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应对策略
2025年中考作文应对策略【方向预测】鉴往知今,可以预见,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将持续①全面考查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②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写作的命题方式成为主要形式;③考题可选、大小结合的作文考查方式,全面考查核心素养;④命题材料取自课本,落实课内外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
命题还将会持续以命题作文为主,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为补充的局面。
具体来说,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出现如下局面:1、命题、半命题作文稳居高位,选题作文一路飘红。
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由于其巨大的优势,在未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中仍将占据主流,但命题限制会越来越少,降低审题难度,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以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命题内容会越来越聚焦于走进社会生活、直击生活热点、关注自我成长、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辨相关的内容,积极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
2、材料、话题作文风釆依旧。
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容易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结合近五年材料作文的比重趋势,2025年中考选择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考区数量有可能增加。
话题作文一直以来不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但是在近五年的中考命题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也将延续这种局面。
对一些高频的话题如“梦想”“青春”“成长”“坚持”“奋斗”“人生价值”等,可多关注。
3、命题内容相对稳定。
中考作文命题的原则是让考生有事可与、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因而与考生实际生活、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成长与自我”“社会与生活”“情感与素质”“青春感悟”“良好心态”“为人处世”“展望美好未来”等主题仍将是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考查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已由单纯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向更为广阔、复杂社会生活延展,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所提升,因此2025年命题在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也将保持更大的命题范范围和更灵活的命题形式。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与命题趋势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与命题趋势(讲座提纲)一、课标引路吃透考纲关注变化各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
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考试纲要》是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要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关注细微变化。
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
记住:不会变的是对中考考纲内容的考查!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考纲》这个“宗”,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此乃语文教师的最高境界!二、研究考题分析答卷了解特点研究2022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猜想2022年的试卷特点。
(一)稳中有变,涵盖广泛。
(二)聚焦基础,突出语言运用(三)整体阅读,凸显理解、品味(四)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化表达三、掌握技巧明晰考点预测方向(一)古诗文默写: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依据:我省《2022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命题预测:除诗词外,涉及到的古文是:2005年——《论语》《陋室铭》(2分);2006年——《爱莲说》(1分);2007年——《论语》《鱼我所欲也》《岳阳楼记》占3分;2022年——《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占3分;2022年——《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占2分;2022年——《论语》《陋室铭》占2分可以说,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
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预测2022年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必定是名句)1.连接式默写。
2.理解性默写。
3.主题式默写。
温馨提示: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
2020年至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特征分析
2020 - 2024 年深圳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特征分析及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备考建议2020 - 2024 年深圳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简要分析1、2020 年《见证美好》:分析: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
题目中的“见证”强调学生作为观察者、体验者的角色,要写出自己看到、感受到的美好事物。
“美好”的范围很宽泛,可以是生活中的温馨场景、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社会上的善举等。
该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积极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能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
2、2021 年《这创意,让我激动不已》:分析:此题目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体验。
“创意”可以是学习上的新思路、生活中的小发明,也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独特见解等。
“激动不已”则突出了创意给学生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
这个题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感受力,同时也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3、2022 年《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分析:“你”是题目的关键,既可以是人,如老师、父母、同学等给予自己帮助和鼓励的人;也可以是某件事、某种精神品质等。
“超越平常的自己”体现了一种突破和成长,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阐述“你”是如何让自己在思想、能力、行为等方面得到提升和超越的。
该题目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4、2023 年《把学到的用起来真有意义》:分析: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把学到的用起来”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思考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真有意义”则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方向,即要突出学以致用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2024版中考语文命题方向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目录•引言•中考语文命题方向与趋势分析•阅读理解题备考指导•写作表达题备考指导•基础知识复习备考指导•模拟试卷与实战演练引言01帮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和考试要求0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03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和成绩水平目的和背景01中考语文命题方向分析02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指导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解析课件内容概述02析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回顾与总结01试题结构稳定中考语文试题在结构上保持稳定,一般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部分组成。
02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试题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等。
03强化阅读与表达能力考查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命题趋势强调核心素养01命题趋势将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
跨学科整合02命题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如语文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的融合。
关注时事热点03命题将更加注重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一些大城市的中考语文试题更加注重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城市化倾向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性尝试不同地区的中考语文试题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
一些地区的中考语文试题会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如采用新的题型、新的考查方式等。
030201各地区中考语文试题特点比较阅读理解题备考指导记叙文阅读关注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态度。
议论文阅读把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
说明文阅读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顺序和方法,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散文阅读体会作者情感和意境,理解文章主旨和内涵。
阅读理解题类型及解题技巧记叙文阅读例题通过具体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意图。
说明文阅读例题选取典型说明文,分析说明对象、顺序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作者:夏飞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3年第03期综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各地区的中考作文命题,恰如2011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下面笔者就从近年来全国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与命题特点上作几点趋势分析。
趋势一:吸纳时代元素,富有时代气息。
例如,2010年吉林卷的材料作文“天使让人牵挂”明扣“上海世博会”和“青海玉树地震”这两大新闻事件。
2011年四川内江卷的给材料作文,材料摘自《华西都市报》,内容如下:“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
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
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2012年湖北省武汉卷的命题作文“敬畏文字”,以一段《咬文嚼字》杂志社发起的“咬嚼”名人博客挑错活动的新闻作导语,要求自选文体写作。
这些时代气息浓郁的命题体现了命题者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现实人生的良苦用心。
趋势二:关注真我感受,富有人文气息。
人文的核心是“人”,作文命题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尊重“人”。
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对“人”的关注越来越热。
一是关注学生主观感受的命题逐年增多。
例如,2011年安徽卷的命题作文“在我们这个年龄”、2012年河北卷的半命题作文“我与____的亲密接触”等。
在这些命题中“我”“我们”“自己”等字眼频繁出现,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真切的思考、感悟和情思。
二是关注学生品德修养、心理品质、精神状态、生命境界等的命题也逐年增多。
例如,2008年北京卷的命题作文“向前,向前,向前!”,2009年陕西卷的命题作文“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2010年浙江卷的命题作文“做一个…行者‟”,2011年山东济宁卷的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2012年江苏南京卷的命题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等,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
2024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
2024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整体分析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注重基础、强调阅读理解、关注实际应用的特点。
本文将从试卷难度、命题形式、知识点覆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重点剖析试卷中的难点与亮点,同时结合个人感悟,对本次考试进行全面解读。
一、整体难度总体来说,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出现过分偏、难的题目。
试卷命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有一定的拓展延伸。
对于阅读理解部分,试卷选材广泛,涵盖了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多种文体,考察了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而在实际应用部分,试卷则突出了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如作文、口语表达等。
二、命题形式在命题形式上,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采用了多种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写作题等。
这些题型既充分覆盖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填空题则关注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阅读理解题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领悟能力,写作题则考验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重点难点本次试卷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
阅读理解题目涉及的素材多样,既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和散文,这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写作部分,除了对作文主题的理解和素材组织外,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四、亮点与思考本次试卷的亮点在于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比如在古诗文阅读题中,试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还通过设置与古诗文相关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这使得语文考试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更贴近现实生活。
此外,本次试卷还在写作部分进行了创新尝试。
比如在作文题目中引入了时下热议的话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引导他们在写作中结合社会现实,提高了作文的实用性和思想性。
五、个人感悟通过本次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语文命题趋势正逐步从注重知识考察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巧满分范文20篇)-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10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法)从2023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
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2023年北京市作文题: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
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
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这种形式的命题在全命题作文中占主导地位,但“裸题”命题形式在2023年依然较多出现,比如广东中考题“这一次,我全力以赴”、云南中考题“劳动的遐想”、湖南株州中考题“以和为贵”、新疆中考题“我和你”……2.半命题作文基本稳定2023年,半命题作文所占比重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在稳定水平。
半命题作文补题形式多样,有前补式命题,如山东东营中考题“最有眼光”、四川泸州中考题“,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湖北荆州中考题“的故事”;也有后补式命题,如山东淄博中考题“你还欠”、江苏南通中考题“行走间,我发现了”、湖南株洲中考题“如果”;还有中补式命题,如河南中考题“喊出的名字”、云南中考题“留住的味道”、江苏宿迁中考题“那一次,我与深深共鸣”……从整体来看,后补式命题和中补式命题较多一些。
3.材料作文常中见新与前两年相比,材料作文占比提升相当明显。
一方面是为了与高考对接,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中考作文的题的“江湖地位”很稳固。
2023年安徽、天津、重庆等众多省市考查材作文,有的地市给出一则材料让考生写作,有的地市给出多则材料,让考生自选话题创作。
从根据材料任意提炼写作的关键词,到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再到话题、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引入,无不丰富着材料命题的形式。
语文命题趋势
语文命题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变革,语文教材的更新以及考试形式的多样化,语文命题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考试的题型日新月异,考题的难易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分析语文命题的趋势,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难易程度、学习的重点以及考试重点,从而更好地备考。
一、近年来语文命题的改革(一)逐步完善的多元化考试教育部从1996年开始实施改革,语文考试突破传统纸质考试,大力推广多元化考试。
多元化考试结合学生学习习惯,根据考生接受能力及学习程度,分层设计不同类型和形式的考试,从而形成相对完成的考试体系。
(二)变革命题形式以往的中考语文命题模式大多是背诵文章,翻译和完形填空等题型,这样的命题模式已经逐渐被改革掉。
新的命题形式则更多的注重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如开放性考题,联系实际题,综合类复合题等。
(三)增设新题型与以往相比,新的语文命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如“可视化题”、“绘画表达题”等,这些题型均在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语文命题的难易程度语文命题的难易程度变化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教材的更新和考题形式的变化。
以近几年的命题改革为例,语文命题的难度较以往明显增加,尤其是在阅读理解题型中,对学生的对文字的理解程度要求比较高。
另外,新设置的可视化题型也要求学生对文字及图片的融会贯通,较以往要求更高。
三、语文命题的重点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语文命题的重点在于阅读理解和可视化题,两者在考试中所占比重比以往更大,而其它如诗词、文言文和作文等类型的考试相对减少。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当前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在这一类型题型中,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因此,学生在备考中要特别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及时复习巩固,积累阅读练习,加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可视化题可视化题也是新近增加的一类考题,该题型一般以图片形式展示,需要考生结合图片理解文字内容及图中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答案。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中考,作为学生们学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其语文科目的命题趋势备受关注。
了解这些趋势,对于学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一直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包括字词的书写、读音,病句的修改,文学常识的积累等。
例如,对常见易错字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还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
在文学常识方面,对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也成为了常考内容。
这就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打牢基础,注重积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二、阅读理解的比重增加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现代文阅读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对关键语句的赏析,以及对作者情感、观点的把握。
文言文阅读则注重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古代文化经典,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的命题中,题目更加灵活多样,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问答,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比如,可能会让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写作手法,或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评价。
这就需要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强调语文的实际运用中考语文命题越来越注重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语言表达题可能会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或者写一封倡议书、感谢信等。
综合性学习部分则可能会围绕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这种命题趋势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
四、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考语文命题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
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同时还会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经典名著等方面的了解。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
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命题解读命题解读2023年河南中考作文沿袭了近几年来“一个话题(材料)、两种文体”的命题方式。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所给材料是一首现代小诗。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以小诗阅读为切口进行写作能力的检测,既考察阅读能力又检测了写作技能,有一举两得之功效;同时,此命题也紧扣了统编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教什么”就“考什么”的命题原则。
我们知道,诗歌阅读是统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九年级上下两册的第一单元都以现代小诗为主。
“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是教材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而有无达成这一目标,是本次中考作文考察的关键点之一。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读懂诗歌是写作的第一步。
作文题一“喊出______的名字”是半命题作文,已知信息“喊出”“名字”来自于给出的小诗;隐含信息是“谁”喊出名字、喊出谁的名字,这关乎叙述角度和写作内容。
毋庸置疑,这里的主语应该是“我”。
为什么要喊出这个名字?喊出这个名字时带着怎样的情感?这关乎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立足于诗歌来思考,野花“都有一张干净的脸”“装扮山野”,“我”是野花中的一朵,“尽情开着”。
可见,诗歌的核心意象是野花,其特征是普通、平凡,但却尽情绽放生命的华彩,彰显生命的价值。
“我”喊出野花的名字,喊出自己的名字,其中包含着赞美、喜爱、崇敬、自信、自豪等积极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付出着、奉献着,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同时,也服务了大众、建设了家乡和国家。
他们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他们值得赞扬、崇敬和效仿。
放眼时代,我们可以喊出逆行者的名字,向英雄致敬。
疫霾笼罩、病毒肆虐的经历让人记忆犹新。
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无畏发声的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迎难逆行的白衣天使,心系大家、送菜上门的小区物业,他们的名字亲切熟稔,如家人般镌刻在我们心中。
喊出他们的名字,为民族自豪,向英雄致敬。
关注家国,我们可以喊出建设者的名字,向榜样学习。
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
一、命题内容1. 在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中,将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所决定的。
2. 除了传统的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外,命题者可能会增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如当代优秀作家的小说、散文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在写作部分,随着新形势下作文要求的提高,学生将面临更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题目,突出表现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思维深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对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核,将进一步扩大考查范围,包括综合语言能力的应用能力、语篇阅读能力以及语法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二、思考方向1. 学生应该注重对语文教材的深入理解,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精读和解读,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和掌握。
2. 在写作方面,学生应该多进行实践,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并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3. 在阅读方面,学生应该多进行拓展阅读,增强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4. 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多进行语言实践,并注重语言规范的掌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备考方法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认真对待每一堂语文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 多进行模拟测试,了解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
3. 多进行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积极互相讨论,加强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4. 多进行语文辅导,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应主动向老师请教,及时消化吸收。
四、总结展望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将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教育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考语文变化趋势
中考语文变化趋势有以下几点:
1. 阅读理解题占比增加:传统的完形填空题减少,而阅读理解题的数量有所增加,题目的文本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这种调整体现了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和要求。
2. 作文形式更加多样: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常见的记叙文和议论文,还需掌握其他形式的写作,如说明文、应用文等。
同时,新大纲也强调作文要求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中考语文命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语法词汇等多个方面。
4. 贴近生活,注重实际应用:命题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及题型变化请关注考试大纲及考试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
中考作文题有什么规律?逃不出四大“母题”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中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差一分可能就是差好几千个名次,如果能在作文题上比别人多拿分数,那就是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机会。
虽然中考的作文题形式各样,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有规律的,总结起来都逃不出四大‘母题’:
1、人与自己;
2、人与人;
3、人与自然;
4、人与社会。
这四大母题包含了所有中考作文命题方向。
只要熟读掌握了这四大母题,中考考场作文那就手到擒来,拿高分就很容易了。
2017中考作文命题趋势2:“真情挚爱”类作文
发现真情,感受真情,播撒真情,用文章把“有情有义”的自我展现出来,是近年中考“真情挚爱”类作文命题的立意所在。
考生只有将那些融入自己体验和感悟的真人、真事、真情变成流淌于笔端的文字,文章才能成为心灵的舞蹈、灵魂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