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 (2).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成瘾的类型
1.网络游戏成瘾:沉迷于网络游戏 2.网络社交成瘾:沉迷于社交网络 3.网络色情成瘾:沉迷于网上色情影片 4.网络信息和网络交易成瘾
小组工作要点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2、相应的预防工作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的特点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2.1性成熟对心理的冲击 2.2青少年的情绪发展特点 2.3青少年的思维自我监控特点 2.4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点
的行为,如开始在家里有暴力行为,敲打或毁坏东西等;
9. 不顾一切也要上网,若父母干涉,非骂即打,不但毫无亲情,甚
至伤害
八级以上,相当严重
亲人、逼父母分居或离婚;
危机
•2016年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数的 79.6%
•据调查,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 (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12.6%-13.8%),约3500万人,青少 年网络成瘾现象带来的危机已经不容忽视
1、网络本身特征-心灵避难所
• 自由度高、匿名性、交互性、复杂性等网络的这些特性综合起来 突出表现为“去抑制性”。
• Joinson 最早提出用去抑制来解释人们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生活中行 为方式的差异。所谓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是指在某种外在因素 的影响下所出现的抑制(特别是社会抑制)作用的减弱,因而行为 比现实生活中更不受约束。
思维的自我监控
思维监控: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 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注定的定向、控 制、调节的能力。(并非自我控制力)
青少年网络成瘾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述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
1.1 青少年的界定 1.2 网络成瘾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
青少年的界定【1】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至17、18岁 这一发展阶段,历时6年,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
11、12到14、15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位于初中阶段
14、15到17、18可称为青年早期,位于高中阶段
什么是网络成瘾?
PIU
• Ivan Goldberg 首先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1997 年在一本杂志上 对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作了介绍。
• 后来 Ivan Goldberg & Davis等人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来代替网络成瘾一词。
是网络成 瘾
3.自己有些控制不住,但在家长的提醒下可得以控制,
对学习己经产生一定;
4. 开始对家长的限制有反感,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
6. 已产生对网络的依恋,一天不上网就不舒服;
7. 与父母有公开的冲突,亲子关系紧张,上网成了生活的主要目的;
8. 对父母强烈厌恶,经常逃学,连续上网,通宵不归。并有其他很 不理智
Young 认为,网络的三大特点导致用户成瘾,并提出 ACE 理论模型
【3】
•Anonymity(匿名性) •Convenience(便利性) • Escape(逃避现实性)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性成熟的对心理的冲击
受到性成熟的影响,青少年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一些与 性相关的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渴望,体会到一种 强烈的压抑。
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它能够阻碍孤独感的产生,尤其是网络社交
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相互作用
• Kraut 等人通过一项追踪研究发现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会导致他们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减少,从而引发他们的孤独感 (1998)。
• Hamburger 和 Ben-Artzi 等人则认 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社交、工 作和休闲等多种功能,因而网络成瘾并不一定会增加个体的孤独 感; 相反,孤独感的增加则会引发更多的网络社交行为(2003 )。
不受限制的网络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这种幻想与渴望, 释放压抑,更容易陷入网络色情成瘾。
2.2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
情绪发展与网络成瘾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心境的变化
孤独感
• 唯有在人际交往里出现; • 是主观的心理体验; • 这种心理感受是不愉快的,令人悲伤的消极情感。
孤独感产生原因
1、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但缺乏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关系 2、与父母关系产生裂痕 3、环境关系变化(调查发现初一、初二孤独感高于初三)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青少年,导致青少年在现实 中的孤独感被不断放大,同时青少年又为了满足这种孤独 感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网络,这可能是产生网络成瘾的原 因之一
国内关于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研究
有研究表明【4】:
父子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地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程度,而且还 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进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 而母子关系只是 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这一结果表明孤独感在 中学生父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而在母子关系 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介绍一种评判标准并了解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
•国内著名的挽救成瘾青少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
结合自己挽救成瘾青少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将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
病症划分为 10 个级别【2】 :
五级以上,
1.偶尔上网,对正常生活与学习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就;可以说
2. 时间比第一项稍长,但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
是指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情况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 于过度上网,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和心理行为功能的损害。
怎样界定青少年网络成瘾?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判断是否上网成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指标【2】: 1.上网时间过长 2.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和频率 3.出现戒断症状 4.严重影响现实生活 5.自我不和谐和人际关系不良等
对母亲来说,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子女的教养和陪伴上,因而 母子关系往往提供着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Videon,2005; 徐安琪,张亮, 2008) 。
1.学习压力 2.环境适应 3.人际关系
焦虑与抑郁
在网络中逃避现实以减少 焦虑及抑郁
2.3思维自我监控的特点
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在接触网络的条件相同时,哪类 群体更容易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