,茶室是茶庭的主体建筑。中国古 典园林中的休闲性建筑有亭、廊、榭等;日本古典园林中休闲 性建筑有钓殿、舟屋等。附属建筑在此指的是桥、围墙等。 中国园林有牌坊、影壁等,日本园林有石鸟居、石灯笼等。
庭园思想背景
庭园形式
手法特色
特征
京都二条城庭园是桃山时期代表建筑
茶庭:茶庭的产生和发展直接渊源于茶道的兴起和盛行。 茶庭的的规模、内容和布局是按照茶道的要求和参加者的心理状态确定下来的。
日本传统园林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一地理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 纯和凝练。岛国的自然资源有限,在对有限景观的理解表达上,透 过重重表象,挖掘和提炼了自然精髓。对景物深刻感悟,加上文化 情节,造成了日本景观设计的独特风格。
茶庭格调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以便于沉思冥想,故造 园设计比较偏重于写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 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禅者、茶人心造 其境的禅宗主旨。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 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对精神空间的追求。
平安时代净土庭院的标志性建筑:凤凰堂(阿弥陀堂)
幕府专政时代(1192-1867)
平安末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武士阶层--武家,并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 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夺取政权,并在镰仓东京附近建立“幕府”,自任将 军,开始了幕府专政的武家政治时期。 镰仓时代庭园总括
时代背景 庭园的背景思想 武家政治,武家气质,武家文化 神仙思想(蓬莱与龟鹤) ,净土思想 ,禅宗思想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 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 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 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龙安寺寺内景点有:矿石寺院,枯山水庭院,鸳鸯池,其中最著名的是矿石寺 院,不见一点泥土,由圆形和椭圆形的小石子铺成,其上摆有十五块岩石,无 论从什么角度看,都会有一块矿石隐藏。
日本的茶室建筑可以说是日本建筑空间精神性的代表。日本茶道以拂去俗尘而 体认并表现清净寂静的佛心为第一要义‚ 特别强调禅茶一如。茶叶虽然在汉末 已传入日本,但直到宋代,随着佛教禅宗和禅僧饮茶习尚的传入,饮茶才在日 本广泛流行。日本茶道即来源于中国宋代禅宗倡导的和、敬、清、寂的教义, 其目的是利用茗茶来修养个人性情和参禅悟道。桃山时代,艺术家干和休将禅 宗精神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道开始从幽闭的寺院走入日本社会,日本 的园林也因此多了一种类型——茶庭。
飞鸟时代的杰作-奈良法隆寺
奈良时代(710-794)
飞鸟末期的“大化改新”推翻了奴隶主大贵族的统治,正式确立以天皇为首的 封建制度,公元710年奠都平城京奈良。 奈良时期,日本全面吸收中国盛唐文化,先后派遣“遣唐使”十九次。 奈良时代庭园总括
思想背景
庭院形式
佛教思想(须弥山思想),神仙思 想(蓬莱与龟鹤 池泉,舟游庭园,自然庭园 池畔建筑高楼
飞鸟时代(592-710)
公元5世纪,居住在濑户内海的大和部落统一全国。大和的皇室和贵族奴隶主 的势力逐渐向其他地方扩张,形成以天皇,大贵族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史称 “飞鸟时期”。 飞鸟时代庭园总括
思想背景 形式
佛教思想,神仙思想(蓬莱与龟鹤) 池泉庭园雏形,自然庭园
建筑 种类
池畔旁有高楼 蓬莱庭,须弥山庭
枯山水中使用的石头,与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相比,它更像是一幅立 体的水墨山水画,是在三维空间中追求的二维效果。枯山水抽象、纯净的 形式给人们留出无限遐想的空间,它貌似简单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能 于无形之处得山水之真趣,这正是禅宗思想在造园领域的凝聚。
枯山水代表性实例龙安寺方丈南庭的枯山水
茶庭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 有岛。山上松柏枫 竹翠绿成荫,湖中 水清见底,倒影如 镜。岛内楼亭堂舍 错落有致。桂离宫 的主要建筑有书院、 松琴亭、笑意轩、 园林堂、月波楼和 赏花亭等。
龙安寺
龙安寺是由室町时代应仁之乱东军大将细川胜元于宝德二年(公元 1450年)创建的禅宗古寺。龙安寺位于日本的京都,龙安寺庭园 是日本庭园抽象美的代表: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 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建寺时是日本视觉艺术发生重大革新的 时期,龙安寺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 界文化遗产。
日本历史年表 上古时代:-592 古代:飞鸟时代(592-710) 奈良时代(711-794) 平安时代(794-1192) 中世:镰仓时代(1192-1333) 室町时代(1393-1573) 近世:桃山时代(1573-1603) 江户时代(1603-1867) 现代:明治时代(1868-1911) 大正时代(1911-1925) 昭和时代(1925-1988) 平成时代(1989-现在)
曲水宴等
建筑
种类
奈良时代庭园特点
早期池泉庭园的典型样式:
1、 一般以水景为中心。 2、水池一面为厅堂,其余三面为花木。 3、 园林规模不大,水池多为观赏和曲水宴之用。
平安时代(794-1192)
公元794年天皇将首都迁往奈良西南的平安京京都,开始了平安时期。 这时期,盛唐文化和汉地佛教文化影响仍是主流,但政府已停派“遣唐使” 。 平安庭园总括
室町时代
文化时代背景 前朝中国风,后期日本风,禅文化,文化地方活动
庭院思想背景
庭园形式及观赏形 式 庭园种类
禅思想,蓬莱思想,净土思想,须弥山思想
池泉庭园,回游庭园,枯山水(池泉式,平庭式),泮池, 坐视观赏式庭院 须弥山庭园,蓬莱庭园,净土庭园,禅庭,七五三庭园,石 庭,植栽庭
建筑 其他
禅院伽蓝配置,书院造,中国式 茶道与花道开始,山水墨画,禅画
庭园形式
舟游式池泉,舟游回游式池泉,回游 式池泉,蓬莱庭园,净土庭园,心字池庭 ,禅院畔池 水墨山水画
1.利用青石;2.水墨画画法应用于石 组;3.池泉由圆形→细长,洲浜式;4.舟 游→舟回→回游;5.书院造与瓢形池泉
其它
手法特征
京都西芳寺庭园(苔寺) 舟游式向回游式过渡 池泉式向前期枯山水过渡 净土庭园向禅宗庭园过渡
日本的宗教园林独立于皇家和私 家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 意,佛意浓厚。靠园林本身塑造 宗教园林的形象和气氛,不同于 中国的宗教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一般地处中原或北 方,位高权重,显得庄重典雅、 华贵大方。面积规模大,山体高 耸,水面开阔,轴线明显,
二 审美意识
三 布局结构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大陆文 化影响之下的山与水共生的山 水型园林类型,亦或说是偏向 于山型的山水园。而日本古典 园林则是在海洋文化影响之下 的海与岛共生池泉型园林类型, 也可以说是偏向于水型的山水 园。 中国园林选择以动游为主, 以路游为主;而日本园林则是 以静观为主,以舟游为主(虽然 在后来池泉式回游园有所发展, 但仍不失舟游特征)。步移景随 的路游是山型园林的特征,而 坐舟静观的舟游是水型的特点。
第四节.中日造园艺术之比较
中国和日本古典园林同属于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 方园林,西亚,欧洲)的东方园林体系。东方人对大 自然 的态度是同自 然交朋友,在认识、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向自然索取。日本园林是在中国园 林直接影响下 发展 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在 日本园林方面的体现。然而,日本在受中国文化长期熏染和渗透的过程中, 也不断经过自身的历史过滤和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 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