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完整版-共14课
首先,它们的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3.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短缺会造成该商品紧俏难买,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当某个商品供过于求时,过剩造成商品的积压,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生产这,生产出来的商品适销对路,因而获利较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反之,生产者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让学生看第五页图,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不同的价格,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和作用。请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深刻理解。
作业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二、 价格和价值规律
(一)多变的商品价格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 2.市场上商品价格高低不等的原因
3.供求影响价格 4.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
5.价值规律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2.培养学生树立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 商品的概念;2.货币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3.价值规律的作用;4.科学的消费观;5.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6. 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
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2.价值规律的作用;3.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最新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
教学重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教学难点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教Hale Waihona Puke 方法案例分析教学讨论教学教学时数
总学时:2其中理论2学时,实训学时
教 具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视频资料】演示一段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视频创设情境,引出这节课的主题。
4、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比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简单了解即可)
[活动平台]规划职业生涯
目标:分析社会、了解自我,认识我们所处的制度背景,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和规划意识。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经济实现形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步骤:课前分四组,分别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规划写成交流稿讨论自己计划的实施方式,如创业规划或应聘相应经济性质单位的准备工作、必备技能等。明确自己想在工作岗位上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总结】: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需要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教师引导】: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那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教师引导】: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有什么区别?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节教案
的。
板书设计:
决定
价值
价格
决 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课堂设问:既然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一旦生
产出来,商品的价值就确定了,那么商品的价格为什么还
会发生变化呢?
师生互动:影响商品的价格很多,有气候、时间、地域、
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
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分析问题:首先是求同心理。利:健康合理的求同心 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如果忽视个人经济承受 能力,盲目从众,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其次是求异心理。 再次是求名心理。 最后是求实心理。 3、科学的消费观 课堂设问:上述的消费心理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形成 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那么科学的消费观有哪些原则呢? 分析问题:(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根据自己的经济 实力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商品,避免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 (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从收入的用途来看,可以分 为积累和消费;从消费的时间来看分为当前消费和长远消 费;从消费的内容来看,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和精神文化 生活消费;从消费满足需要的层次可分为生存消费、发展 消费和享受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 包括选择绿色产品、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注重环保、节 约资源。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节约消费、合理消费, 反对浪费消费中的浪费现象。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 动生产率
课堂设问:请同学们分析第 8 页的连线职场案例,生 产者会采用哪些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呢?
分析问题:谁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谁 的劳动生产率就搞,获利就多,正因为如此,这样就会刺 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企业中的劳动者)
二、我也可以成为榜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成为榜样我这样行(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作业布置
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P27单选7、8、9、10
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P28单选11、12、13
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P28辨题2
三分析题2、3
教学后记
本节课属于政治经济学重点章节内容;可通过情景创设;头脑风暴;小组游戏竞猜与抢答,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通过课堂中重点知识点企业的生产者,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素养意识,掌握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
情感:增强学生对专业、职业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观念、创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其作为劳动者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运用:以全国劳模为榜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素养意识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无
板书设计
企业中的劳动者
(激励学生:我也能)
探究活动三:头脑风暴——作为中职生,我怎么才能有出息?
播放王洪军的视频:不断学习不放弃的榜样
——职校生同样也能为企业必不可少的高素质高收入的人才
头脑风暴——全国劳模有哪些共同点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展现三视频榜样人物截图:邓建军、孔祥瑞、王洪军)
学生小组讨探激发: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途径
荣获全国金牌
名言激励: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本节课中职学生成为高素养人才的意识,掌握成为高素养人材的途径,我能行,我也能,我这样也能行。
情景互动
游戏互动
布置讨论
集思导出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个人收入与分配
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所在
年级
二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
第三课 第1课时 个人收入与分配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运用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提高效率
:这种分配方式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教师活动】:请分析教材26页小芳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教师讲评】:小芳的爸爸是按劳分配;小芳的妈妈是按个体劳动者经营分配;小芳的哥哥的收入是资本和经营收入;小芳的奶奶是资本收入。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公平的制度保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师讲评】:
政府应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再分配是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其调节目标本身就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重点
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难点
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法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多场景)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一、引言经济、政治与社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三个领域,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整体框架。
本教案旨在探讨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具体案例来深入理解这些领域的运作机制。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依存的,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内容1.经济与政治的关系(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而上层建筑是指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
因此,经济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2)政治对经济的影响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上。
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整。
同时,政治稳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政治动荡往往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和衰退。
(3)经济对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也会对政治产生影响。
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政府的执政合法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而经济的衰退和困境则可能导致社会的不满和动荡,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
2.经济与社会的关系(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2)经济差距与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差距。
一些地区和群体可能会因为资源分配不均而陷入贫困和困境,而另一些地区和群体则可能因为资源丰富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这种差距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
3.政治与社会的关系(1)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最新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课后反思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
【讲授新课】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一)教育是兴邦之本
1、 情景一: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达到308亿元,其中,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超过一半。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达1600万人,占当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3、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重点)
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涉及千家万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公平。
3、以我校部分学生的就业实例让学生在此领悟中职生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4、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职生遇到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好时期,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总之:从现代化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数量上看,从中职生的继续升学途径上看,从中职生的就业渠道上看,中职生大有前途。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途径,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职业学校大有发展前途。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版全套教案第一章:经济建设1.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1.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发学生对经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二章:政治建设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2.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引发学生对政治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章:社会建设3.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3.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四章:生态文明建设4.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机制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4.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5.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掌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2 教学内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运行机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深入理解知识点5.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改革现象,引发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特征、体制框架和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6.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了解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2 教学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影响6.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目标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依法治国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全面从严治党7.1 教学目标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2 教学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全面从严治党的影响和效果7.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前党的建设现状,引发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全面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八章:国家安全与国防8.1 教学目标理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2 教学内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的现状与发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的意义和影响8.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国家安全和国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国家安全和国防对国家安全和国防的影响和作用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九章:外交与国际关系9.1 教学目标理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2 教学内容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9.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讲解知识点:讲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措施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挑战讨论:讨论我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对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影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1 教学目标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了解新时代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10.2 教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难点解析: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案第9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典”疫情;
惠及万家的“民心工程”;
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
(二)政府的职能
【学生活动】:
1、经济调节
2、市场监管
工商在全国各地严查查三鹿奶粉/打击走私贩私/卫生下乡服务农村百姓/服务下乡支持农业/政府服务热线12345
【教师引导】:这些说明了政府在做什么?
目标:了解召开听证会的主要目的、方法和过程。
步骤:事先由教师拟定听证会内容,比如就此学生宿舍必须在晚上10点统一熄灯一事,让学生们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分角色扮演不同身份的听政者,课上举行模拟听证会。
(二)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多媒体资料】: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相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学生讨论】: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料和漫画资料说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我国的政府是法治的政府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多媒体资料】:列举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以及展示政府没有依法行政造成的后果实例。
(4)我国的政府是透明的政府
第三,差额选举的原则。
【多媒体资料】:选民证积极参与普选
公民享有的第二项基本政治权利是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包括直接向决策机关反映建议,提出建议;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分析论证;决策机关对决策公示;公民还可以通过社会听政制度参与决策。
4《政治经济与社会》第四课_教案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见课本32页
2、私营经济
【教师】: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私营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教师】: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引导学生分析32页的案例,请思考,个体经济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守市场规则,讲求市场道德,勇于竞争,拥护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能力目标:
践行市场规则,遵守市场道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
教材分析
难点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重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用时
【视频资料】演示一段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视频创设情境,引出这节课的主题。
经济政治与社会(师大版)授课教案: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经济政治与社会(师大版)授课教案第十一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主题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公民的义务,了解公民自身承担的责任。
[2]思想教育目标:树立义务与责任意识。
职业技能教学点:积极履行公民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公民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重点:公民应自觉履行的义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设备:黑板\教室\粉笔,也可兼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及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结合预习、板书、图片、故事、提问、讨论等进行课堂讲解。
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清点人数:对学生上课实到情况进行清点、登记,严格考勤。
复习提问:[1]选举应遵循什么原则?113页[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15页[3]政府的涵义是什么?116页[4]我国政府有哪些职能?117页预习新课4分钟讲解新课:第十一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公民不能只享受国家给予你的各种政治经济权利,理所当然地也应当为社会为国家为自身履行各种义务。
其义务主要有:一、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一)遵民守法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中职生如何才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1.首先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在任何时候都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要积极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2.在校要遵守中职生守则和校规校纪。
在校期间是培养遵纪守法好习惯的大好时机,为此首先要遵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职生守则和校规校纪。
3.毕业后参加工作了,要遵守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在劳动过程中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则。
不遵守劳动纪律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是一个人的小事。
尤其是在流水线工作的人员,一个人会影响整个流水线的工作。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编写单位:丹阳第六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编写:赵生锋倪杰审核:徐建国钟荷芳邵丽媛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点一: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因素是,主要因素是和。
1.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
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3)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2. 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
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考点二: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 商品消费和消费;2.按照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3.按照消费目的,生活消费可分为: 消费(最基本的消费)、消费和消费。
考点三:理解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含义):指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点四:了解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 心理引发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心理主导的消费。
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考点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② ; (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③ ; (我们应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④。
(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发扬光大。
)【误区点拨】1.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3.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的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职版《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
2.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 例题讲解: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自主性2. 竞争性3. 开放性4. 法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形式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1. 供求机制2. 价格机制3. 竞争机制4. 信用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展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是什么?(3)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包括哪些方面?(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如何?2. 答案:(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
2020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案:价格和价值规律
教师姓名
戴朝霞
专业部
机电汽修
任教班级
二机电19
教材版本
□国家统编教程 □省编教材 □工科教材 □校本教材
其它( )
学科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周课时数
2
课 题
价格和价值规律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价格上下波动的原因,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
运用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市场现象
教学重点
难点
价值规律的作用
教 法
案例教学法
学 法
讨论式、启发式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商店里的商品种类繁多,每种商品都有自己的价格,随着时间的不同,各种商品的价格都不相同。那么商品价格的变动时什么原因引起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又有什么规律?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谜团。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教学反思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高于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为了利润就会扩大这种商品的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增加;某种商品价格下跌,地域价值,表明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商品生产者为了避免亏本就会减少生产,使这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减少。在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
4.价格对供求的反作用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会相应减少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增加对这种商品的供给;反之,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厂商的供给会减少,从而改变供求关系。
中职 经济政 治与社会教案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了解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分析经济现象。
能够根据货币的职能区分不同的经济活动。
学会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商品观和货币观,理性对待消费和金钱。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认识到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职能。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区分货币的不同职能。
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实际经济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商品图片,如衣服、食品、电子产品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经济政治与社会。
(二)讲授新课1、商品(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强调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商品的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通过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如一件衣服,它的使用价值是可以保暖、美观,价值是生产这件衣服所耗费的劳动。
2、货币(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⑤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
总结
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及归纳,理清思路。
探究
活动
创设情景:
观看视频王老吉公司(加多力公司)介绍。
探究一:
为什么加多力集团在中国大陆已有了绿色王老吉的前提下,仍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
究二
.你认为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力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探究三
.加多力公司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之外,还抓住了什么?
.企业是否只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狠抓质量就一定赚钱?
引导学生从市场中价格变动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引导学生从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角度分析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引导学生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动态预测及调控
案例
导入
资料一:2004年至2007年全国猪肉价格趋图及猪肉价格变动分析报告。
资料二:2008年至2009年全国鸡蛋价格趋势图。
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两副图,寻找两副图的共同特点。
从生活情景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价格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因势利导引入新课。
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师引用素材内容,一边通过板书演绎,一边来分析商品价格和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过于求 卖者竞争 价格下跌 生产减少
生产扩大价格上涨买者竞争供不应求
首先启发学生分析:一头猪所耗费的人类劳动与一只鸡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相比较。然后提炼学生答案,得出结论: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它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说明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2)说明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3)概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关注市场的商品价格,增强价格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效率意识。
运用目标:学生能运用有关知识评价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
教学难点: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结合教材,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归纳。
问题一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引起价格变动还有气候、时间、文化等因素,但最终还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来实现的。
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问题一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商品的价值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问题二的设置在于让学生了解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框的内容较为抽象,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思辨性较强,而职中生的思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归纳与整理。
五、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六、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POWERPOINT课件、黑板。
八、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有关内容,找出关键句子,然后作出回答。
教师总结: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者,扩大或缩小生产。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
价值规律说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优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配置。
提醒学生要与前面学过的社会必要劳动节时间对生产者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的原理紧密结合起来思考和分析。
48-51
9-10
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58-71
11
第八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75-78
12
第九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86-90
13
第十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94-98
14
第十一课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
102-106
15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主
114-117
16
第十三棵建设和谐文化
121-126
17
第十四课构建和谐社会
教师总结:加多力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强管理,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个别劳动时间,立足创新,调整结构,创建品牌。提高学生的效率意识。
提示学生一个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的意义,它与供求关系有何联系?
教师总结:
一个企业除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还要抓产品的质量。质量好的企业,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
有学生可能会提出初生蛋或土鸡蛋折价格贵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价值量的大小就由它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不能用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导致“奖懒罚勤”的现象,结合案例讲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意义,强化学生的效率观。
总结: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被称为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思维
点拨
根据资料,设置不同的问题。
问题一:
为什么猪肉和鸡肉的价格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是什么影响了它们的价格?
问题二:
猪肉的价格是否可能比鸡蛋低,鸡蛋的价格是否在可能比猪肉贵?为什么?
问题三:
阅读教材P8连线职场,如果整个市场只有甲、乙、丙三个企业在生产皮鞋,那么该用什么时间来决定皮鞋的价值量,为什么?
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
班级:
教师姓名:
教研室:
授课时间:
本册教案目录
周次
课题(章节)
页码
1-2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1-8
3
第二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1-15
4-5
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9-24
6
第四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0-34
7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8-42
8
第六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29-133
《价格和价值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
教材出处:北京师范出版社《经济政治与社会》
课题所属章节: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
第二框价格和价值规律Fra bibliotek本框题设三个目,第一目:多变的商品价格,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的现象导入。第二目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材从价值决定商品价格,供求和价格相互影响,最后阐述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形式。第三目:价值规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