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型总结(全面)教学文案
七年级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总结(含答案)[1]讲课讲稿
七年级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总结(含答案)[1]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总结一、知识点填空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对顶角的性质可概括为: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4.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5.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6.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7.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9.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1.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3.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14.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 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二:典型题型训练15.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那么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点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16.设a、b、c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若//,//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若,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若//a b,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7.如图,已知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求∠COE、∠AOE、∠AOG的度数.18.如图,AOC∠与BOC∠是邻补角,OD、OE分别是AOC∠与BOC∠的平分线,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9.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解:∠B+∠E=∠BCE过点C作CF∥AB,则B∠=∠____()又∵AB∥DE,AB∥CF,∴____________()∴∠E=∠____()∴∠B+∠E=∠1+∠2即∠B+∠E=∠BCE.20.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b.⑵直线//a b,求证:12∠=∠.21.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CD,∠1=∠2,试说明EP∥FQ.证明:∵AB∥CD,∴∠MEB=∠MFD()又∵∠1=∠2,∴∠MEB-∠1=∠MFD-∠2,即∠MEP=∠______∴EP∥_____.()22.已知DB∥FG∥EC,A是FG上一点,∠ABD=60°,∠ACE=36°,AP平分∠BAC,求:⑴∠BAC的大小;⑵∠PAG的大小.23.如图,已知ABC∆,AD BC⊥于D,E为AB上一点,EF BC⊥于F,//DG BA交CA于G.求证12∠=∠24.已知:如图∠1=∠2,∠C=∠D,问∠A与∠F相等吗?试说明理由.三:兴趣拓展平行线问题:平行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图形.练习本每一页中的横线、直尺的上下两边、人行横道上的“斑马线”以及黑板框的对边、桌面的对边、教室墙壁的对边等等均是互相平行的线段.正因为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有关它的基本知识及性质成为中学几何的基本知识.正因为平行线在几何理论中的基础性,平行线成为古往今来很多数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历史上关于平行公理的三种假设,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黎曼几何及欧几里得几何),它们在使人们认识宇宙空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中学中所学的几何是属于欧几里得几何,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公理基础之上的:“在平面中,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两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些知识的应用.例1 如图 1-18,直线a∥b,直线 AB交 a与 b于 A,B,CA平分∠1,CB平分∠ 2,求证:∠C=90°例2 如图1-21所示,AA1∥BA2求∠A1=∠B1+∠A2.例3如图1-26所示.AE∥BD,∠1=3∠2,∠2=25°,求∠C.例4求证: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例5求证: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例6如图1-29所示.直线l的同侧有三点A,B,C,且AB∥l,BC∥l.求证: 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例7如图1-30所示.∠1=∠2,∠D=90°,EF⊥CD.求证:∠3=∠B.四,课后思考题1.如图1-31所示.已知AB∥CD,∠B=100°,EF平分∠BEC,EG⊥EF.求∠BEG和∠DEG.2.如图1-32所示.CD是∠ACB的平分线,∠ACB=40°,∠B=70°,DE∥BC.求∠EDC和∠BDC的度数.3.如图1-33所示.AB∥CD,∠BAE=30°,∠DCE=60°,EF,EG三等分∠AEC.问:EF与EG中有没有与AB平行的直线,为什么?4.证明:五边形内角和等于540°.5.如图1-34所示.已知CD平分∠ACB,且DE∥ACCD∥EF.求证:EF平分∠DEB.参考答案一:1.邻补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6.平行相交平行7.平行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Q 90EFB ADB ∴∠=∠=o //EF AD ∴23∴∠=∠//,31DG BA ∴∠=∠Q 1 2.∴∠=∠ 22. ∠A =∠F.∵∠1=∠DGF(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 例1 如图 1-18,直线a ∥b ,直线AB 交 a 与 b 于 A ,B ,CA 平分∠1,CB 平分∠ 2,求证:∠C=90°分析 由于a ∥b ,∠1,∠2是两个同侧内角,因此∠1+∠2=过C 点作直线 l ,使 l ∥a(或 b)即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实现等角转移.证过C点作直线l,使l∥a(图1-19).因为a∥b,所以b∥l,所以∠1+∠2=180°(同侧内角互补).因为AC平分∠1,BC平分∠2,所以又∠3=∠CAE,∠4=∠CBF(内错角相等),所以∠3+∠4=∠CAE+∠CBF说明做完此题不妨想一想这个问题的“反问题”是否成立,即“两条直线a,b被直线AB所截(如图1-20所示),CA,CB分别是∠BAE与∠ABF 的平分线,若∠C=90°,问直线a与直线b是否一定平行?”由于这个问题与上述问题非常相似(将条件与结论交换位置),因此,不妨模仿原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试解.例2 如图1-21所示,AA1∥BA2求∠A1-∠B1+∠A2.分析本题对∠A1,∠A2,∠B1的大小并没有给出特定的数值,因此,答案显然与所给的三个角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不管∠A1,∠A2,∠B1的大小如何,答案应是确定的.我们从图形直观,有理由猜想答案大概是零,即∠A1+∠A2=∠B1.①猜想,常常受到直观的启发,但猜想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①式给我们一种启发,能不能将∠B1一分为二使其每一部分分别等于∠A1与∠A2.这就引发我们过B1点引AA1(从而也是BA2)的平行线,它将∠B1一分为二.证过B1引B1E∥AA1,它将∠A1B1A2分成两个角:∠1,∠2(如图1-22所示)因为AA1∥BA2,所以B1E∥BA2.从而∠1=∠A1,∠2=∠A2(内错角相等),所以∠B1=∠1+∠2=∠A1+∠A2,即∠A1-∠B1+∠A2=0.说明(1)从证题的过程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在于AA1∥BA2,它与连接A1,A2两点之间的折线段的数目无关,如图1-23所示.连接A1,A2之间的折线段增加到4条:A1B1,B1A2,A2B2,B2A3,仍然有∠A1+∠A2+∠A3=∠B1+∠B2.(即那些向右凸出的角的和=向左凸的角的和)即∠A1-∠B1+∠A2-∠B2+∠A3=0.进一步可以推广为∠A1-∠B1+∠A2-∠B2+…-∠B n-1+∠A n=0.这时,连结A1,A n之间的折线段共有n段A1B1,B1A2,…,B n-1A n(当然,仍要保持 AA1∥BA n).推广是一种发展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抓住了问题的本质,那么,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问题推广到复杂的情况.(2)这个问题也可以将条件与结论对换一下,变成一个新问题.问题1 如图1-24所示.∠A1+∠A2=∠B1,问AA1与BA2是否平行?问题2 如图1-25所示.若∠A1+∠A2+…+∠A n=∠B1+∠B2+…+∠B n-1,问AA1与BA n是否平行?这两个问题请同学加以思考.例3如图1-26所示.AE∥BD,∠1=3∠2,∠2=25°,求∠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将角“转移”到新的位置,如∠1=∠DFC或∠AFB.若能将∠1,∠2,∠C“集中”到一个顶点处,这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过F点作BC的平行线恰能实现这个目标.解过F到 FG∥CB,交 AB于G,则∠C=∠AFG(同位角相等),∠2=∠BFG(内错角相等).因为 AE∥BD,所以∠1=∠BFA(内错角相等),所以∠C=∠AFG=∠BFA-∠BFG=∠1-∠2=3∠2-∠2=2∠2=50°.说明(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角集中到适当位置,是添加辅助线(平行线)的常用技巧.(2)在学过“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后,可有以下较为简便的解法:∠1=∠DFC=∠C+∠2,即∠C=∠1-∠2=2∠2=50°.例4求证: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分析平角为180°.若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三个内角集中到同一顶点,并得到一个平角,问题即可解决,下面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证如图1-27所示,在△ABC中,过A引l∥BC,则∠B=∠1,∠C=∠2(内错角相等).显然∠1+∠BAC+∠2=平角,所以∠A+∠B+∠C=180°.说明事实上,我们可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与三角形三条边平行的直线,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任意一点得到平角的结论.如将平角的顶点设在某一边内,或干脆不在三角形的边上的其他任何一点处,不过,解法将较为麻烦.同学们不妨试一试这种较为麻烦的证法.例5求证: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分析应用例3类似的方法,添加适当的平行线,将这四个角“聚合”在一起使它们之和恰为一个周角.在添加平行线中,尽可能利用原来的内角及边,应能减少推理过程.证如图1-28所示,四边形ABCD中,过顶点B引BE∥AD,BF∥CD,并延长 AB,CB到 H,G.则有∠A=∠2(同位角相等),∠D=∠1(内错角相等),∠1=∠3(同位角相等).∠C=∠4(同位角相等),又∠ABC(即∠B)=∠GBH(对顶角相等).由于∠2+∠3+∠4+∠GBH=360°,所以∠A+∠B+∠C+∠D=360°.说明(1)同例3,周角的顶点可以取在平面内的任意位置,证明的本质不变.(2)总结例3、例4,并将结论的叙述形式变化,可将结论加以推广:三角形内角和=180°=(3-2)×180°,四边形内角和=360°=2×180°=(4-2)×180°.人们不禁会猜想:五边形内角和=(5-2)×180°=540°,…………………………n边形内角和=(n-2)×180°.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它们的证明在学过三角形内角和之后,证明将非常简单.(3)在解题过程中,将一些表面并不相同的问题,从形式上加以适当变形,找到它们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将问题加以推广或一般化,这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例6如图1-29所示.直线l的同侧有三点A,B,C,且AB∥l,BC∥l.求证: 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分析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理解为∠ABC为平角,即只要证明射线BA与BC所夹的角为180°即可,考虑到以直线l上任意一点为顶点,该点分直线所成的两条射线为边所成的角均为平角,结合所给平行条件,过B作与l相交的直线,就可将l上的平角转换到顶点B处.证过B作直线 BD,交l于D.因为AB∥l,CB∥l,所以∠1=∠ABD,∠2=∠CBD(内错角相等).又∠1+∠2=180°,所以∠ABD+∠CBD=180°,即∠ABC=180°=平角.A,B,C三点共线.思考若将问题加以推广:在l的同侧有n个点A1,A2,…,An-1,An,且有AiAi+1∥l(i=1,2,…,n-1).是否还有同样的结论?例7如图1-30所示.∠1=∠2,∠D=90°,EF⊥CD.求证:∠3=∠B.分析如果∠3=∠B,则应需EF∥BC.又知∠1=∠2,则有BC ∥AD.从而,应有EF∥AD.这一点从条件EF⊥CD及∠D=90°不难获得.证因为∠1=∠2,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D=90°及EF⊥CD,所以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 BC∥EF(平行公理),所以∠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第一节相交线一、知识要点:(一)当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相交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交点;一种是有两个交点,即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还有一种是三个交点,即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二)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 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垂直: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垂直,两条直线交角成90 。
1、经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垂线,有且只有一条;2、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四)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1、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2、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3、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二、题型分析: 题型一:列方程求角例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21少20°.则这个角为 ( ) A 、30° B 、40° C 、60° D 、75° 答案:B分析:若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求解: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则根据题意,得21(180°-x )-(90°-x )=20° ; 解得:x =40°. 故应选B . 说明: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还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习题演练: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A 、42138 、B 、都是10C 、42138 、或4210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分析:两个条件可以确定两个角互补,列方程即可解得A 。
相交线和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
15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梳理汇总一、知识结构图 余角 余角补角补角角 两线相交 对顶角同位角 三线八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二、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余角与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1)01290(180),1390(180),∠+∠=∠+∠=则23∠=∠(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2)00001290(180),3490(180),∠+∠=∠+∠=且14,∠=∠则23∠=∠(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对顶角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5、对顶角是从位置上定义的,对顶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这三种角只与位置有关,与大小无关,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大小关系。
最新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型总结(全面)
练习:
1.如图1,a∥b,a、b被c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2图3
2.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直线c、d的位置关系为()
平行线及其判定
一、平行线:
(1)定义:在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平行。
(3)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个公理说明了平行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3、互为邻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
从数量看:互为补角;
3. 如图⑦已知∠2=3∠1,且∠3+∠1= ,试说明:AB∥CD
5.如图⑨AB∥CD,∠1=∠A,可以推出EF∥CD吗?写出推理过程。
平行线的性质
1、性质1: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本章介绍了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5.1 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具有不同的关系。
其中,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它们的大小相等;邻补角则是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它们的和为180度。
2.垂线垂线是指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一个角为直角的情况。
垂线具有两个性质:一是过一点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画垂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法可采用“一靠二移三画”的方法。
4.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记忆时应结合图形进行理解。
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垂线和其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平移和其性质,以及这些知识点的组织运用。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注意记忆其定义和性质,掌握其画法和应用方法。
垂线是指从一个点垂直于一条直线或平面的线段,而垂线段则是垂线的长度。
它们都具有垂直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或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而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的长度。
线段和距离都是长度的概念,但线段是一种图形,不能等同于距离。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个数来确定,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两直线相交,无公共点时两直线平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时两直线重合。
平行公理指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同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线八角是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包括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初中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基础知识总结与经典例题
第五课时相交线与平行线1、相交线①相交: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
②邻补角:∠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2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成为邻补角。
【Ⅰ、有一条公共边;Ⅱ、角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③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Ⅰ、顶点相同;Ⅱ、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注意:⑴两条直线相交出现对顶角;⑵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⑶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⑴邻补角与补角都是针对两个角而言的,而且数量关系都是两角之和为180°⑵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是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即:互补的两个角只注重数量关系而不谈位置,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既要满足数量关系又要满足位置关系。
例1、判断题:(1)对顶角相等(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 )(4)若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 )(5)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6)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 )例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则1).∠AOC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2).∠AOD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__3).∠BOC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4).∠BOE的邻补角是____________2、垂线①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例如、如图,a、b互相垂直,O叫垂足.a叫b的垂线,b也叫a的垂线。
归纳: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
由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②垂直的表示: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若a与b相互垂直,记作a⊥b或b⊥a,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b,垂足为O.③垂直的性质⑴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人教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和例题精讲
平行线与相交线期末考试总复习考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考点讲解: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 90○,则∠2= ∠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 0○,∠A+∠B=18 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如图l-2-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 =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三、针对性训练: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D.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 处观测到C处的方向为()A.南偏西32○B.东偏南32○C.南偏西58○D.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8.如图l-2-2,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0个B.l个C.2个D.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10.已知∠A和∠B互余,∠A与∠C互补,∠B与∠C的和等于周角的13,求∠A+∠B+∠C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与∠B都是直角,∠BOC=59○.(1)求∠AOD的度数;(2)求∠AOB和∠DOC的度数;(3)∠A 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考点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一、考点讲解: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2.“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3.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如图1―2―4,直线a ∥b,则∠A CB=________解:78○点拨:过点C作CD平行于a,因为a∥b,所以CD∥b.则∠A C D=2 8○,∠DCB=5 0○.所以∠ACB=78○.【考题2-2】(2004、开福,6分)如图1―2―5,AB∥CD,直线EF分别交A B、CD于点E、F,EG平分∠B EF,交CD于点G,∠1=5 0○求∠2的度数.解:65○点拨:由AB∥CD,得∠BEF=180○-∠1=130○,∠BEG=∠2.又因为EG平分∠BEF,所以∠2=∠BEG=12∠BEF=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针对性训练:1.如图1-2-6,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l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复习巩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和 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能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经历对本章所学 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2 .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经历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过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3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用运动变换的观点来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线、平行线的综合应用. 难点:垂直、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教学过程一、展示设计作品课前布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设计知识结构图作成手抄报形式,要求有创意体现本组特 色和风格教师给出评价二、回顾与思考出示幻灯片按知识网展开复习.L 对顶角、邻补角。
动动手 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在形成的四个角(如图)中,两两相配共组成几对角?各对角 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1)出示幻灯片 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 学生回答.练习一1 .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于0, NA0E 的对顶角是,邻补角是, NCOF 的对顶角是, 邻补角是2如图,直线a 、b 相交,Nl=40° ,求N2、N3、Z 4的度数。
结合练习教师强调:对顶角、邻补角是由两条相交面而成的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角,要抓住对 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角,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的特征:有公共顶有一条公共 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线相交 两条直邻补角,对顶角 垂线及其性质对顶角相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内两条直三条直 两条直线所截 线被第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公理性质 平移判定(3)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对顶角相等)如果两个对顶角互补或邻补角相等,你得到什么结论?2.垂线及其性质.(1)垂线的定义及推理格式定义可以作垂线的制定方法用,也可以作垂线性质用.(2)如图所示,0为直线AB上一点,ZAOC=1 ZBOC, 0C是NAOD的平分线.3(1)求Z COD的度数;(2)判断0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求解变式训练渗透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3)垂线性质1和性质2.①请回忆一下后体育课测跳远成绩时,教师是怎样测量的?②垂线段最短。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一、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也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平行线的特点是它们的斜率相等,且不相交。
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可表示为l,m。
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具有等于90°的斜角。
2.平行线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直线也是平行线。
这一性质被称为垂直平行线定理。
3.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则它与另一条平行线的交角与第一条直线与第二条直线的交角相等。
4.平行线的反身性质:如果l,m,则m,l。
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高度差法:通过计算两线间的垂直距离和斜率判断是否平行。
2.点斜式法:通过两点确定的直线斜率相等来判定。
3.斜率法:两直线斜率相等,则平行。
4.三角形内角和法:若两直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则截线两侧内角和相等,则平行。
三、相交线的定义相交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会相交的两条或更多条直线。
相交线两两相交于一点,称之为交点。
相交线的性质:1.相交线之间的交角之和等于180°,即交角互补。
2.两条相交线总有一对互为垂直的直线。
3.相交线的交点称为顶点,可以通过顶点来判断直线相交的情况,包括内角和外角。
四、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关系1.平行线切割相交线定理:当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时,它切割的两条平行线与该直线所夹的两对内角互补。
2.内错角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相交时,直线截线所夹的内错角相等。
3.同位角定理:同位角为同侧的内角,当两直线被另一直线切割时,同位角相等。
4.外错角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相交时,直线截线所夹的外错角互补。
五、应用举例1.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线截割三角形:当一条线段与两条平行线相交时,它将三角形切割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测量高度:通过测量两个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垂直高度。
4.道路设计:在公路设计中,平行线可以将车道分隔开,并引导交通流向。
在几何学中,平行线与相交线是解决问题和证明定理中经常用到的概念。
初中数学_《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交线与平行线回顾与反思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2.在丰富的情景中,抽象出平行线、相交线等基本几何模型,从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把现实物体抽象成几何对象(点、线、面等)的数学化过程.2.在探究说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既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又可以开阔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练习,让学生学会挖掘题目资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异同,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
一、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归纳总结;第三环节:知识应用;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第五环节:纵向延伸;第六小节:查缺补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认识这个标志么?生:(反应异常激烈)认识,是大众汽车的标志。
师:你们知道它的含义么?(同学陷入了思考。
)一个同学举手,有些迟疑地说:“我看它象由三个V组成,是不是表示他们这个品牌必胜、必胜、必胜?老师高兴地赞扬:你真棒,跟设计师想的一样!(另一名同学小声说):真的假的?我还觉得上面是V,下面是W呢!老师:哎呀,你也很厉害。
V和W是当时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名称的字母缩写。
是BD EBC 标志的另一重含义。
歪打正着的同学得意地笑了。
其他同学也跟着笑了。
老师乘胜追击:看到这个标志还想到什么?同学有些不知所云,老师再问:你们不觉得这个设计师几何学得特别棒么?他用几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就完成了汽车史上赫赫有名的设计。
同学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活动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复习课却往往比较枯燥无味。
在这里,以同学们几乎天天见的大众标志为数学情境引入,是为了让同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她不神秘,却应用广泛。
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题型汇总
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题型汇总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题型汇总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重点所在。
本文将对七年级中常见的相交线与平行线题型进行整理和汇总。
一、基本概念与性质1.相交线:两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或直线相交。
相交线的交点称为交点。
2.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被称为平行线。
平行线的任意两个点之间的线段都互相平行。
3.平移:平移是指一个图形在平面内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情况下,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到达新位置的变换。
平移变换后,图形的各点与原来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都没有变化。
4.垂直:两条相交的线段或直线,在交点处的角度为90度,则称其互相垂直或垂直。
5.同位角:指在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下,同侧与此直线的两个内角相等的角度。
6.内错角: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下,交线两侧内角互相对应的角度。
7.同旁内角: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下,与交线同侧的两个内角。
二、常见题型1.判断题:判断两条线段或直线是否相交、平行或垂直,判断给定的角度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2.求解未知角度:通过已知角度和相应角度的关系,求出给定角度的未知量。
3.构造问题:在给定的图形中构造满足特定条件的线段、直线或角度。
4.测量问题:给定图形中的各线段或角度,在数轴上进行比较或求解。
5.平移问题:考虑平移图形到新的位置,求出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向量。
三、解题思路1.熟悉基本概念与公式:在解题前,需要掌握基本的相交线与平行线概念、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公式。
2.画图辅助解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通过画图辅助分析题目,确定线段或直线的位置、角度的大小和关系等。
3.建立方程求解:对于需要求解未知量或满足特定条件的线段或角度,需要建立相应的方程求解。
4.理解平移概念:对于平移问题,需要理解平移的概念和基本公式,并且要注意方向和向量的表示。
以上是本文对七年级相交线与平行线重点题型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
相交线与平行线篇(解析版)--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
知识回顾微专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中考数学必考考点总结+题型专训考点一: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邻补角、对顶角1.邻补角:①定义:两条相交之间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②性质:邻补角互补。
2.对顶角:①定义:有公共顶点,两边均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性质:对顶角相等。
1.(2022•北京)如图,利用工具测量角,则∠1的大小为()A .30°B .60°C .120°D .150°【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得:∠1=30°,故选:A .2.(2022•苏州)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C =75°,∠1=25°,则∠2的度数是()A .25°B .30°C .40°D .50°【分析】先求出∠BOD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得结论.【解答】解:∵∠AOC=75°,∴∠AOC=∠BOD=75°.∵∠1=25°,∠1+∠2=∠BOD,∴∠2=∠BOD﹣∠1=75°﹣25°=50°.故选:D.3.(2022•自贡)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30°,则∠2的度数是()A.30°B.40°C.60°D.150°【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2=∠1=30°.【解答】解:∵∠1=30°,∠1与∠2是对顶角,∴∠2=∠1=30°.故选:A.4.(2022•桂林)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1=70°,则∠2=°.【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1和∠2是一对顶角,∴∠2=∠1=70°.故答案为:70.考点二: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垂直知识回顾微专题1.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若其中有一个角是90°,则此时我们说这两条直线垂直。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考点与典型例题【知识要点】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 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的总结,试题和问题详解).docx
实用标准文案初中精品数学精选精讲学科:数学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姓名年级课时教学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两条直线相交,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平行线的判断及性质,命题定理证明,平移。
教学目标考点:平行线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能力:灵活运用角的关系,应用平行线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知识点、考点、能力、方法)方法:掌握角的计算,灵活运用角的关系难点平行线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重点课前中□ 差□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完成情况:优□良□检查一、知识点大集锦相交线与平行线课堂教学过程1、相交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与邻补角是根据它们的位置命名的,因此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对顶角的特点: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图 1 中的∠1 与∠2 、∠3 与∠4 都是对顶角。
对顶角是两个角的位置关系,不是数量关系。
1342图 1邻补角的特点: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图 1 中的∠1 与∠3 、∠3 与∠2 、∠2 与∠4、∠4 与∠1 都互为邻补角。
邻补角即是两个角的位置关系,也是数量关系。
对顶角与邻补角都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角不能称为对顶角或邻补角,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例如我们不能说图 1 中的∠1 是对顶角(或邻补角),可以说∠ 1 与∠2 是对顶角,∠ 1 是∠3 或∠的邻补角。
注意: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的性质:一个角与它的邻补角的和为180 °。
3、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
注意: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显然,垂线段是指以直线外一点与垂足为两端点的线段。
1.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中考数学中的平行线与相交线性质总结
中考数学中的平行线与相交线性质总结平行线与相交线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性质和规律。
本文将对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进行总结。
一、同位角性质在平行线与相交线形成的图形中,同位角有以下性质:1. 同位角互等性质: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同位角相等。
2. 内错角互补性质: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内错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二、对顶角性质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形成的对顶角具有以下性质:1. 对顶角互等性质:对顶角相等。
2. 对顶角补角性质:对顶角的补角也相等。
三、内错角性质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内错角有以下性质:1. 内错角互补性质:内错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2. 内错角对位性质:内错角的对位角也互补。
四、同旁内角和性质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切割时,同旁内角和有以下性质:1. 同旁内角和等于180度:同旁内角和等于180度。
五、平行线与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性质如下:1. 平行线具有传递性质:如果有两条平行线,其中一条与第三条线平行,则第一条线也与第三条线平行。
2. 平行线与自身平行:每一条线都与自身平行。
六、平行线与相交线的角性质1. 同位角相等性质:两条相交线与平行线所形成的同位角相等。
2. 内错角互补性质:两条相交线与平行线所形成的内错角互补。
3. 对位角相等性质:两条相交线与平行线所形成的对位角相等。
综上所述,平行线与相交线在中考数学中具有一系列的性质。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熟练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能够提高中考数学的应试能力。
因此,对这些性质进行总结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平行线与相交线性质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其性质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解决各类问题。
在备考中考数学时,要牢记这些性质,并灵活运用于解题过程中。
只有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解析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知识点1【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1、相交线相交线的定义: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知识点2【对顶角和邻补角】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1、邻补角(1)邻补角的概念: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如图,∠1与∠2有一条公共边OD,它们的另一条边OA、OB互为反向延长线,则∠1与∠2互为邻补角(2)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
例如:若∠1与∠2互为邻补角,则∠1+∠2=180°注意:①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②相交的两条直线会产生4对邻补角。
2、对顶角(1)对顶角的概念: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图,∠3与∠4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3的两边OB、OC分别是∠4的两边OA、OD的反向延长线,则∠1与∠2互为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注意:两条相交的直线,会产生2对对顶角。
3、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对顶角只有一个,但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注意:如果多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那么产生的邻补角的数量是对顶角的2倍。
【例题1】如图所示,∠1的邻补角是( )A、∠BOCB、∠BOE和∠AOFC、∠AOFD、∠BOC和∠AOF【解析】】据相邻且互补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进行判断,∠1是直线AB、EF相交于点O形成的角,所以它的邻补角与直线CD无关,即它的邻补角是∠BOE和∠AOF,故选B【答案】B【例题2】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 )【答案】D【例题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考察对顶角的概念【答案】A【例题4】下列说法中:①因为∠1与∠2是对顶角,所以∠1=∠2;②因为∠1与∠2是邻补角,所以∠1=∠2;③因为∠1与∠2不是对顶角,所以∠1≠∠2;④因为∠1与∠2不是邻补角,所以∠1+∠2≠180,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填序号)【解析】对顶角、邻补角【答案】①【例题5】如图1,直线AB、CD、EF都经过点O,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解析】考察对顶角的概念。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第一节 相交线一、知识要点:(一)当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相交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交点;一种是有两个交点,即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还有一种是三个交点,即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二)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 十∠2=90°,∠1+∠ 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 =180°,则∠A 、∠B 互补;反过来,若∠A 、∠B 互补,则∠A +∠B =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C =180°,∠A +∠B =180°,则∠B =∠C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垂直: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垂直,两条直线交角成90 。
1、经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2、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四)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1、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2、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3、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二、题型分析: 题型一:列方程求角例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21少20°.则这个角为 ( ) A 、30° B 、40° C 、60° D 、75° 答案:B分析:若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 求解: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则根据题意,得21(180°-x )-(90°-x )=20° ; 解得:x =40°. 故应选B . 说明: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还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习题演练: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A 、42138、 B 、都是10 C 、42138、或4210、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分析:两个条件可以确定两个角互补,列方程即可解得A 。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一. 知识归纳总结(知识清单)知识点(1)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典型例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例一、如图:直线a∥b,直线AC分别交a、b于点B、C,直线AD交a于点D若∠1=20°,∠2=65°则∠3=___本题考查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析:∵a∥b(已知)∴∠2=∠DBC=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BC=∠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3=∠DBC-∠1=65°-20°=45°例二.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AE∥BC,则∠AFD的度数是【】A.45°B.50°C.60°D.75°(本题解答时应抓住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解析:∵AE∥BC(已知)∴∠C=∠CAE=3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FD=∠E+∠CAE(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45°+30°=75°故选D例三.如图,∠1+∠3=180°,CD⊥AD,CM平分∠DCE,求∠4的度数例三图例四图解析:∵∠3=∠5(对顶角相等)∠1+∠3=180°(已知)∴∠1+∠5=180°(等量代换)∴AD∥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AD(已知)∴∠6=90°(垂直定义)又∵AD∥BE(已证)∴∠6+∠DC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CE=90°又∵CM平分∠DCE(已知)∴∠4=∠MCE=45°(角平分线定义)例四.如图,已知AB∥CD,∠1=110°,∠2=125°,求∠x的大小解析:【分析】因为∠x+∠AEC=180°,要求∠x,需求∠AEC.观察图形,∠1、∠2、∠AEC没有直接联系,由已知AB∥CD,可以联想到平行线的性质,所以添加EF∥AB,则∠1、∠2、∠3、∠4、∠x之间的关于就比较明显了解:过E点作EF∥AB∴∠1+∠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180°-∠1=180°-110°=70°∵AB∥CD(已知),AB∥EF(作图)∴CD∥EF(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180°-∠2=180°-125°=55°∴∠x=180-∠3-∠4=180°-70°-55°=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型总结(全面)辅导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推论3、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距离;会判断是什么命题,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4、通过实例认识平移,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授课日期及时段2016年 3月教学内容一、相交线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3、互为邻补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从数量看:互为补角;4、互为对顶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例.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D=70°,∠BOE-∠BOC=50°,求∠DOE的度数.例.如图5-1-21,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AOF=4∠BOF,∠AOC=90°,求∠DOF的度数.二、垂直单元回顾T——相交线与平行线1、(1)定义: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它们交点叫做垂足。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垂直。
2、任何一个“定义”既可以做判定,又可以做性质。
3、垂线段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区分: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两点间的距离”的一种特殊情况。
6、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垂线是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垂线段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练习:1.判断正误:(1)过直线L外任两点P、Q,可作直线PQ⊥L()(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3)过直线L外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垂直于直线L.()三、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1、内错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两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2、同位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的同一方。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3、同旁内角的定义:两个角都在截线的同侧,都在被截直线之间。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4、截线与被截直线的定义:截线就是截断两条同一方向直线的直线,被截直线就是被截线所截断的两条同一方向的直线。
C——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知识结构平行线及其判定一、平行线:(1)定义:在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平行。
(3)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个公理说明了平行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知识典例3.如图⑦已知∠2=3∠1,且∠3+∠1=90,试说明:AB∥CD5.如图⑨ AB∥CD,∠1=∠A,可以推出EF∥CD吗?写出推理过程。
平行线的性质1、性质1: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如果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内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练习:1.如图1,a∥b,a、b被c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图1 图2 图32.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直线c、d的位置关系为()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D.无法确定3.如图2,AB∥CD,那么()A.∠1=∠4 B.∠1=∠3 C.∠2=∠3 D.∠1=∠54.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A.∠1+∠2=180° B.∠2+∠3=180°C.∠3+∠4=180° D.∠2+∠4=180°5.如图5,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A.30° B.60° C.90° D.120°图5 图6 图76.如图6,AB∥EF,BC∥DE,则∠E+∠B的度数为________.7.如图7,AB∥CD,AE、DF分别是∠BAD、∠CDA的角平分线,AE与DF平行吗?•为什么?强化练习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 )条。
A .6 B. 7 C .8 D .9 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3.(2012·广元中考)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平行行驶,那么这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先向左转130°,再向左转50° (B)先向左转50°,再向右转50° (C)先向左转50°,再向右转40° (D)先向左转50°,再向左转40°A BCDE FGH第 5 题312A BCDEFG第 6 题第4题4.将两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摆放,使其中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另一张长方形纸片的两条边上,则∠1+∠2=_____.A .80°B .75°C .100°D .90°5.若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成如图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6.如图,已知FD ∥BE ,则∠1+∠2-∠3=( )A .90°B .135°C .150°D .180°7. 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A 、B 、C 为直线l 上的三点,PA=4 cm ,PB=5 cm ,PC=2 cm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A .小于2 cmB .等于2 cmC .不大于2 cmD .等于4 cm7.(2012·北京中考)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射线OM 平分∠AOC ,若∠BOD=76°,则∠BOM 等于( )(A)38° (B)104° (C)142° (D)144°8、如图3,已知AB ∥CD ,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 )α+β+γ=1800 (B )α—β+γ=1800 (C )α+β—γ=1800 (D )α+β+γ=3600第8题9.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一个角40°,则令一个角的度数是( ) A . 40° B . 140° C . 40°或140° D . 50°和140°10.如图,已知AB ∥CD ∥EF ,PS GH 于P ,∠FRG=110°,则∠PSQ = 。
11、.如图,E 点为DF 上的点,B 为AC 上的点,∠1=∠2,∠C =∠D ,那么DF ∥AC ,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 ∠2=∠3 ∠1=∠4 ( )∴∠3=∠4 ( )∴________∥_______ ( )∴∠C =∠ABD ( ) ∵∠C =∠D ( ) ∴∠D =∠ABD ( ) ∴DF ∥AC ( )1、 如图,CD ⊥AB 于D ,EF ⊥AB 于F ,∠1=∠2.试说明∠BDG+∠B=180°.探究乐园A B C D E F 1423第19题) A B C D Eαβ γ l A BC D E FGH P Q R S第10题A同题变式:⑴.如图,∠BDG+∠B=180°,EF ⊥AB 于F ,∠1=∠2.试说明CD ⊥AB.(2).如图,CD ⊥AB 于D ,EF ⊥AB 于F ,∠BDG+∠B=180°.试说明∠1=∠2.2. 已知:如图,DE ⊥AC ,∠AGF=∠ABC ,∠1+∠2=180°,试判断BF 与A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同题变式:(1)、已知:如图,DE ⊥AC ,BF ⊥AC ,∠1+∠2=180°,试判断∠AGF 与∠AB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AB C DE FG123AB CDEFG1233、已知,如图,BCE 、AFE 是直线,AB ∥CD ,∠1=∠2,∠3=∠4。
求证:AD ∥BE 。
证明:∵AB ∥CD (已知)∴∠4=∠ ( ) ∵∠3=∠4(已知)∴∠3=∠ ( )∵∠1=∠2(已知)∴∠1+∠CAF=∠2+∠CAF ( ) 即∠ =∠∴∠3=∠ ( ) ∴AD ∥BE ( )64.如图 已知AB ∥CD ,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PAB 和∠PCD 大关系,并从所得四个关系中任加以说明,证明所探究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 (2) (3) (4) 选择结论 说明理由是什么?5、已知:如图,AB//CD ,试解决下列问题: (1)∠1+∠2= ;(2)∠1+∠2+∠3= ;(3)∠1+∠2+∠3+∠4= ; (4)试探究∠1+∠2+∠3+∠4+…+∠n = ;6、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EF 过点O 与BC 平行 (1)若∠ABC +∠ACB =110°,求∠B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