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刘姥姥进大观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银箸.()调.停()蓼.溆()琥珀.()潇.湘()篾.片()发zhèng()秋爽zhāi()chà气()shì()立yán()席2.下列与课文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和李纨导演的。

B.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

C.作者描绘众人笑态惟妙惟肖,湘云“一口茶都喷出来”写出了湘云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黛玉“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反映了她含蓄、有教养。

D.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奢华景象和封建大家庭森严的等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

(怪道:难怪,怪不得)B.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

(一径:一起)C.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调停:安排处理)D.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促狭:爱捉弄人)4.【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B.同学提醒我:“记得坚持锻炼哦!”我回应她:“放心吧,我没忘,你不必多此一举。

”C.“真是献丑了。

”小云拿自己的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D.送考仪式上校长热情致辞:“一将功成万骨枯!衷心祝愿同学们得偿所愿,中考大捷!”二、综合技能提升直击中考阅读【2018·丹东改编】暖李德霞①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莱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莱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威菜的麻婶出事了。

”②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莱。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银锭.(dìnɡ) 逞.办(chěnɡ)迸.射(bèng) 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 麈.尾(zhǔ)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 银箸.(zhù) 窥.望(kuī) 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 行.货(hánɡ) 喧.嚷(xuān) 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52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1)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怨怅.(chàng) 嗔.怒(chēn) 带挈.(qì) 撮.弄(cuō)B. 窥.望(kuī) 聒.噪(guā) 踱.步(duó) 存恤.(xù)C. 逞.能(chěng) 商酌.(zhuó) 拜谒.(yè) 发怔.(zhèng)D. 恁.地(nèn) 桑梓.(xīn) 拙.病(zhuō) 纶.巾(gu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促狭虞侯作揖顿开茅塞B. 侥幸疏懒鄙贱箪食壶浆C. 半响轩敞撇开面面厮觑D. 腼腆忌讳尴尬死心蹋地3. 经典诗文默写。

[从第(1)—(7)题中,任选五题;从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2)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5)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满陂塘。

(秦观《行香子》)(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你是爱,是暖,是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9)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

部编版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检测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行路难》)2.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3.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4.小明在月夜欣赏湖光美景,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10题(22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

④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5.【丙】文中的“东坡”指的就是【甲】【乙】两篇作品的作者(原名)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前后类如此()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世人再也不会说我的文章啊! B.世上不会有人说到我了啊!C.世上的人再也不会说到我啊! D.世人不会说到我的文章啊!8.【甲】【乙】两篇作品中,都有涉及“月”的语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一、选择(共30分)1.(本题5分)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2.(本题5分)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李逵性情急躁,是《水浒传》中有勇无谋的典型。

D.吴用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莽刚烈的代表。

3.(本题5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本题5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5.(本题5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朴.刀(pō) 嗔.怒(zhēn) 恁.地(nèn) 兀的.(dì)B.聒.噪(ɡuō) 怨怅.(chànɡ) 勾.当(ɡòu) 喏.喏(nuò)C.相.公(xiànɡ) 带挈.(qiè) 报帖.(tiě) 星宿.(xiǔ)D.桑梓.(zǐ) 愧赧.(nǎn) 岔.气(chà) 撮.起(cuō)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筵席失礼傲慢箪食壶浆B.计较分晓逞能不醒人事C.作揖促狭伦巾思贤如渴D.避讳调停疏懒今世奇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唐僧看见了,不由分说....地念起了紧箍咒,痛得悟空哇哇直叫。

B.这些牲畜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面面相觑....。

C.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D.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顿开茅塞....,完全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B.在克服大风沙、强干旱、大温差等不利条件之后,沙生芦苇、沙生柽柳、河西菊、沙拐枣、甘草、骆驼刺等植物在西北大沙漠地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

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D.浏览新闻是人们目前通过移动终端主要进行的活动,因此,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客户端。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2)[活动二: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3)[活动三: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 《送别》,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பைடு நூலகம்,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经年此去杳无音,。
示例二:(对父母)那温柔慈爱的目光,那奔波劳碌的身影,那饱含感情的叮嘱,让我永远难忘。谢谢您!
(2)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相对稳定,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加。
(3)示例一:何日再相逢 再话青春梦
示例二:莫要忘初心 愿君似春风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围绕感恩去表述。可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对方对自己的帮助。(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结合图表的标题以及柱状图可以发现,近三年初中毕业生在假期休闲娱乐和读书学习的人数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较大的浮动;而从2013—2015年,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幅度很大。(3)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主题相关,本题还要注意与上下句的联系。第一空处应该围绕“期盼重逢”来回答,第二空处应该围绕“重逢时的感受”或“美好的祝愿”来回答。
B. “笼罩了一切”中的“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论调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各个领域。
C.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的“中国人”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教案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2.湖上影子,______________,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3.《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7.天高云淡,正逢秋时。

自古以来写“秋”的诗句不少,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描绘秋天景致的一联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一定要趁亲人健在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行孝,不要等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怨怅.(chàng)朴.刀(pō)计较.(jiào)茅塞.顿开(sāi)B.趱.行(zhǎn) 嗔.怒(chēn) 撇.下(piē) 重蹈覆辙.(zhé)C.聒.噪(ɡuō) 逞.辩(chěnɡ) 作揖.(yī) 无与伦.比(lún)D.妥帖.(tiē) 带挈.(qiè) 拙.病(zhuō) 草长.莺飞(cháng)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六单元同步训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第六单元1. 下列加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连翘(qiáo)苍劲(jìng)忧戚(qī)自吹自擂(léi)B. 勾当(gòu)遁词(xún)拮据(jū)强词夺理(qiǎng)C. 襁褓(qiǎng )雾霭(ǎi)筵席(yán)强聒不舍(qiáng)D. 飞窜(chuàn)蛮横(hèng)侍候(shì)风雪载途(zài)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不二法门____________ 断章取意____________ 荡然无存____________ 一义孤行B. 娇揉造作____________ 相得益章____________ 衣衫褴褛____________ 郑重其事C. 置之不理____________ 前仆后继____________ 墨守成规____________ 持之以恒D. 自曝自弃____________ 面面斯觑____________ 茅塞顿开____________ 如雷贯耳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新疆的切糕,山东的烙饼……等馋得人口水直流。

B. 读《水浒传》,我对林冲、武松等人印象最深。

C. 妈妈生气地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D. 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是施耐庵根据民间传说编辑而成,历史上本无宋江起义之事。

B. 《水浒传》中起义军首领,如宋江、卢俊义、林冲、杨志、李逵都是社会下层人士,都是自觉走上反抗道路的。

C. 《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全过程,虽然义军以招安为结局而失败,但仍不失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歌颂农民起义斗争的杰出作品。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0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引用典故表示世路虽艰难,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引用典故悼念故友,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引用典故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同学们,引用古诗文可使所要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让我们巧借古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吧!(2)古文中描绘了美丽的风景。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山间春夏之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春日花草茂盛生长的情景。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 分)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

”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

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同学们: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们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名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们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小说探源”小组首先分享了他们的探究成果。

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6分)中国古代小说多源共生。

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话传说是后世小说的源头,它瑰.丽奇特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启迪。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狐精怪、唐传奇中的精魅故事、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奇幻世界,无不受到上古神话的启发。

先秦诸子散文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为了说服君王接受本学派的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人策士,十分讲究说理技巧。

他们巧借神话,多用寓言,设譬取喻,不拘一格,这无疑对后世小说的笔法有启迪作用。

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则对古代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左传》的叙事,极富故事性、戏剧性。

《史记》则通过kòu人心弦的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可资借jiàn的范本。

因此,有人称:“千古小说祖庭,应归司马(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根据文段中拼音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瑰.(guì)丽卓.(zhuō)越扣荐B.瑰.(guī)丽卓.(zhuó)越叩鉴C.瑰.(guī)丽卓.(zhuó)越扣鉴D.瑰.(guì)丽卓.(zhuō)越叩荐(2)在文段两处方框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B.、。

”C.、”。

D.,。

”(3)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2.名句默写。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调停(ti o) 蔑片(mi ° 侥幸(ji a o)不省人事(x i ng)B .拜谒(y )嗔怒(ch e n)星有(xi )u箪食壶浆(d a n)C.存恤(x )勾当(go u)愧嫩(n a n)呀头劈脑(p i )D .纶巾(gu a n)作牌(y i )避讳(hu )i面面厮觑(q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攀谈逞能商酌汉室末胄B.傲慢颠倒心窍如雷灌耳C.聒躁盘缠促狭顿开茅塞D.吹嘘桑梓见教经世奇材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 .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B.口音口口贝C.口音口口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贝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解析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卷(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嗔.怒(zhēn)纶巾不省.人事(xǐng)如雷惯耳B.作揖.(jǐ)聒燥面面厮觑.(qù)不由分说C.星宿.(xiù)愧赧箪.食壶浆(dān)经世奇才D.桑梓.(zǐ)捉狭顿开茅塞.(sāi)思贤如渴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汉字的功能远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强大。

B.宪法知识讲座,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守法观念,也增加了我们的法律知识。

C.智取、埋伏、设计“生辰纲”的过程,充分展现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D.《黄河颂》以颂歌的形式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3分)A.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B.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浒传》C.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

望兄见谅。

”——《三国演义》D.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

今日难得海外幸遇。

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不弃嫌,就请过去略略一叙。

”——《镜花缘》5.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命运,其实是公平的。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基础全练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带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guàn()耳。

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nǎn()。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如雷guàn()耳晋谒.()愧nǎn()(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疏”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疏懒”的“疏”意思应为()A.分散 B.事物间距离大 C.疏忽,粗疏(4)画线句子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描写,并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B.汉室末胄,涿郡愚夫。

C. 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

D.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欲伸大义于天下。

译文: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B. 挟天子以令诸侯译文: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C.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译文:可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

D. 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文:这是懈怠的天拿来资助将军的4.《三顾茅庐》节选自________,该书描写了________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__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能力提升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

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

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练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水浒传》名著阅读专题一、名著阅读一《水浒传》(7分)1. 以下《水浒传》英雄人物不是终老于杭州六和寺的是()(3分)[A]武松【B】杨志【C】智深林【D】林冲【答案】B2. 下而是板报设计小组的讨论记录,请你补全对话。

(10分)小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被鲁迅视为"中国的脊梁”的人,正是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

轩轩: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

小红: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表现了 "官逼民反”的主题,以晁盖为代表的一百零八将,被逼无奈走上反抗道路,这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

小明:你们的思路开阔,但①__________ (小琳/轩轩/小红)的发言有问题。

(3分)小辉:我认为《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匡超人执着于科举考试,也是自强不息的人。

小明:小辉说得不对,②__________ (马二先生/匡超人)不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因为③_ (4分)小琳:寒窗苦读数十载,却走偏了路。

假如我遇到了匡超人,我会用④—(填字母)这句话去敦促他改变。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因为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答案:2. (10分)①小红(3分)②③示例一:马二先生不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因为他沉溺科举,宣传举业,甚至给匡超人说文章举业比侍奉父母还重要,不把读书而是把当官看作人生唯一的价值,这不是髙远的志向。

他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丧失自我的人。

示例二:匡超人不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匡超人从一个好学上进的青年沦落成为一个替考、写假文书、隐瞒自己的婚宴状况娶老师的女儿,诋毁自己的老师,虚伪无情、不知羞耻、人格沦丧的人,完全不吻合自强不息的内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填空。

(8分)(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文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5) ,弓如霹雳弦惊。

(6)过尽千帆皆不是,。

(7)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8)苏轼评价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诗句2.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3分)(1)等.死,死国可乎( )(2)比.至陈( )(3)会.天大雨(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6)斜晖..脉脉水悠悠(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4分)(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2)遂用猖蹶..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2分)(1)所以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5.集录本单元的通假字(6分)发闾左適戍渔阳通,义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通,义固以怪之矣通,义将军身被坚执锐通,义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通,义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通,义二、阅读理解(35分)(一) (11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症.结(zhēng)涸.辙(hé)揠.苗助长(yà)B.猗.郁(yī) 几绺.(lǚ) 生机盎.然(yàng)C.瞥.见(piē) 脉.络(mò) 纷至沓.来(tà)D.蕈.菌(xùn) 酿.酒(liàng) 明眸.善睐(móu)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jū()躬别出xīn()裁取dì() 纷至tà()来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的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___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贯串传扬B.拯救贯串传扬C.拯救贯穿弘扬 D.挽救贯穿弘扬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B.运动会上,他借来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大家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

B.“很好,很好,”他说,“但这还不够,接着观察。

”C.《记钱锺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秋水的这份明澈。

6.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构成排比句。

(4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囚绿记》作者陆蠡,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B.《环球城市风行绿墙》紧扣“环球”“风行”这两个关键词,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各国的绿色围墙。

C.姜孟之的《一双手》通过对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形象。

D.《绿》作者朱自清,作者用尽全身的气力来写“绿”,第三段一开头,先承上段,顺山径而下探瀑,然而到了潭边,“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是先抑后扬的写法。

8.名句默写。

(4分)(1)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有此妙。

(2)请写出古诗词中带有“绿”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利立浦特的大官们常常奉命表演绳上跳舞的技艺,跳得最好的是财政大臣和内务大臣,连皇帝也因他们技艺高超又不分伯仲而赞不绝口。

B.“耳听得大家在窃窃私语,‘这是海盗汤姆·索亚啊!南美洲北岸的黑色复仇人!’”出自《“海盗”生活》。

C.《红岩》中,华子良从许云峰挖出的地道逃出后,又带着队伍来解救难友,齐晓轩和刘思扬都在即将胜利的时刻牺牲了。

D.《生命的意义》写了保尔到烈士陵园缅怀逝去的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2)《西游记》中的石猴是一个名号众多的人物,比如孙悟空、齐天大圣等,请你写出他其他的名号。

(三个即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综合性学习。

(8分)学校正在开展“广告因‘你’而精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从下列两个话题中任选一题拟写一条广告语。

(2分)(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话题A: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

作为小市民,你准备怎样向外界推介我市?话题B:请你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家乡特产创作广告词。

【活动二】观察漫画,说明内容和启示。

(3分)【活动三】目前,许多商家对商品夸大其词,做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

为此,各班开展了“小小辩论会”,甲方的观点是:广告必须实话实说;乙方的观点是:广告就应该夸张。

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3分)二、阅读探究(35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下列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龟虽寿》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规律,人应该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表明了作者要求自己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人生态度。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

作者认为统一全国符合历史潮流,决心为此奋斗一生。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分)13.《龟虽寿》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二)阅读《绿》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14.句子“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中的“揪、攀、探身、又鞠躬过了、便到了”与选文中的哪两个词语相照应?(2分)15.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我”来讲那醉人的绿可以有怎样实际的用处。

(2分)16.联系上下文分析选文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它表现了梅雨潭的绿怎样的特点。

(3分)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就某个方面说出该段文字与选文的异同点。

(3分)早春二月,阳光照着这片复苏的土地。

那些沉默了一个冬天的光秃秃的梨树,仿佛变戏法似的不知不觉地披上了绿装。

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啊!层层叠叠,无边无际,像一块硕大的碧玉。

那绿青翠极了,鲜艳极了,仿佛可以融尽一切,浓得像要滴下来似的。

微风过处,树叶沙沙,蕴藏着无限生机。

这时候,你会相信:春天,真的来了。

(选自宫明臣《梨乡春色》,有改动)(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7分)享受春雨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

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

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

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

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

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

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

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

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

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

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

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

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

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