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压力应对论文
推荐优秀的大学生压力心理学论文欣赏(共4篇)
推荐优秀的大学生压力心理学论文欣赏(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压力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现在很多单位的负责人都反应现在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太差,就容易让大学生到单位后无所适从,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产生压力。
下面是千里马论文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压力心理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研究存在的两个问题就性别这一社会因素而言,现有的研究所给予女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
有研究表明,在1985—2000这15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无明显变化,研究者认为这种稳定性在于这归因于在过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明显变化[1]。
这说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息息相关。
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却发生了一定改变。
现实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学,她们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和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在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中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的动荡,社会的变革及价值观的变化时,女大学生为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又必须理性的进行思考,挣脱各种羁绊。
同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失衡显得复杂,强烈和隐蔽[1]。
女大学生表现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与男性的根本差异说明,她们在认知的内部倾向性和独立的心理特征上有着固有特征[2]。
故此,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实有必要。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
它一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点,主要研究个人的积极情绪、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以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4],进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论文
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探讨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论文篇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受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困扰着他们,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本文着重对当代大学心理压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帮助当代大学生掌握如何应对心理压力而采取的方法和对策,使他们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同时培养并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
这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有来自父母期望的压力;来自同学、朋友相处的压力;就业压力等等。
在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在校园与社会的围墙日益淡化的现实下,今天的大学生们有着与社会人同样沉重的心理困惑。
一、当代大学心理压力的现状与分析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大学生受到各方面所带来的紧张与压力因素与日俱增,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些本人在某高校特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归纳以下几方面:1、学习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刚经历了高考的冲刺,向往着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学府圣地,可是上了大学随之而来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各项专业技能等级考试以及考研热、还有出国热等等,这些大小不一的考试让他们又回到了为考试而奔波的时代,特别是如今学分制的普遍流行,累计学分未通过者,必须要转入下一年级学习,如再不达到规定的学分可被退学;学习好的学生要争取奖学金,要不断地赶超自我超越别人,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更高的要求;学习不怎么好的要为考试通过而拼搏,要为60分而努力。
浅谈积极心理学的论文
浅谈积极心理学的论文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积极心理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一:浅议积极心理学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几点启示摘要:积极心理学以普通人的幸福为核心,强调人类在关注人的各种问题时更应关注人自身的积极潜力和积极品质。
这种平衡的观点不仅使人提高了自己改正自己缺点的能力,同时也改善了自己发展自己潜力和优点的能力。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和谐社会;幸福;启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更好的造福国家、造福民族、造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其根本就是要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权益得到保障,生活幸福安康;就是要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民幸福,用人民幸福来引导和检验和谐社会建设。
一、和谐社会与积极心理学(一)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从美国心理学界开始兴起的一新的研究领域,是关于人类幸福的科学。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动机等因素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懂得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层面上关注人的积极面,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个体积极人格,体验幸福;在群体层面上关注全体的和谐互动,培养合作、共享、利他、宽容等积极品质;在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整个社会的风气、文化氛围,提倡建立有责任感、关系良好的社区、社会;在自然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
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二《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测试分析》摘要: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根据Lazarus和Fokma 的定义,压力是一种刺激―反应的交互作用,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
[1]本文通过测试,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压力应对方式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究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压力;压力应对方式据调查统计,杭州、广州、重庆和太原等地的城市居民中有38.2%的人感到有中等压力,19.7%的人感到有较大压力,5.8%的人感到有很大压力,44.5%的人处于健康危险压力状况,21.7%的人具有心理障碍。
[2]应对,也称为应付,Folkman 和Lazarus将“应对”定义为“当一个人判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他为处理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3]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
[4]本文将心理压力分为学业、就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经济、成就需要、爱情婚姻7个方面的压力,将压力应对机制分为成熟型、自恋型、神经症型和不成熟型四种,探究高校学生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的现状,同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压力测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辽宁省各大高校在校生320人。
其中,师范生120人,理科生50人,文科生59人,工科生53人,另外38人的专业为医学。
1.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高校学生心理压力问卷是参考有关成人心理压力、青少年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压力和研究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编制而成的,调查了解被试者的自然情况、学校情况,包括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经济、成就需要、爱情婚姻7个方面的压力。
预测时,采用α信度系数分析法,总问卷的α信度为0.86,本问卷中设计了一个让被试者主观评价自己的心理压力状况的选项,并以此作为效标效度,其相关系数为0.54;另外再设计了让被试者填写自身压力源的题目,以此作为分问卷的效度,其相关系数为0.75,最后请本专业专家作评定,看该问卷是否具有较好内容效度。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
积极心理学的论文积极心理学的论文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诞生是为了纠正传统心理学过度关注负面情绪、病态心理的不足,发掘人类的积极素质,更好地推动人类心理健康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积极和美好为研究对象的,旨在挖掘人们的潜能和优势,发现人类的价值,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感受生命的美好。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美国的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类的精神需要不仅是满足基本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
八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协会召开了一次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会议,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建立。
此后,美国的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为积极心理学树立了典型代表。
现在,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为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类的优点和优势。
人类有很多优点和优势,这些包括创造力、勇气、毅力、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等等。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挖掘和发现人类的优点和优势,使得人类的积极体验和乐观情绪得以充分展现。
2.积极情感和情绪。
人的情感和情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些人情感和情绪的表现会更积极、更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培养出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情绪,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3.积极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一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发掘和提高人际关系中的积极性,以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
4.积极性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发掘和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幸福感,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和做事方法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是巨大的。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心理学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生命质量,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困扰和压力,锻炼身心健康。
积极心理学相关论文(2)
积极心理学相关论文(2)积极心理学相关论文篇二《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摘要】为了帮学生在完成繁重学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就需要在学校中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活动充分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同时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认知体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和发展各项综合技能和素质。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介绍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运用方式积极心理学作为最新的心理研究方式,主要是以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价值观、积极的生理健康为目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的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发展特点,给予积极的价值取向指导,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克服缺点、正确的解决心理问题,营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学是以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为首的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的全新理论,相较于之前的心理学来说,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向上的品质,并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感悟、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性格特征等方面。
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偏向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全面促进个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促进发展并趋于完善的科学。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1.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学生个性优势世界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一句话“积极地心态决定人的一生”,而积极的心态主要是指自信、进取、诚实、创新、谦逊、自我调节以及抗压能力等。
而在当今这个社会,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家长们都有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就间接导致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比较的大,同时,由于学习压力的存在,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优势被压迫。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2023大学生压力心理学论文
2023大学生压力心理学论文篇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研究存在的两个问题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以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动。
1.积极心理学的起源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
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的幸福生活。
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显得日益重要。
而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也就随之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
虽然心理学家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虽然对积极心理学也产生了影响,但很可惜的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积极心理学始终处于消极心理学的阴影里。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积极心理学开始重新回到心理学家和公众的眼前。
2.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压力应对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压力应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初探》【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要面临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多重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探讨最近几年在一些高校当中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学生无法承受自身的压力。
他们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压力,日积月累,当压力到大他们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甚至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
这也提醒我们在高校的教育中,要对大学生进行压力管理的相关培训,帮助他们科学地认识压力,引导其进行压力预警,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控制压力。
那么,大学生应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对策去应对压力成为了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压力应对的内涵压力应对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给其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为减少、最小化或容忍这种交互作用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策略,压力会成为促进自我梦想实现的动力;而如果消极地去应对压力,自己很可能会一蹶不振,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因此,正确认识压力并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学生压力现状大学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从高中进入大学,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目标都会给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压力和新的挑战。
在工作中,笔者会接触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的谈心聊天,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经济压力等。
关于压力的心理学论文
压力的心理学论文关于压力的心理学论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增加,“压力”一词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压力的心理学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压力的心理学论文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突然情况,或面临险境,或遭受挫折,这时人的生理和情绪上就会产生变化和波动,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产生焦虑、恐惧、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同时生理上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从而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和学习。
那么。
怎样才能消除心理压力呢?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或许能给您一些帮助。
自足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若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情绪低落,造成心理压力。
因此,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应合情合理,不要奢望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对自己要求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挫折,多获得一些成功;减少失败的痛苦,增添成功的欢乐,从而消除心理压力。
开朗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接触各种人和事,难免会遇到麻烦。
如果能保持开朗的心境,拥有广阔的胸怀,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便会体谅他人,免生一些不该生的气。
自信在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自信,便会勇敢地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如果胸无主见,随遇而安,那么一旦遇到困境,便会手足无措、心慌意乱,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另外,如果自信心不强,偶遇流言蜚语,情绪便会一落千丈,止步不前。
因此,保持自信确是消除心理压力的一剂良药。
意志意志力是人们全部精神力量的总和。
意志可以锻炼生活的强者,凡是意志坚强的人,虽然饱经人间忧患,但是生活信念始终不灭。
他们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人生的坎坷,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任何心理压力都是能够克服的。
理想古往今来,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能承受挫折和不幸。
他们凭借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摆脱了生活的压力和命运的打击。
因此,确立一个终生追求的奋斗目标、树立坚定不移的生活信念是摆脱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
倾诉当心里产生不良情绪时,切不可将这种恶劣情绪强压在心里,而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将其渲泄出去。
积极心理学浅议论文(2)
积极心理学浅议论文(2)积极心理学浅议论文篇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应对策略》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它拓展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视角。
本文从对压力的积极解读、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行动与支持系统构建等方面,论述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从而构筑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压力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应对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超出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务,或者说,应对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用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
这表明,个体对情境压力水平和自身控制情境水平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个体应对策略的选择,而个体对不同应对策略的选择又会导致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结果,如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工作绩效。
如何选择压力应对策略,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向管理领域的渗透,为压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以幸福感为中心,研究积极人格、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它改变了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偏重问题纠正、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范式,完善和平衡了心理学的功能,符合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构筑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一、对压力的积极解读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或解释在压力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对压力源的诠释而不是压力源本身引起了不良压力反应,意识到并控制对压力源的解释,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Ellis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可逆的因果关系。
关于如何调心理压力的论文
关于如何调心理压力的论文每个人都有心理压力,我们要释放压力,不然心理压力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心理压力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心理压力的论文篇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管理策略》摘要:大学生在社会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受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影响,产生了令人担忧的心理压力。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使得很多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学业、事业、感情等,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因此,研究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开导,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策略分析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负担越来越大。
大学生群体心理压力过大,即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栋梁。
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更是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分析(一)学业压力学习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他们将来就业和发展的基础。
大学是他们学习专业技能、提高知识涵养、提升个人素质的关键时期。
但是,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生活,大学学习更注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和高中阶段相比都是有较大区别的。
大学阶段的学习相对更加的细化,专业课程增多,而且没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与管理,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再加上没有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进而导致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
而一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给自己规划较高的要求,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整体能力,即重视学习专业知识,又积极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考证报培训班进行培训,将自己的时间全部按照规定进行。
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3篇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 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 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 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 (Lyubomirsky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和Emmions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位美 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 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 水平。
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积极心理学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学习记忆学习环境设计有效教学[论文摘要]近十几年来,由于跨学科合作的成果使得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们对有效学习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的重心已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结果转向过程,从机械操练转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文章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科学及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分别阐述了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往经验的不足和未来学习研究的走向。
一、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呈现的新特点(一)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对象从历史看,有关学习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
但是,今天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已变得十分宽泛,其中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同时还涉及跨文化研究、各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
目前在学习领域已经取得的很多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大进展,这种专业分布式的合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学习科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相结合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已将科学与实践的关系带入一个新时代。
研究人员正在走出实验室,去关注学习发生的真实情境。
学校中教师、学生、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各行各业中的从业者和专家都已成为研究中的互动对象。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学校中的学习与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起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研究中对于新兴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关注更使得基础研究上的投资能通过开发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回报。
(三)学习理论流派纷呈由于学习研究的跨学科性,所以研究者既可以从某一专业角度解释人是学习本质,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进行理论的互补与创新。
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研究领域中,涌现出很多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可以说是流派纷呈、视角多元。
大学论文写作中的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保持积极心态与自我管理
大学论文写作中的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保持积极心态与自我管理在大学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心理压力。
论文的要求和压力,以及时间紧迫和个人能力等因素的交织,容易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本文将探讨大学论文写作中的心理压力带来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和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一、心理压力对大学论文写作的影响心理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论文写作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压力可能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活跃度。
当摆在面前的任务艰巨时,学生可能感到束手无策,难以产生新的观点和见解。
其次,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进而影响到写作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此外,长时间的写作压力还可能导致学生失眠、食欲不振以及身心疲惫等身体健康问题。
二、应对策略:保持积极心态1. 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表,将整个写作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明确的目标。
逐步完成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并提高写作效率。
2.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与同学、导师或家人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压力。
他们的理解和鼓励可以帮助减轻压力,提供指导和支持。
3. 寻求良好的学习环境。
选择一个安静、舒适且适合学习的地方,避免嘈杂和干扰。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专注力,减少心理干扰,提高写作效果。
4. 调整心理状态。
学会通过放松、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缓解压力。
及时休息和恰当的娱乐活动也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
5. 认识到论文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不要把论文看作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保持对自己的正面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自我管理:提高效率1. 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任务拖延,提高工作效率。
2. 制定优先级。
将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序,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部分。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在不重要的细节上过多耗费时间。
浅论心理压力的论文
浅论心理压力的论文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论心理压力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论心理压力的论文篇一《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摘要】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
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就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给从事本行工作的同仁们一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就业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报导大学生群体中因存在着各种压力,而引发出多种心理问题。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比例高达18.58%,明显高于全国人均健康状况异常水平。
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已将这样的大学生群体称为“心理弱势群体”。
对此,学校、家庭、社会都在寻找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存在的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自身采取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十分关键,如方法得当将有效地舒缓压力,而方法不得当则会起到反向的效果或是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
大量的口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
多数同学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这一方法,能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压抑在内心的诸多问题得以倾诉,及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
有利于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分析论文(共4篇)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分析论文(共4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论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中的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末始于美国心理学界、之后逐渐风靡全球的一场新兴心理学运动的实践产物,“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1〕在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视野中,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理性的消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导模式。
人们对心理学的第一印象基本锚定在病态、幻觉、焦虑、狂躁、恐惧、神经等负面概念上。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就指出:“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只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2〕积极心理学正是在这一使命的引领下开始超越和改变二战后人类以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人的主体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远比修复疾病更有建设性,因此它要求心理学家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欣赏的眼光去认识人类的潜能、品质和能力,倡导心理学研究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提倡用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通过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心理病人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普通人最大程度地开发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愈加凸显,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深入再到强化的发展历程。
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未能及时回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仍局限在忽视个体性功能的消极心理学范式,就业心理调适缺乏针对性、积极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论文3000字(2)
大学生如何调节心理压力论文3000字(2)大学生心理压力3000字论文篇三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高校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场所。
深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思考,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中,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左右。
在病休、退学病例中,精神疾病已占据第一位。
种种数据和校园事件显示,高校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场所。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领域及原因分析(一)常见心理问题1、学生不适应新环境产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学新生在经历紧张激烈的高考竞争后,离开父母进入大学。
面对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模式、生活方式、易失去目标和动力。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促成厌学和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情绪波动,出现彷徨、迷惑、失落等不良反应。
生活能力、自立能力较弱,不能妥善处理自己的事务,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弱。
2、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1、人际关系不适。
部分学生对人的认识常有偏见、误解或过分苛求,对他人情感上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对他人行为挑剔。
如有的同学与同室友长期关系冷漠,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
2、社交不良。
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沟通不良,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与技能,没有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内心困惑,造成人际关系困难。
3、个体心灵闭锁。
部分学生过分关注自我,只考虑自己的需要我行我素,因自负而不屑交往,因恐惧而不能交往,陷入孤独、封闭境地,妨碍良好人际关系圈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与问题应对
积极心理学与问题应对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竞争,人们普遍感到压力重重,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积极心理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积极情绪、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的一门学科,它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并培养积极的心态,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与问题应对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积极、乐观地应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工作上的挑战、人际关系的纠纷、健康问题的困扰,还是情感上的困惑,都可能让我们感到烦恼和不安。
面对这些问题,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些思维和行为上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积极地应对问题,缓解压力,重拾信心,挑战困难。
积极心理学强调正面情绪和乐观心态的重要性。
乐观的人更有可能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悲观的人则更容易被困扰所淹没,陷入消极情绪和行为中。
要培养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寻找能够给予自己快乐和满足感的事物和活动,可以通过表达感恩和赞美,可以通过与乐观的人交往,切忌过度关注消极情绪和事物,要积极心态去面对问题。
积极心理学主张培养个体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指一个人面临压力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自信和适应性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韧性是可以被培养和加强的,通过积极思维、解决问题的技巧和适应性的行为,个体可以逐渐提高心理韧性,使自己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面对工作上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分解任务,逐步完成,以此增加成功的体验和自信心;面对人际关系的冲突,我们可以学会调节情绪,化解矛盾,寻求共识,而不是一味地与他人对抗。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问题。
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份和人格的了解和认识,而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压力应对论文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它拓展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视角。
本文从对压力的积极解读、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行动与支持系统构建等方面,论述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从而构筑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压力应对策略
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 认为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应对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超出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务,或者说,应对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用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
这表明,个体对情境压力水平和自身控制情境水平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个体应对策略的选择,而个体对不同应对策略的选择又会导致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结果,如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工作绩效。
如何选择压力应对策略,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向管理领域的渗透,为压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以幸福感为中心,研究积极人格、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它改变了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偏重问题纠正、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范式,完善和平衡了心理学的功能,符合当代社会人类发展
的需要。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构筑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
一、对压力的积极解读
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或解释在压力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对压力源的诠释而不是压力源本身引起了不良压力反应,意识到并控制对压力源的解释,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Ellis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可逆的因果关系。
不正确的认知或非理性的认知常常维持或加剧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而引起消极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很可能以一种夸张的和负性的方式解释。
认知重构是一种应对技巧,将消极的、自我打击的思维替换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思维。
对压力的认知重构就是以一种积极的视角对压力事件进行重新解释,把压力源的知觉由威胁性的转换为非威胁性的。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认知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积极思维的
探讨。
积极思维就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抱持多样化的、积极预期的过程,即透过乐观、自我效能及希望来看待未来。
这种预期与行为有着内在关联。
如果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即使这个过程缓慢而困难,人们也会为达成目标而持续努力。
研究证实,对因不良意义的评估给心灵带来创伤的情境进行重新评估,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对缓解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个体对自己应对能力的认知评估
对应激反应的大小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认知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
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
在他们看来,压力并不总是坏事,压力也具有动力性和挑战性。
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
没有一定的压力,人们难以增长心理承受力,而且人的正向适应性行为也得不到提高并突破现有的局限。
二、抗压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
其理论假设是人类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是具有适应性的整体。
学者们对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
已经研究了包括乐观、爱的能力、美德、勇气、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恕、创造性、关注未来和智慧等24种积极个人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并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
应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应对效果做出适当的判断和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性格和自我观念。
例如,自卑者往往易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应对效果,而高傲自大者则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应对能力,由此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会不同。
黄希庭对幸福进取者的研究表明,“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些自我成分对于人们应对压力、实
现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正面的乐观心态来解释个人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能化解因挫折等困苦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压力感和沮丧,有助于维护身心健康。
乐观的“解释风格”和个性特征能够在应激事件与心身反应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使应激事件的作用力减弱。
黄希庭研究表明,正面的乐观心态与问题取向应对及正面的认知重构呈正相关,特别是当认识到压力情境可控时更是如此,人们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针对问题有计划地加以解决,而不是逃避压力源;当认识到压力情境不可控时,则倾向于接受现实情境。
乐观的心态与使用否认及逃避问题呈负相关。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下,促使其追求自身的和谐发展,调动一切保护性资源,实现良好适应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潜能。
每个人都有适应内外环境并保持良好动态平衡的需要,都会受到这些需要的驱动。
心理韧性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积极力量。
积极的韧性特质是指个体内部有助于应对挫折情境、保证个体良好适应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
自尊自信、对经历的认知和情感加工风格、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感、良好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计划能力等都是有心理韧性的个体具备的积极个
性特征。
有研究表明坚韧性人格有助于帮助护士群体更有效地运用积极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Lazarus,R.S.,Folkman,S.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M].New York : Springer,1984
[2]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20-126
[3](美)Seaward,B.L.著,许燕等译.压力管理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5):702-709
[5]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沿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7-11
[6]洪炜,徐红红.应激、积极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253-256
[7]黄希庭.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6
[8]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4):12-17
[9]李永鑫.人格坚韧性与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6):1512-1515
[10]贺玲玲,张平.护士坚韧性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3):7-9
[11]李梅:幽默感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效果及其机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2] Miller,M.W.Personality and the etiology and
expression of PTSD: A three-factor model
perspective[J].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373�393
[13]李芳萍.积极体验与心理健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56-58
[14]李虹.伴随性情绪与A-B-C模型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6):1426-1431
[15](美)Fredrickson B.著,王�译.积极情绪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王艳梅,汪海龙,刘颖梅.积极情绪的性质与功能[J].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1):119-122
[17]罗艳红,蔡太生.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8(7):83-85.
[18](美)Schafer,W.著,方双虎等译.压力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