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复习资料全册内容详细
沪粤版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含目录内容整理好详细
初中物理沪粤版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提纲 (3)一、长度的测量: (3)二、时间的测量: (3)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 (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提纲 (4)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4)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4)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4)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 (5)一、色彩的奥秘 (5)二、光的直线传播 (5)三、光的反射 (5)四、光的折射 (6)五、透镜 (6)六、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6)七、助视仪器 (7)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 (8)一、温度 (8)二、分子动理论 (8)三、物态变化 (9)四、演练现场: (10)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提纲 (11)一、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 (11)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11)三、探究物质的密度 (12)四、点击新材料 (12)第六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13)一、力的概念和测量 (13)二、弹力 (13)三、重力: (13)四、摩擦力: (14)五、杠杆 (14)六、滑轮 (16)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17)一、参照物 (17)二、机械运动 (17)三、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18)四、二力平衡: (18)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复习提纲 (19)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9)二、液体的压强 (19)三、大气压 (20)第九章《浮力和升力》复习提纲 (21)一、浮力的概念 (21)二、当物体放入液体中时,判断物体浮沉情况的方法: (21)三、阿基米德原理: (21)四、浮力的计算方法: (21)五、浮力的利用: (22)六、神奇的升力 (22)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提纲 (23)一、认识分子: (23)二、解剖原子: (23)三、飞出地球: (23)第十一和十二章《简单电路》复习提纲 (25)一、电路 (25)二、串联和并联 (25)三、电流(用字母I表示) (26)四、电压(用字母U表示) (26)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27)六、电阻(用字母R表示): (27)七、欧姆定律 (27)八、串联电路的规律: (28)九、并联电路的特点: (28)十、解电学题的基本方法: (28)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29)一、机械功(用字母W表示) (29)二、功率(用字母P表示) (29)三、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29)四、机械能 (30)第十四章《内能和热机》复习提纲 (31)一、内能及其改变: (31)二、比热容: (31)三、热值(用字母q表示) (32)第十五和十六章《电与磁》复习提纲 (33)一、磁现象: (33)二、磁场: (33)三、电磁感应: (34)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4)第十七和十八章《电功率和家庭电路》复习提纲 (35)一、电功: (35)二、电功率: (35)三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探究实验 (36)四、家庭电路: (36)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复习提纲 (38)第二十章《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复习提纲 (40)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提纲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完整版)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μ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
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完整word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斜 面:滑轮组: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PW=ηW有用W 总= η Gh FL= η Gh FS = Gh Fnh = G nF=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2017-2018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1 希望你喜爱物理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第一位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人,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牛顿:英国科学家,创立了经典力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三大运动定律。
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之父”。
创立了相对论。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2、在国际单位制( 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4、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①1km=103m=106mm=109μm=1012nm;②1m=10dm=102cm=103mm(2)时间单位:①1h=60min;②1min=60s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6、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7、学会估测长度和时间:(1)知道1m的长度:会估常见物体的长度。
(走两步约1m,一层楼高约3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2)用脉搏估测时间: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①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沓纸的厚度为D,②数出这沓纸的张数为n(注:张数不等于页数,一张纸等于两页),③一张纸的厚度d=D/n。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2020年10月整理).pdf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斜 面:滑轮组: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P W t = η W 有用 W 总=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nh = GnF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九年级上册沪粤版物理知识提纲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沪粤版【电学】一、电功: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6、测量电功: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 ⑵“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三电热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4、应用——电热器四生活用电(一)、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完整版)粤沪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m),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3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 m 1 μ m=103nm 1m=106μ m 1m=10 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秒(S) ;其它单位:时( h) 分(min ) 毫秒( ms ) 微秒(μs) 纳秒( ns)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 -3s 1 μ s=10-6s 1ns=10 -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希望你喜爱物理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第一位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人,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牛顿:英国科学家,创立了经典力学,有三大运动定律。
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之父”。
创立了相对论。
测量长度和时间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2、在国际单位制(SI )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 ( dm) 、厘米 ( cm) 、毫米( mm) 、微米 ( μ m) 和纳米 ( nm) 。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 s)和纳秒( ns)4、单位换算关系:(1)长度单位:① 1km=103m=106mm=109μm=1012nm;② 1m=10dm=102cm=103mm(2)时间单位:① 1h=60min;② 1min=60s;③ 1s =103ms;④ 1ms=103μs;⑤1μms=103ns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6、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7、学会估测长度和时间:(1)走两步约 1m,一层楼高约 3m,一只新铅笔长度,学生课桌约85cm(2)用脉搏估测时间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①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一沓纸的厚度为D,②数出这沓纸的张数为n(注:张数不等于页数,一张纸等于两页),③一张纸的厚度d=D/n。
九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大纲
九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知识点大纲回顾回顾,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回顾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这一学期的物理学知识点涵盖了力和运动、声音和光、电学等方面的内容。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计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测量力的工具。
2. 受力情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合力和分力。
3. 运动的原理:引力、弹力、摩擦力等。
4.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5. 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重力、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
二、声音和光1.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消防。
2. 声音的基本参数:频率、振幅、波长。
3. 光的特性: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折射率。
4. 光的像的形成: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电学1. 电的概念与性质:电流、电压、电阻、导体与绝缘体。
2. 电路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器、开关等。
3. 欧姆定律:电压、电阻、电流之间的关系。
4.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大小的影响。
除了学习这些基本的物理知识,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还涵盖了实验和探究的内容。
通过实践和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理论和原理。
在力和运动这一部分,学生将通过小实验来验证牛顿三定律,并学会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踢足球的时候,我们如何利用力的原理来准确地将球踢出去?声音和光部分,学生将进行多个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声音和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影响。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情况,或者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制作简易望远镜。
在电学部分,学生将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并学会使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结合实验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会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路。
总之,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和回顾所学的物理知识,强化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物理,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学的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粤沪版提纲-目录与课本同步内容详细
初中物理粤沪版全册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3)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3)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3)1.4 尝试科学探究 (4)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4)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4)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4)2.3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5)第三章光和眼睛 (5)3.1 光世界巡行 (5)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5)3.4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6)3.5 奇妙的透镜 (6)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6)3.8 揭开色彩的奥秘 (6)补充: (7)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7)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7)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8)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8)4.4 升华和凝华 (8)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8)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8)5.1 物体的质量 (8)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9)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9)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10)5.5 点击新材料 ..................................................................................................................... 10 第六章力和机械 . (11)6.1 怎样认识力 (11)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11)6.3 重力 (11)6.4探究滑动摩擦力 (11)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6.6 探究滑轮的作用 (12)第七章运动和力 (13)7.1 怎样描述运动 (13)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13)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13)7.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4)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15)8.1 认识压强 (15)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15)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6)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17)9.1 认识浮力 (17)9.2浮力的大小 (17)9.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8)9.4 神奇的升力 (18)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8)10.1 认识分子 (18)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9)10.3 “解剖”原子 (19)10.4 飞出地球 (19)10.5 宇宙深处 (19)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 (20)11.1 从闪电谈起 (20)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0)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20)11.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20)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20)11.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20)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 (21)12.1 怎样认识电阻 (21)12.2 探究欧姆定律 (22)12.3 欧姆定律的应用 (22)补充:电阻的串并联 (22)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22)13.1 怎样才叫“做功” (22)13.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23)13.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23)13.4 认识动能和势能 (24)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24)14.1 认识内能 (24)14.2 热量与热值 (25)14.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25)14.4 热机与社会发展 (25)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26)15.1 从永磁体谈起 (26)15.2 奥斯特的发现 (26)15.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27)15.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 (27)第十六章电动机与发电机 (27)16.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27)16.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28)16.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 (28)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 (29)17.1 电能与电功 (29)17.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 (29)17.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29)17.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30)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31)18.1 家庭电路 (31)18.2 测算家庭电费 (31)18.3 怎样用电才安全 (31)18.4 电能与社会发展 (31)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32)19.1 最快的信使 (32)19.2 广播电视与通信 (32)19.3 走进互联网 (32)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33)20.1 存在能源危机吗 (33)20.2 开发新能源 (33)20.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33)20.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3)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1 希望你喜爱物理1、物理学是研究力、电、声、光、热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课堂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只有把握课堂,抓牢“双基”,学习必要的方法,才会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提纲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沪粤版复习提纲答案(全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提纲答案 (3)一、长度的测量: (3)二、时间的测量: (4)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提纲答案 (5)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5)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6)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6)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答案 (8)一、色彩的奥秘 (8)二、光的直线传播 (8)三、光的反射 (8)四、光的折射 (10)五、透镜 (10)六、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1)七、助视仪器 (13)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答案 (14)一、温度 (14)二、分子动理论 (15)三、物态变化 (15)四、演练现场: (18)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提纲答案 (20)一、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 (20)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21)三、探究物质的密度 (22)四、点击新材料 (23)第六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答案 (25)一、力的概念和测量 (25)二、弹力 (26)三、重力: (26)四、摩擦力: (27)五、杠杆 (28)六、滑轮 (30)第七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答案 (32)一、参照物 (32)二、机械运动 (32)三、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34)四、二力平衡: (35)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复习提纲答案 (37)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37)二、液体的压强 (38)三、大气压 (40)第九章《浮力和升力》复习提纲答案 (42)一、浮力的概念 (42)二、当物体放入液体中时,判断物体浮沉情况的方法: (42)三、阿基米德原理: (43)四、浮力的计算方法: (44)五、浮力的利用: (44)六、神奇的升力 (45)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提纲答案 (46)一.认识分子: (46)二.解剖原子: (46)三.飞出地球: (47)第十一十二章《简单电路》复习提纲答案 (50)一、电路 (50)二、串联和并联 (51)三、电流(用字母I表示) (52)四、电压(用字母U表示) (52)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54)六、电阻(用字母R表示): (54)七、欧姆定律 (55)八、串联电路的规律: (57)九、并联电路的特点: (57)十、解电学题的基本方法: (57)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答案 (58)一、机械功(用字母W表示) (58)二、功率(用字母P表示) (58)三、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59)四、机械能 (60)第十四章《内能和热机》复习提纲答案 (63)一、内能及其改变: (63)二、比热容 (65)三、热值(用字母q表示) (66)四、热机 (66)第十五和十六章“电与磁”复习提纲答案 (68)一、磁现象 (68)二、磁场 (69)三、电磁感应 (70)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1)第十七和十八章《电功率和家庭电路》复习提纲答案 (72)一、电功 (72)二、电功率 (73)三、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探究实验 (75)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复习提纲答案 (77)第二十章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复习提纲答案 (81)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复习提纲答案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1mm=103μm 1μm=103nm 1m=106μm 1m=109nm4、特殊的测量方法:(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即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跑道滚动,记下轮子转过的圈数,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用刻度尺及三角板等组合起来测量)。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放”: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紧贴物体且不歪斜,如果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量时,要从某一个清晰的整刻度开始。
(4)“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或者说成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能够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秒(S);其它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ms=10-3s 1μs=10-6s 1ns=10-9s2、测量工具: 古代用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秒表等。
三、科学探究的七个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复习提纲答案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音可以通过话筒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波形图。
声音可以用磁带或光盘保存下来。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且空气能传声。
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的最快,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填早或晚)0.29秒(当时空气15℃)。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6、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等,测量方法是:测出从发出声音至接收到回声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所测距离S=vt/2。
7、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8、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由此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我们怎样区分声音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长空气柱产生的音调低。
2、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3、人感受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4、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也叫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使人愉悦,利于健康的声音叫乐音,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频率高于20000Hz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叫做次声波,它们是人听不见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3、使人感到厌烦,有害健康的声音叫噪声。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减弱噪声主要是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4、可以利用声音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例如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可用于定位、勘察探测、诊断及超声盲人探路器等。
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可用于加工、碎石、清洗精密仪器等。
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答案一、色彩的奥秘1、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绿光照到红衣服上,你看到的衣服颜色是黑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蓝玻璃板看白纸是蓝色的。
4、光是一种电磁波,除可见光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看不见的光。
二、光的直线传播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的物理模型,运用了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3、应用及现象举例: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小孔成像。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比玻璃中快,都比空气中的慢。
三、光的反射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
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在平滑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在粗糙表面发生的反射现象。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的作用有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用于汽车的观后镜,增大观察视野。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用于制作太阳灶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成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即物、像相对镜面对称——正立、等大、等远。
)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玻璃板、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7、平面镜的作图:方法一: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法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A向平面镜引一条垂线AO并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A′O=OA,则A′就是发光点A的像。
方法二: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法如图乙所示,从发光点A分别向平面镜任意引两条入射光线AO1和AO2,再分别作出法线,然后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它们的反射光线O1B和O2C,再将它们分别反向延长后交于一点A′,就是A点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