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蔡笑岳版一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条件反射
• 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 而获得的、不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就可 以实现的反射。
• 其反射弧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2)条件反射
• 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 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起来的 反射。
• 其反射弧是暂时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的形成 • 1.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I.P.Pavlov1849--1936) 利用实验所创立的条件反射学 说,是最早研究并提出的比较 完善的条件反射学说,被称为 经典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这是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通过精心 设计的“斯金纳箱”,用白鼠进行实验而提出 来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有其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 历史。
——(德)艾宾浩斯
• 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 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 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 验室,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为什么心理学要研究行为
• 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较普遍的对 应关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活动的外部 表现或客观的物质指标;心理是支配、调控行 为的内在精神活动或观念形式。
心理学研究的模式
心理学研究
推断
行为
心理
概括 总结
指导、调控
心理规律
第二节 心理的本质
• 关于心理本质的哲学探讨 ➢唯心主义心理观:“天下无心外之物”([明]
斯金纳箱
5、两种信号系统
•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 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 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 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容 和源泉
•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心理活动的主观性 心理活动是主体的人的精神活动,带有主体个人的特点。 个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主观世界为中介折射的。 2、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1)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 (2)心理产生后对客观现实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反映客观现实是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 人反映客观事物时要求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满足于现象,这种对本质、 规律的追求反映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调节着人的目的性实践活动。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的本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心理学与教育
•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心理是不 可知的吗?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为什么说“知之深,爱之切”,知、情、意 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 为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
(一)个体心理
•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 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一)人的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围等。 • 大众社会心理:如时尚、流行、舆论、风俗等。
二、人的行为
(一)行为的概念 • 源自文库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它
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
1、情境 • 情境:围绕人的各种刺激的总和。 • 刺激:引发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
各种事物。可分为:
– 外部刺激:物理刺激、社会刺激 – 内部刺激:生理刺激、心理刺激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 心理状态-------注意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个性心理
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社会心理
• 人是社会的动物,总会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种 种社会关系,接受相互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 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现象包括:
• 个体社会心理:如从众、社会促进等。 • 群体社会心理:如人际关系、凝聚力、群体氛
–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反射弧示意图
3、反射的环节:
• 开始环节 • 中间环节 • 终末环节
反射的反馈
• 效应器的活动会重新成为刺激引起反应。
• 反馈的存在说明反射不是单向的一次性 的活动。
反馈模式示意图
感受器
反 馈
效应器
传入N N中枢
传出N
4、反射的种类
王守仁) ➢唯物主义心理观:强调物质第一性
庸俗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分泌物 辨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
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1、脑是心理器官的科学证据 • 动物演化 • 个体发展 • 医学临床案例
2、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构成: •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
2、反应的形式 • 生理变化 • 躯体运动 • 言语活动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 表现形式。
大脑皮层的表面分区
• 额叶 • 顶叶 • 枕叶 • 颞叶
大脑表面的中枢分布
(二)心理的产生方式是脑的反射
1、什么是反射 •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
规律性的反应。 •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
生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 •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 • 反射弧的构成:
•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 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神经元
• 神经元的构成
– 细胞体 – 轴突 – 树突
•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产 生神经冲动
– 传递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 脑干
– 中脑 – 脑桥 – 延髓 • 间脑 • 小脑 • 大脑
• 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 而获得的、不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就可 以实现的反射。
• 其反射弧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2)条件反射
• 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 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起来的 反射。
• 其反射弧是暂时神经联系。
条件反射的形成 • 1.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I.P.Pavlov1849--1936) 利用实验所创立的条件反射学 说,是最早研究并提出的比较 完善的条件反射学说,被称为 经典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这是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通过精心 设计的“斯金纳箱”,用白鼠进行实验而提出 来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有其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 历史。
——(德)艾宾浩斯
• 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 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 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 验室,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为什么心理学要研究行为
• 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较普遍的对 应关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活动的外部 表现或客观的物质指标;心理是支配、调控行 为的内在精神活动或观念形式。
心理学研究的模式
心理学研究
推断
行为
心理
概括 总结
指导、调控
心理规律
第二节 心理的本质
• 关于心理本质的哲学探讨 ➢唯心主义心理观:“天下无心外之物”([明]
斯金纳箱
5、两种信号系统
•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 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的产物, 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 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内容 和源泉
•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心理活动的主观性 心理活动是主体的人的精神活动,带有主体个人的特点。 个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主观世界为中介折射的。 2、心理反映的能动性 (1)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 (2)心理产生后对客观现实又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反映客观现实是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 人反映客观事物时要求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满足于现象,这种对本质、 规律的追求反映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调节着人的目的性实践活动。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的本质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心理学与教育
•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心理是不 可知的吗?为什么?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为什么说“知之深,爱之切”,知、情、意 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 为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
(一)个体心理
•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 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一)人的心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围等。 • 大众社会心理:如时尚、流行、舆论、风俗等。
二、人的行为
(一)行为的概念 • 源自文库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它
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
1、情境 • 情境:围绕人的各种刺激的总和。 • 刺激:引发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
各种事物。可分为:
– 外部刺激:物理刺激、社会刺激 – 内部刺激:生理刺激、心理刺激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 心理状态-------注意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个性心理
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社会心理
• 人是社会的动物,总会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种 种社会关系,接受相互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 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现象包括:
• 个体社会心理:如从众、社会促进等。 • 群体社会心理:如人际关系、凝聚力、群体氛
–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反射弧示意图
3、反射的环节:
• 开始环节 • 中间环节 • 终末环节
反射的反馈
• 效应器的活动会重新成为刺激引起反应。
• 反馈的存在说明反射不是单向的一次性 的活动。
反馈模式示意图
感受器
反 馈
效应器
传入N N中枢
传出N
4、反射的种类
王守仁) ➢唯物主义心理观:强调物质第一性
庸俗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分泌物 辨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
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1、脑是心理器官的科学证据 • 动物演化 • 个体发展 • 医学临床案例
2、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构成: •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
2、反应的形式 • 生理变化 • 躯体运动 • 言语活动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 表现形式。
大脑皮层的表面分区
• 额叶 • 顶叶 • 枕叶 • 颞叶
大脑表面的中枢分布
(二)心理的产生方式是脑的反射
1、什么是反射 •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
规律性的反应。 •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
生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 • 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 • 反射弧的构成:
•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 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神经元
• 神经元的构成
– 细胞体 – 轴突 – 树突
•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产 生神经冲动
– 传递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 脑干
– 中脑 – 脑桥 – 延髓 • 间脑 • 小脑 • 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