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土的分类
公路所用土的分类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适用于各类公路工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它路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的分类漂石块石卵石小块石砾角砾砂粉土粘土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有机质土(一)巨粒土漂石,为冲洪积成因,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漂石、漂石夹土、漂石质土。
漂石:粒径>20cm者超过总质量的75%漂石夹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50%~75%漂石质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15%~50%。
应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定名。
块石与漂石的不同,在于其形状。
块石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也可细分为块石、块石夹土、块石质土。
卵石: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卵石、卵石夹土、卵石质土。
卵石与漂石的区别唯粒径大小而已。
(漂石之界限为20cm,卵石之界限为2cm)类似地,小块石也分为小块石、小块石夹土、小块石质土。
(二)粗粒土〔定义〕试样中巨粒组土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15%,且巨粒组与粗粒土土粒质量之和大于总质量50%的土。
粗粒土分为砾类土、砂类土二种。
砾类土按其中细粒土(粒径界限0.075mm)的含量(F)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F≤5%含细粒土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5%<F≤15%细粒土质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且15%<F≤50%类似地,砂类土(粒径大于2mm者≤50%,粒径大于0.075mm者>50%)亦分为砂、含细粒土砂、细粒土质砂。
砂:F≤5%含细粒土砂:5%<F≤15%细粒土质砂:15%<F≤50%(二)细粒土(粒径小于0.075mm者>50%)细粒土新老土名对照表。
路基土的分类
1路基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土依据上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特殊土主要包括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盐渍土。
巨粒土(包括漂石和卵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良好的填筑路基的材料。
砂性土,集配适宜强度和稳定性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路基病害,如果用它填筑路基则必须采用改良措施,加强排水,采取隔离水等措施。
粘性土,干燥时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浸湿后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因而承载能力小,因此粘性土在适当含水量的情况下,充分压实和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修筑而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重粘土,工程性质和粘性土相似,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特强,塑性很大,干燥时很坚硬,施工时难以挖掘与破碎,因此不能做路基的填筑材料。
总之,土作为路基的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重粘土为不良的路基土,还有一些特殊土,根据其特殊的性质在筑路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我国公路区划的划分原则。
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羌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义有主导作用的原则3什么是潮湿系数?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4什么是冻胀与翻浆?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降赵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冒出,形成了翻浆。
5路基的干湿类型分那几种?如何划分?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四种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Wc1、wc2和wc3来划分,干燥wc>wc1 中湿:wc1>=wc>wc2 潮湿:wc2>=wc>wc3 过湿:wc<=wc36什么叫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6Z与路基十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M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仪为1/10—1/5时,该深度2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不良土质路基的分类
不良土质路基的分类
1. 塑性土路基:指具有较高塑性指数的土体,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变形和较弱的抗剪强度,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
常见的塑性土包括黏土、软土等。
2. 粉土路基:指颗粒细小、含有较高细颗粒含量的土壤,容易形成易液化的状态。
粉土路基通常具有较弱的抗压强度和较大的易液化风险。
3. 砂土路基:指颗粒较粗的土壤,主要由砂粒组成。
砂土路基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但抗剪强度较弱,容易发生差异沉降和侧移。
4. 淤泥路基:指含有较高有机质和水分的软黏土,具有较差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淤泥路基容易发生液化、流失和沉降。
5. 碎石土路基:指由较大的石块和砾石混合而成的土壤,通常用于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路段。
碎石土路基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抗剪强度,但易产生表面沉积物和颗粒分选现象。
不同类型的不良土质路基对路基工程的设计和加固方法有不同的要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公路工程材料类别
公路工程材料类别
1.基础材料
基础材料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
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基础材料包括:
-石料:用于路基填料和路基垫层,主要有碎石、砂石、细砂等。
-粉土:用于路基填料和路基垫层,是一种细颗粒的土壤材料。
-土工布:用于增加路基的抗拉性能、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可以降低
表土的沉积和提高排水能力。
-水泥:用于碎石胶结、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浆和混凝土:用于路基垫层和基础层,提高路基的强度和耐久性。
2.路面材料
路面材料直接暴露在交通荷载下,承受重压和磨损,因此需要具备耐
久性和抗磨性能。
常见的路面材料包括:
-沥青:用于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水密性和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用于路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承
载能力。
-矿渣混凝土:用于部分公路的路面和基层,具有耐久性和高承载能力。
-聚合物改性沥青:用于改善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能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3.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是公路工程中用于增强路基和路面性能,提高工程质量的材料。
常见的辅助材料包括:
-反膨胀剂:用于减少土壤膨胀和收缩的影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风沙降尘剂:用于减少风沙对公路的侵蚀,提高能见度和交通安全。
-路面维修材料:用于公路维修和补充路面材料,包括补漆、填充料等。
-防滑材料:用于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公路工程材料涉及基础材料、路面材料和辅助材料等多个类别,不同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保障公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1路基土的分类
1路基土的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2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7个大区,Ⅰ北部多年冻土区、Ⅱ东部温润季冻区、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东南湿热区、Ⅴ西南潮暖去、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
二级区划是每个级区内,再以潮湿系数为依据分6个等级,过湿、中湿、润湿、润干、中干、过干,还结合各大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地貌类型将全国分33个二级区和19个二级副区。
三级区划是二级区划的具体化,划分方法两种:一种以水热、地理和地貌为依据,另一种以地表、水文和土质为依据,由各省自治区自由划定。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3、路基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划分方法:平均分界稠度(土的含水率与土的液限之差与土的塑限和液限之差的比值)和路基临界高度(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4.路面结构分层:面层、基层、垫层;面层: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p平力和冲击力,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基层: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各种混合料(石灰、水泥或沥青)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垫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松散粒料(砂、砾石、炉渣)、水泥或石灰稳定土。
5、路基等级划分:高级(水泥、沥青混凝土、厂拌沥青碎石、整齐石块或条石)、次高级(沥青贯入碎(砾)石、路拌沥青碎(砾)石、沥青表面处治、半整齐石块)、中级(泥结或级配碎(砾)石、水结碎石、不整齐石块、其他粒料)、低级(各种粒料或当地材料改善土、炉渣土、砾石土、砂砾土)。
第2章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1.1 路基土的分类 (1) 巨粒土
巨粒组(粒径大于60mm )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15%的 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10 0
累积曲线
d60
d30
d10
粒径(mm)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1.1 路基土的分类
土的塑性指标
液限
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 含水率,用WL表示。
塑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 限含水率,WP表示。
塑性 指数
液限与塑限的差值,IP=WL -WP
液性指数:
IL
W WP WL WP
2.3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3.3 路基土的基质吸力与饱和度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路基存在四种干湿状态: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指标:
平均稠度:
c
L L P
缺点: 对于塑性指数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土组,土的平均稠
度不能全面反应路基的工作状态。
图1土基中沿深度的应力分布
令 则 土基自重引起的压应力: 土基中任一点受到的竖向压应力:
2.2 路基的力学强度特性
2.2.2 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
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 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该深度Za随车辆荷载增大而增大,随路面的强度和厚 度的增加而减小。
土石质分类
请问各位:1、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和桩基工程中的软石、次坚石、坚石是一样的吗?2、它们各自的分类标准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指标分类?好像定额比较模糊;3、可以简单地理解:桩基础钻孔中全风化岩石为土,强风化为软石、微风化为次坚石、弱风化为坚石吗?4、岩石分类IV、III类分别为路基工程中的哪一类?不好意思,问的比较凌乱,请各位高手指点!土的工程分类及性质一、土的工程分类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一至四类为土,五至八类为岩石。
二、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密度(1)土的天然密度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天然密度。
(2)土的干密度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
注:土的干密度越大,表示土越密实。
工程上把土的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密实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基坑底压实及填土工程的压实质量。
2、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注:土的干湿程度用含水量表示。
5%以下称干土、5%—30%称潮湿土、30%以上称湿土。
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
3、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程度用可松性系数表示。
4、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称为渗透系数,用?表示,单位为?。
注:土的渗透性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土质。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在土中的渗透速度都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主要用土的松性系数来判断:在建筑施工中,按照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可分为八类: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五类土(软石)、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土的工程分类及野外鉴别
漂石夹土(BSI) 卵石夹土(CbSI)
漂石粒>50% 漂石粒≤50%
漂(卵)石质土 巨粒含量 15%~50%
b.粗粒土
漂石质土(SIB) 卵石质土(SICb)
漂石粒>卵石粒 漂石粒<卵石粒
土中粗粒含量多于50%,属于粗粒土。其中,砾粒组质量
多于总质量5%的为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
卵石 碎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圆砾 角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棱角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50%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第2页/共12页
b.砂土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且塑性指数不大于1的土
第3页/共12页
c.细粒土
塑性指数IP﹥1的土
土的名称 粘土 亚粘土 粉土
塑性指数
IP>17 10<IP≤17 1<IP≤10
粘性土的分类:
按沉积年代分为:老粘性土(Q3及以前沉积的粘性 土);一般粘性土(Q4(文化期以前)沉积的粘性 土);新近沉积粘性土(文化期以来沉积的粘性土)
d.人工填土
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堆积物称为人工填土。物质 成分较杂乱,均匀性较差。
第11页/共12页
感谢您的观看(低)液限粉土 砾粒﹥砂粒
25%﹤粗粒组≤50%
砾粒﹤砂粒
MHG(MLG) MHS(MLS)
粘 高(低)液限粘土
CH
质 粗粒组≤25%
CL
土 含砾(砂)高(低)液限粘土 砾粒﹥砂粒
25%﹤粗粒组≤50%
砾粒﹤砂粒
CHG(CLG) CHS(CLS)
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分类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根据其物理特性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土工程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从土的材料特性、用途、施工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土的工程分类。
一、按材料特性分类1. 粘性土工程粘性土是指具有较高含水量和粘聚力的黏性土壤。
在建筑工程中,常常用粘性土作为地基基础或填方材料。
由于其黏聚力强,容易形成较稳定的结构体系,在抗震、抗风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
2. 砂性土工程砂性土是指颗粒直径在0.05mm-2mm之间,具有较好排水能力和较低的黏聚力的沙质土壤。
在建筑工程中,常常用砂性土作为路堤、路基、填方等材料。
由于其排水能力强,适合于做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
3. 黏砂质土工程黏砂质土是指颗粒直径在0.05mm-2mm之间,并且含有一定比例的黏性成分的土壤。
在建筑工程中,常常用黏砂质土作为路基、填方等材料。
由于其既具有排水能力又具有一定的黏聚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4. 粉土工程粉土是指颗粒直径小于0.05mm的细粒土壤。
在建筑工程中,常常用粉土作为地基基础或填方材料。
由于其颗粒细小,容易形成较密实的结构体系,在抗压、抗剪等方面具有较好表现。
二、按用途分类1. 地基处理工程地基处理是指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过程。
在地基处理工程中,通常采用灌注桩、钻孔桩、预应力锚杆等方式进行加固。
2. 填方工程填方是指将土壤或石料等填充到低洼或不平坦的地面上,以达到平整化和加强承载能力的目的。
在填方工程中,通常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进行施工。
3. 土石方工程土石方工程是指对土壤和石料进行挖掘、运输、填筑等工作的过程。
在土石方工程中,通常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施工。
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是指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治理的过程。
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通常采用护坡、加固桥梁、防洪堤等方式进行治理。
三、按施工技术分类1. 土壤加固工程土壤加固是指对土壤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过程。
第4章 路基土的性质-3
①前三种模量中的应变包含回弹应变和残余应变 ②回弹模量则仅包含回弹应变,部分反映了土的弹性性 质
路基土 刘红坡
土的回弹模量
v 影响土基回弹模量值大小的因素: v ⑴偏应力(σ1-σ3)的大小(偏应力越大, E小) v ⑵侧限应力σ3的大小( σ3大,E大) v ⑶土的类型(砂土大) v ⑷密实度(密实度越大,E越大) v ⑸含水率(ω增大, E小) v 试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值时压实到规定的最低密实 度,随后浸水饱和后进行试验。
路基土 刘红坡
土的工程性质—细粒土 v 粉性土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可达1.5m)。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 v 粉性土属于不良的公路用土,如必须用粉性土填筑路 基,则应采取技术措施改良土质并加强排水、采取隔 离水等措施。
路基土 刘红坡
土的工程性质—细粒土 v 黏性土中细颗粒含量多,土的内摩擦系数小而粘聚力 大,透水性小而吸水能力强,毛细现象显著,有较大 的可塑性。 v 黏性土干燥时较坚硬,施工时不易破碎。 v 黏性土浸湿后能长期保持水分,不易挥发,承载力 小。 v 对于黏性土如在适当含水量时加以充分压实和设置良 好的排水设施,筑成的路基也能获得稳定。
路基土 刘红坡
第二节 土基的变形特性 v 土基是路面结构的最下层,承受着由面层传下来的车 辆荷载和上部结构的自重。
面层 基层
上面层 中面层 下面层 3-5cm 5-6cm 6-8cm
上基层 下基层(底基层)
上路床 下路床 30cm 50cm 70cm
20-40cm
土基
路基土 刘红坡
上路堤
下路堤
路基工作区 v 行车荷载产生的竖向附加应力, 对路基的扰动影响随深度降低; 自重应力随深度变大。
公路工程土石方分类
公路工程土石方分类公路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土石方工程主要是指对路基和边坡的填挖土方工程。
而土石方工程的分类,主要以填方和挖方为主要标准。
下面我们将从填方和挖方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土石方工程的分类。
一、填方土石方工程填方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填方土石方工程主要是对路基的填方工程进行分类。
按照填方的不同性质,填方土石方工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普填土:普填土是指对路基进行填方工程时,所使用的一种普通土壤。
普填土的特点是质地松散,易于挖掘。
但是,普填土的承载力较低,需要加强加固。
2.夯填土:夯填土是指在填方土石方工程中,对土壤进行夯实处理。
夯填土的特点是密实,承载力强,但是施工难度较大。
3.石方填充土:石方填充土是指在填方土石方工程中,使用一些石块进行填充。
石方填充土的特点是承载力强,但是施工难度较大。
4.混凝土填方:混凝土填方是指在填方土石方工程中,使用混凝土进行填充。
混凝土填方的特点是承载力强,但是施工难度较大。
二、挖方土石方工程挖方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另一项重要工程。
挖方土石方工程主要是对边坡的挖方工程进行分类。
按照挖方的不同性质,挖方土石方工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软土挖方:软土挖方是指在边坡挖方工程中,对软土进行挖掘。
软土挖方的特点是施工难度较低,但是容易出现坍塌等安全问题。
2.硬土挖方:硬土挖方是指在边坡挖方工程中,对硬质土壤进行挖掘。
硬土挖方的特点是施工难度较大,但是安全性较高。
3.岩石挖方:岩石挖方是指在边坡挖方工程中,对岩石进行挖掘。
岩石挖方的特点是施工难度非常大,但是承载力较强。
4.爆破挖方:爆破挖方是指在边坡挖方工程中,对较难挖掘的地层进行爆破处理。
爆破挖方的特点是施工难度极大,但是可以快速地将地层挖掘出来。
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土石方工程的分类,主要以填方和挖方为主要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土石方工程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公路路基土石划分标准
公路路基土石划分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公路路基土石的划分还需要考虑其工程性质和物理特性。
例如,对于路基填料来说,需要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对于路基砂垫层来说,需要具有较好的压实性能和稳定性;对于路基砾石垫层来说,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变形能力;对于路基黏土垫层来说,需要具有较好的抗水稳定性和抗冻性能。
除了颗粒大小和工程用途外,还需要考虑土石的含水量、密实度、含沙量等因素。
因此,公路路基土石的划分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划分和选择,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完整word版)公路所用土的分类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适用于各类公路工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它路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的分类漂石块石卵石小块石砾角砾砂粉土粘土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有机质土(一)巨粒土漂石,为冲洪积成因,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漂石、漂石夹土、漂石质土。
漂石:粒径>20cm者超过总质量的75%漂石夹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50%~75%漂石质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15%~50%.应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定名。
块石与漂石的不同,在于其形状。
块石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也可细分为块石、块石夹土、块石质土。
卵石: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卵石、卵石夹土、卵石质土。
卵石与漂石的区别唯粒径大小而已。
(漂石之界限为20cm,卵石之界限为2cm)类似地,小块石也分为小块石、小块石夹土、小块石质土.(二)粗粒土〔定义〕试样中巨粒组土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15%,且巨粒组与粗粒土土粒质量之和大于总质量50%的土。
粗粒土分为砾类土、砂类土二种.砾类土按其中细粒土(粒径界限0.075mm)的含量(F)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F≤5%含细粒土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5%<F≤15%细粒土质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且15%<F≤50%类似地,砂类土(粒径大于2mm者≤50%,粒径大于0.075mm者>50%)亦分为砂、含细粒土砂、细粒土质砂。
砂:F≤5%含细粒土砂:5%<F≤15%细粒土质砂:15%<F≤50%(二)细粒土(粒径小于0.075mm者>50%)细粒土新老土名对照表。
市政工程路基用土
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表征土的塑性大小;
10.液性指数(IL)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对塑性 指数之比值,可用以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IL <0 坚硬、半坚硬状态 0≤ IL <0.5 硬塑状态 0.5≤ IL <1.0 软塑状态
44
第三节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
土与其它连续介质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相比,除 了具有压缩性大与(抗剪)强度低的特点之外,另一 个重要的特性就是透水性大。
土空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现象,称 为水的渗透。
土的渗透性大小用渗透系数K表示。各类土的渗透系 数的一般范围为:
常用以下三种方法表示土的密实度: 1、用孔隙比e作为划分密实度的标准; 2、以相对密度Dr作密实度标准; 3、用标准贯入度实验划分密实度。
常用相对密实度Dr来衡量无粘性土的松紧程度,其定义
为
Dr
emax e0 emax emin
式中:Dr——相对密实度; emax——无粘性土处在最松状态时的孔隙比; emin——无粘性土处在最密状态时的孔隙比; e0——无粘性土的天然孔隙比或填筑孔隙比。
w mw 100 % ms
土的含水率
测定方法: 烘干法。先称出天然湿土的质量,然后放
在烘箱里,在100~105℃下烘干,称干土的 质量。
四、间接换算的物理性质指标 :
土的孔隙特征 土的密度
土的孔隙比e 干密度ρd干容重γd
土中孔隙率n 土的饱和度Sr
饱和密度ρsat与饱和 容重γsat
土的比重Gs
测定方法:
路基土质分类
一类土(松土)能用锹、出头挖掘
二类土(普通土)能用锹、出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三类土(坚土)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四类土(砂砾坚土)整个用镐撬棍,然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和锤
五类土(软土)用镐或撬棍、大锤挖掘,部分用爆破方法六类土(次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部分用风镐
七类土(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
八类土(特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
有这样表示的,也有换成罗马数字表示的,国家标准是用罗马数字表示,分类标准一
V类土:分类松石
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石(占体积10%以上)的冰碛石,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2100Kg
矽藻岩和软白垩岩,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1800Kg
胶结力弱的砾岩像,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1900Kg
各种不坚实的片岩,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2600Kg
石膏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2200Kg
极限压碎强度小于200Kg/cm2
Ⅱ类土:分类一、二类土壤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1400-1900Kg
轻壤土和黄土类土
潮湿而松的黄土,软的盐渍土和碱土
平均粒径15mm以内的松而软的砾石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殖土
含有直径30mm以内根类的泥炭和腐殖土
掺有卵石,碎石和石英屑的砂和腐殖土
含有卵石,碎石和建筑料杂质的砂壤土。
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土——特殊土》
特殊土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于生成条件的特殊,使之不同于普通土,而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土。
例如:湿陷性黄土、红黏土、软土、填土、膨胀土、冻土、盐渍土等。
对在这些特殊土地基必须赋予处理。
黄土是指第四纪以来在枯燥气候条件下沉积而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
当土中含有砂粒、黏土和少量方解石的混合物时,呈浅黄或者黄褐色。
黄土主要分布于世界大陆比拟枯燥的中纬度地带。
全世界黄土分布的总面积大约有1300 万平方公里。
我国黄土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脉的东端,东至山西、河南、河北交接处的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五个省区的22022 县市,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六。
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实际上,黄土地区沟壑纵横,常发育成为许多独特的地貌形态,常见的有:黄土源、黄土梁、黄土峁、黄土陷穴等地貌。
普通认为黄土有如下特征: ① 颜色为淡黄、灰黄、黄褐、 棕褐或者棕红色; ② 颗粒组成以粉粒〔0.075-0.005mm 〕为主, 普通不含粗颗粒,富含碳酸钙,常形成钙质结核〔俗称“砂姜 石〞 )。
③具多孔性,普通肉眼可见大孔隙、虫孔等。
孔隙比一 般为 0.7-1.2 。
④ 土质均匀、无层理,有堆积间断的剥蚀面和埋 藏的古土壤层。
⑤ 具垂直节理, 边坡在天然状态下能保持直立。
⑥表层多具湿陷性,易产生潜蚀形成陷穴或者落水洞。
具有上述 大局部特征, 含层理、 颗粒组成比拟复杂〔含砾石、砂等〕 的土, 应定名为黄土状土。
我国黄土的堆积时代包括整个第四纪。
黄土地层的划分列于 表 5-8黄土的湿陷性是指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被水浸湿后新黄土 新进堆积黄土黄土状土次生黄 土具有湿陷性, 常具有高压缩性以水成为主普通具湿陷性上部局部土层具有湿 离石黄土陷性不具湿陷性近期 Q42全新世 Q4早期 Q41晚更新世 Q3中更新世 Q2早更新世 Q1原生黄 土以风成为主午城黄土马兰黄土老黄土土的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蓦地下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