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复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选择题:1。
下面正确的是:(A)A.信息系统维护是从信息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开始,一直持续到生存周期结束。
B.信息系统规划与信息系统开发同时进行。
C.信息系统管理属于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
D.信息系统管理也就是指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领域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数据流程。
B。
需求分析需要确定系统所涉及的基本类。
C.界面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输出界面。
D.系统设计需要确定系统的平台、结构和功能.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结构化方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B.信息工程方法最适合开发信息系统.C。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不一定适应于开发信息系统.D.原型方法需要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环境的支持。
4。
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信息系统建模方法:(D)A.面向功能B.面向数据C。
面向对象 D.面向测试5。
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B)A。
信息系统模型包括需求模型。
B.领域模型包括信息系统目标。
C.需求模型包括信息系统功能。
D。
逻辑模型包括用例逻辑.6.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C)A.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B.对象是类的实例。
C.类中一定包含对象.D.对象肯定在一个类中。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A。
参与者是指与所建立系统交互的人或物.B.参与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系统。
C.参与者是系统的一部分,是用例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参与者之间存在泛化关系。
8。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D)A。
泛化表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B.用例之间存在泛化关系。
C.参与者之间存在泛化关系。
D.参与者和用例之间存在泛化关系.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规划是短期计划B。
规划是综合总结C.规划是长远谋划D。
规划是发展策略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D)A.信息系统目标B。
信息系统战略C。
信息系统结构 D.信息系统类图11.下面哪一个不是信息系统规划方法?:(A)A.企业资源平衡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
信息系统复习题4
一、判断题(本题满分10分,共含10道小题,每小题1分)2、信息和数据没有本质区别,两个概念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3、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一般在系统规划和分析阶段进行,但也可以在设计和实施阶段完成。
4、UML活动图可以用于描述程序的详细处理过程。
5、复杂信息系统的完整描述需要多种视图,每种视图包含一个或多个模型。
6、任何系统都存在耦合度,耦合度越大意味着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难理解。
7、UML顺序图无法描述多分支的程序处理。
8、ER图可使用类图替代,类图则不能用ER图替代。
9、系统设计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编写程序和测试。
10、在资源不紧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让软件开发者本人来测试他们开发的系统。
二、单选题(本题满分20分,共含20项,每项1分)教委网站注册并建立本校教师用户后,教师即可登录该网站在线完成课件制作和管理,中小学不再需要购置专门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系统,这种模式称为( 1 )。
A.电子政务B.云计算C.ERP D.客户关系管理2、某软件公司已为华夏保险公司开发了一套人寿保险管理系统,现正为另一家保险公司开发类似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2 )比较合适。
A.瀑布法B.原型法C.增量迭代法D.螺旋法3、采用信息技术对企业流程进行彻底变革从而极大提高生产力,这种做法称为( 3 )。
A.BPMN B.ERP C.BPR D.SOA4、为某汽车制造企业做信息系统规划时,采用访谈开展初步调查,不会选择的访谈对象是( 4 )。
A.总经理B.车间主任C.一线工人D.销售部经理5、需求分析既要获取用户的功能型需求,还包含非功能性需求,以下是非功能性需求的是( 5 )。
A.性能要求B.并发用户数要求C.安全性要求D.以上都是6、医院门诊管理系统中,患者排队将现金和卡交给挂号员,并告知要挂的科室和医生,由挂号员负责挂号并打印挂号单。
那么“挂号”用例的参与者是( 6 )。
A.挂号员B.医疗卡C.患者D.医生7、为上例绘制用例图,图中有“挂号”和“打印挂号单”两个用例,两个用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7 )。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复习资料1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一章信息系统基础1.基本概念(P4)信息系统是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如下图。
从信息系统的定义可知,信息系统是一个专门的系统,它通常是一个为组织或企业的各层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P13)孤岛式计算机系统阶段、初级互联阶段和公共服务阶段(1)孤岛式计算机系统阶段:是早期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其特点是以部门划分,各级部门之间没有数据往来,只为部门内部提供信息服务。
(2)初级互联阶段:孤岛式的计算机系统联成网络并组成大型的数据中心,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公共应用平台、公共数据库等。
(3)公共服务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信息系统运行模式是通过公共的IT基础设施满足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逐渐建立较完善的电子政务。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1.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P19)(1)系统规划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起始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规划,其中包括确定拟建系统的总体目标、功能、大致目标和粗略估计所需资源,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及资源和应用环境的约束,把规划的系统建设内容分解成若干开发项目,以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同时包括研究建设拟建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的选择以及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定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批进行系统开发。
(3)系统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以系统分析中的新系统逻辑方案为依据,惊醒总体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数据逻辑与物理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等详细设计,提出系统详细设计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1、1962年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任职的霍尔发表了《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被认为是系统工程方法的奠基性著作。
2、WSR方法论分为7个步骤:①理解意图;②形成目标;③调查分析;④构造策略;⑤选择方案;⑥协调关系;⑦实现构想。
3、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
4、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系统工程: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综合地应用各种技术,分析解决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的工程方法。
6、系统方法论:是指在一定的系统哲学思想下,人们处理问题的步骤、方法、原则和工具。
7、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物理系统、生物系统、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8、试述系统工程方法:(1)问题定义:系统研究首先要进行需求研究和环境研究。
(2)目标选择:是对问题定义的逻辑结果形成一个愿景,需要对系统目标的各种替代方案进行研究,并确定评价最优系统的标准,即描述一个理想系统所具有的目标及其特性。
(3)系统综合:是要综合前人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提出一组解决问题的方案。
(4)系统分析:就是依照系统目标和评价标准对系统综合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方案的推理、演算得出结论,并将结论与目标进行比较,从而获知不同方案对目标的实现程度,为下一阶段的最有系统选择打下基础。
(5)最优系统选择:根据系统分析的计算结果对所有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后选择最优方案,这是一个系统评价决策过程。
(6)实施计划:根据最后选定的优化方案组织系统的具体实施。
霍尔德系统工程思想的贡献在于明确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评价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二、1、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①人需要反馈;②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③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④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口味各异;⑤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理论知识点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理论知识点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点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工具之一,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件,它们共同协作完成各种计算和处理任务。
而软件则是通过代码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互连而成的网络系统。
网络通过通信设备将各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相互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三、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将数据组织成表格的形式,通过SQL语言进行操作和查询。
数据库具有数据的持久性、共享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系统中。
常见的数据库系统有MySQL、Oracle等。
四、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系统和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损坏、泄露和破坏等威胁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手段。
信息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信息安全的管理手段包括安全政策、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
五、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常见的数据结构有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好的算法能够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常见的算法有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图算法等。
六、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智能推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七、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将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学科。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资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资料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版)第一章系统思想1、解释下列名词: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答:系统结构: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点。
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表现出坚持趋向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
人工系统的目标,实际上是事先确定的人为目标,这种目标是以关于对象的条件来定义的。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
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系统的相似性:相似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2、系统工程方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步骤有:①问题定义、②目标选择、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最优系统选择、⑥实施计划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什么是信息?联系实际说明信息的主要特性。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具有事实性、扩散性、传输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和滞后性。
1、说明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支持系统的各自特点。
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保存精确数据,检索数据,计算,产生报表、账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材料选择题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一、单选题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数据就是数字 B. 数据就是信息C. 数据是加工之前的信息D.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2。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特征(D)。
A. 承载性B. 传输性C. 层次性D。
独享性3. 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4.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5。
下面不属于系统特性的是( B ).A.目的性B.功能性C.层次性D.适应性6.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简单、中等、复杂的系统是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的B.从层次关系可以把系统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C.从自然特性可以把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构造型系统D.从与外界的关系可以把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7.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D )A.技术管理模式B.经济管理模式C.人文管理模式D.社会管理模式8.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 A )A.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B.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C.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D.信息资源管理的环境9. 一个信息系统必须具备( A )A.信息处理功能B.决策支持功能C.办公助理功能D.人力资源管理功能10. 对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准确的说法( D )A.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组织资源的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组织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1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具有简单决策支持功能B.管理信息系统不提供决策支持C.主管信息系统具有办公助理功能D.办公信息系统仅提供办公决策支持12。
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中,( D )A.在集中模式中,由终端来处理界面逻辑B.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中,由文件服务器承担对文件中数据的查找、汇总、统计、存储等处理工作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网络负担比文件服务器模式下网络负担重D.应用服务器模式中,界面逻辑由客户端处理13。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题
《信息系统开发》复习题一、名词解析1.信息:消息或知识只有对接收的行为或思维活动产生影响是,才能称为信息。
2.数据:在信息处理中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接收者(人或机器)可以识别的符合。
3.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4.系统: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5.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6.信息循环: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行动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8.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制定出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9.结构化方法: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10.原型: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一个应用的软件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通常把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的原型。
11.代码:就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实体类别以及属性的一个或一组易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定符合或记号,它可以是字符数字某些特殊符合或他们的组合。
12.业务流程图:描述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及工作流程是进行系统调查使用的工具之一。
13.系统开发的目标评价:就是按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14.企业过程:是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他们的分析和识别无需顾及与组织机构的联系。
大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K212008——在下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多选题1.输入设计的原则(42分)A.最小量原则B.简单性原则C.早检验原则D.少转换原则答案:ABCD2.关于系统说明书描述正确的是(0.5分)A.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
B.系统说明书描述了系统的需求,在软件工程领域也称作《需求规格说明书》C.系统说明书经过审议后,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D.系统说明书审议由项目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专家等共同完成。
答案:ABCD3.代码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有(0.5分)A.唯一性B.合理性C.简单性D.适用性答案:ABCD4.数据流程图的元素有(0.5分)A.外部实体B.数据处理C.数据存储D.数据流答案:ABCD5.关于系统模块数量描述正确的是(0.5分)A.模块数量越少越好B.模块数量越多越好C.模块数量太少,单个模块复杂度升高、维护困难D.模块数量太多,管理与运行成本升高答案:CD6.系统调查方法包括()(0.5分)A.资料收集B.访谈C.实地观察D.问卷调查答案:ABCD二、判断题8.在资源不紧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让软件开发者本人来测试他们开发的系统。
(0.5分)答案:错误9.测试是改善软件质量的法宝。
(0.5分)答案:错误10.用关系(二维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
(0.5分)答案:正确11.人机交互过程要清楚、简单,用词符合用户习惯。
(0.5分)答案:正确12.输入数据的检验尽量接近源数据发生点。
(0.5分)答案:正确13.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
(0.5分)答案:正确14.结构图描述系统的模块结构及模块间的联系。
(0.5分)答案:正确15.模块的耦合度越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就越高。
(0.5分)答案:错误16.在几种维护活动中,完善性维护所占的比重最大。
(0.5分)答案:正确17.良好的结构设计要求系统各组成元素分工明确,易于理解。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简要回答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简答原型法的主要优缺点?3、为确保系统调查工作的客观性,系统调查工作应该遵循?4、简述系统测试中的α测试及β测试?5、为了便于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子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几个方面?6、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7、信息系统分析中详细调查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8、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9、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信息系统测试的步骤是什么?11、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12、信息系统规划的特点是什么?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14、简答代码设计的步骤?15、简答系统实施的步骤?16、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质量保证包括哪几方面?二、综合知识分析与解答题1、可维护性通常包括__(1__,对__(2)__的修改不归结为软件的维护工作。
(1) A、可用性和可理解性 B、可修改性、数据独立性和数据一致性C、可测试性和稳定性D、可理解性、可修改性和可测试性(2) A、文档 B、数据 C、需求分析 D、代码答案:(1)(2)2、__(3)__是指当系统万一遇到未预料的情况时,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作合适的处理。
(3)A、可用性 B、正确性 C、稳定性 D、健壮性答案:(3)3、UML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
它包含十种图,其中,__(4)__展示了外部 actor与系统所提供的用例之间的连接,__(5)__指明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状态间的迁移,__(6)__描述了协作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链接,它画成__(7)__图的形式。
供选择的答案:(4) A、用例图 B、对象图 C、类图 D、活动图(5) A、时序图 B、用例图 C、部署图 D、状态图(6) A、部署图 B、对象图 C、构件图 D、协作图(7) A、协作图 B、时序图 C、对象图 D、包图答案:(4)(5)(6)(7)4、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__(8)__,是具体分析的第一步。
02382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笔记+复习资料
02382管理信息系统一章一节(信息和信息流)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的作用:1.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基础。
3.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信息流的作用:信息流是伴随着其他的流的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流可以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对其他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信息的特性:真伪性,层次性,可传递性,可变换性,共享性。
信息的层次:战略层,策略层,执行层信息的分类:按照认识主体分类(主观信息、客观信息)按照真实性分类(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不确定性信息)按照信息的运动状态分类(连续信息,半连续信息,离散信息)按照信息的应用部门分类(工业信息,农业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按照信息的记录符号分类(语音信息,数据信息,图像信息)按照信息的载体分类(生物信息,光电信息,文献信息)物流:是指物品由供给地向收货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资金流:指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的主要形式。
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中产生的主要形式。
信息流:就是除了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以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章二节(管理信息和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定义后对企业的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管理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来源分散。
管理信息分类:按照信息的来源(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按照信息的性质(常规信息,偶然性信息)管理信息的层次:战略信息(决策信息)、战术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层信息。
企业的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章三节(系统和系统方法)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含义:一个系统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所以组成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某一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所以系统具有目的性。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的实施就是将系统设计中建立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的过程。
(√)3、具有相同属性与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称为类。
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抽象。
(√)4、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中,编程是最难的。
( ×)5、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
( √)6、在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划分子系统时,可以通过“功能/数据”矩阵来进行。
其中“功能/数据”矩阵中的“U”表示产生相应的数据类。
“C”表示该功能使用该数据类。
(×)7、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8、对规模很大、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原型化开发方法。
(×)9、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其可行性可以从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进程可行性,人员可行性五个方面来考虑。
( √)10、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
( √)第二部分:选择题1、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2、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3、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5、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 A )。
A. 生命周期法B. 原型法C. 第四代语言D. 面向对象方法6、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7、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王晓敏编)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概要
第一章、系统思想1、系统的特性7点特性、及其内涵2、系统工程方法6个方面、霍尔三维结构每方面7点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信息的定义和性质8点基本性质2、管理中的信息根据管理层次可分成3类、各类的基本内涵3、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6点、信息识别有3种方法、信息传输6个部分4、信息系统的结构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4部分、管理职能逻辑结构7个子系统、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2类,各自的概述分布式有3种5、按技术发展分类4种情况各自特点第三章、信息系统的建设概论1、UML的主要内容5种视图、9种图、各自的基本内涵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5个阶段、各阶段的含义、以及产生的文件3、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共5种、各自的优缺点、4、结构化开发方法基本思想、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op)基本思想有4点、5、诺兰模型、6个阶段第四章、系统规划1、系统规划的任务3个系统规划的特点4点系统规划的原则5点2、系统规划的技术和方法、(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2个基本概念、信息系统规划过程的3个步骤(2)企业系统规划法4个基本步骤、第二部3种方法、三步2种方法、UC方法(3)关键成功因素法4个步骤3、可行分析论证的内容3个方面、第五章、系统分析概括1、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的2方面需求、需求分析的方法有3个2、系统说明书的内容说明书3方面内容、项目概述5部分、实施计划3部分说明书的6点品质第六章、流程建模1、回执业务流程图的注意事项7点2、数据流的注意事项、层次划分3点标准、正确性检查4点、易理解性3方面3、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的6个条目数据元素5点属性、数据结构3种特殊数据流5种属性、判定表、判定树第七章、用例建模1、用例描述有6方面内容、事件流的书写准则5个、非功能性需求2、建立用例的关系4个关系、含义以及其表示方法第八章、领域对象建模1、封装、继承和多态各自得概念2、使用概念类列表7种概念类3、发现属性策略、保持属性的简单性4、状态图3种状态第九章、系统设计的概述1、系统设计的目标6个方面衡量2、基本设计方法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包括3方面内容3、系统设计说明书两种形式第十章、系统总体设计1、多层应用架构设计、三个基本层次MVC架构模式3个基本部件2、包、包的含义、分包的2种原则3、结构化设计方法模块的含义、4、结构图的主要成分4个成分5、模块的联系、耦合3方面因素、模块内聚7类内聚扇入扇出6、面向对象设计类3种类、7、顺序图的基本元素有5个第十一章系统详细设计1、输入设计原则有4种原则2、人机对话设计原则4点第十二章、系统实施1、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4个方面2、制定实现策略4中策略、版本划分需要考虑5个方面3、测试的概念3种手段检验软件、测试有4种类型、测试有4个原则5、白箱测试、概念、有5种6、黑箱测试、概念、2种7、系统维护的内容4方面、维护类型有4个。
erp,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复习资料
1、ERP产生背景企业在发展过程经常会遇到如下现象:现象一:企业发展带来的麻烦现象二:数据使您烦恼现象三:听完汇报仍然困惑现象四:企业扩张面临管理瓶颈2、生产类型的概念(填空)生产类型就是以生产专业化特征为标志划分的生产种类。
3、生产类型:从生产工艺角度离散型生产:指产品在结构上是可拆分的,产品是由零件或元件组成的。
连续型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从一投入就顺序地经过各个工作地点,直至产品产出。
其工艺过程是不可停顿的,产品在物理结构上也是不可分的。
混合型生产4、ERP的作用(填空)1)ERP能够解决多变的市场与均衡生产之间的矛盾2)ERP使得对客户的供货承诺做得更好A、客户需求可否按时满足。
B、如果不能按时满足,那么在客户需求日期可承诺量是多少?不足的数量何时可以提供。
3)ERP能解决既有物料短缺又有库存积压的库存管理难题(制造业基本方程:A*B-C=D)A、要制造什么产品?B、用什么零部件或原材料来制造这些产品?C、手中有什么零部件或原材料?D、还应当再准备什么零部件或原材料?4)ERP可以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5)ERP可以改变企业中的部门本位观5、ERP的定义(ERP的核心在于所有用户能够定制其特有的应用系统,在本质上实现操作的简单化)ERP是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3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6、ERP发展的几个阶段1)订货点法2)MRP 3)闭环MRP 4)MRPⅡ 5)ERP7、订货点法(填空)订货点法依靠对库存补充周期内的需求量预测,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储备,来确定订货点。
(下图)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定货提前期订货点=单位时段的需求量* 订货提前期+ 安全库存量8、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 的基本原理是指在已知主生产计划的条件下,根据产品结构或所谓产品物料清单(BOM )、制造工艺流程、产品交货期以及库存状态等信息由计算机编制出各个时间段各种物料的生产及采购计划。
2021年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2021年信息系统考试复习资料第1章信息系统导论一、名词解释信息循环、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了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5.试分析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是从抽象的概念层次表示信息系统的宏观结构,是对信息系统特征的宏观描述。
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层维、职能层维和功能层维的三层维宏观逻辑结构。
第3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4.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信息系统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需求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各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各阶段应提供什么技术文档?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取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它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开发过程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
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和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目标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
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即组织人员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步地构成整个系统。
7.简述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
(1)封装性(2)抽象性(3)继承性(4)动态链接性8.简述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原型,以便尽早澄清不明确的系统需求。
信息技术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复习提纲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
对于学习者来说,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信息技术的复习提纲,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2. CPU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解析和执行、数据的处理等。
3. 内存的类型和作用:主存、辅助存储器等。
4. 硬盘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磁道、扇区、柱面等。
5. 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功能: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1. 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 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等。
3. 开发软件:用于编写和调试其他软件的工具,如编译器、集成开发环境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的软件,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5. 网络软件: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如浏览器、邮件客户端等。
三、计算机网络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网络的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3. 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4. 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措施: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
5. 网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
四、编程语言和算法1. 常用的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
2. 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面向对象、高级语言、脚本语言等。
3. 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变量、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
4. 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栈、队列等。
5. 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
五、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1.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
信息系统复习参考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2e (Laudon)Chapter 1 Information Systems in Global Business Today1)Internet advertising is growing at approximately 10 percent a year.2)互联网广告每年增长约10%。
Answer: TRUEDiff: 3 Page Ref: 6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13)Developing a new product, fulfilling an order, and hiring a new employee areexamples of business processes.4)开发新产品, 完成订单, 雇佣新员工是业务流程的例子。
Answer: TRUEDiff: 1 Page Ref: 11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33) A fully digital firm produces only digital goods or services.全数字公司只生产数码产品或服务。
Answer: FALSEDiff: 2 Page Ref: 11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14) A business model describes how a company produces, delivers, and sells a product or service to create wealth.Answer: TRUEDiff: 1 Page Ref: 13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3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onsists of all the hardware that a firm needs to use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business objectives, whereas information systems consist of all the software and business processes needed.Answer: FALSEDiff: 2 Page Ref: 15AACSB: Use of ITCASE: ContentObjective: 1.36) Computers are only part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Answer: TRUEDiff: 1 Page Ref: 17AACSB: Use of ITCASE: ContentObjective: 1.37) Information systems literacy describes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ystems, whereas computer literacy describes the technical approach.Answer: FALSEDiff: 1 Page Ref: 17AACSB: Use of ITCASE: ContentObjective: 1.38) The dimens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r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swer: TRUEDiff: 2 Page Ref: 18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39) Knowledge workers assist with paperwork at all levels of the firm.Answer: FALSEDiff: 1 Page Ref: 18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210) There are four major business functions: Sales and marketing;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swer: FALSEDiff: 1 Page Ref: 18-19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21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a specific business firm uses information systems, you need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hierarchy and culture of the company.Answer: TRUEDiff: 2 Page Ref: 19-20AACSB: Analytic SkillsCASE: AnalysisObjective: 1.312) Business processes are logically related tasks for accomplishing tasks that have been formally encoded by an organization.Answer: FALSEDiff: 2 Page Ref: 19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313) A substantial part of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is creative work driven by new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Answer: TRUEDiff: 1 Page Ref: 20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214) Intranets allow firms to work easily with third-party suppliers and vendors.Answer: FALSEDiff: 2 Page Ref: 21AACSB: Use of ITCASE: ContentObjective: 1.215) An IT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the platform on which the firm can build its information systems. Answer: TRUEDiff: 1 Page Ref: 21AACSB: Use of ITCASE: ContentObjective: 1.316) UPS's use of Web-based tools that allow customers to embed UPS functions such as tracking and cost calculations into their own Web sites was an information systems solution used to achieve customer intimacy.Answer: TRUEDiff: 3 Page Ref: 13, 22AACSB: Analytic SkillsCASE: AnalysisObjective: 1.217) Studies have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firms who invest greater amou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ceive greater benefits than firms that invest less.Answer: FALSEDiff: 2 Page Ref: 26AACSB: Use of ITCASE: ContentObjective: 1.418)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standards are examples of complementary social assetsrequired to optimize returns from IT investments.Answer: TRUEDiff: 2 Page Ref: 27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419) A firm that invests in efficient business processes is making an investment in organizational complementary assets.Answer: TRUEDiff: 2 Page Ref: 27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420)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systems leaves aside technical solutions to instead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of systems.Answer: TRUEDiff: 2 Page Ref: 29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CASE: ContentObjective: 1.321) The six important business objectiv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new products, services, and business models; customer and supplier intimacy; surviv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perational excellence; and信息技术的六重要业务1目标是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 new products,new services,new business models2客户和供应商的亲密关系; customer and supplier intimacy3生存;survival4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5操作卓越; operational excellence6改进决策。
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2022自考复习资料
2016.4自考复习资料: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导论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的产物是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新系统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手机、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一体化和系统开发的一体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1)按核心业务活动分类:电子业务系统(服务于组织的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活动和服务职能),电子商务系统(商贸活动)(2)按数据处理方式分类(操作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型管理信息系统)(3)按管理应用层次分类(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4)按行业和业务职能分类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功能结构(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均有明确的目标,并由若干具体功能组成。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各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表现出系统的特征,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最终使用者],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维护等工作]四大部件。
)(3)职能结构(纵向视角:战略计划层[任务: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管理控制层[任务:为企业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用于衡量企业效益,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企业资源分配方案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执行控制层[任务:确保基层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进行]。
横向视角(职能):生产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综合视角[职能和管理层次]。
信息系统工程复习题
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消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可以明确两点: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存在为转移,即使主体根本不存在,信息也可以存在、信息在主观上可以接受和利用,并指导人们的行动;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含义,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性质:客观性、时效性、等级性、扩散性、可传递性、价值性;系统的概念:一个实际的物理系统的模型从宏观上来看有输入、处理和输出部分;系统边界是指一个系统区别于环境或另一系统的界限;系统有三个独立特征:有元素及其结构,有一定的目标,有确定的边界;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类型明确,输入是数据,输出是信息,而且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即服务于信息系统的目标;计算机铺助设计(CAD)、计算机铺助制造(CAM)、办公自动化系统(OA)、情报检索系统(IRS);信息系统工程是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来指导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是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及通信科学等各领域技术的综合体;信息系统工程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管理学科、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等;信息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分为技术方法、行为方法和社会技术系统方法;信息系统开发学主要内容是:在较高层次上分析和总结以往的经验,研究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一般意义的系统开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为分析人员提供一个协调局部与整体利益的思维方法以及具体的分析、设计原则、围绕已建立的各种开发方法、指导思想的原则,建立相应的实施步骤、研制一整套与系统开发思想相对应的、适合于各实施步骤的描述和开发工具、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组织、实施方法、系统开发成功关键因素,必要条件以及促使系统开发成功的组织运行机制;信息系统开发一般采用以下:1、生命周期法2、原型法3、结构化方法4、面向对象方法5、构件法6、其他生命周期主要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维护等;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包括需求调查、数据分析、功能分析、系统定义;系统设计包括模块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文件或数据库设计、可靠性设计;系统实施是真正解决“具体做”的问题;瀑布模块也称为生命周期模型或线性顺序模型,是一种系统化的、线性的开发方法,由W.ROYCE于1970年首先提出(选择题)瀑布模型主要包括开发和确认原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在对用户需求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以快速的方法先构造一个可以工作的系统的雏形;原型法过程:角色、基本需求分析、开发初始原型系统、用原型系统完善需求、完善原型系统;原型法特点:原型法引入了迭代的概念、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的参与、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以及系统实现方法等、可以用来评价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不排斥传统生命周期法中采用的大量行之看效的方法和工具;原型法一般仅适适用于需求分析与定义规格说明、设计人-机界面、充当同步培训工具、“一次性”的应用以及低风险引入新技术等情况,而不适用于诸如嵌入式系统、实时控制系统和科级数值计算等方面;结构化方法是最早的、最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是迄今为止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结构化分析的工具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存储规范化、数据立即存取图以及功能分析的表达方法,包括决策树、决策表和结构式语言等;DFD图形描述由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外部对象;数据字典通常由:数据流、文件、数据项;结构式语言是一种介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人们日常所用的自然语言之间的语言形式;外层语言只有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可混淆嵌套,形成任何复杂的出来结构;系统设计的原则: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和信息局部化、一致性、完整性和确定性;面向对象的概念不是一个新的概念;COAD和YOURDON对对象的定义是,一个对象是一个封装和一个抽象;对象是面向对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实体,它既包括属性,也包括作用于属性的行为,对象是由属性和行为所构成的一个封闭整体;定义类与类之间关系包括:关联关系、聚合关系、继承关系、依赖关系、精化关系;信息系统的规划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系统开发的成败;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是制定同组织发展战略的目标一致的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信息系统规划有:确定规划性质、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析、定义约束条件、明确战略目标、提出未来略图、选择开发方案、提出实施进度、通过规划;信息系统规划内容: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与结构2、当前的能力状况3、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4、近期安排计算机模式规划:1、终端-主机模式2、文件服务器模式3、客户/服务器模式新一代客户/服务器工作的特征:支持与多种数据链接、支持独立于特定的应用程序开发、支持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提供完善的数据对象、支持开放型;主题数据库是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安全性、系统安全性、用户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信息系统规划模型与方法: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信息系统规划模型有诺兰的阶段模型和三阶段模型,而规划方法有很多,信息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有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数据规划法、组织计划引出法等;诺兰在1973年首次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在阶段理论确定了信息系统生长的4个不同阶段,到1980年,诺兰又把该模型扩展成6个阶段,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BSP方法基本原则如下:必须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信息、应该经得起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变化、先“自上而下”识别,再“自下而上”设计;BSF方法将数据类和过程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并利用过程数据类矩形来表达两者间关系;BSF方法的关键:定义信息总体结构;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詹姆斯·马丁提出的战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规划过程:建立企业模型、确定研究的边界、建立业务活动过程、实体和活动的确定、建立主题数据模型;模型是用描述现实系统的,一个完整的模型由系统、目标、组成成分、约束条件、变量以及相关等几部分构成;数据模块的设计方法主要有关系方法、层次方法和网络方法;系统建模方法主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思想,自低向上,综合集成思想;数据流图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强调的是数据流和处理过程;通常采用层次或自顶向下分解的方法,构成分层的DFD;在构造DFD时,通常采用“由外向里、由顶向下”的绘图方式;采用由外向里绘制DFD,首先应画出系统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也就是先决定系统的范围,然后再考虑吸引的内部,画系统内部,此时需将系统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一连串处理连接起来;采用由顶向下绘制DFD,应注意编号、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局部数据存储以及分解的程度等;传统结构化设计方法中,用的是面向过程的观点,而面向对象的方法是采用构造模型的观点;OOA的具体过程包括对象认定、结构认定、主题认定、属性认定以及方法认定等;信息系统的硬件平台通常由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存储设备、信息传输设备、信息输出设备和信息采集设备构成;RAID0将同意阵列的多个磁盘视为单一的虚拟磁盘,其数据是以分段的方式顺序存放在磁盘阵列中;RAID1使用磁盘镜像的磁盘阵列技术,但RAID1无工作磁盘和备份磁盘之分,是以磁盘延伸的方式形成阵列,而数据是以数据分段的方式交叉存储;RAID5把数据分散为块,或称分段,加入奇偶校检,在磁盘阵列中作间隔写入到每个磁盘;LINUX特性包括:邮件服务器、WED服务器、FTP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1、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实际上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组成2、网络的拓扑有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型以及他们的组合3、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 协议,NETBEUI协议等4、网络硬件组成网络基本部件,这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等5、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等局域网LAN是通过传输介质、网卡、集线器等把诺干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网络,其地域范围在几百米以内,常见是以太网;广域网WAN是通过远程通信信道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网关把若干个局域网或单机连接在一起的网络,其地域范围在1KM以上;交换机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设备,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LAN或者一台高性能网站或服务器;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它集网关、桥接、交换技术于一身,其最突出的特性就是能将不同协议的网络视为子网而互连,能够跨越广域网将远程局域网互连成太网;应用软件开发方式(选择题):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咨询开发、外购软件;应用软件开发的原则:自顶向下的原则、划分版本的原则、标准化原则、程序化通用化、程序的易维护性、程序的可靠性;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简答):1、需要考虑其组织和技术体系以及管理过程的性质,而不是单纯地根据信息系统本身去制定2、安全保护方式,由技术保护和管理保护构成3、安全并非是一件一劳永勉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分析完善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实施、反馈、维护的过程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整体网络安全体系设计和实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安全需求分析、安全层次反洗、安全产品选型等;防火墙的功能原意是阻止火灾蔓延的一堵墙,但在这里它是进行网络信息圈圈防范组件总称;防火墙根据预设的安全策略控制,防火墙在逻辑上是一个隔离器、过滤器和监视器,它能有效监督内部网个INTERNET之间的任何活动,保证内部网络安全;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测试只能查找程序中的错误,不能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选择题和简答题);测试原则:1、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2、测试工作真正开始的较长时间内就进行测试计划3、Pareto原则应用于软件测试4、测试应该从“小规模开始”,逐渐向“大规模”扩展;可测试软件的特征: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可控制性、稳定性、易理解性服务器测试:1、鉴于服务器在信息系统中所担负的角色,因而对一台服务器主要是对服务器能力进行测试2、在性能测试方法有文件性能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Wed性能测试;3、服务器的测试除了考虑定量的性能指标之外,还将扩展性、可用性、可管理性等;网络测试包括电缆测试、传输信息道测试和网络测试;电缆测试包括电缆的验证和认证测试,验证测试是测试电缆的基本安装情况;认证测试是测试已经安装完毕的电缆的电气参数是否满足有关的标准。
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
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2、(简答)管理信息系统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3、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结构化的问题;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非结构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4、管理信息系统分类: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业型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性管理信息系统。
5、MRPII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企业的经营计划是计划的最高层次。
6、ERP的经营理念(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2)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4)ERP的内容在发展7、(名词解释)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过程。
8、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9、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计算机系统(2)数据库(3)数据库管理系统(4)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程序员、用户】10、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3)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11、诺兰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初装(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部门)第二阶段:蔓延第三阶段:控制(第三阶段将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第四阶段:集成第五阶段:数据管理第六阶段:成熟12、(简答)诺兰阶段模型意义:(1)诺兰阶段模型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级道成熟的成长过程;(2)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3)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信息和信息系统(识记)1.1 信息化的含义信息化的实质是使信息充分发挥作用,推广信息技术是手段,利用信息是目的,信息化则是实现目的的过程。
1.2 信息和数据的定义数据: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
信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1.3 信息的特性客观性、时效性、不完全性、价值性、等级性(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1.4 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概述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群单元做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1.5 信息系统的类型作业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三部分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报告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信息系统。
2. 管理与决策(识记)2.1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人们共同劳动的需要,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采用各种形式、方法、手段对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管理的任务在于能通过制订和实施组织的目标,取得良好的业绩于效益。
”2.2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2.3 管理系统的三个层次战略管理、管理控制、作业管理2.4 决策的定义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2.5 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2.6 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2.7 不同管理层次的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决策问题结构化决策问题:简单、直接,有固定规律可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管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半结构化决策问题: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2.8 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对信息的不同需求结构化决策问题:所需信息往往是统计性的,大部分数据来自组织内部,且有教高精度;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所需信息一般是预测性的,而且大部分来自外界,不具有详尽的内容和高度的结构。
2.9 人在信息处理上的重要作用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识记)3.1 说明信息系统在哪些方面支持计划职能支持统计分析工作;支持预测;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工作;支持计划数据的存取;支持计划的优化。
3.2 预测的概念以及它与计划的关系预测:预测是计划的基础,是对未来状况作出估计的专门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武汉自考)在于通过各种定性、定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规律性。
预测是计划的基础。
3.3 编制计划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计算机的支持,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会影响编制计划人员对从事计划工作的积极性。
3.4 举出信息系统支持计划优化的例子如: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如何搭配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线性规划问题)。
3.5 信息系统支持组织职能的内容人力资源组织方面:岗位管理子系统、人才信息子系统、人员培训子系统、招工和分配子系统等;工作组织方面:主要是明确组织流程。
3.6 举出信息系统支持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例子如: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经过业务流程重组,实现各项业务都对数据库操作的协同处理,消除单据传递的延迟,大大提高整个作业过程的效率。
3.7 支持领导职能得到几种信息系统的特点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模型和良好的界面支持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决策;经理支持系统:主要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辅助企业领导对非结构化问题进行决策,经理可依获得大量的尾部数据。
3.8 举出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的三个层次上支持管理控制的例子1)支持作业控制,如:库存控制方面、财务控制方面等;2)支持管理层次上的控制,如:生产计划与实施结果的对比报告等;3)支持战略计划和控制,如:分析历史数据,对未来能力进行预测等。
4.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识记)4.1 信息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1953~1960)2)信息报告系统(1961~1970)3)决策支持系统(DSS)(1970~1980)4)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4.2 信息报告系统的特点和种类特点:按事先规定的要求提供管理报告,用来支持决策制订。
还不能有效的支持决策,不能称作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种类:生产报告系统、服务状态报告系统、研究状态报告系统。
4.3 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并非由于系统不能提供信息,是由于当时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很多信息都不是经理决策所需要的。
第2章数据组织和数据处理1. 数据处理的概念(识记)1.1 数据处理的目的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决策有用的数据;3)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供以后取用。
1.2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运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的输出。
2. 数据组织的概念(简单应用)2.1 数据结构的两种形式外存结构、内存结构2.2 数据组织的四个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2.3 数据项、记录、鉴别键、文件、数据库等概念数据项: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的。
与字段的概念相对应。
记录:是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
主键:是用来唯一地标志一个记录的标示符。
鉴别键:主键与副键的统称,其功能是用来鉴别和搜索记录。
文件: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相关记录的集合。
(如:输入文件、报告文件)数据库:是数据组织层次中目前已达到的最高级别。
2.4 数据外存储介质的构造磁带:是一条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带,上面有多条平行的磁道,上面每个磁点代表一个二进位。
磁盘:柱面×磁道×扇区3. 数据的物理组织和逻辑组织(简单应用)3.1 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逻辑记录:是数据在用户或应用程序员面前呈现的方式,即用户对数据的标示方式。
物理记录:是与逻辑记录怎样具体地存储到外存上有关的。
3.2 数据物理组织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特点1)顺序的数据组织2)直接的数据组织3.3 数据逻辑组织的概念数据的逻辑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三种结构形式:链表、树、网络3.4 按需要用指针在图纸上将记录联结成链表(需要理解P24)3.5 用图形表示树和网状组织两种数据的逻辑组织(需要理解P25)4. 文件组织(简单应用)4.1 文件组织、文件系统的概念和文件系统的功能文件组织:是数据组织的一部分,主要指数据记录在外设备上的组织。
文件系统: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系统,实质上是一个管理和存取文件的软件系统,它由文件和管理文件的程序组成。
文件系统功能:它能定义需要的文件组织方式,并提供建立和存取数据的环境。
4.2 记录存入存储器的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区别两者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排好序的顺序文件是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一致的文件。
4.3 各种文件组织方式的特征1)顺序文件:存储在顺序存储器上时,只能按顺序扫描法存取;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上时,还可以按分块查找法或折半查找法进行存取。
2)索引文件:分为索引区和数据区,索引表的索引项按顺序排列,数据文件本身可以按顺序或不按顺序排列。
3)直接存取文件①直接地址法:存取机构动作简单,使用方便,不会产生重号;不易记忆。
②相对键法:搜索时间短,处理速度快;若有空号,造成空间浪费;需要占用一个连续的地址块,空间利用率低。
公式:(100为假设的记录长度,400为假设的文件存储起点地址)③杂凑法公式:存取速度快,节约存储空间;不易找到一个良好的算法,有时碰撞现象发生过多时,会加长存取时间。
存储单元数:(N记录总数,n单位存储记录数)质数除法公式:(K需要转变的键号,P接近存储单元的质数,INT表示取整)4.4 在顺序存取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上顺序文件可以采用的查找方法(见4.3)4.5 索引文件的特点以及查找、删除、和插入操作过程(见4.3)4.6 实现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的三种方法的原理(见4.3)4.7 杂凑函数的一种算法——质数除余数(见4.3)4.8 用溢流表法解决存储单元分配中碰撞现象的原理(需要理解P30)4.9 使用杂凑法的步骤,知道杂凑法的优缺点1)确定记录总数N;2)确定每一存储单元可以存放的记录数n;3)按公式计算应准备的单元数:;4)找出一个杂凑函数。
5. 数据处理技术(简单应用)5.1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造成的具有(武汉自考)高度组织的总体。
5.2 数据库的主要特征1)最小的数据重复性2)数据存储的一致性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的安全性5.3 数据库与数据文件的主要区别数据库包含了若干个文件,通过联结路径实现记录之间的联系;数据库能反映显示世界中信息间联系及含义;文件只包含数据本身,而数据库则包含了基本数据和关于数据的数据,如反映联系的、反映语义的,为了管理控制而附加的各种数据。
5.4 数据模型的三种类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5.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实现数据库管理功能的许多系统程序组成的集合。
功能:①定义数据库、②管理数据库、③维护数据库、④数据通讯功能、实现数据的传送。
5.6 目前常用的几种数据库管理系统1) Oracle数据库2) FoxPro(笔者注:老掉牙的东西,不学还不行,晕。
换成DB2、SQl Server或者Sybase等还差不多)5.7 用SQL语言查询数据用的语句(略,考过《数据库原理》的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6. 数据处理技术(领会)6.1 定义数据文件的结构6.2 数据文件建立过程中设立控制点的重要性控制点的目的:对输入的数据项进行校验,避免由此而影响数据的正确性。
数据校验的方法:名称校验、重复校验、范围校验、类型校验、平衡校验等。
6.3 根据具体要求编写建立和修改数据文件的程序6.4 编写对数据文件按选定字段进行排序的程序6.5 对数据文件进行检索的几种方法6.6 编写按顺序查找法对数据文件进行检索的程序6.7 随机检索程序的编写方法6.8 数据文件合并和更新的含义和使用场合6.9 用处理文件去更新文件的程序原理7. 数据处理方式(识记)7.1 数据处理方式的两种类型批处理方式、联机实时处理方式7.2 批处理的两种类型及其处理过程1)顺序处理:必须从第一个记录开始,一个一个搜索下去,直至找到要修改的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