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A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数控技术A教案.docx

(完整版)数控技术A教案.docx

(完整版)数控技术A教案.docx合肥学院20至 20学年第学期数控技术 A课程教案课程编码: ____0635031_________________总学时/周学时:48h /4h开课时间:第 1 周至第 11 周授课年级、专业、班级:三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教材: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陈蔚芳等,科学出版社)系别 /教研室:机械工程系/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授课教师:姜海—1—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掌握数控工艺基础知识,具有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数控设备的能力;了解数控技术与机械加工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数控技术方面的工程应用与开发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场教学、课堂讲授、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作业和章节测验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撰写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扩展视野;另外,本课程还配以单独开设的后续课程“数字化制造综合实验”中部分内容,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应用所学知识。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要知识点设置问题,通过课堂提问、举例讲解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本课程附属实验及后续综合实验课程中有关内容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选用原则和特点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要求,本课程我们所选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教材内容既能较系统介绍数控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又强调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强调实际、实践、实用,并适当反应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较好的质量保障,符合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

考核方式测验(10%),大作业(10%),读书报告或调研报告(10%),实验(20%),课堂笔记( 10%),课程结束考试( 4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笔试闭卷方法。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系统、数控编程等。

3.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制造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视频素材:展示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技术定义和发展历程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题目,加深学生对数控系统基本组成的理解。

第二章:数控装置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装置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 熟悉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数控装置的分类:通用型数控装置、专用型数控装置。

2. 数控装置的功能:控制功能、编程功能、仿真功能等。

3. 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输入/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

4. 数控装置的软件系统:数控系统软件、数控编程软件等。

5. 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数控装置的分类、功能和硬件结构。

2. 实操:演示数控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介绍数控装置的分类、功能和硬件结构。

2. 实操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数控装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控装置分类和功能的掌握。

2. 实操报告:评估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

第三章:伺服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伺服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2. 掌握伺服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3. 熟悉伺服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伺服系统的分类:模拟伺服系统、数字伺服系统。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数控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数控编程的应用2. 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提问:同学们对数控技术有哪些了解?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数控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程a. 数控技术的定义b.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c. 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a. 数控机床的组成b.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c. 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3. 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a. 数控编程的概念b. 数控编程的步骤c. 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数控加工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技术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关键技术。

3.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2. 查阅资料,了解数控编程的相关知识。

3. 完成数控机床操作练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练习。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数控机床概念2.数控机床采用的新颖机械结构3.数控机床按检测系统的分类一般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优缺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一、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

数控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一种装了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

该系统能逻辑的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二、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1、传统的生产方法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1)单件小批量生产——占70%,一般用试切法,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精度不高,无法实现自动化。

如:普通车、铣、刨、磨床等2)工艺流水作业——调整法加工,生产率提高,精度提高,成本低,品种多,采用组合机床,多机床配合,环节出现问题,生产停滞。

3)自动机床:用凸轮控制,适于生产简单工件,且改型困难2、社会的需求1)品种多样化2)零件精度和形状复杂程度不断提高3)生产品种的频繁换型3、技术上的可行性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2)电子技术的发展a、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b、各种功能优越件的产生c、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3)新颖机械结构的出现a、滚珠丝杠—代替普通丝杠,动作更灵活,间隙更小,精度提高b、滚动导轨—代替滑动导轨,移动灵活,克服爬行和前冲现象4)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成果使机床的刚度更好,主轴转速更高,抗振性提高由于生产的发展要求出现新的生产工具,而在技术上又已具备了条件,于是在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提出应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的设想,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研制工作。

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

1958年我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

(二) 发展:1952——1959年,电子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1959——1965年,晶体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1965——1970年,小规模集成电路1970——1974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4——,微型计算机三、数控机床的组成:数字控制计算机:处理加工程序,输出各种信号,控制机床完成各种运动。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设计模板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数控技术二、授课对象: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理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3. 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控程序编写。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概述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 数控编程基础4.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控技术的概念、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数控编程基础。

2. 教学难点: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数控技术概述:- 讲解数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 分析数控技术与其他制造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3.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介绍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如主轴、刀架、伺服系统等。

- 解释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采集、处理、执行等环节。

4. 数控编程基础:- 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程序结构、指令类型等。

- 举例说明数控编程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 介绍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包括开机、关机、调试等。

- 讲解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2. 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控程序编写。

3. 课堂练习与讨论:- 安排学生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就数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4. 总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数控编程练习。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掌握程度。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数控技术》教案.doc

《数控技术》教案.doc

《数控技术》教案木次课垂点介绍有关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木门课有初步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一、章节题目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控机床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第三节数控机床分类第四节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孙第二章数控加工技术第一节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木步骤二、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本次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课,在授课过程中突出数控机床的特点,并注意和普通机床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板书配合教学。

三、教学冃的与要求1. 学握数控技术的基木概念2学握数控机床基木工作原理3•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木组成4•学握于工编程的基木过程5. 了解数控机床分类和发展趋孙6•『解CAD/CAM混合编程的基本过程四、本次课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为数控技术的基木概念,数控机床的基木组成和数控机床的基木工作原理。

木次课的难点在于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五、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 基本概念:数控技术,数控系统,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点位控制,轮廓控制,插补,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半闭环伺服系统(0.9学时)2数控机床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0.8学时)3.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0.7学时)4. 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趋势(0.3学时)5•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本步骤(0.3学时)六、主要专业外语词汇1. 数控技术一Numerical Control—NC2. 数控系统一Numerical Control System3. 数控装置—Numerical Controller4. 口动刀具交换装置一Automatic Tool Changer—ATC5. 柔性制造单元一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FMC6. 柔性制造系统一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7. 可编程序控制器一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八、小结、复习思考题、作业题小结对于学生來说数控技术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对数控机床及其相关知识很陌生。

数控技术教学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教学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加工中的坐标系、编程指令和常用的数控术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数控编程,并能运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控软件进行模拟加工,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控机床和加工参数,完成零件的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数控技术,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或高职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数控技术了解较少,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概述:介绍数控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2. 数控机床结构与原理:讲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常见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教学内容:数控机床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

3. 数控编程基础:教授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数控编程的基本原则、编程步骤、编程方法、编程指令。

4. 数控加工坐标系与术语:介绍数控加工中的坐标系、常用数控术语及加工参数的设置。

教学内容:坐标系、数控术语、加工参数设置。

数控技术教案【2024版】

数控技术教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院数控技术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教师姓名:专业班级:开课时间:教案填写要求1.一门课程的教案应包括三个层面的设计:(1)课程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设计等,主要解决本门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2)各章节内容、教学方法、要求设计等,主要解决各章节教什么,怎么教;(3)一次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求设计等,主要解决一次课教什么、怎么教。

2.一次课的教案内容原则上应包括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方面。

其中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和力求达到的目标。

教材分析则要找出本次课的重、难点及关键,并确立突出重点、克服难点、抓住关键的方案;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要按引入新课、讲授、总结与巩固三方面详细设计;教学后记是教案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

学院教案首页学院教案续页教学过程◆引言本学期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控系统,当今工业化的步伐正在加快,现代化设备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数控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阐述现状,提出问题,展开本次课的教学,充分运用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正文一、课程性质、任务、作用,学习方法二、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1.数控:数字控制的简称。

2.数控系统:用数字控制技术实现的自动控制系统。

3.数控机床:数控系统与机床本体的结合体。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1.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装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机床强电柜、机床本体五部分组成,机床本体为被控对象。

2.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组成1)采用计算机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称为CNC。

2)现代数控系统的开关量控制采用PLC。

3) Fanuc 0i-C数控系统的主要部件:数控装置(显示器、数控键盘)、操作面板、伺服放大器、伺服电机、I/O单元等。

教学过程◆引言数控机床的组成:输入/输出装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机床强电柜、机床本体五部分组成,机床本体为被控对象。

数控课程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数控课程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技术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 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 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数控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复杂零件的数控编程。

2. 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数控机床实物或模型3. 数控编程软件4. 实验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数控机床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什么是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有哪些优点?二、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箱、进给系统、控制系统等。

- 通过动画演示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包括零件分析、编程指令、程序调试等。

- 通过实例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回顾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复习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复杂零件的数控编程- 讲解复杂零件的数控编程方法,包括零件分析、编程指令、程序调试等。

- 通过实例讲解复杂零件的数控编程。

三、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 讲解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包括开机、关机、程序输入、机床调试等。

- 通过实物演示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

四、课堂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操作数控机床,并编写数控程序。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

2. 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数控程序,并上传至学习平台。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数控技术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掌握数控机床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功能;(3)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数控编程的基本技能;(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态度;(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2. 数控机床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功能;3.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

教学难点:1. 数控编程的具体步骤和技巧;2. 数控编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数控机床模型或图片;3. 数控编程软件;4. 实例零件图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数控技术;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1)讲解数控技术的概念;(2)介绍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3)阐述数控技术的原理。

2. 数控机床的分类、组成和基本功能;(1)讲解数控机床的分类;(2)介绍数控机床的组成;(3)阐述数控机床的基本功能。

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编程方法;(1)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2)介绍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

2. 数控编程实例分析;(1)展示数控编程实例;(2)讲解编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编程练习;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数控编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组成:CNC装置、执行装置、数控编程装置、数控机床等。

3. 数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组成、软件结构、控制原理。

4. 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和应用。

2. 案例素材:提供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讲解:详细讲解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应用展示:介绍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解答疑问。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熟悉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程序结构。

3. 学会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准备功能指令、执行功能指令。

3. 数控编程的程序结构:程序格式、程序段、程序头和程序尾。

4. 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指令系统。

2.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指令系统。

2. 编程练习素材:提供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讲解:详细讲解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和程序结构。

3. 编程练习: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数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程;能够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能够对数控机床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编程原理、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数控加工工艺等。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第二章:数控编程原理第三章: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四章:数控加工工艺第五章:数控编程软件的使用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实验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和编程软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教材:《数控技术》参考书:《数控编程技术与应用》、《数控机床原理与维护》多媒体资料:数控技术介绍视频、数控编程软件教程实验设备:数控机床、编程软件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控技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教案课题第一节认识数控机床课时 2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融职业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2、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任务与作用,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教学内容一、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①数控(Numerical Control,简称NC)是采用数字化信息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

②数控机床(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是指装备了计算机数控系统的机床,简称CNC机床。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计算机数控机床由输入输出装置、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等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三.常见的数控机床图2数控车床在数控机床上加工不同的零件,通过观察,了解应选用哪一种类型的数控机床,通过选择数控机床了解数控机床的分类。

数控机床的图片展示图3数控铣床图4立式数控铣床图5数控车床图6加工中心四.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1.适应范围广2.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3.生产效率高4.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5.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教案课题第三节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课时 2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工作过程、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工作过程、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复习内容:计算机的组成及功能新授:一、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控系统由输入输出装置、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主轴驱动装置和进给驱动装置等组成。

CNC系统基本组成如图10图10 计算机数控系统的组成CNC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CNC)装置),数控系统是在软件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工作的。

二、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工作过程CNC软件要完成9个方面的工作,如图11图11 CNC对零件程序的处理流程图1.(1)零件程序的输入输入设备的2个任务:一是从光电阅读机或键盘输入零件加工程序,并将其存放在零件程序存储中,如图12;图12 输入过程图二是从零件程序存储器中把零件程序逐段往外调出,送入缓冲区,以便译码时使用,如图13图13 读出过程图(2)译码译码是将输入的程序段按照一定的规则翻译成数控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形式,并按约定的形式存放在指定译码结果缓冲器中。

数控教学设计方案

数控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编程技术;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数控编程、操作和故障排除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 数控编程基础3. 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4. 数控加工工艺5.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应用和工艺。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掌握编程、操作和故障排除技巧。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数控技术的发展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理论知识:系统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的应用和工艺。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掌握编程、操作和故障排除技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数控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和故障排除方面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数控教学的教材,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3. 实验设备:准备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等实验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

《数控技术A》实验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A》实验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A》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35031课程名称:数控技术A实验学时:6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开设的实验均为专业基础实验。

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丰富感性认识,加深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使用、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调试等技能;了解数控切削加工的工艺特点;掌握典型插补法计算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深化理解数控装置轨迹控制的基本原理;提高分析数控技术相关问题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本实验课与《数控技术》课程课堂讲授相配合,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有: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常用数控功能指令和编程方法,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和数值计算;逐点比较插补算法原理和特点,时间分割插补算法原理和特点。

三、实验类型与要求1、数控铣削编程加工实验综合型实验必修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典型凸轮零件的实际编程及铣削加工操作,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G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熟悉数控铣床的编程过程及其具体操作步骤,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特征。

2、数控车削编程加工实验综合型实验必修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典型回转体零件的实际编程及车削加工操作,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G 代码和M代码的使用,熟悉数控车床的编程过程及其具体操作步骤,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特征。

3、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实验验证型实验必修实验目的与要求:以固高GXY型号XY运动平台为实验对象,通过相关参数设置和指令控制,实现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图形显示,掌握逐点比较法、时间分割法等常见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四、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1、数控铣削加工编程实验每组5~7人实验学时2 h2、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实验每组5~7人实验学时2 h3、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实验每组4人实验学时2h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本实验考核根据学生实验预习表现、实验过程表现,依据每个学生在实验态度、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给出实验综合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方法
选择以下方面: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提问式教学(),实验()……。
讨论
练习
作业
1、作业:P151-2,1-4,1-7
2、讨论思考题:多坐标联动数控机床进给轴数的如何判定,三坐标以上数控机床加工应用在什么场合。
教研室
主任
审批意见
教学内容要点
(可附另页)
第一章绪论
合肥学院
20至20学年第学期
数控技术A课程


课程编码:____0635031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48h业、班级:三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使用教材: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陈蔚芳等,科学出版社)
系别/教研室: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
§3.3宏程序编程方法§3.4数控自动编程简介
4
P137页3-11
7
第四章计算机数控装置
§4.1计算机数控装置概述§4.2CNC装置硬件结构
2
P163页4-1
8
第四章计算机数控装置
§4.3CNC装置的软件结构§4.4CNC系统中的可编程控制器
4
P164页4-5,4-6,4-7,4-8
8
第五章数控装置的轨迹控制原理
4
P15页1-2,1-4,1-7。
陈蔚芳,王宏涛等.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
2
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
§2.1数控编程概述§2.2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2.3数控功能指令
4
P70页2-11
3
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
§2.4准备功能G指令的编程方法
4
P70页2-4,2-9
4
第二章数控加工编程基础
*******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掌握数控工艺基础知识,具有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数控设备的能力;了解数控技术与机械加工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数控技术方面的工程应用与开发打好必要的基础。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要知识点设置问题,通过课堂提问、举例讲解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本课程附属实验及后续综合实验课程中有关内容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选用原则和特点
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要求,本课程我们所选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教材内容既能较系统介绍数控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又强调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强调实际、实践、实用,并适当反应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较好的质量保障,符合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
3
P241页 6-2,6-5。
11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6.4闭环伺服系统
2
P291页7-5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1教学单元
周次
第1周
授课时间
章节
名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第三节数控机床的分类
授课
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
上机()、其他方式()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和完善相关实践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效果;对兴趣较大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组成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课程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备注:
周次
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实验或课程设计等
学时
作业
主要参考书目
1
第一章绪论
§1.1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1.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组成§1.3数控机床的分类
§5.1CNC装置的插补原理概述§5.2脉冲增量插补
2
P210页5-1,5-2
9
第五章数控装置的轨迹控制原理
§5.3数字增量插补
实验:二维插补原理及实现(2h)
2
9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6.1数伺服系统概述§6.2开环步进式伺服系统
3
P291页7-1
10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6.3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
考核方式
测验(10%),大作业(10%),读书报告或调研报告(10%),实验(20%),课堂笔记(10%),课程结束考试(4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笔试闭卷方法。
教学参考资料
[1].朱晓春.数控技术(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
[2].陈蔚芳,王宏涛等.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
[3].王永章,杜君文,程国君.数控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4].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2008.12.
对课程的分析总结
本课程以现代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机床数控系统等两大主要模块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后能比较扎实地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并且大多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实验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5数控编程的工艺处理§2.6数控编程中的数学处理
实验:数控铣削编程加工(2h)
2
P71页2-12,2-13,2-15,2-16
5
第三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3.1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3.2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
实验:数控车削编程加工(2h)
6
P136页3-7,3-8
6
第三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教学
时数
4h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应用;掌握数控机床的不同分类方法等。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如何分类。
2、难点:多坐标联动数控机床加工方法,数控机床进给轴数的判定。
3、学生应注意的问题:注意教材以外知识的补充讲解,弄清各种类型数控机床如何进行区分。
§1.0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1.1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1.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本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场教学、课堂讲授、实验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作业和章节测验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撰写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扩展视野;另外,本课程还配以单独开设的后续课程“数字化制造综合实验”中部分内容,从多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应用所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