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童话寓言类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优质课件(共71张PPT)
禾苗都枯死了
讨论
为什么这个人费了那么多力气 ,但结果禾苗全枯死了呢?
想一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
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
读读想想
1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2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去掉句中红色部分,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会写的字
筋 组词:筋疲力尽 筋骨 疲 组词:疲劳 疲倦
第二次
现在还不晚
没有修羊圈
赶快堵上那 个窟窿,把 羊圈修得结 结实实的
结果怎样
羊又少 了一只
内心的 想法
满不在乎 不知错
羊再也没丢 非常后悔 去改错
读了《亡羊补牢》 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犯了错误 如果能及时改正,一切都还 来得及。
想一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 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呢?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一比这两 句话有什么 区别?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 长。
他想出办法了吗? 他想的是 什么办法?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揠苗
图上这个种地的人在干什么?
揠苗助长
种地的人回家对家里人 说的什么?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 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 大截。
结果怎么样? 禾苗真得长高了吗?
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 2 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羊?丢了几次羊?
3 第一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是怎么 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4 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 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对两次丢羊,养羊人分别 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么样?
怎么说
怎么做
第一次
羊已经丢了 ,还修羊圈 干什么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优秀教案
《寓言二则》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10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3. 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巴望、揠苗助长、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上节课学习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叫《亡羊补牢》,板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小老师领读词语。
羊圈街坊窟窿结结实实叼走劝告后悔重点:圈是多音字,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
找出轻声词,再读读。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2)开小火车读词语。
4.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2)分组读2-5自然段每组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5.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第12课《寓言两则》教案
-阅读策略的运用: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是教学的难点。
-写作技巧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指导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寓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寓言故事的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狐狸和葡萄》和《乌鸦和狐狸》两则寓言故事的情节、角色特点以及寓意。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句子,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故事的主旨。
举例:《乌鸦和狐狸》中,学生可能不理解“花言巧语”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一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通过学习《狐狸和葡萄》和《乌鸦和狐狸》这两则寓言,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一些反思:
第12课寓言两则课件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有理
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 就会成功;满足于现状,害怕辛 苦,是不会改变生活的。
知了学飞
温馨提示: 知了看到( ),就
请( ),在学习飞行时, 知了( ),又( ), 结果( )。
(1)知了为什么要学飞? (2)知了是怎样学飞的? (3)知了学会飞翔了吗?
它真( )啊!如果当初 ( ),如果当初( ),如 果当初( ),现在就会 ( )。但是( ),所以, 知了只能( )地说:“迟 了!迟了!”
第12课 寓言两则
蜗牛和蚯蚓
蜗牛
蚯蚓
蜗牛和蚯蚓 蚯蚓 取笑 蜗牛 不理它、继续向上爬 蜗牛爬上墙顶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蜗 牛一样,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实 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 样,空有理想,而不能脚踏实地克服 困难,也只能是一事无成;更不能像 蚯蚓那样,满足于现状,害怕辛苦, 那样是永远不能改变生的 志向,而没有脚踏实地、 克服困难、辛勤耕耘的 精神,将永远一事无成。
寓言 法则 知了 懊悔 蜗牛 蚯蚓 土墙
寓 则 了懊 蜗 蚯 蚓墙
了 le 好了 liao 了解 liao 知了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两则PPT
我们已经了解了寓言中的生字字词,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本则寓言,老师送给大
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
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一读:《知了学飞》讲了什么故事?
2.二品:知了为什么想学飞? 3.三思:知了学飞的态度是怎样的? 4.四探:知了学会飞行了吗?
三、辨字组词。
继( 继续)
断( 断开) 艰( 艰辛) 限( 无限)
睡(睡觉)
垂( 垂钓) 努(努力) 怒( 发怒)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知了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经常偷
懒。(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示例:自习课上,明明一会儿东张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蜗牛不理它,继续向墙顶上爬。蚯蚓觉得蜗牛太
傻了,笑了笑,就钻到泥里去睡觉了。 这个笑与上一次的笑,含义相同吗? 不相同。蚯蚓这次笑充满了无奈, 因为它觉得
蜗牛简直就是一个执迷不悟的傻瓜,它不想也不屑于
再和蜗牛说什么了。
品析:
蚯蚓一觉醒来,钻出泥土看看,再也看不见蜗牛 了。原来蜗牛已经爬到墙顶上了 蜗牛终于爬到了墙顶,体现了它的脚踏实地与坚 韧的品格。
会儿爬来爬去。
4.四探:知了学会飞行了吗? 知了并没有学会飞翔。
课文结构
知 了 学 飞
开始 学飞过程 结果
羡慕
应脚踏实地、
怕苦、不耐烦
勤学苦练
懊悔
课文主旨
《知了学飞》这则寓言讲述了知了原本不会飞,
后来和大雁学飞,却因怕苦和不耐烦而半途而废的故
事。这则寓言最后要告诉我们的是:徒有美好的愿望 和远大的志向,而没有脚踏实地、克服困难、辛勤耕 耘的精神,将永远一事无成。
二年级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揠苗助长》课文详细解析课件
揠 巴望——禾苗长得快些
苗
急于求成
助 办法——往高里拔禾苗 反而坏事
长
结果——禾苗全枯死了
主题感悟
《揠苗助长》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种田人用拔 苗的办法帮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告 诉人们做事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把事情办坏。
尊重规律,知错就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只要吸取教训,及时改正错误,就是一种成长,一 种收获。另外,做任何事都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客 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很可能会事与愿违。
阅读课文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 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 没有长高。他在天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 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的精疲 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 枯死了。
jiāo
急
jīn pí
chuǎn
jié
力尽 气 一大
说说《揠苗助长》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 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 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课文解析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 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 到田边去看。
巴望还可以换成盼望期望希望渴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是种田人想到让禾拔这是种田人想到让禾苗长高的好办法
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课文解析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 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 某个道理,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示。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1.忍耐是一种美德。
第一则寓言讲述了一只蜗牛和一只兔子比赛的故事。
兔子因为骄傲和轻敌而输给了慢吞吞的蜗牛。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耐心和坚持,不要轻视别人。
2.同舟共济能够克服困难。
第二则寓言讲述了一群鼠在面对猫的追击时,通过合作和团结,最终成功逃脱。
这告诉我们,在困难时期,我们应该相互帮助,合作才能成功克服难关。
3.即使弱小也能逆转局面。
两则寓言中的主人公都是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比较弱小的角色,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们都能逆转局面,获得胜利。
因此,表面上的弱小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利用自己的优点,从而获得最终胜利。
4.强者应该有同情心。
在第二则寓言中,猫因为贪婪而追赶鼠群,最终却失手失败。
这告诉我们,强者不应该只考虑自己利益,而应该关心弱者的处境。
5.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第一则寓言中,兔子因为过于自信而拆除了森林中的许多树木,这导致其他生物失去了栖息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精品PPT课件
说一说:如果放羊人再不修羊圈会有什么后果?
说法一:羊圈里的羊会越来越少,最后可能都被狼叼走了。 说法二:羊圈里的羊会越来越少,也可能有的羊逃跑了。
你的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例吗?
小明平时不好好学习,期中考试成绩很差。 他下半学期努力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第五单元 · 第十二课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学习目标
1. 借助拼音会认10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导入新课
看图猜成语:
导入新课
yù 寓
寓言
寓意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精读寓言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街坊,你听到养羊人 的话后,你会怎么说他呢?
精读寓言
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精读寓言
精读寓言
如果养羊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精读寓言
想一想: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一个人有错,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纠正、就不算晚。
第二次丢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两个“又”字表明悲剧再一次发生。
放羊人的表现: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 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 在修还不晚。 ▲ ▲
心理描写
思考:“不该不接受”换 成“应该接受”好不好?
不好。“不该不接受” 双重否定,加强了语气。
读读画画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我会认yzwnlojunzundiofnhuc寓寓言公寓则yz规则二则牢lo牢笼坐牢亡wn亡羊补牢圈羊圈牛圈钻junzun钻进钻洞坊fn牌坊街坊叼dio叼住叼着悔后悔悔过此huc从此彼此坊fnn防熟字加偏旁识字方法换一换钻占钅牢牛宀则贝刂亡wwn像一把刀的刃被折断了成了无用的东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2课《寓言二则》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文言文阅读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谓其人曰:“②!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默写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①句子:________。
意思:________。
②句子:________。
意思:________。
2.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
看到“苗则槁矣”,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_______。
望着满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_______。
3.“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揠苗助长B.苗揠助长C.苗揠长助D.揠苗长助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这让小明很不开心。
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juàn quān)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zuān zuàn)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丟过。
5.给文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填序号)()A.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B.羊已经丢了,要赶紧把羊圈修了。
7.再次丢了羊以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养羊人又是怎么做的?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
8.你认为养羊人是怎样一个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我会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乌鸦和百灵鸟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
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zàn)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fù)天生的好嗓子,那该有多好啊!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课件下册-第12课 寓言二则 (共62张PPT)
反问句好,语气更强烈。
养羊人此时是什么态度?
不以为然、漫 不经心、不屑一顾 的态度。
第二次丢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 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 进去,把羊叼走了。
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 原因是什么?
养羊人没有听街 坊的劝告,结果又丢 了一只羊。
养羊人丢了两次羊,他现在的心 情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么想、怎么 做的呢?
帮助禾苗生长怎么做才是正 确的做法?
施肥、松土、浇水、拔草。
小结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学到了 什么道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 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 的规律,反而会失败。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起因—— 巴望禾苗快长 十分焦急
经过—— 拔高禾苗 兴致勃勃
结果 禾苗枯死 后悔莫及
遵循规律,不急于求成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亡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为时未晚
羊 补
第二次丢羊 后悔——修羊圈
听劝告 知错
牢 结果
再也没丢
及时改正
第二课时
揠苗助长
读课文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 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 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 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 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养羊人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是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 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 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语言描写
街坊:邻居
从“赶紧”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赶紧”表明了街坊很明智。 ②“赶紧”表明了街坊的预见性, 街坊已经预见了不“赶紧”堵上窟 窿的后果,所以才劝他“赶紧把羊 圈修一修。”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人教部编版
养羊人不听劝告,产生了什么后果?
第二天早上,他去 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 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 进去,把羊叼走了。
养羊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 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 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一旦认识到错误就能及时改正
根据课文补充表格。
拔
揠 苗 助 长
初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找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jiāo
焦急
chuǎn
喘气
jīn pí
筋疲力尽
jié
一大截
焦 疲
筋 截
喘
筋
疲பைடு நூலகம்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要自己的禾苗 _长__得__快__些__,就把禾苗一棵一棵_往__高__里__拔___, 结果__禾__苗__都__枯__死__了__。
课文解读
认真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种田人为什 么要帮助禾苗生长呢?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 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 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动作描写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语言描写
十分焦急,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认真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羊为什么会 丢失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 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 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狼把羊叼走了 窟窿
着急、关心
赶紧把羊圈修 一修,堵上那 个窟窿吧!
羊已经丢了, 还修羊圈干 什么?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童话两则》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童话两
则》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童话两则》的内容概述和教学要点。
内容概述
《童话两则》是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2课,该课程为学生们带来了两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通过阅读这两个童话故事,学生们不仅可以增加对语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个童话故事是《种子和豌豆》,讲述了一个勇敢的种子和一颗顽强生长的豌豆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以及坚持努力的重要性。
第二个童话故事是《乌鸦和狐狸》,讲述了乌鸦和狐狸之间的互动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可以学会欣赏他人的美丽和别人的夸奖可能是虚伪的教训。
教学要点
- 学生应阅读并理解《种子和豌豆》和《乌鸦和狐狸》两个童话故事。
- 学生应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的内容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学生应能够理解种子生长和植物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 学生应能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 学生应学会从故事中提取出教训和价值观,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以上是《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童话两则》》的内容概述和教学要点。
通过学习这两个童话故事,学生们将获得语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 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 读读想想
读《揠苗助长》,说说那个人为什么 要拔禾苗?费了那么多力气,为什么结 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
▪ 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力量的规律。 ▪ 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感悟几个“好”
好焦急 禾苗长得太慢,他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 “好办法”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好辛苦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好结果”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 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 长。” ▪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 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 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 截。” ▪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 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 说明那个人拔苗花了不少时间,
▪ 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朗读这一段时要重点读出“终于”与“筋疲 力尽”的感觉。
农夫看着禾苗长高了,心情 怎么样?
哈哈! 我真是太 聪明了!
于是,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
揠苗助长
种地的人回家对家里人说的什么?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 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 截。”
寓言
揠苗助长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盼望”、“焦急”、 “自言自语”、“精疲力竭”等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 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精品教案
单元妙解导航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同时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
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故事,有常见的生活小事,也有给人以启迪的童话故事。
《寓言二则》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寓言故事组成,阐明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画杨桃》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告诉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小马过河》通过小马想知道河水深浅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这些课文融知识与智慧、意志、品格教育于一体,凸显了语文学科知识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制定图书借阅公约”,《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5个板块。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0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2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词语及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4.能读背《弟子规》中节选的部分内容,能主动发表意见,会讲故事。
单元重、难点重点1.认识50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2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词语及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难点1.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2.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单元课时分配《寓言二则》2课时《画杨桃》2课时《小马过河》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五》2课时12寓言二则妙析教材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
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寓言教学两则》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2课《寓言教
学两则》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教学两则》的内容。
该课程是一堂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的语文课,通过讲述两个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和价值。
第一则寓言教学
第一则寓言教学讲述了一只乌鸦和一只狐狸的故事。
乌鸦在狐狸的奉承下自以为得到了一块美味的奶酪,结果却被狐狸夺取。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理解虚伪奉承的本质以及对诚实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 理解寓言的含义和作用;
- 认识乌鸦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 抓住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第二则寓言教学
第二则寓言教学讲述了一只小乌龟和一只小兔子的比赛故事。
虽然兔子跑得更快,但小乌龟凭借耐心和坚持最终赢得了比赛。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体会到努力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 认识小乌龟和小兔子的性格特点;
- 理解努力和坚持的价值;
- 掌握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和智慧。
研究收获
通过研究这两则寓言故事,学生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 认识不同动物的性格特点;
-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与教育意义;
-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质。
总结
《寓言教学两则》是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2课,通过讲述两个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含义和价值。
学生通过故事中的动物角色,认识不同动物的性格特点,并从中汲取智慧与
道理。
同时,他们还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质。
这堂课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寓言教学两则》的简要介绍。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课件]第12课 寓言二则(第1课时)
第1课时
你听过寓言故事吗?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寓”有寄托的意思,寓 言一般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遇-辶+宀 则:贝+刂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理解题意
亡:失去,丢失。 牢: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羊圈。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知错就改
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一句比较好。
养羊人从“亡羊补牢”这件事中,明白了很多,他 明白了什么?
提示: 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及时改正 ),就 ( 不算晚 )。
这节课,我们通过“理解题意——理解内容——领悟寓意” 的方法,了解了“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理解了这个成语 的寓意。
不以为然
如果是你丢了羊,你会怎样想?同桌交流。 如果你是那个养羊人的街坊,你会怎样劝他?在小 组内试着演一演。
默读课文第4、第5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为什么会再次丢羊?
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你 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合作探究
探究四 领悟寓意
你觉得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自主读课文,画出相关语 句,小组内交流。
带着自己的疑问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钻进去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故事中的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他 分别是怎样做的?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 丢了羊后他是怎么想的?
着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优秀课件
亡 竖中线上 第二笔横起笔在
横中线上,稍长。
结构:独体
笔画:三
组词:死亡 亡命
第三笔竖折的起笔在竖中线的左边,竖
折的竖段长短要恰当,折段不宜过长
láo
牢
第一笔点,写在 竖中线上。
结构:上下 部首:宀 笔画:七 组词:亡羊补牢 坐牢
“牛”字的第一 一竖写在竖中线
横写在横中线上, 上,上下两部分 第二横要写长些 要写紧凑些。
句子比较(课后第二题)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第二句更好,比第一句多了个“赶紧”,体会到养羊 人的急迫心情,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结合课文内容,猜猜“亡羊补牢”的“亡”是什么意思? “牢”是什么意思?
亡羊补牢
丢失
养畜生的圈
结合“亡”和“牢”意思,说说题目“亡羊 补牢”是什么意思?(课后第一题)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则寓言,我们明白了,一 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 见,并认真改正,还不算晚。
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摘抄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 3、完成练习册第1课时“语文素养专训”的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件
12.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
焦 疲喘
筋截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揠苗助长”的意思是什么?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
默读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找一找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觉得禾苗长得太慢。
品读课文 巴望快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 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 田边去看。
“巴望、天天”写出了种田人 急切想让禾苗长高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魏晋南北朝寓言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 变时期,哲学上、文学上、艺术上都具有 明显的过渡性质,其寓言的创作也是一样 。
4、唐宋寓言
• 这是我国古代寓言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时期。 其特点是寓言的讽刺性加强而哲理性减弱,可称 之为“讽刺寓言”。寓言独立拟定篇名(如《三 戒》)、独立编集(如《艾子杂说》)也开始于 这个时期。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创作过寓言。 如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黔之驴》、《 临江之靡》和《永某氏之鼠》,欧阳修的《钟莛 说》、《卖油翁》,苏轼的《日喻》、《小儿不 畏虎》等等。这一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在佛 经翻译中,引进了国外部分寓言。
《海的女儿》 (1837)
小美人鱼15岁了,她从思恋一位年轻的五子开始,渐 渐地爱上了人类,企盼生活在他们中间,希望能获得人的 灵魂。她知道为了追求到一个人的高洁和不死的灵魂,她 得舍弃华贵的生活,和人间所享受不到的三百年的寿命。 但她为了赢得王子的爱和不死的灵魂,在海巫那里她们自 已无比美妙的声音为代价换取了人的双腿。果然她的美貌 和美良使王子爱上了她。但万万没料到王子误以为另一个 美丽的女子把他从落水中救出而爱上了那个女子。小人鱼 的善良不容许她去破坏王子和另一个女子的爱情,于是化 成泡沫融化在蓝天中。 作品以善起始,以善结束,“海的女 儿”代表了天真 ,美丽、善良、仁厚、无私和坚韧的精,她不惜代价追求 生命中一件最宝贵的东西——人的灵魂,这个追求本身就 是作者的人生追求。
5、元明清寓言
• 元末明初及明中叶以后,曾掀起两次寓言 创作高潮。其特点是冷嘲热讽的笑话成分增 多,其中很多寓言可称之为“诙谐寓言” 。 此时期出现了有卓越成就的寓言作家刘基、 宋廉、刘元卿等,出现了寓言专著《郁离子 》(刘基著)等。
中西寓言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
1、在题材上,我国古代寓言以人物故事为主,古希 腊寓言和继承它的西欧寓言则以动物故事为主。 2、在思想上,古希腊寓言寄托在奴隶伊索名下,面 向现实,具有世俗性质。我国古代寓言产生于哲 学家文人的书斋,具有很重的政治伦理色彩。 3、在体式上,古希腊与西欧寓言以韵文为主,我国 古代寓言以散文为主,这是受我国诗文分工的传 统影响
二、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 (一)拟人 • 拟人亦称人格化,是指赋予人类以外有形 或无形、具体或抽象的客观存在或主观意 识以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言行能力。拟人 是一种传统的、最为常用的艺术手法,它 来源于人类童年时代的泛灵观念,因此十 分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和精神 气质,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二)夸张
(一)超人体童话形象 这一类童话形象是指那些以超自然面 貌出现的、具备创造奇迹的超常能力的形 象,如神仙、妖魔、精灵、鬼怪、巫师等 最早在神话、传说中出现,后来成为民间 童话中最为常见的形象类型。
(二)拟人体童话形象
• 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类以外各种有生命 或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以后就形成了拟人 体童话形象。这类形象在童话中最为常见
例
《打火匣》——智慧、勇敢的士兵获得了宝 物打火匣,登了王位。 《旅伴》——热情无私的小伙子,由于“旅 伴”的帮助赢得了可爱的公主。 《拇指姑娘》——善良娇美、坚持上进的拇 指姑娘,终于如愿以偿地投入光明的怀抱
第一讲 童话
一、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1、童话的概念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 故事,是以奇异动人的幻想,奇妙曲折的 情节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情趣 的一种文学样式。
• 夸张是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意识 的放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点以增 强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 • 童话的夸张可以运用在形象的刻画、情节 的构思、细节的安排以及环境的营造等各 个方面。
(三)颠倒
• 颠倒,顾名思义,就是有意识地违反既定 的现实逻辑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童话等假定性文学就建立在非逻辑的基 点上。”童话中的颠倒世界正与儿童思维 中的逻辑特点相对应。孩子都有把头倒过 来看世界的经验,这种反常的角度能够得 到很多奇异的感受和景象。因此,童话作 品中运用颠倒这一表现手法,十分符合孩 子的接受心理。
第二讲 寓言
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 (一)寓言的含义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一种把深刻的 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 。 “寓言”这一名称,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 。庄周的解释是:“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 他人,十言而九见信。” 俄国寓言家陀逻雪维支称寓言为“穿着外套的真理 ” 寓言的产生及运用就是为了讽喻、劝戒,即把 作者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启迪、领悟出的事理或哲 理加以艺术化,从而达到印证其合理性、增强其说 服力的目的。这是一种“把思想穿上衣裳,赋以血 肉,而使之形象化”的创作,也就是将理性认识感
2、两汉寓言
• 两汉寓言的题材和手法大多因袭先秦, 其主旨是为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汉王朝寻 求长治久安之道,即希望通过寓言来宣传 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政治上、生活上,给 人们以劝戒,可称为“劝戒寓言”。 • 如《说苑》、《新序》和《淮南子》》 中的“螳螂捕蝉”、“叶公好龙”、“塞 翁失马”等,还有“对牛弹琴”、“杯弓 蛇影”都是脍炙人口之作。
《五卷书》
• 《五卷书》古印度故事集。用梵文写成, 因有5卷而得名 。5卷的篇目是:《朋友的 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 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 、《已经得到 的东西的丧失》和《不思而行》。 • 全书诗文并用,有一基干故事,首尾相 应。每卷也各有一基干故事。故事中又插 入许多寓言、童话和小 故事,形成一种连 串插入式的特殊结构。
2、童话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传统童话 与现代童话两个阶段
(1)传统童话 主要指民间童话,它可以包括无名氏民间童 话,即纯粹在民间产生并流传的童话作品,也可以包括经 过作家采录、复述、加工而成的童话作品,比如法国夏尔· 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德国格林兄弟的《儿童和家庭 童话集》。 (2)现代童话 主要是指创作童话,或叫文学童话、艺术童话 是指成人自觉为儿童创作的童话作品,往往跨越了纯粹的 魔幻世界单一的时空格局,巧妙地将现实与想像世界融为 一体,表现出时代主题、现代意识和深厚的艺术意蕴。 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渡的完成是以安徒生童话为标志 的,他在沿袭民间童话创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作家个人的 创造,形成了自己的童话创作个性与风格,为后人提供了 童话文体的现代范本。
(二)我国寓言的发展
1、 先秦寓言。 • 先秦是我国古代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 期。其中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当时 的寓言作品集中在诸子散文里,为阐述不同流派 的哲理和政治主张服务,可称为“哲理寓言”。 • 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庖丁解牛”、“涸辙之鱼”《庄子》,“滥 竽充数”、“郑人买履”(《韩非子》),“刻 舟求剑”(《吕氏春秋》),“愚公移山”、“ 杞人忧天”(《列子》),“画蛇添足”、“狐 假虎威”(《战国策》)等等,内容生动,寓意 深刻。
7.比喻人们说话或做事前后不一致的寓言故事是( ) A、画蛇添足 B、自相矛盾 C、对牛弹琴 D、愚公移山 8.比喻人们意志不坚定,经常改变主意的寓言是( ) A、利令智昏 B、朝三暮四 C、南辕北辙 D、自相矛盾 9.“游刃有余”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 A、愚公移山 B、庖丁解牛 C、曾子杀猪 D、画蛇添足 10.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的成语是( )。 A、抱薪救火 B、杯水车薪 C、明珠暗投 D、招摇过市
七颗钻石
列夫· 托尔斯泰
卖 火 柴 的 小 女 孩
伫立在丹麦首都哥本哈
根市中心的安徒生像
著名的小美人鱼雕像
你还知道些什 么童话故事?
小组合作
• 请你用五分钟讲完《白雪公主与七个 小矮人》这个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上女孩》
作品中的小女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没有 人与她说话,甚至没有人对她投以同情的目光。 在孤独和寒冷中,她看到温暖的火炉,看到美丽 的圣诞树,看到身插刀叉的烤鹅。但幻觉不能使 孤独无靠的小女孩摆脱寒冷和饥饿,她死了,但 作者让她死在深深疼爱她的祖母的怀里,“他们 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了没有忧愁的地方去”。 作家为可爱的小女孩的不幸夭亡罩上了一层 温暖柔和的色彩。
寓言文学在全世界有三大发祥地
• 古希腊 • 印度 • 中国
《伊索寓言》
•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 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从作品来看,时间 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 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 《伊索寓言》的主要内容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生活与自然 界的看法,也反映了早期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劳动者同奴隶主贵族进行斗争的记录和斗争经验的形象 概括。《伊索寓言》因其具有简洁、生动、睿智、思想容 量大的特点,所以广泛流传,成为全世界传统的儿童文学 读物。 •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 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它是东西方民间文学的 精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 书之一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四)象征
象征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某种具体 的可视可触的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观 念、思想或情感。象征手法所凭借的依 据是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所具有的某 种类似性或联系性,使被象征的内容得 到强烈、集中而又形象、含蓄的表现。 象征是使童话作品的主题及审美内涵获 得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童话的形象类型
二、寓言的特征
• 寓言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故事、寓示、 寓意。 • 故事、寓示、寓意的紧密结合,基本决定 了寓言的文体特性;而在三者的结合中所 呈现的主题内涵、表现手法,以及作品所 产生的艺术效果乃至作者所采用的文学传 达方式,使寓言显示出独有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 寓言的教训意义根据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讽刺型和经验教训型。 • 不论是讽刺型寓言还是经验教训型寓言,优秀的 寓言作品,都在寓意的表现上富有哲理性和普遍 性,通过故事揭示事物的真谛、内在联系及发展 变化的必然规律,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体现高度 的概括性、普遍适应性,它跨越时代和地域的限 制,给人以永恒的启迪和教益。这便是寓言的魅 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