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4072c79563c1ec5da71b3.png)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篇一:美术教案:夸张的脸】第七课夸张的脸一、教学目标◆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三、课前准备(学生)橡皮泥一套。
(教师)橡皮泥一套,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课件(漫画、泥塑作品欣赏),阿福、社火等作品若干。
四、教学过程1、导课: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欣赏以及故事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夸张的艺术手法及审美特征。
(1)出示《阿福》作品实物进行欣赏,感受其造型特征:胖胖的,可爱的等特征。
(2)故事导课。
《大阿福》的传说故事。
(3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
2、表演、欣赏、感受夸张的人脸表情,探究夸张的脸形的变化特征。
(1)学生抽纸条,按纸条上所写的表情:开心、调皮、生气、发怒等,分小组表演各种有趣的表情。
(2)集体展示表演结果,教师启发怎样更显得开心、调皮、生气、发怒,对比表演强度,得出要强烈些才能使表情显得夸张,特征更明显,更有感染力,如开心才会显得更开心。
教师简笔画演示。
(3)课件欣赏夸张的人物表情,进一步感受夸张的脸的形的变化特征。
3、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夸张的脸的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
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
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
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3)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
教师根据简笔画开心的人,用学生制作的椭圆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头发。
(4)讨论:两块陶土用水衔接会更容易牢固。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f8d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1.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夸张表现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夸张手法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脸部作品。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夸张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脸部特征的观察和分析。
3. 夸张脸部的步骤与方法。
4. 创作实践:每个学生完成一幅夸张的脸部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课件。
2. 范例作品。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铅笔、水粉、水彩等)。
4. 展示平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夸张的脸部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脸部作品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夸张表现手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夸张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3. 课堂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夸张脸部特征,讲解步骤与方法。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观察和分析脸部特征,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5. 教师辅导: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夸张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特色。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爱,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夸张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脸部特征,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3. 学生的创作作品具有个性和特色,展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作品展示与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其他主题的创作,如夸张的物体、场景等。
三年级美术上册《夸张的脸》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上册《夸张的脸》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dff01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5.png)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夸张人脸的表现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联想等思维方式,发现五官之间的关联和变化,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借鉴、评价,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运用案例分析法,展示优秀夸张人脸作品,让学生分析、借鉴艺术家的创作技巧。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夸张人脸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新知传授:讲解面部五官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五官之间的关联和变化。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关注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具有幽默、夸张特点的脸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张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实践创作:指导学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人脸创作,强调线条、形状、色彩的表现力。
(4)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5)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夸张表现,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3.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观察人脸五官的特点,尝试捕捉人物情感,使作品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000d8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3.png)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教案《夸张的脸》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
2、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
3、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毕加索大师的作品,和相关的京剧脸谱的资料,制作课件供学生欣赏。
学生准备:收集身边各种现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现之中,并带好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学目标一、导入游戏;(形状的改变)1、大家已经看到朱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她呀还会变了!(电脑多媒体课件)如果你在这些(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小按纽上面点击一下,她就会变成另外一幅模样,你想玩一玩吗?看她是怎么变的?2、学生玩游戏,分别点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感受造型的变化。
(两个同学玩)3、她什么变了?(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她是怎么变的?(五官的造型变了)揭题:变二、新授(一)造型变1、看朱老师又给同学们变了(欣赏)(1)你喜欢这张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趣,用人物来替代的)(2)这张作品你喜欢它的哪儿啊?(眼睛是用人来表示的,鼻子是用温度计来表示的,头上还有云彩呢)(3)这张人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仔细观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头发?他的眼睛?这是什么地方?(用房间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了一张人脸,作者的想法可真大胆,有创意。
)(4)这张作者用什么来拼摆人物的。
(用蔬菜来拼摆表示的)可真是一些有趣的变了形的人物脸部形象。
2、朱老师这儿也有两张变了形的脸型,(贴在黑板上)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有谁愿意上来也给大家来拼摆不一样的人物头像吗?学生拼摆。
(你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材料来拼贴,如果没有你想要的物品或形状,你也可以画一画。
《夸张的脸》(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
![《夸张的脸》(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3ba6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d.png)
《夸张的脸》(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理解夸张在人物面部表现中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夸张的表现手法,如对五官大小、形状、位置的改变,能够运用绘画工具创作一幅具有夸张效果的人物脸部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人物面部结构和比例的把握能力,以及对线条、色彩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夸张手法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表达,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夸张手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观察和捕捉人物面部的可夸张元素。
运用夸张手法对人物的五官、脸型等进行大胆创作,同时保持人物脸部的基本特征和可识别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找到独特的夸张角度和方式,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夸张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度夸张导致画面失去美感或无法辨认是人脸。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教学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夸张的人物脸部图片、漫画作品、艺术大师的相关作品图片,制作PPT。
绘画工具,如画纸、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橡皮擦等,用于示范。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课前观察身边不同人物的面部特征。
五、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圆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圆形像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像脸等答案。
2.接着在圆形内添加简单的五官,然后逐渐将五官进行一些夸张变化,如把眼睛画得很大,嘴巴画得很宽等,问学生:“现在这个脸看起来怎么样?和我们平常看到的脸有什么不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夸张的脸。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夸张的概念与意义(PPT展示)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夸张现象,如卡通人物、喜剧演员的夸张表情等,讲解夸张是为了突出某个特征,引起他人的注意,增强表现力。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https://img.taocdn.com/s3/m/b91b288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a.png)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画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特征,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夸张画面的技巧。
2. 人物表情的表现。
教学难点:1. 夸张画面的创意表现。
2. 人物表情的生动描绘。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图片。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夸张的faces 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夸张画面的特点和魅力。
2. 引导学生分享对夸张画面的看法和感受。
二、基本概念(5分钟)1. 讲解夸张画面的基本概念,如夸张、简化、变形等。
2. 举例说明夸张画面的应用和效果。
三、技巧讲解(5分钟)1. 讲解夸张画面的技巧,如如何夸张面部特征、如何表现表情等。
2. 演示夸张画面的创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面部特征进行夸张创作。
2. 引导学生关注表情的表现,如开心、生气、惊讶等。
3.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从创意、技巧、表情等方面进行交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运用夸张手法创作其他主题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夸张画面的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夸张画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夸张画面的创作方法。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特征,提高了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参考资料和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夸张画面的应用和魅力。
六、观察与分析(5分钟)1. 展示不同风格的夸张脸部作品,包括漫画、卡通、抽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作品中的夸张手法,如放大眼睛、缩小鼻子等。
夸张的脸说课稿(通用5篇)
![夸张的脸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e0a04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7.png)
夸张的脸说课稿(通用5篇)夸张的脸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夸张的脸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夸张的脸说课稿篇1教学理念:夸张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夸张的脸》这一课通过对脸的夸张,让学生理解这一艺术形式。
实际上,学生对夸张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平常爱看漫画,动画片,尤其是在漫画中,夸张运用的非常到位,但是在学生的作品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运用,或者运用的不够到位,这就是因为他们对夸张的基本知识,表现手法还没有一定的基础。
借用本节课,我着重对夸张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从笑话导入,自创漫画,漫画欣赏,再到中外雕刻欣赏,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
这为学生后来的成功创作奠定了很好的知识平台。
作业我选用学生最爱的泥塑造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进行艺术的创造,是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课教学目标:1、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2、学会基本的泥塑造型能力,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脸部夸张的表现手法教学准备:课件,泥土教学过程:一、笑话导入1、张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个笑话,苏东坡大家一定很熟悉,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小妹,兄妹二人经常对诗取乐,相传苏小妹是个门楼头,即前额突出。
有一次苏东坡拿妹妹长相开玩笑说: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
哥哥取笑妹妹的额头太大,整个人还在院子里,可脑门儿已经进屋了,苏小妹眼珠一转,立刻反击: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妹妹笑哥哥脸太长,去年掉的眼泪,现在还没流到腮边呢。
大家想一下,他们长的真如诗中描述的这样吗?你们知道这几句诗用的是什么手法来描述对方相貌的吗?(夸张的手法)【评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而且能有效地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夸张表情的讲解服务。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https://img.taocdn.com/s3/m/1bdc6e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f.png)
美术教案:夸张的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夸张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1. 夸张的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合理运用夸张手法。
2. 如何在创作中发挥个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夸张脸部的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夸张脸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夸张的表现手法。
2. 学生分享对夸张脸部的看法,教师总结。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夸张脸部的创作方法,包括观察、想象、夸张等步骤。
2. 教师现场示范夸张脸部的绘制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三、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夸张脸部的创作方法,自行绘制夸张的脸部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合理运用夸张手法。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夸张脸部的资料,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创作、作品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夸张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想象,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创造独特的夸张脸部作品。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探索夸张的乐趣1. 活动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夸张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效果。
2. 活动过程:a.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夸张脸部的图片。
b.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图片中的夸张元素,并讨论这些元素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c.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总结并强调夸张在表达情感和特征上的作用。
《7夸张的脸》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7夸张的脸》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cf0e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a.png)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夸张的脸》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掌握夸张脸部特征的表现方法,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夸张形象。
2. 了解不同脸型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达,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形式美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夸张脸部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夸张与真实之间的平衡,并能够自主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情感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1. 教师准备各种夸张脸型的图片和优秀作品范例,供学生参考学习。
2. 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彩笔、画纸等,供学生实际操作使用。
3. 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图片等教学资源。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还需做好教学环境的布置,确保课堂秩序良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创作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们进入“夸张的脸”的主题。
视频或图片中的人物表情丰富多样,有的夸张而幽默,有的充满趣味。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与发现在明确了主题后,教师会带领学生们进行探索与发现。
教师首先展示一些夸张的面部表情作品,引导学生们观察作品中脸部的线条、色彩以及表情的特点。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探讨作品的创作灵感及方法。
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和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夸张的面部表情,可以是搞笑的、快乐的或是独特的形象。
三、基础技法学习接着,教师会教授一些基础技法。
例如: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来夸张地表现面部表情。
通过展示范画、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如何将一个普通的面部表情变得夸张有趣。
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会强调创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发挥想象力。
四、实践操作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将开始动手实践。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f2d9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7.png)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创作一张夸张的脸。
学习创作夸张的脸可以提高孩子的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美的乐趣,通过看、画、做等方式,体会运用夸张手法把脸部局部放大或缩小,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寓教于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名人夸张的脸部特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人物的脸部五官特征及夸张的表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的五官、表情特征,研究夸张的绘画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夸张的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创新精神及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对人物脸部夸张手法的理解与应用,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人物脸部的夸张。
难点:学生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并运用五官等不同部位的变化进行夸张表现。
四、新课讲授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术课堂。
1.导入(情境法)老师自娱自乐录制搞笑视频一起看看吧。
(播放视频)这是特效“哈哈镜”是不是很有趣,里面的人脸发生变化,呈现出夸张的脸,十分滑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夸张的脸》这节课。
学习本课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彩笔、画纸和彩泥,同学可以根据喜欢的材料自己准备其中一种进行创作。
2.新授(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各类夸张的脸的特征。
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夸张的艺术,并从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
)(1)老师请来了大明星,猜猜他们都是谁?(播放图片)分别是傅园慧、葛优、马云、潘长江,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描述:傅园慧的表情特征,葛优的五官特征,马云的脸型特征,潘长江的发型特征。
小结:想画好夸张的脸,要抓住人物表情、五官、脸型、发型等特点。
(2)深入学习:(掌握夸张的脸艺术手法)A:明星表情包(深入分析表情特征)分析什么表情:左边是傅园慧的“惊讶”表情,引导观察眉毛、眼睛、牙齿、嘴巴等变化(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右边是姚明的“囧笑”表情,从他的脸型、眉毛、囧笑的特点。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6dcd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4.png)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第一篇:《夸张的脸》教学设计夸张的脸【教学分析】《夸张的脸》这一节课在本册书中与前一节课《喜怒哀乐》共同构成对人脸的表现研究单元,学生在对人脸五官的表情学习基础上进行夸张及变形,展现更为丰富、更具表现力的人脸造型。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程。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今中外的人像雕塑作品,感受夸张的脸部变化。
学习人脸夸张变形的方法,培养夸张造型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分析,运用夸张的方法突出人脸五官,进行绘画表现,展现夸张的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族文化,感受地域差异,在表现人脸五官的夸张变形中体会创作的乐趣,陶冶艺术情操。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突出人脸五官,表现夸张的脸。
2. 难点:创作出效果突出的夸张人脸,表现个性。
【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教学卡片、图片资料、示范作品,绘画工具。
2. 学生:勾线笔、水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卡片组合游戏:教师展示两组五官卡片(一组五官较小,一组五官较大)。
请两组学生上台在人脸上进行组合粘贴。
余生分析感受这两组人脸,发现不同。
教师进行互换,将大嘴巴与小嘴巴进行互换,将大鼻子和小鼻子进行互换。
生再观察两组人脸,比较变化。
2. 引导并板书课题:教师引导:“当我们把五官变大或变小,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手法我们叫做——夸张。
”板书《夸张的脸》。
【设计意图:通过卡片组合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组合五官,感受人脸的夸张效果。
】二、欣赏探究1. 欣赏感受各民族人像雕塑作品:教师展示各民族,中外雕塑作品,学生感受人脸的夸张变形效果。
(1)中国古代青铜人头像、面具,雕塑天王像。
(2)尼日利亚雕塑人头像。
学生感受雕塑作品中的夸张人脸,小组合作讨论:这些人脸有哪些特点?生分析交流,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夸张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
夸张的脸美术优质教案美术优质教案推荐
![夸张的脸美术优质教案美术优质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9f37e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1.png)
夸张的脸美术优质教案美术优质教案推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课《夸张的脸》,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运用,让学生掌握通过五官的夸张表现人物表情和性格特征的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夸张的概念,分析五官与表情的关系,实践夸张五官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手法在绘画中的作用,认识五官与表情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手法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官夸张比例的掌握,表情的生动表现。
教学重点:夸张手法的运用,五官与表情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绘画教材、示例作品、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铅笔、橡皮、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夸张的脸部表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五官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夸张的概念,分析五官与表情的关系。
(2)展示教材中五官夸张的示例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夸张手法。
(3)讲解五官夸张绘画技巧,强调五官比例、线条、色彩的重要性。
3. 示例讲解(10分钟)(1)以教材中的示例作品为例,详细讲解五官夸张的绘画步骤。
(2)分步骤演示绘画过程,强调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实践环节(15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夸张脸部作品。
(3)针对学生的绘画过程,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从五官夸张、表情生动、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夸张的脸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表情:喜、怒、哀、乐技巧:比例、线条、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夸张的脸部作品,展现自己的表情特点。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a1d68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8.png)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夸张表现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夸张表现手法的概念及作用。
2. 夸张脸部特征的绘画技巧。
3. 创作一幅夸张的脸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夸张表现手法,并能运用到脸部绘画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夸张脸部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图片:展示不同风格的夸张脸部作品。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有关夸张表现手法的文献或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夸张脸部作品,引发学生对夸张表现手法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夸张表现手法的概念及作用,讲解夸张脸部特征的绘画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夸张表现手法绘制脸部,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创作: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夸张脸部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夸张表现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绘制一幅夸张的脸部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9.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脸部绘画比赛,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10.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夸张表现手法的概念,并能在绘画中灵活运用。
2. 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
3.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脸部绘画比赛,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评价和指导。
3. 学生可以尝试将夸张表现手法运用到其他绘画主题中。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图片:夸张脸部作品、相关艺术家的介绍。
夸张的脸(教案)
![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af8b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一、教学内容
《夸张的脸》教案,针对五年级学生,以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表情丰富的脸”章节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夸张表情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在不同情绪下的五官变化,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表情。
2.脸部比例和结构:复习脸部的基本比例和结构,强调在夸张表现时保持结构的准确性。
-难点细节举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将个人经历或情感融入作品,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个别指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克服学习难点,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夸张的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人们在不同情绪下的脸部变化?”比如,当我们开心时,眼睛会弯成月牙形,嘴角会上扬。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夸张的脸部表情。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够主动参与讨论。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加关注他们的表现,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教学目标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我意识到理论讲授部分可以适当精简,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提高创作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夸张表情的基本概念。夸张表情是通过放大或变形脸部五官来强化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在绘画和表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392b2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3.png)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夸张手法: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脸部表情,包括对五官大小、形状、位置的改变,以及对线条、色彩的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夸张手法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官变化规律: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脸五官在不同表情下的变化规律,如开心时眼睛弯曲、嘴角上扬等。
-实践创作:通过实际绘画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作品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举例:在讲解夸张手法时,可以展示一些经典的脸部表情画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夸张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
-观察与分析:学生往往难以把握五官变化的细节,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反复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五官变化规律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脸部表情夸张表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脸部表情。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e526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c.png)
(3)实践创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夸张脸部作品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夸张手法的应用。
4.教学策略:
(1)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3)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创新,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一幅以家人或朋友为对象的夸张脸部作品,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夸张手法,突出脸部特征,展现人物性格。
提交方式:将作品拍照或扫描后,上传至班级群共享,便于同学间相互欣赏和交流。
2.写一篇创作心得,内容包括:
(1)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2)本节课所学知识在作品中的应用,以及自己的创新之处。
五年级美术下册《夸张的脸》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夸张的概念,知道夸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2.掌握脸部的基本结构和比例,能够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脸部绘画。
3.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夸张脸部作品。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脸部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和表现。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较为丰富。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夸张的脸》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fe1c0e5acfa1c7ab00cc27.png)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有趣地进行夸张的脸创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比较作品,初步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运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夸张表现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激励学生大胆、有趣的表现夸张的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夸张的艺术特征:人物风趣、幽默、具有感染力。
在绘画创作中感受造型夸张和变形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张夸张的脸。
2、教学难点:能抓住人物特征,大胆、趣味地表现夸张的脸。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素描纸,范画,记号笔。
学生准备:素描纸,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程序(一)开心一笑,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则笑话。
苏东坡大家一定很熟悉,苏东坡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兄妹二人经常对诗取乐,相传苏小妹是个门牌楼,即前额突出。
有一次苏东坡拿苏小妹的长相开玩笑说:“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
哥哥取笑妹妹的额头太大,整个人还在院子里,可脑门已经进屋了。
苏小妹眼珠一转,立刻反ft:“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妹妹笑哥哥脸太大去年掉的眼泪,现在还没流到腮边呢。
大家想一下,它们的脸真如诗中描述的这样吗?你们知道这几首诗用的是什么手法来描述对方相貌的吗?生:夸张。
师: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段,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夸张这一艺术手法不仅可以运用到文学上,也可以运用到绘画上。
老师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画出了苏东坡和苏小妹的头像,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出示苏东坡和苏小妹夸张的脸范画)经过变形夸张的脸变的更加诙谐、有趣了,这就是夸张手法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
【出示课题】(二)观察分析,感受夸张1、什么是夸张?师:请同学们看哈哈镜视频歌曲《北京欢迎您》,并出示哈哈镜中人物夸张的图片,引出它们有什么变化?生:学生讨论。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
![小学美术夸张的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bb83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2.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夸张画面的特点,学会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表情、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夸张画面的概念与特点2. 夸张表现手法的学习3. 创作夸张的脸部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夸张画面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夸张脸部作品。
2. 难点:如何恰当运用夸张手法,使作品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夸张脸部作品的图片素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作品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夸张脸部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脸部作品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 新课讲解:1. 讲解夸张画面的概念与特点。
2. 讲解夸张表现手法,如放大特征、扭曲形状、丰富色彩等。
3. 示范如何创作夸张脸部作品,强调观察、想象和创新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夸张脸部作品的想法和创意。
2. 学生开始创作自己的夸张脸部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3.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大胆创新,适当夸张。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或展示墙上。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从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交流。
六、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脸部照片,尝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创作。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夸张脸部创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创新能力、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发展。
九、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夸张脸部作品的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年级的学生参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本节课通过学习夸张脸部作品,使学生掌握了夸张画面的表现手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五年级人教版艺术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五年级人教版艺术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1f387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01.png)
五年级人教版艺术美术《夸张的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夸张在人物面部表现中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掌握运用夸张手法创作人物面部作品的技能,包括对五官(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夸张变化,以及通过色彩和线条来强化夸张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表现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人物面部特征的把握能力和对美术元素(形状、色彩、线条)的运用能力,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夸张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独特视角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意识。
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夸张带来的乐趣,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有夸张元素的人物面部作品,理解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夸张来突出人物的性格、情感或某种特征的,如漫画中通过放大人物的眼睛来表现天真可爱,或者拉长人物的面部来表现惊讶的程度。
帮助学生掌握夸张手法在人物面部创作中的基本方法,包括局部夸张(如将嘴巴夸张成巨大的形状以表现贪吃)、整体夸张(如对整个面部进行拉长或压扁处理)、色彩夸张(使用强烈对比的色彩来增强视觉效果)和线条夸张(运用弯曲、加粗或变形的线条来突出面部特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选择合适的夸张方法,并合理组合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挖掘独特的创意,运用夸张手法准确地传达特定的主题或情感,避免作品的形式化和空洞,使夸张后的人物面部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好夸张的度,避免过度夸张导致画面失去美感或无法识别,同时要处理好五官之间以及五官与面部轮廓的关系,保证作品在夸张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示范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大量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面部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古今中外的绘画、雕塑、漫画、动画等作品,展示夸张艺术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精彩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课题:夸张的脸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介绍,让学生了解有关泥塑的知识。
2、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泥塑的学习、理解、体验和创作,初步掌握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把泥塑脸变形、夸张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做出人物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木制小塑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影像。
(学生观看《夸张的脸》视频)\
师:你们会做鬼脸吗谁来做给大家看看。
每小组请1名学生上台,做个夸张的表情。
比一比,谁做得最夸张!
师:同学们都很大胆,做得很可爱、调皮都很有趣。
来看看屏幕上的这个人和他的漫画肖像,哪些部位进行了夸张学生寻找、回答。
教师小结:这就是夸张的艺术手法。
通过夸张,人物的脸部表情更生动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板书)
二、授新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风格的泥塑和雕塑作品,说说是如何进行夸张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部位
1、教师出示三星堆青铜头像。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作品,说说它是如何进行夸张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部位
生:它的眼睛很大,耳朵像招风耳。
师:纵目和招风耳是它的夸张变现手法,通过夸张,将人物那种严肃冷峻的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
2、教师出示尼日利亚木雕。
非洲尼日利亚的雕塑,通过夸大眼睛,脖子,脸面,很好地体现了非洲部族人的特点。
3、教师出示傩戏面具。
色彩鲜艳、造型特异、鬼异神奇的傩戏面具,很好的体现了它独特的宗教作用。
师:今天我们就用泥塑的形式来完成夸张的脸的作业,首先我们要对泥塑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以下,大家请看,注意我说的一些动词。
1、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
2、出示泥塑实物,展示塑造技法。
今天我们要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好塑造的泥巴来做夸
张的脸,在这里要向同学们几种塑造技法:有粘贴法,镂空法,雕刻法,综合法。
运用这些方法,你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板书)
3、步骤演示。
老师也想做一件作品,首先我要捏出大形,然后做五官,先做眼睛,揉两个黄豆粒一样大小的眼睛,粘的近一点,两条弯弯的眉毛,还可以做出点肌理。
大大的鼻子,给他安上。
用泥条做出个张大的嘴巴,再做几颗牙齿这样一件作品就做成了。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每个人以陶泥为材料,完成一份以“夸张的脸”为题材的泥塑作品。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
(欣赏夸张)
师:好,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一样呈现出来了,有那位同学愿意第一个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学生介绍展示,教师根据特征夸张进行简要评价。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还有很多的优秀作品来不及展示了,希望课下同叙们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信大家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五、拓展
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用绘画尝试表现夸张的脸,多了解一下哪一些形象是被夸张了的。