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771中国古代文学(一)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及答案

201771中国古代文学(一)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一)》作业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先秦以“笔法”、“微言大义”著称于世的史书是()A《尚书》B《国语》C《春秋》D《战国策》答案请联系:1、ylitw20082、上面的微信3、智金宝资料库4、百度搜索关键词32、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A齐诗B鲁诗C韩诗 D毛诗3、下列有关《史记》《汉书》的选项正确的是()A都反映汉代的历史 B都能以圣人是非为是非C都直接受到皇家意志的限制 D都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4、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 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 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5、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C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D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6、“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A《高唐赋》 B《赋篇》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7、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 D《鹦鹉赋》8、《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9、我国先秦古籍《尚书·尧典》中关于原始初民歌舞的记载是()A屡舞僊僊 B方将万舞C百兽率舞 D蹲蹲舞我10、汉乐府《战城南》的艺术特色是()A通篇使用比兴B在叙述和描写中抒情C着意于人物的刻画D变为以五言为主的句式1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A《易经》中的卦、爻辞B《诗经》C甲骨卜辞D商代的彝器铭文1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A《尚书》B《山海经》C《列子》 D《淮南子》13、《诗经》中的诗()A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B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C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D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14、《战国策》()A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B.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C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D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1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A《荀子·劝学》B《孟子·滕文公上》 C《庄子·养生主》D《庄子·逍遥游》16、关于《离骚》的题义()A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B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C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D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17、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A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B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C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D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18、汉赋四大家是指()A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B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C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D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的)”虚静”说2.(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9、陕师大《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9、陕师大《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中文专升本科函授生《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1、孟子“以意逆志”说的理论意义。

答: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意,即作品的意旨;志,即作诗者的思想。

以意逆志就是指:解说或理解诗歌不要抓住只言片语而望文生意,也不应该对某些夸张作机械理解,必须领会全篇的整体精神,并结合自身的品味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和意向。

在此,“意”有两方面的含义:说诗者的心意和蕴藉作品中的整体情意。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旨在反对割裂章句或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歪曲诗的本意,主张从诗的整体来体现诗人的思想,是对春秋战国时代以断章取义的手段的反驳和纠正。

这也是它存在的理论意义所在。

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美学思想。

2、毛诗派言志新论的理论开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诗大序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发乎情”“吟咏情性”,开拓出“情”作为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为后来的缘情说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从理论视野上,毛诗派把诗学关注重心从孔子的实用功利性、孟子的文本阅读而转向诗歌创作,为诗歌的体裁和创作方法做了系统阐释。

3、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的实质。

答: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关于关于屈原人格,班固发挥儒家明哲保身的宗旨,意为屈原露才揭己,以至于沉江而死,是激愤过度,有失温柔敦厚之旨;王逸则从儒家杀身成仁的信念出发,以为屈原“进不隐其谋,退而不顾其命”,恰恰体现了忠贞的人格魅力,其高洁傲岸的人格值得肯定。

第二是对《离骚》作品的评价,班固认为《离骚》等作品中多怪诞、虚无之语,这些不是“法度之正”,与经义不符;王逸则从体裁和用语方面把《楚辞》与儒家经典进行比较,认为《离骚》依经取义,正好继承了诗人之义。

争论实质:班固、王逸对《楚辞》的评价都从居于正统的儒家思想出发,但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汉代儒家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陕西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陕西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陕西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文学院2015级汉语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史
题号










总分
分数
答卷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10大题,总分为100分。
得分
评卷人
、填空题

) 系 ( 院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第3页(共9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
一、填空题
得分
评卷人
:期日试考
:别类生考
:号学
:名姓
:级班
:名)系(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
第9页(共9页)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

”(《论语为政》)2. 孟子提出了“_______”说和“_______”说,的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_______,二曰_______,三曰_______,四曰_______,五曰_______,六曰_______。

4. 曹丕在《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6.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7.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_______”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审美要求。

8.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_______”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_______”说。

9.清代的李渔在《_______》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10.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2.(司空图的)“四外”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C.孔子D.庄子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不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历年真题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历年真题
3、简论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2003年
一、填空
1、春秋三传指的是——、——、——。
2、《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编的——。
3、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4、左思的代表作是——、刘琨的代表作是——、郭璞的代表作是——。
5、“沈宋”分别是——、——。
6词的别名又称——、——、——。
一、四家诗文章四友永嘉四灵元剧四大家台阁体乾隆三大家
二、分析杜甫的登高
三、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征
2009年
一、四家诗竹林七贤边塞诗人程甲本一人永占
二、1、柳永对词有何贡献?
2、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思想形象等各方面,请予以比较。
三、论述。论述《史记》的艺术特色
2010年
一、《春秋》三传建安风骨边塞诗人花间词
3、简论初唐诗坛概况
4、李清照《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结合其词创作谈谈你的看法。
5、《长生殿》描写杨李爱情,与前人相比,有何创新之处?具有怎样的美学意义?
2006年
一、名解
1、赋比兴2、搜神记3、永明体4、初唐四杰5、江西诗派6、元丰类稿7、后七子8、南戏9、常州词派10、桐城派
二、论述
1、《离骚》的艺术特征
二、论述
1、谈谈正始文学的特点,并兼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试论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点及其不足
3、试论姜夔诗的艺术成就
4、谈谈你对水浒传招安结局的看法
2002年古代文学
一、名解
1、国风2、汉乐府3、初唐四杰4、花间派5、诚斋体6、公安派7、章回小说8、建安风骨
二、论述
1、简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2、简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二论述。1、陶渊明诗歌创作特色2、周邦彦词特色3、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一. 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 《典论·论文》(魏·曹丕)2. 《文选序》(梁·萧统)3. 《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 《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 《诗品序》(梁·钟嵘)8. 《文心雕龙》(梁·刘勰) 9. 《沧浪诗话》(宋·严羽) 10. 《闲情偶记》(清·李渔)11.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 12. 《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3. 《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 14.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15. 《文选序》(梁·萧统) 16. 《典论·论文》(魏·曹丕)17. 《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 18. 《楚辞章句序》(汉·王逸)19. 《文赋》(晋·陆机) 20. 《诗品序》(梁·钟嵘)21. 《文选序》(梁·萧统) 22.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23. 《答李翊书》(唐·韩愈) 24. 《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二. 名词解释1. 诗言志:“诗言志”理论出自《尚书·尧典》,《尧典》中描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理论原则。

从音乐说起,涉及到了诗歌、艺术、以及相关的各方面内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诗言志”理论。

这段的主要说明,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歌声是延长了的诗的语言,突出了诗要表达的意义,声音的高低与曲律相配合,各种乐器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能相互干扰,要形成整饬的秩序,不能相互扰乱。

这样就可以使得天神和世人达到交流和统一,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贵族子弟,使之收到教育和引导。

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从诗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认为“志”有三方面的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期末试题集锦(含答案)免费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期末试题集锦(含答案)免费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期末试题集锦(含答案)免费下载陕师大古代漢語期末试题一、默寫:鈷鉧潭西小丘記(10分)“丘之小不能一畝------所以賀玆丘之遭也。

”二、説明下列漢字的結構,並指出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

(10分)亦所北莫象徒風朱岳鹿三、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它古今詞義的變化是屬於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還是感情色彩不同。

(15分)1、飾幣馬,執扑而從之。

2、厲王虐,國人謗王。

3、聽事前除,雪後猶濕。

4、乃施法於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

5、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

6、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7、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8、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9、王命金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10、宋以郜大鼎賂王。

四、説明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並説明是本義還是引申義。

(15分)1、表裘不入公門。

2、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3、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4、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5、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

6、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

7、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

8、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9、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10、君子有酒,旨且多。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包括名詞作狀語),並説明是屬於哪一種活用。

15分1、宋女至而好,惠公奪而自妻之。

2、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3、東鄉坐,西相對,師事之。

4、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5、權曰:“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6、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7、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10、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前置賓語,説明它們的前置條件。

(5分)1、舜喪於蒼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

2、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3、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中国古代文学(一)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一)上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学》(高起专)上参考答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与原始歌谣及《诗经》第一节上古神话(上)第一节一、1、①2、①3、①4、①二、②③④⑤三、始祖、洪水、部落战争四、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

神话的艺术特征是幻想与想象,创作基础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

神话以其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2、感生神话:在神话中,叙述女性不经男女结合而是受到自然界的某种感应而孕育生命的现象,这样的神话就叫感生神话。

五、简答题1、从地域上划分,中国上古神话可分为南部神话与北部神话。

北部神话: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文化比较务实,加速了神话的理性化,《淮南子》、《列子》等典籍中保留了一些片断,如“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愚公移山”、“黄帝大战蚩尤”等,都属于北方神话。

南部神话: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略后于黄河流域。

“苗”、“蛮”集团,其巫祝文化发达,所谓楚人“信巫鬼,好淫祀”,盛产神话。

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远游》等,便有许多优美动人、多姿多彩的神话。

中国的许多重要神话都在南部神话中得到展示。

另外,中国神话还可以分为东部蓬莱神话系统与西部昆仑神话系统。

昆仑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

昆仑神话神奇瑰丽,流传到东方以后,又与苍莽窈冥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在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

第二节一、简答题1、上古神话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学的传统,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楚辞》及后人的诗歌及中国的志怪、传奇与明清小说中均有很多神话题材;其二,神话作为一种原型,作为一种象征型艺术,它对于中国文学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2、第一,是以已观物,以已感物。

第二,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就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与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与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与教化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就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就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就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与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与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与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就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与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与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与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与“复古”的文学思潮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与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中国古代文论》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习题一、填空题1、二十年代,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早著先鞭,写成了《支那诗论史》由翻译,改题为《中国古代文艺论史》。

2、《乐记》中最突出的是它的,可以说是全篇的立论基础,旨在探讨音乐的起源问题。

3、篇幅不长,但论及的问题却很多,可以算是汉以前儒家诗论的总结。

4、虽篇幅不满千字,却对文学全面地提出了新的观念、新的准则、新的尺度,它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5、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阐述创作论的文章。

6、中国文学理论的范畴体系的发展过程,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周秦两汉;第二阶段包括从;第三阶段从盛唐到宋金元;明清两代为第四阶段。

7、是贯穿于《周易》的中心思想。

8、是汉以前儒家礼乐论的总结,它的内容相当全面,既总论了礼乐的关系和作用,又兼论到乐器、歌唱和舞蹈,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9、汉儒传《诗》,有齐、鲁、韩、毛四家,毛指的是。

10、杨雄是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其文学见解主要见于一书。

二、连线题不学诗,无以言庄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真者,精诚之至也郑史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梅圣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刘勰文律运周,日新其业曹丕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诗大序》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苏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郑史伯文者气之所形苏轼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苏辙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刘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李贽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乐记发乎情,止乎礼义陆机诗缘情而绮靡《诗大序》三、名词解释1、文质彬彬2、六义:3、乐内礼外4、尽善尽美:5、三表法:6、知人论世:四、简答题1、简述孔子之“兴观群怨”说2、谈谈王充“疾虚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题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二、名词解释1、发愤著书:2、诗无达诂:3、象外之象:4、兴趣说:5、滋味说: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2、从"理论形态"的层面谈谈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

3、简述先秦文论的主要特征和成就。

4、简述孔子的文论思想。

5、简述孟子的文论思想四、解读与分析1、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作者及篇名),简述其要义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2、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作者及篇名),简述其要义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3、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这段话出自哪部著作?其中的什么篇?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包含了怎样的文学理论内涵?4、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这段话出自何人的什么著作?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它描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特点?五、论述1、试论儒、道两家思想对刘勰文论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答案(陕师大远教)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答案(陕师大远教)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每题1分)1、《典论·论文》(魏·曹丕)2、《文选序》(梁·萧统)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六一诗话》(宋·欧阳修)8、《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9、《文赋》(晋·陆机)10、《诗品》(梁·钟嵘)11、《诗品序》(梁·钟嵘)12、《文心雕龙》(梁·刘勰)13、《沧浪诗话》(宋·严羽)14、《闲情偶记》(清·李渔)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16、《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韩愈)18、《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19、《答洪驹父书》(宋·黄庭坚)20、《夕堂永日绪论》(清·王夫之)21、《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22、《仲兄字文甫说》(宋·苏洵)23、《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24、《原诗》(清·叶燮)25、《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27、《文选序》(梁·萧统)28、《答吕姜山》(明·汤显祖)29、《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30、《楚辞章句序》(汉·王逸)31、《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司马迁)32、《春秋繁露》(汉·董仲舒)33、《淮南子》(汉·刘安)34、《词源》(元·张炎)35、《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36、《西游记题词》(清·幔亭过客)37、《论文偶记》(清·刘大櫆)38、《诗式》(唐·皎然)39、《答李翊书》(唐·韩愈)40、《录鬼薄序》(元·钟嗣成)41、《论衡·超奇》(汉·王充)42、《上崔华州书》(唐·李商隐)43、《上人书》(宋·王安石)44、《书黄子思诗集后》(宋·苏轼)45、《论词》(宋·李清照)46、《岁寒堂诗话》(宋·张戒)47、《论诗诗》(宋·陆游)48、《艺苑卮言》(明·王世贞)49、《曲律》(明·王骥德)50、《诗归序》(明·钟惺)51、《序山歌》(明·冯梦龙)52、《鬲津草堂诗集序》(清·王士禛)53、《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清·袁枚)55、《花部农谭序》(清·焦循)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清·周济)57、《复庄卫生书》(近代·冯桂芬)58、《古谣谚序》(近代·刘毓崧)59、《人境庐诗草自序》(近代·黄遵宪)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近代·裘廷梁)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近代·章炳麟)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近代·柳亚子)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每空1分)1、在《尚书·尧典》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9、陕师大《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9、陕师大《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中文专升本科函授生《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1、孟子“以意逆志”说的理论意义。

答: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意,即作品的意旨;志,即作诗者的思想。

以意逆志就是指:解说或理解诗歌不要抓住只言片语而望文生意,也不应该对某些夸张作机械理解,必须领会全篇的整体精神,并结合自身的品味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和意向。

在此,“意”有两方面的含义:说诗者的心意和蕴藉作品中的整体情意。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旨在反对割裂章句或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歪曲诗的本意,主张从诗的整体来体现诗人的思想,是对春秋战国时代以断章取义的手段的反驳和纠正。

这也是它存在的理论意义所在。

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美学思想。

2、毛诗派言志新论的理论开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诗大序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发乎情”“吟咏情性”,开拓出“情”作为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为后来的缘情说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从理论视野上,毛诗派把诗学关注重心从孔子的实用功利性、孟子的文本阅读而转向诗歌创作,为诗歌的体裁和创作方法做了系统阐释。

3、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的实质。

答: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关于关于屈原人格,班固发挥儒家明哲保身的宗旨,意为屈原露才揭己,以至于沉江而死,是激愤过度,有失温柔敦厚之旨;王逸则从儒家杀身成仁的信念出发,以为屈原“进不隐其谋,退而不顾其命”,恰恰体现了忠贞的人格魅力,其高洁傲岸的人格值得肯定。

第二是对《离骚》作品的评价,班固认为《离骚》等作品中多怪诞、虚无之语,这些不是“法度之正”,与经义不符;王逸则从体裁和用语方面把《楚辞》与儒家经典进行比较,认为《离骚》依经取义,正好继承了诗人之义。

争论实质:班固、王逸对《楚辞》的评价都从居于正统的儒家思想出发,但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汉代儒家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诗经》?A.《关雎》B.《离骚》C.《蒹葭》D.《桃夭》答案:B2. “文以载道”是哪位古代文论家提出的?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答案:A3. “诗言志”这一理论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论语》B.《孟子》C.《庄子》D.《左传》答案:A二、填空题1.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2.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______的名言。

答案:《毛诗序》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文论家______的主张。

答案:白居易三、简答题1. 简述“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含义。

答案: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作者情感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既包含了客观的景物描写,也蕴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2. 请解释“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

答案: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比是指通过比喻来表达,兴则是通过触景生情来引发情感。

《诗经》中运用赋、比、兴三种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

四、论述题1. 论述“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承载道德教化的功能,反映了儒家重视文学与道德结合的传统。

这一思想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方向,使得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更是道德教化的载体。

同时,它也促进了文学与哲学、伦理学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doc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doc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每题1分)1、《典论-论文》(魏-曹丕)2、《文选序》(梁-萧统)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六一诗话》(宋-欧阳修)8、《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9、《文赋》(晋•陆机)10、《诗品》(梁•钟赚)11、《诗品序》(梁-钟崎)12、《文心雕龙》(梁-刘勰)13、《沧浪诗话》(宋-严羽)14、《闲情偶记》(清-李渔)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16、《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韩愈)18、《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19、《答洪驹父书》(宋-黄庭坚)20、《夕堂永日绪论》(清•王夫之)21、《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22、《仲兄字文甫说》(宋•苏洵)23、《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24、《原诗》(清-叶燮)25、《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27、《文选序》(梁-萧统)28、《答吕姜山》(明•汤显祖)29、《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30、《楚辞章句序》(汉-王逸)31、《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司马迁)32、《春秋繁露》(汉-董仲舒)33、《淮南子》(汉-刘安)34、《词源》(元-张炎)35、《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36、《西游记题词》(清-幔亭过客)37、《论文偶记》(清-刘大槌)38、《诗式》(唐-皎然)39、《答李翊书》(唐-韩愈)40、《录鬼薄序》(元-钟嗣成)41、《论衡•超奇》(汉-王充)42、《上崔华州书》(唐-李商隐)43、《上人书》(宋-王安石)44、《书黄子思诗集后》(宋・苏轼)45、《论词》(宋-李清照)46、《岁寒堂诗话》(宋-张戒)47、《论诗诗》(宋-陆游)48、《艺苑卮言》(明-王世贞)49、《曲律》(明•王骥德)50、《诗归序》(明-钟惺)51、《序山歌》(明•冯梦龙)52、《鬲津草堂诗集序》(清-王士稹)53、《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清-袁枚)55、《花部农谭序》(清-焦循)56、《宋四家词选日录序论》(清-周济)57、《复庄卫生书》(近代-冯桂芬)58、《古谣谚序》(近代•刘毓松)59、《人境庐诗草自序》(近代-黄遵宪)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近代-裘廷梁)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近代-章炳麟)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近代-柳亚子)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每空1分)1、在《尚书•尧典》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中文专升本科函授生《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附答案1、孟子“以意逆志”说得理论意义。

答:孟子对儒家思想得继承与发展,她在孔子解诗实际得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得理论,意,即作品得意旨;志,即作诗者得思想。

以意逆志就就是指:解说或理解诗歌不要抓住只言片语而望文生意,也不应该对某些夸张作机械理解,必须领会全篇得整体精神,并结合自身得品味去探索作者得志趣与意向。

在此,“意”有两方面得含义:说诗者得心意与蕴藉作品中得整体情意。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旨在反对割裂章句或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歪曲诗得本意,主张从诗得整体来体现诗人得思想,就是对春秋战国时代以断章取义得手段得反驳与纠正。

这也就是它存在得理论意义所在。

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得人格美与人格美得形成,都作出了合理得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得美学思想。

2、毛诗派言志新论得理论开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诗大序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发乎情”“吟咏情性”,开拓出“情”作为诗歌表现得重要内容,为后来得缘情说得提出提供了基础。

从理论视野上,毛诗派把诗学关注重心从孔子得实用功利性、孟子得文本阅读而转向诗歌创作,为诗歌得体裁与创作方法做了系统阐释。

3、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得实质。

答: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就是关于关于屈原人格,班固发挥儒家明哲保身得宗旨,意为屈原露才揭己,以至于沉江而死,就是激愤过度,有失温柔敦厚之旨;王逸则从儒家杀身成仁得信念出发,以为屈原“进不隐其谋,退而不顾其命”,恰恰体现了忠贞得人格魅力,其高洁傲岸得人格值得肯定。

第二就是对《离骚》作品得评价,班固认为《离骚》等作品中多怪诞、虚无之语,这些不就是“法度之正”,与经义不符;王逸则从体裁与用语方面把《楚辞》与儒家经典进行比较,认为《离骚》依经取义,正好继承了诗人之义。

争论实质:班固、王逸对《楚辞》得评价都从居于正统得儒家思想出发,但却得出不同得结论,这反映了汉代儒家思想得内在矛盾性。

汉儒一方面提倡诗歌之怨刺讽谏精神(为了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君权神圣,对怨刺及激愤得人格诗人加以种种限制。

班固、王逸得矛盾正就是汉代儒家思想矛盾得反映。

另外,班固、王逸以儒家思想为尺度原则对屈原作品作出得评价,都无法瞧到《楚辞》神奇诡异得浪漫主义特征,这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在艺术评价方面得局限性。

4、陆机《文赋》对艺术构思得描述包括哪些内容?答:陆机《文赋》对艺术构思得描述包括构思得初始阶段, 要“收视反听,耽思徬迅”,即内视(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构思)。

对构思之议题做到深思熟悉,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历史与现实得广阔维度上收索物象,形成素材。

这一阶段就是精神得虚静与活跃。

构思极致状态得特征:“情曈昽而弥鲜,物照晰而互进。

”随着心中物象得联翩出现,所需表达得情思也由朦胧而清晰。

陆机得描述真实德反映了艺术构思情感性得特征。

整个构思过程也必然结合着语言,随着情思得活跃,前人优美得辞句,也不断涌上心头,激发想象,活跃得想象必然带来语言得通畅。

所以作者说:“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灵感来时文思泉涌,灵感不来时文思枯竭。

”构思过程有艰涩与流畅之分,这实际上就是灵感状态得表现:“或操瓠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灵感来时文思泉涌,灵感不来时文思枯竭。

艺术构思得总体要求就是:“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创造出新颖别致得意象。

5、简述《文心雕龙》基本结构与各部分内容。

答:《文心雕龙》素有“体大思周”之名,全书就是研究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得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一著作。

它得系统性与理论性在古代文论中独树一帜。

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

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就是全书得总纲。

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问题得源流、特点与写作应该遵循得基本准则。

其中又有“文”“笔”之分。

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

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得各种问题。

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文学创作、文学构思以及鉴赏等等文学理论文体,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论述得整体。

《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

这五篇没有直接得联系,但都就是撇开具体得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得某些重大问题。

最后,《序志》一篇就是全书得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6、《文心雕龙》“神思”论得基本内容。

答:神思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得一个非常重要得文论概念,它指得就是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得思维活动特点。

刘勰在《神思》篇中首先指出了“神思”作为艺术思维活动过程中生动丰富得艺术想象活动得具体情形:“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思”得活动无所不到,可以不受到具体环境得限制,超越时间与空间,具有无比广阔得活动范围,而且在整个“神思”活动得过程中,文学家得思维活动始终都就是与客观物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得。

同时,这种活动又就是与作家得感情之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

当“神思方运”之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对艺术想象活动得特点作了非常形象得描绘与相当深刻得概括,即“神与物游”,作为创作主体得心灵与作为创作客体得物得融合统一。

7、《文心雕龙·时序》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结合战国、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文学得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得状态下发展,政治得盛衰、社会得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得生活、思想与情感,这就是文学发展得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得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得变化。

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得时代特点与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得面貌很鲜明: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得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得影响与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得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得相互消长;(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得具体表现就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得趋势就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

刘勰得这些瞧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就是可信得;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得色彩。

好在刘勰得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她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得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得不良文风,提出了她自己独到得见解。

综观整个“通变”论,可以说,刘勰就是站在一个“惟务折衷”、朴素辩证得立场上瞧问题得,其文学发展观以“通”(继承)为基础而以“变”(革新)为旨归,以“通”求“变”,以“变”葆“通”,初步建立起了一种积极、进步得文学史观。

就像刘勰自己所说得,“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变》),这样一种文学史观,不说在当时,即使放在今天,仍能给我们留下诸多得启迪……8、韩愈“气盛言宜”得内容及理论意义。

答: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发展了孟子得文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说。

她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

”“气盛”,就是指作家得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得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得“配义与道”而修养成得“浩然之气”含义相同。

“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得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先道德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进一步发展了传统儒家有关创作得重要文艺思想。

特别要说明得就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得写作技巧,而就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9、白居易新乐府理论主要内容。

答:在白居易得诗歌理论中有两个方面得基本内容:一就是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得社会作用;二就是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得“实录”精神。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或者叫做“泄导人情”、“补察时政”,这就是其新乐府理论得主导思想。

“救济人病”,就是要求诗歌能够反映民间疾苦,使百姓得痛苦“稍稍递进闻于上”,让人主有所了解。

“裨补时阙”,就是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得弊病,引起在上位者得注意,促使她们进行必要得改革。

《与元九书》中“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落脚点就在于此。

白居易得新乐府理论突出地强调了文学与民众之间得密切关系,强烈地表明了她要求文学创作必须起到“为民请命”得作用。

并且鲜明地指出了文学应该积极地干预现实,为实现政治理想,为改善百姓得生活发挥应有得功效。

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10、何谓诗话?试举五部最著名得诗话。

答:诗话就是中国古代得一种独特得论诗得文体,狭义得诗话就是指诗歌得话本,即关于诗歌得故事,随笔体,如欧阳修得《六一诗话》,广义得就是指诗歌得评论样式,崛起于北宋,就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就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得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得格局。

著名得五部诗话有宋代欧阳修得《六月诗话》与清朝袁枚得《随园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1、何谓“以禅喻诗”?如何《沧浪诗话》“以禅喻诗”?答:以禅喻诗”开始于北宋苏轼、黄庭坚等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改变了前人仅仅以参禅比喻学诗“工夫”得作法,直接以禅境比喻诗境,以参禅得“妙悟”喻对诗歌本质得领会。

严羽在体会禅宗心法得过程中,使用禅宗特有得理论表达,认为诗得本质也就是不可言传得,只能依靠“妙悟”。

这样,她就使得以禅喻诗进入到了诗得本质层面上来,由此导出后人“诗禅等一”等等得说法,在佛教思想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诗歌与佛理得融合虽然在早期就有,可唯独严羽能够将禅宗理论与文学现实相结合,不仅对于佛法得本土化作出了理论贡献,借助佛理,严羽也能够更深入得涉及到一系列以前没有被触及得文学理论问题,开拓了文学理论表达得视野。

12、如何评价黄庭坚诗学主张?答:1)她有意放弃了白居易以来得诗歌讽谕传统,很少在诗中议论时政,而将创作更多地转向个人精神世界。

2)她又受到理学思想得影响,反对在诗中毫无节制地表现各种情感,要求以“养心治性”为根本目得。

她得诗歌世界显得不那么丰富,使人感到诗人往往在故意回避抑制自己得感情。

3)在内容上,她不想超越前代文学范本,而提出了“规模其意”得“夺胎法”、“换骨法”。

13、如何评价“词别就是一家”?答:李青照得“词别就是一家”得理论,首先从词与音乐得角度,提出词应合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