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一、品读。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二、思考。解读作者对生死的哲理性思考,培养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三、提升。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受,母爱的伟大。珍惜拥有,体谅父母。
四、对比和衬托手法
教学重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
二、整体把握脉络
⓪第一部分(1---7)我与地坛
⓪第二部分(8---17)我与母亲
明确:第8段的过渡作用
三、文本解读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
1、问:对地坛的介绍和描写集中在哪些地方?
明确:3/5/7 段
2、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地坛?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3、反复读。齐读和个读结合。考虑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同学找出写“荒芜”的句子。并简要分析此处作者的语言。
剥蚀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幻灯片展示)
同学找出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幻灯片展示)
4、史铁生在地坛中最大的发现是什么,着给了他什么启示?
明确:对于生与死的感悟,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得问题了。
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
苍黑的古柏没日没夜地镇静地站在那儿
草木和泥土的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气味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灯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5、我与地坛的关系
明确:对比衬托。一定程度上地坛就是我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
1、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苦难,爱、理解、承担、坚韧
2、儿子对母亲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明确: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面,对母亲不理解------理解----后悔、思念-----自我安慰
3、母亲希望我找到的路是什么(母亲教会我怎样活下去)?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诲,只是在她
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是“怎样活”的一把心灵钥匙: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去爱自己的儿女,去爱这个世界。
4、清读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三、总结地坛,母亲,我,三者的关系
明确:地坛就是我精神上的母亲,母亲是永远的地坛,她们教会了我面对苦难要勇敢的活下去,怎样活下去。
四、巩固探究
作业:
1、抄写三处景物描写中的任意一段文字,并在以后的写作中仿写。
2、回想你和父母的故事,写一段有哲理的文字。
五、板书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
||
母亲:苦难,理解,爱,坚韧,承担
↓↓
我:身残,坚强,乐观积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