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油画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描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为董氏最著名的代表作。
2011年6月,为庆祝建党90周年,油画真迹首度向公众开放。
目前该作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油画简介1952年底董希文受中央美术学院交付任务绘制此画,耗费约二个月时间完成。
1953年9月27日完成图刊载于《人民日报》。
该画于1959年开国十周年时入藏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油画《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在画面的右侧部位减去一根柱子,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
还应该提到的是,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有评者认为是“富有装饰意味的纪念碑性的大型历史画。
”油画作者作者董希文(1914—1973)是浙江绍兴人,曾在苏州美专、杭州美专西画系就读,1939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
1943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他还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
在他的写实油画中,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如明快响亮的色彩、某种装饰意味等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理想。
创作历程《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它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25页PPT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油画《开国大典》人物图片素材集
油画《开国大典》是画家董希文在1952年创作的,它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况。
画面能清晰辨认的人物共有十一位,其中站在正中的是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排左起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六位副主席)。
朱德后面是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后面是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宋庆龄后面是沈钧儒(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李济深后面是郭沫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下面是一组相关图片。
毛泽东(1893-1976)
开国大典:毛泽东、董必武、沈钧儒
朱德(1886-1976)
开国大典:林伯渠、朱德、罗荣桓、陈毅、刘伯承、贺龙
刘少奇(1898-1969)
开国大典:刘少奇、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李立三
宋庆龄(1893- 1981)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宋庆龄、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
开国大典:李济深、毛泽东、彭真、黄炎培
张澜(1872-1955)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张澜、刘少奇
高岗(1905-1954)
开国大典:周恩来、高岗、毛泽东、朱德
周恩来(1898-1976)
开国大典:刘少奇、周恩来、张澜、毛泽东
沈钧儒(1875—1963)
开国大典:董必武、刘伯承、沈钧儒、毛泽东、周恩来、张澜
郭沫若(1892—1978)
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郭沫若
林伯渠(1886-1960)
开国大典:毛泽东、林伯渠、刘伯承
开国大典:周恩来
开国大典:李立三、林伯渠、毛泽东、沈钧儒、周恩来。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同时参照印刷品临摹的复制品。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
严地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 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 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兵显得庄 严、隆重、热烈。城楼上左面的一排大红柱子及大红宫灯,崭 新的紫红地毯、盛开的菊花,朵朵的白云和天空中翱翔的白鸽, 无不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昌盛与和平。 远处升起的五星红旗,标志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封建制度的结束, 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新生。
两个月后,历史巨作《开国大典》油画 正式诞生...
1952年 董希文创作 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画 也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成为他生 平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它的成名之作。 遗憾的是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开国大典》并不是董希文的原作, 而是由靳尚谊、赵域、阎振铎根据原作
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 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 国革命博物馆展览厅里所见到 的《开国大典》(复制品), 而原作则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的画库里。
油画《开国大典》 细节欣赏
伟大的毛主席 正在宣读演讲稿
国家领导人
城楼上新红的 灯笼和柱子
蔚蓝的天空、和平鸽
人们手举领导人画像和彩旗
城楼下的方阵和标语
广场上红旗如林、绚丽多彩,整齐的队伍和严肃的标
画面上除了毛 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 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凸 显了天安门城楼的开阔。
周 恩 来 朱 德 刘 少 奇
宋 庆 龄
李 济 深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油画美术手法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而《开国大典油画》则是一件油画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该作品采用了油画艺术手法,运用光影、色彩等技巧,生动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氛围。
首先,该作品在色彩方面运用了高度饱和度的色彩,营造了热烈喜庆的氛围。
红色、黄色、金色等色彩充满了整幅画面,给人以温暖、欢乐的感觉。
同时,通过运用明暗对比的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有层次感。
其次,光影的运用也是该作品的特色之一。
画面中,人物、建筑等都有光影的投射和反射,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此外,画面中的光影还有助于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其更加突出。
最后,该作品的构图也是其成功之处。
画面中的建筑、人物、旗帜等元素都被布置在画面中心,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协调和谐的画面。
这种构图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对于表现画面中的主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油画艺术手法在《开国大典油画》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使这件作品成为了油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其色彩、光影和构图,该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氛围。
- 1 -。
两幅历经修改的《开国大典》油画在北京展出
两幅历经修改的《开国大典》油画在北京展出
上图为50年代初创作的作品,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修改,第一次是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董希文受命去掉了画中第一排最右边的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文革”中,因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被打倒,身患癌症的董希文又于1972年受命将画中的刘少奇改为董必武。
画面第一排左起为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
下图为1979年作品,为纠正“文革”中的“左”的错误,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
在复制品上恢复了刘少奇和高岗,此后在所有重大展览中的作品均为这幅复制品,画中第一排中的领导人均为国家副主席,左起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
据介绍,此次《开国大典》的原作还是“文革”后首次公开展出。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展出两个版本的《开国大典》,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历史图像,展现党的历史,以及其对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200字
开国大典油画鉴赏200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开国大典油画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油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开国大典油画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开国大典油画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油画,是指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创作的一系列油画作品。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盛大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历史时刻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国的油画家们纷纷挥洒丹青,创作出一批批描绘开国大典盛况的油画作品。
【油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开国大典油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油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精湛的技艺,生动地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些油画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盛大场面,同时又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表现了新中国领导人的伟大气度和人民群众的欢欣鼓舞。
在色彩运用上,油画家们巧妙地运用了光影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这些艺术特点使得开国大典油画成为了中国油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开国大典油画的价值和影响】
开国大典油画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纪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我国油画艺术的瑰宝,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伟大风貌。
对于今天的人们,开国大典油画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更好地了
解和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壮丽景象。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幅重要作品,该作品刻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
董希文在绘制《开国大典》时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以展现出作品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光影的处理技巧。
他善于运用明暗的对比,通过明暗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场景。
在作品中,他巧妙地利用光线聚焦出一个个人物的面部特征,凸显人物的神情和个性。
他也运用了明亮的色彩来表现阳光的照射,让作品整体更加富有明快和生动感。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笔触的技巧。
他的画笔技法多样,可以精细地描绘人物的面部和服饰细节,同时也能够流畅地勾勒出人物的整体轮廓和场景的气氛。
他的笔触既有沉稳的力度,又有轻盈的激情,使得作品显得生动而有力量。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还运用了细节描绘的技巧。
他对人物的面部和服饰等细节进行了精心塑造,力求真实地刻画每一个人物的形象。
通过细腻的描绘,他展现了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和传神。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多种油画技法,展现出了他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才华。
他通过光影的处理、笔触的运用、色彩的表现和细节的描绘等技巧,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和具有感染力。
这些技法的运用不仅使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性,也使观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开国大典》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幅经典之作,也为董希文赢得了深厚的艺术声誉。
《开国大典》赏析
我对【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们】的鉴赏与批评一:叙述这是陈坚的一幅油画作品,它的尺寸是220×400cm,创作于2009年。
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作。
它是一幅具象作品,主要描绘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们,簇拥在一起相互交谈着什么,焦急的等待着开国大典的开始。
画中共有32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以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为中心展开。
他们三人身着土黄色中山装,其余则是军绿色的军装。
画面右上方可以看到士兵威严的驻守在那。
画面后方则有两棵有着百年历史的松柏树,看上去苍劲有力,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孕育着生机。
画面左上方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
砖红色的围墙、黄色的琉璃瓦,这种鲜艳的颜色在画面中起到了缓和的作用,使得整个画面原本庄严的气氛变得融洽、和谐。
画面左下角有一盆青花瓷,里面种着万年青、生机盎然,似乎也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整幅画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清新而又宁静。
后方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一缕阳光通过薄雾射入,显得很温馨和谐。
总之整幅画面给人一种威严、宏大而又激动、兴奋的感觉。
二:形势分析这幅作品是狭长的横幅构图,给人一种宽阔宏大在感觉。
在构图方面;它可以分为近、中、远三个层次,参差分明、聚散有别。
近景则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们,一条视平线穿过所有人物的头部,这种长长的水平线给人一种宽阔明净的感觉。
把后面一组人物头部连起,形成了一条具有方向感向内弯曲的斜线,具有强烈的秩序感。
把画中人物的脚连接起来,它们均指向毛泽东,巧妙地构思再次说明了他是画面的中心。
画中人物与地面构成直角,使得画面更加沉着稳重。
作者运用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勾勒出画中人物的轮廓,他们形态各异,神情各不相同,表情刻画细腻而又逼真,惟妙惟肖。
中景则是那两棵古老的松柏树,两树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结构,在画面中起到了稳固的作用。
树的枝干错落有致,并非凌乱勾画,在背景处巧妙的安排了树木交叉的斜线。
仔细观察则是构成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多边形等,独具匠心,感觉到画面透气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开国大典这幅画的欣赏评述
开国大典这幅画的欣赏评述《开国大典》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幅重要作品,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
这幅画作创作于1951年,旨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开国大典的盛况。
这幅画以油画技法呈现,画面辽阔,具有宏大的气势。
整幅画的背景是宽广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具有辽阔胸怀和广袤国土的气魄。
画中描绘了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气势磅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行进中的各类队伍。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他们身姿挺拔、神情自信,充满革命斗志。
整幅画充满了力量和活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幅画的创作主旨是表达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当年的喜悦和自豪感。
画中的人民群众是主角,他们身着各类服装,代表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包括工人、农民、革命军人和知识分子等。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逼真,他们充满激情地向前行进,展现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景象。
通过这幅画,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开国大典》不仅仅是一幅描绘历史场景的画作,更是一幅载入史册的艺术作品。
它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艺术才华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视。
毛泽东以画画的方式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庆贺,彰显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对国家情感的表达。
这幅画也成为了中国美术史的经典之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和对美术的重视。
《开国大典》这幅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的自信和豪情壮志,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独立和民族团结。
这幅画作激励了无数后来者继续致力于艺术创作中的历史题材,表达他们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注和思考。
总之,《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重要艺术作品。
它以其优美的画面和丰富的艺术内涵,让观者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时刻和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激发了整个国家的爱国热情。
这幅画的存在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美术史的篇章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开国大典》是著名画家董希文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以其宏伟壮丽的场面和精湛的油画技法而著称。
董希文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油画技法,使得这幅作品呈现出了浑然一体的美感,充分展现了我国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庄严雄伟的氛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董希文在《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所运用的油画技法。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作品中,红色是主导色调,而绿色、蓝色等辅助色调则与红色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对比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色彩丰富明快,充满了生气和活力,同时还让观者能够清晰地区分出不同的物体和人物,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也是董希文油画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色彩对比来达到画面的丰富多彩和形象的清晰明了。
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精湛的明暗处理技法。
画面中,董希文运用了暗部和亮部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形成了明暗交错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尤其是在建筑物和人物的细节处理上,董希文通过对明暗的处理,使得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显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逼真感。
这种明暗处理技法的运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表现出了董希文在油画技法上的高超造诣。
董希文还在《开国大典》中运用了流畅的笔触和精准的细节处理。
整个作品中,无论是建筑的线条还是人物的表情都显得十分流畅而自然,董希文通过精准的笔触和细腻的细节处理,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了一种统一而和谐的美感,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这种流畅的笔触和精准的细节处理技法,也充分展现了董希文作为油画大师的超凡技艺。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
论董希文《开国大典》绘画作品中的油画技法董希文是中国当代知名画家,他的作品《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油画作品。
这幅作品以宏大的场面展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的场景,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对伟大事件的铭记。
在油画技法方面,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技法处理,下面将对其油画技法进行详细剖析。
在色彩运用上,董希文在《开国大典》中采用了丰富的色彩,运用了暖色调和冷色调,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力量和热情。
他运用了大片的红色和金色来表达盛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氛围,同时在光影的处理上也非常出色,从而让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在色彩对比上,他巧妙地运用了冷暖色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人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在构图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采用了大胆的构图手法,整体画面层次分明。
他通过人物的布局和位置安排,使画面呈现出层次感,在构图上注重了对比和平衡,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他还通过精准的透视和比例处理,刻画出了宏大的场面和庄严的氛围,使整幅画面更加有力量感和气势。
在细节处理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中细节处理非常精细,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构图,表现了人物的神态和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传神。
他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准的光影处理,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与力量。
在笔触运用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笔触,通过不同的笔触表现出了不同的细节和质感,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他运用了厚重的油画颜料和精细的笔触,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他还通过灵活的笔触和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整个画面的动感和力量,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油画作品,他在色彩运用、构图手法、细节处理和笔触运用上都展现了非凡的绘画功底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这幅作品,董希文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热爱和铭记,更展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
油画《开国大典》曾四次修改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
两个月后,董希文完成了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背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宋庆龄、张澜、郭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红签,脸上呈现出聆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开国大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
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中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
《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
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党籍。
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
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
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
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
1972年,当时中央文革小组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而筹办纪念美术展,要求董希文重作此画,而此时董希文的癌症已到了晚期。
“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
这时董希文已去世,就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董希文红色油画《开国大典》鉴赏
董希文红色油画《开国大典》鉴赏油画《开国大典》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画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再如,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被抽掉了,并且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是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因而使这件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
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整。礼炮齐鸣,万众欢腾。开国大典这 天,天安门城楼上,前排领袖群里靠近汉白玉栏杆的有毛泽东、朱 德、刘少奇、周恩来,后排有董必武、张澜、李济深、宋庆龄和高 岗。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 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 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这为历史巨作《开国大典》 油画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泛黄的汉白玉栏杆和菊花 厚重华丽的地毯
谢谢观赏
望在有生之年亲手将刘少 奇恢复。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两次抹掉两个人,都是在原作上进行的。两次之 外,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0年,当年掌握文化大权的“文 革 小组”,命令把创作 的几篇革命历史画“刷新备用”,其中就有《开国大典》。而 《开国大典》早在两年前就抹去了刘少奇,“上面”让刷掉林伯 渠,也就是画面左边那位无力应命也得“刷新”,《开国大典》 的特殊影响决定了谁也不敢把它打入冷宫,使开国大典的历史成 为空白。于是,董希文只好请他的学生来完成第三次的删改。这 次,学生没有在董希文的原作上删改,而且临摹了一幅以应“刷 新备用”之需,终于使董希文的笔下,保留了林伯渠的形象,没 有再一次造成历史的遗憾。(这次可以定性为第三次修改。)
董希文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 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 处。
பைடு நூலகம்
2018精选版油画《开国大典》赏析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开国大典》 必须展出,而刘少奇此时已平反昭雪。本着实事求是、还 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革博征得上级同意,决定 将《开 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希文的原作几经改动,难以恢复 原貌,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 名画家靳尚谊。当时靳尚谊忙于公务,便推 荐了北京青 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 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这次可以定性为第四次修改。)
董希文(1914——1973), 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3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
4
画面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在麦克风前庄 严地
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背后站着刘少奇、 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李济深、张澜、林伯渠、郭 沫若等各界代表,他们胸前佩带着代表的红签,脸上呈现出聆 听着《公报》的激动心情。
5
画面上除了毛主席侧身站 立在画面中间,其他的领 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 之一的画面上,形成左实 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凸 显了天安门城楼的开阔。
周 恩 来 朱 德 刘 少 奇 宋 庆 龄 李 济 深 张 高 澜 岗
6
古建筑专家指出,非但两柱之 间的跨度加大了好几倍,而且 从透视学的角度指出,画面右 方应该能看到的半边柱子也没 有画上去。他说,这在建筑学 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 艺术上确是一个大成功。
7
8
9
油画《开国大典》的四次修改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完成后历经多次修 改,曾经删减过几个人。
10
1954年,高岗、饶漱 石反党集团被清算, 1955年,作者董希文 奉命将画中的高岗删 除,《开国大典》中 一抹蓝天,不露痕迹 地隐去了当年庄重而 拘谨的同庆共和国庆 典的高岗,原位以一 盆鲜花代替,为第一 次修改。
董希文红色油画《开国大典》鉴赏
董希文红色油画《开国大典》鉴赏油画《开国大典》场面恢宏,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
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在写实手法的描绘中,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透视和光影的处理都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又如在画面人物的布局上,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再如,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被抽掉了,并且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是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庄严宣言。
为了稳重起见,董希文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因而使这件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油画简介
《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开国大典》画作的复制品。
该作品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开国大典》油画原作于1953年创作。
《开国大典》草图于2014年12月首次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面世。
画作内容
《开国大典》油画(纵:405cm;横:230cm),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
场面气势恢宏,喜庆气氛热烈。
时任中国领导人,11位入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时代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
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
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创作过程
1951年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
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参展地,迅速组织中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
短短几个月,便创作出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时刻——开国大典的作品没有。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
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教授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想像中,这幅画应该是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在一个画面的构图。
他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去选择画面构图。
画作草图构思: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并征求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的意见。
草图上,董希文创造性的突破有两个:一个是除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外,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里,而右边是广场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却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另外一个是按正常规律,在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大红柱子,但草图中被抽掉了,广场显得更为开阔。
第一版创作:为了节省时间,董希文常在画室的椅子上过夜。
由于房间太小,画幅上接房顶,下贴地板。
作画时,他一会儿爬上房顶,一会儿躺在地上。
当《开国大典》已完成七、八成时,董希文的老友、油画家艾中信等人去他的画室参观。
讨论中他们发现,原本身材高大的毛泽东,由于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画面上显得不够高。
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的形象不应受立足点造成的透视缩小的限制,有必要加高几分。
虽然加高不到一寸,但工程不小,为了使画面不留痕迹,董希文用稀料谨慎地把原画部分洗去,重新画了一遍。
从开始创作到局部修改完毕,董希文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长4米、宽2.3米的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便创作完成了。
1953年4月,中南海怀仁堂里布置了一场特殊的展览,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参观《开国大典》油画作品。
毛泽东称赞:“是大国,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