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深件的设计(6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4.1 概述
在进行冲压工艺设计时,第一步要进行拉深件的 设计:
首先,根据冲压件零件图设计出拉深件图; 然后,根据拉深件图展开来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各部位的 尺寸、制定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方案。
wk.baidu.com
拉深件的设计包括:
拉深方向的选择 压料面的设计 工艺补充的设计
5
§4.1 概述
在实际生产中,对冲压件的半成品叫法不一,含 义也不太明确,为了叙述准确,规定了以下几个 基本名词:
8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1)保证能将拉深件的全部空间形状(包括棱线、 筋条和鼓包等)一次拉深出来,不应有凸模接触不 到的“死区”,既要保证凸模能全部进入凹模:
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覆盖件的某一部位或局部成凹形或 有反方向成形的要求。 覆盖件本身的凹形和 反成形决定了拉深方向。
16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④在拉深方向没有选择余地,而凸模与毛坯的接触状 态又不理想时,应通过改变压料面来改善凸模与毛坯 的接触状态。 如图4-4d,通过改变压料面,使凸模与毛坯的接触点 增加,接触面积增大,能保证零件的成形质量。
17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2)尽量使拉深深度差最小,以减小材料流动和变 形分布的不均匀性:
图4-2a,深度差大,材料流动性差;按照a中点划线改 变拉深方向变成图4-2b,使两侧的深度差减小,材料流 动和变形差减小,有利于成形。
11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图4-2c,是对一些左右件可利用对称拉深一次两件成形 ,便于确定合理的拉深方向,使进料阻力均匀。
制件:指已经过一或几道冲压工序加工的半成品件,也 叫工序件; 拉深件:指板材毛坯进行拉深成形后得到的制件; 修边件:指进行了修边加工后的制件; 翻边件:指进行了翻边加工后的制件; 部分修边或部分翻边后仍需翻边的制件称为修边件或制 件。 覆盖件或冲压件:指已经进行了全部冲压加工的成品件 。
6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32
§4.3 压料面的设计
压料面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压料面的一部分就是拉深件的法兰面:
这种拉深件的压料面形状是已定的,一般不改变其形状。 即使为了改善拉深成形条件而作局部修改,也要在后续进行整 形校正。
另一种情况是压料面全部属于工艺补充部分:
主要以保证良好的拉深成形条件为主要目的进行压料面设计。 同时也要考虑到这部分材料在拉深工序后将在修边工序被切除 掉,就应尽量减少这种压料面的材料消耗。
②凸模两侧的包容角尽可能保持一致(α=β),即凸模接 触点处在冲模的中心附近,而不偏离一侧,这样有利 于拉深过程中法兰上各部位材料较均匀地向凹模内流 入(图4-4b):
15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③凸模表面与毛坯接触点要多而分散,且尽可能均匀 分布,以防止局部变形过大,毛坯与凸模表面产生相 对滑动(图4-4c):
33
§4.3 压料面的设计
压料面的设计原则:
1)压料面形状尽量简单化,以水平压料面为最好。
在保证良好的拉深条件的前提下,为减少材料消耗,也可以设 计斜面、平滑曲面或平面曲面组合等形状。 尽量不要设计成平面大角度交叉,高度变化剧烈的形状。
最大宽度法
在拉深方向确定后,即在上述两种自动计算出的冲压方向或者 手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 在实际冲压工艺中,常常要把零件最长的方向与X轴平行。
21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平均单元法线法:
单纯的矢量求和可能导 致结果错误; 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单元 来说,其法线对最后得 到的平均法线应该影响 较大。
22
Part Depth Wall Angle Undercut
30
§4.3 压料面的设计
压料面的作用与对拉深成形的影响:
压料面是工艺补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拉深件的 压料面全部为工艺补充部分,有的拉深件的压料面则由 零件的法兰部分和工艺补充部分共同组成。 拉深开始前,压边圈将毛坯压紧在凹模的压料面上; 拉深开始后,凸模的成形力和压料面的阻力共同形成毛 坯的变形力,使毛坯产生塑性变形,实现拉深成形过程 。 通过压料面的变化,可以使拉深件的深度均匀,毛坯流 动阻力的分布满足拉深成形的需要。 压料面设计不合理,会在压边圈压料时就形成皱折、余 料、松弛等,其中有的在成形过程中不能消失而残留在 制件上。
最大宽度法:
将模型的外边界投影到XOY平面,得到一个外轮廓; 求出外轮廓的最小矩形; 将矩形的最长边绕Z轴旋转至与X轴平行即可。 如图只需将边AB旋转angle角度即可与X轴平行:
26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最大宽度法:
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研究 : ①如何得到模型的网格外边界:
区分内边界和外边界 边界中面积最大的为外边界
⑵保证沿Z轴方向,网格与网格之间没有遮挡:
每个网格沿Z轴负方向运动的时候都不会碰到其他网格; 保证模型全部投影到XOY平面没有重叠部分; 如果每个网格都去和其他网格查询看在XOY平面有没有重叠 ,那计算量太大,效率很低,不符合实际工程运用; 采用空间单元格法进行快速搜寻网格与网格是否重叠。
28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12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图4-3c,是某汽车立柱的拉深方向的确定的例子:
如果选择与平面法兰垂直方向作为拉深方向:
由于毛坯与凸模接触时间差别大,压料面的进料阻力不均匀,容 易造成毛坯与凸模的相对滑动。
如果将拉深方向旋转6度后:
使法兰高度差减小,压料面上的进料阻力分布趋于均匀,凸模和 毛坯初始接触线靠近中间,拉深的稳定性较好。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最小拉深深度法:
算法思想:
找空间任意一个方向,将模型上的点向这个方向上的投影,得到的投影 点的最大值(ProMax)和最小值(ProMin),从而得到该方向的拉深值 (drawdepth);遍历空间上的每一个方向,最后得到的这些方向的拉深 值的最小值就是该模型的最小拉延深度。 空间上各个方向的集合:构造一个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R(大小理论 上没有要求)的球,以球心为起点球面上的点为终点构造一个矢量,该 矢量的方向集合即可表示空间的任何一个方向; 注意:实际计算过程中不可能遍历空间上的每一个方向,因为那将是无 穷多个。 将球面离散为一系列均匀有规律的点,这样既达到了遍历的效果又不失 一般性;离散的疏密程度可根据模型点的多少来定量确定; 实际上用球面的上表面就可以了,因为球是沿XOY平面对称的,圆心到 上球表面任一点的方向矢量,必然在球下表面有对应点方向矢量相反; 模型上的点向某方向投影实质上是,以原点为起点模型上点为终点的矢 量向该方向投影。
23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最小拉深深度法:
实现方法:
构造以原点为圆心1 为半径的基于XOZ平 面上面的球面(半球 )。离散球面是按照 平行于XOZ平面方向 以一定的高度步长将 球面分成一系列圆, 再将这些圆再按照一 定的角度步长得到一 系列均匀分布的离散 点。
24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最小拉深深度法:
确定拉深方向的 流程图:
29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DFE中Tipping—自动 确定拉深方向的对话框 :
Tippng Center Auto
Average Normal Surface Normal Min Draw Depth Max width User Define
Manual Tipping Check
31
§4.3 压料面的设计
压料面与法兰面的区别:
一般来说,“压料面”是指凹模上表面与压边圈下表面起 压料作用的那一部分表面。 “法兰面”—是指与压料面相对应的拉深件上的部分表面 。 但是在习惯上,人们把覆盖件拉深件的“法兰面”也称为 “压料面”。 所以,一般情况下,“压料面”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 指的就是拉深件的法兰面。
自动计算算法:
在现有的CAE系统中开发专门的分析功能模块,对零件几何 分析判断确定最佳的冲压方向。 开发专门功能模块软件可以利用数学方法,根据经验确定冲压 方向的原则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和 编程技术对这些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并把处理计算的结果进行 综合分析,确定出正确的拉深方向。
9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原则1)的例子:
图4-1a,选择冲压方向A,零件右下部a区域成为死区; 选择冲压方向B,凸模全部进入凹模。 图4-1b,按照拉深件底部反成形部分最有利于成形来确 定拉深方向,若改变拉深方向不能保证90度角。
10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拉深成形一般以拉深变形和胀形变形的复合形式 来进行的,拉深变形为主要变形方式。 确定拉深方向是拉深件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 作:
确定拉深方向就是确定零件在模具中的三个坐标(x, y, z) 位置。 拉深方向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拉深件的质量和模 具的复杂程度。 拉深方向不合理,可能导致拉深过程无法进行。
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 模具的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基于模具加工的加工设备 模具设计新技术 模具制造新技术 模具强化新技术
1
模具设计新技术
—拉深件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
2
Email: nuaa054@126.com PWD: sxjggccae
3
第四章 拉深件设计
§4.1 §4.2 §4.3 §4.4 概 述 拉深方向的设计 压料面的设计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18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4)有利于防止表面缺陷。
对于一些表面件,为了保证其表面质量,在选择拉深方 向时,对重要的部分要保证不产生拉深时出现的偏移线 、颤动线等表面缺陷。
19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确定拉深方向的两种主要方法:
手工确定方法:
借助CAD系统本身的处理功能,对人工确定的一系列冲压方 向进行几何计算,以图形方式向用户反馈计算结果,最后由设 计人员确定适当的拉深方向。
构造以原点为圆心1为 半径的基于XOZ平面上 面的球面; 按照一定的规则离散上 述半球面,得到一系列 均匀有规则的离散点; 将模型上的点分别投影 到以原点为起点半球离 散点为终点的矢量的方 向上; 求出各个方向的拉延深 度值; 其中最小的那个拉延深 度值所在的方向,即为 所求的方向;
25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图4-5所示,为某货车顶盖的拉深方向:
按箭头1的拉深方向
虽然满足了窗口部分的凸模能够进入凹模的要求,但凸模开始拉 深时与毛坯接触面积小而又不在中间;拉深过程中毛坯容易产生 开裂和坯料窜动而影响表面质量,不能采用。
按箭头2的拉深方向
优点是凸模顶部是平的,凸模开始拉深时与毛坯接触面积大而又 在中间,有利于拉深;窗口凹形部分从A线向左弯成垂直面,拉 深后再进行整形。
根据现有国内模具企业技术现状来看,国内大多数模 具CAD用户都采用后一种方法来确定拉深方向。
20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自动确定拉深方向方法:
平均单元法线法
将模型所有单元法线求平均值。
最小拉深深度法
保证拉深过程中,进料阻力均匀; 要保证进料阻力均匀,首先要保证拉延深度均匀; 其次要尽量保证毛坯平放,拉入角相等,纵截面平衡,尽量使 成形力和材料流入量均匀平衡。
13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3)保证凸模与毛坯具有良好的初始接触状态,以 减少毛坯与凸模的相对滑动,有利于毛坯变形, 并提高冲压件的表面质量:
①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积应尽量大,保证较大的面接 触,避免因点接触或线接触造成局部材料胀形变形太 大而发生破裂(图4-4a):
14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选择拉深方向的原则
②如何确定得到的网格边界的最 小矩形包络:
网格边界其实质是一个多边形; 求边界的最小矩形包络,就转化 为求多边形最小包络矩形的问题
27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拉深方向的检测标准:
⑴保证每一个网格单元无负角:
求网格法向与z轴正向夹角。小于一定的度数为安全 ,超过一 定的度数为不安全; 这个角度的确定是根据材料的属性决定的,由CAE分析人员 确定。
7
§4.2 拉深方向的设计
拉深方向对拉深成形的影响:
凸模能否进入凹模、毛坯的最大变形程度; 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拉深件各部分的深度差; 是否能使各部分毛坯之间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差比较 小、变形是否均匀; 是否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是否有利于防止破裂和起皱等质量问题的产生等。
只有选择了合理的拉深方向才能使拉深成形过程 顺利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