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课中作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7/9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与我们:
2.农业分布:地区分1)自然条件
(2)社会条件
4.我 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三、工业
1.工业与我们 2.工业的空间分布
3.高新技术产业
三.重难点突破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 工具 特点
学习目标
2.借助地图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 市,简单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据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据图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分布规律。
2/9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适用情况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 大宗笨重、长途;鲜
铁路 火车
陆
较快
货和活物远程且量大
运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公路 汽车
短途 、鲜货、活物
运量较小
水 河运 船舶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 大宗笨重、大件、长
运 海运 海轮 慢
途、不急需
航空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
飞机
少量、贵重、急需
最快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 液态、气态物体,如
。 4.主要的铁路线:
环 节 二
①大秦线—A.__________线— B.__________线;②C.__________线—D.兰新线— 北疆线(中国最长 “三横”:东西走向 的东西走向的铁路线); 的铁路线(自北向南) ③E.__________线—F.浙赣线—G.湘黔线—H.贵昆 线 ① I.__________线; ② ②J._________ _线; “五纵”:南北走向 ③K.京哈线— 的铁路线(自东向西) L.__________线6(/中9 国最长的南北走向的铁路线); ④M.焦柳线;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 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第四章复习教案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熟记四大地理区域的基础知识点。
2、能够熟练运用本节知识点做对检测题。
教学方法填图分析法:利用对地图的熟悉和填写进行学习。
拓展探究法:利用对教材的把握进行拓展探究,深入巩固教材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第四章今天的复习目标是:(出示“复习目标”投影)秦岭淮河一线北方地区1.主要地形、地形区,主要城市。
2.农业生产特点、粮食作物、气候、兴修水利、防治水患。
3.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南方地区1.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2.丰富的有色金属,考查矿产名称及分布。
3.工业区的名称与分布。
青藏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本区包括的省份及主要地形名称。
2.“高”“寒”的气候特征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农、牧业生产特点。
3.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西北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地形。
这一部分主要以读图题的形式来命题,要求记住范围、地形名称并填图。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因这一特征而形成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常以综合题的形式命题。
3.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4.保护草原,治理沙漠这是一个热点问题。
二、复习指导4.1 秦岭—淮河线1、秦岭与淮河: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自西向东经过的省区主要有甘肃、陕西、河南。
其北侧是关中平原(亦称渭河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亦称汉中盆地),因为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洪泽湖,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长江。
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制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3、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四章第四章 复习课
第四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3.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
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布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复习过程一、复习课导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这节课我们对这一章进行全面的复习。
二、知识回顾同学们根据学生用书,捋顺教材知识结构,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重点复习现在同学们请看多媒体:课件展示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承转:你到外地探访亲友或旅游,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本节课我们将以铁路干线分布为例,探讨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把主要铁路干线归结到一个地图上,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形成整体的认识。
我们看多媒体:课件展示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展示图组“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沿长江分布。
顺口溜来记忆:工业分布似弓箭,弓在沿海箭穿江。
东密中多西部少,四个基地沿海靠。
辽中南、津京唐,长珠三角少不了。
阅读教材106页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总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特点。
找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4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word教案 (1)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教学方法】导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情境创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明确了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有着丰富的土地、森林、水、矿产……所有这些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我国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各地文化的差异。
(多媒体)展示复习范围准备教材和学案,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态。
明确复习范围: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明确复习范围,为下面的具体复习作铺垫。
展示目标(多媒体)展示考试要求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阅读考试要求,明确复习目标。
明确复习方向。
知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了解农梳理一.中国的农业1.概念: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3.分布: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畜牧区。
(1)种植业的分布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东部季风区北方东北平原旱地春小麦、玉米、甜菜等华北平原旱地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大致以秦岭-淮河线(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稻、油菜、棉花等四川盆地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平原、绿洲和河谷地区小麦、棉花等(2)畜牧业的分布牧区优良畜种牧区畜牧业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等新疆牧区细毛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牦牛等西藏牧区牦牛等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农耕区畜牧业位于东部季风区,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业的概念和分类。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教案共23页
【课题】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课时)【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合理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导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导练教学案【教学过程】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东部季风区北方东北平原旱地春小麦、玉米、甜菜等华北平原旱地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大致以秦岭-淮河线(8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稻、油菜、棉花等四川盆地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平原、绿洲和河谷地区小麦、棉花等(2)畜牧业的分布牧区优良畜种类型和主要农作物。
知道东西畜牧业的差异和四大牧区的优良畜种。
牧区畜牧业内蒙古牧区三河牛、三河马等新疆牧区细毛羊、伊犁马等青海牧区牦牛等西藏牧区牦牛等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农耕区畜牧业位于东部季风区,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
(3)渔业的分布我国海洋渔业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形成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等四大渔场。
淡水渔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渔业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
(4)林业的分布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大小兴安岭和了解我国渔业和林业的分布。
理解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因地制宜原则。
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此外,还有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
4.农业基地建设(1)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首先要考虑自然条件的特点,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在河湖众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宜发展渔业;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地理:八上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课题】八上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课型】复习课【考纲解读】●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运用地图准确找出我国的铁路干线及其经过的主要城市和铁路枢纽。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及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复习目标】1.通过对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地理知识建构,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从模糊到熟练掌握。
2.通过查看、填注中国种植业分布图、中国畜牧业分布图、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中国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提升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运用资料,通过阅读沪宁杭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初步学会归纳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及工业基地发展优势。
4.通过考虑、归纳客货运的需求因素,初步学会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并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我国农业、工业的地理分布、交通运输网线的整体布局,熟知铁路干线网。
2. 初步学会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复习模式】知识再现与构建——引导点拨与质疑解难——拓展练习与技能锻炼。
【教学方法】快速记忆法、小组长展示、合作、交流、互帮共学复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理地理助学、地理试卷。
【教学过程】畜 牧 业 草原地区和 高寒草原区 农耕区畜牧业:东部季风区,主要以 作为饲料林业 集中在 地区的水域 效益:_____ __效益和经济效益 分类: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东北林区: 和长白山地牧区畜牧业西大牧区 渔业东: 畜牧业 西: 畜牧业 分布::牦牛:牦牛 :新疆细毛羊:三河马、 分布:集中在三大林区 西南林区: 山区 东南林区: 丘陵地区 最大渔场是农 业 的 分 布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中国高铁集全球最先进技术,创中国独有品牌,站上了世界铁路发展的高点。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工业、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距离深入理解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掌握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
3.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4.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
3.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原理和政策。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2.呈现(10分钟)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5.拓展(10分钟)讨论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
该产业特点:a.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b.科技投入的含量大c.产品更新换代快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如北京的中关村--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二、巩固练习1.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一个城市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同城效应”。
据此回答下题。
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条件是()A.快捷的交通B.便利的服务C.发达的农业D.丰富的资源2.如图为我国铁路枢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C.③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煤炭工业发达3.高速磁浮列车作为目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它可用于长途运输,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
关于高速磁浮列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更加方便人们出行B.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C.逐步代替高速公路D.促进城市群“同城化”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目技术应用可以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某同学家住农村,春季金色油菜花令人心醉,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去年棉花又获得了丰收,该同学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东南丘陵6.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连云港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地种植香蕉7.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C.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8.深圳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各企业研发投入高,这反映了深圳是中国的()A.金融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商贸中心 D.高新技术产业基地9.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的优势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10.读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a.工业b.农业c.商业d.交通运输业2.下列不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的是()a.东北林区b.东南林区c.西北林区d.西南林区3.秦岭——淮河以南的农村生活、生产一般是()a.耕地以旱地为主,一年二到三熟b.农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c.捕鱼捞虾、栽培菱藕、采桑养蚕d.冬季孩子们喜欢堆雪人、打雪仗、滑冰4.可以挖掘我国农业发展潜力的措施是()a.大力开垦荒地b.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c.多种植粮食作物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5.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a.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d.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6.沪宁杭地区“金三角”地带重要的工业城市是()a.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b.上海、南京、宁波、温州、杭州c.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杭州d.武汉、九江、上海、南京、杭州7.下列工业基地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的有()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8.下列有关我国工业布局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工业布局变得日趋合理b.现在不仅原有工业得到发展,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c.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遍地开花d.山西能源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都是扩建起来的工业基地9.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是()a.京津唐地区b.东南沿海城市c.沪宁杭地区d.东部沿海地带10.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是()a.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c.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d.上海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12.我国南北向的铁路干线是()a.京包—包兰、陇海—兰新b.京哈—京广、京沪、京九、宝成—成昆c.沪松—浙赣—湘黔—贵昆d.京哈、哈大、陇海13.下列交通枢纽中,有三条以上铁路相交会的是()a.天津b.上海c.洛阳d.兰州14.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a.北京郑州株洲b.北京天津徐州c.北京郑州南昌d.北京株洲郑州15.下列铁路中,属于东西方向的是()a.京沪线、沪杭线b.京九线、京沪线。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章末复习教案 (新版)粤教版
第4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一、复习目标1.我国的农业和工业。
2.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3.我国的民俗与旅游。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了解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2)掌握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我国农业的概念及分类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工业的概述和分布4.高新技术产业5.交通运输的地位6.交通运输的特点7.重要的公路干线和高速公路8.民俗的概念和分类9.旅游及旅游资源10.我国的主要旅游景点11.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二)题型、方法纳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例1、粮食安全,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你认为应该()A.把草地、山坡开垦为耕地B.退耕还林,保护生态C.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围湖造田、围海造陆,增加耕地面积解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
故选:C。
例2、形成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A.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B.两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C.两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D.两城市间的交通更加便捷解析形成上海与杭州“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上海与杭州的交通更加快捷。
故选:D。
例3、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地方文化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B.地方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C.地方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D.地方文化不能创造财富,对经济发展不起作用解析当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立足于地方文化,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故选:D。
(四)归纳小结1、我国农业的概念及分类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复习课件 新
耕地
耕作制度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经济作物
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小麦
棉花 棉花
热量 自然要素 地形土壤
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习惯 国家政策 市场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有哪些?
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
第一关选择题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B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水产业
东北林区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海
淡水鱼养殖
洋
西南林区
捕 捞
东南林区
南北差异
思考: ⑴南北方的界线是什么? 它有哪些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年800mm等降水量线 1月份0℃等温线
⑵南北耕地类型、熟制、 主要农作物存在哪些差 异?并填在下面表格上。
地区
北方 南方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第一部分 农业
复习目标: 1、掌握农业的分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了解各个农业部门的分布和主要农作物。 3、理解农业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 4、掌握典型农业基地的分布。 5、了解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与我们
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 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水域广阔
C季风性气候显著
D大陆性气候显著
中考展望
⑴下列各生产部门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 C )
A.铁路运输
B.工业
C.农业
D.商业
⑵下列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序与排序
一致的是( C )
A.甲油菜 乙冬小麦 丙水稻 丁甜菜 B.甲水稻 乙甜菜 丙油菜 丁冬小麦 C.甲甜菜 乙冬小麦 丙水稻 丁油菜 D.甲冬小麦 乙水稻 丙甜菜 丁油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一节就地取材发展农业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经过培养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依据生产对象的不一样,能够分为栽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公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域散布1、东西部差别(1)东西部分界限:以 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划分界限)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域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东部是栽种业、林业、渔业主要散布区,林业集中散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域。
长江中下游地域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域。
2、南北差别( 1)东南部以 800mm(秦岭-淮河线 ) 为界分南方地域和北方地域(各自的耕地种类、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散布体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体现显然的“南甘北甜”的散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就地取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1、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天气、土壤等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2、布局原则:地形峻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 --- 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在地形平展、土壤肥饶、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域 --- 耕种业,宜粮则粮;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域 ---畜牧业,宜牧则牧;在河湖许多、水流缓和的地方 --- 淡水渔业,宜渔则渔。
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 --- 市场需求;桑基鱼塘 --- 生态农业。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二节连续协调发展工业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1)工业是公民经济的主导。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内容涵盖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经济发展这一块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2.难点:对经济发展背后原因的理解,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数据图表法:利用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发展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数据和图表。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课堂提问。
3.准备好PPT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经济能够取得这些成就?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案例和数据,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和数据,分析背后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强化学生对经济发展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8
中国经济发展
P1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
课中作业
二、教材梳理
输网
____
J._________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陆运
、鲜货、活物
地制宜发展农业
京津唐
便利的交通,
历史悠久,工
纺、电
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思考下列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
④由此可见,自然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你能否举例进一步说明我们与自然资源的关
数粗略地
)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
)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
(
(保护、培育)。
8上第4单元复习学案.docx
八上地理复习4 第4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课时编写:朱守超施教:朱守超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一、复习目标(详见地理同步学习各课教学目标要求)二、复习过程A.课前复习完成(认真独立地完成并熟练识记住下列问题)【考点1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地位: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________ 产业。
2.农业分布(1)东部:种植业:北方为以 _______ 为主的农业,南方为以 _____ 为主的农业;林业:_______ 林区、东南林区、________ 林区;(2)西部:畜牧业。
四大牧区为 _______ 、青海牧区、 ________ 、新疆牧区。
3.农业发展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发展屮的问题与对策⑴问题: ________ 增加、耕地减少、_______ 、科技含量低、农业结构不合理;(2)对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植树种草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走高产、优质、 __________ 农业之路;调整________________ 等。
【考点2]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1.工业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__ 。
2.工业的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 ___________ 、京沪线、___________ 等铁路沿线;(2)河流流域:长江沿线:形成了以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3)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沪宁杭、 _________ 、京津唐、_________ ,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 •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1)产业特点:从业人员屮, _________ 人员比重大;销售收入屮,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比例 ________ 产品_________ 快;(2)产业部门:电了和信息类、 ________ 、新材料、新能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nit 4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view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2、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掌握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3、知道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城市。
4、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教学重点】
几个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征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农业的分布和发展。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最重要的是种植业。
列表比较各个部门的分布和特征。
(补充)注意种植业中秦岭南北农业的差异和典型的农作物。
畜牧业中四大牧区的典型牲畜。
这些都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2、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国工业的分布: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大分散,小集中。
(强调)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是考察的重点,要注意它的城市分布和特点及发展条件。
3、交通运输的发展和方式和选择。
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方式。
我国最重要的是铁路。
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南北: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青藏铁路
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
(强调)认真掌握这些铁路干线经常的城市和省份,还要把穿过的河流结合起来。
4、丰富多彩的文化。
我国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差异很大。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泰山、黄山等。
总结:本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方面:农业、工业、交通和旅游业,重点是工业的发展。
【作业设计】
描画我国铁路干线图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