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批判与反思(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08年9月4日

地点:广州市二沙岛星海音乐厅报告厅

人物:王受之(设计理论与设计史学家)

林学明(集美组总裁兼设计总监)

庞伟(广州土人景观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主题:设计的反思与批判

林学明(以下简称林):

我觉得广州设计界一直以来,处在异一种比较低调、沉闷的状态,我们作为一个设计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设计在最近这十年发展得很快,越来越走向国际化。而广州,在设计的领域,已经突显不出我们曾经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试风气之先的地位。改革开放30年,尽管广州以及整个珠三角在经济上都取得非常辉煌的成就,但在设计思想方面,却非常滞后,这种滞后,跟广州经济发展的地位极不相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设计师,包括我和在座的各位,都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发表对广州设计发展的看法。

长期以来,广州是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面的一个城市,可是回过头来看广州的建设、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的教育和实践,跟广州经济发展的地位距离是很远的。前段时间,我们在一些媒体上

发表了对设计的一些看法,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在价值观上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在城市建设和设计的方方面面上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由我、王受之老师和庞伟三个人主持这样一个论坛,在座的设计师也参与到这个论坛来,我们这次的主题是“设计的反思与批判”。王老师经常往返在东西方之间,而且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在国外看中国,保持一定距离,应该会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所以我想在开场的时候,先听听王老师对广州设计的现状的看法。

王受之(以下简称王):

对设计的看法有绝对的标准和相对的标准。现在我们谈中国设计,我们自己有一个看法,而外人看我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人看自己的设计和外国人看中国人的设计,立足点不一样。比方说这次全民欢腾的奥运会,以琴棋书画、四大发明为中心演绎,国人都说好得不得了,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向经过几十年的教育、宣传已经对这几个主题完全认同,并且认同得超乎一般的深刻,而要知道外国人没有这个四大的基本认识,因此开幕式虽然热闹宏大,但是大部分外国人基本上是没看懂,开幕式结束之后,我有几个美国同事打电话给我,谈到这件事,他们说看不太懂想表现什么,就是自我认定和外部认识的差距造成的。

奥运会开幕式这件事我觉得很特别。这次的奥运会开幕式的确宏大、人头涌涌、场面壮观,从气势上来说,基本上没有一个外国媒体

说不好的,我也问了很多外国人,几乎所有人都说很好、很牛、很火。因为没有看懂,反而不挑剔了。而国内设计圈、艺术圈的人则好多感觉不太满意,原因是过于民族化、国家化,缺乏普世的内涵。前两天我碰到一个国内首屈一指的传媒集团的老总,谈到开幕式,他是参加过雅典奥运会和北京这次奥运会的人,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雅典的开幕式他和大家都很感动,而北京的这个开幕式就是宏大,但是不感人。我再问原因,他说雅典传达的是西方乃至国际文明发祥地的视觉语言,因此很感人,而北京的这次开幕式,传达的则是纯粹的中国文明的自我解释的语言,因此不具有普世的内涵,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很中肯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外国人说宏大,但是不懂的原因。这里并不是在说爱国不爱国的问题,是考虑一个国际的运动会上,我们希望传达国家形象还是国际形象的议题。因为我们在北京看到的是中国的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而在希腊看到的是世界的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这种情况是不同的立足点造成的。所以说我们怎么看自己的设计,恐怕也有一个地方立足点、国家立足点和国际立足点的问题。脱离了立足点的设计,是虚的,不踏实的。当然有人说我们要的就是借奥运会来弘扬中国形象,这点是一个立足点,但是如果用奥运会弘扬中国的国际化形象,岂不是更加高了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广州的设计,也就引申出一个评价的立足点的问题来了。现在我们谈广州的设计,如果从广州的立足点来看,我们会觉得不错,很好。俗一点说:我们广州设计界的同仁基本都丰衣足食,小日子过的不错,项目也做不完,项目也做得可以。广州的设计师我

见了很多,大多数人日子都过得很好,我看开Land Rover(路虎)的人也不少,在设计界里面,好像你开的不是这一类的好车都很丢人、属于很不成功的人;事实上,我看广州的好多设计师都是在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不单是广东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中国其他很多地方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我看都有这种自我满足的感觉。就是把自己的地盘看得太大,把自己的立足点误以为是全国的和国际的立足点来评价自己设计的水平所致的。

要是从一个国际的高度来看,我觉得广州的设计就不怎么样,而且是很不怎么样,不到差强人意,并且和国内其他的几个大城市的设计水平都有明显的文化层面上的差别,尽管可能这里业内大家自己感觉很好。

这些年来,我尽量不在公共场合谈广州设计,是因为我对广州的设计知根知底,从解放后到现在的广州艺术圈和设计圈,我可以说了如指掌,人和事都熟悉,太了解了。出口伤人不好,因此我不愿意讲。要公开批评,也要看有没有作用,广州设计界的问题积重难返,我觉得讲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业内对设计的水平都没有一个共同认知的标准。我这么讲,可别人不这么看,别人会说你是“愤青”泄愤而已,那么我干脆就不讲了。大家可以看到我最近写了好多文章,出版了好多书,在很多场合讲很多其他地方的设计,讲国际的设计,讲外国的设计,也讲中国其他城市的设计,我就是不谈广州的设计。

我最近在写一套书,城市手记,已经出了《巴黎手记》,《北京手记》也很快要上架了,应该在下个月就要出版,后面还有《上海手记》、

《伦敦手记》、《纽约手记》等等的计划,讲设计、讲城市,那些书都写得很流畅,谈设计文化谈得很自由,但是唯独没有《广州手记》的选题。我这么一个百分之百的广州人不讲广州的设计和城市,显得很扭曲吧?其实背后里面有很深层的悲情,就是我没什么可以说,因为说了也没用。就城市规划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广东设计界的一般性水平,设计界对于对于深层文化认识,对设计审美的认知水平,已经近乎于市民,甚至有些低落到市民水平以下了,设计精英文化没剩下多少了。广州现在的建设、规划是很张扬的,但是你别看广州建造了那么多体积庞大的建筑,那么夸张的城市的新中轴线、庞然大物一堆堆的“珠江新城”,思想深层是很落后、很过时的,行政规划在公共建筑上的虚张声势,比如在全世界都在因为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而拆除电视塔的时候,广州却我们正在兴建最高的电视塔,那塔还没有建成已经彻底过时了,是“白象”型的过气地标;伊拉克裔的英国女设计师扎哈.哈迪特是全世界著名的典“纸上谈兵”设计师,她设计的建筑绝大部分功能缺缺,连设计的消防队大楼都要推翻重来,却在广州设计和建造了体积庞大的歌剧院,据说是从河流里的两块石头得到的灵感,;一个建筑十几个免,五十多条面相接的楞线,除了造型古怪之外,我看不到一点点道理。看到这些东西,你真是会叹气一口:广州人什么都能做啊!这就像广州人吃菜一样,全世界不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在设计上,全世界不做的设计广州人都做了,人家不要的我们也拿过来了。对某些广州人来说,设计的文化无所谓,只要“啖啖肉”(每口都有肉)就行了——典型广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