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理想国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蕴含的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蕴含的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f362869580216fc710afd0e.png)
柏拉图《理想国》蕴含的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作者:罗琴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1期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其中某些教育思想对于认清中国教育现状,促进中国当代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方式转变有诸多指导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现代启示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306-02柏拉图(公元前427至前 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
他一生著述颇丰,《理想国》对话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是一本综合性的著作,柏拉图不仅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而且论述了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担负领导国家大任的哲学家,即“哲学王”。
他所设想的《理想国》是由哲学王依据宪法统治城邦,而哲学王和护卫者必须通过教育培养才能产生。
此外,还规定了教育目的、教育体制等。
因此,柏拉图不失为古代西方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一、柏拉图主要的教育思想(一)形成教育体系,注重早期教育柏拉图提出了分阶段的教育模式,形成了教育体系。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育内容主要是用适合的故事和游戏来引导儿童的兴趣,陶冶情操。
在普通教育阶段,儿童7岁后进入学校接受文化课程的培养和体育项目的锻炼。
20 岁将接受第一次选拔,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
而高等教育则是国家对极少数具有潜能的人施以高深的教育,经过层层筛选后极少数人成为哲学王。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键在于早期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
”[1]为此,他特别强调以做游戏、听故事、音乐熏陶等形式来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的道德品质。
同时,在教辅材料、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严格挑选、符合法律,以适合引导儿童的优良品性。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afcb3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9.png)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一、概述《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石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想,探讨了正义、政治、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主题。
教育理论占据了核心地位,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理想国家公民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个人灵魂升华和认识真理的必经之路。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和身体素质第二阶段是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第三阶段是数学和哲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智和智慧。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道德的培养和灵魂的升华。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实现灵魂的和谐与完善。
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内涵和价值。
1. 介绍《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逝于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
柏拉图的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真理和智慧,构建了一个宏伟而深刻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他主张通过哲学思辨和内心的修炼,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知,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人们的灵魂境界,使人们更加接近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理想国的合格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他主张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将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https://img.taocdn.com/s3/m/278016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作品,其中探讨了教育思想及道德内核。
柏拉图认为教育对于塑造公民品质至关重要,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智慧与德行。
他提倡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来实现道德内核的建构,认为公平与正义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智慧与德行的统一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键。
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深刻启示,提醒人们应重视道德内核的培养,探索智慧与德行的统一之道。
对道德修养的反思也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借鉴柏拉图的思想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道德内核、柏拉图、公平、正义、智慧、德行、现实意义、道德修养、反思1. 引言1.1 《理想国》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理想国的构想和治理模式,并涉及到了政治、哲学、伦理等多个领域。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被视为其重要内容之一,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于社会和个体道德教育的探讨和建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对青年人的教育、对哲学家统治者的培养等方面内容。
通过教育,他认为可以培养出德行高尚、智慧卓越的公民,从而建构一个理想国家。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完美社会的设想和探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为其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部作品对当代社会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教育体系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反思。
2. 正文2.1 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非常严谨和深刻的。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业,因为教育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体制,因为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灵魂,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智慧和公正的人。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并非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5682f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2.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探讨了政治、道德和教育等众多问题,特别是关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其中的启示。
首先,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统治者”的概念,强调了理智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真理和善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引导社会朝着有序、和谐和美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使其具备智慧、公正和慈善的品质。
其次,柏拉图主张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灵魂,并通过哲学的学习来实现。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智慧的理性部分、勇气和决断的勇气部分以及欲望的渴望部分。
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个体应该由这三个部分相互平衡地组成,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这三个部分得到均衡和和谐的发展。
柏拉图倡导的哲学教育包括数学、几何、音乐和哲学的学习,他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理性和智慧。
数字和几何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音乐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性和想象力,而哲学学习则可以使他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学生的灵魂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此外,柏拉图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程序必须科学和有序。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逐渐升级的阶段,包括体育、音乐和数学等不同的学科,使学生逐渐领悟到真理和善的本质。
柏拉图还提倡学生之间的竞争和辩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教育的目标应该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道德的能力。
此外,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灵魂为中心,通过全面的学科学习来实现。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科学和有序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效果。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0935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e.png)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灵魂的过程,是使人成为理性、公正和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途径。
本文将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灵魂的培养。
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理性部分、感性部分和意志部分。
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协调和平衡的培养。
在理性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强调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使人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在感性部分的教育上,他主张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的开放性,使人能够体验美和善,并对其产生情感共鸣。
在意志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注重道德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人能够具备公正和责任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他认为真理是智慧的根本和目标,而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获取智慧。
在教育实践中,柏拉图主张采取讨论和对话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悟出智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种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德育和公民意识。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他主张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人具备自律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他还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应该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亲身体验并学习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
一方面,柏拉图提出的灵魂的培养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柏拉图强调教育要以真理和智慧为导向,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对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也提出了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思考和挑战。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https://img.taocdn.com/s3/m/e74acb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7.png)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目标。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两个方面对《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浅析。
从教育思想方面来看,《理想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
柏拉图主张采用严格的教育体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统治者,使其能够以公正和智慧的态度来管理国家。
他也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
他认为,人的德行和道德品质可以通过教育来得到完善和提高。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
从道德内核方面来看,《理想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统治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柏拉图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一个人如果无法自律和修身,就无法领导家庭和国家。
他认为,一个道德高尚、懂得公正的统治者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他强调对于统治者来说,道德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他们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引导其他人。
在柏拉图的意识形态中,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是培养合格统治者的关键所在。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格养成。
他提出了“德育优先”的教育原则,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最优秀的。
他强调了对于学生的品格塑造,认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行为,使他们具备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和责任感。
总结来看,《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手段上。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统治者,但他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养成。
他认为,道德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统治者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道德,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质和责任感的社会人员。
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使他们具备健康发展、积极进取的品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完整word)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完整word)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90560d0bcd126fff6050b79.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摘要: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对教育问题的诸多构想,表达了深刻的教育理念,包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对教育内容的严格选定以及对人的天赋的注重,这些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善具有借鉴意义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的学前教育观、终身教育观、音乐与体育教育观、国家教育观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学前教育观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
. “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因此,柏拉图特别重视对儿童和年轻人的教育!在柏拉图看来,讲给孩子的故事要经过严格的审查,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讲已审定的故事,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不应当将神描写得丑恶不堪,并且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儿童和年轻人听!诸神之间的明争暗斗,钩心斗角,宙斯把混合的命运赐予凡人,特洛亚的战争故事,这些都不当讲给孩子听!&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物之因’,神只会为恶而惩罚!儿童最初接受的故事应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三$终身教育观柏拉图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分阶段的终身教育模式!7岁之前的儿童用适合的故事和游戏引导他们的兴趣陶冶性情!7岁之后进入学校接受文化课程的培养和体育项目的锻炼!!" 20岁接受第一次选拔,理性高超者得以继续深造,理性平凡,但是有军事天赋的人将接受培养成为军人30岁接受第二次选拔,用辩证法考试他们,之后15年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实践,积累治国经验!!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的时代,尤其是当代知识爆炸和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知识的老化现象日益严重,要求我们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四$音乐与体育的教育观柏拉图特别重视对人的音乐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教育要先教音乐后教体操,将故事包括在音乐里)在他看来,教育大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体操来锻炼他们的体格;另一方面是用音乐来陶冶他们的灵魂)先从音乐教育入手,然后再以体操训练为后续)柏拉图说:&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这里的音乐教育指的是文艺教育!音乐教育能培养人威严%礼仪和勇敢的品质,因此城邦要建立严格的音乐审查制度!音乐的内容要是美好的事物!吕底亚的乐曲是要被禁止的,因为它使人心怀愁苦,伊奥尼亚的乐曲也要被禁止,因为它是靡靡之音!只有代表勇敢和节制的音乐才能被接受!儿童时期注重健康%理智的音乐文艺熏陶,&节奏与和谐侵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才能懂得对优美事物的欣赏,对丑恶的事物感到厌恶,才能明辨是非,追求智慧这里音乐是包括文学或故事,教育好比给小孩讲故事开始)音乐本身是没有什么害处的,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工具时,就会成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一点点地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里去,以此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再渐渐地扩散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国家的政治制度)体育运动,柏拉图说的是对身体的训练,是另一项教育内容!音乐和体育代表人的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只懂音乐忽视体育锻炼使人软弱和怯懦,单一的注重体育运动而较少接受音乐文艺熏陶则使人野蛮和粗暴,只有两者兼而有之,彼此和谐,才使人温文而勇敢,而柏拉图要培养的就是这样两者和谐发展的人!柏拉图认为体育训练也要从儿童抓起,而且要在音乐文艺教育之后进行,&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制达到最好’!体育锻炼是相当严格的,人要有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作息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酗酒,吃烤肉而不吃炖肉,不吃甜食,饮食简单,因为复杂的食物更容易使人产生疾病!柏拉图相信&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五$国家教育观柏拉图不是一个为学问而学问的教育家。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baf8e472b160b4e767fcfff.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等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
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
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
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其中我们选取他的教育来解说。
一、学前教育观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
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
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
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
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探究和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探究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6ec015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0.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探究和启示一、本文概述《理想国》作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与治理原则。
在教育领域,柏拉图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深邃洞察力的观点,这些观点至今仍对全球教育体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并通过分析这些思想的内涵与启示,以期对现代教育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文章将首先概述柏拉图的教育观念,包括其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论述,随后将探讨这些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尤其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强调教育公平与公正等方面的启示。
通过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深入挖掘,本文旨在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教育的视角,以期推动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他通过构建一个理想的政治社会,来阐述其对教育的全面看法和深远设想。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构建离不开优秀公民的培育,而优秀公民的塑造则依赖于完善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行的公民。
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勇气和欲望三部分构成,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通过哲学的追求,使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实现灵魂的和谐与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柏拉图特别重视数学、几何、天文等学科的学习,认为这些学科能够训练人的思维,提升人的理性能力。
柏拉图提出了分阶段进行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人的年龄和心智发展阶段来安排,分为早期教育、音乐教育和哲学教育三个阶段。
在早期教育中,柏拉图强调要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在音乐教育中,他主张通过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质;在哲学教育中,他则强调要通过系统的哲学学习,引导孩子探索真理,追求智慧。
柏拉图要有还强调了教育者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者不仅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还要具备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能力。
(完整word)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完整word)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f32b6c5f111f18582d05a78.png)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摘要:希腊大哲学家兼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
它对于我国教育的改革特别是长时期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水平滑坡、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等问题的解决颇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现代启示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著述颇丰,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他最主要的著作《理想国》既是一部哲学名著,也是一部社会思想方面的精典,一直是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在这本著作中,柏拉图广泛涉及并讨论了包括哲学、道德、民主、国家、教育等在内的许多问题。
柏拉图除了阐述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外,还探讨了城邦公民教育的制度、方式等社会思想范畴内的问题.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理想国》)。
”或许,爱默生的这句话多少存在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正如一句话所说,“柏拉图因《理想国》而名垂千古,《理想国》因其思想而震古烁今。
"柏拉图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是空前的,主要阐释的就是柏拉图为人类提供的一套系统的至善至美的教育理论。
他提出教育要从小开始,要用音乐与体育培养儿重的素质,提出不要从功利出发学知识,而要以追求真理和知识为学习目的,强调品德教育和灵魂转向,要用辩证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
一、柏拉图的生平简介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20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8年.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
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其一生著作颇丰,所著内容多以对话体出现,他的精神和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阿尔福莱德·诺尔特怀特海所说的“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可以说是对柏拉图思想最富价值的概括。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https://img.taocdn.com/s3/m/8481e9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c.png)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两个方面对《理想国》进行浅析,探讨其在当代教育和道德实践中的启示和价值。
一、《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首次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即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在这一理想的国度中,教育被赋予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整个政治体系的基础。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品德和高尚道德的统治者和公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完美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国家。
教育是《理想国》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柏拉图通过对话形式,描绘了一个教育制度的全景图,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
他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为先:柏拉图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品德。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和公民。
他提出了“哲人统治者”的概念,即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最优秀的统治者,而哲学家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德育和品德培养。
2. 个性化教育: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应当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统一的普及教育。
他主张“铸剑者”教育计划,通过早期的职业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卫士和统治者,以及“哲侠者”教育计划,培养出具有哲学智慧和军事能力的统治者。
3. 知识和智慧的培养:柏拉图主张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智慧和知识的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只有经过哲学教育的人才能具备智慧,才能在处理政治和社会问题时,不会受到个人私利的干扰。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教育应当以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
教育应当尊重个体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教育应当注重知识和智慧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技能。
这些思想和理念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浅析《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cd4c01749649b6649d7471d.png)
浅析《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摘要:柏拉图不但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系统论述教育思想的第一人。
理想国以培养哲学王为核心,全面展开对公民的教育,从而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
从培养公民的早期教育开始,其教育一直贯穿公民终身,对公民进行逐层选拔,最后培养出真正统治城邦的理想国。
柏拉图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早期教育;终身教育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早逝,其继父是雅典政治家,这种家庭环境对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柏拉图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亲眼目睹了雅典民主制度的腐败,战后斯巴达建立的"三十僭主”寡头统治使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成为言论自由权的第一个殉难者,他的死使柏拉图也痛彻的意识到其所生活时代的城邦制度的衰败已无可挽回,想要在城邦中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也是极其困难的,要挽救城邦的衰落就必须使真理和绝对的权利结合起来,但光靠真理是行不通,力量是极其软弱的。
于是就需要代表最高智慧和拥有绝对权力的哲学王来进行城邦统治。
在这样的背景下,柏拉图试图去构建一个以哲学王为核心的理想国,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
一、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早期教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3岁)的儿童是心理发展的最低阶段,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智力开始发展。
在孩子的生命初期他们的大脑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对生命后期的个人活动起着关键作用。
生命初期阶段是孩子性格、思维养成、潜能激发的最佳时期。
柏拉图在书中就谈到:“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所以在生命初期阶段对儿童的教育内容必须是善的美好的东西,使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好的教育,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谐美好的思想,为个人正义的形成打下牢固的基础。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体系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eeebb72f242336c1eb95ecd.png)
线喻 P268
“线喻”(P268)
柏拉图提出人的四种灵魂状态从 高到低依次为:理性、理智、信念、 想象。(P271)在第七卷中又把第三 部分和第四部分合称为意见,把第一 部分和第二部分合称理性,并说意见 是关于产生世界的,理性是关于实在 的。(P300 )
“洞喻”(P276) 柏拉图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 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他把 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且在上面看见 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 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在可知 世界中最后看到的是善的理念,它 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 原因,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 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是真理 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
美德
理论基础
伦理学 人性 哲学
灵魂 理念
理 想 国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制度 教育对象 教育作用 教育方法
美德主要内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智慧:柏拉图认为,智慧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美
德,“由于它的少数人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的 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 有的知识,并且,如所知道的,唯有这种知识才 配称为智”。他认为能够适应统治任务,具有治 国才能的,只能是哲学家。他指出,除非哲学家 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 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才能严肃认真地追求 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在他看 来,国家只能对极少数具有所谓金质潜能的年轻 人进行专门的教育,培养其智慧的品德,最终使 其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哲学王。
3.算术:用力将灵魂向上拉,并迫使灵魂讨论纯数本身(P289) 4.几何学:帮助人们较容易地把握善的理念(P291)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5.天文学:讨论运动中的立体的,并且对农事、航海、行军 作战等有用(P293)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成为了后来的“四艺” 柏拉图认为各门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这些学科的学习——辩证法之前所必须先学习的。P297) 上述的学习科目帮助完成这个灵魂转变过程。
(完整word版)理想国 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完整word版)理想国 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8d2ef3fad6195f302ba66e.png)
作为西方早期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更是为西方学人推崇,研究者甚众且成果颇丰。
本文拟从教育思想方面,评析柏拉图在该书中的有关论述,并探讨今日西方教育思想之成因.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邦由盛转衰时期, 他目睹了当时雅典的内忧外患。
身处乱世,历经动荡,他一度想从政的理想幻灭了,但是他仍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计划纲要,试图找到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式,以挽救希腊城邦的颓势。
在这种情况下,柏拉图写作了《理想国》.在书中,他呼吁必须“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的灾祸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这一点,他深具自信,并以严密的逻辑进行了翔实的论证。
柏拉图展幵论证的起点范畴是“正义"和“不正义"。
在他看来,“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了节制、勇敢、智慧等品质,这样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
而国家和个人是相类似的,国家分成三部分(统治者、被统治者和辅助者、个人也相应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
“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一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并且“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谐的整体”,“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
而“不正义”则是指国家中的三种人、个人心灵中的三个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之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一切的邪恶,正就是三者的混淆和迷失”。
简言之,“正义”是柏拉图建立一个理想国家的原则,在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形成有秩序、和谐的城邦。
而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要最大可能地接近正义的标准,接近理想状态,就必须依靠哲学家来治理,因为他们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他们爱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们。
柏拉图_理想国_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柏拉图_理想国_的教育思想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7f26a2f453610661ed9f4d7.png)
施“科教兴国”战略 。因为只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上来了 , 经济才会腾飞 ,人民才会逐步共同富裕 ,国家才会逐渐走 向富强 。因此 ,我们确立人力资源是国家“第一战略资源” 的教育观和发展观 ,既是历史的经验 ,也是现实的要求 ,更 是未来的需要 。
迫劳累对身体无害 ,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是不能在心灵上
为良好的培养和教育造成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 责指挥战争或甚至适合青年人干的公务 ,让他们可以在实
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 ,产生出比前代更好的体质 ,这有利 际经验方面不低于别人 ,还必须让他们在这些公务中接受
于别的 目 的 外 , 也 有 利 于 人 种 的 进 步 , 像 其 他 动 物 一 样 。”[1]138 总之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能否建立 ,关键在于教 育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
一 、柏拉图教育制度的基本思想
乎理性 ,但要看见善的理念 ,必须掌握灵魂转向的技巧 ,
“知识是每个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 ,而每个人用以学习
重
柏拉图设计的教育制度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 ,总 的器官就像眼睛 ……,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但即使是用今天 界 ,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 ,观看所有实在中
(二) 非常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
考验 ,看他们是否能在多种诱惑面前坚定不移 ,或者 ,看他 们是否畏缩出轨 。”[1]309 由此看来 ,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哲 学家应为政治家 ,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 牙塔里钻研和囤积知识的书呆子 ,而应该学以致用 ,付诸
根据教育的两个目的 ,柏拉图把教育分为两类 : 一是 实践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 ,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
因为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 景下所产生的世界生态环境 、宗教文化意识冲突等具有重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8cca0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e.png)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品之一,讨论了许多政治和哲学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关于教育的理想化思想。
该文章主要探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将其付诸实践。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教育哲学,强调每一个人应该通过教育得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学习一些和实际生活无关的东西。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在柏拉图的眼中,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学术教育,还有一个是让学生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良民的德育教育。
其中第二个方面被认为更为重要,因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并有助于个人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柏拉图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培养职业技能,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品格和人格素质,使之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柏拉图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国家的未来带来发展。
实践中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哲学、数学、音乐和艺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
教育系统包括由年轻人和成年人组成的两种类别。
成年人的教育是提供权力和领导技能的地方,为政治精英提供培训和美德。
而年轻人的教育则为未来的领导者提供技能和知识。
年轻人的教育阶段是从出生到30岁(对男性)或20岁(对女性)。
总的来说,在柏拉图的教育哲学中,必须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成长,而不仅仅是个别人的升级。
这种教育必须专注于实际生活的应用,而不是抽象的理论。
必须把这种理念付诸实践,以确保所有人都获得了最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要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必须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式的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其次,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有能力激励学生。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https://img.taocdn.com/s3/m/22ae5d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9.png)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探讨了教育的理念及其道德内核。
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提出了他对教育的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灵魂,通过哲学对话和良好的教育方法实现。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这种道德内核体现在教育中,通过培养美德和智慧来实现个体的完美。
柏拉图也探讨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分析《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柏拉图的价值观,并从中汲取启示,为当代教育提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思想, 道德内核, 教育目的, 政治, 社会影响, 价值, 启示, 当代教育,引言, 正文, 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探讨政治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著作。
作为古希腊哲学的经典之作,《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古希腊的城邦社会中,教育被视为塑造公民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严格的教育体制培养出具有智慧和道德品质的完人。
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注重培养理性、勇气和节制等德性,以确保公民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个体的德性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整个城邦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他认为,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公民间的平等和谐,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理想国》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价值。
通过对教育的深入探讨,柏拉图启示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更是整个社会进步和和谐的基石。
在当代,我们也可以从《理想国》中汲取智慧,探讨如何构建更完善的教育体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柏拉图对教育的理念柏拉图对教育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
(完整word版)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完整word版)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c69a839195f312b3069a561.png)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在理想国中,教育问题很重要“理想国”共十章,第一、二两章讨论公道正义的问题.因为在柏拉图的理想中,国家的建立是为求实现公道正义, 所以这两章概括了全书的主旨, 指出了教育工作的目标。
从第二章后半开始,连续几章谈论教育问题.约略加以划分,第二章后半和第三章为一组, 讨论卫国者的教育,也是执政者的初级阶段教育。
第五章讨论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
第六章和第七章为一组, 讨沦哲学家的培养, 也就是执政者的高级阶段教育。
第四章谈论教育的效能与领导, 还谈及节制、勇敢、睿智、正义诸德的意义。
这几章都属论述教育的重要部分。
其余第八、九两章谈论政体, 第十章淡论艺术, 和教育的关系也相当密切。
足见“理想国”包含着柏拉图教育哲学的全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希腊世界正从其“黄金时代”走向衰落,天灾与人祸造成当时希腊经济崩溃,政局动荡,道德沦丧。
文明的失落、辉煌不再,使得“城邦重建”成了公元前4世纪的人主要思考的问题,柏拉图在继承苏格拉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个思维上的理想国。
柏拉图提出:要么让哲学家拥有统治城邦的权力,要么让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建立一个“没有堕落、没有贫穷、没有暴虐、也没有战争的社会”,才能重建城邦的秩序,因为只有“爱智”的哲学家才能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拥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知识”,拥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德行”,并“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建立一个“辅助者、生意人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的正义的城邦,而“哲学家"的造就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于是,在柏拉图看来,重建城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教育来造就“哲学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哲学家"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
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论"构成有形事物的理念是事物存在的依据,是永恒不变的。
何谓“善的理念"?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六卷用“太阳”来比喻它。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9a9e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b.png)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其著作《理想国》是他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实施三个方面,对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让我们来探讨柏拉图对教育的本质的思考。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培养美德和理性。
他认为人的灵魂具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欲望部分、意志部分和理性部分,而教育的任务就是使这三个部分达到和谐统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三个灵魂部分的协调发展。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他提出了教育的种种制度,如严格的选拔制度、禁止艺术作品中粗俗的描绘等,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道德高尚、理性丰富的公民。
柏拉图对教育的目的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灵魂的升华,使人的内在品质得到完善和提高。
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出智慧和美德,并且使人们有能力去寻求真理和美好。
他强调道德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道德的教育,才能使人们真正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在他的理想国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具有超凡智慧的精英人才。
柏拉图对于教育的实施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主张通过音乐、数学、体育等学科的学习来培养人的灵魂。
音乐教育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和情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高。
他还提出了著名的“观念教育”思想,即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追求,培养学生的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呈现事物的本质,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观。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高远的,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的培养、智慧的追求,注重音乐和观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过分理想化、忽视个体差异等,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在后续的教育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国》的教育思想2005151 赖水随在古代和中世纪,由于科学还没有以独立的形态出现,而是混合成为一个整体,哲学家又往往是教育家。
柏拉图也是如此,他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著作,那个时候也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教育哲学,可是在他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却充分彰显出了他的教育思想。
通过过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柏拉图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
一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哲学思想1.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即每一具体事物都有其名,凡是同名的事物都有其共性,这一共性是具体事物依据的原理,存在的根据,这就是柏拉图“理念”论。
2.柏拉图的认识论和知识论柏拉图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其哲学本体论“相”论之上的。
他认为,对每一具体的认识所得到的仅仅是意见,而不是知识,只有对“相”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
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3.柏拉图的政治学说3.1柏拉图的正义论柏拉图将正义定义为:“每个人都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心灵的各个部分(理智、激情、欲望)各起各的作用,领导的(理智)领导着,被领导的(激情、欲望)被领导着[1](P154)3.2“哲学王”思想柏拉图提出,要改革贵族政治,实现正义的国家——理想国,最根本的条件和途径就是哲学家当国王。
实现哲学王的目的是让有知识的奴隶主贵族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3.3城邦及其理想国家的制度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这几种美德之间应该形成一定的关系,即智慧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因素,勇敢和节制服从智慧的指导,他们分别代表统治者、护卫者、劳动者,这3种人各就其位,各尽其责,3种美德以及城邦中的3个等级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正义之所在,这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中任何人不得拥有任何私有财产,实现共产制度,取消家庭,实行共妇、共子,不准把公有的东西说成“这是我的”。
4.柏拉图关于人的学说4.1关于人的等级性的思想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情欲3个部分组成,相应地,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3种品德。
他把全社会的人分成金、银、铜铁3类,各类人皆具有相应的品德和职能。
第l类人是用金子做成的,通晓“善”的理念,具有智慧的品格,有更多的闲暇去掌握治国的知识和才能,是国家的统治者。
第2类人是用银子做成的,其品格是勇敢和意志,应担当保卫国家的重任。
第3类人是用铜铁做成的,其品格是节制,他们处于社会最下层,是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为国家提供产品。
同时柏拉图也相信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
金银父生铜铁子,铜铁父生金银子,那么就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4.2男女平等的思想柏拉图打破了古希腊人轻视妇女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妇女和男子一样可以担任统治者和辅助者的观点。
“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
根据自然,各种职务,不论男的女的都可以参加。
只是总的说来。
女的比男的弱一些罢了”[1](P215)。
柏拉图主张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给女子与男子同样的音乐、体操教育和军事教育,女子也可以在健身房里赤身裸体地和男子一起锻炼。
二.教育思想基础——教育哲学在柏拉图看来教育不仅是选拔哲学王的过程。
同时也是鉴别人才,培养道德的一种方法。
惟有通过教育。
才能使人民培养道德与学识,而使每个人的内心不期而然地合乎正义,城邦里的任何人都必须经过教育和培养。
1..教育的本质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
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1](P143)。
他把人用于学习的器官比作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向变化世界,直至他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
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1](P277)。
教育就是要“想方设法努力促使灵魂转向”,使心灵排除可见世界变幻无常、纷纭莫测的干扰,从感性事物中解脱出来。
使心灵纯化,转向真理,转向善的理念,去认识理念世界。
柏拉图注意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
把教育看作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
他主张对统治阶级适当的教育是政治的主要工具,必须依靠教育防止统治阶级的退化。
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奴隶等级制度的需要。
柏拉图极力主张对儿童进行善的教育。
只把那些好的正义、勇敢、节制的知识教给他们,这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维护奴隶制政权。
2.教育的目的论柏拉图关于教育目的之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
柏拉图一直在追寻的乌托邦——理想国由3个阶级的人构成。
即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
这3种人要各司其职,每个公民按其天赋各做各的事,不相互干扰,各安其位,各从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人民就成为正义的人民,国家就成为正义的国家。
教育的目标定格为建立理想之国,实现正义之国。
在这个总目标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爱学习和爱智慧”的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和卫国者,塑造灵魂的内在和谐。
教育就是要培养接受“理念世界”,认识最高主宰——善理念,具有高贵的品德修养,爱国爱民的统治者。
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在孩子们身上培养音乐的机敏与身体的灵巧;不是通过神话以及诗歌中的神与英雄作为榜样。
以提高青年人的热情和精神;也不是通过神话以及诗歌中反映的人类生活来培养政治的和实践的智慧。
柏拉图根据其哲学的基本理念,主张要培养善的理念,就要让认识相,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知识。
它不是去告诉人们相是如何的。
而是要使人的灵魂从关注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
教育的过程就是灵魂的转向过程,逐渐脱离可见世界,向上升到相界,获得相的知识。
2.3教育阶段论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实践是柏拉图教育阶段论的基础,受到那时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把人受教育的时间分成了几个阶段,并且从教育组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分别对各个阶段进行了阐释。
首先是幼儿教育阶段。
柏拉图认为“凡事开头最重要。
特别是生物”,那么对人的教育培养应该从幼儿时代开始。
因为人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形式,就塑成什么形式。
所有的幼儿从开始就由政府负责保育和培养,幼儿阶段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并通过游戏的精神去感染他们的心灵。
然后,从10岁开始学习初等知识,主要是音乐和体育;到了21岁的时候,学习高等科学知识,主要是算术、几何学和其他预备性科目,直到31岁,才正式学习辩证法,5年过后,参加实际工作锻炼。
到5岁上,那些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
在剩下的岁月里,他们得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但是在轮到值班时,他们每个人都要不辞辛苦管理繁冗的政治事务,为了城邦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不是为了光荣而是考虑到必要。
这也体现了柏拉图的终生教育的思想。
2.4道德教育论和艺术教育论思想家们认为社会之所以衰败是由于人们的道德沦丧。
而道德沦丧又是因为教育的不当引起的。
柏拉图的道德感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只有对最高善的认识才能够确保行为的道德性。
如果不知何谓善,何谓不善,懵懂糊涂地跟从先例或习俗行事,即使能中规中矩,也不算是道德行为。
“善”是柏拉图在伦理道德上追求的最高目标,“善”的养成又必须依赖于知识的掌握。
虽然柏拉图在批判诗歌、故事、音乐等对人道德形成的不良影响,但是他也很注重通过音乐和诗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柏拉图主张只有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才被视为有教养的、值得尊重的人。
城邦道德状况的好坏,公民精神状态的优劣,都要归于诗歌艺术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除了法律等严格的行为规范外,人们耳濡目染的艺术是人道德观念赖以形成的最重要途径。
凡是倾向于使人的审美情趣变得高尚的东西,就同样会使人的道德修养提高。
柏拉图主张用音乐来陶冶人的灵魂,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友爱,道德律令,永生观念”的道德观念。
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所以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柏拉图的眼中是基本的教育。
他认为接受音乐教育能够使“节奏”与“和谐”深深地侵入人的心灵,变得温文有礼,就会厌恶丑恶的东西,赞赏优美的东西,使人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
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而更主要的是锻炼“心灵的激情部分”,培养勇敢的心理品质。
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结合,最终能够使人的心灵和谐发展,形成高尚完美的品格。
三.教育思想——教育主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教育哲学基础上的,从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知道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的设想1.1学前教育儿童在3岁以前,由女仆专职负责饮食起居;教育则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
3—6岁的儿童要集中到神庙的儿童游戏场上,由国家选派公民监督教育,饮食起居由女奴负责。
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做游戏、学音乐等。
柏拉图对幼儿教育很重视,认为讲给幼儿的故事要经过挑选,剔除不健康的;应选择那些能激发幼儿勇敢、正义和高尚品德的故事。
在组织游戏时,方式和内容要有精心的安排,不要经常变化,否则会影响其成人时对国家和法律的忠诚。
1.2普通教育柏拉图提出了强迫儿童受教育的主张,儿童6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这些学校的学习内容很丰富: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情感和道德,发展儿童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形成节制的品德。
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
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是柏拉图的首创,被称之为“后四艺”。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
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
1.3高等教育国家对极少数具有金质潜能的奴隶主子弟施以高深的教育,从20岁至30岁这十年内以研究哲学,即辨证法为主,兼学“后四艺”。
但这个时期学习后四艺的目的与军人的学习目的不同:军人的学习是为了应用;而现在的学习则是为了锻炼思维,为了使思想接近世界最高的理念——神。
辨证法是所有内容中的统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