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热力环流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更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力求学生通过本节复习课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气候的影响等。

反思整个备课及上课过程,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充分结合学情

授课对象为高三美术生,基础知识薄弱,文化课学习能力不强。教师在授课时即能够兼顾基础知识的讲授,又能够够兼顾高考的深度和要求,教学过程难易适中,贴合学生实际,符合艺术生高考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会地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该选取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学生感知地理就在身边。在“热力环流表现形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回想夏季在海边娱乐时海风的方向,生活在山区的我们能感受到夜晚时风来自山坡还是山谷?学生回答:白天,风来自海洋。夜晚,风来自山坡。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够体现地理信息的多样化。本课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

中,利用幻灯片演示整个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将抽象难懂的原理由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动画,使本就基础薄弱的艺术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实现了这部分的教学目标。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参与程度低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它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在课堂当中教师仍没有摆脱传授者的形象,教师还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课前必须认真预习,积极思考,才能有所发现。

2. 学生的潜能未得到充分挖掘。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强调“以学为本”,课堂教学不但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人体生命价值的意义。因此把课堂交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做法,让学生的大脑真正运转起来,气氛活跃了,学习不再是苦事,乐在其中。这样的课堂不是满堂灌,是培养能力“授人以渔”的,是与生活、社会紧密相连的。例如,在讲到热力环流中等压面时,应该让同学主动总结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态的规律,总结的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补充说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3.备课准备认真,但不够完善。

教师精心准备课件和教学设计,备课时间长,课前准备较充分,但不够完善。上课时出现前慢后快的情况,这是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好的。如把教学内容中后面的“常见的几种热力环流”这一内容简化,多放手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时间安排可能会更充足些、合理些。再加上本人对个别学生的演板练习没有及时做出积极评价,所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问题比较大的还是怎么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来听来学,做到真正的师生互动。

三、教学启示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从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一定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