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
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江淮学院班级:__机自3111_姓名:__吴小康____学号:_3112108115_成绩:____________浅析人性假设理论及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摘要:管理者怎样看待人,是影响起管理的重要因素。
人性假设理论便是反应管理者思想的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不仅只是学术性的知识,也不仅仅停留于历史的脚步,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很深刻的启示。
正确地运用人性假设理论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将会促进企业良好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1 引言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科学学者根据自己对人性问题探索研究的成果,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作的理论假定。
这些理论假定是进一步决定人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根据和前提。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仅是制度、资源统治的时代,人力资源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只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才是能够长久保持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企业,也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企业。
面对企业的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基本理论问题的人性假设理论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企业进行人文化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对此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
2四种人性假设理论2.1“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与科学理论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和生产更加集中,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那种凭借经验和个人意志的放任式管理与大生产方式不能适应,使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经济效率低下,物质财富不足。
针对当时的情况,泰罗在其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科学管理原理,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职能化原理等。
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原理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
以泰罗制为主体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开始代替随意、理性放逐经验。
泰勒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工资收入。
加入在能够判定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指挥,接受管理。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西方管理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性的研究主要有麦格雷戈 的“X理论”与“Y理论”;摩尔斯和洛斯奇的“超Y理 论”;以及雪恩的“经济人”假设及其任务管理、“社会 人”假设及其参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民主管 理、 “复杂人”假设及其权变管理 。总结这些理论可以发 现,“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 “Y理论”与 “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 “超Y理论”与“复杂人” 假设相对应。因此,我们就雪恩的四种人性假设及其相应 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一详细介绍。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 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2020/12/10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内容概要
1 人性的内容 2 古代的人性观 3 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4 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及其
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 Z理论 6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1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容
6.1.1 人是企业的主体,要靠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6.1.2 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要重视人的因素 6.1.3 在企业中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2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评价体系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雇佣期 评价与晋升 职业发展途径
控制方
J组织 终身雇佣制 缓慢晋升 非专业化
含蓄 集体决策 集体负责 整体关系
A组织 短期雇佣制
迅速晋升 专业化
直接 个人决策 个人负责 局部关系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性假设与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演变趋势
人性假设与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演变趋势2011年11月16日15:14 来源:《企业文明》2011年第6期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8王东宏“人性假设”这一概念到1957年才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来,但其在20世纪初期泰罗开创科学管理理论之日起,就已经潜在地成为管理思想诞生的哲学基石,成为建构管理内容、管理结构、管理模式的出发点,只是后来人们探寻管理理论根源时,才发现“人性假设”是每一时期管理理论产生的前提。
回首百年来西方管理理论的演进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人性假设是每一次管理理论演进的逻辑前提。
揭示这种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我们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关系管理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
所谓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人具有动物本能的自然属性与人受社会影响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是分析人的行为的基本前提。
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管理理论都有一个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人性假设。
对人性的假设不同,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方式就不同,管理效果也就不同。
因此,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
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是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作出的一种预设,而这种预设影响着管理理论和管理行为。
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人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管理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这样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去设计自己的管理模式。
人性假设是实现管理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社会的发展进步促成文化传统中有关人的理论逐步丰富完善,完善后的人性理论会以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的形式来影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并诱导管理模式的变迁和转换,最终实现管理创新;之后,管理创新的积极成果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发新一轮人性假设对管理创新的作用过程。
如下图所示。
案例分析人性假设与管理
案例分析人性假设与管理人性假设是指对人的本质、行为和动机的一种假设或理论。
在管理中,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员工的行为和动机的一种假设或理论。
这个假设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管理者对员工的期望和行为的处理方式。
人性假设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负面的人性假设,认为人是懒惰、自私、不负责任的;另一种是正面的人性假设,认为人是积极、有责任感和自我发展的。
负面的人性假设在管理中会导致管理者对员工的过度控制和监督,以防止员工的懒惰和不负责任,这样会破坏员工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同时,这也会导致员工的动机下降,从而影响工作效果和组织的发展。
因此,负面的人性假设并不适合管理中。
相反,正面的人性假设更符合实际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它认为人是有责任感和自我发展的,他们有动机去工作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这种假设下,管理者应该尊重和信任员工,激励他们发挥潜力,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这种假设会促进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果和员工的满意度。
在现实中,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用正面的人性假设:1.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让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
2.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清晰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3.提供及时反馈和奖励:给予员工及时的反馈和奖励,以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满意度。
4.提供发展机会和培训:为员工提供提升和发展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5.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氛围: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
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
总之,人性假设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面的人性假设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果和员工的满意度。
而负面的人性假设则会破坏员工的自信心和动机,影响工作效果和组织的发展。
因此,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来应用正面的人性假设,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动力。
作业: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意1
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工作的意义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
即管理者需要了解和掌握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人性的正确认识而采取适宜的组织行为以提高组织绩效。
个体的人是构成组织的核心要素,人是影响管理绩效的决定性因素。
而“正式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依存于人的选择、动机、价值观、态度、效用评价、行为准则、理想。
人性假设正是管理者关于被管理者需要的观念。
所以,人性假设就成为研究管理绩效的人性论基础,不同人性假设对提高管理绩效具有不同意义。
一正当组织当中,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管理绩效,而要提高人的工作积极性,就离不开激励。
和其他管理活动不一样,激励可能不直接对组织的绩效有所贡献,但它却是组织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最可靠保障。
出现过两种流传甚广的人性观点:“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
在“经济人”假设中,雇员和雇主的活动目的都被设定得极为单纯和明确,即经济上充分利己。
与此相应,达到目的的手段则被设定为在工资和利润上斤斤计较。
这集中体现在“计件工资率”问题上,工人往往用磨洋工、限制产量的方法使计件工资率不降低,以便在不提高劳动强度的条件下获得最高工资,而雇主则会采取各种手段使计件工资率下降,以便在不增加工资份额的条件下获得最多利润。
霍桑试验的否证性结果表明“,经济人”假设有着重大缺陷。
由此,梅约提出了被称之为“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思想。
其要点为:人并不只是为经济利己而行动,维护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样是重要的活动目的;选择行为方式的手段也不只是经济理性和效率逻辑,为改善人际关系而进行感情投入往往被使用。
上述人性假设,着眼于阐明人的活动目的是什么以及为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是什么,即主要阐明人们的工作动机,可以统称为“动机人”假设。
但这类人性假设也有明显的理论缺陷。
其一,它们都认为人的需要是“天生”的,完全忽视了社会活动诱发和触动人类需要的作用。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什么是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建立和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的重要意义;“经济人”假设与相应的管理理论,“社会人”假设与相应的管理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与相应的管理理论,“复杂人”假设与相应的管理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管理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人性假设理论的真正涵义及其对管理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四种经典人性假设的本质及相应的管理理论,以及不同人性假设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性假设的新探讨。
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可以运用的集合起来的各种资源,只有人力资源是能动的、可以开发其他资源的资源。
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科学的管理人,以充分调动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问题。
而对人的科学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因此,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问题,是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管理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性理论,不同于哲学上所说的“人性论”。
人性理论中的“人”的概念,是指处于管理的特定活动范围的“人”,在层次上,它低于哲学上“人性论”中的“人”的概念。
哲学上“人性论”中的“人”,是泛指最一般意义上的“人”。
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是对影响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最根本的人性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探索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人性理论是对人的生产、工作行为中的动力源泉和追求对象的系统认识。
人性理论也叫人性假设理论,它属于管理理论的深层次结构,它是通过间接的影响管理理论和人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等来发挥自己的作用的。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科学学者根据自己对人性问题的探索研究的结果,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作的理论假定。
这些理论假定,是进一步决定人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根据和前提。
例如:西方以泰勒为代表人物的管理理论流派,作出了人是“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认为人努力地劳动或工作,都是出于对经济利益、对金钱的追求。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人性假设理论一、人性假设强调工作等外界环境对员工的影响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人之所以变坏是由于受到外界物欲的诱惑,乱了本性。
因此,统治者和管理者应该以教化来弘扬人之善性,诱导人们养心向善。
荀子、韩非子是性恶说的代表,主张改造人、控制人。
建立符合企业员工利益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使企业的员工团结一致。
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强对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按照规章制度对优秀员工及时给予奖励,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现在人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经济人”的假设是亚当·斯密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主体,都是“经济人”。
“经济人”的本质特征是“利己”动机,即有理性的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是梅奥教授根据在芝加哥郊外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8年的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来的。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绝不仅仅为了追求金钱,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人的行为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士气的高低。
而士气来自于员工正常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度的提高。
即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比如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假设理论,可以发现现在人首先是经济人,然后才是社会人,在转变到社会人后现在人就成了经济人与社会人的综合体,既有经济人的追求自身利益的因素,又有社会人的社会满足的因素。
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理论对完善员工的激励机制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现在人的发展过程对员工应实行有针对性的、有区别性的激励措施。
(1)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生活刚刚开始,生活压力很大,其主要压力是经济上的压力,他们眼前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
浅论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关系
浅论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哲学人性观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概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理论联系。
接着探讨了哲学人性观对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影响,指出了哲学人性观在塑造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中的重要性。
最后对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提升管理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哲学人性观, 管理哲学人性假设, 理论联系, 影响, 实践运用, 关系, 概念,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是管理学与哲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影响。
哲学人性观是指对人类本质和行为动机的理解和解释,而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则是在管理实践中对员工行为和决策的基本假设。
本文将探讨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之间的关系,分析哲学人性观对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影响以及管理哲学人性假设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学和哲学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性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正文2.1 哲学人性观的概念哲学人性观是对人类本质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
在哲学上,人性观主要包括几种流派,如存在主义人性观、唯物主义人性观等。
存在主义人性观认为人是自由的、独立的个体,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唯物主义人性观则认为人受社会、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而行动。
还有人本主义人性观、理性主义人性观等。
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了不同的人类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个体的行动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哲学人性观强调人的内在本质和特点,是对人类普遍规律的一种抽象总结。
在管理领域,管理哲学人性假设也是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一种观点。
管理哲学人性假设认为,在组织中,人是有动机、目标和需求的,管理者需要理解和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生产力。
论管理文化和人性假设的关系
论管理文化和人性假设的关系摘要:管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理论建构在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假设之上。
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假设直接导致了两种管理文化的分野和统合。
辨析管理和这两种人性假设之间的关系,从管理文化对人是目的的尊重到管理文化的价值追求,管理文化与人性假设的关系已经被一个更高的理念一价值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中展现了更具魅力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管理;人性假设;经济人;道德人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127-02人类从诞生开始就有了管理,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这已经是一个共识。
因为管理是“适应人的群体经济活动调节而产生的,脱离了人的群体活动,管理便无关紧要。
可见,管理师一种社会功能,它的根深植于文化、社会、传统、风俗、信念及种种制度中,所以,管理师一种文化。
”因此,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从政治领域到经济领域,从社会工作管理到个人与团队管理,管理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由不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构成的管理文化,则表征着一个组织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管理文化的丰富性来自于两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即道德人和经济人的理论假设。
一、管理理论的两个人性假设的文化分野由于管理的对象和主体都是人,所以,管理的理论都以人性为出发点来假设管理理论的前提,即两个著名的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与社会人。
按照经济人假设:(1)人都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2)不愿承担责任;(3)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只能用管制、惩罚;(4)多数工作是为了金钱、地位,要靠金钱、地位去激励;(5)只有少数人能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才能担负管理工作。
而按照社会人假设:(1)人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有利,工作如同休息一样自然;(2)人们可以自我激励、自我控制;(3)在人群中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两种理论假设截然相反,于是在管理学理论上催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的作用
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美国行为科学家。
在担任安第奥克学院院长期间,提出了管理人的X-Y理论。
1960年,他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方面面》,进一步系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该书被专家们奉为行为科学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
人性假设:X理论vs. Y理论传统观点(X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在X理论的驱使下,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一个极端:领导管理人员可能是“严厉的”、“强硬的”,他们指挥人们行为的方法是(常常被伪装起来的)强迫、威胁、严密监视,严加控制;其实,“严厉”的做法存在着一些难题,压力会引起反抗,诸如压低产量,巧妙有效地怠工,敌对情绪。
这就是所谓的控制管理。
在新观点Y理论的作用下,管理人员把重点放在创造机会,发掘潜力,消除障碍,鼓励成长,提供指导的过程等方面。
X理论完全依赖对人的行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重视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
这种差别就是把人作为孩子来看待还是作为成年人来对待。
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念。
领导者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
领导者应当把适应和提高结合起来。
对一线工人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
一、“经济人”的假设(一)“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要点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他们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而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他们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不关心,只关心个人,而且其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他们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2.只有少数人是勤奋、有抱负、富有献身精神的,他们能自己激励自己、约束自己。
这些人应当负起管理的责任来。
(二)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是领导者的事,与广大被管理者无关。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01
02
03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进行人力资源分析和管理。
实施灵活的工作安排和远程 工作,适应员工需求和市场
变化。
04
05
强调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培 养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03
不同人性假设下的管理实践
传统人性假设下的管理实践
命令与控制
强调权威和层级关系,管理者 通过命令和指示来推动员工执
5
强调管理层权威,决策多由上层领导做出,员工参与 较少。
基于现代人性假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总结词:以人为本,关注 员工需求与发展,强调团 队合作与沟通。
重视员工个人成长和职业 发展,提供培训和晋升机 会。
详细描述
鼓励员工参与决策,重视 团队建设和跨部门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适应变化,灵活调 整,结合技术与数据驱动的
兼顾个体与组织目标
既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也强调组织 的整体目标和利益。
平衡稳定与变革
在保持组织稳定的同时,鼓励必要的变革和 创新。
持续改进与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 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04
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性假设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激发员工潜能
人性假设理论认为员工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需要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如培训、晋升和激励, 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绩效。
02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基于传统人性假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0
95% 85% 75% 50% 45%
10 20 30
总结词:以任务为导向,强调权威与控制,关注组织 目标而非个人需求。
第03章-制度设计与人性假设
第三章制度设计与人性假设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人性假设是对人性的设定。
著名的管理学家麦格雷戈认为: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措施都以关于人性及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
制度设计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方式,必须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没有人性假设就无法进行制度设计,以错误的人性假设为基础来进行制度设计,可能会与制度设计的本来目的背道而驰。
本章首先分析几种人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设计与人性假设的关系。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性善论和性恶论;★经济人假设;★X理论和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决策人和复杂人假设;★人性假设与制度设计的关系。
第一节性善论和性恶论一、性恶论柏拉图由道德“理想国”转向崇尚法律。
崇尚法律是柏拉图晚年思想的特征。
在这之前,他先是把理想国的监国者———哲学王置于整个城邦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垄断城邦的所有政治权力,实行绝对的人治。
在他看来,一个具有真知的统治者是用不着法律的,统治者应该是善的化身,治国的手段应该是道德教化,国家的任务是实现德行,国家的目的在于善。
但“三十寡头”暴政和苏格拉底的死,使他修正道德治国,从人性的角度说明法律的必要性,自己戏称为“一个老人清醒的消遣”。
他说:“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会像最野蛮的野兽那样坏。
”“人性总是把人类拉向贪婪和自私,逃避痛苦而毫无理性地去追求快乐。
”“不能过分相信统治者的智慧和良心,即使是一名年轻英明的统治者,权力也能把他变成暴君。
”“国王的权力只有有所限制他才能长久地保持这权力,从而限制其他人。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提出了一条著名的原则“无赖原则”。
休谟说:政治作家们已经确立了这样一条准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几种宪法的制约和控制时,应把每个人都视为无赖———在他的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一己的私利外,别无其他目的。
制度设计必须达到以下效果:不仅要对“无赖”行径实施有效的钳制,而且要能防止和遏止人们萌发各种损公利己的“无赖”冲动。
浅谈人性假设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人性假设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1.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实际上主要涉及到的是被管理者需要和动机判断的问题,从麦格里格提出人性假设理论至今,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研究就一直就不曾间断。
但是从主流旧纳来看,大概是以下四类:“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1.1“经济人”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天生是懒惰的,是不喜欢并且逃避工作的,大多数人是需要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会迫使他们进入一种为实现组织的目标的工作状态。
能刺激到他们的只有金钱与其它的物质利益,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上主张采用严明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对于表现意慢的员工给予严厉的惩罚。
1.2这种假设认为人因为必然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的社会性于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人们是否能积极投身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驱使人们去积极努力工作的不再是金钱物质方面的利益,更多的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上主张由“以人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重视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注重职工参与到决策的积极性1.3“自我实现人”假设这里的自我实现是指人们只有发挥自己的才能才千才能得以满足。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而自我实现就是在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工作方面的追求可以使人越来越成熟,人也可以自己进行自我激励,官我控制。
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上主张为职工提供一种富有挑战性并且能够有利于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环境。
1.4“复杂人”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的需要和潜在的愿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随着年龄,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境理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这种人性假设下,管理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的,只能采取灵活,多元的管理方式根据具体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性假设理论的价值国为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靠人的活动以及行为来实现,所以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也就无法避免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自我实现人假设: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晋升机会、培训等, 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
复杂人假设:根据员工的个性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如个 性化福利、弹性工作制等
领导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以便更好地激励和引导他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激励机制: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 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 性和创造力
培训与发展:根据员工的绩效表 现,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 划,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素质
假设:员工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特点: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管理方式: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 激励机制:采用内在激励,如晋升、认可和成就感等,激发员工的 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需求和特点
人性假设的演 变,也会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 的发展趋势和
方向
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员 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忠
诚度
应对策略:引入绩效管理 工具,如KPI、OKR等,
提高员工绩效
应对策略:制定清晰的职 业发展路径,提供职业培
训和晋升机会
应对策略:加强企业文化 建设,提高员工归属感和
忠诚度
挑战:员工流动性大,招 聘成本高
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等。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 实现的需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 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社会关系 的产物,受到社会关系和情感的 影响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 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不能简单 地用某种假设来概括
有关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有关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所谓人性即指人的本性,它侧重于人与生具来的特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假设最具代表性的是性善说和性恶说。
在西方,关于人性的学说更是多种多样,我们这里只介绍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人性理论,比较公认是四种: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关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也可以翻译成“理性的经济人”,或“实利人”。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
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恶论的管理理论。
美国学者薛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关于人性是理性的和经济的说法,归根到底是从享乐主义衍生出来的,这种学说主张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
这种管理思想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趋利的,管理他们就要诱之以利,惩之以罚,即“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为X理论。
关于经济人的具体假设教材中列举了许多条,大家要记住这种理论的基本点是:他们认为人天生就是懒惰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趋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对人的管理采取的是不信任和惩罚式的。
这种管理方式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广为应用的管理模式,即刚才提到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这一时期正是我们上一讲所提到的科学管理阶段,泰勒时期,只注意物理的评估手段,不管工人的主观反映,完成任务有奖,超额重奖,完不成则罚,以至开除,这样做的结果提高了生产力,同时加重了剥削,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的状态,遭到了工人的反对和抗议。
3.关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自我实现人是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而提出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的,人要尽自己的所能追求更高的成就。
麦格雷戈借用了马斯洛的这个思想,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要工作,正如要娱乐和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并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工作的条件。
当工作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人们满意的源泉,人们就合自然地从事工作,而当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或这些工作使人感到不愉快,人们就不愿意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分析人性假设与管理模式的关系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模式的基础,管理模式的设计是以人性观为基础的。
任何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所看法、假设,并根据这些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管理学意义上的人性假设主要是指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人性的基本观念,主要涉及到被管理者的需要和动机等内容。
即人性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以不能说人性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应该是适应人性,根据人性这个客观事实去选择和制定合理而有效的管理模式。
一、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一)、“工具人”假设作为西方最早的人性假设理论,“工具人”假设产生于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实践中。
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模式相对简单,因此“工具人”假设关注的是人的“物性”,即把人当作工具来看,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械没有多大的区别。
管理的任务,就在于使作为管理对象的人像机械一样地去动作。
对劳动者支付报酬就像给机器加油、给牲畜加草添料一样,使被管理者成了被动的生产工具。
“工具人”假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被管理者的人完全对立起来,其实质在于取消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的人格,不顾劳动者生存以外的需要,认为他们的存在和作用,只在于成为管理者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对劳动者实施皮鞭加大棒式的管理。
(二)、“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亚当·斯密首先提出来的。
“经济人”假设的本质就是利己的动机,即有理性的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或者说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驱使人们参与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
“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1.人天生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2.人生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组织需要,不会积极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只有通过逼迫、威胁,甚至惩罚的方法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3.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意负责任,乐于为人所指挥,缺乏抱负;4.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只有金钱才能激励人们积极工作;5.人们缺乏自制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三)、“社会人”假设“社会人”也称“社交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他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科研成果而提出的。
其基本观点是相比于经济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是更为重要的。
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除了经济利益还在于工作的社会关系,只有满足职工的社会要求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社会人”假设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开端。
“社会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1.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满足人的全部社会需求;2.由于技术的发展与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因此,人们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去寻求乐趣和意义;3.非正式团体对其成员有着较大的影响,相对于管理者给出的激励,员工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受到更大的影响;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四)、“成就人”假设“成就人”又称为“自我实现人”或者“自动人”,其代表人物为马斯洛、阿基里斯和麦格雷戈。
该假设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人都有寻求工作上的意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即“自我实现”的欲望。
主张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
主张用工作的内在报酬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获得自我成就感。
“成就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1.人一般是勤奋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2.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外界的控制可能是威胁,从而不利于行为;3.在一定条件下,个人追求与组织的目标并不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能够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4.人是有责任感的;5.人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现代企业条件下人的能力只是部分得到发挥。
(五)、“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假设,其代表人物为莫尔斯、洛希和伍德沃德。
“复杂人”假设认为,前面几种对人性的假设都是片面的,没有考虑人的个性,需求的差异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即人不只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可能是纯粹的“成就人”,人类的最大需求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复杂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且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2.人的需要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多变的,需要的层次也引人而异;3.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者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构成不一样的动机,人是否愿意为组织目标贡献,决定于他自身需求的状况以及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4.当一个目标达到后,能激起员工的胜任感与成就感,使他们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二、以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一)、“工具人”管理模式“工具人”的人性假设是在管理学尚未形成时出现的,严格意义上说,该假设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性理论,而仅仅只是当时绝大多数管理者思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
管理者往往会把工人视为会做活的血肉机器,付给的报酬仅够工人维持机体生存,而不管工人的精神需要及其他的社会需要,所使用的主要是强制手段,如皮鞭惩罚、饥饿惩罚来实施管理的。
目前,“工具人”假设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一些落后工厂里也还有一定市场。
(二)、“经济人”假设的任务管理模式“任务管理模式”,它的核心是运用工资、奖金等金钱的方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制定恰当的“工作定额”、“合理的日工作量”、“差别记件工资制”,使劳资双方共同创造更大的利润来满足对经济利益的需求。
基于“经济人”的“任务管理模式”有三个特点:1.管理的重点是效率、任务,无须考虑人的情感因素。
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计划、组织、指导、监督。
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有责任只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
3.管理者把金钱当作人们工作最主要的激励手段,对人的工作行为管理主要依靠金钱刺激和严格的制度、法规。
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政策。
(三)、“社会人”假设的参与管理模式所谓参与管理就是在一定程度让员工参加企业管理的讨论和研究,实行共同决策。
基于“社会人”观点的管理有如下特点:1.管理者不应只重视任务完成,还应把注意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
2.管理者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等,而应更注重职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与整体感。
3.在奖惩方面,提倡实行集体奖励,不应只注意对个人的奖励。
4.管理者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要使员工参与管理,淡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
管理者要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了解员工的思想感情,向上级呼吁、反映。
(四)、“成就人”假设的民主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的任务与其说是控制、激励或知道,不如说是媒介,是创造和提供方便。
管理的着重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民主管理模式有如下的特点:1.在激励方式上,由过去的外在激励转变为更多地强调自我激励、内在激励的方式。
即根据每个员工的爱好和特点安排具有吸引力和挑战的工作。
2.在管理制度上,尽可能的下放管理权限,给予员工更多的权力,让员工自治、自决、自控。
3.使员工参与组织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使员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用启发式代替命令式。
4.把管理职能的重点放在创造一个使人能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上。
(五)、“复杂人”假设的权变型管理模式权变管理模式是根据“复杂人”假设而提出的。
它认为既然员工们的需要和动机各不相同,那就应当区别对待他们。
管理者与其把个人间的差异当做一种痛苦事实来接受,倒不如学会尊重这种差异。
当然,这要求管理者要具有足以察觉和鉴别、理解这种差异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基于“复杂人”观点的权变管理有两个特点:1.强调管理要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因人因事而异。
2. 组织机构和管理层次的划分、职工培训和工作分配、工作报酬和控制程度等,都要从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能千篇一律。
三、评析人性假设理论对应的管理模式(一)、“工具人”管理模式“工具人”假设的管理模式是在生产水平不高、管理极其简单的背景下提出的。
管理者完全占据主动,而被管理者完全的被动,在特定的背景下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将人看做机器和工具,忽略了人本身的属性。
(二)、“经济人”假设的任务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相对于“工具人”是一种显著的进步。
它强调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一味的压迫方式,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力主要是人们谋生手段的背景条件下,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着显著作用的。
即使现在也并非全无意义,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奖金制度,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
但是它也有着严重的不足,它把工人看做是机器的附属品,忽略了人更高层次的需求,扼杀了人本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单纯的经济刺激会逐渐失去作用,并且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控制手段容易激起工人的反抗。
(三)、“社会人”假设的参与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相对于“经济人”假设的任务管理模式要进步的多。
它看到了人对于更高层次的需求,让组织成员参与组织不同层次的决策,对人的社会需要的各个方面的行为加以引导,有效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极大的缓解了企业中劳资紧张的对立关系,更重要的是使管理工作从以工作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但是该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的社会需求对管理的作用,相对于“经纪人”假设的模式,“社会人”假设的模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四)、“成就人”假设的民主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是在工业发展到高度机械化的条件下提出的,是对参与管理模式的充实和发展,弥补了后者的不足。
它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重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看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倡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员工不仅有归属感,而且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同时,它促进了管理思想的变革。
该管理模式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现在借鉴的,例如,如何在不违反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为员工创造适当的客观条件,以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又如把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但是它同样过于片面,忽略了经济利益和经济动机对人的作用,抛开了人的社会本质性。
同时它忽视了对现实中部分天生就懒惰而不愿负责任的人的管理。
(五)、“复杂人”假设的权变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核心是强调随即应变,运用得当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得到满足,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有这很好的启发意义。
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单纯强调了人的差异性,并且过于强调各种具体的条件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人的共性。
而且该模式不易操作,对管理者有着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