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4 古诗两首》研讨课课件_1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4 古诗两首》研讨课课件_12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忧民之愤
《泊秦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万般无奈
治国之道
杜 牧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从长安回望 骊山,东西秀林, 繁花似锦,十分美 丽!山顶的华清宫 千重山门依次地打 开。一匹快马卷风 扬尘,奔驰而来, 看不清所载何物, 惟有杨贵妃在山上 远望,知道是最心 爱的荔枝被运来, 欣然而笑。
泊秦淮
杜牧
译文:浩渺寒江之 上弥漫着迷蒙的烟 雾,皓月的清辉洒
烟笼寒水月笼沙,
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
夜泊秦淮近酒家。 在秦淮河畔,临近
酒家。金陵歌女似
商女不知亡国恨, 乎不知何为亡国之
恨黍离之悲玉树后庭
花》。
《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少楼台烟雨中。”——忧国之虑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
江 南 春
积累有多少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是 黄莺婉转啼叫,到 处是绿叶映衬红花 ,水边的村落,靠 山的城镇,酒帘迎 风招展。 南朝建有四百八十 座寺庙,多少楼台 隐现在迷茫的烟雾 般的细雨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4古诗两首》春晓课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4古诗两首》春晓课件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孟浩然
春晓: 春天的 早晨。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 一边想象。每一句第二个字 适当拉长,留下想象的空间。 注意读好韵脚。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眠不觉晓, 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miá n
春天的夜晚,人们睡得 很香甜,不知不觉天亮了。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醒来时只听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想起昨天夜里曾听到 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 儿被吹落了多少。
1、这首诗写了春天 的哪些景物? 2、请你想象一下 诗人生活中的那个春天。
) (
)
声(
) (
)
多(
知(
) (
) (
)
)
处(
忙(
) (
) (
)
)
闻 声

zhī

duō

wén shēng
知 多
读一读
古诗 一首歌
长处 知己
首都
声音
冬眠
多少
ɡǔ
shēng
duō chù zhī shǒu
古 古人 古书 声 声音 名声 多 处 知 首 多心 多半 长处 好处 知己 知音 元首 首位
古话 发声 多少 处处 知心 首长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春晓
孟浩然(唐朝诗人)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4《古诗两首》完整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4《古诗两首》完整课件
君 橙橘
橙色 橙子 橘子 必须 忘记
姓刘 菊花 赠送 风景 荷叶
残枝
君子 秋霜 记住 尽情
目录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 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 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 还要红。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会写
我 会 写
于 于是 对于 由于 枫 枫叶 枫树 枫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小径
斜坡
枫叶
停车 远近 于是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 行(杜 牧)







我喜欢春天 , 因为

我喜欢夏天 , 因为

我喜欢秋天 , 因为

我喜欢冬天 , 因为

于 于是 对于 由于 枫 枫叶 枫树 枫林
橙黄橘绿赞深秋

4.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朗读指导:
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一边想象。每一句 第二个字适当拉长,留下想象的空间。注意读好 韵脚。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 )觉晓, 处 ( )(处 )闻啼鸟。 来)( 风 雨 夜( )( )(声 ),
ɡǔ shī shǒu 4 古 诗 两 首
chūn 春 晓 cūn 村居
春晓
孟浩然(唐朝诗人)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我会读
ɡǔHale Waihona Puke shī shǒu mián
chù






zhī

duō
wén shēng


读一读
古诗 一首歌 首都
知 多 (花 )落( )( )少。
声音 相声 唉声叹气
古文 古诗 古色古香
到处 好处 恰到好处
多少 多好 多姿多彩
ɡǔ
shēng
duō chù zhī shǒu
古 古人 古书 声 声音 名声 多 处 知 首 多心 多半 长处 好处 知己 知音 元首 首位
古话 发声 多少 处处 知心 首长
cūn
忙趁东风放纸
读读说说

诗人 古诗 诗歌 诗情画意


见闻 举世闻名 新闻 听闻
古往今来 古代 古老 古物
作业
读了这首诗,你的眼 前出现了什么情景?请你 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_山行_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_山行_

菊花
jūn
残枝
bì xū
犹有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1.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答案:荷.菊.橙.橘
2.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颜色? 答案:橙黄.橘绿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4 、
古 诗 两 首 《赠刘景文》 《 山 行 》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苏轼(苏东坡)
宋代文学家、书画 家,号东坡居士,唐宋 八大家之一。
赠刘景文
苏轼
秋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zèng
liú
qí 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jú cá 。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简 析] 这 诗 中 描 所 见 到 的 诗 历 笔 下 的 真 可 谓
是 绘 的 来 秋 是
一 了 枫 悲 景 秋
首 深 林 凉 却 天
优 秋 晚 , 充 里
美 季 景 可 满 的
的 节 。 是 了 春
写 景 诗。 山 行 时 写 秋 景 ,诗 人 生 机 , 天 。

4、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老狼耍赖瞪dè nɡ眼睛, 转身掉进臭水坑。
古诗两首
宋代文学家、书画 家。号东坡居士, 别名苏东坡,四川 眉山人,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诗 中善于运用夸张比 喻的手法。
zè nɡ liú
赠刘景文
qínɡ jú cán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jūn xū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chénɡ jú
liú

cá n
jūn chénɡ jú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刘老师 菊花 残缺
君子 橙子 橘子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讨论: 赠刘景文 诗歌描绘的是什 么季节的景色? 荷尽已无擎雨盖, 尽 擎 你从哪些词语看 出?荷尽 菊残 没有了 举

jìng
xié
fēng





于是 枫树
小径 斜坡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说说你从那些词语 看出这是描写秋天 的景色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吗?
寒山指的是深秋时节的山。因为深 秋天气转冷了,所以诗人在这里用 上了“寒山”。
书河上亭壁 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菊残犹有傲霜枝。 残 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4古诗两首《示儿》

4古诗两首《示儿》

儿诵读经典 润泽人生来自问题导入,认识爱国诗人
唐( 宋 )元明清
北宋 南宋
问题导入,认识爱国诗人
陆游,南宋 爱国诗人,字务 观,号放翁。作 为一名杰出的诗 人,陆游一生创 作诗词9400余首。
出示名诗,指导读准诗题
《关山月》 《书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示儿》
课堂总结,搜集爱国诗篇
陆游 爱国诗人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诵读名诗,引发爱国激情
《关山月》 《书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示儿》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即1126 年),金人攻入北宋都城汴梁(今 开封),俘(fǔ)虏(lǔ)了徽 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灭亡。 徽宗的儿子赵构逃到临安(今杭 州)称帝,史称“南宋”。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读名诗,领悟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dǐ)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第4课 古诗两首

第4课 古诗两首

六(4)班学生自学成果汇报单爱生:__________ 评价:_______课题:4、古诗两首【预习·导学】1、把课后生字抄写两遍,并组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带点的字注音:即.使()蛋卷.()试卷.()传.说()传.记()【感悟·探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给自己听,读给同伴听)2、古诗大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理解字词漫:______ 却:______ 收:______ 同:______ 乃:______翁:______ 平:______ 元:______ 但:______ 妻子:______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_代_________写的,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全诗体现了一个”______”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中可体会到.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5、《示儿》是_______代___________写的,全诗体现了一个”_______”字,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叮嘱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拓展·延伸】1、被称为“大李杜”的两位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小李杜”的两位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下册_4《古诗两首》_PPT

一年级下册_4《古诗两首》_PPT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脚。
风筝
纸鸢 (风筝)
(清朝诗人)
我会读
cūn jū zuì yān
村居 醉 烟
sàn máng tóng
散忙童
读一读
村庄 居住 醉酒 烟火 儿童 散开 忙人
村居
高鼎(dǐng)
草 长/莺 飞/二 月 天, 拂 堤/杨 柳/醉 春 烟。 儿 童/散 学/归 来 早, 忙 趁/东 风/放 纸 鸢。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 物?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生 活中的那个春天。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我会写
古声多
(古人) (声音) (古话) (小声 )
(多少) (多数)



堤杨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景 拂堤杨柳/醉春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写了春天的 哪些景物?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村居
高鼎(清朝诗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 古诗 首 眠处 闻 居 醉烟童散 忙
我会写
处知忙
(好处) (知道) (长处) (不知)
(忙人) (帮忙)
春天 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春天。
ɡǔ shī shǒu
4.古 诗 两 首
孟浩然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wén

4古诗两首咏柳和小池

4古诗两首咏柳和小池

妆:
打扮,装饰。
高高的柳树翠绿晶莹 像用碧玉装扮。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丝绦: 丝线编成的 带子。这里 形容随风飘 拂的柳枝。
千万条垂下的柳条如同丝带随风飘。
不知细叶谁裁出,
这精巧纤细的柳叶 不知道是谁剪裁?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 那神奇的剪刀。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译文)
婀娜的柳树, 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丽, 千万条的柳枝像丝带般在风中飘舞。
音序 Q
quá n
á

(泉水) (温泉) (清泉) 上下结构 部首 白 共10笔
音序 R

ró u
(柔和) (温柔) (柔顺) 上下结构 部首 矛 共9笔
音序 X


(可惜) (珍惜) (爱惜) 左右结构 部首
忄 共11笔
音序 L
liǔ
( (柳树) (柳条) (柳枝) 左右结构 部首 木 共9笔

音序 S


(雨丝) (丝巾) (丝线) 上下结构 部首 一 共5笔
音序 Z
zhà o

(照射) (照片) (照看) 上下结构 部首 灬 共13笔
4古诗两首
咏 柳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xī liǔ sī 可惜 柳 条 雨丝 quá n 泉 水 ró u 柔 和
zhào 照射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 绿色的玉。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的柳枝。
不知道纤细精巧的柳叶出自谁的巧手?
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这把神奇的剪刀。

4古诗两首(已完成)

4古诗两首(已完成)

学案六年级4 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自学指导题2 (a)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b)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初闻涕泪妻子漫卷放歌纵酒青春3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当堂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Jìběi bítìzîng jiǔxiāng yáng( )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___ 代诗人_________ 。

他被人们尊称为_____________ ,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

这首诗被称为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欣喜若狂”的是____________,反应诗人悲喜交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先解释黑体的字词,再解释诗句的意思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________ 漫 ________ 喜欲狂_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示儿》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学指导题1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家祭九州乃翁2自由朗读古诗,思考:陆游去世前最牵挂的事情是什么?他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望告乃翁”?3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小组讨论:两首古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点?当堂训练1 《示儿》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示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课这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

练习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 的意思是( )。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 ( ) 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 )之情。
我喜欢春天,因为 我喜欢夏天,因为 我喜欢秋天,因为 我喜欢冬天,因为
。 。 。 。
于 枫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赠刘景文
苏轼
秋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
• 宋朝(人) •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也称苏东 坡。 • 文学家、书画家。 • 唐宋八大家之一。
赠刘景文
苏轼(宋朝)
• 刘景文是谁?
• 写作背景 • (1)好朋友 • (2)交谈很开心 • 这首诗写于1090年 的秋末,是苏轼送 给好朋友刘景文的 诗歌。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 径: 小路
斜: 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句解: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 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生:生出,存在。(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句解: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jì ng
xié
fēng





开火车
径 斜 枫 于
山径 斜线 枫叶 于是
jì ng
xié
fēng

山径 斜线 枫叶 于是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古诗两首

4 古诗两首

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shī (√) 诗 sī ( ) 村 chūn ( ) cūn ( )
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gǔ ( 古 kǔ ( ) ) 居 jū ( ) jǖ ( )
4、古诗两首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多音字: 多音字: júe e 觉 jiào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同音字: 同音字: 声: 声音 无声 歌声 生: 学生 生活 先生 升: 升旗 上升 升高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形近字: 形近字:
处: 处处 到处 外: 外面 门外 远处 外国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反义词: 反义词: 多—— 少 来—— 去
《春晓》 孟浩然(唐) 春晓》 孟浩然(
近义词: 近义词: 落—— 掉 闻—— 听
《村居》 高鼎(清) 村居》 高鼎(
反义词: 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早—— 晚 忙—— 闲
《村居》 高鼎(清) 村居》 高鼎(
近义词: 近义词: 归—— 回

二年级上册_4古诗两首

二年级上册_4古诗两首

jìng
xié
fēng





径(石径)(路径) 斜(倾斜)(石径斜) 枫(枫叶)(枫树) 于(于是)(终于)
山行
唐· 牧 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林。
远上寒山石径斜
深秋时节,弯弯曲曲 的石头小路盘旋而上。
白云生处有人家。
你喜欢什么季节?
zèng
赠刘景文
shì
宋 ·苏 轼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写的诗歌清新豪放,善于用夸 张比喻,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zèng
liú
qí ng yóu
gài
赠送

姓刘
cán
擎雨盖 犹有
chéng jú
菊花
jūn
残枝
bì xū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 喜爱 傍晚
因为太喜欢这深 秋枫林的黄昏景 色,我不由得停 下车来,仔细欣 赏。
经霜打的枫叶
霜叶 红于二月花 比…红
赞美枫叶不畏严寒,傲 山行 然独立的高洁品质。 唐· 牧 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荷尽
荷花枯败,凋谢
擎雨盖
荷叶
荷花凋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傲霜斗寒。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 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 傲霜枝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4 古诗两首——山行

4 古诗两首——山行

Thanks!
《山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jì ng
xié
fēnɡ

石径 斜坡 枫林 于是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练一练: 1、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1、赠(zēng zèng)刘景文 2、山行(xí ng háng) 3、白云生(shēng shēn)出有人家 二、《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时节山中的美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在括号里正确的字上打√: 1、荷尽(己 已)无擎雨盖。 2、白云(升 生)出有人家。 3、停车(座 坐)爱枫林晚。 4、菊残犹有傲霜(支 枝)。
fēnɡ

石径 斜坡 枫林 于是径斜枫 Nhomakorabea于
每幅图说一句诗。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 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倾斜,这里指弯曲。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白云缭绕可见山势之高。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ã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ɡ chē zuî ài fēnɡ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ɡ yâ hïnɡ yú âr yuâ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jì ng
xié
山行:在山里走

唐代)
枫叶为掌状,有五个“手指”, 上具有锯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 绿至暗色,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 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读。找出不能理解的字。
“闻”什么意思?记一下这个闻字。用耳去门里听。(听到)扩词。(新闻、听闻、见闻)古时候是指耳朵听,所以里面是一个耳字,现在又多了一个意思,还可以说用鼻子闻。
“啼鸟”为“鸟啼”,就是——?(鸟叫)加上闻就是,听到鸟的鸣叫。
看图1,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
说话练习:诗人听到了()的鸟叫声。
2、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3、练背,引背。
五、总结学法
1.我们今天学到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希望大家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一首古诗《春晓》,谁来背一背?指名背。
2、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语句呢?
教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孟浩然解诗题高鼎
春眠/不/觉晓,知诗人草长/莺飞/二月天,
处处/闻/啼鸟明诗意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悟诗情儿童/散学/归来早
花落/知/多少。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说明
或修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忙)组词。用“急忙”说话。诗中的儿童是急忙去干什么?你急忙做什么事?观察,提醒孩子们,你觉得哪里容易错:“竖心旁”,注意左右笔画的穿插。(右边的横插在左边点的下面。)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自写。
小结:串说全诗意思。现在诗意明白了吗?[手指板书]
四、悟诗情,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诵,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这些,什么心情?[悟诗情]读出这种高兴来。
师: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4、齐读生字、齐读诗。
5.找找诗歌有几句。让学生分清句和行。古诗是两句四行。
(二)前两句。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前两行。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一行。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行。学生读第一行。
首:(指名读字、正音。扩词。根据学生扩词渗透首的意思。并与“手”区别)
3.出示图1: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
二、学习《春晓》。出示整首诗。
低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感知为主,在识字教学中,要加强教师的师范作用、尽量采取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际拼摆是一种直观有效的书写指导方法。学生也感到兴趣盎然。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比一比组词。
声生升手首处外
说反义词。
古多忙散
3、扩词。
诗闻古
课外作业:
与家长比赛背诗。
动手做风筝,放风筝。
师:是一只小鸟在一个地方呜叫吗?你怎么知道啊?(处处)换词:到处。
处与外区别。给处组词。与地方有关。另一个读音读,比如说:处理、老师送你们一些词,读一读。
我们知道了原来处处闻啼乌就告诉我们——引说。
(2)师说意思,生对句子。师生一起连起来说说诗意。
(3)一起读一读这一行。注意节奏。
早上刚起床,就听到到处都是清脆的鸟声。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练读:处处/闻啼鸟。
连起来说一说,花落了满地,我们知道多少花儿都被风吹雨打落了。
引诗意读:诗人昨天夜里听到沙沙的风雨声,引读。
就知道多少花儿都被打落。引说4句的意思。引读。
3、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如果你看到飘落在地的花瓣儿,会有什么感受?诗人和你们一样,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所以我们珍惜春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惋惜)
能给散学换个词语吗?(放学)。
散:平舌。说说怎么记的?(放大镜,师演示)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放回这两句。相信你们能读好。齐读34句。
师范读,你能感受到小朋友的什么心情?(急切,高兴)
来,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急,急着去玩,去放风筝呢!
抽生读,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他们的着急,看来你们是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放纸鸢。可是你们是从诗句中的哪个字看出他们很急啊?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出示:古诗。齐读。
诗:读音,加一加或抓部首的方法记一记。组词。
你知道哪些古诗?(反馈)
我们不光会背,还要会写。书空“古”,古组词。找反义词——今。理解:古往今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师:古诗两首也可以说是两首古诗。
师:你觉得什么情况下会醉?对,所以看,我们的醉右边直接就是酒的一半,喝了太多酒就会醉。而有时风景太美,人们好像也觉得自己醉了,这就叫陶醉。
4、诗人看到——,他陶醉了,他这样说——引读。(感情朗读1-2句)
评价小结:
(三)三、四句。
1、师: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人们会作些什么呢?(反馈)
2、我们的诗人特别关注谁并把他们写下来了?
师小结:远远看去绿柳成行,春风拂动,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根根的细枝条,而是一片一片的绿色,在春风的吹拂下,
好像一层浅绿的烟雾。
烟:你在什么情况下见过烟雾?有火。火字旁。师:有烧火就一定会有烟?
烟雾给你什么感觉?
师:是啊,这嫩绿的烟雾随风晃荡。真是让人陶醉啊!
这就是——引读2句。
讲醉。平舌音,要读准,男生读,抽生读,女生读。
齐读。
3、看图理解2句。这句是挺难的,我请出了我们的图片朋友来帮助我们。请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1)柳树:是啊,柳树还叫杨柳!什么地方的杨柳你知道吗?出示图片,我们来看看,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杨柳?(随风舞动……)师小结:是啊,堤岸上的杨柳正随风飘舞,多么美丽呀!
(2)师范读,生闭眼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师:瞧,几个小伙伴正在乡村的野外玩得带劲呢!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村居》中,大家想读读吗?
三、知诗意
(一)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指名读诗。注意听别人读,听读准字音了吗?
正音:小老师教读生字字音。
3、齐读。师出节奏读。自己练读。
4、齐读。
师:那么,诗人在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前两句。
(3)“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那就是早晨来了,天亮了。
师:课文的第一行诗讲了——师指板书连说诗意。
(4)、引读第一句。
(5)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
小结:刚才我们先理解了不懂的字,然后把它们放进第一行诗句中,我们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去读读第二行诗。
3.学习第二行
(1)学习“眠”:
直接出示(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抓住目字旁,眼睛要闭上。)
“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2)(指“觉”)这个字读什么?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这儿是什么意思?(觉得)
引说诗意:小草发芽,黄莺在空中飞来飞去在春天。师:好像说起来有点别扭,怎么才能把诗句的意思说通顺呢?原来诗人在写诗时,依据表达的需要把顺序调整了一下,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可以把时间调到前面来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春天来了,——
师:嫩绿的小草悄悄探出头来,黄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自由地歌唱。看到这一切,你的心情怎么样?
(1)引读34句。(儿童)
童: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找词语朋友。小孩子单纯的心,童心。小孩子的衣服童装,小孩子的声音,童声。……
小结意思:与小孩有关。就叫童。
(2)师:儿童干什么啦?放风筝。师:其实纸鸢就是风筝。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这么开心,是什么时候放的呀?难道是上学的时候?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生可以根据切身经历来回答,也可以想象着来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师:(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学习古诗我们要读懂诗歌的题目。[板书:解诗题]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这首诗孟浩然写的。你了解他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师小结:要想更好地理解古诗,咱们还得了解了解诗人喔。[(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五、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二)一、两句。
1、齐读一两句。诗人看到了些什么?
反馈。师:你从哪里知道?
2、(1)草:草长,原来草已经怎么样了?长出来了,发芽了。你见过刚发芽的草是什么颜色的?(嫩绿的)是呀,多漂亮的小草发芽了。
(2)莺:你知道莺是指的什么吗?对啦,黄莺又在干什么
草长莺飞连起来就告诉了我们——
师:小草发芽,黄莺飞舞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啊?你从哪里知道的?(二月天)师:对,2月4日就是立春啦,进入了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