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9_生命生命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1.谈话:“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

2.简介: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2月28日生于西安,自12岁起,杏林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转。

小学毕业后便因病缀学的杏林子,数十年来坚持自修,以致成为台湾文坛上的著名作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人生感悟的一句话。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2)关于生命,作者举了三个例子,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3)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一段话缩短,短到能用几个字来概括,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阅读本领。

三、精读课文,感悟生命(一)自读“飞蛾求生”事例1.让我们继续往下学,请同学们自由读“ 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a.“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

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现出飞蛾奋力挣扎的情景,表达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

)b.你能把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读出来吗?(生读)(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么想?预设1: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精品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精品教案《生命生命》教案一、教材介绍1.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位于教材第89页。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生命生命》是其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课文简说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3.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我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

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

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感受课文,我运用学法指导,采用“扶”与“放”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来品读课文、交流感受、感情朗读,自主读、自主学、自主悟,并结合小练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二、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19课《生命生命》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

19课《生命生命》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

19课《生命生命》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生命生命》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认识。

(板书:生命)生命是什么呢?你问过自己吗?2.同学们,台湾作家杏林子曾经以这样一句话说出了她对生命的理解“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杏林子”(课件出示杏林子的照片)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诠释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研究她的文章(板书:生命生命) 请大家齐读课题,我想大家都发现了这个题目的特别之处,两个生命重复放在一起,这又是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二、合作交流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生字词)都读好了,那我可要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请这组同学开火车读,如果读的正确就请全班同学跟着他一起读3.本课的生字词同学们都掌握的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4.那概括地说作者认为生命就是――(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这三个关于生命的事例,最令你感到震撼的是哪个?再读读它,找出让你震撼的语句,画一画,在旁边谢谢你的理解。

(一)走近飞蛾1. 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谁想来和大家交流你的想法?(1)(生:“只要我稍但它挣扎着那么鲜明!”我认为“稍”这个字令我震撼,轻轻地一用力,这只飞蛾就会在我手中死去。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生命生命》教案1第一课时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1、教师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语段、篇章读给大家听?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3、自主选择,研读课文:⑴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⑵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

⑶明确小组学习任务及要求:①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③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小组比赛,深入探究1、教师激励: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比赛,请各小组按照比赛要求做好准备。

投影出示比赛规则:⑴小组内轮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0分)⑵请一名学生汇报本组对研读的事例的感悟、体会和有个性的见解。

(20分)⑶请一名学生读一读找到的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谈一谈本组的理解。

(20分)⑷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20分)⑸给研读另外两个事例的学习小组分别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对别的小组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生命生命∣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生命生命∣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生命生命∣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2、了解局部词语的意义和作用〔二〕进程与方法:经过朗诵课文,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揣摩其中包括的深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表达出有限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2、了解三个事例所引收回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索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十二岁,本是花一样的年龄,可就是在这样的人生时节里,杏林子的生命之花却突然遭遭到了命运的冰雹。

可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让她由一个原本安康生动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终身只能生活在轮椅上的残疾人。

从12岁患病到61岁逝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就这样坚持着一种姿态,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

明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剧烈的生命看法、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强英勇的肉体。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学习生字。

骚扰动弹挣扎愿望震惊砖缝听诊器震撼糟蹋持久有限茁壮不屈向上2、全体感知课文思索:a.标题中〝生命〞一词,为什么延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是一种修辞方法——重复。

去掉一个不可以。

由于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剧烈的呼唤,表达了剧烈的生命看法,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作者罗列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先生自在讨论,回答:1〕是一种修辞方法——重复。

去掉一个不可以。

由于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剧烈的呼唤,表达了剧烈的生命看法,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2〕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要挟下,竭力挣扎着——剧烈的求生愿望,生命都是自我珍爱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降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弱小。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看法,就会严肃地思索人生。

〕〔三〕细读课文,品味词语;自主讨论:加点词的作用是什么?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气在我手中跃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9生命生命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9生命生命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生命生命》教案(一)一、介绍作者,导入课题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她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杏林子。

在别人眼中,杏林子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十二岁那年,她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从此,脚不能动,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只能终日生活在轮椅上。

然而,在长达50多年的病痛煎熬中,她却写下了40多部剧本和许多散文,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坚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希望呢?(板书课题,生齐读)是呀,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可贵的,也是美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聆听作者从心灵深处唱出的这曲珍爱生命的乐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2、全班交流。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受1、作者正是用这三个事例来向我们讲述了生命的存在,请同学们在这三个事例中选择让你感触最深,最喜欢的事例,反复地读,用心地读,把你认为写得最精彩、最让你震惊,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如果能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就更好了!2、交流感受:⑴飞蛾险境求生:重点句子体会“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介绍飞蛾的寿命,体会它强烈的求生的欲望,带着这种感情读课题。

⑵瓜子砖缝生长:重点句子体会“那小小的种子,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在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假如你就是那粒种子,你想说点什么?(体会坚强、勇敢的精神),带着这种感情读课题。

⑶倾听沉稳心跳:重点句子体会“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自己的心跳,说说感受,心情?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再次读课题。

四、升华课题,课外延伸1、课文学到这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2、杏林子是坚强的,她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读最后一段,总结“生命有限,价值无限”)3、你会把这八个字送给谁?4、听听冰心对生命的感悟。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第19课,位于教材第89页,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都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着重让学生随着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课文简说: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准备:1. 学生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2. 教师查阅文章及作者的背景,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播放春景图片)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的,世间万物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萌芽的小草是生命;怒放的鲜花是生命;在花间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生命;在天空快乐飞翔的小鸟也是生命。

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看到了哪些生命?教师相机板书课题(生命生命)2、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著名作家杏林子,和她一起去感受生命,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生命生命》教案、教材介绍1.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 课,位于教材第89 页。

本单元共有4 篇课文,《生命生命》是其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课文简说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3.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我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

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

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感受课文, 我运用学法指导,采用“扶”与“放” 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来品读课文、交流感受、感情朗读,自主读、自主学、自主悟,并结合小练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二、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2. 教师查阅文章与作者的背景,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 预习探究〔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 认真读课文,能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生字与相应词语。

2. 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人的资料。

3.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小故事?二. 合作交流1. 创设情境,感知生命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

一条丑陋的毛虫,也可能蜕变成五色斑斓的彩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生命的文章,是##女作家杏林子写的。

来,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词"生命"。

生和老师一起写。

师:读一遍〔指板书〕生:生命师:生命是什么?你知道吗?生:谈体会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出示四张图片图片1.嫩嫩的芽儿从泥土里钻出来,生命的诞生多么神奇!图片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了。

它开得是如此娇艳!生命原来可以这样灿烂。

图片3.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嗡嗡飞来飞去,它正忙着采蜜呢!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劳动和奉献!图片4.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绽开了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在你们眼中,生命是怎样的?生:谈体会师:那好,同学们再和老师写一遍这个词〔生命〕。

出示三张图片图片5.长在冰冷岩石缝中的植物。

图片6.长在没有阳光,阴冷潮湿的干墙角下的嫩嫩的芽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动弹、欲望、不屈、茁壮、听诊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下来。

3、能找出课文中有很深含义的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格言以及热爱生命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

(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两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切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

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

齐读。

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我会读。

(2)我会讲。

(3)我要问。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飞蛾:挣扎求生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1)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1)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向大家推荐我搜集的第二则格言。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
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六、板书设计: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19、生命生命香瓜子:砖缝冒苗——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