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唐诗歌的话语蕴藉属性

合集下载

从话语蕴藉视角浅看唐诗宋词意境的审美特质-文档资料

从话语蕴藉视角浅看唐诗宋词意境的审美特质-文档资料

从话语蕴藉视角浅看唐诗宋词意境的审美特质一、从话语蕴藉的含混形态看唐代诗歌的意境美我们知道,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这里的意义状况,放在诗词里便可成为“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而意(情)和境(景)的关系,就是心与物的关系。

从美学风格来讲,“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

盛唐诗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蕴意深厚,充满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它所隐射的是强烈的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看似单一,却“一”中生“多”。

这正是含混形态的特征表现。

含混形态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展现盛唐之音的热情豪放,顶峰莫不过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从意境或表象,都如此。

因为从那些含蓄蕴藉里,我们看到的意境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摆脱束缚、获得自由。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还有那“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杂取种种,即使有享乐、颓丧、忧郁、悲伤的意境情调,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的意境特质。

从美学风格来说,中唐不同于盛唐,没有李白的天马行空灵动飘逸,也缺乏杜甫的沉郁顿挫慷慨激昂,中唐诗歌一开始便染上了一层薄薄的哀愁、伤感和抑郁。

韦应物的“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暗暗独成眠”,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荔枝墙”,以及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都在含蓄形态的表达上围绕其主旨,情真意切,生动撩人。

“盛唐句如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水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话语蕴藉(Discourse implication)是指在语言表达中所隐含的含义和意义,丰富了文本的语义层次和阐释深度。

在文学中,话语蕴藉指的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和观念,使作品的意义更加丰富和深远。

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隐晦的意义和暗示:文学作品往往通过运用比喻、隐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辞手法,传递多重意义和思想。

这些隐晦的意义和暗示深藏在语言之中,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主解读和思考。

2.行间意味与潜台词:文学作品中的行间意味和潜台词是指作品中没有明确陈述的,但读者可以从语言和情境暗示中捕捉到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作品传达了更加深刻和微妙的观点和情感。

3.话语的外延与内涵:文学作品中的话语不仅有表面上字面的意义,还包含了更加深层的内涵和外延。

作品通过一系列词语和造句方式的组合,表达了作者对人物、事件、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看法和思考。

4.文化价值与社会观念:文学作品承载了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观念,通过话语蕴藉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作品中隐含的社会规范、道德评判和文化传统等成为读者理解作品背后意义的重要线索。

举个例子,以《1984》这部小说为例,乔治·奥威尔通过对话、描述和情节描写等语言手法展示了强权政府的恐怖统治和个人权利被粉碎的主题。

小说中,党的控制和操纵被隐含在政治术语、宣传口号和对人性的扭曲的方式中。

通过这种话语蕴藉的方式,作品传递了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自由的探讨。

另一个例子是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通过对主人公葛列格尔变成甲虫的描写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暗示了现代生活中个体的异化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卡夫卡的语言使用和情节设定中蕴含着深层的心理、社会和人性的意义,使读者对作品进行多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综上所述,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通过隐喻、象征、潜台词等语言手法传达作品更深刻和丰富的意义。

从《诗经》看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从《诗经》看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从《诗经》看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王君妍 河北大学摘 要: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就《诗经》而言,其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语言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们通过举例分析《诗经》的语言、意蕴、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关键词:诗经;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语言;意蕴;形象作者简介:王君妍(1998.10-),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73-01“话语蕴藉”是将现代西方“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结合的结果。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备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语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酝藉”作为评判文学作品成就的标准之一,“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

贺贻孙在《诗筏》中说:“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

”以一定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言约旨远,《诗经》的语言表达就体现出这一特征。

通过举例分析《诗经》的语言、意蕴、形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语言婉转,含蓄蕴藉含蓄是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以有言说无言,言约旨远。

《诗经》的语言风格多含蓄,蕴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味,意不浅陋,语不穷尽,曲折情深,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伯兮》中女子起初用极其自豪的口吻描述丈夫,高大威武英勇杰出。

可转入第二章“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头发如飞蓬一样凌乱,却无心梳妆,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的思念是含蓄的,丈夫驰骋疆场,妻子有骄傲,有担忧,有孤独,但她深明大义,忠贞不渝。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

武汉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汇编(2004-2016)2016年一,简答题1.“诗无达诂“的内涵及你对它的评价。

2.论语派“闲话风“散文与语丝派”语丝文体“的差异3.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成就与缺陷4.《子夜》与其一系列(原题是引用了一个词来说的,类似一系列的意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作品的关系二,论述题1.从孟子“知言养气“,庄子”听之以气“和曹丕”文以气为主“为例说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十分重要的”气“的文学化演变(是演变吧,反正类似的意思)一,简答题1.“诗无达诂“的内涵及你对它的评价。

2.论语派“闲话风“散文与语丝派”语丝文体“的差异3.新时期以来,“实验话剧“的成就与缺陷4.《子夜》与其一系列(原题是引用了一个词来说的,类似一系列的意思,但是我想不起来了)作品的关系二,论述题1.从孟子“知言养气“,庄子”听之以气“和曹丕”文以气为主“为例说那个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十分重要的”气“的文学化演变(是演变吧,反正类似的意思)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简答15×41.简述郭小川、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特色2.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的主题3.雷蒙.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书名不确定)中说:“文学和艺术不应该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实践的特殊形式,而拥有自己的某种特殊的规律。

”(原话记不清楚,大致是这样)这段话的内涵是什么。

4、英美新批评用张力来说明诗歌语言的特征,请对之加以说明。

(大概这样)二、论述30×21.论述我国80年代中后期对张爱玲评价的变化。

2.《诗经》在它产生的年代是通俗文学,但在后来却被人们视为高雅文学,请用解释学来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意义。

三、文学评论30×1《轮回》(作者忘了)大致内容:儿子小时候哭闹着不愿意幼儿园,但母亲忙着上班根本不理会。

后来母亲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子为生计奔波没时间照顾她要把他送到养老院,母亲哭着请求不要,儿子再三思索还是送母亲去了。

从话语蕴藉视角浅看唐诗宋词意境的审美特质

从话语蕴藉视角浅看唐诗宋词意境的审美特质

从话语蕴藉视角浅看唐诗宋词意境的审美特质一直以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诗词文学作品就是唐诗宋词。

无论后人怎样努力,几乎都只能够做到模仿,无法实现对其的超越。

唐宋这两个朝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分发达、澄明和繁荣,先后出现了历史上的两个盛世,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发达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全国人民,不管是皇帝还是老百姓,都十分崇尚诗词,因此唐宋迎来了诗词时代,诗词在这两个时代得到了最鼎盛的发展,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在我国属于最高的诗词水平,真正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此,我国将唐诗宋词作为珍宝,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国家文学领域也具有极高的地位。

一、唐诗意境的审美特质针对唐诗的美学风格来说,其主要具有丰神情韵的特征。

盛唐诗歌肯定、展现和追求的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人间现实。

具有十分深厚的蕴意,体现出了年轻人的热情和想象力,表达了迫切想要为国立功的愿望,这是一种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看起来十分单一,但是却蕴含着多种意蕴。

体现出了含混的特征。

(一)含混形态含混形态即看似并不复杂的话语中蕴藉着许多不确定,可以带给读者无穷的感受。

体现了盛唐李白等诗人的热情豪放,其内容和形式、意境和表象都具有此类特征。

所以,我们根据那些含蓄蕴藉不仅可以联想到朝气蓬勃、大好河山以及秀丽风景等意境。

还可以感受到诗人蔑视世俗、不满现实等思想情感。

(二)以心照境司空曙和韦应物的《江村即事》和《滁州西涧》都具有以心照境的特征,具有深远的意蕴、言外有意等特征,真实地反映出了诗人在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政治理想的生活态度和心境,特备是“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一句,采用客观事物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具有弦外有音的特征。

刘禹锡的《乌衣巷》也描写了独特的唐诗意境:不仅描写了深远的境界,表达了言外的思乡之情,同时整首诗充斥着怀古伤今的主观情思,因此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在《梦天》这首李贺之的作品中,体现出了更加浓厚的主观色彩,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天上以及人间这两种景观都是自己臆度出来的,体现了诗人曲折的内心世界。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强调文本解读
话语蕴藉属性强调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有助于挖掘文 学作品潜在的意义和价值。
促进跨学科研究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 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推动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06
结论
研究总结
话语蕴藉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它通过语言的多义、隐 喻、象征等手法,使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象征
01 02 03 04
象征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或符号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情感或 意义。
在文学中,象征可以用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刻画人物形象、营造氛围 或传递深层含义。
象征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引发读者 的思考和共鸣。
象征的理解需要读者对作品的主题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也体现 了文学话语蕴藉属性的特点。
使语言具有多义性和含蓄性。
话语蕴藉属性是文学艺术性的体现,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审
03
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话语蕴藉属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表 现形式、功能和意义,分析其与文学 创作、接受和批评的关系。
研究意义
话语蕴藉属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 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读 者的审美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推动 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批评的实践。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文学话语蕴藉属性的功能
表达情感和思想
情感表达
文学话语蕴藉属性能够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细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思想传达
文学作品通过话语的蕴藉属性,能够传递深刻的思想和观念,引导读者思考人 生、社会和世界。
塑造人物形象
个性刻画
话语蕴藉属性有助于刻画出丰满、立 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和性格特点。

4-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1

4-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1

(一)文学与话语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语言——指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语言结构——社会集团的语言规则系统;言语——个人的具体语言行为话语——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

(语言系统)轮到你朗诵你才说话。

(言语)听众觉得你的朗诵话里有话。

(字面以下的深层意义)话语形态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1)说话人,是体现在文本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主体之一;(2)受话人,是阅读文本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这是话语活动的另一主体;(3)文本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言语系统(有时也称话语系统),这是话语活动的符号形式;(4)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文本阅读而达到的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这是话语活动的目的;(5)语境(context,又译上下文),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 文学与话语蕴藉中国古典诗学一向标举话语蕴藉,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应当是意义含蓄的和含混在西方,但丁主张文学有“四义”: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和奥秘意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从两点去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和阐释的可能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特质。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就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阐释的无限可能性。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浅析文学蕴藉

浅析文学蕴藉

浅析文学中的话语蕴藉摘要: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了可能性。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一下话语蕴藉在文学中体现,从而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到话语蕴藉的含义。

关键字:话语蕴藉;文学活动;文本;含蓄;含混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蕴藉,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政治话语、科学话语、新闻话语等一般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的特点,从而具体的表现为话语蕴藉。

一、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活动是由创作、作品、接受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话语蕴藉贯穿与文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

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文学活动中的话语蕴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归隐之初,陶渊明作为“说话人”,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最终的心灵归宿。

陶渊明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出仕有着一种强烈的憧憬,但当时东晋王朝门阀制度森严,统治腐朽黑暗,造成了诗人心里期待与现实的疏远与背离,诗人不愿屈于现实的黑暗,于是选择从社会中抽身而出,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

如今,我们作为“受话人”,在阅读诗人的作品时,诗人身上那股淡泊之气通过作品感染着我们每一个读者。

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片灿然的菊花丛中,一位古铜色皮肤的沧桑老人手采几朵菊花,悠悠然的望着远处的南山,眼神中透露着睿智的光辉。

落日余晖中,一群群鸟儿朝着夕阳的方向飞去,飞向自己的家,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和谐,给人的内心带来一种极其安定的感觉。

现代人在提起陶渊明时,总是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去评价他:淡泊、悠然、静穆、自得。

而且有许多人被陶渊明的这种品质深深感染,以此指引自己的生活,这正是作品中的思想在读者身上深深沉淀的体现,诗人与读者通过作品实现了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的沟通。

对“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质疑

对“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的质疑
收 稿 日期 : 2 0 1 4—0 9—2 8
文学 话 语 。对 于 第一 点 , 笔者 认 为 是 合理 的 , 但 对
于第 二点 , 笔者 有诸 多 疑问 。
作者简介 : 霍伟 ( 1 9 8 6 一) , 女, 河 南信 阳人 , 硕士 , 助教 , 研 究方 向 : 文艺理论。
对“ 蕴藉” 做 了阐发 , 认 为它 是 “ 指 文学 作 品 中那 些
意义 有余 、 蓄积 深厚 的状 况 。 ” …“ 包 括 含 蓄 和含 混 两种修 辞 形 态 。这 就 是 所 谓 的 “ 文 学 的话 语 蕴 藉
属 性 ”。

何为 “ 文学 的话 语蕴 藉属 性”
“ 文学 的话 语蕴 藉 属性 ” 是《 教程 》 在 探讨 文学
态 而存在 。 而无论 是作 者还 是读 者 , 都 只能通 过这
种话 语蕴 藉 而参 与到 文学 活 动 之 中。 ” … “ 文 学 的
审美 意识 形态 性 只 能 以话 语 蕴 藉 这 一 特 定形 态 表 现 出来 , 都 只能蕴 含在 话语 的 含蕴或 含 混 的意义 空
态 巧借 审美传 达 出 来 ” , … 在 这 一 “ 传达” 的 过程 中, 文学 就 有 了话 语 蕴藉 属 性 。具 体 来说 , 《 教程》 对 于这个 属性 的阐 释是次 第展 开 的 。
首先 , 《 教程》 引用 福 柯 的话 语 理 论 , 认为 “ 话 语” 是 一种 语 言 与 言 语 结 合 而 形 成 的 丰 富 而 复 杂 的具体社 会形 态 , 而 文学 作 为 一 种 语 言 艺术 , 也 是 话 语 的一 种 形 式 。这 种 形 式 具 有 自 己的 内涵 , 它 “ 是指 特定 社 会 语 境 中人 与 人 之 间从 事 沟通 的 具

浅析诗词的语言特性

浅析诗词的语言特性

浅析诗词的语言特性浅析诗词的语言特性袁汝勇诗词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诗词的主要任务也是抒情,同时韵律节奏是诗词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

由此决定了诗词的语言特性必须具备“四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含蓄性。

一、形象性艾青在《诗论》中指出:“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原来感觉不到的东西感觉到,看得见,闻得着,知道它们的特性。

”例如忧愁是一种情感,看不见,摸不着。

但诗人可以将其具体化。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许多的忧愁比作一江春水,那么其愁之多,愁之深,愁之无法终止就可见,可闻,可想,可知了。

又如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则愁似乎变成了有重量之物质,能用车运船载了。

又如元稹的诗句:“贫溅夫妻百事哀。

"对于同贫溅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回想每一旧事,看见每一遗物,都会感到忧愁悲伤,故将忧愁悲伤变得可感可触可见了。

诗词的语言形象性,还表现在它能够准确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传人适如其人,述事适如其事。

”例如柳永在他的《定风波》词中写一位女子相思离别之情:"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适如其人。

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适如其物。

诗词的语言形象性还表现在凝炼和通假,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现尽可能大的空间。

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其空间由燕国到秦国,其中“丝”与“思”,“枝”与“知”通假,极形象地把思妇对于丈夫真挚的感情和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表达得很形象。

为了使语言形象化诗人常采用一些修辞手法达到极为形象的艺术效果。

例如刘禹钖的:"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拟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朱庆余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比拟)。

浅谈话语蕴藉

浅谈话语蕴藉
从作者的创作来看,通过话语蕴藉向张丞相委婉表达自己出仕为官、报效国家的愿望,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卑不亢,十分得体。从阅读和批评看,无论是张九龄还是古今读者都通过这首诗的话语蕴藉对孟浩然的情感和愿望以及这首诗本身的文学意义和属性做了不同层次的了解。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孟浩然与读者们通过这首诗而展开了沟通,即文学活动作为处于特定社会“语境”中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同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过程,其五要素无一不是存在于话语系统中,由话语系统蕴藉而成。
随着文学活动及有关对它的认识的演进,文学会显现出新的面貌来,而人们对文学中话语蕴藉的认识也会随之改变,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重印版,第72——73页。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例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第三、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把这首诗划为爱情诗,那么“丝”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而“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如果看成是赞美教育工作者的诗,那么就写出了他们像春蚕、像蜡炬一样不辞劳苦、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停止自己神圣的使命。赞美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如果失去了这些话语系统中的蕴藉,那么这两句诗就失去了意义,就无所谓是文本了。所以,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而且是其意义所在。文学作为话语蕴藉的两层属性是相铺相承、不可分离的。整个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举例浅谈文学中的 Nhomakorabea语蕴藉

试论古诗词中的话语蕴藉

试论古诗词中的话语蕴藉

试论古诗词中的话语蕴藉摘要:中国古诗词作为独特的文学话语,具有独特的话语蕴藉特征,诗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美感。

古诗词中的话语蕴藉不仅是诗词内涵和美感的一种体现,更是评价其成就的重要标准。

话语蕴藉集中体现为含蓄和含混两种典型形态。

古诗词中的话语蕴藉的作用就是通过有限的话语表现出无限的意味,让读者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可以让读者自己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去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它以一种凝练的方式呈现一种含蓄、简练而且朦胧的美,而不拘泥于文本中所呈现的具体事物和景物,它可以超乎事物表面从而达到一种更深的境界,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开拓诗词中的意境了,寻找出隐藏在诗词背后的深远意蕴。

关键词:话语蕴藉古诗词含蓄含混一、话语蕴藉的内涵“蕴藉”又写做“酝藉”或“蕴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

“蕴”原意为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意为草垫,有依托之意,引申为含蓄。

在文学艺术领域,“蕴藉”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在分析文体时指出:“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

”他明确把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清初文学家贺贻孙在《诗筏》中更进一步主张“诗以蕴藉为主”,他把蕴藉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头等地位。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把蕴藉作为评价诗词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他把“蕴藉”与“空灵”连用,明显是称赞苏轼的《水调歌头》含蓄有余而且蓄积深厚。

这些都表明了“蕴藉”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常用概念,强调语言的内涵应含蓄有余且蓄积深厚,让人回味无穷。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浅谈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

浅谈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

浅谈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

“蕴”的原意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原义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为含蓄。

在文学领域,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而“蕴藉美”也正是指在整个文学活动中,话语蕴含着丰富意义生成可能性的一种审美形态。

刘勰曾经对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进行过研究,他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谈到文学作品的“蕴藉”状态: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

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

黄侃认为,刘勰《定势》所言是文势无定。

“势”为风格,风格虽然可以千差万别,但是文章不可无蕴藉。

在刘勰看来,“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无论什么文势,都应有其内涵归属,取得的效果就是使得文章内容有所积淀。

而那些语言幼稚,意蕴浮浅的作品,就会因为文章的内涵不够而不具备“蕴藉”属性。

这里,刘勰向我们提及了写作时使用话语的一个标准,那就是要注意话语的“蕴藉”属性。

怎样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标准呢?那就要注意“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达到“隐秀”的状态。

《文心雕龙·隐秀》所谓“文外之重旨”,就是在表面的意思之下,孕育着深层次的内涵;所谓“以复意为工”,就是话语的意思深刻,值得阅读者反复体会。

这些正体现了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

显然,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是在整个文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文学活动是由创作、作品、接受和批评等环节组成的整体,无论其中心任务或目的如何,都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活动构成的话语系统。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当中,仿佛具有无线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

纵观当今文坛,所谓的严肃文学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严肃文学为何在新一代年轻人中无法产生共鸣?正是因为“说话人”与“受话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语境之中,新一代年轻人不曾有过的经历,使他们无法透彻地理解严肃文学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食之甚是枯燥。

《诗经》的话语蕴藉属性

《诗经》的话语蕴藉属性
中图分 类号 : 1 2 2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4) 2 6 — 0 0 0 4 — 0 2
《 诗经》 之所 以是一部伟大之作 , 在历代得 以传 承 , 这与它所 具有的特点之 一——含蓄蕴藉是分不开的。 据童庆炳 的《 文学理 论教程》 , “ 话语蕴藉” 的定义如是言之 : “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 的蕴蓄深厚而又余 味深长 的语言语意义状况 ,表 明文学作 为社 有丰富意义的生成可能性 , 在其表面文字之下蕴含着深层意韵 。 赵翼在《 瓯北诗话》 中以“ 蕴藉” 为标准 , 高度赞扬李 白的作品“ 皆 蕴藉吞吐 , 言短意长 , 直接《 国风》 之遗” , 他在评价李 白诗 的过程 中, 也 间接地道 出了《 诗经》 的蕴藉特征。 而《 诗经 》 的含蓄蕴藉 的 特征主要是通过语 言 、 修辞和表现手法得 以体现 的。 可以说 , “ 蕴 藉” 成就 了《 诗经》 , 《 诗经》 是“ 蕴藉” 最好 的例证 。
风格、 修辞 方面研 究其含蓄蕴藉的特征 。总而言之 , 《 诗经》 是话语蕴藉的一部典范之作 。因此 , 本文对《 诗经》 所做 的这

代 的话语蕴藉这一属性相结合进行综合论述 , 说 明《 诗 经》 具有永恒的魅力和研 究价值 。 关键词 : 《 诗经》 ; 话语 ; 蕴藉 ; 文本 分析 法
( 四) 深情呼 问, 意在 言外 例如《 诗经 ・ 黍离》 一诗 , 这 首诗一共有 二 = 小节, 而 且 大 部 分
《 诗经 》 中的许 多作 品语言不 明点 意思 , 而 是通过诗 中所摹 写的事物 或者所描绘 的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表面看 只是 写景或物 , 但 深层却蕴含着作者 的真正情志。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2)可以说,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 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 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藉, 有两层意思: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 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不便分开。整体的文学话语蕴 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 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藉实践中去阐明。
落日心犹壮,秋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 美意识形态。
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 会的话,他不过感觉 灵敏,早感到早说出 来。 ——鲁迅
返回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1、文学与话语蕴藉
(1)蕴藉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概念,最开始用来 品评人物,多指人物品性的宽容和富于涵养。后 来引申到文学领域,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 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 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 性的话语状况。这样,蕴藉就可以用来描述文学 话语的如下特殊状况:文学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 状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 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文学直接地就 总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返回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1、含蓄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 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含混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 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 令读者回味无穷。
文本中的话语蕴藉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从全诗看,“更”字至少表达出一 下第三种意思: ①再次登楼,指登楼动作在数量上 由一向多的重复增加,比喻人 生行为的重复出现; ②继续登楼,指登楼动作在质量上 由低到高的逐层增加,比喻人 生境界继续提升; ③永远不断地继续向上登楼,指登 楼动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 质量上都连续不断和永不停止, 比喻人生境界御用不断的提升。

从《诗经》看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从《诗经》看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从《诗经》看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作者:王君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8期摘; 要: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就《诗经》而言,其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语言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们通过举例分析《诗经》的语言、意蕴、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关键词:诗经;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语言;意蕴;形象作者简介:王君妍(1998.10-),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01“话语蕴藉”是将现代西方“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结合的结果。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备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语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用“酝藉”作为评判文学作品成就的标准之一,“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

贺贻孙在《诗筏》中说:“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

”以一定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言约旨远,《诗经》的语言表达就体现出这一特征。

通过举例分析《诗经》的语言、意蕴、形象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语言婉转,含蓄蕴藉含蓄是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以有言说无言,言约旨远。

《诗经》的语言风格多含蓄,蕴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味,意不浅陋,语不穷尽,曲折情深,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所说:“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伯兮》中女子起初用极其自豪的口吻描述丈夫,高大威武英勇杰出。

可转入第二章“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头发如飞蓬一样凌乱,却无心梳妆,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这首诗的思念是含蓄的,丈夫驰骋疆场,妻子有驕傲,有担忧,有孤独,但她深明大义,忠贞不渝。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话语蕴藉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话语蕴藉

在数量上还在质 量上 都是连 续不 断和 永不 停止 的 , 以
此 比喻人生境界永远不断地 向上继续 提升 , 始 终如一 ,
至死不渝 。
第一层意思可 以被 看做 基本 而平 常 的意义 , 如 果 用“ 又” 、 “ 再” 、 “ 重” 等等 其他 字 词 , 也 能 表 达 这 个 内
层次 的意义来 。可以说 , 正是 一个 “ 更” 字, 聚合 了登楼
文 百叉教 又 言文教 宇 学
小 学语 文 诗 歌教 学 中 的话 语 蕴藉
徐 雪虹
文学是具有审美 属性 的语 言艺 术 , 其 审美意 义 的 呈 现是通过话 语形 式才 得 以完成 的 , 由此决 定 了文学 具有 话语 蕴藉的属性 。所谓 的话语 蕴藉指 的是文学活 动的蕴蓄深厚而余 味无 穷 的语 言 和意义 状况 , 它 表 明
社会历 史背景往往 一无所 知 或者一 知半 解 , 许 多 我 们
可能性。其中 , 在具体 的层次 表现上 , 文学作 品本身具 有的话语蕴藉属性 已经成为最重要 的体现 。
小 学 语 文 教 材 中 选 录 了大 量 的 诗 歌 , 苏教版 小学 们完 全理 解几
述平常意义 , 而且 , 能 够 由此 生 发 或 挖 掘 出 更 深 和 更 高
层楼。 ” 在 讲解 这首古 诗的 时候 , 如果仅仅 对诗 歌 内
容作一般 的分析 , 然 后 告 诉 学 生 作 者 王 之 涣 如 何 具 有
40
珏 土 天J 2 01 5- 1
文百 又 言叉 文 教 学
面 发 展 的 人 宗 旨偏 离 , 而且, 这 种 过 于 功 利 实 用 的 教
诗 中炼 字的特点 , 开启作 品丰富的蕴藉 属性 。

浅谈文学的话语蕴藉性质

浅谈文学的话语蕴藉性质

浅谈文学的话语蕴藉性质【摘要】文学的审美意蕴在文本中表现为文学话语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蕴藉状态,这种状态与文学话语言、象、意在文本中的层次组合有密切关系。

相对于感性欣赏而言,在文本层面对于话语蕴藉属性进行理论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文学的审美属性。

就《平凡的世界》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所包含的话语蕴藉对每个读者都有所不同的领悟,所以,当我们在赏析一部作品时应该全面的,公正的去赏析它,慢慢地用心去品读,才能读出作者创作的初衷【关键词】文学;审美意蕴;话语蕴藉;平凡的世界一、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文学活动作为处于特定社会“语境”中的“说话人”与“受话人”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过程,其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语境和沟通)无一不是存在于话语系统中,由话语系统蕴藉而成。

可以说,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不存在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的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本,即有待阅读的具体对象,毫无疑问是由话语系统(语词、句子、意象、音调、风格等的复合体)的蕴藉构成的。

比如抒情人、叙事人、典型、意境、意象等都蕴藉于文本中。

可以说,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无所谓文本。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这就是说,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

刘勰把“酝(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他曾经对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进行过研究,他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谈到文学作品中的“蕴藉状态”:圆者规体,其势也自传;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

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意浅切者,类泛蕴藉;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

(一)文学话语蕴藉的特征一是言约旨远,含蓄凝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唐边塞诗歌的话语蕴藉属性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中唐边塞诗歌的创作话语蕴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歌
的话语气象内敛、意蕴狭窄,哀婉感伤的格调;边塞诗人或追求细腻含蓄与曲折尽
情的表达,或崇苍凉尚沉郁、不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关键词:中唐;诗歌;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属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重要范畴,来自中国古典诗学,在我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蕴藉”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有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它有两种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对诗学的蕴藉,曾作过十分深刻的总结。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在分析文体问题时指出:“综意浅切者,类乏蕴藉”,即那些命意浅显直切的作品,很多是缺乏“蕴藉”的。

他把“蕴藉”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日兴,二日比,三日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他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有余之蕴藉于空白之中而生出的无极之味。

诗歌话语蕴藉的属性,既离不开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审美趣味,也离不开社会及自然的客观环境。

中唐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氛围的变化,将中唐边塞诗人带人了一个新的环境之中,诗人们的主观情思、审美心态和艺术趣味,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而他们所营造的诗歌的话语蕴藉,也呈现出了与盛唐不同的特点。

【一】诗歌话语蕴藉的气象内敛、意蕴狭窄,充满哀婉感伤的格调
中唐这一时段,一般说来是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至唐文宗大和九年(835)。

我们知道唐玄宗的时候发生的长达八年之久“安史之乱” (755一763)对中唐的影响是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造成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从此一跟不振的政治局面,二是导致了少数民族的乘机入侵。

从此唐王朝由盛转向衰。

因此,在论析中唐边塞诗的话语蕴藉时,必须首先提及在此之前发生的安史之乱。

当一个大帝国开始衰退的时候,严峻、冷酷的现实使人们陷人苦闷、彷徨与忧伤之中,中唐边塞诗人的诗歌里已经很难看到盛唐时的那雄浑苍茫的万里边塞图,那阔大浩渺的诗人襟怀,笔下充满哀婉感伤的格调:“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李益《夜上西城听凉州曲》)诗写月下登上西城,听到一曲从远方传来的《梁州曲》,此时关山上铺满了秋月光。

就在这荒凉清冷的边塞之夜,引发了思乡之情。

这首诗最精彩的地方,便是写那从北地飞来的鸿雁。

在这荒凉、清冷、寂寞的边地氛围里,悠悠扬扬的《梁州曲》刚刚飘扬到一半的时候,却把刚飞来的鸿雁都感动得飞回去,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浓烈。

秋月、秋风与边声,全由气氛烘托出来,此时、此境,难怪使人觉得凄凉、寒冷、孤寂、萧瑟,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感伤。

历史的沧桑巨变,使诗人往日的雄心消磨殆尽,人生如《梁州曲》般流落飘荡,满腔的失意、哀愁、苦闷、彷徨,诗人只好空对秋月浩叹,自我品尝其中的辛酸。

人的性格突然变得内向了,情感突然变得脆弱了,好像再也打不起精神来。

人世的生死沉浮犹如冥微之梦,现实的一切再无光彩,诗人心中留下的只是一片迷惘与惆怅。

中唐的边塞诗人似乎无法理解
安史之乱以来的历史巨变,处处表现出一种迷惘、苦闷与感伤的情绪。

【二】诗人追求细腻含蓄与曲折尽情表达的表现手法
中唐时期的边塞诗里,盛唐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已经黯然消失;凄凉感伤的情调与含蓄深婉的风格代替了乐观豪放的情调与雄浑悲壮的风格。

从总体上讲大历的边塞诗写实性较强,所写的更多是战争的残酷与士卒的困苦。

并贯注着凄凉哀怨的情思。

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的中唐著名边塞诗人李益,尽管“可与太白、龙标竞爽”(《诗薮·内编卷六》),然其凄凉感伤的情调,却与盛唐诗人大不相同。

再如《听小角》: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成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诗的前二句写深秋清晨,边关寒霜满地,榆叶凋零,晨星稀落,残月挂空,以其凄清的环境衬托角声的悲凉,描写十分细腻。

一个“孤”字,不但具有物理意义,而且极具感情色彩。

后两句中的“《小单于》”一语双关,既指蔑视北方的国家敌人,又指曲调。

若理解为曲调,则这两句写南飞的塞鸿听到秋风中传来的画角吹奏的《小单于》曲调,久久徘徊不能离去,渲染了音乐曲调的惊人效果。

此诗主旨主要是写戍边将士的乡思,但是始终没让人物出场,全诗只是写景,借景折射出戍人的心情,细腻含蓄,余味悠长。

如果说中唐的边塞诗人们是通过内心的自我关照,而往往能够细致地把握心灵深处的波动,能精确地描绘出切身所感所历的话,那么他们的诗歌意境已不是那么阔大、外展、而是曲折尽情。

我们再看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本诗别开生面的通过对征人在边塞征战生活的描写来表示“怨”,可谓曲折尽情委婉到了极致。

“岁岁”表示年复一年辗转驻守边地,再以“金河”和“玉关”具体的点明辗转的地点。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表明驻守边关之久。

第三四句写边地的风光,第四句表面是写黄河绕黑山而流,实际上暗示征人正被调往塞外,犹如黄河绕黑山,这就把征人之“怨”含蓄曲折的表达出来。

可见,“文变染乎世情”(《文心雕龙·时序》),诗人的心理状态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诗歌创作,尤其反映在他们的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创造上。

【三】崇悲凉尚深沉、不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中唐边塞诗的情感表现为细腻、哀婉、深沉,意象群趋向于细小柔美,不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律绝体篇幅短小,适合抒发中唐所特有的哀怨之情。

李贺的《塞下曲》末两句:“帐白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借水天无际的苍凉之景,暗喻征戍无了期,大历十才子的律绝体边塞诗和“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中的律绝体边塞诗由积极进取的为国为民的理想转为抒发个人的悲哀和痛苦的情感等。

我们来看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无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的中唐边塞诗中的名篇,脍炙人口。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的悲壮牺牲,格调深沉。

第三句用“可怜”、“犹是”,把沉痛之情表达得起初悲凉,蕴含深刻,极为感人。

后两句通过已死的将士仍是妻子梦中人的悲酸情景来谴责不义之战。

再如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首联描绘出一幅迷人的草原风景画,饱含着对饮马泉失而复得的欣慰,更透出抚今追昔的感慨和国难乡愁的忧思。

颔联渲染边塞月夜悲凉的气氛,感叹边塞要地没有可拿起倚天长剑捍卫疆土之人。

颈联明写诗人回顾来路,瞻望前途,暗写对边塞战争历史演进过程的顾往瞻来,委婉地表达了希望朝廷乘胜追击敌寇,巩固边防的心愿。

尾联采用不让行人临水照镜的讽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并表达对朝廷的期望和忠告。

全诗境界浑融完整,情感蕴含其中,耐人寻味。

方东树《昭昧詹言》论此诗“:起句写景,次句点地,三、四言此是战场,戍卒思乡者多……五、六实赋……结句出场,神来之笔”。

因此,中唐诗人在审美心态与诗歌话语蕴藉的创造方面都显示出这就独特的地方。

他们的
审美心态,反映了中唐时代特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他们在诗歌话语蕴藉的创造上不同于盛唐诗人那种自然浑成的情韵,而刻意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