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4e9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0.png)
《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文字,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文字内容:
吕布(172年-198年),字奉先,三国时期著名将领。
他曾仕奉汉献帝,曾于193年至195年间在长安任冀州牧,他拥有雄才伟略和勇猛的武力。
吕布在世时被视为主公之下的第二人,武力被誉为当时冠绝天下。
《出使表》是杨修为吕布所作的一篇表文,主要是为了推荐自己可以出使新任的京东太守卢英,而在《表》文中向乡人推荐自己的功德。
内容道出了吕布在冀州为民众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君主的忠诚和对命运的坦然面对。
问题:
1. 吕布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将领?
2. 《出使表》是由谁为吕布所作?
3. 谁是新任的京东太守?
答案:
1.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将领。
2. 《出使表》是杨修为吕布所作的。
3. 新任的京东太守是卢英。
第二部分:问答题
问题:
1. 《出使表》的作者是谁?
2. 吕布因为什么而被称为当时冠绝天下?
3. 《出使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吕布在《出使表》中表达了哪些思想和态度?答案:
1. 《出使表》的作者是杨修。
2. 吕布因为拥有雄才伟略和勇猛的武力而被称为当时冠绝天下。
3. 《出使表》的主要内容是推荐自己可以出使新任的京东太守
卢英,同时表述吕布在冀州为民众做出的贡献。
4. 在《出使表》中,吕布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命运的坦然
面对的思想和态度。
以上就是关于《出使表》练习题的答案。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
时提问。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0ba0b9cc7931b764ce151f.png)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宁夏中考题)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诸葛亮(出师表》选文,回答问题。
(1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0.翻译句子。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11.请用“/”符号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12.先帝深知诸葛亮“谨慎”,请结合选文说说诸葛亮的“谨慎”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身。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由此使我感动奋发,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15f2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5.png)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出师表一.阅读第一、二段做题。
(01年武汉,荆州,苏州。
02年兰州,山西,天津。
05年武汉)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崩殂(2)恢弘(3)听(4)光(5)秋2.选出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先帝创业未半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先帝不以臣卑鄙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A.先帝不以臣卑鄙/临崩寄臣以大事B.辍耕之垄上/陈胜佐之C.以咨诹善道/以彰其咎D.黑质而白章/吾恂恂而起(2)()A.帝感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诚宜张开圣听/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弛然而卧4.翻译下列句子(1)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理解文段,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1)文段中诸葛亮所提的建议是:(2)蜀国当时所处的形势是:(3)“先帝之殊愚”具体是指:(4)《诸葛亮集》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意思一致。
6.文中“先帝”指_______,“陛下”指______,“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三国。
7.简要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8.概括这两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所提的建议,并明其现实意义。
建议:意义:9.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说明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舌战群儒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这两段文字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外”__________。
出师表练习题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a8a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0.png)
答案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 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 主刘禅上书的一篇奏章,主要 内容包括对先帝创业过程的回 顾,对后主的劝勉以及对北伐 中原的决心和理由的阐述。
简答题2答案
《出师表》中表达了诸葛亮怎 样的情感?
答案
《出师表》中表达了诸葛亮对 先帝的感激和忠心,对后主的 期望和劝勉,以及对国家大事 的忧虑和决心。
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战略眼光
出师表所展现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启示。企业需要制 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并具备全局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才管理
诸葛亮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合理使用,对企业经营也有很大的启示。企业应重视 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
对社会治理的启示
出师表的现代启示
对个人成长神,对 个人成长具有重要启示。它教导我们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 念和责任感,勇于担当,不畏艰难。
勤奋与努力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强调的勤奋和努力 ,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 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不断提升自 己的能力和素质。
历史评价与争议
高度评价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文人墨客都对《出师表》给予了极高的 评价,认为它是忠臣之典范,情感真挚,文笔优美。
争议与批评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出师表》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过于强 调忠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有人 认为《出师表》在文学技巧上存在瑕疵,过于直白和简单。
05
02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 下三分益州疲弊、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每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分别讲述了先帝的功绩、 当前的形势以及作者的担忧和决心。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86428.docx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86428.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14ae96c84254b35effd3404.png)
《出师表》练习题一、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此皆良实若有作奸犯科优劣得所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愿陛下亲之信之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深入不毛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临表涕零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必能裨补阙漏晓畅军事臣本布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猥自枉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二、解释多义词。
1、道中道崩殂:2、遗以光先帝遗德:咨诹善道: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4、无若无兴德之言:每与臣论此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5、为俱为一体:6、行然后施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性行淑均:众议举宠为督:必能使行阵和睦:三、解释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古:今:..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4、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今:四、翻译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臣不胜受恩感激。
五、填空。
1、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表达了作者“”的深厚感情。
2、文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3、能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六、阅读理解。
(一)第 1 段1、作者提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作者提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目的又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先分析当前形势4、作者在这段向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5、这段中包含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后果又是什么。
(二)第 2 段1、这段作者提出了什么建议具体做法是什么(三)第 3-5 段1、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1)2)3)目的是2、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并引先帝故事,意在说明什么3、作者在这段向后主又提出了什么建议三条建议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出师表的练习题
![出师表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0d71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b.png)
出师表的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_________所写。
2. 文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_。
3. “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败军”指的是_________。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在这里指的是_________。
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布衣”指的是_________。
6.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三顾”指的是_________。
7.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倾覆”指的是_________。
8.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中的“二十有一年”指的是_________。
9.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中的“涕零”指的是_________。
10.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职分”指的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2. “先帝”在文中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3.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哪位历史人物身上?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在这里指的是什么?A. 秋天B. 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C. 收获的季节D. 年老的时候5. “臣本布衣”中的“布衣”是指什么?A. 普通百姓B. 官员C. 士兵D. 贵族6. “今当远离”中的“远离”是指什么?A. 离开家乡B. 离开朝廷C. 离开战场D. 离开亲人7. “临表涕零”中的“涕零”是指什么?A. 眼泪B. 汗水C. 雨水D. 露水8.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职分”是指什么?A. 职责C. 身份D. 荣誉9.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躬耕”是指什么?A. 亲自耕种B. 亲自读书C. 亲自打仗D. 亲自管理10.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草庐”是指什么?A. 简陋的住所B. 豪华的宫殿C. 军事的营帐D. 学习的书房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是如何体现的?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受任于败军之际”,这是指什么历史事件?3. 请解释《出师表》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含义。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321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c.png)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年写的,是一篇______文。
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布衣”指的是______。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其中的“三顾”指的是______。
4.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
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曹操B. 刘备B. 诸葛亮D. 孙权2. “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原意是指:A. 身份低微B. 品质低下C. 地位低下D. 行为不端3. “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败军”指的是:A. 军队失败B. 军队胜利C. 军队解散D. 军队重组4. “临表涕零”的“涕零”指的是:A. 眼泪B. 鼻涕C. 汗水D. 雨水5.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不知所言”的意思是:A. 知道要说什么B. 不知道要说什么C. 想说的话很多D. 没有话要说三、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篇记叙文。
(对/错)2. “先帝”在文中指的是刘备。
(对/错)3. “三顾茅庐”中的“三顾”是指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
(对/错)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诸葛亮对自己忠诚的表达。
(对/错)5. “临表涕零”中的“涕零”是指诸葛亮在写表时感动得流泪。
(对/错)四、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 请简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的忠诚和责任感。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和“陛下”分别指的是谁?五、翻译题:1. 请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一、填空题:1. 227年,辞2. 身份低微3.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4. 刘备5. 诸葛亮的忠诚和尽职二、选择题:1. C2. A3. A4. A5. B三、判断题:1. 错2. 对3. 对4. 对5. 对四、简答题:1. 诸葛亮写《出师表》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同时请求刘禅批准他北伐的计划。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62b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4.png)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诸葛亮C. 孔明D. 曹丕答案:B. 诸葛亮2. 《出师表》是在哪个时期写的?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隋朝D. 唐朝答案:B. 三国时期3.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谁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吕布答案:B. 刘备4. 《出师表》中,诸葛亮主要表达了什么心情?B. 忧虑C. 感慨D. 感谢答案:C. 感慨5. 《出师表》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什么请求?A. 请求立刻出征B. 请求延缓出征C. 请求加强军备D. 请求加强对敌情报的收集答案:B. 请求延缓出征二、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封表白信。
A. 对B. 错答案:B. 错2.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备表达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A. 对B. 错答案:B. 错3.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的。
A. 对答案:A. 对4.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多个请求。
A. 对B. 错答案:A. 对5.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劝告得到了刘备的认可。
A. 对B. 错答案:A. 对三、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什么要向刘备提出延缓出征的请求?答案:《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延缓出征的请求,是因为他深知刘备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而且敌人的实力也非常强大。
他希望能够在军队充分准备之后再出征,以增加胜利的机会。
2. 《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表达自己的忠诚时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忠诚。
例如,他用了反问句来强调自己对刘备的忠诚:“臣亮言之不预,谁敢论之?”他还使用了排比句,将自己的忠诚表达得更加生动有力:“唯愿陛下矜听。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表达更加深入人心。
3.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劝告有哪些?答案: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几点劝告。
首先,他劝告刘备不要轻易出征,要等待军队准备充分的时机。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出师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97e82a43323968011c9278.png)
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出师表》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以咨之C .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D .恐托付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答案】B【解析】B两个“悉”都是全、都的意思;A表原因/用来---的事;C因为/把;D取得成效/职责。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答案】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句中重点词语有“每”“尝”“恨”等。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人格的肯定。
出师表练习题
![出师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e7c107de80d4d8d15a4fb9.png)
《出师表》练习题1、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杜甫慨叹他未完成先帝的遗志就死去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文是一篇表文,它是古代奏疏的一种。
用于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愿望或请求。
本文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
陆游曾经称赞它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中的“师”的意思是军队。
“出师”指的是率军队北上伐魏一事。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中道崩殂:古时皇帝的死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盖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厚的诚宜开张圣听:应当不宜妄自菲薄:看轻自己引喻失义:称引,譬喻;不恰当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判定;惩罚或奖励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昭示不宜偏私:偏袒私心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必能使行阵和睦:军队团结和睦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衰败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恒、灵也:痛心遗憾躬耕与南阳:亲自不求闻达与诸侯:闻名显达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低微,见识短浅后值倾覆:遇到;兵败猥自枉屈: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悉以咨之:都;询问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托付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里是诸葛亮自谦的话攘除奸凶:排除,铲除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陟罚臧否:奖励;恶裨补阙漏:弥补有所广益:增益,实效至于斟酌损益:兴办,增加则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以咨诹善道:询问臣不胜受恩感激:非常,十分临表涕零:面对;眼泪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中的“三分”指什么?“益州”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先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情形?“三分”是指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益州”是指蜀汉“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告诫后主刘禅蜀汉尚处在疲惫困顿之中,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不利,要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切勿贪图安逸享受。
4、白居易曾有诗云:“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对于诸葛亮效忠刘氏的情结作了高度评价,你是如何理解他与刘备父子之间感情的?试做分析。
报先帝忠陛下。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二十三) [23 出师表](练习题)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二十三) [23 出师表](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350e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3.png)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时作业(二十三)[23 出师表](928)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以遗.陛下()先帝遗.诏()(2)行.阵和睦()性行.淑均()(3)职分.()天下三分.()(4)陟罚臧否.()不置可否.()2.根据拼音写汉字。
中道崩cú()bì()补阙漏wěi()自枉屈庶竭nú()钝以彰其jiù()sù()夜忧叹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2)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4)由是感.激.古义:今义:(5)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1)效{①讨贼兴复之效____________②不效,则治臣之罪_____________(2)所以{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_____________②此臣所以报先帝____________(3)以{ ①以伤先帝之明____________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③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④愚以为宫中之事_____________(4)道{①中道崩殂____________②咨诹善道____________5.按要求填空。
(1)在文中,作者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 。
(2)文中表达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3)本文作者是 ,字 ,三国时蜀汉 家、 家。
表,是古代向帝王 的一种文体。
6.学完《出师表》一课后,九年级(2)班开展了以“走近诸葛亮”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语段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丞相下联:(2)古今名人对诸葛亮和《出师表》有很多精彩的评论。
出师表练习题加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2b8e049649b6648d74752.png)
出师表练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出师表》作者是,字,是家、。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姓名)。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之前。
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的计划得以实现。
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1、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3、不懈.于内(???)?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5、忠志..之士(??????)??????????6、追.先帝之殊遇(???)?7、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9、恢弘....(????????)?..志士之气()?10、妄自菲薄11、以.塞忠谏之路(??)??1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3、陟罚臧否....(陟,???。
罚;臧,??;否???。
)?14、此皆良实..先帝(??????)..?(??????)15、是以16、裨补阙.漏(???)17、?优劣..得所(???)18、不求闻达..(????????)?..(??????)?????????19、先帝不以臣卑鄙?20、深入不毛.(???)??21、责攸之、袆、允等之慢.(??????)??22、以彰.其咎?(???)23、临表涕.零???(???)三、理解性默写填空。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6.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67732e8af5335a8103d2204d.png)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崩殂(cú)恢弘(hóng)疲弊(bì)B.攘除(rǎng)裨补阙漏(quē) 猥自枉屈(wěi)C.陟罚臧否(fǒu) 以遗陛下(wèi)性行淑均(háng)D.陟罚臧否(zhì) 夙夜忧叹(sù)斟酌损益(zhēn zhuó)答案:C解析:分析:C项“否”应读pǐ,“行”应读xíng。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中“以”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先帝不以臣卑鄙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答案:D解析:分析:D中“以”的意思是“把",D项中“以”也是“把”的意思。
A项,“以"的意思是“以致";B项,“以"的意思是“来”;C项,“以”的意思是“因为”。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亡羊补牢,犹未晚也B.河曲智叟亡以应C.亡命天涯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案:D解析:分析:A项中“亡”是“丢失”的意思;B项中“亡”是“无”的意思;C项中“亡”是“逃亡"的意思;D项中“亡"是“灭亡”的意思。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
4.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不胜受恩感激B。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C。
以塞/忠谏之路也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答案:D解析:分析:D正确的停顿应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点评:考查断句能力.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立闻亮卒卒闻有所获D.发病而死发闾左谪戍渔阳答案:B解析:分析:B都是“曾经”的意思.A。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https://img.taocdn.com/s3/m/ba3eaa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b.png)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出师表)[自主测评]一、积累运用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益州疲弊..()答案:困乏(2)危急存亡之秋.()答案:时候(3)志.虑忠纯()答案:志向(4)性行.淑均()答案:品德(5)深入不毛.()答案:草木(6)斟酌损益.()答案:增加(7)以彰.其咎()答案:表明,显扬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痛恨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痛心遗憾极为憎恨(2)开张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扩大店铺开业(3)卑鄙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身份低微言语行为极为恶劣(4)感激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答案:感动奋发深刻地感谢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分析先汉兴隆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答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描写先帝三顾茅庐的句子是________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某企业濒临倒闭,这时,老李走马上任,当上总经理,肩负起扭转亏损局面的重任,真可谓:________,_______。
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阅读鉴赏(一)课内语段阅读阅读课文6、7自然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臣本布衣..()答案:平民(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答案:探望,拜访(3)由是.感激()答案:此,这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代什么?(用原文作答。
)答案: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答案:第一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第二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达兴复汉室的决心。
7.诸葛亮天才般的智慧、鞠躬尽瘁的忠诚,家喻户晓。
刘禅却昏庸无能,乐不思蜀,吃尽骂名,请你按照对历史的理解,发表一下对诸葛亮尽忠辅佐刘禅的看法。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4dc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f.png)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曹植和曹丕合作答案:B. 曹丕2.《出师表》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写的?A. 三国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汉朝D. 隋朝答案:A. 三国时期3.《出师表》是曹操写给谁的?A. 曹丕B. 曹植C. 曹操的部下D. 曹操的上级领导答案:C. 曹操的部下4.《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表达对上级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B. 表达对上级的不满和要求辞职的意愿C. 表达对上级的赞美和请求晋升的愿望D. 表达对上级的批评和希望下课的要求答案:A. 表达对上级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5.《出师表》的写作目的是什么?A. 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B. 批评上级领导C. 请求晋升和提升自己的地位D. 请求出征和为国效力答案:D. 请求出征和为国效力二、简答题1. 简要概括《出师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出师表》是曹丕写给曹操的一封表状,内容主要表达了曹丕对曹操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
曹丕在表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才能、经验和军事计划,请求曹操让他出征,并表示愿意为国家效力,为曹操建立功勋。
2. 为什么《出师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答案:《出师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它是一篇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表状,曹丕在表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文笔流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它表达了曹丕对国家的忠诚和为国效力的决心,展示了曹丕的政治抱负和才能。
最后,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出师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出师表》确实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的忠诚和为国家效力的精神。
在古代中国,士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有义务为国家效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师表》中的曹丕正是一个忠诚的士人典范,他在表中表达了对曹操的忠诚和请战的决心,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军事计划,以期能为国家建立功勋。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6a8e9f5335a8103d2207d.png)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 字词解释(一). 重点词语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2.秋: 时3.殊遇:优待.厚遇。
4.光:发扬光大5.恢弘: 发扬扩大.6.引喻: 称引譬喻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9.陟:奖 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12.简拔:选拔 13.遗:给予 14.咨:询问15.裨:弥补 16.性行淑均: 淑: 善均: 平17.驱驰:奔走效劳 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19.攘除:排除,铲除 20.损:除去 21.益:兴办.增加22.慢:怠慢.疏忽 23. 彰:表明.显扬 24.咎: 过失25.诹: 询问 26.效: 实现 27.诚: 确实(二)通假字1. 简通拣: 挑选2. 阙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三) 古今异义词1. 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2. 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3. 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4. 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四)成语归纳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2.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四. 条件句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c1fbf43323968001c920c.png)
2013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出师表》(湖北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
②约:省减,简约。
③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指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流人物。
亚:同类。
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⑶抚.百姓()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师表》《后出师表》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后出师表》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95ef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d.png)
《出师表》《后出师表》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出师表》《后出师表》文言文对比阅读材料原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①。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以进趋③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注:①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
②非计:不正确的计策。
③进趋:赶快进兵。
《出师表》《后出师表》文言文对比阅读题9.填空。
(2分)这两段文字都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国”,除蜀国外,另两国是___ 与___ ;文中的“先帝”是_____ ,“陛下”指____ 。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恐托付不效 ( ) ②臣非不自惜也(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④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乙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分别找出有关句子。
(2分)甲文中的有关句子:______乙文中的有关句子:____________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都写到了哪两层意思?分别概括回答。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后出师表》文言文对比阅读题答案9.魏吴刘备刘禅10.①奏效,实现②爱惜③把④所以11.①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并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②我接受任命以后,睡觉不安稳,吃饭无滋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练习(一)、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川。
人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1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东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阵:(二)、先帝虑汉、贱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贱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j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不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条劳,此进趋之时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然不伐贼,王业亦亡()②故托臣以讨贼也()③寝不安席,食不甘味()()12.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通“熟”,形容词B同“谁”,疑问代词C.同“怎么”,疑问代词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13.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14.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三)、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卒中往往语B非淡泊无以明志C.先帝知臣谨慎D.静以修身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17.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_______(四)、阅读理解导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这段文言文选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表”是:________ 。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臣本布衣()(2)先帝不以臣卑鄙()(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由是感激()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达于汗阴B、受任于败军之际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____ 。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________ 。
5.作者强调自己本来志趣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
(五)、第一部分:基础巩固1.《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
“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文体。
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 (姓名)。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 ?”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
3.对下列加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
未尝不叹息痛恨(憎恨)于桓灵也。
B.以光(光亮)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
C.亲(亲近)贤臣,远小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
D.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以(所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B、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C、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D、内外异法:国内、国外刑赏之法不同。
6、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布衣:平民B、卑鄙:道德品行败坏C、驱驰:奔走效劳D、不毛:荒凉的地方7、下列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殂cú陟zhìB、以遗yí陛下酌zhuóC、猥wěi诹zōuD、舴zé艋měng8、下列句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不效则治臣之罪B、以告先帝之灵C、愿陛下亲之信之D、汉室之隆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诚宜,以,,不宜,,以塞忠谏之路也⑵、,,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第二部分:能力提高————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3)深入不毛________ (4)庶竭驽钝________2.下列每组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B.先帝不以臣卑鄙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恐托付不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先汉之所以兴隆也4.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A卷教材跟踪练习题1.填空:(1)、在《出师表》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 ,不宜异同。
”这是诸葛亮给________提出的建议。
(3)、不宜_____ ,________ ,以塞忠谏之路也。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__________ 。
(5)、上级任命郑振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振兴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用《出师表》中句子答)2.阅读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对下面语句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意思是: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意思是: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头啊。
C.以光先帝遗德意思是:以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为光荣。
3.阅读题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