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与组合》教材梳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综合应用》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综合应用》

上表演,出场安排甲,乙两人都不唱中间两位的 安排方法有多少种?
A C A A A A (种)
6 8 1 2 1 4 5 8 2 4 4 8
(二)有条件限制的组合问题:
例2:已知集合A={1,2,3,4,5,6,7,8,9} 求含有5个元素,且其中至少有两个是偶数的子 集的个数。 下面解法错在哪里? 至少有两个偶数,可先由4个偶数中取2个偶数, 然后再由剩下的7个数中选3个组成5个元素集合且满足至 少有2个是偶数。成以共有子集C42.C73=210(个)
用“具体排”来看一看是否重复,如C42中的一种选法是:选4 个偶数中的2,4,又C73中选剩下的3个元素不6,1,3组成集 合{2,4,6,1,3,};再看另一种选法:由C42 中选4个偶数中 的4,6,又C73中选剩下的3个元素不2,1,3组成集合{4,6, 2,1,3}。显然这是两个相同和子集,所以重复了。重复的原 因是分类不独立。
(三)排列组合混合问题:
例3.九张卡片分别写着数字0,1,2,…,8,从中取出三 张排成一排组成一个三位数,如果6可以当作9使用,问 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
1 1 1 解:可以分为两类情况:① 若取出6,则有2(A2 + C 8 2 C7C7 A 7 种方法,
解: ⑤ a在e的左边(可不相邻),这表明a,e只有一种顺 序,但a,e间的排列数为A22,所以,可把5个元素全排 列得排列数A55,然后再除以a,e的排列数A22。所以共 有排列总数为A55 / A22(种) 注意:若是3个元素按一定顺序,则必须除以排列数 A33。
1. 高二要从全级10名独唱选手中选出6名在歌咏会
优先法
解: ② 先从b,c,d三个选其中两个 排在首末两位,有A32种,然后把剩下的一个与a,e 排在中间三个位置有A33种,由乘法原理: 共有A32. A33=36种排列.

数学人教A版选修2-3教材梳理:1.2排列与组合含解析

数学人教A版选修2-3教材梳理:1.2排列与组合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排列、排列数公式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1)“一定的顺序”说明如果两个排列相同,那么不但所有元素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要相同。

如三个数的排列123与132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同,它们也是不同的排列。

(2)“n个不同的元素”,所给的n个元素不同,所取出的元素也就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元素被取出,就不能再取了,即无重复的排列.深化升华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就看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再安排这m个元素时是有序还是无序,有序就是排列,无序就不是排列.也就是说,排列问题与元素的顺序有关,与顺序无关的不是排列.如取出两个数做乘法就与顺序无关,就不是排列,做除法就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

2。

排列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 m n表示。

排列数概念可以从集合的角度进行解释。

例如:从a、b、c这三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的排列数的问题,就是集合A={ab,bc,ca,ba,cb,ac}的元素个数问题,显然card(A)=6。

这里,由排列的定义知,集合A 中的元素ab与ba应视为不同的元素. 辨析比较 “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列是一个具体的排法,不是数;排列数是所有排列的个数。

它是一个数。

在写具体排列时,要按一定规律写,以免造成重复或遗漏。

3。

排列数公式(1)排列数公式:①连乘表示式:mnA =n (n —1)(n-2)…(n —m+1).其中,n,m∈N *,且m≤n;②阶乘表示式:)!(!m n n Am n -=,其中n,m∈N *,且m≤n。

(2)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3)阶乘: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排列数,等于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用n !表示,即nnA =n !。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排列)ppt课件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排列)ppt课件

例2.解方程
A
3 2x
100Ax
2
解:原方程可化为2x(2x-1)(2x-2)=100x(x-1) ∵x≠0,x≠1 ∴ 2x-1=25 解得x=13 经检验x=13 是原方程的根。 例3.证明:A m
=A +mA n+1
。 。
m n
m-1 n
n! n! 证明:右边 m (n m )! (n m 1)! n ! (n m 1) n ! m (n 1)n ! (n m 1)! (n m 1)! (n 1)! Anm1 左 [(n 1) m ]!
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决这个问题,需分3个步骤: 第1步,先确定左边的字母,在4个字母中任取1个,有4种方法; 第2步,确定中间的字母,从余下的3个字母中去取,有3种方法; 第3步,确定右边的字母,只能从余下的2个字母中去取,有2种方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4×3×2=24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 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 个排列. 注意: 1.我们所研究的排列问题,是不同元素的排列,这里既没有 重复元素,也没有重复抽取相同的元素. 2.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一定顺序”就是与位置有关,这也 是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的重要标志. 3.根据排列的定义,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的元 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 果两个排列所含的元素不完全一样,那么就可以肯定是不同的 排列;如果两个排列所含的元素完全一样,但摆的顺序不同, 那么也是不同的排列. 4.如果m<n,这样的排列(也就是只选一部分元素作排列), 叫做选排列;如果m=n,这样的排列(也就是取出所有元素 作排列),叫做全排列.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3知识点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与分步乘法计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

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n元集合A={a1,a2⋯,a n}的不同子集有2n个。

1.2排列与组合1.2.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arrangement)。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排列数公式:n个元素的全排列数规定:0!=11.2.2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combination)。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或表示。

组合数公式:∴规定:组合数的性质:(“构建组合意义”——“殊途同归”)1.3二项式定理1.3.1二项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注意二项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与这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表现形式的变化有时能帮助我们发现某些规律!(1)对称性(2)当n 是偶数时,共有奇数项,中间的一项取得最大值;当n 是奇数时,共有偶数项,中间的两项,同时取得最大值。

(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为(4)二项式展开式中,奇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偶数项二项式系数之和:(5)一般地,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n ∈N *)其中各项的系数(k ∈{0,1,2,⋯,n})叫做二项式系数(binomial coefficient);2.1.1离散型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2.1排列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是对完成一件事的所有方法的一个划分,依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解题,首先明确要做的这件事是什么,其次分类时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分类的标准,最后在确定的标准下进行分类.分类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保证每类办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指完成一件事的任何方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步骤,必须且只需连续完成这几个步骤后才算完成这件事,每步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这件事.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更具有一般性,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先分类,每类中再分成几步.在排列、组合教学的起始阶段,不能嫌啰嗦,教师一定要先做出表率并要求学生严格按原理去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深刻、理解到位、思路清晰,才会做到分类有据、分步有方,为排列、组合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既是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基础,也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主要依据,并且还常需要直接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这两个原理贯穿排列、组合学习过程的始终.搞好排列、组合问题的教学从这两个原理入手带有根本性.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的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课时分配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并能运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从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化归”思想的魅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排列、排列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提出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请同学们回顾两个原理的内容,并回顾两个原理的区别与联系.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补充.活动成果: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3.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回答的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区别在于: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其中各种方法相互独立,每一种方法只属于某一类,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做完这件事;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各个步骤中的方法相互依存,某一步骤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只能做完这件事的一个步骤,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做完这件事.应用两种原理解题:①分清要完成的事情是什么;②是分类完成还是分步完成,“类”间互相独立,“步”间互相联系;③有无特殊条件的限制.设计意图:复习两个原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提出问题2:研究下面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能否对下面的计数问题给出一种简便的计数方法呢?问题一:从5人的数学兴趣小组中选2人分别担任正、副组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问题二: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问题三:从a,b,c,d,e这5个字母中,任取两个按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活动设计: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请同学发言、补充.活动成果:共同特点:问题三中把字母a,b,c,d,e分别代表人,就是问题一;分别代表数,就是问题二.把上面问题中所取的对象叫做元素,于是问题一、二、三都变成问题:从五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两个,然后按顺序排成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我们把这一类问题称为排列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具体的实例引入新课.探究新知提出问题1:你能把上述三个问题总结一下,概括出排列的定义吗?活动设计:学生举手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活动成果: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说明:(1)排列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①取出元素,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2)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①元素完全相同,②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 m n表示.注意区别排列和排列数的不同:“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不是数;“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是一个数.所以符号A m n只表示排列数,而不表示具体的排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总结概括出排列和排列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出问题2: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取2名同学参加某一天的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一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这是不是个排列问题,排列数怎么求?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活动成果:这个问题就是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每次选取2名同学,按照参加上午的活动在前,参加下午的活动在后的顺序排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的问题,是排列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两个步骤:第1步,确定参加上午活动的同学,从3人中任选1人,有3种方法;第2步,确定参加下午活动的同学,当参加上午活动的同学确定后,参加下午活动的同学只能从余下的2人中去选,于是有2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3名同学中选出2名,按照参加上午活动在前,参加下午活动在后的顺序排列的不同方法共有3×2=6种,如右图所示.设计意图:分析具体例子,巩固排列的定义,探索求排列数的方法.提出问题3:从1,2,3,4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是不是排列问题,怎样求排列数?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活动成果:这显然是个排列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在4个数中任取1个,有4种方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从余下的3个数中取,有3种方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从余下的2个数中取,有2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4×3×2=24种不同的方法,用树形图排出,并写出所有的排列.由此可写出所有的排法.显然,从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按“百”“十”“个”位的顺序排成一列,就得到一个三位数.因此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就有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第1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在1,2,3,4这4个数字中任取1个,有4种方法;第2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当百位上的数字确定后,十位上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3个数字中去取,有3种方法;第3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当百位、十位上的数字确定后,个位的数字只能从余下的2个数字中去取,有2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从1,2,3,4这4个不同的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数字,按“百”“十”“个”位的顺序排成一列,共有4×3×2=24种不同的排法,因而共可得到24个不同的三位数,如图所示.由此可写出所有的三位数:123,124,132,134,142,143,213,214,231,234,241,243,312,314,321,324,341,342,412,413,421,423,431,432.设计意图:分析具体例子,巩固排列的定义,探索求排列数的方法.提出问题4:由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发现:A 23=3×2=6,A 34=4×3×2=24,你能否得出A 2n 的意义和A 2n 的值?活动设计:学生举手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活动成果:由A 2n 的意义:假定有排好顺序的2个空位,从n 个元素a 1,a 2,…,a n 中任取2个元素去填空,一个空位填一个元素,每一种填法就得到一个排列;反过来,任一个排列总可以由这样的一种填法得到,因此,所有不同的填法的种数就是排列数A 2n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完成上述填空共有n(n -1)种填法,∴A 2n =n(n -1).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出排列数公式.提出问题5:有上述推导方法,你能推导出A 3n ,A m n 吗?活动设计:学生自己推导,学生板演.活动成果:求A 3n 可以按依次填3个空位来考虑,∴A 3n =n(n -1)(n -2),求A m n 可以按依次填m 个空位来考虑:A m n =n(n -1)(n -2)…(n -m +1),由此可以得到排列数公式:A m n =n(n -1)(n -2)…(n -m +1)(m ,n ∈N,m≤n).说明:(1)公式特征:第一个因数是n ,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它前面一个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 -m +1,共有m 个因数;(2)全排列:当n =m 时即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全排列数:A n n =n(n -1)(n -2)…2·1=n !(叫做n 的阶乘).另外,我们规定0!=1.所以A m n =n(n -1)(n -2)…(n -m +1)=n !(n -m )!=A n n A n -m n -m.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利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推导出排列数公式.理解新知分析下列问题,哪些是求排列数问题?(1)有5本不同的书,从中选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各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2)有5种不同的书,要买3本送给3名同学,每人各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送法?(3)用0,1,2,3,4这5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4)用1,2,3,4,5这5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5)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做加法,其不同结果有多少种?(6)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做除法,其不同结果有多少种?活动设计:学生自己完成,没有把握的问题和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找同学说出答案和理由.活动成果:(1)是 (2)不是 (3)是 (4)是 (5)不是 (6)不是(2)不是从5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三个不同的元素,而是从多个可以相同的元素中,选出三个元素排成一列,不符合排列中元素不同的规定.(3)是排列问题,但排列数中有一部分0在百位的不是三位数.(5)中选出的两个元素的和与顺序无关,不符合排列的定义.设计意图:加深对排列和排列数的理解.应用新知例1解方程:3A 3x =2A 2x +1+6A 2x .思路分析:利用排列数公式求解即可.解:由排列数公式得:3x(x -1)(x -2)=2(x +1)x +6x(x -1),∵x≥3,∴3(x -1)(x -2)=2(x +1)+6(x -1),即3x 2-17x +10=0,解得x =5或x =23,∵x≥3,且x ∈N ,∴原方程的解为x =5. 点评:解含排列数的方程和不等式时要注意排列数A m n 中,m ,n ∈N且m≤n 这些限制条件,要注意含排列数的方程和不等式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巩固练习】1.解不等式:A x 9>6A x -29. 2.求证:(1)A n n =A m n ·A n -m n -m (2)(2n )!2n ·n !=1·3·5…(2n -1).解答或证明:1.解:原不等式即9!(9-x)!>6·9!(11-x)!,也就是1(9-x)!>6(11-x)·(10-x)·(9-x)!,化简得:x 2-21x +104>0,。

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

高中数学选修2-3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知识要点】一、分类加法原理与分布乘法计数原理1.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种不同的方法。

2.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n 个步骤,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种不同的方法。

二、排列与组合1.排列与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m(m≤≤n)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m≤≤n)n)元素的所有排列个元素的所有排列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mn A 表示,表示,mn A =n(n-1)=n(n-1)……(n-m+1)=)!(!m n n -,其中m,n m,n∈∈N,m N,m≤≤n,注:一般地0n A =1,0!=1,n n A =n! 。

2.组合与组合数: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m(m≤≤n)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即从n 个不同元素中不计顺序地取出m 个构成原集合的一个子集。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m(m≤≤n)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mn C 表示:表示:.)!(!!!)1()1(m n m n m m n n n C mn -=+--=规定:1C 0=n组合数的基本性质:(1)mn n m n C C -=;(2)11--+=n n m n m n C C C ;解决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有:解决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有:(1)特殊元素(位置)法)特殊元素(位置)法 (2)相邻问题的“捆绑法”)相邻问题的“捆绑法” (3)不相邻问题“插空法”)不相邻问题“插空法” (4)正难则反)正难则反 “排除法”“排除法”一、两个计数原理1、某人计划按“石家庄—青岛—广州”的路线旅游,从石家庄到青岛可乘坐汽车、火车、飞机3种交通工具,从青岛到广东可以乘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4种交通工具,文此人可选择的旅行方式有 ()选择的旅行方式有A、7 种B、8 种C、10 种D、12种2、从集合{0,1,2,3,4,5,6}中任取两个互不相等的数a,b 组成复数a+bi,其中虚数有其中虚数有 ()A、30个B、36个C、42个D、35个3、(07全国)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有 ()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有A、40种B、60种C、100 种D、120种4、有4部机床,需要加工3个不同的零件,其不同的安排方法有个不同的零件,其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A、43B、34C、3A D、4445、有一项活动,需在3名老师,8名男同学和5名女同学中选人参加。

高中数学 1.2排列与组合课标分析 新人教A版选修23

高中数学 1.2排列与组合课标分析 新人教A版选修23

《排列与组合》课标分析《排列与组合》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内容本身抽象,逻辑性强,涉及分类、化归、建模等众多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中学阶段学习排列组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学习二项式定理的重要基础,更是学习概率初步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排列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标教材(A版)将《排列与组合》内容安排在选修2-3第一章,(1)从排列组合内容的《课程标准》来看,教学目标的语言描述上越来越丰富;目标分类上,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目标总量是不断增加的;目标层次的平均要求提高了;(2)从排列组合的课程内容来看,素材选取的数量和内容的丰富程度呈现递增的趋势;(3)从排列组合的课程难度上看,现行教材中排列组合内容的课程难度较大。

(4)从排列组合的编写体例上看,引例插图体现时代精神;框架结构逐渐完整、清晰、逻辑严密。

(5)从排列组合的例题和习题上看,例题和习题总量大体上是增加的趋势,习题类型多样;在习题的综合难度上,习题在“背景”、“探究”、“运算”和“推理”上的难度逐渐提高;在“知识含量”因素上,难度变化不大,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

一、学情调查、情境导入利用自制视频引入新课,根据视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教学中主要以提问为主;利用图片的两个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二、问题展示、合作探究1、3个探究问题,层层递进(1)探究1由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定义;(2)探究2的教学,学生对比排列数的概念类比得出组合数的定义;(3)探究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积极2、精彩展示(1)探究1,2由学生口头展示;(2)探究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个小组的学生投影展示;(3)组合数公式的应用例题1,由两名同学板演展示,其中一名同学发现性质1,并在组内同学的帮助下能正确解释性质1;(4)学生投影展示并讲解例题及巩固练习.三、达标检测、巩固提升1、限时6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排列(理)(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排列(理)(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2-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排 列【学习目标】1.理解排列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3.能利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排列的概念1. 排列的定义一般地,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 m (m≤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要点诠释:(1)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2)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3)如何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就要看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后,再安排这 m 个元素时是有顺序还是无顺序,有顺序就是排列,无顺序就不是排列.要点二:排列数1.排列数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m ( m ≤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元素中取出 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 m 表示.n要点诠释:(1)“排列”和“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 m (m≤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个排列(也就是具体的一件事)(2)排列数是指“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m≤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比如从 3 个元素 a 、b 、c 中每次取出 2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有如下几种:ab ,ac ,ba ,bc ,ca ,cb ,每一种都是一个排列,共有 6 种,而数字 6 就是排列数,符号 A m 表示排列数,在此n题中 A 2 = 6 .32.排列数公式A m = n (n - 1)(n - 2) (n - m + 1) ,其中 n ,m ∈N +,且 m≤n .要点诠释:(1)公式特征: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一个因数比它前面一个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有m个因数。

人教版高数选修2-3第一章1.2排列组合(教师版)

人教版高数选修2-3第一章1.2排列组合(教师版)

人教版高数选修2-3第一章1.2排列组合(教师版)排列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公式、组合公式.3.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性质.4.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排列与组合的概念:(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注意:○1如无特别说明,取出的m个元素都是不重复的.○2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3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4在定义中规定m≤n,如果m=n,称作全排列.○5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2)组合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C 表示.3.排列数公式与组合数公式: (1)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其中m ,n *∈N ,且m ≤n .(2)全排列、阶乘、排列数公式的阶乘表示. ○1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2阶乘:自然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用n !表示,即!.nnAn =○3由此排列数公式(1)(2)(1)m nA n n n n m =---+所以!.()!m nn An m =-(3)组合数公式:!.!()!m nn Cm n m =-(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性质1:.m n m nn CC -= 性质2:11.m m m n n n CC C -+=+类型一.排列的定义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不是排列,为什么? (1)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一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2)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同学参加一项活动.[解析] (1)是排列问题,因为选出的两名同学参加的活动与顺序有关.(2)不是排列问题,因为选出的两名同学参加的活动与顺序无关.练习1:判断下列问题是不是排列,为什么? (1)从2、3、4这三个数字中取出两个,一个为幂底数,一个为幂指数.(2)集合M ={1,2,…,9}中,任取相异的两个元素作为a ,b ,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方程22221x y a b +=和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2222 1.x y a b-=[解析] (1)是排列问题,一个为幂底数,一个为幂指数,两个数字一旦交换顺序,产生的结果不同,即与顺序有关.(2)第一问不是第二问是.若方程22221x y a b+=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必有a >b ,a ,b 的大小一定;在双曲线22221x y a b-=中,不管a >b 还是a <b ,方程22221x y a b-=均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且是不同的双曲线,故这是排列.类型二.组合的定义例2: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1)设集合A={a,b,c,d,e},则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有多少个?(2)某铁路线上有5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解析] (1)因为本问题与元素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2)因为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车票是不同的,故是排列问题,但票价与顺序无关,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是同一种票价,故是组合问题.练习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1)3人去干5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2)把3本相同的书分给5个学生,每人最多得1本,有几种分配方法?[解析] (1)因为分工方法是从5种不同的工作中取出3种,按一定次序分给3个人去干,故是排列问题.(2)因为3本书是相同的,无论把3本书分给哪三人,都不需考虑他们的顺序,故是组合问题.类型三.排列数与组合数例3:计算下列各式. (1)57;A(2)212;A(3)77.A[解析] [答案] (1)57A =7×6×5×4×3=2520; (2)213A =13×12=156;(3)77A =7×6×5×4×3×2×1=5040.练习1:乘积m (m +1)(m +2)…(m +20)可表示为( ) A.2mAB.21m AC.2020m A +D.2120m A +[答案] D[解析] 排列的顺序为由小到大,故n =m +20,而项数是21故可表示为2120.m A+例4:计算98100C[答案]98100982100100100100994950.21C C C -⨯====⨯练习2:计算972959898982C C C ++ [答案]原式1231223298989898989898992()()C C C C C C C C =++=+++=3399100161700.C C +== 类型四.排列问题例5:3个女生和5个男生排成一排. (1)如果女生必须全排在一起,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如果女生必须全分开,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析] (1)(捆绑法)因为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所以可以先把她们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同5个男生合在一起共有6个元素,排成一排有66A 种不同排法.对于其中的每一种排法,3个女生之间又都有33A 种不同的排法,因此共有63634320A A⋅=种不同的排法.(2)(插空法)要保证女生全分开,可先把5个男生排好,每两个相邻的男生之间留出一个空档,这样共有4个空档,加上两边两个男生外侧的两个位置,共有六个位置,再把3个女生插入这六个位置中,只要保证每个位置至多插入一个女生,就能保证任意两个女生都不相邻.由于5个男生排成一排有55A 种不同排法,对于其中任意一种排法,从上述六个位置中选出三个来让3个女生插入都有36A 种不同排法,因此共有535614400A A⋅=种不同的排法.练习1:3个女生和5个男生排成一排. (1)如果两端都不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如果两端不能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析] (1)因为两端不能排女生,所以两端只能挑选5个男生中的2个,有25A 种不同排法,对于其中的任意一种排法,其余六位都有66A 种排法,所以共有2656A A ⋅=14400种不同的排法.(2)3个女生和5个男生排成一排有88A 种排法,从中减去两端都是女生的排法2636A A ⋅种,就能得到两端不都是女生的排法种数,因此共有82683636000A A A-⋅=种不同的排法.类型五.组合问题例6:高中一年级8个班协商组成年级篮球队,共需10名队员,每个班至少要出1名,不同的组队方式有多少种?[解析] 本题实质上可以看作把2件相同的礼品分到8个小组去,共有1288C C+36=种方案.练习1: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各需1人承担,从10人中选派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共有多少种?[解析] 共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满足甲任务,有210C 种选法,第二步满足乙任务有18C 种选法,第三步满足丙任务,有17C 种选法,故共有21110872520C C C =种不同选法.类型六.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例7:某校乒乓球队有男运动员10人和女运动员9人,选出男女运动员各3名参加三场混合双打比赛(每名运动员只限参加一场比赛),共有多少种不同参赛方法?[答案] 362880[解析] 从10名男运动员中选3名有310C 种,从9名女运动员中选3名有39C 种;选出的6名运动员去配对,这里不妨设选出的男运动员为A ,B ,C ;先让A 选择女运动员,有3种不同选法;B 选择女运动员的方法有2种;C 只有1种选法了,共有选法3×2×1=6种;最后这3对男女混合选手的出场顺序为33A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33310936362880CC A ⨯⨯=种不同参赛方法.练习1: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偶数的共有( )A.36个B.24个C.18个D.6个 [答案] A[解析] 由各位数字之和为偶数,可知所求三位数由2个奇数和1个偶数组成,由乘法原理,各位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数共有21332336CC A ⋅⋅=个.1.89×90×91×…×100可表示为( )A.10100A B.11100AC.12100AD.13100A[答案] C 2.已知123934,n n A A --=则n 等于( ) A.5B.6C.7D.8[答案] C3.将6名学生排成两排,每排3人,则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A.36B.120C.720D.140[答案] C4.6名同学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 )A.720种B.360种C.240种D.120种 [答案] C 5.若266,x C C =则x 的值是( )A.2B.4C.4或2D.0[答案] C6.1171010r r CC +-+可能的值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答案] B7.某校一年级有5个班,二年级有7个班,三年级有4个班,分年级举行班与班之间的篮球单循环赛,共需进行比赛的场数是( ) A.222574CC C ++ B.222574C C CC.222574AA A ++D.216C[答案] A8.有3名医生和6名护士被分配到3所学校为学生体检,每校分配1名医生和2名护士,不同的分配方法有( )A.90种 B .180种 C.270种 D.540种 [答案]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巩固1.某乒乓球队共有男女队员18人,现从中选出男、女队员各1人组成一对双打组合,由于在男队员中有2人主攻单打项目,不参与双打组合,这样一共有64种组合方式,则乒乓球队中男队员的人数为( )A.10人B.8人C.6人D.12人 [答案] A2.将4个不同的小球随意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使每个盒子都不空的放法种数是( ) A.1334A AB.2343C AC.3242C AD.132442C C C[答案] B3.有3名男生和5名女生照相,如果男生不排在是左边且不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 A.3538A AB.5354A AC.5355A AD.5356A A[答案] C4.8位同学,每位相互赠照片一张,则总共要赠________张照片. [答案] 565.5名学生和5名老师站一排,其中学生不相邻的站法有________种.[答案]864006.由0,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百位数字的数共有________个.[答案]3007.有10个三好学生的名额,分配给高三年级6个班,每班至少一个名额,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分配方案.[答案]1268.从10名学生中选出5人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甲、乙两人有且仅有1人参加,则选法种数为________.[答案]140能力提升1.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40000大的偶数共有()A.144个B.120个C.96个D.72个[答案]B2.方程22a b c∈--,且,,a b c互不相ay b x c=+中的,,{3,2,0,1,2,3}同,在所有这些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不同的抛物线共有()A.60条B.62条C.71条D.80条[答案]B3. 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A.144 B.120 C.72 D.24[答案] D4.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数共有( )A.56个B.57个C.58个D.60个[答案]C5.某地奥运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共分6段,传递活动分别由6名火炬手完成.如果第一棒火炬手只能从甲、乙、丙三人中产生,最后一棒火炬手只能从甲、乙两人中产生,则不同的传递方案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966. 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A与产品B相邻,且产品A与产品C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__________种.[答案]367. 在报名的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答案] 1208.从数字0,1,3,5,7中取出不同的三个数作系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其中有实根的方程有多少个?[答案] 先考虑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首先确定a ,只能从1,3,5,7中选一个,有14A 种,然后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两个作b 、c ,有24A 种.所以由分步计数原理,共组成一元二次方程:124448A A⋅=个.方程更有实根,必须满足240.bac -≥分类讨论如下:当c =0时,a ,b 可在1,3,5,7中任取两个排列,有24A 个;当c ≠0时,分析判别式知b 只能取5,7.当b 取5时,a ,c 只能取1,3这两个数,有22A 个;当b 取7时a ,c 可取1,3或1,5这两组数,有222A 个,此时共有22222AA +个.由分类计数原理知,有实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共有:2224222AA A ++=18个.。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知识点

高二数学选修2-3排列知识点排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高二数学选修2-3中,我们将深入学习排列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排列的计算方法和排列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1. 排列的定义:排列是从给定的元素中选取一部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式。

2. 全排列:全排列指的是从给定的元素中选取所有元素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式。

3. 循环排列:循环排列是一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即在排列的过程中,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

二、排列的计算方法1. 排列的计算公式:在计算排列的数量时,我们可以使用排列的计算公式,即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量为n!。

2. 有重复元素的排列:当排列中存在重复的元素时,计算排列的数量需要考虑重复元素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排列计算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在n个元素中,有n1个元素相同,n2个元素相同,...,nk个元素相同,则排列的数量为n!/(n1! * n2! * ... * nk!)。

三、排列的应用1. 字母组合:排列的概念在字母组合的问题中经常被应用。

例如,计算一个字母串中可能的组合数量、字母的全排列数量等。

2. 座位安排:排列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座位安排的问题中。

例如,如何安排n个人坐在一排座位上的不同方式数量。

3. 时间安排:排列还可以应用于时间安排问题。

例如,在参加一场比赛的选手中,如何安排他们的比赛顺序,使得每个选手都能与其他选手进行比赛。

4. 数字密码:排列的概念在密码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当设置数字密码时,我们可以使用排列的方式来确定密码的顺序与组合。

综上所述,排列作为高二数学选修2-3中的重要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排列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数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数学选修2-3基础知识归纳(排列组合、概率问题)

高中数学选修2-3基础知识归纳(排列组合、概率问题)

一.基本原理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类办法,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类方法数相加。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n步完成,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相乘。

注:做一件事时,元素或位置允许重复使用,求方法数时常用基本原理求解。

二.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排列的个数记为。

四.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1.①明确要完成的是一件什么事(审题)②有序还是无序③分步还是分类。

2.解排列、组合题的基本策略(1)两种思路:①直接法:②间接法: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去掉。

这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分类处理:当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分成若干类,再由分类计数原理得出结论。

注意:分类不重复不遗漏。

即:每两类的交集为空集,所有各类的并集为全集。

(3)分步处理:与分类处理类似,某些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常分成若干步,再由分步计数原理解决。

在处理排列组合问题时,常常既要分类,又要分步。

其原则是先分类,后分步。

(4)两种途径:①元素分析法;②位置分析法。

3.排列应用题:(1)穷举法(列举法):将所有满足题设条件的排列与组合逐一列举出来;(2) 特殊元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考虑;例1. 电视台连续播放6个广告,其中含4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公益广告,要求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则共有种不同的播放方式(结果用数值表示).解:分二步: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的有种;中间4个为不同的商业广告有种,从而应当填=48. 从而应填48.例2. 6人排成一行,甲不排在最左端,乙不排在最右端,共有多少种排法?解一:间接法:即解二:(1)分类求解:按甲排与不排在最右端分类.(3)相邻问题:捆邦法: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先将相邻接的元素“捆绑”起来,看作一“大”元素与其余元素排列,然后再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排列。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组合)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1.2《排列与组合》(组合)

例6.甲、乙、丙3位志愿者安排在周一至
周五的5天中参加某项志愿者活动,要求
每人参加一天且每天至多安排一人,并要
求甲安排在另外两位前面。不同的安排方
法共有( )
种方法,
所以,一共有90+360+90=540种方法.
元素相同问题隔板策略
例.有10个运动员名额,再分给7个班,每 班至少一个,有多少种分配方案?
解:因为10个名额没有差别,把它们排成 一排。相邻名额之间形成9个空隙。
在9个空档中选6个位置插个隔板, 可把名额分成7份,对应地分给7个 班级,每一种插板方法对应一种分法 将n个相同共的有元__素__分__成__m__份_种(分n,法m。为正整数),每 份至少一个元素,可以用m-1块隔板,插入n个元素 排成一排的n-1个空隙中,所有分法数为
组合数性质1: 2:
特别地:
练习一
(1) (2)
(3) (4) (5)求
0 7
1,或5
的值 511
例题解读
求证: 证明:因为
左边= =左边,所以等式成立
评注: 注意阶乘的变形形式:
练习精选: 证明下列等式 : (1)
(2)
例题解读:
例1.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 不同的选法: (1)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
你发现ad了b bda dba
acd
什么ac?d cad dac
adc cda dca
bcd cbd dbc
bcd
bdc cdb dcb
(三个元素的)1个组合,对应着6个排列
对于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概念讲解
组合数公式
排列与组合是有区别的,但它们又有联系. 一般地,求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组合(理)(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组合(理)(基础)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组合1.理解组合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组合数公式.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理解组合与排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点一:组合1.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要点诠释:①从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可知,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并成一组”即表示与顺序无关.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元素的顺序无关,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②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相同,那么不管元素的顺序怎样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 因此组合问题的本质是分组问题,它主要涉及元素被取到或未被取到.要点二:组合数及其公式1)组合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C n m.要点诠释:“组合”与“组合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一个组合是指“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组合数是指“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 3 个不同元素a,b,c 中取出2 个元素的组合为ab,ac,bc,其中每一种都叫做一个组合,而数字3 就是组合数.2.组合数的公式及推导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An m,可以按以下两步来考虑: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第一步,先求出从这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 C nm ;第二步,求每一个组合中 m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A m m.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An mCn m Am m.A n mn(n 1)(n 2) (n m 1)A m m m!这里 n , m ∈ N+,且m ≤ n ,这个公式叫做组合数公式.因为A n mn! ,所以组合数公式还可表示(n m )!!2) ) Cn m( m 、 n N ,且 m n )m!(n -m)!要点诠释:上面第一个公式一般用于计算,但当数值 m 、 n 较大时,利用第二个式子计算组合数较为方便,在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论证时,常用第二个公式. 要点三 : 组合数的性质 性质 1: Cn mCn n m( m 、 n N ,且 m n )性质2:Cn m1 Cn mCn m 1( m 、n N ,且 m n )要点诠释: 规定:Cn 01 .要点四、纯组合问题常见题型1) “含有”或“不含有”某些元素的组合题型:“含” ,则先将这些元素取出,再由另外元素补足; “不含” ,则先将这些元素剔除,再从剩下的元素为: C n mn! m!(n m)!要点诠释:组合数公在以后学习排列组合的混合问题时, 一般都是按先取(1) n(n-1)(n-2) (n-m1) m! m 、 n N ,且 m n )m n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如:现从 5 位男同学、 4 位女同学中选出 5 名代表,若男甲、女A都必须当选,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女A 必须当选,只需从剩下7 人中任选3 人即可满足题目的要求,故有C7335 种不同的选法.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 2) “至少”或“最多”含有几个元素的题型:解这类题必须十分重视“至少”与“最多”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谨防重复与漏解.用直接法和间接法都可以求解,但通常用直接法分类复杂时,考虑逆向思维,用间接法处理.如( 1 )中,将问题改为至少有一名女同学当选,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则在全部的选法中,排除全部男生当选的情况即可,故有 C 95 C 55125种不同的选法.3)分堆问题平分到指定位置 堆数的阶乘例如 将 6 本不同的书平均分成三份,每份两本,求不同的分法数.222C62C42C2215(种) .3!②分堆但不平均,其分法数为 相同数量的堆数阶乘之积 分到指定位置例如,将 12 本不同的书分成五份,分别为 2 本、 2 本、 2 本、 3 本、 3 本,求不同的分法数.依据上述公式,分到指定位置数为 C 122C 120C 82C 62C 33.( 4)定序问题.对于某些元素的顺序固定的排列问题,可先全排,再除以定序元素的全排,或先在总位置中选出定序元素的位置而不参加排列,然后对其他元素进行排列.例: 5 人站成一排,如果甲必须站在乙的左边,则不同的排法有多少种? 法一 :5 人不加限制的排列方法有 A55种, “甲在乙的左边”和“甲在乙的右边”的排法是相对的,所1A55 60 (种) . 25法二 : 第一步,在 5 个位置中选2 个位置给甲、乙二人有 C 52种选法;323第二步,剩下三个位置由剩下三人全排,有A3 种排法,共有 C 5 A3 60 (种); 法三 : 从 5 个位置选3 个位置由除甲、乙两人之外的①平均分堆,其分法数为:依据上述公式,其分法为其中两本的有三堆,故除以 3! ; 3 本的有两堆,要除以 2! ,故分法数为C122C120C82C62C3! 2!精品文档用心整理三人排列有A53 60 种(剩下两个位置,甲、乙随之确定).(5)指标问题用“隔板法”:如,将10 个保送生预选指标分配给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六个班,每班至少一名,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案?将10 个名额并成一排,名额之间有9个空,用 5 块隔板插入9 个空,就可将10 个名额分为 6 部分,每一种插法就对应一种分配法,故有C95种方案.注意:隔板法与插空法是不同的,要予以“区分”.隔板法只适用于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要点五、组合组合的综合应用处理排列、组合综合题时,应遵循四大原则:(1 )先特殊后一般的原则( 2)先取后排的原则( 3)先分类后分步的原则( 4)正难则反、等价转化原则.【典型例题】类型一、组合概念及组合数公式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5))设集合A={a,b,c,d,e},则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3 个元素的有多少个?( 6)铁路线上有5 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 3)3 人去干5 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4)把3 本相同的书分给 5 个学生,每人最多得 1 本,有几种分配方法?【思路点拨】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解析】(1 )因为本问题与元素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2)因为甲站到乙站车票与乙站到甲站车票是不同的,故是排列问题,但票价与顺序无关,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是同一种票价,故是组合问题.(3)因为分工方法是从 5 种不同的工作中取出3 种,按一定次序分给 3 个人去干,故是排列问题.(4)因为3 本书是相同的,无论把 3 本书分给哪三人,都不需考虑他们的顺序,故是组合问题.【总结升华】区分排列与组合问题,关键是利用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组合是“只选不排、并成一组,与顺序无关”举一反三: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变式1 】平面内有10 个点,(1)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多少条?(2)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有多少条?【解析】线段不考虑线段两个端点的顺序,是组合问题;有向线段考虑线段两个端点的顺序,是排列问题.(1)以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2 个元素的组合数,2 10 9即以其中每 2 个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C12010 9 45(条)2(2)由于有向线段的两个端点中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以每2 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的条数,就是从10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2 个元素的排列数,即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有向线段共A120 10 9 90(条)【变式2】计算:(1)C74;(2)C170;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组合应用题例 2. 某医院有内科医生 12 名 , 外科医生 8 名 , 现要选派 5 名参加赈灾医疗队 , 则(1)某内科医生必须参加 , 某外科医生不能参加 , 有几种选法 ?(2)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至少有一名外科医生参加 , 有几种选法?【思路点拨】要正确理解题意中的关键性词语 , 从“在”与“不在” “至少”中寻求解题思路(1) 某内科医生参加 , 某外科医生不参加, 只需从剩下的 18 名医生中选 4 名即可 , 故有 C148 =3 060 种 .(2) 方法一 ( 直接法 ):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至少有一名外科医生当选可分为四类 : 一内四外 ; 二内三外 ; 三内二外 ; 四内一 外 , 共有 C 112C 48+C 212C 38+C 312C 28+C 412C 18=14 656( 种 ).方法二 ( 排除法 ):事件“至少有一名内科医生和至少有一名外科医生”的反面是“全部为内科医生或外科医生” , 共有C 512+C 58种选法 , 则 C 520-(C 512+C 58)=14 656 种 . 【总结升华】本题属有限制条件的组合问题 , “含”与“不含” , “最多”与“至少”是常见题型 .“含有”一般先将这些元素取出 , 不足部分由另外的元素补充 , “不含”可将这些元素剔除 , 再从剩下的元素中去取 . 解“最多”与“至少”问题 , 是用直接法还是排除法 ,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一般是正难则反. 举一反三:【变式 1 】 ( 2015 西宁校级模拟) 某学校开设“蓝天工程博览课程”,组织 6个年级的学生外出参观包括甲博物馆在内的 6 个博物馆,每个年级任选一个博物馆参观,则有且只有两个年级选择甲博物馆的方案有 ()24 24 2 4 24 A . A6A5 种 B . A6 5 种 C . C6 A5 种 D . C6 5 种【答案】因为有且只有两个年级选择甲博物馆,2)解法 1: 解法 2: 76544! 35;C170 10 9 8 7 6 5 4 7!120.C17010! 10 9 8 7!3! 3!120. 类型二、用心整理所以参观甲博物馆的年级有C62种情况,其余年级均有5 种选择,所以共有54种情况,根据乘法原理可得C6254种情况,故选D。

数学选修2-3排列

数学选修2-3排列

数学选修2-3第一章: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主要公式二、排列.1. ⑴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⑵相同排列.如果;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必须完全相同.⑶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n )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⑷排列数公式:),,()!(!)1()1(N m n n m m n n m n n n A m ∈≤-=+--= 注意:!)!1(!n n n n -+=⋅ 规定0! = 1111--++=⋅+=m n m n m n m m m n m n mA A C A A A 11--=m n m n nA A 规定10==n n n C C 2. 含有可重元素......的排列问题. 对含有相同元素求排列个数的方法是:设重集S 有k 个不同元素a 1,a 2,…...a n 其中限重复数为n 1、n 2……n k ,且n = n 1+n 2+……n k , 则S 的排列个数等于!!...!!21k n n n n n =. 例如:已知数字3、2、2,求其排列个数3!2!1)!21(=+=n 又例如:数字5、5、5、求其排列个数?其排列个数1!3!3==n . 三、组合.1. ⑴组合: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⑵组合数公式:)!(!!!)1()1(m n m n C m m n n n A A C m n m m m n m n-=+--== ⑶两个公式:①;m n n m n C C -= ②m n m n m n C C C 11+-=+①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后就剩下n-m 个元素,因此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n-m 个元素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是一样多的就是说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m 个元素的唯一的一个组合.(或者从n+1个编号不同的小球中,n 个白球一个红球,任取m 个不同小球其不同选法,分二类,一类是含红球选法有1m n 111m n C C C --=⋅一类是不含红球的选法有m n C )②根据组合定义与加法原理得;在确定n+1个不同元素中取m 个元素方法时,对于某一元素,只存在取与不取两种可能,如果取这一元素,则需从剩下的n 个元素中再取m-1个元素,所以有C 1-m n ,如果不取这一元素,则需从剩余n 个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所以共有C m n 种,依分类原理有m n m n m n C C C 11+-=+.⑷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区别:前者是“排成一排”,后者是“并成一组”,前者有顺序关系,后者无顺序关系. ⑸①几个常用组合数公式n n nn n n C C C 2210=+++ 11111121153142011112++--++++++-+=+==++=+++=+++kn k n k n k n m n m m n m m m m m mn n n n n n n n C n C k nC kC C C C C C C C C C C C例1 六人按下列要求站一横排,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1)甲不站两端;(2)甲、乙必须相邻;(3)甲、乙不相邻;(4)甲、乙之间间隔两人;(5)甲、乙站在两端;(6)甲不站左端,乙不站右端.(7)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矮,自左向右的顺序,(8)甲、乙之间有且只有两人变形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分别符合下列条件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1)奇数;(2)偶数;(3)大于3 125的数.2从1,2,3,4,5,6六个数字中,选出一个偶数和两个奇数,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这样的三位数共有 个.3.用1,2,3,4,5,6组成六位数(没有重复数字),要求任何相邻两个数字的奇偶性不同,且1和2相邻.这样的六位数的个数是 .(用数字作答)4.甲、乙、丙三名同学在课余时间负责一个计算机房的周一至周六值班工作,每天一人值班,每人值班两天,如果甲同学不值周一的班,乙同学不值周六的班,则可以排出不同的值班表有 种.5.用1,4,5,x 四个不同数字组成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中的数字的总和为288,则x .6.从1,3,5,7,9中任取三个数字,从0,2,4,6,8中任取两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例2 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4名,其中男女队长各1人.选派5人外出比赛.在下列情形中各有多少种选派方法?(1)男运动员3名,女运动员2名;(2)至少有1名女运动员;(3)队长中至少有1人参加;(4)既要有队长,又要有女运动员.变形1.停车场每排恰有10个停车位.当有7辆不同型号的车已停放在同一排后,恰有3个空车位连在一起的排法有种.(用式子表示)2.将编号为1,2,3,4,5的五个球放入编号为1,2,3,4,5的五个盒子里,每个盒子内放一个球,若恰好有三个球的编号与盒子编号相同,则不同投放方法共有种.例3 4个不同的球,4个不同的盒子,把球全部放入盒内.(1)恰有1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2)恰有1个盒内有2个球,共有几种放法?(3)恰有2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例4.有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分配方式分配,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式?(1)分成1本、2本、3本三组;(2)分给甲、乙、丙三人,其中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3本;(3)分成每组都是2本的三组;(4)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变形1.某外商计划在4个候选城市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求该外商不同的投资方案有多少种?2.从不同号码的5双鞋中任取4只,其中恰好有1双的取法种数为()例5.已知平面α∥β,在α内有4个点,在β内有6个点.(1)过这10个点中的3点作一平面,最多可作多少个不同平面?(2)以这些点为顶点,最多可作多少个三棱锥?(3)上述三棱锥中最多可以有多少个不同的体积?练习: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2讲:排列组合(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2讲:排列组合(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排列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2.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公式、组合公式.3.熟练掌握排列、组合的性质.4.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排列与组合的概念:(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注意:○1如无特别说明,取出的m个元素都是不重复的.○2排列的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3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4在定义中规定m≤n,如果m=n,称作全排列.○5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6如何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就要看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再安排这m个元素时是有顺序还是无顺序,有顺序就是排列,无顺序就不是排列.(2)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的一个组合.注意:○1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它们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组合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并成一组”即表示与顺序无关.○2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即使只有一个元素不同),就是不同的组合.○3组合与排列问题的共同点,都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不同元素”;不同点:前者是“不管顺序并成一组”,而后者要“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4根据定义区分排列问题、组合问题.2.排列数与组合数:(1)排列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n A 表示.(2)组合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n C 表示.3.排列数公式与组合数公式: (1)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其中m ,n *∈N ,且m ≤n .(2)全排列、阶乘、排列数公式的阶乘表示.○1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2阶乘:自然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用n !表示,即!.nn A n = ○3由此排列数公式(1)(2)(1)mnA n n n n m =---+(1)(2)(1)()21()21n n n n m n m n m ⋅-⋅-⋅⋅-+⋅-⋅⋅⋅=-⋅⋅⋅!.()!n n m =-所以!.()!mn n A n m =-(3)组合数公式:!.!()!m n n C m n m =-(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性质1:.mn mn nC C -=性质2:11.m mm n n n C C C -+=+类型一.排列的定义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不是排列,为什么?(1)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一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一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2)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同学参加一项活动.[解析] (1)是排列问题,因为选出的两名同学参加的活动与顺序有关. (2)不是排列问题,因为选出的两名同学参加的活动与顺序无关.练习1:判断下列问题是不是排列,为什么?(1)从2、3、4这三个数字中取出两个,一个为幂底数,一个为幂指数.(2)集合M ={1,2,…,9}中,任取相异的两个元素作为a ,b ,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方程22221x y a b +=和多少个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2222 1.x y a b-=[解析] (1)是排列问题,一个为幂底数,一个为幂指数,两个数字一旦交换顺序,产生的结果不同,即与顺序有关.(2)第一问不是第二问是.若方程22221x y a b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必有a >b ,a ,b 的大小一定;在双曲线22221x y a b -=中,不管a >b 还是a <b ,方程22221x y a b-=均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且是不同的双曲线,故这是排列.类型二.组合的定义例2: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1)设集合A ={a ,b ,c ,d ,e },则集合A 的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有多少个? (2)某铁路线上有5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 [解析] (1)因为本问题与元素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2)因为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车票是不同的,故是排列问题,但票价与顺序无关,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是同一种票价,故是组合问题.练习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1)3人去干5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2)把3本相同的书分给5个学生,每人最多得1本,有几种分配方法?[解析] (1)因为分工方法是从5种不同的工作中取出3种,按一定次序分给3个人去干,故是排列问题.(2)因为3本书是相同的,无论把3本书分给哪三人,都不需考虑他们的顺序,故是组合问题. 类型三.排列数与组合数例3:计算下列各式. (1)57;A(2)212;A(3)77.A[解析] [答案] (1)57A =7×6×5×4×3=2520; (2)213A =13×12=156;(3)77A =7×6×5×4×3×2×1=5040.练习1:乘积m (m +1)(m +2)…(m +20)可表示为( ) A.2m A B.21m AC.2020m A +D.2120m A +[答案] D[解析] 排列的顺序为由小到大,故n =m +20,而项数是21故可表示为2120.m A + 例4:计算98100C [答案] 98100982100100100100994950.21C C C -⨯====⨯练习2:计算972959898982C C C ++[答案] 原式1231223298989898989898992()()C C C C C C C C =++=+++=3399100161700.C C +==类型四.排列问题例5:3个女生和5个男生排成一排.(1)如果女生必须全排在一起,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女生必须全分开,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析] (1)(捆绑法)因为3个女生必须排在一起,所以可以先把她们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同5个男生合在一起共有6个元素,排成一排有66A 种不同排法.对于其中的每一种排法,3个女生之间又都有33A 种不同的排法,因此共有63634320A A ⋅=种不同的排法.(2)(插空法)要保证女生全分开,可先把5个男生排好,每两个相邻的男生之间留出一个空档,这样共有4个空档,加上两边两个男生外侧的两个位置,共有六个位置,再把3个女生插入这六个位置中,只要保证每个位置至多插入一个女生,就能保证任意两个女生都不相邻.由于5个男生排成一排有55A 种不同排法,对于其中任意一种排法,从上述六个位置中选出三个来让3个女生插入都有36A 种不同排法,因此共有535614400A A ⋅=种不同的排法.练习1:3个女生和5个男生排成一排.(1)如果两端都不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两端不能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解析] (1)因为两端不能排女生,所以两端只能挑选5个男生中的2个,有25A 种不同排法,对于其中的任意一种排法,其余六位都有66A 种排法,所以共有2656A A ⋅=14400种不同的排法.(2)3个女生和5个男生排成一排有88A 种排法,从中减去两端都是女生的排法2636A A ⋅种,就能得到两端不都是女生的排法种数,因此共有82683636000A A A -⋅=种不同的排法.类型五.组合问题例6:高中一年级8个班协商组成年级篮球队,共需10名队员,每个班至少要出1名,不同的组队方式有多少种?[解析] 本题实质上可以看作把2件相同的礼品分到8个小组去,共有1288C C +36=种方案.练习1: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各需1人承担,从10人中选派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共有多少种?[解析] 共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满足甲任务,有210C 种选法,第二步满足乙任务有18C 种选法,第三步满足丙任务,有17C 种选法,故共有21110872520C C C =种不同选法.类型六.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例7:某校乒乓球队有男运动员10人和女运动员9人,选出男女运动员各3名参加三场混合双打比赛(每名运动员只限参加一场比赛),共有多少种不同参赛方法?[答案] 362880[解析] 从10名男运动员中选3名有310C 种,从9名女运动员中选3名有39C 种;选出的6名运动员去配对,这里不妨设选出的男运动员为A ,B ,C ;先让A 选择女运动员,有3种不同选法;B 选择女运动员的方法有2种;C 只有1种选法了,共有选法3×2×1=6种;最后这3对男女混合选手的出场顺序为33A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33310936362880C C A ⨯⨯=种不同参赛方法.练习1: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偶数的共有( )A.36个B.24个C.18个D.6个 [答案] A[解析] 由各位数字之和为偶数,可知所求三位数由2个奇数和1个偶数组成,由乘法原理,各位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数共有21332336C C A ⋅⋅=个.1.89×90×91×…×100可表示为( ) A.10100A B.11100AC.12100AD.13100A[答案] C 2.已知123934,n n A A --=则n 等于( )A.5B.6C.7D.8 [答案] C3.将6名学生排成两排,每排3人,则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 A.36 B.120 C.720 D.140 [答案] C4.6名同学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 ) A.720种 B.360种 C.240种 D.120种 [答案] C5.若266,xC C =则x 的值是( ) A.2B.4C.4或2D.0[答案] C 6.1171010r r C C +-+可能的值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答案] B7.某校一年级有5个班,二年级有7个班,三年级有4个班,分年级举行班与班之间的篮球单循环赛,共需进行比赛的场数是( )A.222574C C C ++ B.222574C C C C.222574A A A ++D.216C[答案] A8.有3名医生和6名护士被分配到3所学校为学生体检,每校分配1名医生和2名护士,不同的分配方法有( )A.90种B.180种C.270种D.540种 [答案]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巩固1.某乒乓球队共有男女队员18人,现从中选出男、女队员各1人组成一对双打组合,由于在男队员中有2人主攻单打项目,不参与双打组合,这样一共有64种组合方式,则乒乓球队中男队员的人数为( ) A.10人 B.8人 C.6人 D.12人 [答案] A2.将4个不同的小球随意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使每个盒子都不空的放法种数是( ) A.1334A A B.2343C AC.3242C AD.132442C C C[答案] B3.有3名男生和5名女生照相,如果男生不排在是左边且不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 A.3538A A B.5354A AC.5355A AD.5356A A[答案] C4.8位同学,每位相互赠照片一张,则总共要赠________张照片. [答案] 565.5名学生和5名老师站一排,其中学生不相邻的站法有________种. [答案] 864006.由0,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百位数字的数共有________个.[答案] 3007.有10个三好学生的名额,分配给高三年级6个班,每班至少一个名额,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分配方案.[答案] 1268.从10名学生中选出5人参加一个会议,其中甲、乙两人有且仅有1人参加,则选法种数为________. [答案] 140能力提升1.(2015四川卷)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其中比40000大的偶数共有( )A.144个B.120个C.96个D.72个[答案] B2.(2014四川卷)方程22ay b x c =+中的,,{3,2,0,1,2,3}a b c ∈--,且,,a b c 互不相同,在所有这些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不同的抛物线共有( )A.60条B.62条C.71条D.80条[答案] B3.(2014辽宁卷)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 A .144 B .120 C .72 D .24[答案] D4.在由数字1,2,3,4,5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5位数中,大于23145且小于43521的数共有( )A.56个B.57个C.58个D.60个[答案] C5.某地奥运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共分6段,传递活动分别由6名火炬手完成.如果第一棒火炬手只能从甲、乙、丙三人中产生,最后一棒火炬手只能从甲、乙两人中产生,则不同的传递方案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 966.(2014北京卷)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A 与产品B 相邻,且产品A 与产品C 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__________种.[答案] 367.(2015上海卷)在报名的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答案] 1208.从数字0,1,3,5,7中取出不同的三个数作系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其中有实根的方程有多少个?[答案] 先考虑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首先确定a ,只能从1,3,5,7中选一个,有14A 种,然后从余下的4个数中任选两个作b 、c ,有24A 种.所以由分步计数原理,共组成一元二次方程:124448A A ⋅=个.方程更有实根,必须满足240.b ac -≥分类讨论如下:当c =0时,a ,b 可在1,3,5,7中任取两个排列,有24A 个;当c ≠0时,分析判别式知b 只能取5,7.当b 取5时,a ,c 只能取1,3这两个数,有22A 个;当b 取7时a ,c 可取1,3或1,5这两组数,有222A 个,此时共有22222A A +个.由分类计数原理知,有实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共有:2224222A A A ++=18个.。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1.2排列与组合教材解读选修2-3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1.2排列与组合教材解读选修2-3

1.2 摆列与组合教材解读高中新课标选修(2-3 )一、摆列1.摆列:从n个不一样元素中拿出m(m≤n)个元素,依照必定的次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拿出个元素的一个摆列.此定义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拿出元素” ;m二是“有必定次序” .当元素完整同样,而且元素摆列的次序也完整同样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整不一样或元素部分同样或元素同样而次序不一样的摆列,都不是同一个摆列.此外,定义规定给出的n 个元素各不同样,而且只研究被拿出的元素也各不同样的状况.也就是说,假如某个元素已被拿出,则这个元素就不可以再取了.2.摆列数即为不一样摆列的个数,就是全部摆列的总数,用符号 A n m表示.公式的两种表示形式为:① A n m n( n 1)(n2) (n m 1) ;② A n m(n n!.m)!说明:( 1) m nN ,且m≤n;,( 2)公式①的右侧第一个因数为n,后边每个因数都比前方一个因数少 1,最后一个因数是 n m 1 ,共 m个因数相乘.( 3)关于 A m n!主要有两个作用:①当m,n 较大时,可使用计算器快捷地算出n(n m)!结果;②对含有字母的摆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经常使用此公式.3.解有限制条件的摆列问题时,重点是解决好特别元素(或地点)的摆列,只需特别元素(或地点)摆列好了,其余元素(或地点)的摆列可采纳摆列数公式直接求解.往常从以下三种门路考虑:(1)元素剖析法:先考虑特别元素,再考虑其余元素;(2)地点剖析法:先考虑特别地点,再考虑其余地点;(3)整体清除法:先算出不带限制条件的摆列数,再减去不知足限制条件的摆列数.二、组合1.组合:从n个不一样元素中拿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拿出 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组合与摆列的差别在于:固然都是从n 个不一样的元素中拿出m个不一样元素,可是摆列是要考虑“必定次序排成一列”,而组合是“合成一组”即元素之间无前后次序可言.所以两个组合只需它们的元素同样就是同一个组合,而不用考虑元素之间的次序.2.组合数即是切合条件的全部组合的个数,用符号C n m表示.组合数公式有两种表示形式:m A n m n(n1)(n 2) (n m 1)① C n m;A m m!② C n m n!.m!( n m)!专心爱心专心说明:( 1)组合数公式的推导是依照分步计数原理,把求从n 个不一样元素中拿出个元m素的摆列数的过程分为两步达成:求组合数,求全摆列数.进而利用这类对应关系和已知排列数公式获得组合数公式.这类分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对解决摆列、组合应用题意义重要.m m 1) ,它表现了组合数( 2)关于组合数的第一个公式C n m A n n( n 1)(n 2)( nA m m m!与相应摆列数的关系,当 n 确立而 m变化时,组合数与m是一种函数关系,一般在计算详细的组合数时,常用此公式;第二个公式C n m n!的主要作用有:①当 m,n 较大时,m!(n m)!利用此公式计算组合数较为简易;②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证明时,常用此式.( 3)组合数的性质:① C n m C n n m;② C n m1 C n m C n m 1;③ kC n k nC n k11;④ C n0 1 .3.解“含有”或“不含有”某些元素的组合问题时,要先将“含有”的这些元素拿出,再由此外元素补足;先将“不含有” 的这些元素剔除,再从留下的元素中去选用.解“起码”或“至多”的组合题时,要提防重复与漏解,用直接法和间接法都能够求解,往常直接法中分类错乱时,可考虑逆向思想,用间接法办理.三、特别提示1.解摆列、组合应用题,第一以“有序是摆列、无序是组合”分清摆列、组合两类不同的应用题.详细做法是:先写出一个详细的选择结果,再互换这个结果中随意两个元素的地点,视其结果能否发生变化:若结果变化了(不知足互换律),说明与次序相关,是摆列问题,不然是组合题.用互换律来鉴别属于摆列问题仍是组合问题是一种常用方法.2.解组合应用题时,要注意正确理解题设中的“有且仅有” 、“至多”、“起码”、“全部是”、“都不是”等词语确实切含义.在解题经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或“间接法”.专心爱心专心。

(整理版)排列与组合教材解读高中新课标选修(23)

(整理版)排列与组合教材解读高中新课标选修(23)

高中新课标选修〔2-3〕一、排列1.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此定义包含两个根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有一定顺序〞.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局部相同或元素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个排列.另外,定义规定给出的n 个元素各不相同,并且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也各不相同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元素已被取出,那么这个元素就不能再取了.2.排列数即为不同排列的个数,就是所有排列的总数,用符号m n A 表示.公式的两种表示形式为:①(1)(2)(1)m n A n n n n m =---+;②!()!m n n A n m =-. 说明:〔1〕m n *∈N ,,且m ≤n ;〔2〕公式①的右边第一个因数为n ,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1n m -+,共m 个因数相乘.〔3〕对于!()!m n n A n m =-主要有两个作用:①当m ,n 较大时,可使用计算器快捷地算出结果;②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时常使用此公式.3.解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时,关键是解决好特殊元素〔或位置〕的排列,只要特殊元素〔或位置〕排列好了,其它元素〔或位置〕的排列可采用排列数公式直接求解.通常从以下三种途径考虑:〔1〕元素分析法:先考虑特殊元素,再考虑其它元素;〔2〕位置分析法:先考虑特殊位置,再考虑其它位置;〔3〕整体排除法:先算出不带限制条件的排列数,再减去不满足限制条件的排列数.二、组合1.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组合与排列的区别在于:虽然都是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不同元素,但是排列是要考虑“一定顺序排成一列〞,而组合是“合成一组〞即元素之间无前后顺序可言.因此两个组合只要它们的元素相同就是同一个组合,而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2.组合数即是符合条件的所有组合的个数,用符号m n C 表示.组合数公式有两种表示形式:①(1)(2)(1)!m mn nm m A n n n n m C A m ---+==; ②!!()!m n n C m n m =-.说明:〔1〕组合数公式的推导是依据分步计数原理,把求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的过程分为两步完成:求组合数,求全排列数.从而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和排列数公式得到组合数公式.这种分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意义重大.〔2〕对于组合数的第一个公式(1)(2)(1)!m mn nm m A n n n n m C A m ---+==,它表达了组合数与相应排列数的关系,当n 确定而m 变化时,组合数与m 是一种函数关系,一般在计算具体的组合数时,常用此公式;第二个公式!!()!m n n C m n m =-的主要作用有:①当m ,n 较大时,利用此公式计算组合数较为简便;②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证明时,常用此式.〔3〕组合数的性质:①m n m n n C C -=;②11m m m n n n C C C -+=+;③11k k n n kC nC --=;④01n C =.3.解“含有〞或“不含有〞某些元素的组合问题时,要先将“含有〞的这些元素取出,再由另外元素补足;先将“不含有〞的这些元素剔除,再从留下的元素中去选取.解“至少〞或“至多〞的组合题时,要谨防重复与漏解,用直接法和间接法都可以求解,通常直接法中分类庞杂时,可考虑逆向思维,用间接法处理.三、特别提示1.解排列、组合应用题,首先以“有序是排列、无序是组合〞分清排列、组合两类不同的应用题.具体做法是:先写出一个具体的选择结果,再交换这个结果中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视其结果是否发生变化:假设结果变化了〔不满足交换律〕,说明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否那么是组合题.用交换律来判别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是一种常用方法.2.解组合应用题时,要注意正确理解题设中的“有且仅有〞、“至多〞、“至少〞、“全是〞、“都不是〞等词语确实切含义.在解题时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或“间接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排列、排列数公式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1)“一定的顺序”说明如果两个排列相同,那么不但所有元素相同,而且排列的顺序也要相同.如三个数的排列123与132虽然元素完全相同,但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同,它们也是不同的排列.(2)“n个不同的元素”,所给的n个元素不同,所取出的元素也就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元素被取出,就不能再取了,即无重复的排列.深化升华 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就看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后,再安排这m个元素时是有序还是无序,有序就是排列,无序就不是排列.也就是说,排列问题与元素的顺序有关,与顺序无关的不是排列.如取出两个数做乘法就与顺序无关,就不是排列,做除法就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2.排列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A m n 表示.排列数概念可以从集合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从a、b、c这三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的排列数的问题,就是集合A={ab,bc,ca,ba,cb,ac}的元素个数问题,显然card(A)=6.这里,由排列的定义知,集合A 中的元素ab与ba应视为不同的元素.辨析比较 “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列是一个具体的排法,不是数;排列数是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在写具体排列时,要按一定规律写,以免造成重复或遗漏.3.排列数公式(1)排列数公式:①连乘表示式:m n A =n(n-1)(n-2)…(n -m+1).其中,n ,m ∈N *,且m≤n;②阶乘表示式:)!(!m n n A m n -=,其中n,m ∈N *,且m≤n. (2)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3)阶乘: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排列数,等于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用n!表示,即n n A =n!.规定0!=1.(4)排列数性质:①m n A =n 11--m n A ;②m n A =mn m n A A 111---+. 记忆要诀 排列数的连乘表示式的右边是m个数的连乘积,其特点是: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的每一个因数都比它前面的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一共有m个连续自然数的连乘积.方法归纳 对于排列数的两个形式的公式,连乘表示式常用于计算具体的含有数字的排列数的值;阶乘表示式则常用于含字母的排列数的变形和证明有关等式.二、组合、组合数公式1.组合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组合定义中包含了两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并成一组”.即与元素的顺序无关.如果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不管它们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即使只有一个元素不相同,就不是相同的组合.疑点突破 组合与排列的共同点是都要“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不同点是前者是“不管顺序并成一组”,而后者要“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区分某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关键看选出的元素与顺序是否有关,若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则是排列问题;若交换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没有影响,则是组合问题,也就是说排列问题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无关.在写出某个排列问题的所有排列时,采用“树形图”的写法较好;在写出某个组合问题的所有组合时,设计好程序,一般采用递进式的写法比较好,在书写时,要做到不重不漏.2.组合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组合”与“组合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组合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不是一个数;而“组合数”是符合条件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它是一个数.方法归纳 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常用的方法有:①相邻元素归并法(捆绑法);②相离元素插空法;③定位元素优先安排法;④有序分配依次分组法;⑤多元素不相容情况分类法;⑥交叉问题集合法;⑦混合问题先组合后排列法;⑧“至少”“至多”问题间接排除法.3.组合数公式(1)组合数的连乘表示式:由于m mm n m n A C A ∙=,因此, !)1()2)(1(m m n n n n A A C m m m n m n+---== ,这里,n,m ∈N *,并且m≤n. (2)组合数的阶乘表示式:)!(!!m n m n C m n -=,这里,n,m ∈N *,并且m≤n.可得1=n n C ,10=n C .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①m n n m n C C -=;②11-+=m nm n m n C C C 深化升华 利用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证明时,要正确地选用公式,同时注意m nm n C A ,中m≤n这个隐含条件.在利用组合数公式计算、化简时,要灵活运用组合数的性质,一般地,计算m n C 时,若m比较大,可利用性质①,不计算mn C 而改为计算m n n C -,在计算组合数之和时,常利用性质②.问题·探究问题1 某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共有12个队参加,每队都要与其他各队在主客场分别比赛一次,共进行多少场比赛?思路:将参加比赛的12个队看作12个元素,每一场比赛即为从12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其中设排在前面的队为主场比赛.总共比赛的场次,就是从12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排列数,则212A =12×11=132场.探究:在解排列、组合应用问题时,要注意三点:①仔细审题,判断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是二者的混合;要按元素的性质分类,按事件发生的过程分步;②深入分析,严密周详,注意分清是乘还是加,不重不漏,要多角度分析,分类考虑;③对于有限制条件的比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要通过分析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后运用分类加法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来解决.问题2A 、B 、C 三地之间都有直达的汽车,某客运公司独家经营三地之间的客运直达业务,三地之间距离各不相同,而车票价格取决与路程的远近,并且任意两地之间的来回票价相同,问客运公司需要准备多少种票价的车票?需要准备多少种车票?思路:汽车票的种数与起点站、终点站有关,从A 地到B 地和从B 地到A 地是不同的,所以车票也不相同,也就是票的种数与顺序有关.而无论从哪儿到哪儿,票价不变,如从A 地到B 地和从B 地到A 地的票价相同,也就是票价与顺序无关.所以多少票价的车票,是从三个不同的元素A 、B 、C 中任取两个,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是一个组合问题,种数为22323⨯=C =3种.而车票的种数相当于从三个元素中任取两个,然后按一定顺序排列,即23A =3×2=6种.探究: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元素的性质分类,二是按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解决此类的实际应用题,通常从三个途径考虑:一是以元素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二是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三是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合要求的排列或组合数.典题·热题例1(2005辽宁高考)用1、2、3、4、5、6、7、8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八位数,要求1与2相邻,3与4相邻,5与6相邻,而7与8不相邻,这样的八位数共有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思路分析:组成这样的八位数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是把1与2、3与4、5与6捆绑看作三个整体排成一列,共有33A 种排法;第二步是把7与8插入第一步中的三个整体之间,共有24A 种排法;第三步是第一步当中的1与2、3与4、5与6之间的位置可以交换,共有222222A A A ∙∙种排法.所以组成这样的八位数共有2222222433A A A A A ∙∙∙∙=576个. 答案:576方法归纳 元素相邻问题,一般用“捆绑法”,先把相邻的若干个元素“捆绑”为一个大元素与其余元素全排列,然后再松绑,将这若干个元素内部全排列,而元素不相邻问题,一般用“插空法”,先将不相邻元素以外的元素的普通元素全排列,然后在普通元素之间及两端插入不相邻元素.上述方法可归纳为:元素要相邻,看成一整体;元素不相邻,见缝插进去.例2(2005浙江高考)从集合{P ,Q ,R ,S}与{0,1,2,3,4,5,6,7,8,9}中各任限2个元素排成一排(字母和数字均不能重复).每排中字母Q 和数字0至多只能出现一个的不同排法种数是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思路分析:本题若直接求解,则“每排中字母Q 和数字0至多只能出现一个”要分“每排中字母Q 和数字0都不出现、只出现字母Q 、只出现数字0”三类考虑;若间接求解,则只须将总数4421024A C C ∙∙减去字母Q 和数字0都出现的排法种数441913A C C ,即不同的排法种数是4419134421024A C C A C C -∙∙=5 832答案:5 832拓展延伸 (2005福建高考)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巴黎、伦敦、悉尼、莫斯科四个城市游览,要求每个城市有一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 )A.300种B.240种C.144种D.96种思路分析:若直接求解,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要分为“甲、乙没有被选中;被选中一人但是去其他三个城市游览;被选中2人但是去其他三个城市游览”三类来考虑,显然较为复杂.若间接求解,则只须将总数46A 中减去甲、乙中有1人去巴黎游览的方案种数352A ,即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46A -235A =240种. 答案:B方法归纳 对排列问题或组合问题,当正面考虑较繁或难以下手时,不妨从反面入手,即用间接法.用间接法求解的常见题型有:至少型、至多型、否定型、重复型等. 例3判断下列各事件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并求出相应的排列数或组合数.(1)10个人相互各写一封信,共写多少封信?(2)10个人规定相互通一次电话,共通了多少次电话?(3)10支球队以单循环进行比赛(每两队比赛一次),这次比赛需要进行多少场次?(4)从10个人里选3个代表去开会,有多少种选法?(5)从10个人里选出3个不同学科的科代表,有多少种选法?思路分析:根据排列与组合的定义进行判断,问题的关键是看这一事件有没有顺序.解:(1)是排列问题.因为发信人与收信人是有区别的.排列数为210A =90种.(2)是组合问题.因为甲与乙通了一次电话,也就是乙与甲通了一次电话,没有顺序的区别.组合数为210C =45种.(3)是组合问题.因为每两个队比赛一次,并不需要考虑谁先谁后,没有顺序的区别.组合数为210C =45种.(4)是组合问题.因为三个代表之间没有顺序的区别.组合数为310C =120种.(5)是排列问题.因为三个人中,担任哪一科的课代表是有顺序区别的.排列数为310A =720种.方法归纳 区别排列与组合问题,先确定完成的是什么事件,然后看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与顺序无关的是组合.例4用0,1,2,3,4,5这六个数字:(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3)能组成多少个比1 325大的四位数?思路分析:该例中的每一个小题都是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除了应注意题目中要求的明显条件外,还应注意隐含条件“0不能排在首位”.我们采取先特殊后一般的原则,将问题分解为几个易求解的简单问题.解:(1)符合条件的四位偶数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0在个位时有35A 个;第二类:2在个位时,首位从1,3,4,5中选定1个,有14A 种.十位和百位从余下的数字中选,有24A 种,于是共有14A ·24A 个.第三类:4在个位时,与第二类同理,也有14A ·24A 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四位偶数的个数为35A +14A ·24A +14A ·24A =156个.(2)五位数中5的倍数可分为两类:个位数上的数字是0的五位数有54A 个;个位数上的数字是5的五位数有3414A A ∙个.故满足条件的五位数的个数共有54A +3414A A ∙=216个. (3)比1 325大的四位数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形如2□□□,3□□□,4□□□,5□□□,共3514A A ∙个; 第二类:形如14□□,15□□,共有2412A A ∙个;第三类:形如134□,135□,共有2312A A ∙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比1 325大的四位数共有:3514A A ∙+2412A A ∙+2312A A ∙=270个. 深化升华 不同数字的无重复排列是排列问题中的一类典型问题,其常见的附加条件有:奇偶数、位数关系、大小关系等,也可以有相邻问题、插空问题,也可以与数列等知识相联系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搞清事件是什么,元素是什么,位置是什么,给出了什么样的附加条件;然后按特殊元素(位置)的性质分类(每一类的各种方法都能保证事件的完成),按事件发生的连续过程合理分步来解决.例5有4名男生、5名女生,全体排成一行,问下列情形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1)甲不在中间也不在两端;(2)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两端;(3)男、女生分别排在一起;(4)男女相间;(5)甲、乙、丙三人从左到右顺序保持一定.思路分析:本例集排列组合多种类型于一题,应充分利用元素分析法(优先考虑特殊元素)、位置分析法(优先考虑特殊位置)、直接法、间接法、捆绑法、插空法、等机会法等常见的解题思路.解:(1)方法一:元素分析法先排甲有6种,其余有88A 种.故共有6×88A =241 920种排法.方法二:位置分析法中间和两端有38A 种排法,包括甲在内的其余6人有66A 种排法,故共有38A ·66A =336×720=241 920种排法.方法三:等机会法9个人的全排列有99A 种,甲排在每一个位置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依题意,甲不在中间及两端的排法总数是99A ×96=241 920种.方法四:间接法99A -3×88A =688A =241 920种.(2)先排甲、乙,再排其余7人,共有7722A A ∙=10 080种排法. (3)捆绑法:554422A A A ∙∙=5 760种. (4)插空法:先排4名男生有44A 种方法,再将5名女生插空,有55A 种方法,故共有44A ·55A =5 760种.(5)方法一:9人共有99A 种排法,其中甲、乙、丙三人有33A 种排法,因而在99A 种排法中每33A 种对应一种符合条件的排法,故共有3399A A =60 480种排法. 方法二:6639A C ∙=60 480种. 深化升华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问题要遵循两个原则:(1)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2)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具体地说,解排列组合的应用题,通常有以下途径: ①以元素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②以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③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或组合数.例6求证:!111321443322n A n A A A n n-=-++++ 思路分析:等式左边是n-1项的和,右边是两项的差,联想数列求和,与数列求和类似,考虑把它的一般项)!1(+m m 进行拆项,使中间的很多项相消,以求得它们的和. 解:!1!43!32!211321443322n n A n A A A n n-++++=-++++ ∵)!1(1!1)!1(1)1()!1(+-=+-+=+m m m m m m .所以左边=!11]!1)!1(1[)!41!31()!31!21()!211(n n n -=--++-+-+- 方法归纳 关于排列数的恒等式证明,一般都要选用排列数的阶乘表示式n n A =n!和)!(!m n n A m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