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四之特殊句式
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
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㈡《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
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另外,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
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啰唆,后者的简洁明快,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二)第一单元《窦娥冤》一、生字窦(dòu)娥:剧中主人公名。
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
罪愆(qiān):罪过。
错勘(kān):判断。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
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继。
偃,仰面倒下。
瀽(jiǎn)半碗:泼,倒。
苌(cháng)弘化碧。
高中英语新教材外研版必修第三册课件:UNIT 4 Amazing art Section B Using Language
新教材 高中英语 必修第三册 UNIT 4 Amazing art
(没有意识到)eating more than usual. (4) They suddenly__b_e_c_a_m__e_a_w__a_r_e_o_f_____( 意 识 到)people looking at them. (5) Patients should__b_e__m_a_d_e__a_w_a_r_e__o_f _____ (使意识到) the risks involved in this treatment. (6) People should__r_a_is_e_t_h_e__a_w_a_r_e_n_e_s_s_o_f___ (提高对…….的意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 It’s typical of her to__d_r_e_ss__el_e_g_a_n_t_ly____(穿得很雅致).
◆单句语法填空
(3) I was filled with admiration watching her dancing _e_l_e_g_a_n_tl_y____(elegant).
__张_贴______
(8) He decided that he would drive all the way home instead of putting up at a hotel for the night.
◆单句语法填空
必修1-5特殊句式(学生练习版)
语文第一轮复习之粤教版必修1—5特殊句式(一)主谓倒装句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子之治东阿也甚善矣!你把东阿治理得太好了!(二)宾语前置句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不与吾。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要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为何其然也?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呢?”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在哪里呢?4.奚以知其然也?——以奚知其然也?怎么知道它这样呢?5.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彼且适奚也?斥鷃讥笑它说:“它打算到哪里去呀?”6.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要其以何成以何败。
总结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
7.求!无乃尔是过与?——无乃过尔与?求,恐怕要责备你吧!8.何以伐为?——以何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也。
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1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客为何者?项王握着剑挺身跪起,问:“客人是干什么的?”1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张良问:“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13.项王曰:“沛公安在?”——沛公在安?项王问:“沛公在哪里?”14.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欲归罪谁?做凶横的事将会引起变乱,扰乱天子的边地,罪名将会落在谁的身上?15.汝将何以视天地?——汝将以何视天地?你将怎么活在人世间?16.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何厌?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17.(颍考叔)对曰:“君何患焉,若……不然?”——君患何焉(颍考叔)回答说:“您担心什么呢?”(三)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和强健的筋骨。
2.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偷嗜暴恶之邠人那些偷盗、贪婪、凶残、邪恶的邠州人,大都用贿赂的手段将名字混入军队的编制。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5.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⑦D.③⑥⑦9.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10、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二、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穷兵黩武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草木皆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三、词类活用1然而不王者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填然鼓之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斧斤以时进山林2申之以孝悌之义3未之有也4非我也,岁也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4、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5、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6、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取之于.蓝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寒于.水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斗折蛇.行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4蚓无爪牙之利三、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4.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志初闻涕泪满衣裳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以勇气闻于诸侯扫后更闻香过秦论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故业méng承接膏腴之地gāo yú肥沃B.履至尊lǚ实行振长策cè马鞭子C.瓮牖绳枢yǒu窗户鞭笞天下chí打D.制其弊bì疲惫逡巡jùn xún徘徊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振长策而御宇内; D.余威震于殊俗;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4、对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沿袭B、揭杆为旗:打开;C、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D、不爱珍器重宝:吝惜;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二、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蒙故业,因遗策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延:①秦人开关延敌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3、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4、致:①以致天下之士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5、及: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1崤函之固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4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9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1履至尊而制六合12外连横而斗诸侯1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1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15吞二周而亡诸侯1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7序八州而朝同列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4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7陈利兵而谁何;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1 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吞二周而亡诸侯河曲智叟亡以应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蒙故业,因遗策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师说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4.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6.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7.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⑵或师焉,或不焉三、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意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小学而大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今之众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年十七,好古文四、写出句中词类活用词的用法和意义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小学而大遗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不拘于时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而耻学于师..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六、一词多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余嘉其能行古道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之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学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句读之不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君将哀而生之乎蚓无爪牙之利吾欲之南海寡人之于国也答案一、选择题1、B2、D E3、A D4、B5、B、EG6、C7、D8、C9、D10、D二、一词多义1.数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三、词类活用2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称王3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5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词作动词-----归罪 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少、变多;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四、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斧斤以时进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劝学答案一、选择题1.C2.1C 2A 3B3.①c ②b ③f ④d ⑤f ⑥a4.B5B6A7 C 点拨:于:从/比;而:表并列/表转折;8、C 点拨:C.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二、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意义;1“博学”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2“寄托”在本句中是“藏身”意;今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用心”在本句中是“因为用心”的意思,“用”,以,因为的意思;今天是集中注意力或怀着某种念头的意思;3“以为”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把……当作”;今义通常是“认为”的意思;4爪牙在句子中的意思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为坏人效力的党羽,帮凶,是贬义词;三、一词多义,1.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以为妙绝极点佛印绝类弥勒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断绝2.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qiǎ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强盛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3.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十五日5.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志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用鼻子嗅过秦论答案一、选择题1、A2、C D3、A4、B揭:举起5、D例句中“斗”是动词的使动用法,D中“归”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中“善”为形容词用作动词,B中“箕畚”是名词作状语,C中“先”、“后”是形容词意动用法;二、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义;1、因1趁着2沿袭3就着2、延1引进、迎接2延续3、爱1吝啬2爱护4、致1招纳2获得5、及1等到2赶得上追得上三、词类活用指出活用字的类型和意义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名词崤函之固坚固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形势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用绳系词类活用之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得弱小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使动用法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漂浮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四、指出下列句子类型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2被动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宾语前置句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利兵而谁何;4介宾结构后置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五、一词多义1 制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制度、规模2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3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锋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4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地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5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蒙故业,因遗策遗留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失之物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计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师说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B5.B6、C.7、A.同为判断句;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三、学习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年十七,好古文..古:先秦两汉散文今:五四以前文言文统称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吾师道也学习、或师焉,或不焉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2、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动词以……为羞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以……为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3、形容词作名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五、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不拘于时被动句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4、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句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六、一词多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余嘉其能行古道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猜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表感叹之郯子之徒这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古之学者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无实义君将哀而生之乎作代词,指代自己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标志吾欲之南海作动词,“到”、“往”。
《寡人之于国》知识点梳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一、读准字音鸡豚( ) (4)狗彘( )(5)庠序( ) (6)孝悌( ) (7)饿莩( ) (8)曳兵( )二、理解词义(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河东凶亦然②王好战③请以战喻④兵刃既接⑤弃甲曳兵而走⑥不违农时:⑦申之以孝悌之义⑧不知检(2)通假字①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④无失其时通(3)一词多义数〔120个实词〕A. shù(1)名词。
①数目,数量②算术③法那么,规律④命运⑤技艺、方术(2)数词。
几。
表示不确定的数B. shǔ动词。
①点数,计算②列举罪状,加以斥责C. shuò副词。
屡次D. cù形容词。
密,与“疏〞相对。
①数罟不入漪池,鱼整不可胜食也。
——②三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④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⑥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那么不得也。
——⑨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⑩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胜〔120个实词〕A shèng(1)名词。
①胜利。
②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2)动词。
①战胜,取胜。
②胜过,超过。
(3)形容词。
①优美的。
②盛大的B shēng(1)动词。
禁得住,忍得住(2) 副词。
尽完。
①其勢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景),在洞庭一湖——③此五者,知(预见)胜之道也——④沛公不胜杯构,不能辞。
驴不胜怒,蹄之。
——⑤人日出江花红胜火。
——⑥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
——⑦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⑧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词类活用①填然鼓之: 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③然而不王者: ④树之以桑:⑤王无罪岁: ⑥谨庠序之教: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三、特殊句式(1)非我也,岁也:(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4)申之以孝悌之义:(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无望民之多邻国:(7)未之有也:(8)以五步笑百步,那么何如:(9)弃甲曳兵而走:四、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必修三《过秦论》文言现象
《过秦论》文言现象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通“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合从.缔交“从”通“纵”:相与,共同、一道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问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锄櫌.棘矜“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乏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百有.余年矣“有”通“又”:还有召.滑“召”通“邵”:姓氏二.一词多义1.固○1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3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2.因○1因遗策:沿袭○2因利乘便:趁着○3因河为池:凭借,依据○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2追亡逐北:逃亡○3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4.制○1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3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制服5.兵○1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2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6.策○1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2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7.致○1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2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8.之○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结构助词,的○2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3商君佐之:代词,他,指秦孝公○4聚之咸阳:代词,指“天下之兵”○1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2及至始皇:到,等到10.北○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2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11.度○1内立法度:制度○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12.遗○1因遗策:遗留下来○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13.爱○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2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三.古今异义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2.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5.流血漂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一种工具6.因河为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7.而迁.徙之徒也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8.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9.皆明智..而忠信古义:聪明智慧今义:通达事理10.秦人开关..延敌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景:像影子一样○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6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7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2.名词作动词○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做窗户;枢:当做门轴○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3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4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5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6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7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亡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斗:使······相斗○2流血漂.橹漂:使······漂浮○3吞二周而亡.诸侯○4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5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6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崤函之固.∕自以为关中之固.∕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2因利.乘便利:有利的形势○3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贤才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弯:使······弯五.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人,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倒装句1.定语后置伏尸百万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2.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崤函之固,自若也3.介词短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余威震于殊俗省略句委命(于)下吏身死(于)人手威振(于)四海士不敢弯弓(射箭)而抱怨聚之(于)咸阳以(之)为桂林、象郡蹑足(于)行伍之中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必修三语文特殊句式word版本
必修三课文特殊句式:《指南录后序》: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被动句)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状语后置句)3、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判断句)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状语后置句)5、予羁縻不得还(被动句)6、将以有为也(省略句)7、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状语后置句)8、为巡船所物色(被动句)9、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被动句)10、避哨竹林中(省略句)11、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省略句)12、死生,昼夜事也(判断句)13、将藏之于家(状语后置句)14、使予委骨于草莽(状语后置句)1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状语后置句)16、而幸生也何为(宾语前置句)《五人墓碑记》: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判断句、被动句)2、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3、且立石于其墓之门(状语后置句)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被动句)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判断句))6、公之逮所由使也(被动句)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状语后置句)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判断句)9、断头置城上(省略句)10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11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1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判断句)16、不能容于远近(被动句)17、显荣于身后(状语后置句)18、斯固百世之遇也(判断句)19、谁为哀者(省略句)20、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状语后置句)《离骚》:1、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句)2、纫秋兰以为佩(省略句)3、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句)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3、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4、敢以烦执事(省略句)5、君知其难也(判断句)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句)7、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8、君之所之也(判断句)9、许君焦、瑕(省略句)《谏太宗十四疏》: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判断句)3、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廉颇蔺相如列传》: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2、以勇气闻于诸侯(状语后置句)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断句)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5、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6、何以知之(宾语前置句)7、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句)8、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省略句)9、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10、故燕王欲结于君(状语后置句)1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判断句)12、传以示美人(省略句)13、大王见臣列观(省略句)1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省略句)15、乃设九宾礼于廷(状语后置句)1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17、为一击缻(省略句)1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判断句)1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鸿门宴》:1、沛公军霸上(省略句)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3、此天子气也(判断句)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5、不然,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6、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7、因击沛公于坐,杀之(状语后置句)8、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9、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句)10、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11、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判断句、宾语前置句)13、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14、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句)15、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1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17、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18、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句)《秋水》: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2、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非攻》:1、今至大为攻国(判断句)2、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状语后置句)3、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省略句)。
高中英语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语法:主语从句
Unit4 Astronomy: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主语从句(The Subject Clause)(一)主语从句概念:在复合句中充当主语的句子,叫做主语从句。
句子结构:“主语从句(引导词+主语+谓语..)+谓语动词+句子其它...”What he sai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他所说的很重要。
That prices will go up is certain .物价要上涨是肯定的。
(二)主语从句引导词:连词that(无词义),,whether(是否)连接代词who/ who(谁), whose(谁的),what(...的事),which (哪一个)连接副词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怎么),why (为什么)(1)that引导主语从句,本身无词义,在从句中不做成分,但不可省略。
eg That Tom passed the exam made hisparents happy .汤姆通过(2)whether引导主语从句,意为“是否”,在从句中不做成分,不可省略,位于句首时不能用if 。
Whether we ‘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on the weather.明天我们是否去野营取决于天气。
(3)what引导主语从句,意为“...的事,”在从句中做主语、宾语、表语,不可省略。
What is needed for the space trip is careful preparation .(what 在从句作主语)去太空旅行所需要的就是仔细的准备。
What they want is a good book.(what 在从句作宾语)他们想要的就是一本好书。
(4)其它特殊疑问词引导的主语从句:注意特殊疑问词引导的主语从句要用陈述语序。
Who will do it doesn’t matter.谁要做这件事没关系。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讲解与例题:第4单元 第19课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
19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1.能够自行梳理始、若、国、之、于、则等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准确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内涵,把握其中讲述的道理。
3.学习通过寓言故事、比喻、对比进行说理的手法,并能运用这些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1)《秋水(节选)》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人,思想家。
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2)《非攻(节选)》墨子(前468?—前376?),名翟。
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2.探寻背景(1)《秋水(节选)》庄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此时农业发展,政治上各诸侯国竞相发展、争霸,而文化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之一的庄周也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思想,宣扬自己的观点。
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
《秋水》篇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秋水”作为篇名,与中心思想无关。
《秋水》篇主要通过寓言,阐发庄子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强调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2)《非攻(节选)》作者墨翟生活的时期,各诸侯圈地为国,不断地进行战争,攻伐掠打,以便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国兼并小国,弱肉强食,百姓遭殃,墨翟的“兼爱”“非攻”思想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不愧是大义之说,实在为仁义之道!本文选自《墨子·非攻》,原文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它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
1.识字注音(1)重点字两涘渚..崖之间(sìzhǔ)则殆.矣(dài)园圃.(pǔ)攘.(rǎng)鸡豚.(tún)衣裘.(qiú)不辜.(gū)豕.(shǐ)(2)多音字2.字形辨认3.通假字(1)泾.流之大(同“径”,直)(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同“辨”,分清,辨别)(3)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4.一词多义5.古今异义(1)至于..北海古义:到了。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考考点聚焦: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真题演练
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 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 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 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 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 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
真题演练
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 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 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 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竞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 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另外,古代惩治犯人,君主为此撤掉乐器减少膳食。 我的宫廷里没有常设的乐器,然而常常为此不吃肉喝 酒。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 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 枉的呢?”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两天 之内要进行五次回奏,下发到各个州的要进行三次回 奏。
在行刑那天,主管膳食的不献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 不奏乐。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 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因此 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 天(完成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进行三次回奏。 只有犯恶逆罪(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的,进行一 次回奏就可以了。皇上曾跟近侍大臣讨论案件。
1 知识讲解 2 解读高考 3 技法攻略 4 真题演练
CONTENTS
目
录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置
Hale Waihona Puke 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高三语文必修三关键文言文知识点
高三语文必修三关键文言文知识点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1字音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未定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帝喾(kù)靡(mǐ)不毕见举类迩(ěr)濯(zhuó)淖(nào)蝉蜕(tuì)皭(jiào)然滓(zǐ)既绌(chù)商于(wū)屈匄(gài)餔(bū)其糟温蠖(huò)啜(chuò)其醨(lí)汶汶(méiméi)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6、屈平既绌7、齐与楚从亲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9、亡走赵,赵不内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词类活用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3、谗谄之蔽明也4、邪曲之害公也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7、蝉蜕于浊秽8、厚币委质事楚9、其后楚日以削10、时秦昭天与楚婚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4、颜色憔悴5、形容枯槁6、而能与世推移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1、方正之不容也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而自令见放为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7、是以见放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三)状语后置句: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梳理脉络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特殊句式整理(完整)
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句式(必修一)33、而又何羡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鞣以为轮。
35、如怨如慕,如泣如诉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36、是岁,元和四年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7、居是州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8、始指异之。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9、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
8、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0、故为之文以志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1、吾从而师之1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4、而耻学于师1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句式(必修二)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1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其势弱于秦18、师不必贤于弟子。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19、学于余。
4、举以予人20、不拘于时。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洎牧以谗诛22、固一世之雄也。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几位之所劫24、渺渺兮予怀。
9、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是又在六国下矣。
26、客有吹洞箫者1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8、而今安在哉1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29、相与枕藉乎舟中14、谁得而族灭也30、凌万顷之茫然。
15、戍卒叫,函谷举31、何为其然也?1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32、托遗响于悲风。
1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第1页共4页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句式(必修三)33、亦以明死生之大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34、肇赐予以嘉名2、予羁縻不得还35、纫秋兰以为佩3、意北亦可以以口舌动也36、恐年岁之不吾与4、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37、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5、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38、是寡人之过也6、数吕师孟叔侄为逆39、敢以烦执事7、将以有为也4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8、骑数千过其门41、何厌之有9、为巡船所物色4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0、避哨竹林中4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11、几以不纳死4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2、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45、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13、将请罪于君也14、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46、虽董之以严刑亲47、则思三驱以为度15、君亲其谓予何48、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49、则思谦冲以自牧17、激于义而死焉者也50、将崇极天之峻18、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5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19、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5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20、谁为哀者53、何以知之21、公之逮所由使也54、臣尝从大人与燕王会境上2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55、而君幸于赵王23、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5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4、则噪而相逐57、拜送书于庭2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8、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26、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9、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27、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6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28、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义也29、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61、今君乃亡赵走燕30、斯固百世之遇也62、请奉盆缶秦王3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63、故燕王欲结于君3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64、客何为者第2页共4页65、具告以事13、树之以桑6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14、申之以孝悌之义常也1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6、未之有也68、大王来何操17、则曰:“非我也,岁也”69、吾属今为之虏矣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7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9、风云因而变色71、欲呼张良与俱去20、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72、拔剑撞而破之2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73、沛公安在22、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74、因击沛公于坐23、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75、今至大为攻国24、而徒感慨于其遗事76、泾流之大25、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77、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26、宾主尽东南之美7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7、窜梁鸿于海曲79、我之谓也28、怀帝阍而不见80、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30、奉宣室以何年3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32、闻有声自西南来者33、胡为而来哉34、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句式(必修四)35、夫秋,刑官也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36、万事劳其形2、无乃尔是过与37、有动于中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8、是谓天地之义气4、是社稷之臣也5、何以伐为6、虎兕出于柙7、既来之,则安之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高中语文苏教版文言句式(必修五)10、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慈父见背1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1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第3页共4页4、而刘夙婴疾病36、曼辞以自饰5、今臣亡国贱俘37、草创未就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38、声闻邻国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39、不得通其道见明知40、游于江潭8、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1、行吟泽畔9、余自束发读书轩中42、子非三闾大夫与10、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3、是以见放1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44、屈原既放12、使不上漏45、圣人不凝滞于物,13、家有老妪,尝居于此46、自令放为14、其制稍异于前4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5、得不焚,殆有神护者48、不复与言16、囚于请室至激于义理者而不然,乃有49、齐谐者,志怪者也所不得已也50、去以六月息者也17、若望仆不相师5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8、固主上所戏弄5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9、假令伏法受诛53、之二虫又何知20、而文采不表于后54、奚以知其然也21、藏之于名山55、其自视也,亦若此矣2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56、翱翔蓬蒿之间23、其欣于所遇57、彼且奚适也24、幽于圜墙之中58、此小大之辩也25、为倜傥非常之人称焉59、彼且恶乎待哉26、于俗不信60、安在其不辱也27、韩非囚秦6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8、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62、死生亦大矣29、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大夫者,殆为此也63、引以为流觞曲水30、思垂空文以自见6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31、然此可为智者道6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奚32、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66、列坐其次33、重为乡党所笑67、悟言一室之内34、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68、不能喻之于怀35、盖文王拘而演周易6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第4页共4页。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语文必修三实词虚词归纳
语文·必修三文言文总结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文学常识选自《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通假现象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道路。
)三.古今异义1. 寡人之于国也(古: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2.河内凶。
(古:黄河。
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
)3.请以战喻(古: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必修1-5特殊句式
必修1-5特殊句式必修1《劝学》判断句: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用心一也。
(也)用心躁也。
(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倒装句:青,取之于蓝。
(状语后置)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于后置)省略句:輮(之)以为轮。
《师说》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吾师道也。
(也)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者也)被动句:1.终不解矣。
2.不拘于时。
(于)倒装句: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2.耻学于师(状语后置)3.师者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4.生乎吾前(状语后置)《归去来兮辞》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省略句:1.情在骏奔。
2.寓形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烛之武退秦师》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2.君之所之也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省略句: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犯南。
2.敢以(之)烦执事3.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倒装句: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状语后置)2.佚之狐言于郑伯(状语后置)3.焉用亡郑以陪邻(宾语前置)4.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赤壁之战》判断句:1.子瑜者,亮兄瑾也(…者…也)2.曹公,豺虎也(也)3.此帝王之资也(也)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者…也)5.田横,齐之壮士耳6.我,子瑜友也(也)7.刘备天下枭雄8.刘豫州王室之胄9.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也)10.巨是凡人被动句:1.行将为人所并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3.羸兵为人马所蹈藉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逼兵势耳6.刘豫州新败7.曹军破8.为操后患9.犹守义不辱倒装句:1.情欲何言 (宾语前置)2.何以知之(宾语前置)3.欲安所归乎(宾语前置)4.何以言之(宾语前置)5.今战士还者(定于后置)6.荆州之民可以附操者(定于后置)7.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定于后置)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定于后置)9.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状语后置)10.裹以帷幕(状语后置)11.败于长坂(状语后置)12.亮见孙权于柴桑(状语后置)省略句:1.则宜抚安(之),与(之)结盟好2.逼(于)兵势耳3.权以示(之)群下4.今寇众我寡,难与(之)持久5.避乱(于)江东必修2《赤壁赋》定语后置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之四类特殊句式
安徽省肥西中学 张治平 9
❖ 10.(仲长统)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 友者多异之。 (2007·上海)
❖ 误译:(仲长统)二十多岁的时候,游历求学在青州、徐州 、并州、冀州之间,跟交往的朋友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 问题:原文既是倒装句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又是一个省 略句。在“学”后省略“于”,在“与”后省略“之”。 译文未译出这两个句式特点。
❖ 改正:(仲长统)二十多岁的时候,在青州、徐州、并州、 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பைடு நூலகம்与众不 同。
安徽省肥西中学 张治平 10
考场翻译最需关注的四类特殊句式
❖ (一)无标志的两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 一般而言,特殊句式总有语言标志,这些标志就是我们判
断的主要依据,包括判断句和被动句。但有例外,就是不 带任何标志的意念判断句和被动句。因为无标志,所以较 隐蔽。要想译到位,全凭对文意的把握。 ❖ 【边练边悟】
当堂练习: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 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 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 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之担心。 ❖ 问题:未译出原句“亦不之虑”宾语前置的特点。 ❖ 改正:后母回来,只见女儿(叶限)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
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史记·刺客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项王受璧,置于坐上。 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加彘肩上
加彘肩(于其)上
离骚
1.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2.肇锡余以嘉名
状语后置句,“肇以嘉名锡余”
3.又重之以修能
状语后置句。“又以修能重之”
秋水非攻
• 以为莫己若者 莫己若,莫若己,宾 语前置,没有谁比 得上自己
被动句,我将长久地被有极
高修养的人耻笑
滕王阁序
① 都督阎公之雅望 ② 宇文新州之懿 范 ③ 孟学士之词宗 ④ 王将军之武 库 ⑤ 等终军之弱冠 ⑥ 爱宗悫之长风
——定语后置句 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 穷睇眄 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③是所望于群公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⑤ 窜梁鸿 于海曲 ⑥ 屈贾谊于长沙
避哨(于)竹林中/出入(于)乱尸中
五人墓碑记
句式:判断句
1、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
焉者也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6、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五人墓碑记
句式:定语后置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为所”表示被动,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为”表示被动,我们现在都要被他俘虏了)
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
沛公军(于)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沛公欲王(于)关中
为击破沛公军。
为(吾)击破沛公军。
具告以事。
具告(之)以事。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
五人墓碑记
句式:省略句
1 断头置城上 (于) 2 投缳道路 (于) 4 扼腕墓道 (于) 5 激昂大义 (于)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 (主语) (烛之武)缒而出 (主语) 敢以烦执事 宾语,敢以(之)烦执事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寡人之于国也
5.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6.鸡豚狗彘之畜 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
7.树之以桑 介后,以桑树之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介后,于道路不负戴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介后,于刺人而杀之何异
10.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后,以孝悌之义申之 11.可以无饥矣 省略句,可以(之)无饥矣
烛之武退秦师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 (于楚贰──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 (有何厌── 宾语前置)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用“也”表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判断句 :
3.倒装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①宾语前置: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 也.
君何以知燕王.
③我为赵将。
②定语后置:
2.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状语后置: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拜送书于廷
鸿门宴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亡去不义 判断句 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 (何以,以何,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 (何为,为何,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安在,在安,宾语前置) 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海之大
句式:宾语前置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字提宾,捕钩党
谁为哀者? 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 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五人墓碑记
句式:被动句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
1、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2、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忠义暴于朝廷 4、 荣于身后 5、 不能容于远近 6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7、 忠丞匿于溷藩以免 8、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指南录
句式:介宾短语(状语)后置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约以连兵大举 请罪于先人之墓 将请罪于君/请罪于母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指南录
句式: 定语后置
骑数千过其门
指南录 句式: 被动句式
1.予羁縻不得还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3.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指南录
句式:省略句
• 我之谓也
我之谓,宾语前置, 谓我,说的就是我 这样的人了。
• 闻道百
道百,定语后置,百 道,许多的道理
秋水非攻
• 百川灌河
省略句,百川灌于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 省略句,甚于入人园圃窃桃
窃桃李
李。
• 从而誉之,谓之义。 省略句,“谓之”后面省略 了“为”字,谓之为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义。
——状语后置句
秋声赋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定语后置 听到有来自西南方向
的声音 2.亦何恨乎秋声
介宾后置 又怎么可以对这秋 声有怨恨呢 3.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