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的比较浅析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的比较浅析

相比之下,《爱情公寓》则更注重简单明了和幽默感的呈现。该剧的言语幽 默以本土化、生活化为主要特点,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人们熟知的流行语进行 巧妙地结合,从而产生幽默感。例如,曾小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 得死”的经典台词,以及吕子乔的“肾宝,味道好极了”的广告词,都给观众留 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幽默感十足的言语表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幽 默、生活化的特点。
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英汉言语幽默的差异提醒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 要充分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留 原作品的言语幽默特点和文化内涵,以便让目标语言的观众能够领略到不同文化 的魅力。
总之,《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两部热门电视剧中英汉言语幽默的对比分 析,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英汉言语幽默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随着全球 化的不断推进,这种跨文化对比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进 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剧情设定
《老友记》和《爱情公寓》都以一群年轻人的生活为背景,但两部剧在剧情 设定上各有特点。《老友记》主要讲述的是六位老朋友间的故事,他们一起生活 在纽约,彼此间有着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而《爱情公寓》则更注重描述一群 生活在同一公寓里的年轻人的生活琐事和情感纠葛。
三、角色塑造
《老友记》的角色塑造深入人心,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点。如莫 妮卡,一位生活有序、善良能干的家庭主妇;钱德勒,一个幽默搞笑的公司职员; 瑞秋,一个叛逆的富家女;菲比,一个古怪善良的音乐家;乔伊,一个四处漂泊 的电影明星;罗斯,一个博学多才的博物馆馆长。每个角色都极富个性,深入人 心。
《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以个性化和情感化为主要特点。剧中的角色形象鲜 明,各自的性格和经历为言语幽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罗斯因其对新事物 的好奇、犹豫不决的性格,经常在言语上表现出憨态可掬的一面;乔伊则以其放 荡不羁、大大咧咧的形象,制造出不少笑料。这些角色在言语幽默中的表现,充 分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独立、自由、个性张扬的特点。

《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中道歉语对比分析

《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中道歉语对比分析

内容摘要:道歉行为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选取《老友记》和《爱情公寓》第一季中的道歉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语用研究对比分析。

从道歉言语行为的使用频率和道歉策略的分布两个方面分析了两部典型情景剧中道歉言语行为的特点,道歉策略依据“跨文化言语行为实现方式”研究项目中的模式。

分析了美式和中式道歉言语行为的深层文化原因,并且探讨了社会语用因素对道歉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道歉言语行为道歉策略《老友记》《爱情公寓》对比分析文化道歉言语行为是指能够为实际或者可能受到冒犯的听话人挽回面子的一种行为。

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及价值观念,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误解甚至是冲突。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言语行为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准则和价值,并服务和维护那些价值观,而道歉言语行为能够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中美文化价值的差异。

因此,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必要对中美道歉言语行为进行跨文化研究。

一.语料介绍和理论基础1.所选语料背景介绍《老友记》与《爱情公寓》都是各自国家情景喜剧史上不可不提的作品,真实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

《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共播出十季。

戏中的六个年轻人浓缩了美国青年人的特点,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中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是整部戏的主线。

而《爱情公寓》是2009年在江西卫视首播,围绕一幢名叫“爱情公寓”的出租式青年公寓,讲述了公寓内四男三女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故事。

两剧在人物、剧情、场景的设置以及电视剪辑方式上有很多相似点,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笑点的设置上。

作为情景喜剧,《爱情公寓》显然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

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时有矛盾产生,而道歉对于缓解矛盾推动剧情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语料分析理论基础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论为指导,定量和定性地分析了《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中的道歉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它的核心主张是说话就是做事,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可以实施请求、感谢、恭维、邀请、拒绝等行为。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电视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情景喜剧是一种受众广泛的喜剧形式,它通过具有典型性的情景和角色来引发观众的笑声和共鸣。

《老友记》和《爱情公寓》是中外情景喜剧中的经典代表作,它们在美国和中国的观众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比较中外两个典型情景喜剧,分析它们在表现形式、幽默元素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异同。

一、表现形式比较1.故事背景与情节设定《老友记》以纽约市为背景,讲述了六个青年的生活和爱情故事。

剧中角色的人物设定独立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梦想,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展示出来。

《爱情公寓》则以北京市一个公寓楼为背景,聚焦于五个青年的生活和情感纠葛。

剧中角色的设定更加贴近中国观众,展现了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

2.情景呈现方式《老友记》采用多相机拍摄方式,经典的六人沙发框架下,通过不同的摄像机角度和切换手法,呈现出六个角色的生活细节和相互间的互动。

《爱情公寓》则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通过五个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故事的发展。

也采用了适度的透视镜头和动画元素,增添了一些幽默和夸张的效果。

二、幽默元素比较1.笑点创作《老友记》通过情节的设置和台词的幽默创作带给观众持续的笑点。

剧中角色的个性特点和搞笑片段的设置非常巧妙,毫不雷同且充满创意。

同时,不少台词也成为了经典的梗,深入人心。

《爱情公寓》着重通过语言和段子来制造笑点。

剧中角色的对白具有智慧性和戏剧性,贴合中国年轻观众的口味和文化背景,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2.情绪营造《老友记》通过较为轻松的剧情和场景,营造出快乐、轻松的氛围,使观众忘却压力,享受片中角色的生活点滴。

《爱情公寓》采用了较为真实和贴近生活的情节,与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更加紧密。

剧中角色所面对的问题和困境,以及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爱情,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思考人生和情感的真谛。

中英情景喜剧中幽默策略的对比研究--以《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为例

中英情景喜剧中幽默策略的对比研究--以《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为例

国内图书分类号:H314国际图书分类号:802.0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情景喜剧中幽默策略的对比研究--以《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为例硕士研究生:徐净玉导师:王景惠教授申请学位:文学硕士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所在单位:外国语学院答辩日期:2012 年7 月 5 日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H314U.D.C.: 802.0Graduation Thesis for the M. A. DegreeA Comparative Study of Humor Strategiesin Chinese and English Sitcoms----A Case Study of Ipartment and FriendsCandidate: XU JingyuSupervisor: Prof. WANG Jinghui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ArtsSpecialty: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Affiliatio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ly 1, 2012Degree Conferring 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aduation Thesis for the MA Degree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摘要情景喜剧中的幽默策略是近年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西方幽默研究主要关注三大传统幽默理论,语义脚本理论和言语幽默的一般理论。

中国学者则大多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修辞学角度,对情景喜剧、相声和脱口秀中的言语幽默进行文本分析。

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情景喜剧是一种以家庭、工作或社交场景为背景的喜剧形式,旨在通过夸张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来产生笑料。

中美两国都有许多典型的情景喜剧作品,例如美国的《老友记》和中国的《爱情公寓》。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的典型情景喜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故事情节、角色刻画和幽默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首先,中美两国的典型情景喜剧在故事情节上存在一些区别。

美国情景喜剧通常追求多线剧情,每一集都会有一个主要情节和几个次要情节。

而中国情景喜剧往往更加简单直接,剧情主要围绕一组年轻人的生活展开。

以《老友记》为例,剧情紧密扣合每个主要角色的生活和工作,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友谊、爱情和成长。

相比之下,中国的《爱情公寓》则更加侧重于情感纠葛和搞笑矛盾,将年轻人在都市生活中的困惑和喜怒哀乐进行了夸张刻画。

其次,中美两国的情景喜剧在角色刻画上也有一些差异。

美国的情景喜剧往往有更多的主要角色,并具有明确的特点和性格。

例如,《老友记》中有六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比如罗斯是个学究型的恋爱白痴,钱德勒是个幽默风趣的搞笑家等。

而中国情景喜剧《爱情公寓》则相对较少,剧中的主要角色大多是年轻人,在性格塑造上相对比较简单,更注重于搞笑效果的呈现。

此外,中美两国的情景喜剧在幽默手法上也具有一些差异。

美国的情景喜剧普遍注重对话的机智和幽默,通过角色之间的尖锐对白来制造笑料。

例如,《老友记》中经常出现的才华横溢的搞笑对白,使得剧中的笑料层出不穷。

而中国情景喜剧则更加侧重于局部的夸张和闹剧效果,通过物理动作和表情来制造笑料。

例如,《爱情公寓》中经常出现的踩脚、打闹等搞笑情节,使得观众能够通过视觉上的效果来获得笑点。

这种差异可能与两国文化和观众的喜好有关。

综上所述,中美典型情景喜剧在故事情节、角色刻画和幽默手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的情景喜剧通常追求复杂多线剧情和明确刻画的角色,而中国的情景喜剧则更加注重简单直接的剧情和夸张搞笑的表演。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

正文一:发展历程与传播渠道
1、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历程
中国的情景喜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编辑部的故事》为代表。自那时起, 中国情景喜剧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电视荧屏上的重要节目类 型。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情景喜剧在主题、形式、风格等方面也不断创新, 如《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作品展现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
01 引言
目录
02
正文一:发展历程与 传播渠道
03
正文二:受众群体与 内容创作
04
正文三:幽默表达与 对比分析
05 结论
引言
情景喜剧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受众。中美 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娱乐市场,其情景喜剧产业也具有显著的地位。本次 演示将从发展历程、传播渠道、受众群体、内容创作、题材选择、幽默表达等 方面,对中美情景喜剧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其异同点与共性。
结论
总的来说,中美情景喜剧在诸多方面存在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既体现了两国不 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也反映了观众需求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尽管 存在差异,但两国情景喜剧都为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思考,成为了全球流行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彼此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优秀的作品。
谢谢观看
正文三:幽默表达与对比分析
1、幽默表达
中美情景喜剧在幽默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情景喜剧的幽默更多体现 在语言和情节的巧妙安排上,如相声、小品等元素的使用,以及剧情的反转和 意外。而美国情景喜剧则更加注重角色塑造和情境设置,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 和情节的铺陈来达到幽默效果。
2、对比分析
从以上各方面比较可以看出,中美情景喜剧各有特点。中国的情景喜剧更加贴 近本土观众,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而美国情景喜 剧则更加国际化,涉猎题材广泛,注重个体和社会冲突,给观众带来不同文化 视在保持本 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与国际市场和观众需求接轨;如何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 持剧集质量和观众口碑等。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跨文
化对比研究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两部影视作品中
的言语幽默表现,探讨其在中美文化背景下的异同和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介绍了您要研究的两部影视剧情节简介和主角人物介绍,
以及已经有的相关研究进展。

从影视剧的基本情节和人物个性入手,分
析了两部影视作品中的言语幽默表现特点和文化背景。

通过对已有的研
究进行梳理,进一步探讨两部影视作品中的言语幽默在中美文化背景下
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我们发现,《老友记》和《爱情公寓》都是以年轻人的生活为主线,以情感为主要发展点,两部影视作品中均涉及到了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
等方面的问题。

在言语幽默表现上,《老友记》以口才巧妙、诙谐幽默、节奏流畅为主要特点,并且涉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

而《爱情公寓》则
以低俗、搞笑、夸张为主要手法,更强调细节把握和情节的连贯。

此外,两部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个性、文化背景、行为方式等都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这也影响了它们幽默表现方式的异同。

本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是深入探究两部影视作品中言语幽默所体现的
文化差异,深入挖掘幽默表现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针对两种幽默表现
形式在中美文化背景下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中美情景剧人物比较

中美情景剧人物比较

中美情景剧人物比较摘要:情景剧,有一定的喜剧成分,因此,也称为“情景喜剧”,雏形是欧美的肥皂剧,所以,如今国内的电视情景剧,多少都会受到欧美的影响。

本文分析比较《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第一季)与《老友记》的人物造型、人物对白、人物形象,对国内情景剧人物设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情景剧;人物;比较一.人物造型比较情景剧的人物往往性格并不复杂,而是突出其性格的某一方面。

在突出性格方式上,人物的造型表现很重要。

通过人物的服饰造型设计赋予人物形象以强烈的视觉能量,进而加强性格表达,可以说已经成为当下电视剧创作的一个自觉追求。

比如《武林外传》中郭芙蓉第一次出现在荧屏上的形象就是一身黑色的夜行衣,与她好斗,立志闯荡江湖的形象十分切合;罗斯在《老友记》中的造型多是t恤配衬衣,可表现其比较憨直,稳重的特点;陈美嘉在《爱情公寓》中多穿流行的服装,与她哈韩哈日的风格极为贴合。

从这些人物的造型中,可以看出《老友记》的美国味,《武林外传》的古装味,《爱情公寓》的现代味。

二.人物对白比较对白也叫对话,是指剧中几个人物之间所说的话,它是人物语言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物的对白是一种代言体,即由角色代作者说话。

它承担着推进剧情,刻画人物等主要的功能。

在《老友记》中,罗斯那声软弱无力的“hi”是最具罗斯风格的,以至于乔伊听到后说:“this guy say hallo, i wanna kill myself.”。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经历,生活方式以及思维定势等,进而形成了各自风格迥异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取向,于是美国人在其电视剧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奔放热烈,对白语言的机智幽默。

汉语仿制有四种:引用,移植,嫁接和词语变形。

在《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中都有用到这四种仿制方式,如《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向小郭讨饶时:“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月落乌啼霜满天,夫妻双双把家还。

”引用俗语、唐诗、歌词,三类不同性质的语言混杂在一起,使人物对白更显生动形象,极具中国特色的幽默。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浅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浅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浅析中美文化的差异作者:刘香丽来源:《大观》2015年第06期摘要:《老友记》和《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短剧在我国的收视率非常高,分别是我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青年人的真实的写照。

从这两部情景剧也可以明确反映出中美文化差异,本文就是以《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剧为出发点,从个人主义、爱情观、开放性、独立性、友情观、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美文化;青年人;差异一、研究背景美国情景剧《老友记》从开播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受到了中国大多数青年人的追捧,更是青年人学习英语、了解美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老友记》中,主人公共有六位,分别是Rachel,Monica,Phoebe,Ross,Chandler,Joey。

他们六位青年男女好友都居住在美国曼哈顿的一所公寓中,在情景剧通过他们之间的发生的各种故事,表现出他们对爱情观、价值观等态度。

同时《老友记》也被认为完全反映了美国社会中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方式,因此在全球的播放率也是非常高。

在中国也有一部情景剧《爱情公寓》,也受到中国广大青年朋友的追捧。

《爱情公寓》主要是讲述了生活在爱情公寓里的七个主人公所发生的各种喜怒哀乐的故事,情景剧中这七位主人公的语言幽默,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网络流行语等。

《爱情公寓》一经推出,在中国的收视率一直遥遥领先。

同时在《爱情公寓》这部情景剧中也反映了我国当代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新时代下青年人的价值观、爱情观和世界观等。

《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剧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方式去阐释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给观看者以愉悦的感觉。

但是从这两部轻松的情景短剧中,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当代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些中美文化上的差异,从《老友记》、《爱情公寓》这两部情景剧中,大致可以表现在个人主义、爱情观、开放性、独立性、友情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

二、中美文化差异分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美国社会的建立最初也是由世界各地人民的移民需要一个制度的约束。

中美情景剧对比

中美情景剧对比

• 小贝和菲比:小贝先丧父 母再死兄长,菲比经历了 养母自杀、父亲出走、亲 眼目睹祖母死亡过程等事,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经历使 她们对身边人时有刻薄话, 但心地善良,热爱朋友。
• 大嘴和乔伊:都喜欢吃,食物常伴左右, 脑子迷糊,有卡通人物的感觉。生活艰苦 却随遇而安不思进取。唯一遗憾的是,上 帝虽然没有给乔伊一个好脑子,却补偿了 他一张帅死人的脸庞和羡煞旁人的女人缘, 玉帝却对大嘴没有那么仁慈。
中美情景喜剧对比(以《老友记》 与《武林外传》比较为例)及中国 情景喜剧发展
• 一、序幕相同(les préludes sont mêmes) 故事的开始都是第二女主人公在逃脱原有生活的 基础上进入故事情节,引出其余的五位主角。 二、故事情节相同(les histoires sont mêmes) 《武林外传》的故事主要是发生在同福客栈,同福 客栈已经被掌柜佟香玉买下,六位主人公生活在 一起,所有的故事范围都未出七贤街。 《六人行》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这群年轻人共同生活 的住房内,住房是莫妮卡的个人财产,主要活动 地点还有街角的每天必去的咖啡店,所有的故事 都未出那纽约普通的小街。 三、人物性格相同( les personnages sont mêmes )
中国情景喜剧发展

情景喜剧,是1947年在美国诞生的新兴 的电视化的喜剧模式。1992年,曾在美国 留学的英达导演,将它引渡过来。中国情 景喜剧发展15年,虽然存在着剧集水准的 参差不齐,但总的来说,是在进步的,从 以家庭生活和单位工作为主的现代普通话 剧,发展为题材广泛多样、地域广阔、体 现原生态生活情景的古装、现代剧,从只 注重逗乐子到说明反映一个具体问题,提 供一种有效思路。当下的情景喜剧在茶余 饭后为人们端上一碗汤,不至于让人吃得 太饱,但能闲情逸致,并对心灵有所启迪 的鸡汤

中美情景喜剧中的爱情观对比分析

中美情景喜剧中的爱情观对比分析

中美情景喜剧中的爱情观对比分析爱情在人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

积极正确的爱情观让人幸福一生,而消极错误的爱情观则会带来负面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

迄今为止,关于爱情观的研究数量众多,然而大多数都是从心理学或者文学角度出发。

本文通过媒体分析和跨文化对比分析来探究中美的爱情观差异。

作为备受观众喜爱的情景喜剧,中国的《爱情公寓》和美国的《老友记》讲述的都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的恋爱生活。

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案例,本文主要研究中美情景喜剧中的爱情观。

基于对《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主要角色恋爱关系的分析,揭示两部情景剧里所展现的爱情观,从中探视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运用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研究发现,在开启一段恋爱关系时,《爱情公寓》中的人物将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和收入等外在条件放在重要地位,而《老友记》中恋爱关系建立在强烈的激情之上。

在恋爱关系过程中,《爱情公寓》中的家人和朋友会对恋爱关系进行干预,而个人的恋爱想法也会受到影响;《老友记》中个人的恋爱关系基本上不会受到家人或朋友的干预与影响。

相比而言,《爱情公寓》中,角色们的恋爱经验少于《老友记》。

通过探究,《爱情公寓》和《老友记》里爱情观的差异源于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以及克制与放纵等文化模式的区别。

同时,也可探视当代年轻人爱情观的新特点:更加丰富的恋爱经验以及更包容的性话语氛围。

研究情景喜剧中的爱情观是了解一种文化新颖有效的角度,因为情景喜剧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同时也会塑造或影响年轻人的价值观。

未来研究可以着重分析情景喜剧中所传递的爱情观对年轻人的恋爱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中美会话风格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例

中美会话风格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例

【 A 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c o n o m i c a n d c u l t u r a l g l o b li a z a t i o n , t h e s i m p l e c r o s s — c u l t u r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c a n n o t m e e t t h e n e e d o f
3 对 比 研 究
3 . 1 情景喜剧 简介 情景喜剧( s i t u a t i o n c o m e d y ) . 是一种喜剧演 出形式 . 最早的形式是 广播情景剧 , 后来便将 大本 营搬到 电视屏幕上 。情景喜剧有 自己固定 的主演 . 一条 或多条 故事线 , 围绕着一个或多个固定 场景进行 3 , 2 《 爱情公 寓》 与《 老友记》 简介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 Y a n t a i Un i v e r s i t y , Y a n t a i S h a n d o n g , 2 6 4 0 0 5 , C in h a )
2 0 1 3年
第 1 期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I N F O R M A T I O N
0外语论坛 0
科技信息
中美会话风格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以《 爱情公寓》 和《 老友记》 为例
王艳蕾 ( 烟台大 学 外 国语学 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5 )
0 引 言
随着各 国文化交流 的 日 益频繁 . 最初的跨文化交际 已无法满 足国 际交流的需要。因此 。 各领域 的学者从不 同角度探究跨文化交 际成功 的关键所在。 会话 风 格 是 话语 分 析 与 文化 研 究 结 合 的 产物 .典 型代 表是 T a n n e n D e b o r a h的会话风格理 论 。另 一种代表性 研究是跨 文化语用 学, 典型代表是 Y u l e G e o r g e 的两种会话风格 。新的研究方 向的出现 . 为跨文化交 际的研究提供 了新 的方 向 本选 题以 Y u l e eo G r g e 的会话风格与 T nn a e n D e b o r a h的会话 风格 理论为基础 . 结合 H o f s t e d e ee G r t 文化价值观 的集体主 义与个人 主义 . 探讨 中美情 景喜剧 《 爱情公寓》 与《 老友记》 中的会话风格 , 来寻求跨文 化交际成功的关键 所在

中美文化 情景喜剧

中美文化 情景喜剧

引言自2006年上映以来,《武林外传》(以下简称《武》)凭着其后现代的无厘头恶搞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收视率在各大电视台居高不下,成为老少咸宜的饭后谈资。

《老友记》(以下简称《老》)自1994年开播以来,已播出10个拍摄季,也风靡世界了十个年头,它已经成为新一代美国青年人的“必看电视剧”,是欧美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

虽然在上映档期上打了个时间差,但它们的迅速蹿红足以说明它们都被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两者分别基于了中国和美国的文化情景,也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一、《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之比较(一)《武林外传》2006年的新年前夕,一部古装情景喜剧悄然在中央八套与观众见面。

据央视影视部透露,《武》开播的第二天,收视率就已经达到4.26%,成为今年各电视台开年大戏中收视率最高的。

而随着剧情深入,这部颇有古装情景味道的开放式喜剧的收视率仍在攀升,一度超过了7%。

影评人对该剧进行褒奖时用的最多的词语便是“后现代”,但实际上人们对于这个流行词汇的理解只是表层上的。

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解构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构理性,而是用一种新的“理性”建构去取代原有的主导理念,绝非学术上的所谓“后现代主义”解构。

[1]如果非要说“后现代”的话,那也只能说该剧以解构传统文化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

(二)《老友记》《老友记》讲述了六个生活在纽约的美国“普通”青年的感情起伏、事业波折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他们是娇纵可爱的千金小姐瑞秋(Rachel)、正直专情的博物馆考古学家罗斯(Ross)、从不服输而控制欲极强的莫妮卡(Monica)、幽默风趣的钱德(Chandler)、古怪迷人的菲比(Phoebe)和天真到有些傻气的花花公子乔伊(Joey)。

正是这六位美国普通青年鲜明的个性、真实的性格、诙谐的语言,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美式幽默”,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使得《老》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几年来,在中国,《老》也一直是一些人极力推崇的范例,被认为是了解美国生活和文化的绝佳生动教材。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看中西言语幽默的差异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看中西言语幽默的差异

从《老友记》与《爱情公寓》看中西言语幽默的差异作者:岳喜华王一安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2期摘要:幽默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中国和西方的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幽默的理解也会有差异。

本论文将对比《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经典桥段来揭示中西幽默文化特征,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言语幽默。

关键词:幽默老友记爱情公寓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2-254-01幽默是一种艺术方式,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特鲁指出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目标及你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有意义的话,那么幽默是你不可或缺的。

所以使不同国家的人民能更好地理解别国言语幽默,从而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对于现代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一、幽默的定义幽默这个词语经常挂在人们嘴边上,可是被问到“什么是幽默?”,答案就不尽相同了。

辞海中有这样的定义:幽默一种艺术手法,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点,表现为一是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

陈孝英是中国当代喜剧美学理论家,他认为幽默有多层含义广义的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各种喜剧形式的总称;狭义的幽默是创作主体以比较温和的态度和比较含蓄的手法,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照,对包含喜剧因素的事物作有意识的理性倒错的反应,造成一种特殊的喜剧情境。

以上是对于幽默的概念性见解,但仅仅靠这些抽象的表达不能使人们真正的了解幽默,必须结合具体的幽默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才能融会贯通。

二、中西幽默诧异的文化成因中西幽默的差异根源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源起。

中国人是典型的旨在求安足的内倾型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西方人则是唯求富强的外倾型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直线性思维,随性而张扬。

中国人所崇尚的是儒家思想,“仁”“礼”的思想根深于中国人的思维;西方人受古希腊文化影响,他们追求独立,具有善于征服的刚强性格及向外开拓的冒险精神。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对比分析及可译性研究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对比分析及可译性研究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对比分析及可译性研究随着时代的發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也越来越多。

而幽默作为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到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文章以美国情景剧《老友记》和中国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的言语幽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从语用学角度对比分析两者言语幽默并试图探讨英文中幽默语的可译性。

标签:言语幽默;老友记;语用学;合作理论一、幽默的翻译关于幽默的翻译,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不可翻译。

Roland在《语言幽默》一书中表示,“When it comes to translating humor,the operation proves to be as desperate as that of translating poetry”(谈到有幽默的翻译,通常情形是和诗歌翻译一般绝望)。

为了探讨言语幽默翻译的可行性,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两部类似的情景喜剧中的幽默用语。

之所以选择这两篇范本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老友记》在美国自20世界90年代开播以来一直是美国情景喜剧的一座丰碑,同时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而中国情景喜剧《爱情公寓》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因其情景设定、人物性格塑造及部分情节和台词等与《老友记》相似而被诟病。

因此,本文将会截取两者中相似部分的幽默言语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幽默翻译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欣赏美国情景喜剧和理解中英语言的差异。

二、合作理论合作理论是1975年赫伯特·格丽斯在《逻辑与对话》一书中所提及的合作原则。

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要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

说话者和听话者很有默契地合作着,一次交谈甚至是一场吵架都是语言合作的结果。

合作原则被分为四个方面:量、质、相关性和方式。

与量相关的要求是尽可能地提供信息,但也不要提供比所需过多的信息。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爱情公寓》由韦正导演,由一帮年轻演员担纲主演。

故事围绕一栋叫做“爱情公寓”的普通出租式青年公寓展开。

讲叙了公寓内四男三女之间所发生的形形色色搞笑、离奇、浪漫、感人的故事。

本剧在叙事上采用创新的多线并进,试图打破传统中国情景喜剧单线式模式。

播出后即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引发收视热潮,成为当年最关注的电视剧之一。

《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也叫《六人行》,至2004年完结篇止。

一共播出十季,共约200集。

戏巾的六个“老友”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是整部戏的主线。

六个年轻人浓缩了美国青年人的特点,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巾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

接下来我们对两部剧进行比较1、剧情模式情景喜剧的共有剧情模式是:每一集自成体系,且波澜都会在结尾归于平淡。

《爱情公寓》借鉴《老友记》,每一集的剧情有一定的联系,用主人公的感情线串联,比如《爱情公寓》中曾小贤和胡一菲,展博和林宛瑜的感情。

这样使观众既可以抓住剧情主线,又可以观赏每一集主题明确的故事2、人物设置《爱情公寓》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老友记》,除了关谷神奇以外,其他人物都是照搬自《老友记》,不同的是将人物中国化了,并且夸大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很好的喜剧效果,但却缺少了《老友记》的深度,尤其在人物思想的刻画上。

曾小贤对应《老友记》中的Chandle,继承了Chandle敢说不敢做的懦弱性格。

曾小贤软弱,善良,有点自卑却表现得非常自信,这使得这一角色像普通中国人一样有血有肉。

相比于chandle,曾小贤这一角色更为成功。

胡一菲对应《老友记》中Monica,继承了Monica的专横霸道。

Monica是个完美主义者,有洁癖有强迫症,凡事追求不出差错。

不同的是,Monica的性格形成有详细的交代,而《爱情公寓》没有做到这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

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

从跨文化语用角度比较中美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幽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友好,让人精神愉悦,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方幽默研究主要运用三大传统幽默理论,语义脚本理论以及普通言语幽默理论。

中国学者则主要从修辞学角度、认知语言学以及语用学角度对相声、小说以及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进行文本分析。

而目前国内外对中英文言语幽默的比较研究较少。

情景喜剧包含大量的言语幽默,是幽默的最佳载体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美国情景喜剧被引进中国。

《老友记》是美国最成功的情景喜剧之一,而从人物、情节设置、台词等多方面借鉴了《老友记》的中国情景喜剧《爱情公寓》近年来广受欢迎,被称为“中国版老友记”。

然而受
中美文化差异影响,两剧在言语幽默方面呈现出差异。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从《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中各选取5集主题对应的对话内容作为语料,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为基础,并结合高低文化语境理论,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点,这两部喜剧在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生成幽默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二点,高低语境文化是如何分别影响中美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生成的?研究发现中美情景喜剧中的大部分言语幽默是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产生的。

中美情景喜剧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方式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主要是受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影响。

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中美观众更好地欣赏对方的情景喜剧,同时也给予如何本土化美国优秀情景喜剧以及如何通过中国情景喜剧向国外传递
中国幽默文化以启示。

本土室内情景剧迎来发展期——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作比较

本土室内情景剧迎来发展期——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作比较

( ) 二 葡萄 串式的丰满故事架构
情景喜剧存在着经典的叙事结构 : 在 每一集里颠覆与重新恢 复稳定的情 的人物对
比。 老友记 》 《 中的 “ 甜心” 富家女瑞秋慌
乱逃 婚 到 咖 啡馆 , 她个 性 天 真 , 犯迷 糊 , 常
在表 现形式 不外乎在一个封 闭固定 的空 间里 ( 大部分情节都在此发生 的中心场
最喜欢命令别人做这做那 , 掌控全局 的欲
望 十 分 强烈 。 爱情 公 寓 里 的大 学 老 师胡 一

精 刻 细 雕 的编 剧 艺 术
《 爱情公寓 》 的编剧汪远有着丰富广 告企划和影视制作经验。 他擅长将广告创 意和影视进行融合 , 呈现 出令人耳 目一新
的作 品 , 其 是 乐于 把 网络 文 化 与 影 视 制 尤
在欣赏着剧情 的同时 , 也不 断地将这些人 性 的弱点与 自己一一对应 , 不断地 自我审
家人 》、 闲人马大姐 》、 老娘舅 》 《 《 等家
专 业特长 , 没有正 当的兴趣爱好 , 没有 也 正 经的工作 ,是剧里最不靠谱的男人 , 擅 长忽悠人 , 处处 留情 , 见利忘义。 2 、亦 真亦幻 的人物 映射 。 爱 情公 《 寓》 也创造 出有本土特色的个性人物 : 美 容顾问秦羽墨是新时代都市丽人 的代表 ,
景 ) 固定 的人物 与每集所关联 的流动人 ,
4 2 年 期 0 o 第4 n
物上演的种种故事 。 无力承担高房价的年 轻人首选合 租生活 。 爱情公寓专供年轻人
租 住 , 侣 入 住 , 租 减 半 。 恰 矛 盾 的 是 情 房 恰 入 住 的七 个 人 都 是 单 身 男 女 , 又 契 合 了 这 时 下 流行 话 题 : 活 中越 来 越 多 的剩 男 剩 生

人物个性:评析电视剧《老友记》及《爱情公寓》

人物个性:评析电视剧《老友记》及《爱情公寓》

人物个性:评析电视剧《老友记》及《爱情公寓》
朱姝颐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情景喜剧《爱情公寓》成功地借鉴了美剧模式,并注入了本土化的新鲜元素。

对《老友记》和《爱情公寓》的主要人物进行解读,有益于把握其价值、领会其异同。

【总页数】2页(P155-156)
【作者】朱姝颐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大学艺术系,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从文化专属类幽默的角度看中美幽默的表达差异--以《老友记》和《爱情公寓》为例 [J], 于婷;王海霞;李筱;宋妍;李梦园
2.《老友记》与《爱情公寓》中英汉言语幽默的对比分析及可译性研究 [J], 彭梦佳
3.中美情景喜剧中的互文挪用——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例 [J], 张子云
4.英汉幽默语的对比分析——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例 [J], 陈一冉;许幼青
5.英汉幽默语的对比分析——以《爱情公寓》和《老友记》为例 [J], 陈一冉;许幼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爱情公寓》由韦正导演,由一帮年轻演员担纲主演。

故事围绕一栋叫做“爱情公寓”的普通出租式青年公寓展开。

讲叙了公寓内四男三女之间所发生的形形色色搞笑、离奇、浪漫、感人的故事。

本剧在叙事上采用创新的多线并进,试图打破传统中国情景喜剧单线式模式。

播出后即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引发收视热潮,成为当年最关注的电视剧之一。

《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也叫《六人行》,至2004年完结篇止。

一共播出十季,共约200集。

戏巾的六个“老友”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是整部戏的主线。

六个年轻人浓缩了美国青年人的特点,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巾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

接下来我们对两部剧进行比较
1、剧情模式
情景喜剧的共有剧情模式是:每一集自成体系,且波澜都会在结尾归于平淡。

《爱情公寓》借鉴《老友记》,每一集的剧情有一定的联系,用主人公的感情线串联,比如《爱情公寓》中曾小贤和胡一菲,展博和林宛瑜的感情。

这样使观众既可以抓住剧情主线,又可以观赏每一集主题明确的故事
2、人物设置
《爱情公寓》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老友记》,除了关谷神奇以外,其他人物都是照搬自《老友记》,不同的是将人物中国化了,并且夸大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很好的喜剧效果,但却缺少了《老友记》的深度,尤其在人物思想的刻画上。

曾小贤对应《老友记》中的Chandle,继承了Chandle敢说不敢做的懦弱性格。

曾小贤软弱,善良,有点自卑却表现得非常自信,这使得这一角色像普通中国人一样有血有肉。

相比于chandle,曾小贤这一角色更为成功。

胡一菲对应《老友记》中Monica,继承了Monica的专横霸道。

Monica是个完美主义者,有洁癖有强迫症,凡事追求不出差错。

不同的是,Monica的性格形成有详细的交代,而《爱情公寓》没有做到这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

故事强行告诉观众胡一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胡一菲的弟弟展博对应《老友记》中的Monica的哥哥Ross,继承了Ross那种高学识的书呆子气质。

同样,展博也是Ross的升级版,更加书呆子气,更加不懂
谈情说爱,从而催生了很多喜剧效果。

林琬瑜对应《老友记》中的Rachcl,是离家出走不懂人间疾苦的千金小姐。

而林宛瑜则是Rachcl的升级版。

她与展博的爱情也同样相同于《老友记》,不同的是他们的矛盾更符合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爱情观,爱是放手,也是奋不顾身的追求,也是一天乃至一辈子的守望。

《爱情公寓》在这点上借鉴改编得非常好。

吕子乔对应《老友记》中的Joey,是游手好闲并且到处留情的的花心大萝卜。

Joey的价值观是享受每一天,相比较而言,吕子乔同样是Joey的强化版。

略有不同的是,在美嘉和羽墨少数的几集里有吕子乔性格中善良一面的体现。

陈美嘉对应《老友记》中的Phoebe,同样是十足的感性和天真。

美嘉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她纯洁善良,天真可爱,虽然受过伤害,且对子乔非常痛恨,却经常在不经意间表示出爱意。

这个角色的塑造更加贴近中国人的生活,让人既爱又怜。

在《爱情公寓》中,唯一与《老友记》中人物主角没有对应关系的是日本人关谷神奇。

他算是典型的“高富帅”,但是在剧中显得有些憨态,而关于关谷神奇的笑点,大多集中在他的语言和憨态上。

虽然扮演关谷神奇的演员是个中国人,但是在剧中他的语言发音奇怪,并且经常错用词语,让人捧腹。

不得不承认,这是剧中一个亮点,也是对《老友记》借鉴的“中国化”。

3、剧情设置
《爱情公寓》第7集中道歉点歌那段是借鉴《老友记》中罗斯给瑞秋点歌的情节,连电台播音员的台词都一样。

之后义是借鉴了菲比和乔伊分别跟瑞秋和罗斯安排失败的约会,好让他们重归于好。

连服务生打赌的桥段都一样。

《爱情公寓》第15集中美嘉一个人装病,参加子乔的派对,却剩下曾小贤去看京剧版的《加勒比海盗》。

《老友记》里面瑞秋裹着睡袍装病,被莫妮卡识破,却把钱德勒忘记,去看十分无聊的话剧。

还有许多地方《爱情公寓》还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这里不一一列出。

4、场景布置
无论是公寓还是酒吧,《爱情公寓》选取的场景几乎都是照搬《老友记》。

《爱情公寓》故事主要发生的地点是一座青年公寓,而在《老友记》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是在一座partment,也就是公寓中。

其次,两部剧除去公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景——酒吧。

甚至两部剧中的沙发、楼梯、经纪人的办公室都一样。

简单的环境、熟悉的场景容易让观众产生归属感,这也是情景喜剧的魅力所在。

总之,《爱情公寓》对场景的借鉴是成功的,而且有着自己的创新,将情景喜剧搬上高速、野外乃至想象中的场景(如好友故事接龙中抗战时期的上海),使得笑
料增多,也能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

5、叙事方式
一般的中国情景喜剧,如《我爱我家》、《武林外传》采用的叙事方式大多是单线叙事,《爱情公寓》则采用了《老友记》中多线并进的叙事方式,经常将剧中的7位主角分为两组或三组,平行叙述各组发生的故事,然后在某一时刻找到交集,产生很多意外的状况。

镜头在多线叙事中快速转换和剪辑,叙事节奏较快,内容更加丰富,引发观众较为畅快的观感。

在叙事方式上,《老友记》有一个明显优于《爱情公寓》的地方,那就是所谓的暗线。

《老友记》通常会通过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来叙述故事的发展过程,比如颜色,该剧总体颜色是亮色,这奠定了其幽默明快的基础,然后每当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通常会穿插一些暗色;而《爱情公寓》却从来没有颜色的概念,经常在煽情的情节里依然是亮丽明快的色彩,只是加上一些柔婉的音乐,生硬的告诉观众,这个情节是用来赚取眼泪的。

6、电视剪辑方式
《爱情公寓》摆明了在向美剧借刀.除了《迷失》的闪网处理、(24小时》的分屏比较叙述、片头先出引子后出主题歌,我们还看到了那激情四溢的前情提要。

这是对美国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的一种顶礼膜拜。

7、经典片段
很多人热议《爱情公寓》对《老友记》的抄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爱情公寓》中许多片段源自《老友记》。

比如《爱情公寓》第一集的婚礼桥段和《老友记》中莫妮卡操办菲比的婚礼桥段相类似。

再比如《爱情公寓》中,关谷神奇以极慢速度报菜名的情节在《老友记》中也曾出现过。

其实,《爱情公寓》不仅借鉴了《老友记》的经典片段,也借鉴了《骇客帝国》、《无间道》等影视剧作品中的经典片段,他将这些经典片段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恶搞的意味,产生了特殊的娱乐效果。

同时,《爱情公寓》将大量的《老友记》情节中国化,本土化,使得有些情节更加贴近于中国人的生活。

Ross相信圣诞老人,正如展博相信变形金刚;大家集体装病参加子乔的party,只剩下曾小贤一个人去看京剧版的《加勒比海盗》,在《老友记》里也能找到相似的情节。

然而,有些情节的生搬硬套让这部剧显得很不自然,如子乔的经纪人完全相似于Joey的经纪人,甚至于台词和说话的腔调都非常类似,这会让一些不了解美国文化的人感到莫名其妙。

再如子乔给美嘉点歌道歉那段也类似于Ross给Rachel点歌,连电台播音员的台词都几乎一样,这种不贴近中国人生活的借鉴是一种失败。

许多网友认为,《爱情公寓》对《老友记》经典片段的模仿,是其火爆的原
因,但不少人尤其是90后,是在看过《爱情公寓》之后才知道《老友记》的。

所以,不得不说《爱情公寓》的借鉴非常有中国特色,他的本土化非常成功。

如对很多类似的情节细细研究,就能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这使得这部戏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聪明的借鉴。

《老友记》和《爱情公寓》最大的不同自然是在笑点的设置上.作为情景喜剧,《爱情公寓》显然更具中国特色。

圜为《老友记》属于典型的美式幽默,需要巾围观众细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爱情公寓中的笑点则更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

另外。

这部剧成功的地方还在于它将天涯和猫扑等周内知名论坛上的笑话集合到台词中,使得整个电视剧时代气息颇浓。

《爱情公寓》对于美剧的借鉴和创新是需要被我们所肯定的,有了这一部打破常规单一叙事模式,致力于多线叙事的情景喜剧,我们会对中国电视剧开创新时代有所期待。

在改革开放、自由主义盛行的今天,文化方面终归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那么便会陷入无从下手的窘境.于是如同当年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般顶着压力主张最大限度下全盘西化.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电视剧和美剧在内容上的雷同,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因模仿得熟门熟路了,自然可以加些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元素进去,结构套路上仍然沿用之前的,《爱情公寓》的火热是中国电视剧向这一阶段迈进的号角;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掌握了西方这些目前看来是先进的东两后,总结经验教训自创一套方法,到那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视剧更加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杨新敏电视叙事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
3.
3.朱瑨海从《爱情公寓》谈情景喜剧本土化的生存条件[J].媒体时代,2010(8).
4.新浪一影音娱乐一电视前沿:《(六人行)辉煌谢幕瑞秋乔伊等畅谈10年情>
5.人民网一娱乐一电视:《(老友记)十年辉煌依依不舍终谢幕》
6.百度贴吧一爱情公寓吧:“<老友记>和《爱情公寓》的共同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