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绘画艺术(精选)

合集下载

比较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点

比较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点

比较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点
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身有很多特点:
1.首先便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画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又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教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既可以移动的远近法),使的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中国画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交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4.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西方绘画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

为了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十分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据,概括的讲,如果中国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的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对比。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造型艺术中的绘画艺术。

视觉艺术中的图形叙事——以中西方绘画为例

视觉艺术中的图形叙事——以中西方绘画为例
期为宗教服务"为权贵服务"同时巫术在艺术上的作用"从金子 塔建筑可以看到几何形式的规整和自然观察的再现是埃及艺 术的主要特点# 从装饰墓穴的浮雕和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 中可以感受到几千年前埃及劳动生活场景"早期画家的绘画任 务是尽可能的保留最原始的场景"用图形叙述当时劳动的场 景# 从希腊几何风格的瓶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图形叙事的痕 迹"例如瓶画.哀悼死者/ 表现对死者的哀悼场景"死者躺在尸 架上"左右两边的妇女在仪式中举手向头"展现了原始社会的 仪式场景# 从黑像式花瓶画.阿克硫斯和埃阿斯/"可以看到荷 马史诗中的两位英雄阿克硫斯和埃阿斯在帐篷里下棋场景# 从红像式花瓶画22出征的战士可以看到一个青年武士正在披挂 准备出征"两旁的父母协助他穿衣"画面中画家力求表现坚实 的轮廓和平衡的构图"自然的形状#
综上所述"从中西方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式多样$材质 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建筑和绘画样式"同时也能感受到视觉 艺术中的绘画图形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审美和叙事功能#
参考文献 $ 英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天 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杜斗城王书庆&敦煌与丝绸之路&海天出版社& 作者简介杨伟伟硕士安徽科技贸易学校教师
从古典绘画达芬奇中的蒙娜丽莎到安格尔的泉"莫奈的日 出印象再到现代主义的毕加索"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绘画所展 示的画面审美性和故事叙事性# 如拉斐尔的圣母像名作-. 草 地上的圣母/ "画面中的人物画得令人赞叹不已"圣母俯视着两 个孩子"表情充满着慈祥与爱# 拉菲尔通过反复构图"比较画 面中三个人物的位置关系"似乎在用画家的画笔像观众表达一 种圣与子的天伦之乐# 伦勃朗的腐蚀刻画22基督讲道"表现了 圣经故事场景"画面上基督正在讲道"贫穷$卑微的人聚在一起 听讲"一群犹太人站着或坐着"挤在一起"有的人在出神的听 着"有的人在默默的沉思耶稣的话"画面中的真实与真挚胜过 和谐与美#

东西方绘画艺术特征与思想差异

东西方绘画艺术特征与思想差异

东西方绘画艺术特征与思想差异东西方美术史的发展,也对应着东西方思想文化史的发展。

东西方的文化思脉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讲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眼见为实,一切知识都是实用的,中国的社会思想体系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偏重思考社会人伦问题,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思想体系;而西方思想家认为无用的学问才是大学问,西方人讲爱智、务虚、追问。

两者思想文化及思维模式截然不同,因此文化艺术呈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中国史前文明与西方史前文明的艺术表现形式相似,多是以简约、祭祀、图腾等为主的功能性表现形式,受前神学影响,型制基本偏重实用性,相对粗陋而简朴。

发展到战国时期,艺术作品表现形式还是以功能性为主,以尊卑等级高低来呈现它的精致和繁简程度。

随着佛教在唐代兴起,这种新思想传入中国,它华彩纷呈,就连道家儒家学说都被其影响和整顿,她与儒道文化一起,在中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儒释道文化格局。

中国人自此重新思悟人生观、宇宙观,并展开追问,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心灵感悟。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了解佛教就能了解中国文化艺术思想脉络,就能理解中国文化大观和深入细致之处。

佛教思想下的文学作品一定美在虚构,既要落实于现实又要高拔于现实,也叫浪漫主义文学。

前有先秦屈原之《离骚》、汉朝儒客文人之《汉赋》,但唐诗宋词抵达了最高峰。

中国唐诗宋词美就美在意境、美在遐想、美在空灵。

一首诗词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表现一幅动感的风景画。

其用字简练概括,都是受佛教意境高拔的影响。

此时的中国艺术创作,开始呈现华彩纷呈的繁荣景象,艺术表现除了功能性外,更多的为精神服务,“美”变得更纯粹。

如中国佛雕、云岗石窟石雕、龙门石窟石雕,体量巨大、雕刻精美,高度逼真,即为典型。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绘画也影响极深,含有高拔的文学性。

这种文学性在中国画中,表现为以含蓄的手法体现理想化境界。

一幅好的绘画,讲空灵、讲意境、讲玄妙、讲超然、讲境界——此等皆是佛教词汇;强调“气韵、神妙、苍润、补拙、超脱、齐辟、纵横、淋漓、灵性、简洁、精谨、空灵”等;重感悟,富有文学性、抽象性。

东西方绘画比较

东西方绘画比较

【维特鲁威人 】
《维特鲁威人》是一 幅达· 芬奇依照维特鲁 威人定律所作的钢笔 画素描,画在一张 13.5×9.5英寸的纸上, 现藏于威尼斯的学院 美术馆。这幅素描中 所画的男子形象被世 界公认为是最完美的 人体黄金比例。
人类绘画在盛行墙壁作画之后,才开始有了绘画画 种的明显分野。
东 方: 墙 壁—— 帛 绢— 纸 — 西 方: 墙壁——木板——布(亚麻布)
[以灰、胶作底具有硬性的材料 ]
2、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艺术观点。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内涵:儒家、道家、佛教。
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讲究“阴阳平衡”。
中国艺术就有了“形神兼备”的追求和“气韵 生动”的讲究。 造型重“神韵”,构图讲“意 境”,运笔铺色讲“虚化”、“留白”技巧的运用, 画面效果注意“笔不到意到”的营造。
【 最后的晚餐 】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 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 芬奇为米 兰格雷契修道院饭厅画《最后的晚餐》之前, 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 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 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 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 芬奇对人的形象 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 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 表现出来。
【安吉里之战 】 1504年达· 芬奇开始了一项巨大的艺术工程:在佛罗伦萨
维吉奥宫市政会议大厅的墙壁上描绘《安吉里之战》,表 现的是战马和士兵在战斗中的情景,这是为了纪念1440年 米兰军队的“佛罗伦萨之败”。达· 芬奇创作的这幅画在 当时被认为是代表达· 芬奇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可是接 下来发生的事就不是很清楚了。这幅画是已经完成,还是 后来被完全毁掉,成了永久的谜团。这幅画就这样成了世 界艺术史上十大悬案之一,其蹊跷程度丝毫不亚于丹· 布 朗创作的悬疑小说《达· 芬奇密码》。现在,由英国基金 会支持的一些艺术家声称,他们相信这幅杰作就藏在瓦萨 里稍晚奉美的其家族之命创作的一系列壁画的墙后面的夹 层中,它是被瓦萨里保护性地藏起来了。意大利著名艺术 科学家莫里兹奥· 塞拉西尼的专长是调查艺术品的下落。 塞拉西尼表示他将通过扫描和安装探测器等方法来寻找蛛 丝马迹,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如何在不损害外面壁画的情况 下,用新的仪器发现达· 芬奇画的颜料,从而使达· 芬奇这 幅《安吉里之战》重见天日。

20世纪东西方美术的异同比较——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例

20世纪东西方美术的异同比较——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例

向对 一种新 画风 的探 索。于是 , 他 画 出 了一幅具 有里程 碑意义 的著名 杰作— —《 亚 维农 少女》 ( 图2 ) 。这 幅不 可思议 的 巨幅油
自 画像的 心理呈现在艺术中的表现
画不仅标 志着 毕加 索个 人艺术 历程 中的重大 转折 , 而且 是西方
现代 艺术史上 的一次 革命性 突破 , 它 引发 了立体 主义运 动的诞 生。在这 里, 毕加 索破 坏 了许 多东西 , 但我们发现这 种破 坏却井 井有条。 无论 是形象还是背 景都 被分解为 带角 的几何块面。这 些非 同寻 常的块 面使 画面具有 了某种 完整性 与连续 性。这种画
阐释 :
1 . 记 录形 象 和 身 份
对于 画家来说 , 画 肖像 画的 主要原 因有两点 :
方 面期望在 贵族 皇权 中有所发 展 , 另 一方面是
记录 身份和 形象 。然 而, 当时 艺术 家 画的 自画像 就是 真真切 切地描 绘个 人 的形 象 , 从 而标 榜 自己 显 赫的社会 地位和 自我价 值 。 由此看 来 , 记 录形
术家在绘 画 中记录形象和身 份大都是为 了重新塑 造 自我形 象, 表达 对艺术 的理解 , 证实 自身价值 和 艺术 品位。 2 . 自恋情结
结 语
通过 以上 简要 的引述 与分析 , 我们 可 以得 出 2 0 世纪 东西方
美术 的不 同点。但是在 讨论这 个 问题 时我们 必须有 一个 前提 , 那就是 东西方 审美取 向的不 同。 中国的古典 哲学思 想“ 天人合
识 到 自身和 艺术 的亲 密关系 , 如达 ・ 芬奇 、 波提 切 利、 贝尔蒂尼 等, 他们认识 到 自己从事 的不是 简单 的手工制造 , 而是有 很高 的艺术价 值和 文化 内涵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人类主要的审美方式是东西方两种,当然还有重要的非洲艺术和南美印第安艺术、澳洲土著艺术以及中西亚艺术。

西方人至今仍然忽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西方人自负的认为有了白种人的艺术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中国人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恰恰是西方人从未尝试过的。

其中美妙西方人至今不甚明了。

那么东西方艺术(我这里主要指的是美术)有那些明显的区别呢?1:艺术思维有区别。

西方艺术主要反映客观现实。

东方艺术主要通过对现实主观再现表达某种意境。

西方社会从19世纪开始对艺术的表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尝试,至今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很富有逻辑,他的艺术史这种最可以不逻辑的学科也充分显示了其思维的一贯性。

这点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我发现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思想内核偏偏是西方人从来没有触及和能真正领悟的。

西方人从19世纪末仿佛突然开了窍,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哲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反思,这种反思是严谨的。

其主要的催化剂之一是摄影技术的诞生。

在摄影术诞生以前以西方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主要精力放在对客观事物的精确再现上,经过上千年的努力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其实对事物的平面再现本身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艺术,这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可以量化的技术,就算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经过量化的训练也可以掌握素描以及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

我宁愿把这种技术归纳为科学而不是“艺术”。

但西方艺术家们通过这种方式展现的卓越技巧仍然可以算作艺术。

但可笑的是摄影术的诞生彻底打乱了艺术家的思维---还有必要画画蛮?有了摄影我们画什么?艺术家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于是艺术家们开窍了,重新思考并定义绘画的定义以及表现的方式。

于是种种流派,种种观念,种种思潮不断涌现,其实无非是想给画家们一个存在的理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下来的历史中,西方对艺术的思考和艺术的发展还是相当严谨的。

这几乎是一个拨丝抽茧的过程。

东西方绘画对比1

东西方绘画对比1

东西方绘画对比中西方美学是屹立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两座不同的高峰,他们之间没有根本上的谁高谁低之分,只是由于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美学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风格美术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美的感受。

东西方绘画是世界绘画的两大不同体系: 一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包括印度、西亚、日本诸国的东方绘画体系,中国画是这一体系的代表画种;二是萌芽于意大利半岛,涉及整个西欧,近百年来又影响到美、亚、非各大洲的西方绘画体系,这一体系的代表画种是油画。

中华文明主要诞生于黄河流域,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中国人,有基本相同的生活习性与心理特征,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凝聚力,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农业国家,有着统一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稳固的中原文化传统。

中国的传统美术在这一文化背景中发展,在整体面貌上始终有一脉相承的特点。

欧洲文明是从狩猎到游牧生活发生发展的,政治长期分裂,这使得欧洲绘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迥然相异的艺术风格。

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在对文艺的产生、对艺术的起源的认识和解释上,中国古代有“物感说”,认为艺术是由于人心感于外物而产生的,强调人对自然的感受和看法。

欧洲古代则有“模仿说”,认为艺术是人对事物的模仿。

基于以上不同的认识观点,中西绘画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和创作观念。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

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

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

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中国绘画在在透视上将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结合,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

东西方绘画艺术文化理念比较融合

东西方绘画艺术文化理念比较融合

东西方绘画艺术文化理念的比较与融合摘要:本文通过对东西方绘画艺术文化理念的对比,分析出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以及赋予各自特点的原因,接着又谈到当今社会的趋势,世界全球化的发展,所以文化也走向东西间的融合,但是强调在文化融合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的绘画要在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同时富有创新力。

关键词:绘画、油画、国画、民族、传统、传承中图分类号:12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绘画的发展,东西方绘走向互相渗透融合的趋势,我们必须思考我国绘画的发展道理,怎样走出一条创新又具有民族精神的绘画之路?一、东方绘画文化理念的来源目前,以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以不同的创作观念及创作成果展现了人类绘画艺术和谐的审美形态。

他们成为了世界绘画的两大体系。

中国画讲究自然和谐,而油画崇尚人文自由,在古时候起源的观念就是不一样的。

中国画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后来又被汉代思想董仲舒发展成哲学体系,最终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中国的哲学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画的表达方式。

如潘天寿所说”中国画的基础是哲学”。

但在秦时到西汉时期,中国绘画的民族风格和思想都没有表现的很突出,始终在乎人与自然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涌现出许多诸子百家,例如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提出的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我国的文化发展,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在中国绘画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趣,所创造出来的作品也必然反映了民族的传承。

在国际一体化的当今社会,对于保存我国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和文化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中国的绘画也是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也是唯一代表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绘画。

二、西方绘画文化理念来源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代表,也有其发展的过程,西方的传统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的人们相信耶稣是上天派来拯救人类的神,他来到人世,帮人们赎罪和解救人们的疾苦,所以西方的绘画以人为主,罗马史诗和古希腊神话这些西方的古典诗词故事,也使人们推崇人文主义思想,信奉人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之后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兴起,使西方的绘画进入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辉煌时期,大量的杰出英才涌现出来,聚集在佛罗伦萨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思想情感,当时最为有名的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他们的作品直到现在世界瞩目对其震撼。

东西方艺术碰撞的火花——以王沂东《吉祥烟》为例

东西方艺术碰撞的火花——以王沂东《吉祥烟》为例

本文通过王沂东先生的《吉祥烟》与伦勃朗的《夜巡》等作品进行对比,揭示了作者对光线的处理和人物排列技巧,展示了作者对西方古典风格和中式审美的吸纳。

2015年11月15日,中国写实画派举办十一年展,这次展览中展出了陈逸飞、杨飞云、艾轩、王沂东等名家的作品。

在这些画家的作品中,笔者非常欣赏王沂东先生的作品,尤其是王沂东先生的《吉祥烟》。

《吉祥烟》创作于2006—2007年,于2008年参加香港苏富比秋拍卖,以1298万港元卖出。

这幅作品显示了西方绘画的技法,但流露出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

当笔者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便立刻想到荷兰艺术大师伦勃朗的《夜巡》,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实现了自己对光线的追求。

《夜巡》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

射手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仑(荷币),各自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与别人站在同等的位置。

然而,伦勃朗没有按照这些人的要求和趣味,突出每个人的面部,而是分出主次。

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中心,其他人物位于次要位置,又运用特殊的光线显示画面的神秘感。

这幅作品以特殊的伦勃朗式光线法和对人物的主次关系处理,成为画家留存后世最著名的作品。

王沂东先生学习了伦勃朗的光线处理技巧和人物排列技巧,用光线突出主要人物的不同角度,在一个小画面中,刻画了十个人物,突出了其中的新郎和新娘,又使画面看起来并不拥挤。

这幅作品表现了传统的山东沂蒙生活,又刻画了“红嫁妆”“大棉裤”“免裆裤”等传统服饰。

这样的装束并不显得土气,却像19世纪法国古典画家安格尔的作品一样,显示出一种西方古典的高级感。

王沂东先生的作品不但显示了西方古典的油画风格,还表现出强烈的中国风格。

笔者曾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本上看到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书中在介绍这一作品时突出了董希文先生在敦煌临摹敦煌石窟中的传统图案,将油画平面化、中国化,又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

王沂东先生的《吉祥烟》也是如此,他运用西方油画语言,表现中国传统生活,又舍弃传统西方油画的过多层次,表现出平面化的中国传统绘画感受。

东西方绘画比较

东西方绘画比较

东西方绘画比较
绘画是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因此,任何文化都会有它独特
的绘画传统。

然而,在东西方文化中,绘画的风格和特点却大不
相同。

从历史上来看,东方绘画是古老的、极其注重传统的。

它源于
中国和日本,现在已经传播到了整个亚洲地区。

其中,中国画最
具代表性。

中国画以传统技法和线条为核心,表现了诗意、哲学
和美学。

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是中国画的典型特征,因此它需要
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来达到非常高的技艺水平。

传统的中国画
作品常常是笔墨纵横、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或花鸟画。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的历史要相对较新。

它的发展始于古希腊
和罗马文化,之后又受到了基督教艺术的影响。

西方绘画的特点
是以透视、色彩和形状为基础,展现出强烈的个人表现力和创造力。

对于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家,画家的本人对其作品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西方的画作中经常会发现摆脱了传统约束的艺术风格和
技法。

尽管东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不同,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
和特点。

相比之下,中国画更侧重于表现诗意和哲学价值,而西
方画则更侧重于表现人类情感和气氛。

虽然两种绘画形式在表达方式上截然不同,然而,它们通常是在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它们的深层次文化含义来真正欣赏和理解它们。

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

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

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邓继荣【摘要】本文用比较学的方法就东方与西方绘画的形成、种类与内容的区别、主要艺术特征以及创作理念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文中阐述了传统西画尊从“客观观察”,力求“再现现实”,中国画崇尚“天人合一”追求“画中意境”的不同。

又指出东、西绘画相互间的影响,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写意画几乎如出一辙,均强调心意与情感表现的事实。

文中最后提出东、西两大绘画体系犹如两座高峰,应在互相学习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东方绘画西方绘画天人合一再现意境人类从事绘画创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当原始人还居住在洞穴里茹毛饮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人类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在距今两万年前的洞窟里和数千年前的彩陶上,都留下了人类早期绘画的例证。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等不同,绘画的种类、材料、形式也产生了相异的特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不同的流派和体系。

东、西方绘画,尤其是作为东方绘画代表的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先是从希腊克里特岛壁画,到意大利架上绘画的油画),均走过了辉煌的二千多年历程。

它们在表现形式与创作思维上究竟存在那些异同,如何使现代绘画的各画种在兼收并蓄中健康发展,本文用比较学的观点作如下剖析。

一.东、西绘画的种类至今,绘画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着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根据绘画所表现的对象和内容区分,可以分为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人物画)、风景画(山水画)、静物画、花鸟画等。

按照绘画工具和材料区分,有素描、油画、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以及版画、雕塑、壁画等。

按照国别或民族文化传统区分,则有中国画、日本画等。

在这众多的画种中,中国画和油画,则是东、西方两大绘画体系的典型代表画种。

油画,是以油为调合剂调和颜料、用短毛硬质棕笔和油画刮刀、画在经加工制作过的不吸油的亚麻布或其它材料上的一种画种。

它发明并流行于西方,主要是欧洲。

由于油画是来源于西方的画种,我国传统上便将素描、油画、水粉、水彩等称为“西画”。

中西绘画艺术的异同

中西绘画艺术的异同

讲到中西绘画艺术的异同,我想先解释一下“绘画"这个词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绘画是依赖视觉感受和欣赏的视觉艺术,它运用形、光、色以及点线面等造型手段,从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

通俗的来讲,就是画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从而创造(描绘)出美的形象。

中国和西方的绘画艺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同样有相似之处,很多不同时代的作品和画家在表现客观世界和社会形态上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背景,绘画艺术也同如此,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上,从文化背景,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方面来分析,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导致各自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一、用笔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

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有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任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鈍,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在中国画的画面气韵神态的表现中尤为重要,它不仅代表画家对自然的体悟,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相容相生的联系性。

在西方绘画中油画和素描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世界绘画中最具影响性的画种,在画面构成上,讲究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的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可雕刻和塑造自然的物质材料制作出的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用笔的方法上笔法层出不穷,不断的有画家在尝试着各种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由于现在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有欠缺,也不知写些什么,待日后再续吧。

.。

)二、用色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感情化的因素,“直写”主体心灵并能在瞬间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情感的共鸣。

人类共同的原始色彩本性同一,形成人类色彩本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构成中西色彩比较最坚实的可比较原则,在人类共同的原始色彩本性基础上发生的自发性色彩冲动,表达出中西方人共同的生命体本能最基本的色彩需要,由于与西方人的生存环境和种族遗传因素,在各自长时期形成了带着不同民族特色的色彩形式和色彩观念.中国古代色彩感觉在自觉的过程中,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下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

东西方素描绘画对比

东西方素描绘画对比

•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 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 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 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 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6、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
• 可以说只有中国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 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 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 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 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 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 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 画法和笔法。
• 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中国画的构 思 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 • 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 丹青,主要画在绢、 造型规律 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 轴画,简称“国画”。 • 多点透视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 构图法则 • 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维 彩法则 模式是综合的、强调 • 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中国画的意 普遍联系的“天人合 境 一”。 • 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画的独特形 式
2. 历史经济形态不同造成的差异
• 中国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对 待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人们出于对生 存的渴望,自然地保存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因此,天人 合一的自然观成就了中国式的审美体验天然的美学品格, 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也使得中国绘画很难真实的再 现客观对象, 而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写意传达。 • 而西方商业社会崇尚冒险,他们对在此过程中遭遇到的难 以把握的自然规律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对立心态。因此, 探 究外部空间, 再现客观现实,用艺术来探索和揭示自然现象, 就成为了西方绘画艺术的执著追求。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中外绘画艺术鉴赏
特点
绘画具有直观性、静态性和永久性等 特点,能够直接展现艺术家的创作意 图和审美观念,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
绘画艺术历史发展
• 古代绘画:古代绘画起源较早,如中国的彩陶绘画、欧洲的洞穴壁画等,表现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朴素 理解。
• 中世纪绘画:中世纪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注重象征性和装饰性,如拜占庭镶嵌画、哥特式壁画等。 •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文艺复兴时期是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如达芬奇的《蒙
色彩分析
感受画面色彩搭配、对比 和调和,体会色彩在作品 中的情感表达。
感悟法:体会作者情感和意境表达
情感体悟
通过画面形象、色彩和笔触等元 素,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意境领悟
深入体会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氛围, 与作者产生共鸣。
文化背景
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和价值。
06 绘画艺术收藏与投资指南
中外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 尝试将不同技法、材料进行融合, 创造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
了绘画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艺术风格的交融
在中外绘画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中, 各种艺术风格相互碰撞、交融, 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为绘 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绘画艺术鉴赏方法与技巧
观察法: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具有教育启示价值。
02 中国绘画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对象,强调 意境和气韵生动,代表画家有
荆浩、关仝、董源等。
人物画
以人物形象为创作主体,注重形 神兼备,表现人物性格和气质, 代表画家有顾恺之、吴道子等。
花鸟画
以花卉、鸟禽为描绘对象,体 现自然之美和生机盎然,代表 画家有徐熙、黄筌等。

东西方艺术绘画的不同

东西方艺术绘画的不同

东西方艺术绘画的不同[键入文字]东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中国的画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写意,而外国的画是写实。

中国画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意境美。

它从不把真实地表现自然作为自己的目的。

它所表现的始终是一种源于现实又包孕着画家的主观思想的人格化自然。

而西方绘画是自然的真实再现和模拟。

西方绘画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

中国画描绘的是心灵的故乡,而西方绘画描绘的是生命的家园。

西方绘画艺术概括地讲有两大派,一是写实派或称具象派,认识和把握自然的方式是纯客观的,始终贯穿着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画家观察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对景写生。

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即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视点只能选择,而绝不能在画面上随便移动,以求严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并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

所以,画家的功夫都用在眼睛所能看到的物体和光影上,不允许增加任何个人的意念和想象。

二是抽象派。

西方艺术贯走极端,艺术家们在对具象写实感到厌倦以后,从印象派开始,仅在数十年内,有些人就从具象这个极端急剧转到抽象——另一个极端。

抽象派与严格地再现客观物象的写实派正好相反,创作方法是使自然物象变形,追求抽象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或用光色和几何形态的抽象组合形式表现个人主观的思想体验,甚至是潜意识、下意识,以及种种隐秘的心理。

中国画主要以线来描绘物象,尤其在传统中国画当中,最具审美价值的莫过于线的艺术了。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不仅是画家用以抽取、概括自然物象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而且还相对独立于客观物象,具有表现画家主观情感的审美价值。

它既符合人的视象在二维空间的真实合理性,又摆脱了像西方写实主义去被动地放映物象在三维空间的真实幻觉的束缚。

以中国画的发展进程来认识,每个时代所产生的艺术作品都附着了时代的气息与时代的特色,如:唐代的《韩熙载夜宴图》即表现出了唐代流行的线描技法,同时又体现出了时代的背景与生活气息。

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例子

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例子

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例子东西方艺术结合是一种将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艺术元素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这种创作方式能够展现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东西方艺术结合的例子,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1. 东方绘画与西方油画的结合:中国画和西方油画是两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技巧的绘画形式。

将中国画的线条和构图与西方油画的色彩技法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既有东方韵味又有西方细腻表现力的作品。

这种结合既能展现出东方文化的内涵和哲学思想,又能通过西方色彩的丰富表现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

相关参考内容:- 林风眠(1900-1991)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东方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特点。

他擅长运用东方水墨画的笔法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表达手法,创作出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 西方画家吉尔·梵高(1853-1890)的作品也融合了东方绘画元素。

他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将浓郁的东方线条和构图风格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2. 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结合: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

将东方传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西方的和声和乐器演奏技巧相结合,可以创作出既具有东方古典韵味又有现代音乐氛围的作品。

相关参考内容:- 郭峰(1969-)是中国古筝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将传统的古筝音乐与西方爵士乐相结合,创造出了新颖的音乐风格。

他的作品《蓝调古筝》融合了古筝的传统技巧和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展现出了东西方音乐的融合之美。

- 西方音乐家尤金·察布里亚科夫(1901-1954)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东方音乐元素。

他受到中东音乐和印度音乐的影响,创作出了结合了西方和东方音乐特色的作品,例如他的《印度序曲》。

3. 东方舞蹈与西方舞蹈的结合:东方舞蹈和西方舞蹈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舞技。

将东方舞蹈的优雅和灵动与西方舞蹈的力量和表现力相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舞蹈作品。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

东西方绘画艺术差别人类主要的审美方式是东西方两种,当然还有重要的非洲艺术和南美印第安艺术、澳洲土著艺术以及中西亚艺术。

西方人至今仍然忽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西方人自负的认为有了白种人的艺术就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中国人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恰恰是西方人从未尝试过的。

其中美妙西方人至今不甚明了。

那么东西方艺术(我这里主要指的是美术)有那些明显的区别呢?1:艺术思维有区别。

西方艺术主要反映客观现实。

东方艺术主要通过对现实主观再现表达某种意境。

西方社会从19世纪开始对艺术的表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尝试,至今几乎尝试了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很富有逻辑,他的艺术史这种最可以不逻辑的学科也充分显示了其思维的一贯性。

这点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我发现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思想内核偏偏是西方人从来没有触及和能真正领悟的。

西方人从19世纪末仿佛突然开了窍,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哲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反思,这种反思是严谨的。

其主要的催化剂之一是摄影技术的诞生。

在摄影术诞生以前以西方为代表的艺术家们主要精力放在对客观事物的精确再现上,经过上千年的努力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其实对事物的平面再现本身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艺术,这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可以量化的技术,就算一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经过量化的训练也可以掌握素描以及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

我宁愿把这种技术归纳为科学而不是“艺术”。

但西方艺术家们通过这种方式展现的卓越技巧仍然可以算作艺术。

但可笑的是摄影术的诞生彻底打乱了艺术家的思维---还有必要画画蛮?有了摄影我们画什么?艺术家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于是艺术家们开窍了,重新思考并定义绘画的定义以及表现的方式。

于是种种流派,种种观念,种种思潮不断涌现,其实无非是想给画家们一个存在的理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接下来的历史中,西方对艺术的思考和艺术的发展还是相当严谨的。

这几乎是一个拨丝抽茧的过程。

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东西方人物画造型比较

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东西方人物画造型比较

第39卷第1期2018年2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e n g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o .1V o l .39F e b.2018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东西方人物画造型比较谭怡蕊(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㊀210000)摘㊀要:东西方绘画艺术受各自历史进程㊁思想文化㊁审美标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虽亦有共通之处,但总体而言风格特点大相径庭,各大画科皆是如此.即便皆为达 传神写照 之目的的人物画,亦表现出迥然的风貌.从造型手段㊁笔墨色彩㊁意象特点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㊁比较发现:东西方传统人物画皆秉承着写实主义的精神,两方皆以传达对象精神为最高目的,是表现与再现的结合,不过因东方侧重神思,西方偏好酷似,画家结合各自的造型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不同风格.关键词:东西方绘画,人物画,造型中图分类号:J 0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G0313(2018)01G0133G03收稿日期:2017G11G12作者简介:谭怡蕊(1994-),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画论研究.㊀㊀不同的环境孕育出不同形态的艺术,并各以迥异的姿态热烈生长,东西方绘画艺术受各自历史进程㊁思想文化㊁审美标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虽亦有共通之处,但总体而言风格特点大相径庭,各大画科皆是如此.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自古就有,邹一桂所著«小山画谱»记 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黎,所画人物㊁屋数,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 .[1]144西画东渐时期,东方画家为西洋画的写真效果所震撼,却因深入骨髓的 重神轻形 的审美观念,导致他们仍多持 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 [1]144的偏见.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从此论可知,即便人物画皆为达 传神写照 之目的,中西方作品上亦体现出显著的差异.对比中国画,西画不仅是注重几何㊁光影,其所用的工具也不同.一㊁造型手段中国画是运独具东方特色的笔㊁墨于宣纸㊁缣素之上为表现对象的.«周礼 考工记»: 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2]2意为但凡绘画,赋色是在完成画稿之后,重点应在于线条的 画 之上.自古中国画即重视笔法,也就是线条的作用,所谓 骨法用笔,人物写真无论白描勾勒还是工笔重彩,亦或是减笔写意,都离不开用线条定其骨架.我国人物画的艺术形式美正突出地表现在用线条的人物造型处理上,故自东晋顾恺之创高古游丝描始,画家长于以曲折婉转的线条描绘对象的衣摺变化,表现其形体动感,各大写真画家采用的不同线描技法有十八种[2]518之多.而色彩在中国画中是以补笔墨不足㊁显笔墨之妙而用的,遵从于随类赋彩 的原则, 类 即是类型㊁大致之意,画家根据传神与审美的需要,在尊重客观物象的基础之上,加以主观情思的概括发挥,是极为感性的 不科学 . 作照而能有笔有墨,则其人之精神意气,已跃然于纸素之上,虽未设色,已自可观. [5]25若笔墨精到,写真尚未施彩已能传对象之神韵,色彩不过是点缀㊁烘托之用.不同于中国人物画平面造型,孕育于古希腊艺术的西方绘画追求立体感,力求在平面上展现同雕塑一般的真实美感,故其人物画的造型手段在于块面.如同线条是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主导,色彩统领着西方人物画的塑造,画面中线条成为331了构成块面的附庸,为视觉效果常被刻意地隐没于色彩之中.虽亦有擅于用线造型的大师,然更多的是追求隐迹立形,力求用极尽细腻的油彩掩盖笔触痕迹,以天衣无缝的块面凸显人物形象的体积感与真实感,从而使观者产生逼真的三维幻象.赫伯特 离德曾说: 色彩的功能在于增强绘画的真实感. 科学的色彩观与追求自然的审美观念相辅相成,诚然, 模仿自然 的艺术理念要求色彩的精准㊁科学,丰富多样的颜料又得以使西方画家能表现细微的光影明暗,完满地再现客观的真实.西方人物画大师对于色彩语言的运动不仅是造型上的完善,更渗入了对传神的巧思.宗白华先生曾赞赏: 西洋油色的描绘不惟幻出立体,且有明暗闪耀烘托无限情韵,可称 色彩的诗 . [3]130他们无不善于捕捉色彩光感,并运用色彩对比烘托人物气质㊁渲染气氛,可谓曲尽其妙.二㊁意象特征中国画论中常有论形神关系,神依托形得以表现,形又因神活泼生动,自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传神理论迄始, 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 .这便为中国人物画重在写神奠下了根基.中国传统肖像画称 传神 ,也称写真 ,见于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韩幹㊁周昉同为郭汾阳婿赵纵侍郎画像,两人俱长于人物画,但因韩只得其外貌形仪,而周能写其性情言笑之姿,故更胜一筹.宋时苏轼曾撰«传神记»,点出传神之关键在于得 意思所在 ,即是指掌握所绘对象独有的个人特点.举出顾恺之为裴楷画像,颊上添三毛[4]209,僧惟真为曾鲁公眉后加三纹,皆是因把握住其独特之处,便能使本不甚似的画像神采殊胜.同时期陈造亦点出若描绘对象正襟危坐,虽能毫发不差得将其描绘,但如形同木偶,应着眼于其神情自然变化之瞬间,默识熟记,一得佳思,则气正神全.此等传神之法皆为点明自然神情的获得对于东方写真的重要,再而以线条造型的手段必然不同于西方,难以照摹描绘对象的凹凸光影,故在人物画造型上自是不能 拘于体物 ,停留于外表的精细,即便工细亦乏于生气,要求画家 取之象外,方厌膏腴 ,得到的便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形神兼备 的 真 .所得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并不完全符合于客观,然无论是周昉笔下华艳奢丽的贵妇人,借描绘其生活场景中闲散无神的神情,揭示其单调贫乏的内心世界,亦或是石恪等人的减笔写意,如«二祖调心图»以简练豪放之笔得慧可㊁丰干两位禅宗祖师丰富㊁深邃的精神特质,都揭示着 以不似为真似 蕴藏含蓄美的东方造像手法之奇巧.与不赞成描摹自然的中国画正是相反,西方艺术追求的正是客观自然的真实.古希腊雕塑一直是表现理想美的典型,根植于古希腊艺术的西方绘画追求以模仿目睹的自然实相与和谐整齐的形式美相融合,表现出的是理想化的㊁富于形式美的㊁升华了的客观.中国画特有的长卷形式使得画家在人物画构图上能够将不同时空的场景的并列呈现在同一副画卷中,这样动态的方式相对西方肖像画抓取静止的瞬间更为自由,这就要求画家对于画面具有精良的把握能力.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 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 .西方艺术家正是将其所体悟到的精神情愫表现于艺术作品之中,赋予原本冰冷严谨的科学造像以鲜活的灵魂,画作方可与照片区分,使得其成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逼真的造型手法相对的使得西方肖像画常可见到 肃瞻眂,巍坐屏息 的静止造型,灵活运用的色彩语言㊁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图像使得西方画家不局限于画布上静止的瞬间形态.如安格尔的«阿尔巴圣母»中圣母子与施洗约翰三人目光凝聚的十字架,它预示着耶稣将为救赎人类而奉献生命的沉重命运,为这暮色中原本温情的场景笼罩上一层忧郁.如达维特的«马拉之死»中纪念碑般的木台㊁掉落的凶器㊁满是血水的浴缸㊁右手扔紧握着的鹅毛笔㊁洁白的浴巾㊁木箱上的纸币和便条等等,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符号意义,描绘出一位崇高无私的革命领袖在带病工作中被刺杀之景,反衬出谋杀者的罪恶深重,图像的精心经营拓宽了画面内容,增强了感染力.形式美感与象征手法给予了西方肖像画造型更为壮阔的空间与深邃的内涵.三㊁写实为本除去手段与形式的差异,中西方肖像画在造型上同样注重于客观真实. 至于传写古事,必合经史,衣冠器具,时各不同. [6]498东方写照亦并非纵情臆断,造型场景皆是一概立足于史实本相,自古画家就秉持着写实传统,多有画论及作品流露出画家对客观现实的属意,主观的巧思皆建立在客观的提炼之上.唐时张彦远就有针对欣赏人物画提出 详审 的标准,强调画家深入观察生活,精细准确地表现对象,因为 若论衣服㊁车舆,士风㊁人物,年代各异,南北有殊 .[5]25吴道431子㊁阎立本这样的名家,尚因不能考究史实,画仲由佩木剑㊁明妃戴帷帽,殊不知晋代方有木剑,帷帽现于唐时,惹知者讥笑.工致的细节是写实的基础,立足于现实才可避免落入空疏苟简的病区,否则再是高超的技法亦不过盗欺俗人耳目,无半点底蕴意义可言.被誉为可代表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最高水平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展现了在五代时期中国人物画已极深厚成熟的写实功力,人物刻画㊁衣冠服饰㊁舞乐动作㊁礼仪行为等诸多方面无不严谨精细,曲尽妙技,除去本身的艺术价值外还为后世研究五代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结㊀论故可知,东西方传统人物画皆秉承着写实主义的精神,两方皆以传达对象精神为最高目的,是表现与再现的结合,不过因东方侧重神思,西方偏好酷似,画家结合各自的造型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不同风格.东方写真造型以线条为主导,侧重于神似的表达,意象是主客观的结合;西方肖像以色彩为核心,在严谨科学的造像融合形式美,意象是升华了的客观.两者技艺皆精湛无双,各擅胜场,在日趋激烈的交流与碰撞中,它们又呈现出走向融合的趋势,为了未来璀璨的光景,必然要求东西方人物画在立足于自身传统之上,借鉴对方经验,汲取现代精粹,不断改革自身,使传统艺术之花历久弥新.参考文献:[1]邹一桂.小山画谱[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4]阮璞.画学丛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6]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3.(编校㊀邓胤龙)C o m p a r i s o no fE a s t e r na n d W e s t e r nF i g u r eP a i n t i n gT a nY i r u i(S c h o o l o fF i n eA r t s,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A r t s,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210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e a s t e r na n d w e s t e r na r to f p a i n t i n g i s i n f l u e n c e db y v a r i o u sa s p e c t so fh i s t o r y,t h o u g h t,c u l t u r e,a e s t h e t i c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s oo n.T h e y h a v e s o m e t h i n g i n c o mm o n,b u t i n g e n e r a l,t h e s t y l e i s d i f f e r e n t,a n d s o i s t h e c o mm o n p a i n t i n g.E v e n i n t h e f i g u r e p a i n t i n g o f t h e v i v i d p o r t r a y a l p u r p o s e,i t i s v e r y d i f f e r e n t.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d t h e t h r e e a s p e c t so f t h e m o d e l i n g m e t h o d s,i n k c o l o r a n d t h e i m a g e r y.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f i g u r e p a i n t i n g o f b o t h e a s t a n dw e s t h a s i n h e r i t e d t h e r e a l i s t i c s p i r i t,a n d t h a t b o t hh a v e t h e h i g h e s t p u r p o s e o f c o n v e y i n g t h e s p i r i t o f t h e o b j e c t,w h i c h i s a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p e rGf o r m a n c e a n d r eGe m e r g e n c e.T h e e a s t e r n f i g u r e p a i n t i n g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m e n t a l s t a t e,w h e r e a s t h ew e s t e r n f i g u r e p a i n t i n g l a y s s t r e s s o n t h e v e r y i m a g e.T h e p a i n t e r sh a v e c o m b i n e d t h e i r o w nm o d e l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 f o r m e d t h e i r d i s t i n c t i v e s t y l e s.K e y w o r d s:e a s t a n dw e s t p a i n t i n g;f i g u r e p a i n t i n g;b u i l d i n g531。

东西方美术的异同

东西方美术的异同

Company number [ 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方向回归。

认识上隐约出现了艺术的“十字形”交叉线。

如同属肖像性绘画作品:梁楷的《泼墨仙人》与17世纪荷兰通派维米尔的《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前者是通过夸张、变形和狂放的笔意来表现的,后者是通过精确的写实手法,如达•芬奇所说的“绘画要象镜子般映照自然”。

自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等,从那时起,西方美术很长一个时期都力图运用理性的数学方式实现对事物的模仿。

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萨》这幅画里,再现性是与审美客体生命本质精微体现相联系的东西。

西方美术募仿的视觉可靠性还体现在透视问题,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作为科学的透视学和解剖学的兴起奠定了西方绘画再现法的基础,从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列宾的《伏尔加纤夫》等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透视学在西方绘画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方绘画努力从科学天地中寻找如透视学、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学科渗透到绘画中去。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真指对象的真实、环境的真实。

它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等等科学法则。

中国绘画总体上倾向于表现性,易经就以六条基本线的完形和断裂组成不同的图象。

中国画的内涵、隐喻、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显示出中国艺术的重性灵、重“意在象外”,象外意、象外之情把艺术的审美对象由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把艺术的传导力由再现转向表现。

中国绘画是尚意,西文绘画是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文绘画重再现,重理性。

中国绘画的中心观念是“气韵生动”。

“气”是画家的内在激情冲动“韵”是“气”表现在画面上的某种韵味、情趣。

中国绘画讲传神,包括对象的内在精神,画家自己的主观情思。

“传神说”从人物画移到了山水花鸟画,山水花鸟得到了人格化的表现。

明朝唐志契说过:“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指的就是画家要表现自己的真性情。

二、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巨大差异就是“天人合一”和“神人合一” 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