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周邦彦《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
![周邦彦《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8acb8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4.png)
周邦彦《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周邦彦《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译文] 和煦的春风中,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
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
正午烈日炎炎,绿树葱茏,清晰圆正的树阴覆盖着地面。
[出自] 北宋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注释:溧水:今江苏省县名。
莺(yīng):黄莺,又称黄鹂、仓庚等。
乌鸢:即乌鸦。
溅溅:流水声。
九江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温,黄芦苦竹绕宅生。
”社燕:子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
翰海:沙漠。
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修椽:长的椽子。
身外:身外事,指功名利禄。
译文1 :风已老,莺正年轻。
梅子熟了,果肉鲜圆,正午茂密的经树酒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
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
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
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折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复一年。
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
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
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
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译文2:春风和煦,幼莺的羽翼渐渐长成。
在夏雨的滋润下,梅子熟了,果实硕大,果肉鲜圆。
正午烈日炎炎,绿树葱茏,清晰圆正的树阴覆盖着地面。
溧水县地势低洼而靠山,雨多树密,又正值黄梅季节,衣服潮润,待炉香熏衣,需时愈久,费炉香愈多。
空山人静,乌鸢无拘无束,怡然自乐,小桥外边,绿波荡漾,水色澄清,鸣声溅溅。
久久凭栏眺望,遍地黄芦苦竹,想起自己的处境,竟仿佛遭贬谪一样,不由得联想到了白居易当年遭贬谪时泛舟九江的情景。
满庭芳古诗全诗赏析
![满庭芳古诗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e8c8e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6.png)
满庭芳古诗全诗赏析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品赏析【注释】:①谯门:城门。
②引:举。
尊:酒杯。
③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④烟霭:指云雾。
⑤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⑥谩:徒然。
薄倖:薄情。
【评解】这首词写诗人与他所眷恋的一个女子的离别情景,充满了低沉婉转的感伤情调。
上片描写别时的景色及对往事的回忆。
下片抒写离别时的留恋、惆怅之情。
全词把凄凉秋色、伤别之情,融为一体。
通过对凄凉景色的描写,用宛转语调表达伤感的情绪,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集评】周济《宋四家词选》:此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
谭献《谭评词辨》:淮海在北宋,如唐之刘文房。
下阕不假雕琢,水到渠成,非平钝所能借口。
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全词层次井然,步步深入,分别在江边征棹之中,看的`是野外苍茫之景;由饮酒到话别,到解囊相赠,由泪染襟袖到征棹远逝,灯火朦胧,真是满纸凄凉色,一派伤别情,不愧是婉约派代表作。
晁补之云:少游如《寒景》词云:“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苕溪渔隐丛话》引评《复斋漫录》)《唐宋词百首详解》:就全词来说,景是引人的,情是悱恻的,景中有情,景以表情;情寓于景,情融于景,亦景亦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缠绵凄婉。
“山抹”两句,写别时所见景色,已是堪伤。
“画角”一句,写别时所闻,愈加肠断。
“高城”两句,以景结,回应“谯门”,伤情无限。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
起拍开端“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
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
“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
秦观《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
![秦观《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94830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d.png)
秦观《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秦观《满庭芳》全词翻译赏析《满庭芳·山抹微云》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代表词作之一。
此词虽写艳情,却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
而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这首词的资料,欢迎阅读。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离情难耐的时候回头再望,高城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黄昏的灯火闪烁明灭。
出自: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谯门:城门。
引:举。
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指云雾。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
薄幸:薄情。
译文1:远山飘着淡云,天边连着衰草,城楼上号角声初停。
让船再稍停片刻,我们一起畅饮饯别的酒。
当初多少欢爱的往事让人留恋,如今回首四望,已是雾霭茫茫,无处寻踪影。
夕阳西下,只见无数寒鸦急飞归巢,一弯流水环绕着孤村。
在那悲伤离别、令人黯然伤神的时刻,我默默地取下定情的香囊,她轻轻地解下罗带,这互换的信物暗示着我们永不变心。
可叹我得到什么呀,只有那薄名留在了青楼。
这一去何时才能再相见?我的胸襟和衣袖,沾满了泪痕。
回头远望她所在的地方,已看不到高耸的城楼,只有一片迷蒙的灯火照耀着这即将消逝的黄昏。
译文2:山上淡淡地抹了一丝白云,遥远的青天粘上广袤的枯草,这时画角之声已经停歇在寂静的谯门。
暂且搁住将要远行的船棹,勉强一起举起告别的酒尊。
许多蓬莱阁上的往事,空空地回首,就象烟雾一样缭绕飞纷。
遥看远处的夕阳之外,有栖归的寒鸦数点,静静的溪水环绕着孤独的乡村。
离情别意使人清魂,正当这个时候,他的香囊已经暗暗脱解,爱情象罗带将轻易地离分。
不用提起怎样进入青楼,如今薄情的名声依然犹存。
这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也?胸襟两袖之上,白白地染上悲伤的泪痕。
满庭芳最好的十首诗
![满庭芳最好的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31bd068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8.png)
满庭芳最好的十首诗1、《满庭芳·山抹微云》宋·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2、《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宋·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3、《满庭芳·小阁藏春》宋·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4、《满庭芳·蜗角虚名》宋·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满庭芳·碧水惊秋》宋·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
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6、《满庭芳·茶》宋·黄庭坚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满庭芳三之一原文及赏析
![满庭芳三之一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3c7e6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1.png)
满庭芳三之一原文及赏析满庭芳(三之一)原文及赏析原文: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
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寇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恁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
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
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
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
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
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
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
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注释: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蹴(cù):踢。
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弦。
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
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
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
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
红缨,红色穗子。
金榷(què):金制的饮酒器。
花困蓬瀛:花指美人。
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
此指饮酒之地。
“豆蔻”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
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赏析:秦观善于以长调抒写柔情。
苏轼《满庭芳》翻译及赏析
![苏轼《满庭芳》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42460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4.png)
苏轼《满庭芳》翻译及赏析苏轼《满庭芳》翻译及赏析苏轼《满庭芳》这首词语言干净简练,内容含义隐括极多,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满庭芳》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苏轼诗词作品请关注。
【原文】满庭芳⑴·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⑵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⑶,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⑷,云溪上、竹坞松窗⑸。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⑹?摐摐⑺,疏雨过,风林舞破⑻,烟盖云幢⑼。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⑽。
居士先生老矣⑾,真梦里、相对残釭⑿。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⒀。
【注释】⑴满庭芳:词牌名。
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
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⑵王长官:作者好友,事迹不详。
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
过:拜访、看望。
⑶桧:即圆柏。
一种常绿乔木,寿命达数百年。
此处以苍桧喻王先生。
⑷闻到:听说。
司州古县:指黄陂县,曾属南司州。
王先生罢官后居于此。
⑸竹坞: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⑹吾邦:指黄州。
⑺摐摐(chuāng):形容雨声。
⑻舞破:树木在大风中舞动。
⑼幢:车帘。
⑽一饮空缸:一口气把酒喝干。
⑾居士:作者自称,其号为东坡居士。
⑿釭(gāng):灯。
⒀逢逢:形容鼓声。
【白话译文】弃官黄州长达三十三年,这样的人世上还有谁?除了于长官,只有长江水。
你的傲然性格好似青绿的松柏,不怕霜侵,风骨凛然。
听说你住在司州古县,居所简朴高雅,用竹子搭建凉棚,用松枝编制窗户。
这次要不是送陈慥来黄州,你我恐怕还不得见面。
风雨骤至,雨后你翩然乘车而全,车盖和车帘带着烟云。
我愿以酒待客,与先生一醉方休。
我和你都老了,人生无常,对着残灯咽饮欢谈,不觉竟是是个通宵。
昨夜歌声已歇,行人天起,船鼓却已催客动身了。
【作品介绍】《满庭芳·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酬赠之作。
《满庭芳》原文赏析
![《满庭芳》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28a29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9.png)
《满庭芳》原文赏析《满庭芳》原文赏析《满庭芳》原文赏析1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赏析】: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是首咏梅词。
与李清照《孤雁儿》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
作者将梅放在人物的生活、活动中加以描写和赞颂,把相思与咏梅结合起来,托物言情,寄意遥深。
《满庭芳》原文赏析2满庭芳·茶原文作者:黄庭坚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满庭芳·茶译文及注释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
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
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
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
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注释①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
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②北苑春风:北苑,即今福建建瓯,是贡茶的主要产地。
春风,据蔡襄《北苑焙新茶诗》序云:“北苑(茶)发早而味尤佳,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前十五日,即采其牙,日数千工,聚而造之,逼社(临近社日)即入贡。
”因此“春风”二字,即指社前之茶。
高考语文人物素材之李清照
![高考语文人物素材之李清照](https://img.taocdn.com/s3/m/1cb36af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6.png)
高考语文人物素材之李清照李清照自是花中第一流徐志摩诗译清照词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
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这位女子的心情,真个世代都会有,长久不会变的。
真是一首单纯有趣的诗。
可我要说,这是一首翻译诗,你一定会觉着翻译得浑成;假若说,原作是一首古代的词作,你或许会感到惊奇。
初读到这首诗,我就有这种特别的惊奇感受。
这首诗的题目,是一个词牌《减字花木兰》。
它的原作,出自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之笔: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简单看看。
原词的色调浓度似乎比译成的诗作要“稠”。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被“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这样轻倩明晓的句子替代;“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更由比原作略显俏皮的“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来表达。
夸张一点说,翻译不仅不逊于原作,还传递出许多现代鲜活的气息。
秋天的光景是不错的,不过我有一点伤感。
看见菊花黄又晓得是重阳快到了。
风也到了,雨也到了,凉也到了,不能不加一件衣吃一杯酒。
醉醒来又是黄昏的时候,孤零得可怕,凄凉得难过。
这么长的夜,还有捣衣声,虫叫声,更漏声,震动耳鼓,打动心门,一个人对着明月怎睡得着呢?这首诗,对应的是李清照有名的《行香子》: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初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徐志摩的诗译,上阕的下节,来得颇为清丽流畅。
可对照原词,却是调整了先后。
在李清照,加衣,尝酒,先说;风雨添凉,随后。
自是一种巧思。
可徐志摩的风、雨、凉之后,“不能不加一件衣吃一杯酒”将原词两句融会合一,有一种叠加,紧凑同时又延展的新诗风味,不仅原作词意不失,表达上也考验了汉语的结构弹性。
原词下阕后半节“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满庭芳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满庭芳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https://img.taocdn.com/s3/m/e5e44dd810661ed9ac51f3bc.png)
满庭芳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词满庭芳【原文】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
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翻译文】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
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
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
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
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鍾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满庭芳【评析】此词上阕由讽世到愤世,下阕从自叹到自适,尽情地展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後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词人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全词以议论为主,夹以抒情,情理交融,肆意不羁,用语率真自然,风格奔放舒卷。
满庭芳【注释】满庭芳:词牌名。
北宋新声,宋人用者甚众。
清徐电发《词苑丛谈》谓调名取自唐柳河东《赠江华长老》诗「满庭芳草积」。
清朱稚黄《填词名解》则谓:「《满庭芳》采唐吴子华诗『满庭芳草易黄昏。
』」按:唐吴子华《废宅》诗有「满庭荒草近黄昏」句,非「芳」字也,今辨之。
五代後蜀毛熙震《浣纱溪》词亦有「满庭芳草绿萋萋」句。
故调名本意即咏庭院中茂盛之花草。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
平韵者,周美成词名《锁阳台》。
葛常之词有「要看黄昏庭院,横斜映霜月朦胧」句,名《满庭霜》。
晁无咎词有「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句,名《潇湘夜雨》。
韩涧泉词有「甘棠遗爱,留与话桐乡」句,名《话桐乡》。
吴梦窗词因东坡词有「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满庭芳》」句,名《江南好》。
张埜(Yě)夫词名《满庭花》。
《清真集》入「中吕调」,《太平乐府》注「中吕宫」,高拭词注「中吕调」。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的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8e3d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d.png)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的原文译文及赏析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的原文译文及赏析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
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
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
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
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创作背景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
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
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e68426a216147916112809.png)
李清照《满庭芳·残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满庭芳残梅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1]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2]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③,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1]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2]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扬州早梅》诗。
①下列对这首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的意思是: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都被藏锁起来。
B.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意思是:不管狂风还是暴雨,梅花都巍然挺立,傲然不屈。
C.须信道、扫迹情留的意思是:一定要相信,即使梅花开败,它的情韵也长留人间。
D.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的意思是:梅花的姿影会在美好的月夜显出独有的俊俏。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片首先描写深暗的环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
B.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
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
D.词中的梅花衬托出词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的精神。
E. 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
③下列诗句中梅花的形象,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虬枝凌寒,独傲冰峰艳。
B.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④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
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
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参考答案①B②BD③C④【评分标准】文化积累结合准确,梅花精神阐述合理,语言表达顺畅。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精选李清照唯美宋词赏析
![精选李清照唯美宋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6b4b2e700abb68a882fb39.png)
精选李清照唯美宋词赏析【篇一】精选李清照唯美宋词赏析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代〕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不过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因为“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不过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择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篇二】精选李清照唯美宋词赏析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宋代〕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古诗满庭芳·小春翻译赏析
![古诗满庭芳·小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8fee4c49649b6648d747a3.png)
古诗满庭芳·小春翻译赏析《满庭芳·小春》作者为宋朝诗人张炎。
其古诗全文如下:晴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
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赏析】公元1315年(元仁宗延佑二年),元朝入主南宋故土已经几十年。
为了取得汉人士族的支持,决定重开科举。
一些汉族青年,欢欣鼓舞。
但张炎对此看待很清楚,借题发挥,揭开元朝统治的真实目的。
“小春”即“十月小阳春”。
因十月天气和暖如春,故名。
恰值秋冬过渡之际,江南出现一种“返春”现象。
但随即冷气南侵,萧条的冬天会很快来临。
“晴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写天气转暖。
人们卷帘开窗,地上一片皎白。
旭日东升后,冰霜被阳光扫尽,也带走了丝寒意。
以词人饱经风霜的老眼看来,“寒轻”的感觉只是一种骗人的假象而已,因而随即落笔为“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这体现在他所冠的一个“误”字上。
这里并非讲大家的感觉有误,而是说这些啼鸟有“误”。
啼鸟越欢畅,以为春日来临。
越发让人感到其无知之极。
这里透露出张炎对待元朝重开科举所持的态度。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
”既然天气暂时回暖,不必再做《秋声赋》,可以躲进一边作短暂的休憩。
词情“顿挫”之处,它重新振起作了一点“休整”。
继而“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消凝”是“消魂凝魄”表明一种感怀的精神状态。
园中偶尔开放的一两朵花,不过是一种“借暖”而已,因此词人“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词情发生极大的转折,在此凭空一转。
这一句“换头”,笔力警峭空灵,起到了“转接”作用。
“阳和”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这里用它来比拟皇家的恩泽。
“阳和能几许”,暗示了元朝廷的“恩泽”只是骗人之举。
那辈稚嫩的孩童们是不可能理解的,他们纷纷出动,“寻红探粉,也恁忺人”。
打香篆诗词 赞美香的诗词
![打香篆诗词 赞美香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527a2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c.png)
打香篆诗词赞美香的诗词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打香篆诗词,以及赞美香的诗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打香篆的优美句子打香篆的优美句子品一杯香茗,打一香篆,美得那般惊心动魄,惊艳了时光。
拥一份简单,享一份纯澈,淡淡观花,轻轻触月,让那柔美的情思,如花绽放,如月温柔。
原本是寺中诵经计时的工具,因此香篆又可归。
古代的香炉有那些名称香炉即是焚香的器具。
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
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香炉也可指指庐山香炉峰。
用你最喜欢的香篆,熏你的抽屉和衣柜。
听寺钟一鸣,闻香篆一缕,或嘬上一小口腥味十足的酥油茶,他们便丧失了辨别力。
其他人在火葬的时候燃烧没药作为香篆之用。
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踏青的优美句子当春天来临时,积雪融化,春暖花开,万物苏醒,嫩绿的小草也偷偷地钻出了地面。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豪句逞才高。
高才逞句豪。
美容歌皓齿。
齿皓歌容美。
香篆小花团。
团花小篆香。
《九章之七惜往日》年代:先秦作者:屈原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原文:数卷残书香篆息,园花落尽到荼蘼。
译文:无数卷残留着书香气息的篆书,就像是花园里开到尽头的花朵。
《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宋代诗人魏了翁原文: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
香篆的诗句红楼梦香篆的诗句红楼梦1、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2、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必细朝光透,罘思晓露屯。
3、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苏轼《满庭芳》赏析
![苏轼《满庭芳》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266b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8.png)
苏轼《满庭芳》赏析苏轼《满庭芳》赏析《满庭芳·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酬赠之作。
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阕则描绘会见王长官时的环境、气氛,以及东坡当时的思绪和情态。
这首词语言干净简练,内容含义隐括极多,熔叙事,写人、状景、抒情于一炉,既写一方奇人之品格,又抒旷达豪放之情感,富有艺术感染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苏轼《满庭芳》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满庭芳⑴·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赋此⑵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⑶,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⑷,云溪上、竹坞松窗⑸。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⑹?摐摐⑺,疏雨过,风林舞破⑻,烟盖云幢⑼。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⑽。
居士先生老矣⑾,真梦里、相对残釭⑿。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⒀。
【注释】⑴满庭芳:词牌名。
又名“锁阳台”,《清真集》入“中吕调”。
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⑵王长官:作者好友,事迹不详。
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
过:拜访、看望。
⑶桧:即圆柏。
一种常绿乔木,寿命达数百年。
此处以苍桧喻王先生。
⑷闻到:听说。
司州古县:指黄陂县,曾属南司州。
王先生罢官后居于此。
⑸竹坞: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⑹吾邦:指黄州。
⑺摐摐(chuāng):形容雨声。
⑻舞破:树木在大风中舞动。
⑼幢:车帘。
⑽一饮空缸:一口气把酒喝干。
⑾居士:作者自称,其号为东坡居士。
⑿釭(gāng):灯。
⒀逢逢:形容鼓声。
【白话译文】弃官黄州长达三十三年,这样的人世上还有谁?除了于长官,只有长江水。
你的傲然性格好似青绿的松柏,不怕霜侵,风骨凛然。
听说你住在司州古县,居所简朴高雅,用竹子搭建凉棚,用松枝编制窗户。
这次要不是送陈慥来黄州,你我恐怕还不得见面。
风雨骤至,雨后你翩然乘车而全,车盖和车帘带着烟云。
《满庭芳》全文注释赏析
![《满庭芳》全文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d53cc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f.png)
《满庭芳》全文注释赏析
《满庭芳》全文注释赏析
满庭芳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垆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①,飘流瀚海②,来寄修椽③。
且莫思身外④,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⑤,容我醉时眠。
[注释]
①社燕:燕春社来,秋社去,故称社燕。
②瀚海:大沙漠。
③修椽(chuán):屋顶盖的长大木条,此指屋檐。
④莫思身外:杜甫《绝句漫兴九首》第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
⑤簟(diàn):竹席。
[赏析]
周邦彦于哲宗元八年任溧水(属今江苏)县令。
此词正是作者被贬时心中愤愤不平,而又求自我解脱的一首抒情之作。
上阕系凭栏所见,有自然恬淡的'初夏景致。
“地卑”两句转写卑湿之地令人不适。
“人静”三句又描画出一种风景宜人的境界。
“凭栏久”将自己的处境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相比较。
下阕写凭栏所想,写逐客之悲。
以飘流的“社燕”自比,将为宦亦喻为寄人篱下,可见词人孤愤与凄凉心境。
只好在酒里去寻求暂时超脱。
此词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矛盾,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以酒麻醉,都不能使自己完全忘却现实。
所以总是陷于沉郁顿挫之中。
描绘家里屋子的古文
![描绘家里屋子的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85ad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4.png)
描绘家里屋子的古文0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刘禹锡《陋室铭》赏析:房子虽然简陋,但我的品德高尚。
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与安贫乐道。
02.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唐•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赏析:山中别墅没有四邻,独坐院中感到满园春色。
0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04.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赏析: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05.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宋•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赏析: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
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
形容了客居的萧条。
06.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赏析: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
07. 古屋寒窗底。
听几片、井桐飞坠。
——宋•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赏析:此时已是夜阑人静,词人也已回到屋中,伴随他的是古屋寒窗,他辗转反侧,为思念之情所困扰,无法入眠,井栏上坠落下的梧桐叶声,不时地传入耳际。
08.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宋•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
09.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满庭芳·小阁藏春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
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
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
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
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
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创作背景】
此词历来被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刘瑜《李清照全词》认为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前的词作。
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认为这首《满庭芳》为公元1104年(宋徽宗崇宁三年)的作品。
但也有学者认为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如谢桃坊就认为它应是作者遭到家庭变故后所作。
【赏析】
这是李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
词的起笔与词题好似无关,但却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
前人称这种写法为“先盘远势”。
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妇女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
“藏”与“锁”互文见义。
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
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
小阁设画堂里侧。
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它们的存在,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
“深幽”极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阒。
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
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
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
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说明黄昏将近。
从所描述的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情形推测,抒情女主人公是生活在上层社会中的妇女,富贵而安闲,但环境的异常冷清寂寞也透露了其生活不幸的消息。
“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
黄昏临近之时,女主人公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
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又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
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之外,似乎心情慵倦,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
词上阕的结尾,由赏梅联想到南朝文人何逊迷恋梅花的事,使词
情的发展向借物抒情的方问过渡,渐渐进入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何逊(约480—520)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情辞宛转、意味隽美,深为唐宋诗人杜甫和黄庭坚所赞赏。
梁代天监(梁武帝年号,502—519)年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亦作《咏早梅》)。
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
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仿惶,终日不能去。
”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情附着所致。
杜诗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清照用何逊之事,又兼用杜诗句意;按她的理解,何逊在扬州是寂寥的。
她在寂寞的环境里面对梅花,遂与何逊身世有某些共鸣之感。
词人善于摆脱一般咏物之作胶着物态、敷衍故实的习径、而是笔端充满丰富的情感,联系个人身世,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
“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
“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
梅花是当得起“韵胜”的,词人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笔来写它的不幸,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
“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
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
这是花的命运。
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词意呈现很曲折的状态。
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
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而难以排解。
但作者又试图进行自我排解,词情为之一变。
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谢凋零,丰韵不存。
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
但词人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
”“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
“难言处”是对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的双关的含意。
想象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
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
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
“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使全词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因缺乏必要的线索而无法详考,但从词中所描述的冷清寂寞“无人到”的环境和表现凋残迟暮“难言”的感伤情绪来看,它应是清照遭到家庭变故后的作品。
这种变故使清照的词作具有凄凉悲苦的情调。
因而在咏残梅的词里,不难发现作者借物咏怀,暗寓了身世之感,其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厚,达到了意与境谐、情景交融的程度,故难辨它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还是咏物了。
它和清照那些抒写离别相思和悲苦情绪的作品一样,词语轻巧尖新,词意深婉曲折,表情细腻,音调低沉谐美,富于女性美的持征,最能体现其基本的艺术特色。
这首《满庭芳》不仅是《漱玉词》中的佳作,也应是
宋人咏物的佳作之一。
上文是关于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词翻译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