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德莱德五种不同的课程

合集下载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89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89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89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在古德莱德看来,“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的、构想的课程”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操作的课程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概念的把握程度。

古德莱德将课程的定义分为五个层面:(1)理想的课程:由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地构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能否实现,取决于行政部门能否采用。

(2)正式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有正规的课程标准与时间安排。

我们日常交流中谈到的课程,往往都是这一层面的。

(3)领悟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文件课程会有不同的理解,它受教师的常识、经验、知识观、学生观的影响。

(4)操作的课程:即实际运作实施的课程。

教师理解的课程,并非完全在实施中实现,课程实施中会受到实施环境及教师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限制。

(5)经验课程:是学生感受到并使其经验发生改变的课程。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2题: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进而通过改变社会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理论是A.结构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理论流派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为依据的课程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1959年,他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论。

自20世纪60年代起,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由于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学科性质选择最好的呈现方式。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概述: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古德莱德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旨在帮助教育者设计和评估课程。

该理论提供了一种框架,以指导教育者在课程设计中考虑学习者的需求、目标和评估。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在教育界广泛应用,并且影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背景:在过去,课程设计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仅考虑知识传授和教学过程。

然而,古德莱德认为,课程设计应该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和需求。

他主张将学习者的需求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以实现更有效的教育和学习。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的三个层次:1. 底层(Tier I):知识和概念层底层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概念,并强调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的能力。

在这一层次上,教育者应该确保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底层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概念,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 中层(Tier II):技能和过程层中层是在底层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技能和过程能力。

这些技能和过程包括分析、合成、评估、创造和解决问题等。

中层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者应该设计任务和活动,以帮助学生开发这些技能和过程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顶层(Tier III):意义和交互层顶层是课程设计的最高层次,它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顶层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并培养学生的意义和交互能力。

在顶层中,教育者应该设计实践性项目,以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社会参与。

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能够理解和评估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

在这三个层次中,古德莱德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连续和渐进的。

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逐渐提高学习的难度和复杂性。

同时,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东师2020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20年春季《课程与教学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答:错。

不可以脱离教材进行教学,教材还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不可以盲目地加以抛弃。

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抛弃传统教学大纲中以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

答:错。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并不是要抛弃知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泰勒对课程的基本主张。

答案: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2、简述杜威思维五阶段及教学过程。

答:杜威思维的五阶段
(1)暗示。

(2)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排除的疑难,
(3)提出解决疑难的假设,搜集事实或论据,
(4)推演观念或假设的含义。

(5)在实际行动或构想的行动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获得经验。

杜威教学的五个过程是:
(1)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

对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解的新视角

对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解的新视角

对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解的新视角标题:开启新视角:对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解的探究简介:古德莱德的五种课程理论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全面且灵活的框架,它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还应该注重个体全面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德莱德五种课程,以新视角审视其中每一种课程对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I. 引言- 简要回顾古德莱德的五种课程理论- 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II. 知识课程的新视角- 探讨知识课程在传统和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分析知识课程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专业的重要性- 探究知识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时代中应对挑战III. 技能课程的新视角- 分析技能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探讨技能课程在学生职业准备和实践中的作用- 论述技能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IV. 价值观课程的新视角- 探究价值观课程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作用- 分析价值观课程在塑造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中的重要性- 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解读价值观课程的实际应用V. 体验课程的新视角- 论述体验课程对学生情感发展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探讨体验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力- 分析体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VI. 反思课程的新视角- 探索反思课程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意义- 分析反思课程对学生自我认知和学习策略的影响- 论述反思课程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反思能力VII. 总结与回顾- 概括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论的核心思想- 总结各个课程的新视角和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总结本文观点和对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论的理解结论:本文通过探究古德莱德五种课程理论的新视角,展示了各个课程在促进个体多方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知识、技能、价值观、体验和反思课程无一可或缺,每一种课程都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通过深度的了解古德莱德的五种课程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并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硕士作业

硕士作业

教育学原理1.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时代特点的认识。

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3.试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科教学(生物)1、完成其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后,进行小组间交流与互评2、生物科学概念的例举3、设计方案: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与教学论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

约翰·I·古德莱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和研究者之一。

他被认为是杜威衣钵的美国当代继承人。

但是,在秉承杜威理论的同时,他又有自己卓著的贡献。

他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通过推行大型的教育研究和试验,对教育思想进行检验,从而促进教育改革。

古德莱德与杜威一样,主张把孩子的健康、个性和社会适应等列入学校的教育目标范畴。

他倡导的教育改革全面而系统,横跨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层次。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某一时期所学的内容应建立在以前所学的基础上,同时又为将来的学习作准备。

基于此种理论假设他提出了纵向课程观,也就是说完善课程的设计具有持续性和有序性,因此课程编制者们应当考虑当前的学习如何与其前、后阶段相联系。

其中,关键在于一系列在课程中垂直运行的思路,或可称为组织要素。

这种组织要素有两种来源:学习者的探索行为和发展这一行为所需的内容。

它们应该在教育目标中得到确认,并成为选择课程中应包括的概念、技能和价值观的依据。

由于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都围绕着这些要素来进行,较之具体的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它们显得相对稳定。

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习什么概念、技能和价值观,如何学好它们,比在什么时候教什么这一问题更值得思考。

换言之,学习过程中的时机和步调选择比特定学习任务的年级设置更为重要。

在课程设置方面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应该划分为五个层次,即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或理解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

课程论简答题参考答案

课程论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古德莱德的五层次课程理论。

(1)理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除了一些一些以操作验证目的的实验之外一般并不作具体实施,多以观念及理念的形式存在并表达,且极少能够以最初的形式呈递给学生。

(2)正式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包含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内容。

(3)领悟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教师领会的课程与所实施的课程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此差距的产生很大程度地受到教师的理论认识理解深度、实践教学能力、学校课堂条件及学生的发展水平的影响。

(5)经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有哪些?并简述它们的关系。

1、(1)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2)关系:○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

○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

忠实取向:线性执行、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抹杀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相互适应取向:折衷主义,它在兼具另外两种取向的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善于对专家开发的课程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解释,善于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并要求学生也成为课程的主体。

○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

三种取向彼此之间不是绝对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是包容与超越的关系。

2、简述实践性模式。

2、(1)实践性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施瓦布提出的,他指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古德拉德课程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古德拉德课程理论

教师招聘/资格证考试考点:古德拉德课程理论古德拉德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其对课程理论做了大量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为课程层次建立了概念框架。

在对课程概念框架的研究过程中古德拉德发现人们对课程的探讨实际上涉及了多个层次的不同内涵的课程概念。

在此基础上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古德拉德认为有着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概念: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这五个层次的课程概念在人们日常对课程概念的讨论中出现频繁且具有一定层级性,并且可以视为是课程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体现形式。

而在各个阶段,这些不同层级的课程的又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探讨以期望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更多的理解与反思。

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除了一些一些以操作验证目的的实验之外一般并不作具体实施,多以观念及理念的形式存在并表达,且极少能够以最初的形式呈递给学生。

理想的课程的设计建立在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原理基础之上,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论证课程的必要性。

其体现了人们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期望,而为了能够具有实践价值并发挥作用,在制定的时候须有一定的活动与过程的指导的相关内容。

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也即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包含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等相关内容。

与理想的课程相比,正式的课程在内容上并没有作多少修改,只是获得了官方的批准、认可与推广实施而已。

正式的课程只是理想的课程中的那些被官方认可与授权的部分。

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由于不同教师对于正式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的方式,所以他们对课程的领会与正式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就会影响课程所预期的结果的获得。

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教学原理——课程

教学原理——课程

课程一、课程概述1、课程类型按课程的任务从性质(存在方式)分类2.课程概念在西方,最早出现在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美国博比特在1918年《课程》,标志着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课程:广义上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上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类型: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二、课程理论流派1.知识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施瓦布1)要素主义——巴格莱德科南特课程内容应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设置原则首先要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另: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课程理论(百科全书课程论)斯宾塞的实用主义课程理论2)永恒主义——赫钦斯教育内容涉及的第一个本根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前人的知识最有价值3)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课程内容应当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任何形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学科中心论:赫尔巴特泰勒课程评价首次纳入课程开发教育评价之父2.儿童中心课程论课程的选择应从人的需要出发,凸显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1)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2)自然主义课程理论————杜威3)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斯洛、罗杰斯非指导性的教学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主张平行于并行课程;组织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杜威和罗杰斯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3.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社会问题,提升反思和批判社会的能力,达到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不是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社会是课程的核心,把学生看做社会的一员早期:康茨拉格20世纪50年代后布拉梅尔德弗莱雷实质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智力形式教育偏重发展智力,发展能力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课程应该是建构的和非线性的是形成性的而非预先界定的存在主义课程论课程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奈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服务,提出活动性课程实用主义课程论杜威克伯屈学生中心主义基本观点:1)学生是课程的中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3)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学科中心主义基本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应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三、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概述课程内容是指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填空1、对课程计划本⾝的评价是(内在评价)。

2、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的特定⾏为的观察⽅法是(时间取样法)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是(实践性)4、为提⾼国定课程的教学成效⽽进⾏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属于(课程补充)5、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姆及其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提出(CIPP)课程评价模式。

6、教师在学校的真实教育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种⼯作⽅式是(教师⾏动研究)。

⼆、单项选择1、课程设计的思路包括⽬标中⼼思路、过程中⼼思路和整体设计思路,其中最早论述⽬标模式的是美国学者( B)A. 泰勒B. 博⽐特C. 查特斯D. 塔巴2、依据不同学⽣的发展⽅向,容许个⼈选择的课程,为适应学⽣的个性差异⽽开发的课程是( B )A. 必修课程B. 选修课程C. 活动课程D. 校本课程3、⼒图通过⾃然的调查,全⾯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的课程评价⽅法属于( B)A. 量化评价B. 质性评价C. 档案袋评价D. 形成性评价4、⾃上⽽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C )A. 地⽅课程B. 学科课程C. 国家课程D. 综合课程5、课程实施取得实质性效果的重要标志是( D)A. 教材的改变B. 组织⽅式的改变D. ⾓⾊或⾏为的改变6、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A. 社区服务B. 劳动实践C. 技术实践D. 信息实践7、根据社会调查和统计,决定⽣活的需要,从⽽编制教育⽬标的课程设计法是(B)A. 活动分析法B.社会调查法C. 经验法D. 客观法三、多项选择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有(ABCD )A. 发展性B. 整体观C. 多元化D. 过程性2、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ABCD )A. 漫长性B. ⽣长性C. 阶段性D. 多⾯性3、下列整理资料与处理评价信息的⽅法中,属于定性处理⽅法的是(CD )A. 普通综合评价法B. 模糊综合评判法C. 哲学分析法D.系统分析法4、课程设计的基本策略包括(ABCD )A. 课程选择B. 课程改编C. 课程整合D. 课程补充5、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 亲历性原则B. ⾃主性原则C. 协同性原则D. 整合性原则6、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A. 科学性B.⼈⽂性C. 完备性D. 适应性7、研究性学习包括哪些内容领域( ABCD )A.⼈与⾃然关系领域问题B.⼈与社会关系领域问题C.⼈与⾃我关系领域问题D.⼈与⽂化关系领域问题四、名词解释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标,有⽬的地选择的⼀系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从⼈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幼儿园课程》练习题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一.名词说明1. 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腕,是帮忙幼儿取得有利的学习体会,增进其身心全面和谐进展的各类活动的总和。

5.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打算的、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6.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打算的知识、价值观念、标准和态度。

二.简答题3.古德莱德 [美]五层次课程①观念的课程——理想的课程②社会的课程——正式的课程③学校的课程——领会的课程④教学的课程——运作的课程⑤体验的课程——体会的课程4. 简述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概念。

(一)课程确实是学习的科目和教材一样以为,课程是科目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目的总和。

也有人把课程与教材合而为一,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表现。

这使得通过课程而进行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讲义)。

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生也就成为“念书郎”。

(二)课程确实是儿童取得的学习体会这种课程概念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观念和它所致使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短处,从学习者的角度而提出来的。

由于这一课程概念强调学习者在学校取得的学习体会,因此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革中的一面旗帜。

※课程确实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从渊源来讲,它与第二种概念都是产生于进步主义教育对第一种概念的反思和批判。

由于学习体会的主观性、个人性及模糊性,使得教师难以把握,因此,一些研究者将视角转向产生这一学习体会的“母体”——学习活动来寻求支持。

(三)课程确实是教学打算把课程看做培育人的蓝图和打算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力图纠正前面概念中的一些问题,如“体会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活动说”的失之浅表。

(四)课程确实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关注的重心应该是希望学习者通过课程而取得的学习结果,即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手腕。

幼儿园课程概论知识点总结复习笔记

幼儿园课程概论知识点总结复习笔记

幼儿园课程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1.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依据,将课程分为五种类型:①理想课程②正式课程③领悟课程④运作课程⑤经验课程2.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隐性课程主要有三种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一是物质-空间类,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活动场地、绿化美化、活动室设置等;二是组织-制度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等;三是文化-心理类,主要包括正规课程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师生关系、教师的期望与态度等。

3. 幼儿园课程界定的三种倾向:①学科倾向的界定②活动倾向的界定③经验倾向的界定4.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5.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6.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①基础性与启蒙性②全面性与生活性③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④整合性⑤潜在性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1.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2. 目标模式:①博比特是目标模式的创始人。

②拉尔夫•泰勒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模式”被公认为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

③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分别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3. 过程模式:斯坦豪斯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思想,批判目标模式。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2. 舒伯特把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类型: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3. 普遍性目标的特点: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对所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4. 行为目标的特点:具体、精确、可操作。

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古德莱德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三种课程分类方法,分别是学科课程、人类体验课程和问题中心课程。

1. 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科能
力培养。

这种课程分类方法是传统的课程分类方法,通常按照学科的分类来组织和安
排课程。

2. 人类体验课程:人类体验课程是以人的整体体验为中心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生
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文素养。

这种课程分类方法是在学科课程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3. 问题中心课程:问题中心课程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
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课程分类方法是在人类体验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注重培养
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德莱德提出的这三种课程分类方法,强调了不同层面的课程设计和教学重点,为教
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第六章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六章重点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课程变革:是最常用的概念。

指课程及其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教育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课程计划:是对课程变革的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具体方案的制定课程实施: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课程采用:指做出使用某项课程变革计划的决定的过程它是一项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阶段它锁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决定采用某项课程计划。

(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被称为“课程采用”)课程变革过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古德莱特区分了五种不同层次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理解的课程(4)动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为了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第二,为了理解课程变革失败的原因第三,为了对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决定因素作出解释第四,为了不至于将课程实施与课程变革过程的其他方面相混肴。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以下三个):课程实施的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忠实取向或(忠实观):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的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基本特征:(1)课程实施的涵义则是指教师对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等具体的东西在实践中执行的过程(2)课程内容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育的实施而创造的(3)课程变革被视为一种线性的过程(4)教师角色的性质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5)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是量化研究{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所支配}相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就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基本特征:(1)课程不仅包括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景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景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做出改变(2)不断调整以求适应(3)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4)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5)要求更为宽广的方法论包括量化研究质的研究。

第一讲 课程类型解析

第一讲 课程类型解析



的 思辨的兴趣
数学、逻辑和文法等课程


审美的兴趣
文学、绘画等课程

同情的兴趣
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本国 语等课程

的 社会的兴趣
历史、政治、法律等课程



宗教的兴趣
神学等课程
(5)赫尔巴特:近代的集大成者
教育手段
管理:克服儿童不服从的烈性,以维持教育教学 秩序; 训育:有目的地进行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性格 的道德力量; 教学:教育性教学原则、形式阶段论
(3)卢梭:自然主义的大师
自然教育论——教学论的基础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 里就全变坏了…… 把儿童当做儿童 消极教育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该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 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 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3)卢梭:自然主义的大师
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发 现
第一讲 课程类型
引子
古德莱德曾经将课程划分为五种类型: 理想的课程:专家提出 正式的课程:政府认可 领悟的课程:教师领会 运作的课程:课堂实施 经验的课程:学生体验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课程”? 除古氏之外,是否还有“不同的课程”? 不同的课程源于什么因素? “不同的”背后是否存有“相同”?
两个话题
(二)两条线索 教学研究:从拉特克到人本主义 课程研究:从博比特到后现代
1. 教学研究
(1)拉特克(1571-1635):国家主义的传统
❖教育是人的天赋权利
❖要保障国家和民族 的统一、和平与独立
❖关注教学论的原因
❖以“如何教”而不是“教什么”为中心
❖教学方法和技术依赖于儿童心理和知识性质

第七章 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七章 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七章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①课程即教学活动。

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作为课程;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强调课程不是指向活动,而是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④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强调课程应该是反映社会需要,使学生顺应现实的社会;⑤课程即社会改造。

强调课程不是使学生适应社会文化,而是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⑥课程即学习经验。

强调课程应关注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2.美国古德莱德归纳整理出五种不同的课程,主要如下:①理想的课程。

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②正式的课程。

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③领悟的课程。

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④实行的课程。

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⑤经验的课程。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

总的来说,课程是为了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其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具体如下:①大课程小教学。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教学,教学实际上就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②大教学小课程。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教学包含课程,课程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

③总的来说,课程与教学是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课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主要是教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学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围绕知识、儿童和社会三者展开。

1.知识中心理论(1)知识中心理论又称学科中心理论,它以要素主义,结构主义等为代表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其基本观点如下:①知识中心理论认为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按照知识的逻辑编排课程。

简述古德莱德五种不同的课程

简述古德莱德五种不同的课程

简述古德莱德五种不同的课程
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
三是领悟或理解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响随时进行调整;
五是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古德莱德课程实施的五个层次

古德莱德课程实施的五个层次

古德莱德课程实施的五个层次Goodlad教育研究的侧重点是从构思层次上审视和改进教育。

他的研究分析是从五个层次来评估的,包括概念理论层次、关系层次、大纲结构层次、细微组织层次以及学习内容方面的诊断层次。

一、概念理论层次这一层次的研究专注于“大于”教育行为的背景、教育实践以及未来可能的展开方式。

它可以被认为是Goodlad教育研究的一种构思,它让我们从概念和理论上思考和实施一种新型的合理教育体系。

二、关系层次这层次是Goodlad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实践者与其他教育行为相干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将考虑到个人的经历、意志和习惯,以及课程、学期和学校的政治体系。

Goodlad教育研究强调这种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关系层次的研究将使教师更好的发挥作用,支持他们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大纲结构层次Goodlad教育研究的这一层次着重研究计划性工作、教师活动、训练工作,以及学科和教学方法的大纲结构。

这牵涉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沟通,也涉及到学校的政治联系及其它外部活动。

这一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的一系列实践,使得校长和教师能够改善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计划、实施、评估和归因。

四、细微组织层次细微组织层次是Goodlad教育研究发展的核心,它旨在从构建教师和学生伙伴关系出发,确定学校学习空间内的身体活动、言语和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这一层次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的复杂的行为,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学习内容方面的诊断层次Goodlad教育研究的诊断层次是指教学者对学习内容的开展的分析。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和态度。

这一层次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

总之,Goodlad教育研究将实现教育质量的改善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概念理论层次、关系层次、大纲结构层次、细微组织层次以及学习内容方面的诊断层次,这些层次研究将有助于改善教育环境、推进教育进步,实现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建立,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古德莱德五种不同的课程
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
三是领悟或理解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
五是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