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二、中学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教育心理诞生标志: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容: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如教学大纲,教材等。

教学媒体:是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心理与行为的教学信息载体,是教学容的载体,是教学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沟通教学信息和学习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是学生接触到的主要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前者指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后者指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

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孕育时期19世纪末--1903年;特(德);乌申斯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2)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以前;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3)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1924年,我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教育心理学》(4)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5)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大)研究转向认知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对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促使教学心理学兴起开展影响学与教过程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5)重视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第二章逆反心理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大)1、逆反心理的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恨乌及屋”,反抗迁移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首先,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导致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其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导致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最后,独立意识的发展导致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大)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2初中生思维品质表现出矛盾性特点: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③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再度出现。

中学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4、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

6、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8、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9、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

10、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11、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14、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1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逻辑思维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少年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

1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青年初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教、如何学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因为学习就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2.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敬业精神包括热情、责任心、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而且包括教育观念、学习和教学原理及学科教学知识。

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材料组织、信息交流、教学活动组织、课堂管理、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教学风格设计教师在课堂管理、教学组织和信息交流等的差异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它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例如,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难度既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既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能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这些因素将会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等部分中加以研究。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及动画等。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6、为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创新?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情境中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__、教学内容、____和__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__,一是__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__.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__和__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而完善时期是____以后。

12、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影响的理论有40年代____的精神分析,50年代斯金纳的____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以及60年代____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

13、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____、____以及____和____四个方面。

1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1924年____编写的。

三、问答题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关键期的存在说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2、儿童一般伦理原则开始形成,但自控差,常出现前后自我矛盾,这时期是()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3、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信任感B、自主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4、少年期儿童的思维类型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经验型的抽象思维D、理论型的抽象思维5、根据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少年期学生年龄在()A、6、7岁一11、12岁B、8、9岁一12、13岁C、11、12—14、15岁D、14、15—18岁6、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7、在个体早期生命中,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较短暂的时期,称为()A、成熟期B、关键期C、学习期D、高原期8、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9、“发展危机”的提出者是()A、皮亚杰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布鲁纳10、思维可以逆转,并获得了长度、面积等守恒的儿童,其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1、下面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倾型与外倾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12、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称为()A、定势B、最近发展区C、学习迁移D、学习准备1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认知发展主要是()A、感觉和知觉分化B、感觉与动作分化C、动作与语言分化D、形象与表象分化14、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C、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D、需要在下一阶段发展掌握的水平15、根据反应时间与精确性,儿童的认知方式可以分为()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B、沉思型与冲动型C、内倾型与外倾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16、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是()A、比奈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C、瑞文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17、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世界观18、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维果茨基C、奥苏伯尔D、布卢姆19、韦氏量表主要包括两个分量表,即()A、智力量表与情绪智力量表B、言语量表与操作量表C、言语量表与空间知觉量表D、数理逻辑量表与操作量表20、心理发展上主要表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儿童,处于()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2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是()A、人格B、性格C、认知风格D、态度22、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A、性格B、认知风格C、学习策略D、定势23、下列智商最高的人是()A、CA=4,MA=5B、CA=5,MA=6C、CA=6,MA=7D、CA=7,MA=8二、填空题1、皮亚杰把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____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____阶段。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心理现象C. 教育与心理现象的相互作用D. 教育方法答案:C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下列哪一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4. 学习风格理论中,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是指什么?A. 学习环境的偏好B. 学习材料的偏好C. 学习方法的偏好D. 学习动机的偏好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学习策略?A. 复述B. 精加工C. 组织D. 被动接受答案:D二、填空题6.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7.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应该发生在_________。

答案: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8.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_________。

答案:建立自我认同9.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_________。

答案:外在动机10.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_________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主动性三、简答题1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思考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现,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第一水平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以及工具性相对主义定向阶段;第二水平是习俗水平,包括人际和谐和一致性定向阶段以及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第三水平是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中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紧密相结合的产物。

2.最早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是由桑代克奠定的。

3.国内学者围绕着“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提出了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学说。

所谓“五要素”是指: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所谓“三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科学家与教育家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以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方法。

5.教育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并重的学科。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学基本规律,从质上与量上确定心理的具体现象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和解释。

7.教育心理学独立于20世纪初期,其标志是美国著名学者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8.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

9.学术界公认的是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才是教育心理学独立的真正标志。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11.观察法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解释“为什么”。

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程序:选择和确立选题、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13.心理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这一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4.人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15.推动心理发展研究的力量,首先来自社会实践。

16.学习准备问题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内部因素是()。

A.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B.学生的心理品质C.学习内容D.学生的基础知识【答案】 B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答案】 B3、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途径是()。

A.学校共青团和少年队活动B.劳动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答案】 C4、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答案】 D5、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B.肌酐C.尿酸D.肌酸E.乳酸【答案】 C6、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

A.23人为宜B.58人为宜C.10人以上为宜D.20人以上为宜【答案】 B7、下列有关学校课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是一级课程B.学校课程是为了保证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C.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D.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答案】 C8、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是()。

A.制定课程标准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答案】 C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D10、学生需要自己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并运用方案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这一任务对应的认知要求是()。

A.评价B.应用C.理解D.综合【答案】 B11、分配学生座位,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家长的意见C.听课的效果D.减少课堂混乱【答案】 A12、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这是()。

中学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中学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型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时要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评价。

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掌握学习布卢姆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

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考题猜想

中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考题猜想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课题。

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答案要点】(1)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和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3.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答案要点】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轻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确发展的过程。

5.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答案要点】自我意识是个体时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弄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中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

自我意识
定义:它是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 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 认识。 结构:形式上: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内容 上: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特点: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独特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㈠、初中生:成人感增强;自我评价能力提高;重视对自 制力等自我意志品质的培养 ㈡、高中生: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闭锁 性;社会性
• 定义: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
• •
• •
思维
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 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之 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特点:概括性、间接性 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经验 思维、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品质:广阔性和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 独创性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 经验向理论过渡;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 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 的飞跃;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第一章、 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心里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教育学和 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 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 学。 1、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方法 2、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心理学思想 3、促成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近代西方教育 思想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4、1903年桑代克(美)的《教育心理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 明学习的概念,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教 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教师责任: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中学教育的两大任务: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

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俄国卡普杰列夫《教育心理学》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观点。

●非智力因素: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

●智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任何教育教学工作都必须了解和遵循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按照同一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1)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观察力: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B、知识与技能C、动机与迁移D、学习与教学3、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斯金纳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和完善时期。

3、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五要素三过程,三过程分别是、、。

4、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一书,1913-1914年又发展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分别是、、。

6、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三、简述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不平衡性C.差异性 D.叛逆性2、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1岁 B.2岁 C.3岁 D.4岁3、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A、发展期B、童年期C、关键期D、特殊期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期至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A、特殊运算B、逻辑运算C、具体运算D、认知运算5、下列选项符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征是()。

A.以自我为中心 B.抽象逻辑思维C.思维可逆 D.守恒概念6、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由此可知小红目前的认知发展属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心智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 P111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内化

50.迁移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P118 (1)从迁移的效果看:正迁移和负迁移 (2)从迁移的水平看: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3)从迁移的方式看: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4)从迁移的方向看: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51.学习迁移基本理论的理解 P120 (1)形式训练说(最早最不科学)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概括化理论(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4)关系转换说 (5)认知结构说

◎7.逆反心理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表现:①态度强硬,举止粗暴;②漠不关心,冷淡相对;③“恨乌及屋”,反抗迁移 产生的原因: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强;③独立意识的发展
◎8.初中生及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P23 初中生: (1)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 (2)初中生思维品质表现出矛盾性特点
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很多方面 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偏激极端) ③思维中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假想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高中生: (1)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2)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个体 的思维差异,从整体上看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降低

32.知识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P75
(1)根据学科领域不同,常将知识划分为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等等 (2)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 (3)奥苏伯尔的分类:由简单到复杂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规则学习和问 题解决的学习 (4)加涅的分类: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学习、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 度 (5)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分类: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根据知识的表征方式及获得机制不 同,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9.陈述性、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P89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1)命题以及命题网络; (2)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仍然能够在头脑中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3)线性排序 (4)图式(最高级)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动态的)产生式系统
◎40. 陈述性、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P76 (1)从测量学的观点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者“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 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2)从心理表征看,前者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 征; (3)从激活和提取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 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4)从输入和输出看,前者相对静止,后者相对动态; (5)从学习与遗忘速度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相反; (6)从修正角度看,前者修正较容易,后者一旦形成或熟练则很难修正。

41.动作技能的分类 P101 根据是否需要操纵一定的工具可分为操控器具的动作技能和机体的动作技能。
42.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定义 P101 动作技能:指由一系列外部的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43. 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特点 P102 动作技能:物质性、外显性、扩展性 心智技能: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结果归因
稳定性
责任归因
稳定
不稳定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心状态

外界环境

原因源
内在
外在






可控性
可控
不可控






2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P60 简单任务-高动机水平 效率最高 困难任务-低动机 水平 中等难度任务-中等动机水平 效率高(倒 U 关系)
30.自我效能感理论 P65(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强调强化的作用: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教育应用(4 点)
18.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 P49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或记忆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
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新知识适当相关、概括性较强、包摄性较广、清晰性及稳定性较强的引 导材料,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这些引导材料即为先行组织者。
19.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实质 P48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
10.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P27 高中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初步确立的时期,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11.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P18 (1)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变化
①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②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③勇敢与怯懦的矛盾;④自负与 自卑的矛盾;⑤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的矛盾 (2)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对策:尊重,倾听,接纳,积极接纳,共情,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中学教育心理学 题型: 一、选择题 20×2’ 二、填空题 10×1’ 三、辨析题 2×5’ 四、简答题 4×5’ 五、案例分析 2×10’
知识点整理

1.教育心理学定义及理解 P2 定义:我们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 P3 交叉学科(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
12.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 P27(人格的核心是性格) (1)自我意识的高涨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3)中学生价值观的确立

13.学习的定义 P34 广义:学习既包括动物的学习,也包括人类的学习。 狭义:学习专指人类的学习,它是个体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 经验的过程。 1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P49 15.托尔曼学习理论 P45 1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P50 17.学习顿悟说学习理论 P42
33.陈述性、程序性知识 P76 陈述性知识: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可言传,学得快忘得快,易修正) 程序性知识:个体难以清除陈述,只能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4.知识直观的方式 P76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35.促进知识概括的方法 P78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恰当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36.概念的教学 P85 (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与强度 (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5)注意将概念放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中
37.规则学习的基本方式 P87 发现式 接受式(规例法)
◎38.如何进行有效规则教学 P87 (1)教师要通过言语指令让学生明确相关问题 (2)灵活地选择教学方式 (3)教师在运用规则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过程清晰的示范 (4)设计并提供有效的练习 (5)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P13 1903 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4.学与教的五要素、三过程 P4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5.学与教的发展概况
◎6.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P15 (1)研究转向认知范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2)注意对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3)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促使教学心理学兴起 (4)开展影响学与教过程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5)重视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0.意义学习的条件 P48 外部条件:学习材料性质 内部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知识,积极主动 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1.布鲁纳学习理论 P43
22.经典条件反射 P37(巴甫洛夫 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
23.操作条件反射 P39 (斯金纳 斯金纳箱实验)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比较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
斯金纳
行为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顺序
S-R
R-S
学习的发生 举例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 行为后果影响随后行
激的匹配

教学生初学单字所用 学生回答问题后受到
的图形与字形联对法 表扬,回答问题次数
增加
巴:小明总迟到,找 他谈话,“不迟,就 给小红花”,小明就 不迟到了。 斯:a.小明总迟到, 偶尔不迟到,给小红 花就再也不迟到;b. 小明总迟到,一次“中 性色彩“谈话,”不迟 就给小红花”,小明 再也不迟到。
52.正负迁移 P118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的积极作用。 负迁移往往表现为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产生消极影响。
◎53.迁移与教学 P123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①教材的内容应该体现本学科的基本原理;②教学内容一体化 (2)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①学习情境多样化;②学习情境生活化 (3)激发迁移动机:①引导学生建立迁移的目标;②善用定势的作用;③帮助学生形成良 好的迁移自我效能感 (4)培养迁移能力
◎47.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 P105 (1)认知-定向阶段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48.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P106 (1)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转向自动化 (2)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3)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 (4)建立起协调化的运动模式
44.促进技能形成的一般条件 P102 (1)提供例证 (2)练习和反馈
45.高原现象 P108 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46.提高学生练习效率的方法 P109 (1)确定练习的目标 (2)灵活运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3)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4)练习中必须有反馈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