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层原因

合集下载

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延续至今

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延续至今

浅析中华文化延续至今的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唯一能够延续至今的文明。

其它三大文明都已经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逐渐走向消亡。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来糅合了许多民族而构成的庞大民族,它本身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但是是以一个主要民族为中心,不断同化其他民族,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中华民族。

这个中心民族在汉朝前被称为夏族或华族,汉朝之后则称为汉族。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虽然几经磨难,但是却能够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并创造出令人称赞的文明。

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拙见。

1.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位居东亚大陆的北温带,气候适宜,天灾较少,资源丰富。

而且土地大部分是陆地为主,这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比另一个文明古国——雅典,雅典拥有许多小城邦,且岛屿众多,这种地形直接导致了雅典文明不能在一个集中的区域中共存,而是在各个城邦持续不断的战争中不断分裂,消弭殆尽。

另一方面,中国的东面为大海所阻,东北一带高山连绵,西北是沙漠之地,西南是横贯的山脉,散居在中原的边区都是些文化落后的民族。

如突厥、蒙古、女真等,而完全把中原征服的只有女真(金)、蒙古(元)、满(女真后裔,清)。

但是,这些都属于野蛮征服文明的过程,结果是被文明同化。

举个例子来说,蒙古建立元朝之后,他们在北京附近把大批的良田变成牧场,以企图推行草牧部落文化,发现根本行不通,另外,中原地区温暖的四合院更适合居住,有了暖炕谁还茹毛饮血啊。

于是他们慢慢地适应并向往中华文明,华夏民族就是在这个隔离的中心,自我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外来先进文明很难进入。

这使得中华文明在发展中能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独立性。

2.从经济上讲,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促进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这一点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经济都是领先于世界的,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浅谈中国文化为什么经久不息

浅谈中国文化为什么经久不息

浅谈中国文化为什么经久不息?一、引言任何科学理论,文化知识都在遵循一个原则向前发展着:用则宝,弃则废。

纵观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不外乎古、今,有、无属性四象。

我们可以称其为:无古无今,有古有今,有古无今,无古有今。

其实说中国是有古有今的文化传承之邦,只是相对于古巴比伦的远古文明的消失,古埃及,古印度远古文明的传承中断而言的。

中外历史学家们,对于这古今文化的变迁与远古文明的失传原因大多归结于外族入侵与国家灭亡。

但是,它并不是远古文明失传的根本原因。

因为中国也曾经受过外族侵略,如元朝,清朝,同样是汉族受到外族侵略后而亡国。

宋亡而元出,明亡而清出。

但是,国亡文化犹在,文明传承不仅仅没有中断,反而越更加丰富多彩。

二、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原因(一)天然地理因素一种文化所占据的地理体量,从最原始的意义上决定着这种文化的能量。

中华文化体量足够庞大。

与它同时存在的其他古文明,体量就小得多了。

即便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所有文化发祥地的面积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中华文化的摇篮黄河流域。

如果把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的文化领地都标上,那就比其他文化领地面积总和大了几十倍。

中华文化不仅地域辽阔,且从地形、地貌到气候、物产都极为丰富、极多差异。

永远的山重水复,又永远的柳暗花明。

一旦踏入不同领地,就像来到另一个世界。

相比之下,其他文明领地,在生态类别上都比较单调。

在古代,文化的地理体量由边界来定。

中华文化的巨大的体量四周,还拥有让人惊惧的围墙和隔离带。

一边是地球上最密集、最险峻的高峰与高原,一边是难以穿越的沙漠与针叶林,一边是古代航海无法战胜的大海,这就构筑成内向的宏伟。

这种内向的宏伟,让各种互补的生态翻腾、流转、冲撞、互融。

这边有了灾荒,那边却是丰年。

一地有了战乱,可以多方迁徏。

这种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潜藏着可观的集体能量。

由地域的体量转化为集体的能量,集体的能量是无与伦比的。

正是这一层层的地域体量和人体能量,最终积蓄成为巨大的文化能量,把长寿的希望许给了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能传承5000年的原因

中华文明能传承5000年的原因

中华文明能传承5000年的原因
中华文明能够传承5000年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华文明有着较为完整和深厚的历史记录和文化积淀。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君主都非常重视文化和教育,历史上的治理者也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历史文化的积淀为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2. 文化的融合和包容:中华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吸纳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特点。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包容性使中华文明得以广泛传播和持续发展。

3. 优秀的思想体系:中华文明培育出了众多优秀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等,他们提出了许多深邃的思想理论和道德伦理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优秀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智慧支持。

4. 文化的连续性和更新:尽管中华文明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华文明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和改良,使得它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这种文化的连续性和更新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并在变革中焕发新的活力。

5. 社会制度的稳定: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制度相对稳定,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这种社会制度的稳定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有序的环境和保障。

中华文明能够传承5000年的原因是由于其厚重的历史底蕴、
文化的融合与包容、优秀的思想体系、文化的连续性和更新以及社会制度的稳定。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持久传承。

中华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

中华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

中华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

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

这些优势和强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

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 ... 化。

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

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

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

浅析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

浅析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

浅析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 过去曾长期称作黄河文明。

近些年考古发现一再证明, 华夏大地上另一条大河长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中华文明的多源性已在学术界得到共识, 因此, 黄河文明改称中华文明或华夏文明更符合实际。

中华文明究竟诞生于距今3000年, 5000年抑或8000年, 久无定论。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 中华文明产生于5000年前的结论得到确凿证据。

文明源头在远远早于商代的黄帝时代。

中华文明文字的书写材料与古埃及文明的纸草、苏美尔文明的泥版不同, 最初用的是刻骨纪字。

后来用简(南方用竹简, 北方用木简) , 商代即有简册(若干简连在一起成为书册)。

至于帛则是与简同时使用的较贵重的书写材料。

中华文明在其早期阶段就是一个独自演化而成的各科齐全的完整体系, 并有着其余三种古文明不具备的许多特点。

探讨这一古老文明延续几千年至今还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 是今天的我们前对古人后对来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而且对其继续发展, 继续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贡献有所裨益。

中华文明所以能连绵不断五千年延续至今, 不是一种两种而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诸如民族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

但首先应该是文明本身的。

中华文明有异常雄厚的基础。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亦即文明以文化作为自己的基础和底蕴。

文明在文化的基础形成产生后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可能而继续发展和提高, 从而意味着文化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

中华文明的雄厚基础首先在于, 它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两大地区高度发达的史前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这两条大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尤其是中、下游地带的大量新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遗存就是最好的证明。

例如黄河流域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长江流域有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等。

所谓雄厚基础还应包括华夏大地上的众多民族和数量相对巨大的人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产生于
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从古代的先秦文化到汉唐文化,再
到宋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文化,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智慧与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体系。

2.多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中华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
流产物。

中国地域广袤,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发展。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和互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样
性和繁荣。

3.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塑造了中
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4.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中华文化有许多经典著作,如《论语》
《尚书》《大学》等,这些经典著作代表着中华文化思想
的精华和智慧。

这些经典不仅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也
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基础。

5.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持续影响: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如仁爱、礼节、忠诚、孝顺等,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得
到了广泛的传承和持续的影响。

这些传统价值观贯穿了中
国历史和现代社会,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社会关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多民族的融合和交流、儒家思想的影响、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持久魅力。

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

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

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摘要:世界上古老的文化相继消亡。

只有中国文化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问断过的。

这与中国的农业文明有关。

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同化与多样性的特点,民族大融合和宗法制伦理血缘关系以及宗教哲学思想的互补、半封闭的地理环境等是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

中国文化追求和谐,崇尚科学发展,在如今的经济危机中越发显示出其卓越和旺盛的生命力。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必将使人类走出困境。

关键词:中国文化;长盛不衰;原因;研究记得有一次余秋雨先生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咏乐会”节目时,言及近来学术作为。

他说研究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很有意思,并论及中国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在于不远征。

笔者颇多感慨。

研究中国文化,不宜像时下那样在局部末节作精雕细刻、发微求著的研究。

而宜从宏观层面、历史视角来审视我们广博深邃的文化,要具有大文化的概念;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很多,“不远征”只是其中一个外在的表象而已,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谈及自己的一点心得,与余秋雨先生商榷,并求教于大方,以期解开中国文化长盛不衰之迷,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早期,的确有许多古老的文明存在并兴旺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比较通俗的说法有四大古文明古国。

即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些文明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都被外部力量无情地摧毁了,惟独中国古代文明长盛不衰,未曾出现断裂现象。

尤为令人惊奇的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到今天。

不仅不见衰败之征兆,反而愈显其旺盛的生命力。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危机仍在全球蔓延的时代,古老的中国在异化的西方文化面前,在应对金融危机之时所呈现的坦然与从容,使傲慢的西方人不得不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东方,来审视和学习中国文化。

西方人惊奇地发现,在他们赖以为继的以宗教加科学为理念,以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技术革命为先导而催生的现代文明在使人类生产力进步的同时。

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

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

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首先,中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地理上的两大河流,黄河和长江,从古代就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的冲积平原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耕作条件,而长江流域的丰富的水资源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活动都在这些地区集中,从而形成了中原文明和江南文明的特色。

中华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也为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对平缓的地貌和丰富的物产使得人民的居住和生产活动得以持续进行,不断累积宝贵的文化和智慧。

其次,中华历史文化的持续传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崇尚礼仪和道德,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教育体系培养了世世代代的孝子贤孙。

这些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和家庭的传承,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连续性。

此外,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持续发展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提供了重要支撑。

再次,中华政治制度的稳定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代中国采取了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通过君主制和官僚制度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这一制度的优点在于,君主能够集中权力并统一统治,官僚体系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地方。

政治体制的相对稳定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在不同朝代间延续,各朝代政府都将文明作为维护统一和稳定的工具和核心价值。

最后,中华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农民通过繁忙的农耕和灌溉活动获得了稳定的生产和生活保障。

此外,中国古代还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市场经济之一,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推动了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繁荣。

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也为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

简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

简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

简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作者:李敏牛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6期摘要:中华文明历经波折,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旧光彩熠熠。

它出生在华夏民族广袤的土地上,成长在农耕经济的臂弯里,发展在大一统的襁褓中,延续在安土重迁的华夏民族血液内,而自身的包容与开放性又为其自身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关键词: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作者简介:李敏(1987.02-),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在读研究生,遵义医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6--01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如独具慧眼的老者在挥扇饮茶中,书写着新的篇章。

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淡定自若,是什么原因让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胜不骄败不馁,在繁华中香飘万里,在战乱中也能够彰显其锋芒?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一)地理因素一方面,这块土地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华夏大地东部和南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北部又与邻国冰雪相封,西部是高山耸立,喜马拉雅又成了一道绿色的天然屏障。

在这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明。

与环地中海流域(河流纵横,岛国林立,小国寡民)相比,这里可以避免较多的战乱纠纷,进而避免了大量因为战争而导致的文化的中断和文明的破坏。

另一方面,亚洲拥有广大平原和适合于耕种的土壤及其相应的农民社会。

广袤的平原为中国成为发达农业国提供了可能。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农民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自由”。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社会结构呈上下双层结构。

如果说上层政治是专制主义,那么,下层社会则是自由主义。

而欧洲等其他地区的封建社会下的劳动者则多为农奴,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

中国的农民虽然也受制于很强大的专制制度,但是农民只需要完成徭役、赋税,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还可以进行土地买卖。

强大的专制制度并没有限制农民事实上的自由,而正是这种农民的自由和独立,创造了农业文明奇迹。

中华文明为什么绵延不绝?

中华文明为什么绵延不绝?

中华文明为什么绵延不绝?(一)、何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中国古代的疆域很像一个“回”字。

长江黄河区域以内人口稠密,主要是农耕生活方式,相当于里面的小“口”;长江黄河区域以外,人烟稀少,其中西北面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

再往外,东、南靠大海,其他方向是西伯利亚或者大山脉做天然屏障,这构成了外面的大“口”。

经过历朝历代大“口”之内各民族的物理碰撞与思想交锋,伴随着物质资源的全局优化配置,同时亦是出于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需要,大“口”之内的各民族之间越来越趋于融合,居住在大“口”之内的人们,统称中华民族。

历史上所以有逐鹿中原一说,就在于中华民族的疆域有一个重心所在,这个小“口”就是重心,她不仅是财富与人口的重心,也是思想与文化的重心。

(二)华夏文化的核心李际均语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和归属的标志。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缺乏主体价值观,就会造成国家和民族前进方向的迷失。

”而华夏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根。

华夏文化的高峰在春秋战国时期,其特点是:虽然百家争鸣,却大都符合以民为本。

提倡百家争鸣是落实以民为本的重要条件。

以民为本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和根本。

举例说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儒家《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法家《商君书·修权》:“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

”道家《道德经》:“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诸子百家的共性是“以民为本”,儒家尚仁义,墨家推兼爱,连法家都承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不容否认的是,自罢黜百家之后,作为华夏文化重要特点的“百家争鸣”开始消弱。

尽管如此,历朝历代,包括新中国,zhengfu内部都有儒法两家的代表人物。

历代zhengzhi家,宣传的口号大多符合“民本主义”。

如杨么的“等贵贱,均贫富”、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孙zhongshan的“三民主义”、毛runzhi的“为人民服务”、直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精品]刘向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延续至今

[精品]刘向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延续至今

原文地址:作者:刘向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延续至今?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都因外族入侵早已中断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唯独我中华文明生命力旺盛绵延至今。

究其原因主要有哪些呢?一是因为中华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

环境是古代文明产生、发展和延续的前提条件,中华文明地处在亚洲东部,远离其他文明,北边有苦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西和西南有高耸入云的帕米尔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西方实力的入侵,东边和南边有茫茫的大海做天然天堑。

此种大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农耕文明时期和冷兵器时代是中华文明能够独立存在的天然保护伞,特别是在交通和通讯落后的古代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外族大规模的入侵。

二是中华文明有一个核心主体民族——华夏族(汉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我们国家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这个以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心,以炎黄为基础形成的主体民族,因其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的比较早,经济较之周边地区发达,文化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周边的四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过中原地区汉族这个主体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华文明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吐故纳新和推陈出新,不断新陈代谢保持生机活力。

三是中华文明有特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做保障。

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大河流域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使得中华文明具有相对稳固的底层社会结构,加之古代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追求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大一统”思想观念,并通过强有力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以保障,这就为农耕文明状态下的中华文明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无论从地理环境和民族凝聚力,还是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保障来看,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文明相比都有其独特之处,此正独特之处正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傲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原因。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主要原因是汉族的形成和思想上的统一,在民族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之下,统治者对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并且秦始皇还统一了六国,直接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

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并且因为诸候间的纷争不断,从而导致民不聊生。

然而,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各个民族间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其中货币以及文字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社会环境的关系,当时的文学发展达到了顶峰,各个文学思想不断的涌出,诸子百家之间为了救世,纷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思想,这为后来四书五经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原因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的原因

中华文明连绵不绝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还有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都曾盛极一时,然而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

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

中华民族以其惊人的延续力,绵延五千年,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中华文明巨大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外族入侵,蒙古,满族,更是入主中原,建立了政权。

然而由于这些民族多落后于汉族太多,而且汉族在数量上也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他们多数同化于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外来文化在与中华文明的碰撞中与中华文明溶为一体。

中华民族没有排外的宗教意识,因而能够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且吸收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进行修改,使之符合中华民族的固有文化,同时也只有这些文化才能在中国得以生存。

惊人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历久弥坚的重要原因。

其次,大一统的政治传统。

“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

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帝王都追求大一统。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大都有比较强盛的国力,能够有效地抵御外地侵略,为百姓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因而得到百姓支持,大一统的文化,沉淀于中国人民的心理之中 ,经二千余年的发展 ,最终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

在中国,分裂国家从来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三,中国古代极富弹性的封建科举制度。

与西方刚性的封建制度不同,中国古代制度富于弹性。

在封建社会,强调儒家思想的科举制度是非凡的考试制度:不仅为国家选拔人才,普及教育,而且极大的调和了社会矛盾,为社会下层人士提供了上升通道,更利于国家的统治。

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翰林相当于西方的专科、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延绵上下五千年?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延绵上下五千年?

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延绵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合计10000年。

1、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位于东亚大陆。

东临太平洋,北接沙漠,西据高原,南廓瘴林。

相对来说,比较封闭。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中华先民几乎没有走出这个范围。

而外来的蛮夷也几乎打不进来。

稳固的生存空间有利于保障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条件也适合自给自足自然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和生存基础。

2、发达的文明程度造成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与东亚相邻的北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相比较,中华文明是高度发达的地区,居于文明之首,有利于形成牢固的持久的向心力凝聚力。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着中华文明,遗产丰富。

文字自成体系、书面文献浩如烟海。

历史文物遗迹遗址分布广泛。

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

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了越来越清晰和确切的实物证明。

3、紧密的血脉传承造成的。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无论世袭制、禅让制、联盟制、分封制,中华文明都是一以贯之的。

可以说,夏商的体制与明清的体制没有大的区别,都是大一统极权国家:中央》》》亲王(邦国)》》》郡府》》》乡民。

都是宗法血亲制度的表现。

与西方城邦制不同。

目前考古学家的共识是——即在新石器时代最后的 500 年期间,长江、黄河、西辽河流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尖锐乃至导致暴力冲突明显的时代特征。

在这个被称为“龙山时代” 的阶段中,可能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时间点。

同时,各地层出不穷的新发现,与研究者固有的、所谓的,平等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认识迥然不同。

基本考古材料给国家起源、文明发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新问题:第一,伴随着区系类型理论在考古学界的广泛认同,少数考古学家开始思考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模式是否经历了其他文明起源的道路,换言之,中国文明研究是否可以采用其他古代文明发展阶段的研究理论、模型甚至术语。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五千年延续不断?原因很简单,我们做好了三点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五千年延续不断?原因很简单,我们做好了三点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五千年延续不断?原因很简单,我们做好了三点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古至今除了我们中华文明之外,全球其实还诞生过不少的文明,比如说印度文明、埃及文明、罗马文明等等。

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也基本上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很多文明的成果,甚至是一个种族,更是早都灭绝了。

现如今,也就我们中华文明一直流传了下来,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一直没有中断过。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心中就会有所疑惑了,同样都是文明,为何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来延续不断?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做好了三点。

第一,我们保持了自己领土的稳固。

一个国家的领土,可以说是自己文明赖以生存之地,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原因。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就将整个东亚大陆,以及周围的地区都纳入国土范围之内,逐渐形成了以北部长城,西部高原,东、南部大海为屏障的这么一个核心地带,如此一来,就使得外敌入侵的难度大大的增加。

即便是面对外敌入侵,我们曾经丢掉过一些的领土,但是在人们的不断努力之下,大部分领土都被我们收复,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文明才得以流传下来,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维持了中华土地的稳固。

第二,我们的文化十分强大,不仅极具包容性,而且注重传承,这样的文明成果,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而这种文化可以说是非常领先的,没有那种文化敢说可以超越我们。

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之中,不断的丰富,不断的成长,而这恰恰也是我们文明能够延续的基础。

第三,民族的同化能力。

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还真没有哪些文化的同化能力,能比的上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的文明以最大的包容力,不断的同化周边的民族,即便是遭遇强敌入侵,即便是因此而灭国,但是我们强大的文化,已经能将其很快的同化掉,这就使得我们的民族不断的加强,不断的扩大,其声势自然也是越来越大。

因此,几千年来,我们同化了数不清的民族,但是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同化我们,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中华文明才能够延续五千年的时间而不断。

中华文化没有中断的原因

中华文化没有中断的原因

中国文化何以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

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

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

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

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

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中华文明缘何数千年赓续不断

中华文明缘何数千年赓续不断

中外诸多学人认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是中华文明,亦即意味着当代中国文化与3000年前古中国文化没有截然的区别。

与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古文明相比较,中华文明以其民族、历史、地理、伦理等特点,支撑了文明的独特持续性,至今岿然独存。

诚然,其它古文明也不全然“脆断”,也有某种程度的延续性,也依然对人们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力。

然而,就整体而言,其延续性完全不能同绵延至今、历久不衰的中华文明同日而语。

这一观念成了中国史学界和全社会的共识,中国人为之自豪。

学界对此尚有异议,或谓言人人殊。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今日探讨一下中华文明缘何数千年赓续不断,确有现实需要。

文明并无优劣之分世界各种文明都有存在并延续的理由,在衡量文明的优劣上没有是与非的标准。

不同文明之间会爆发碰撞、冲突,也会发生磨合乃至融合。

在绵长的古代史中,丛林法则贯彻其中,不同文明爆发冲突时,不论民族斗争的结果如何,就历史长河而言,落后文明面临向先进文明靠拢乃至趋同的倾向。

引人注目的是,在信息时代,媒介的发达及科技进步给文明之间加速趋同的倾向提供了可能性。

在古代,中华民族奉行农耕文明,与之发生碰撞和冲突的境外民族则多数奉行游牧文明。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相对而言,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略胜一筹。

纵使异族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甚至统治中华大地数百年,假以岁月,其文明与中华文明发生磨合以至最终趋同。

千年以还,概莫能外。

三四千年以还,中华主体民族创立的帝国先后崩溃,甚至在南北朝(掌握了北中国的政权)、元朝、清朝时代,还给异族长期主宰了全国政权。

中华文明迭经挑战、重挫,却能传承、延续至今。

相比之下,世界上其它庞大帝国,远若东、西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和跛子帖木儿帝国,近如欧洲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后成为历史上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过眼云烟,应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古语,几乎没有一个例外。

兼容和坚韧的民族性格为什么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呢?这在世界史上确是一个异数。

中华文明为何没有中断

中华文明为何没有中断

中华文明为何没有中断中华文明是唯一不曾中断和湮灭的文明,数千年来虽几经沉浮,却总能浴火重生,生生不息。

相较于其它文明之辉煌之后归于永久的沉寂,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是由于幸运还是中华文明的特质使然?翻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区域,居于亚洲东南一隅,西阻于青藏高原,北邻高寒地带,西北是茫茫黄沙,这些天然屏障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避免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发生大规模冲突。

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除了一条丝绸之路供贸易和文化交流外,冲突的例子是极为罕见的,不像古埃及,先后被波斯、马其顿、罗马以及阿拉伯等统治,文明在一次次战争中湮灭了。

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北方草原,从武力上讲,游牧民族胜过农耕民族,但是从文明上讲,二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每一次蛮族进入中原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同化融合了。

当然这除了文明程度高之外,还得益于另外两个因素,一是中华文明体量巨大,中华文明地理范围从黄河、长江到珠江,从大漠到海洋,有足够大的回旋余地;人口一直占据世界四分之一左右,有足够大的承受能力,加之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使中华文明在面临冲击时有足够的韧性而不至于毁灭。

二是中国北方是寒带亚寒带草原草甸,戈壁荒滩,植被少,土地贫瘠,这样的条件限制了游牧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对减轻了对中华文明的压力。

古罗马的北方是适宜的温带气候和辽阔的平原,适宜的环境使得北方游牧民族有足够的物质资料和众多的人口,这就对罗马帝国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使之在游牧民族的不断打击下土崩瓦解了。

山川的阻隔有利也有弊,避免了冲突也影响了交流。

山川阻隔也不是永久的,当大航海时代到来时,欧美人从海上叩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中华文明便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历经百年屈辱,中国人靠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迎来了凤凰涅槃的新生。

所以自然条件只是因素之一,并不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全部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使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在于深藏于文明深处的基因密码。

浅析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

浅析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

浅析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第一,文字。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口音,甚至陕甘宁和云贵川的口音天差地别,但不管如何发音,大家提笔都能写下同样的文字,如此一来文化就有了载体和传承。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更是跨越时空的载体。

我们之所以有强大的民族认同感,也是因为我们写同一种文字,文字不通则是啥也干不了。

第二,中央集权。

在商周时期,国家治理主要是分封治模式,天子封诸侯各管一块地盘,诸侯再分封士大夫,层层分封,以此类推。

被分封的诸侯封位世袭,这种制度有一定的独立性,容易壮大势力造反,历史上很多诸侯势力,比王室都要强大,导致社会缺乏稳定性。

如果经常狼烟四起,连年征战,中华文明也许会像其他三大古文明一样消失。

后来为了稳固中央集权,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等官僚机构。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不断原因分析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不断原因分析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不断原因分析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不断原因分析宋圭武内容提要:文明可按照神圣性程度分为世俗文明、科学文明、信仰文明三大类。

任何文明的产生和生长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的结果。

在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何以能单独延续下来,延绵几千年不绝,而且同化力极强,学界有不同观点。

笔者认为,应更多立足于文明本身特点分析,根本应与中华文明自身特性有关。

首先,从世俗文明看,中华文明中的世俗文明是一种精致的世俗文明,而粗陋的世俗文明其延续的可能性较小。

其次,从科学文明看,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系更具有实用特征,这也有利于提高文明的存活概率。

再次,从信仰文明看,中华文明中的祖宗信仰模式,也不容易被死亡。

关键词:文明文明分类中华文明延续什么是文明?在汉语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易·乾·文言》)。

在汉语中,“文明”一词有多种含义,有文采光明之义,有文治教化之义,有明察之义,有社会状态含义,一般与“野蛮”对应。

在英文中,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一般而言,由于标准不同,对文明的定义必然不同。

文明的定义总是与特定的价值观紧密相关。

一、文明分类及文明的产生与生长如何对文明进行分类,有多种。

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分法;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分法;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环境文明四分法;有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心态文明、环境文明五分法;等等。

笔者认为,文明还可按照神圣性程度分为世俗文明、科学文明、信仰文明三大类。

其中世俗文明,主要是体现人类世俗生活层面的故事,科学文明主要体现人类理性的故事,而信仰文明主要体现人类信仰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层原因2016年07月04日来源:光明网作者:周国林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

受一些外来学说的影响,有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信仰的国度之一,还有人据此对中国的未来作出悲观的判断。

揆诸史实,说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基督教式的宗教信仰则可,断言中国古代没有自己的信仰则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除了宗教信仰,还有文化信仰,是对某种文化价值的体认、信奉和遵循。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仁义之道就是广大民众生活的准则,是他们生命中的信仰。

圣哲之求道信仰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本体性关怀,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活动。

借助于信仰活动来表征和实现自我超越,成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的和最高的精神标志。

商周时代,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天神天道信仰。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人类轴心时代,老子、孔子等思想家立足人文价值的探索,正好具备实现思想突破、完成人类自我超越使命的历史条件。

对于自己的核心思想和信仰,他们都用一个“道”字来表达。

从《论语》一书中,可见孔子对“道”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他认为,相比于“道”,吃饭穿衣皆不必太计较,君子应该操心的是“道”的寻求与实践,这样生命才有价值和意义;即便闻道后马上会死去,也在所不惜。

如果“道不行”,不如“乘桴浮于海”(《公冶长》)。

孔子的这种心理活动就是一种自我超越,体现了人类使现实存在状态趋向于理想的努力和冲动。

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成为君子儒,不要成为小人儒。

孔子提出君子之道的内容是仁、智、勇三项,而以“仁”居首。

至于仁的意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名言,人们已耳熟能详。

孔子时常提到的诚信忠恕义、温良恭俭让等德目,都在“仁”的涵盖之下,并由此构成孔子之“道”:“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雍也》)孔子对于“道”之见诸行动,孔子及其门人有三点认识。

一是“道不远人”,即道离人们很近,应从身边做起,“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二是“人能弘道”,道的作用需要人去廓大,强调士人的责任。

三是“天下归仁”,期望所有人为仁由己,从而达到社会安宁的局面。

孔子之道,孟子是其身后最忠实的继承者和最坚定的推进者,其贡献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是将“义”提到与“仁”并列的地位。

他在谈到“尚志”途径时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二是将仁义由个人生活推廓至政治领域。

梁惠王询问何以有利于国家,孟子回答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上》)他还论证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离娄上》)三是从性善论的角度论证“人皆可以为尧舜”。

四是从人禽之别的高度论证必须“由仁义行”,他说:“仁也者,人也。

合而言之,道也。

”(《尽心下》)又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此外,他同孔子一样,高扬士人卫道的刚强精神:“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与孟子约略同时的荀子,对仁义之道同样有深入的阐发。

荀子讲仁义之道,其特点是同“礼”联系起来:“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

曷谓中?曰:礼义是也。

”(《儒效》)又说:“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非相》)。

荀子透彻的分析,使仁义之道的社会价值更为彰显。

儒家代表人物倡导的仁义之道,在《周易·系辞》中有一段经典的概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经过众多儒家学者的研习和宣扬,仁义之道在战国中后期已为不少诸侯国上层人士所接受,得到广泛传播。

贤达之弘道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自淮南至鲁,以隆重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帝王祭孔之先河。

从此,儒家学者开始对仁义之道不遗余力地加以传播。

在汉代传播儒家仁义学说的过程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董仲舒。

他在给汉武帝所上“天人三策”中,主要是从政治层面论道。

他说:“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他根据自己的天道观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

”希望汉武帝“兴仁谊之休德,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

后来,他出任江都相,又有“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一段名言(《汉书》本传),在仁义之道的传播中影响深远。

董仲舒到了唐代,韩愈以辟佛道、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为己任,有《原道》之作。

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

”他认为只有实行仁义之道,人生、社会乃至鬼神,才能各得其所。

其后,李翱又著《复性书》,探索人由情恶变为性善的途径,以使更多的人走上仁义之路。

儒学的发展,至宋代达到顶峰。

追求经世致用者,有王安石的新学、司马光的朔学、苏轼家族的蜀学和陈亮的功利学派。

理学一派则前有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奠基,程颢还被学者尊为“明道先生”,至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完成了理学体系的建构。

两派虽于内圣、外王各有侧重,但对仁义之道内涵的开掘极其深入。

他们和前代的董仲舒、韩愈等人一道,构成仁义之道传播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广阔的社会需要而言,思想家的儒学传播主要是在精英文化圈。

好在还有其他弘道方式。

南北朝末期,颜之推撰巨著《颜氏家训》,涉及家庭伦理、处事原则、人生礼仪等诸多方面,对整个宗族具有重大引导作用。

影响所及,带动了后世大量家训作品的问世。

宋代以后,宗法作用日益提升,各地家族谱牒大量产生。

每部族谱依例皆有家训、家规的篇章,包括孝父母、和兄弟、敬祖先、睦宗族、忠君上、笃师友、戒骄淫、务耕读、制财用之类的日常生活准则,成为传播仁义之道的绝佳途径。

且以新近发现的湖北省罗田县民国《晏氏庚午宗谱》为例。

谱中除了《首传一》收载《户规》外,《首传二》一整册皆为明清时期的“先祖遗训”,包括《圣瑞公训词八则》《伟人公家诫十六条》等14种。

其《圣瑞公训词八则》论“积德”云:“积金以贻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贻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德以为子孙长远计。

试观自古厚德人,未有不受天厚报。

今人一遇困穷,即怨天待己薄,行一善事即欲责报于天,此其人心不能行善事,虽行善亦非真善。

济世之心争诚伪不争大小,总须出于真挚,量力而行,自有无量功德,上资祖考,下荫子孙。

”诸如此类由各地乡绅所作的家训、家规,文字上或许不能入思想家的法眼,却将仁义之道生活化、通俗化,用语比思想家更鲜活,易为普通人所接受。

尤其是家训、家规出自各族先人或乡贤之手,更増后人敬畏之心和亲切感,能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生活的向导。

士民之循道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仁义之道成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进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与其生活水乳交融。

就其基层民众而言,他们的行为虽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却实实在在地显示出仁义之道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来。

各地的方志、宗谱中,这类记载不胜枚举。

这里以明清武昌的一个周氏家族为例。

据清代咸丰、光绪年间先后编纂的三修、四修《周氏宗谱》记载,这个家族在元朝末年由江西鄱阳迁入武昌。

明初,二世祖周缙任永清典史,代行知县事务。

值靖难之役,周缙站在建文帝一方。

燕王朱棣称帝后,周缙被捕入狱,其长子周瓛自愿代父服刑。

而其次子周琳以长兄应在家中主事为由,态度坚决地去替父服刑,后戴罪立功,战死于沙漠,可谓忠孝两全。

其后,这个家族以诗礼传家,耕读为业,后嗣兴旺发达,涌现出不少热心乡邦事务、从事慈善活动、孝老爱亲、遵纪守法之类的人物。

至于士大夫阶层,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要强烈,为了政治信仰敢于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如东汉桓帝、灵帝在位期间,宦官势力膨胀,把持朝政,“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致使政治局面混乱,社会秩序荡然。

这时,以李膺、陈蕃等人为代表的一派正直官员挺身而出,同宦官及其爪牙作斗争。

以郭泰为首的成千上万的太学诸生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为国家命运奔走呼号。

对于历史上敢于坚持信仰、奋力抗争的人物,宋代的文天祥曾创作《正气歌》予以赞颂。

从“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直到唐代藩镇割据期间的正义之士,时穷节乃见,是因为他们正气在身,“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而文天祥本人同样充满浩然之气,他坚定不移地保卫南宋江山,拒绝投降,“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

在《过零丁洋》中,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在他死后,人们还从其衣带上发现他的绝笔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本传)在古代为政治信仰而奋斗的人物之中,文天祥很有代表性。

文天祥及至清朝后期,在反抗外来侵略、变法图强的事业中,众多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胸怀大义,使仁义之道的内蕴进一步升华,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英军进犯,维护国家利益,却遭到诬陷,被发配到遥远的新疆伊犁。

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他没有为个人的遭遇长吁短叹,而是心系社稷。

其《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烈情怀。

在这常人会感到心酸的时刻,他竟然不失幽默之性,诗以“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作结,显得极其从容淡定,实在是他内心深处坚定的信仰使然。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人士谭嗣同面临杀头的危险,他是有机会逃走的,友人也劝其逃走。

这位撰写过《仁学》的倔强的湖南人,下定决心要用生命去实践仁学,以鲜血来唤醒国人,故在临刑前还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诗篇。

真正的爱国者之循道,是不惜以身相殉的!谭嗣同狱中题壁以上简略的论述说明,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为华夏文明演进而求道的先哲,涌现出从思想家到乡绅的庞大的弘道队伍,更有一代接一代的民众真心诚意地循道、难以计数的志士仁人不惜以身殉道。

人们常常惊叹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绵不断,这就是最深层的原因。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这是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战略思考,意蕴深邃,目光远大。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确立全民族共同的信仰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