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西安高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器人学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自由度:2.机器人工作载荷:3.柔性手:4.制动器失效抱闸:5.机器人运动学:6.机器人动力学:7.虚功原理:8.PWM驱动:9.电机无自转:10.直流伺服电机的调节特性:11.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精度:12.PID控制:13.压电元件:14.图像锐化:15.隶属函数:16.BP网络:17.脱机编程:18.AUV:二、简答题: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2.机器人常用的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型式有哪些?3.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示形式与各变量含义?4.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有哪些?5.直流电机的额定值有哪些?6.常见的机器人外部传感器有哪些?7.简述脉冲回波式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机器人视觉的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9.为什么要做图像的预处理?机器视觉常用的预处理步骤有哪些?10.请简述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用途。

11.从描述操作命令的角度看,机器人编程语言可分为哪几类?12.仿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2.试论述精度、重复精度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3.试论述轮式行走机构和足式行走机构的特点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4.试论述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5.机器人单关节伺服控制中,位置反馈增益和速度反馈增益是如何确定的?6.试论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准则。

四、计算题:(需写出计算步骤,无计算步骤不能得分):1.已知点u的坐标为[7,3,2]T,对点u依次进行如下的变换:(1)绕z轴旋转90°得到点v;(2)绕y轴旋转90°得到点w;(3)沿x轴平移4个单位,再沿y轴平移-3个单位,最后沿z轴平移7个单位得到点t。

求u, v, w, t各点的齐次坐标。

xyzOuvwt2.如图所示为具有三个旋转关节的3R 机械手,求末端机械手在基坐标系{x 0,y 0}下的运动学方程。

机器人学导论总复习

机器人学导论总复习

第四章 力分析及柔顺控制
1、柔顺坐标系力位控制特点?
在该坐标系中,任务可以被描述成沿各个坐标轴 的位置控制和力的控制。对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方 向的自由度(沿三个正交轴的移动和绕三个轴的旋 转),或者要求是力的控制,或者是位置的控制,不 可能在同一个自由度既进行力的控制,又进行位 置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 。 2、自然约束和人为约束?黑板上写字的约束?
360 360 9 7.2 1.8 40 50
4、步进电机高速时性能差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运行每一步,转子必须先加速、恒速、再 减速;第二,定子交替磁场的变化,过快产生的 反电势磁通有阻止转子旋转的趋势。 5、何谓脉宽调制?
通过改变开关的时间,改变平均有效电压。(即 调节开通时间占空比) 6、一个、两个、四个二进制位端口读0~5V的数
有一个二进制位端口:0或5V; 有两个二进制位端口:0、1.67、3.34、5V; 有四个二进制位端口:0、0.33、0.67┄ 、5V
第七章 传感器
1、何谓分辨率?举例说明绕线式电位器的分辨率。 N位数字设备的分辨率。
分辨率:在测量范围内所能分辨的最小值。绕线式 电位器——一圈电阻值;n位数字设备——满量程 /2n 2、传感器按与机器人的相对关系分为哪两种及特点 内传感器和外传感器。 内传感器用来测试机器人本体内部的一些变量; 外传感器常用来测试机器人工作的环境情况。 3、传感器由转换器和电路组成。转换器是将物理量 和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自然约束是由任务的几何结构所确定的约束关系。 人为约束则是根据任务的要求人为给定的期望的 运动和力。
第五章 轨迹规划
1、路径和轨迹?
如果规定一个机器人从A点经过B点运动到C点而 不强调时间的概念,那么这一过程中的位形序列 就构成了一条路径。如果我们强调到达其中任意 一点的时间,那么这就是一条轨迹。 2、对于已指定的路径(如直线)必须在直角空间 进行规划才能实现。如果没有指定机器人的路径, 则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更容易计算。

机器人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机器人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机器人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器人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是:A. 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B. 传感器、驱动器、控制系统C.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D. 驱动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机器人的自由度?A. 线性B. 旋转C. 振动D. 摆动答案:C3. 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中,不包括: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混合控制D. 随机控制答案:D4. 机器人编程语言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A. PythonC. JavaD. Ruby答案:D5. 以下哪个传感器不是用于机器人导航的:A. 激光雷达B. 超声波传感器C. 温度传感器D. 红外传感器答案:C6.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目的是:A. 确定机器人的重量和尺寸B. 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和速度C. 确定机器人的能源消耗D. 确定机器人的制造成本答案:B7. 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可以是:A. 机械手B. 摄像头C. 麦克风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机器人的驱动方式:B. 液压C. 气动D. 磁力答案:D9.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通常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障碍物B. 路径长度C. 路径安全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功能:A. 物体识别B. 物体追踪C. 物体测量D. 物体加热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答: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最初的机械臂,到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再到现代的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决策和学习,实现自主操作和交互。

2. 解释什么是机器人的“感知-决策-行动”循环。

答:机器人的“感知-决策-行动”循环是机器人操作的基本流程。

首先,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然后,根据感知到的信息,使用决策算法来确定最佳的行动方案;最后,执行器根据决策结果执行相应的动作。

机器人学导论第三章参考答案

机器人学导论第三章参考答案
题3.16[15]建立图3-36中RPR平面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并给出连杆参数。

i
αi-1
ai-1
di
θi
1
0
0
0
θ1
2
-90
0
d20390来自00θ3
题3.17[15]建立图3-37中的三连杆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题3.18[15]建立图3-38中的三连杆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题3.19[15]建立图3-39中的三连杆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题3.11[17]图3-33所示为某一机器人腕部的示意图,它有三个相交但不正交的轴。给出腕部的连杆坐标系(类似于3自由度操作臂),并求连杆参数。
i
αi-1
ai-1
di
θi
1
0
0
0
θ4
2
β
0
0
θ5
3

0
0
θ6
题3.13[15]建立图3-34所示的5自由度操作臂的连杆坐标系。
题3.15[15]建立图3-35中的3自由度操作臂的连杆坐标系。
题3.20[15]建立图3-40中的三连杆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题3.21[15]建立图3-41中的三连杆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
题3.22[18]建立图3-42中P3R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在确定坐标系的布局后,确定d2、d3和a2的符号。
d2为负,d3为正,a2为正

机器人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机器人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机器人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器人的自由度是指()。

A. 机器人的关节数B. 机器人的运动能力C. 机器人的驱动器数量D. 机器人的传感器数量答案:B2.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领域不包括()。

A. 汽车制造B. 食品加工C. 医疗手术D. 农业生产答案:D3. 机器人的控制柜主要负责()。

A. 机器人的电源管理B.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C. 机器人的传感器数据采集D. 机器人的程序存储答案:B4. 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不包括()。

A. 夹持器B. 喷漆枪C. 传感器D. 机械臂答案:D5. 机器人编程语言中,不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是()。

A. VALB. KARELC. PythonD. SQL答案:D6. 机器人的坐标系中,不包括()。

A. 笛卡尔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圆柱坐标系D. 球坐标系答案:B7. 机器人的传感器中,用于检测物体距离的是()。

A. 力传感器B. 触觉传感器C. 视觉传感器D. 接近传感器答案:D8. 机器人的伺服电机通常采用()控制方式。

A. 开环控制B. 闭环控制C. 半闭环控制D. 无反馈控制答案:B9. 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中,不涉及()。

A. 路径优化B. 避障C. 速度控制D. 材料选择答案:D10. 机器人的维护中,不需要定期检查的是()。

A. 润滑油B. 电缆连接C. 软件更新D. 电源电压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机器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 机械结构B. 驱动系统C. 控制系统D. 传感器系统E. 电源系统答案:A, B, C, D12. 机器人的分类依据可以是()。

A. 应用领域B. 运动方式C. 自由度D. 控制方式E. 能源类型答案:A, B, C, D13. 机器人的编程方法包括()。

A. 离线编程B. 交互式编程C. 手动示教D. 自动编程E. 机器学习答案:A, B, C, D14. 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包括()。

最新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机器人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器人学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自由度:2.机器人工作载荷:3.柔性手:4.制动器失效抱闸:5.机器人运动学:6.机器人动力学:7.虚功原理:8.PWM驱动:9.电机无自转:10.直流伺服电机的调节特性:11.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精度:12.PID控制:13.压电元件:14.图像锐化:15.隶属函数:16.BP网络:17.脱机编程:18.AUV:二、简答题: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2.机器人常用的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型式有哪些?3.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示形式与各变量含义?4.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有哪些?5.直流电机的额定值有哪些?6.常见的机器人外部传感器有哪些?7.简述脉冲回波式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机器人视觉的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9.为什么要做图像的预处理?机器视觉常用的预处理步骤有哪些?10.请简述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用途。

11.从描述操作命令的角度看,机器人编程语言可分为哪几类?12.仿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2.试论述精度、重复精度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3.试论述轮式行走机构和足式行走机构的特点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4.试论述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5.机器人单关节伺服控制中,位置反馈增益和速度反馈增益是如何确定的?6.试论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准则。

四、计算题:(需写出计算步骤,无计算步骤不能得分):1.已知点u的坐标为[7,3,2]T,对点u依次进行如下的变换:(1)绕z轴旋转90°得到点v;(2)绕y轴旋转90°得到点w;(3)沿x轴平移4个单位,再沿y轴平移-3个单位,最后沿z轴平移7个单位得到点t。

求u, v, w, t各点的齐次坐标。

2.如图所示为具有三个旋转关节的3R 机械手,求末端机械手在基坐标系{x 0,y 0}下的运动学方程。

机器人学导论

机器人学导论

《机器人学导论》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1.自由度2.运动学3.动力学4.虚功原理5.脱机编程二、简答题: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2.什么是牛顿-欧拉动力学法和拉格朗日方法?3.简述机器人力觉传感器的分类及用途。

4.为什么要做图像的预处理?机器视觉常用的预处理步骤有哪些?5.仿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2.试论述精度、重复精度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3.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有哪些?4.智能控制的特点有哪些?5.脱机编程方式有哪些优点?6.简述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步骤。

四、计算题:1.已知点u的坐标为[7,3,2]T,对点u依次进行如下的变换:(1)绕z轴旋转90°得到点v;(2)绕y轴旋转90°得到点w;(3)沿x轴平移4个单位,再沿y轴平移-3个单位,最后沿z轴平移7个单位得到点t。

求u, v, w, t各点的齐次坐标。

2.如图所示为具有三个旋转关节的3R 机械手,求末端机械手在基坐标系{x 0,y 0}下的运动学方程。

3.如图所示两自由度机械手在如图位置时(θ1= 0 , θ2=π/2),生成手爪力 F A = [ f x 0 ]T 或F B = [ 0 f y ]T 。

求对应的驱动力 τA 和τB 。

0x f ⎤⎥⎦4.如图所示的两自由度机械手,手部沿固定坐标系在手上X 0轴正向以1.0m/s 的速度移动,杆长l 1=l 2=0.5m 。

设在某时刻θ1=30°,θ2=-60°,求该时刻的关节速度。

已知两自由度机械手速度雅可比矩阵为1121221211212212l s l sl s l c l c l c θθ---⎡⎤=⎢⎥+⎣⎦J。

机器人学导论作业答案

机器人学导论作业答案

机器人学导论作业答案作业一一、问答题1.答: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合有:(1) 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危险工作;(2) 在特殊作业场合进行极限作业;(3) 自动化生产领域;(4) 农业生产;(5) 军事应用。

2.答:工业机器人(英语:industrial robot。

简称IR)是广泛适用的能够自主动作,且多轴联动的机械设备。

它们在必要情况下配备有传感器,其动作步骤包括灵活的转动都是可编程控制的(即在工作过程中,无需任何外力的干预)。

它们通常配备有机械手、刀具或其他可装配的的加工工具,以及能够执行搬运操作与加工制造的任务。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3.答: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原则:(1) 不伤害人类;(2) 在原则下服从人给出的命令;(3) 在与上两个原则不矛盾的前提下保护自身。

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4.答:机器人研究的基础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 空间机构学;(2) 机器人运动学;(3) 机器人静力学;(4) 机器人动力学;(5) 机器人控制技术;(6) 机器人传感器;(7) 机器人语言。

5.答:按几何结构分:(1) 直角坐标式机器人;(2) 圆柱坐标式机器人;(3) 球面坐标式机器人;(4) 关节式球面坐标机器人。

6.答:通常由四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执行机构、驱动单元、控制系统、智能系统。

7.答:一共需要5个:定位3个,放平稳2个。

8.答:机器人的主要特点有通用性、适应性。

决定通用性有两方面因素:机器人自由度;末端执行器的结构和操作能力。

9.答:工业机器人的手部是用来握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

大部分的手部结构都是根据特定的工件要求而专门设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机器人学导论一、名词解释题:1.自由度:2.机器人工作载荷:3.柔性手:4.制动器失效抱闸:5.机器人运动学:6.机器人动力学:7.虚功原理:8.PWM驱动:9.电机无自转:10.直流伺服电机的调节特性:11.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精度:12.PID 控制:13.压电元件:14.图像锐化:15.隶属函数:16.BP 网络:17.脱机编程:18.AUV:二、简答题:1.机器人学主要包含哪些研究内容?2.机器人常用的机身和臂部的配置型式有哪些?3.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的一般表示形式与各变量含义?4.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有哪些?5.直流电机的额定值有哪些?6.常见的机器人外部传感器有哪些?7.简述脉冲回波式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机器人视觉的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9.为什么要做图像的预处理?机器视觉常用的预处理步骤有哪些?10.请简述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用途。

11.从描述操作命令的角度看,机器人编程语言可分为哪几类?12.仿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2.试论述精度、重复精度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

3.试论述轮式行走机构和足式行走机构的特点和各自适用的场合。

4.试论述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5.机器人单关节伺服控制中,位置反馈增益和速度反馈增益是如何确定的?6.试论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准则。

四、计算题:(需写出计算步骤,无计算步骤不能得分):1.已知点u的坐标为[7,3,2] T,对点u依次进行如下的变换:(1)绕z轴旋转90°得到点v;(2)绕y 轴旋转90°得到点w;(3)沿x轴平移4个单位,再沿y轴平移-3个单位,最后沿z轴平移7 个单位得到点t。

求u, v, w, t各点的齐次坐标。

3.如图所示为平面内的两旋转关节机械手,已知机器人末端的坐标值和θ 2.1= 0 , θ2=π/2),生成手爪力F A= [ f x 0 ]T或F B= [ 0f y ]T。

求对应的驱动力τA 和τ B 。

{x0,y0} 下的运动学方程。

{x,y} ,试求其关节旋转变量θ 1 4. 如图所示两自由度机械手在如图位置时(θτ15. 如图所示的两自由度机械手,手部沿固定坐标系在手上X0 轴正向以1.0m/s 的速度移动,杆长l 1 =l 2=0.5m。

设在某时刻θ1=30°,θ 2=-6 0°,求该时刻的关节速度。

已知两自由度机械手速度雅可比矩阵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自由度:指描述物体运动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

2.机器人工作载荷:机器人在规定的性能范围内,机械接口处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量(包括手部) 。

3.柔性手:可对不同外形物体实施抓取,并使物体表面受力比较均匀的机器人手部结构。

P2F AL26. 如图所示的三自由度机械手(两个旋转关节加一个平移关节,简称RPR 机械手),求末端机械手的运动学方程。

L3l 2 s12 l2s12Jy3x3l1s 1L1L2d234.制动器失效抱闸:指要放松制动器就必须接通电源,否则,各关节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5.机器人运动学:从几何学的观点来处理手指位置与关节变量的关系称为运动学。

6.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各关节变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与各执行器驱动力或力矩之间的关系,即机器人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

7.虚功原理:约束力不作功的力学系统实现平衡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是对结构上允许的任意位移 (虚位移) 施力所作功之和为零。

8.PWM驱动:脉冲宽度调制( Pulse Width Modulation )驱动。

9.电机无自转:控制电压降到零时,伺服电动机能立即自行停转。

10.直流伺服电机的调节特性:是指转矩恒定时,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变化的关系。

11.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精度:指调速装置或系统的给定角速度与带额定负载时的实际角速度之差,与给定转速之比。

12.PID 控制:指按照偏差的比例( P, proportional )、积分( I, integral )、微分( D,derivative )进行控制。

13.压电元件:指某种物质上施加压力就会产生电信号,即产生压电现象的元件。

14.图像锐化:突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使轮廓增强。

15.隶属函数:表示论域U中的元素u属于模糊子集A的程度,在[0, 1] 闭区间内可连续取值。

16.BP网络:BP (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

17.脱机编程:指用机器人程序语言预先进行程序设计,而不是用示教的方法编程。

18.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或自动海底车。

二、简答题:1.答:机器人研究的基础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 空间机构学;(2) 机器人运动学;(3) 机器人静力学;(4) 机器人动力学;(5) 机器人控制技术;(6) 机器人传感器;(7) 机器人语言。

2.答:目前常用的有如下几种形式:(1) 横梁式。

机身设计成横梁式,用于悬挂手臂部件,具有占地面积小,能有效地利用空间,直观等优点。

(2) 立柱式。

多采用回转型、俯仰型或屈伸型的运动型式,一般臂部都可在水平面内回转,具有占地面积小而工作范围大的特点。

(3) 机座式。

可以是独立的、自成系统的完整装置,可随意安放和搬动。

也可以具有行走机构,如沿地面上的专用轨道移动,以扩大其活动范围。

(4) 屈伸式。

臂部由大小臂组成,大小臂间有相对运动,称为屈伸臂,可以实现平面运动,也可以作空间运动。

3.答: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式一般表示为:d L Lτ dt q& q式中,q 是广义坐标;τ是广义力。

L 是拉格朗日算子,表示为LKP 这里,K 是动能;P 是位能。

4.答:构成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1) 电动机,提供驱动机器人运动的驱动力。

(2) 减速器,为了增加驱动力矩、降低运动速度。

(3) 驱动电路,由于直流伺服电动机或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流经电流较大,机器人常采用脉冲宽度调制( PWM )方式进行驱动。

(4) 运动特性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运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5) 控制系统的硬件,以计算机为基础,采用协调级与执行级的二级结构。

(6)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特性的计算、机器人的智能控制和机器人与人的信息交换等功能。

5.答: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值有以下几项:(1) 额定功率,是指按照规定的工作方式运行时所能提供的输出功率。

对电动机来说,额定功率是指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单位为kW。

(2) 额定电压,是电动机电枢绕组能够安全工作的最大外加电压或输出电压,单位为V。

(3) 额定电流,是指电动机按照规定的工作方式运行时,电枢绕组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单位为A。

(4) 额定转速,指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输出额定功率的情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单位为r/min 。

6.答:常见的外部传感器包括触觉传感器,分为接触觉传感器、压觉传感器、滑觉传感器和力觉传感器。

距离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以及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等。

7.答:在脉冲回波式中,先将超声波用脉冲调制后发射,根据经被测物体反射回来的回波延迟时间Δt ,计算出被测物体的距离R,假设空气中的声速为v,则被测物与传感器间的距离R 为:R v t /2如果空气温度为T(℃),则声速v 可由下式求得:v 331.5 0.607T m/s8.答:(1) 景物和距离传感器,常用的有摄像机、CCD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结构光设备等;(2)视频信号数字化设备,其任务是把摄像机或者CCD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方便计算和分析的数字信号;(3) 视频信号处理器,视频信号实时、快速、并行算法的硬件实现设备:如DSP系统;(4) 计算机及其设备,根据系统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计算机及其外设来满足机器人视觉信息处理及其机器人控制的需要;(5) 机器人或机械手及其控制器。

9.答: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清楚原始图像中各种噪声等无用的信息,改进图像的质量,增强兴趣的有用信息的可检测性。

从而使得后面的分割、特征抽取和识别处理得以简化,并提高其可靠性。

机器视觉常用的预处理包括去噪、灰度变换和锐化等。

10.答:模糊逻辑控制器由4 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模糊化、知识库、推理算法和逆模糊化。

(1) 模糊化:将检测输入变量值变换成相应的论域,将输入数据转换成合适的语言值。

(2) 知识库:包含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控制目标,它由数据和模糊语言控制规则组成。

(3) 推理算法:从一些模糊前提条件推导出某一结论,这种结论可能存在模糊和确定两种情况。

(4) 逆模糊化:将推理所得到的模糊值转换为明确的控制讯号,作为系统的输入值。

11.答:机器人编程语言可分为:(1) 动作级: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动作为中心来描述各种操作,要在程序中说明每个动作。

(2) 对象级:允许较粗略地描述操作对象的动作、操作对象之间的关系等,特别适用于组装作业。

(3) 任务级:只要直接指定操作内容就可以了,为此,机器人必须一边思考一边工作。

12.答:(1) 仿人机器人的机构设计;(2) 仿人机器人的运动操作控制,包括实时行走控制、手部操作的最优姿态控制、自身碰撞监测、三维动态仿真、运动规划和轨迹跟踪;(3) 仿人机器人的整体动力学及运动学建模;(4) 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5) 仿人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研究,包括视觉、语音及情感等方面的交互;(6) 动态行为分析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三、论述题:1. 答:科学技术水平是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会使机器人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未来机器人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

探索新的高强度轻质材料,进一步提高负载- 自重比,同时机构向着模块化、可重构方向发展。

(2) 机器人控制技术。

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更加友好,语言、图形编程界面正在研制之中。

机器人控制器的标准化和网络化以及基于PC 机网络式控制器已成为研究热点。

(3) 多传感系统。

为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多种传感器的使用是其问题解决的关键。

其研究热点在于有效可行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特别是在非线性及非平稳、非正态分布的情形下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

(4) 机器人遥控及监控技术,机器人半自主和自主技术。

多机器人和操作者之间的协调控制,通过网络建立大范围内的机器人遥控系统,在有时延的情况下,建立预先显示进行遥控等。

(5) 虚拟机器人技术。

基于多传感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以及临场感应技术,实现机器人的虚拟遥控操作和人机交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